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第一佞臣_甲子亥-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鹨话牙浜埂
    宴敛只看着自己身旁停下一双绣着金丝龙纹的皂靴,他的心跳顿时一滞,握紧了笔杆,莫名有些僵硬。他甚至可以闻见顾之身上熟悉的檀香味。等到宴敛再回过神来的时候,孝熙帝已经离开了太极殿。
    酉时一刻,鼓声响起,殿试完毕。
    交了卷,所有考生在传礼官的引导下离开皇宫。
    四周是交头接耳的众贡士,宴敛回望这座庄严肃穆的紫禁城,他知道他与这里的牵绊才刚刚开始。
    ……
    孝熙十四年三月初三,殿试放榜。
    宴敛和宴仁亮留在家里等着报子上门,宴敛几乎是妥妥的今科状元,现在只看宴仁亮名次如何。
    殿试放榜与会试不尽相同,都是从最后一名往前放。大街小巷顿时热闹了起来,宴家宅子里早就挤满了附近的街坊邻居,差不多堵住了半条街道,只等着报子一到,第一时间向宴敛两人贺喜。
    不过一会儿便有鞭炮声传来,更有人大声唱道:“捷报,湖广衡州府宴老爷,高中乙丑科殿试第一百三十一名,捷报……”
    四周顿时响起一阵鞭炮声,院中顿时一片浩浩荡荡的贺喜声,宴仁亮喜笑颜开,颇有一种意气风发,挥指天下的意味,连连拱手致谢。他对于现在这个名次已经很满意了,虽然只是个同进士,起点不高,连进入翰林院的资格都没有,但是却能够最快外放为官,他有孝熙帝做后台,只等着为政一方,做出一番政绩,便是没有在翰林院里镀金,依旧是前程远大。
    封了红包给报喜的报子,又舍了铜板给贺喜的众人,这方刚刚消停下来,那方又有报子来报:“捷报,福建建宁府松溪县宴老爷,高中乙丑科殿试状元,捷报……”
    宴仁亮一副果然如此的模样,当即拱手笑道:“恭贺敛兄,三元及第!”
    四周的贺喜声不绝于耳。宴敛长舒一口气,只觉得浑身通畅。
    孝熙十四年三月初四,传胪大典。
    宴敛身着贡士公服,戴着三枝九叶的顶冠,带着一众新科进士于天极门外等候召见。
    天极门乃是整个皇城的中心轴门,此门直通太和殿。门前立有“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的巨大石碑。天极门有三个门洞。分做中门,左右掖门。左右掖门,每日敞开,文官走东掖门,武官走西掖门。当中的中门,只有皇帝才能出入,皇后在大婚入宫时可以走一次。除此之外仅有每科殿试三鼎甲才有资格走一次。
    传胪大典乃是一朝盛事,于太和殿外举行,在京五品以上官员俱要出席。宫门开启之后,朝臣在前,众位新科进士在后,浩浩荡荡向太和殿走去。
    诸生站定,鸿胪寺官设一黄案于太和殿内东旁,礼部尚书陈文亮捧黄榜置于黄案之上。
    卯时三刻,丹陛大乐起,天子将至。
    复又司礼太监喊道:“陛下驾到,诸卿,跪!”
    宴敛等人新科进士跟着前方的朝臣行三跪九叩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家平身!”
    “谢陛下!”
    一唱一诺之后,传胪大典正式开始。
    先有太傅叶长启,手捧孝熙帝亲笔所书的《制》,宣:“朕于孝熙十四年三月初四,策试天下贡士,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从现在开始,宴敛等人才能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进士了。
    宣《制》毕,礼部尚书陈文亮手捧黄榜,唱道:
    “福建布政使司生员宴敛,钦点一甲第一名,赐进士及第。”
    “福建布政使司生员宴敛,钦点一甲第一名,赐进士及第。”
    “福建布政使司生员宴敛,钦点一甲第一名,赐进士及第。”
    当即便有鸿胪寺官员引着宴敛出班就御道左跪。这一跪就要等到陈文亮将所有名次宣读完毕。
    一甲三人姓名,都传唱三次。到二甲、三甲,都只唱一次,并且不引出班。
    榜样和探花,宴敛却是不认得,二甲传胪正是齐廷和。冯泽和曹尚都在三甲,其余北光城诸士子,于会试中排名相比倒是没有多少的差别。
    几乎是半个时辰之后,陈文亮才唱毕,丹陛大乐奏《庆平之章》,诸进士再行三跪九叩礼。本该是孝熙帝还宫的时候,却看见他下了龙椅,身后跟着黄伞,一路走到宴敛身旁。
    他一把将宴敛从地上搀起来,拉着不明所以的宴敛径直来到宋从义等人面前,说道:“老国公,你看这状元郎是否有些眼熟?”
    
    第四十一章
    
    宋从义心中一个咯噔,他装作不以为意一般来回打量着宴敛,余光却紧盯着对面的叶长启,叶长启虽然一副欣慰模样,可是捏紧的袖子却将他此刻恐惧担忧的心境暴露无遗。宋从义之前也只是心有猜疑,可是现在哪里还能不知道眼前这宴敛的身份。
    如今孝熙帝大庭广众之下把宴敛提出来,难不曾是知晓了他的身份?宋从义心中猛的一抖,对上孝熙帝似笑非笑的神情,他捋着胡须,不动声色地说道:“听说这位宴状元乃是远山先生的弟子,以前倒是没见过,如今一看,果真是才貌双全。”
    “哦,是吗?”孝熙帝抚掌一笑,回转身来冲着文官一列的叶长启说道:“叶太傅觉得呢?”
    叶长启笑眯眯的说道:“这小子乃是寿宁伯后裔,陛下觉得眼熟,倒也不奇怪。”
    “这样啊!”孝熙帝沉吟一声,忽而面无表情的说道:“两位老大人屹立朝堂四十余年,论资辈,也是四朝元老了。忠义之心天地可鉴!”
    叶长启心中难以平静,眼前的孝熙帝他越发看不透了,只得说道:“陛下谬赞了!”
    “是吗!朕也是这样觉得。”
    群臣顿时一阵涌动,被孝熙帝的言行弄得摸不着头脑。便是孝熙帝如何将老世家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也不能当庭出言嘲讽啊!
    “陛下,何意?”宋从义面色一白,一字一句的说道。
    “朕曾听闻前朝徳懿太子,为人谦恭有礼,德厚流光,虚怀若谷,无人能出其右。”孝熙帝缓缓说道。
    宋从义等人的面色越发冷冽。
    “朕做太子之时常以徳懿太子为标榜,”孝熙帝一顿,“故而收藏了不少他的画像。”
    “自那日殿试之后,朕瞧见状元公的风姿,便觉得很是熟悉,与那徳懿太子面容竟有五六分相似。于是,朕便遣了人将状元公的来历探了个究竟。”这样说着,孝熙帝挑着嘴角,手指头在宴敛的手心勾了勾。反正有宽大的袖子挡着,他倒是无所畏惧。
    宴敛躬着身子,握紧了在自己手心作乱的手指头,眉眼不由的柔和下来。
    “竟没想到,这位状元公竟是,徳懿太子嫡孙!”此话一出,如同晴天霹雳一般,打在众人心头。朝堂之上顿时死一般的寂静。他们想起孝熙帝方才那句讽刺的话,原来是应在这上面,叶长尚等人若是个忠于前朝的,何必连宴敛都认不出来。若是忠于孝熙帝,那便更是讽刺了。
    叶长启悟了,从召北光城士子入京开始,孝熙帝就已经在算计了。他百般容忍叶家和北光城的频频动作,让他们只以为孝熙帝是想招揽拉拢他们。而如今孝熙帝这一出却是狠狠的给了他们一巴掌,怀柔是假,挟天子以令诸侯才是真——
    只要宴敛还活在这世上一天,孝熙帝绝对会将宴敛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里。如此一来,老世家,北光城,哪个敢有异动!
    正是好算计,不愧是梁王后人!叶长启等人只觉得前路渺茫。
    孝熙帝坦然说道:“状元郎既然是徳懿太子嫡孙,依照族谱序齿,那便是朕的堂弟了。”
    底下哗啦跪倒了满地的大臣,起先只是老世家和帝党的人,而后其他的大臣也纷纷跪倒在地。大殿之外的众新科进士压根听不清楚太和殿里说的是什么,只好跟着这些大臣跪倒在地。一时之间,还站着的便只剩下了宴敛和孝熙帝两人。
    孝熙帝顿时笑了,“因着当年皇太孙在战乱之中失去音讯,故而昭武皇帝才被迫克承皇位。以至于四十几年来,皇祖父也好,父皇也好,战战兢兢,勤政自勉,没有哪一天不在想着找回徳懿太子后人,总不至于使得皇庙之中崇光皇帝这一脉香火断绝。”
    宋从义等人死死握紧拳头,匍匐在地,面容上满是狰狞。这哪是孝熙帝在感慨往事。什么香火断绝?分明就是孝熙帝在拿宴敛的性命威胁他们。
    “状元公既是崇光皇帝后人,依着族谱序齿,那便是朕的堂弟了,自是,贵不可言,来人啊,拟旨!”
    当即便有中书舍人出列。
    “今科状元,敛。系崇光皇帝嫡嗣,徳懿太子嫡孙。寥以王位,未能体现其地位之尊贵,今以王位上再添一君侯位,世袭罔替,入朝不跪,参拜不名。着令民间再不可以君侯为称谓。布告中外,咸使闻之。”
    又说道:“此诏书烦请叶爱卿润色一二,尽早发出去便是。”
    叶唤当即说道:“微臣遵旨。”
    “另有君侯府等一干俸禄用度,令宗人府再行议定,着礼部并工部督造君侯府,君侯且暂居咸安宫,等日后君侯府建成再行迁府。众爱卿,可有异议!”孝熙帝一条接一条说道。
    “陛下,英明!”他们哪里敢有什么异议?此事过后,他们再想要拨乱反正怕是要比登天还难。
    所以叶长启等人也只能冷着心跪倒在地,高呼着:“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君侯千岁千岁千千岁。”
    感觉自己手上传来一阵拉扯,宴敛恍过神来,回望着景修然流光溢彩的双眼,勾出一抹笑。
    宴敛平躺在床上,看着边上陌生的太监宫女,面上颇为迷茫,他心里惴惴不安,眼前的一切就恍若镜花水月一般,今天发生的一切,是否是因为他的身份于顾之有利用的价值。
    景修然进入大殿的时候,便见着这样一副景象,一旁宫侍见到景修然进来,福身退了出去,景修然走到床边,见着他在宴敛眼底的缩影越来越大,心下一叹,他干脆爬上床,平躺在宴敛身边。他知道此番的确是因为他太急迫了些,让这呆子心里不安呢!
    宴敛扭头看着景修然俊美的侧脸,他不说话。而后只觉得身上一沉,随后正对着景修然深邃的双眼。他也不说话,轻轻在宴敛嘴唇上咬了一口。
    宴敛瞪着眼,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等到景修然再次凑上来,他一张嘴含住了景修然的下唇,慢慢的舔舐。又分开,望着景修然眼底毫不掩饰的情意,宴敛心中一抖,他抬起双手扶住了景修然的腰肢,抬起头又吻了上去,撬开唇瓣,勾起香舌交缠吮吸。
    也不知是什么时候,两人的位置颠倒了过来,宴敛将景修然压在身下,双手四处点火,慢慢的眼睛就红了,景修然勾起唇角,仰着脖子让这家伙舔弄,偏偏这家伙的动作不得要领,正想着自己动手把腰上的盘扣解开,忽而听见刺啦一声,景修然一顿,感受着身上四处游动作乱的手,轻哼一声。算了,撕了就撕了吧!
    正等着这家伙更进一步,忽而身上便多了一条被子。嗷???
    宴敛瘫在景修然身上,身下昂扬不倒,他不甘心伸手又在翘臀上摸了一把。不行,他总有一种乘人之危的感觉。到嘴的肉吃不下去,他有些憋屈,他只能一字一句的说道:“白日宣淫不好!”
    景修然面无表情,他想把这家伙踹下去!
    
    第四十二章
    
    三月初二,礼部赐新科进士以恩荣宴。宴敛作为新科状元,缺席状元游街倒是情有可原。只是这例定的恩荣宴,却是推脱不过去的。更何况作为崭新出炉的崇光皇帝嫡嗣,敛君侯,终归是要出现在人前,一来是不能让人以为孝熙帝是把宴敛圈禁了,二来则是要趁机向士林表彰孝熙帝的宽厚仁德。
    恩荣宴在礼部举行,参加宴会的除了新科进士之外,还有读卷大臣、礼部尚书,侍郎,以及受卷、弥封、收掌、监试、护军、参领、填榜等官员。
    不过半天功夫,宴敛便有了归属于自己的全副仪仗,前引十人,后从八人,更有立瓜,卧瓜,骨朵,吾仗,伞扇,护兵等三四十人,鸣锣开道,轿舆所到之处,军民百姓必须回避。
    车轿一路出了宫门,踩着酉时的点到了礼部衙门,陈文亮带着礼部众官员并着新科进士全部候在门外恭迎,见着宴敛下了车撵,众人齐声下跪,高呼:“君侯千岁!”
    宴敛弯下身来,将陈文亮扶起,缓声说道:“免礼!”
    陈文亮借着宴敛的手站起身来,不慌不忙地后退一步,侧身说道:“君侯,请!”
    宴敛点了点头,率先走进院子里,坐了最上方的主座。陈文亮虽然是礼部主管,又受孝熙帝之命主持此次恩荣宴。只是有宴敛在,陈文亮也只能坐在宴敛下手。
    酉时三刻,恩荣宴才正式开始。陈文亮端着酒杯敬了宴敛,又敬了在场诸进士,顺便说了几句勉励的话,便作罢!
    场面顿时就冷清了下来,陈文亮这般的冷淡以对倒也不算出人意料,毕竟他家曾是子卯国变的功臣,如今又是孝熙帝的亲舅,他虽然赞同孝熙帝的政见,只是若真要他诚心诚意对待宴敛,抱歉,他也是有脾性的。
    一时之间,偌大的院子里只剩下筷子碰触碗碟的声音。齐廷和冷眼瞧着这些家伙眼观鼻鼻观心,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嗤笑一声,打从他出了北光城,他就知道这天下再也不是崇光皇帝时的天下了。这些所谓的清流一边高呼前朝忠义,一边渴望着被当今朝廷重用,等真的到了用得到的时候,便都做了缩头乌龟了。
    谁让如今孝熙帝势大呢?
    齐廷和仰头喝掉了手中的酒水,望着正上方穿着明黄团龙常服的宴敛,满眼的决绝。
    宴敛勾着笑,不管其他人如何。恩荣宴的名头虽然好听,可是这席上的菜色实在是有些寒碜,每一席上不过四道菜,一壶酒。最好的菜色不过是一道白水煮肉。正是春天,温度算不得高,因此菜碗里积着厚厚一层白油,实在是让人提不起食欲,宴敛随便吃了几口,便放下了筷子。
    没有所谓的欢声笑语,也没有奉承迎合,不到半个时辰,一场恩荣宴便草草结束,个人自回自家。
    顾之很忙,忙着早朝,忙着批折子,忙着召见大臣。这皇宫之中还住着一个孔太后,顾之总是避讳的。他每天深夜来咸安宫,天不亮便偷偷摸摸的走了。宴敛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他重拾了自己的雕刻手艺,不过几天功夫便将前世郑和下西洋时的战船复制出来了,小半个桌面大小,宴敛特地上了一层红漆,好不精致威武。比之宴故如今混的风生水起,蒸馏酒,水泥,白糖提纯的工艺,还有最近闹腾的厉害的高炉炼铁。宴敛段位可是低了不少。
    等着宫侍将地面上的木屑草纸收拾干净,宴敛打量着崭新出炉的战船,长叹一声,好在现世学雕刻的时候,老师总喜欢用这些做入门的教学用具,如若不然,他连丁点儿的金手指都拿不出来。
    景修然来的时候,就见着桌子上摆着的战船。不由的一笑。这可是个好玩意儿,他见过的,上辈子。
    他回转过身来指使着曹陆说道:“去,把甲字二号暗格里的东西送过来。”
    “是!”曹陆当即便退了下去。
    见到景修然进来,宴敛眼睛一亮。拖着景修然的手,走到桌子前,指着面前的战船,说道:“你看,这是我送给你的东西,有了它……”
    有了它,大扬朝便能远航沟通海外,那里有高产量的粮种,有遍地是黄金的金银岛,有数之不尽的珍奇宝石,用之不竭的财富。景修然勾起唇角看着宴敛一副兴致勃勃的模样,上辈子就是靠着这种战船,大扬朝的国库也好,他的内帑也好从来都是满满当当的。便是宋谨与瓦刺如何的咄咄逼人,他总能够稳坐钓鱼台,只除了最后……景修然眼神一暗。
    最后,宴敛才意犹未尽的说道:“我管它叫做——”
    “郑和号!”景修然说道。
    唉!!!宴敛一副惊讶的模样。
    景修然从曹陆手中接过一个木盒,在宴敛不解的神情之中打开,拿出一副卷轴,在桌子上缓缓展开。
    宴敛凑上前去,不由的瞪大了眼,那是一副航海图,从泉州开始,通往东南亚的,通往美洲的,通往朝鲜的……密密麻麻,每一座岛屿,每一个国家,名字,特产,人种,详尽的可怕。
    只听见景修然走近战船,手法熟练的将战船上的船帆,大炮,船身一一拆卸下来,又重新组装好,而后才坦然说道:“你难道忘了,我好歹也是重活一世的。”
    是啊,重活一世,上一辈子,宴敛死了,他苦苦支撑着大扬朝走过了十个年头,好不容易等到阿江长大,能立得住了,他才敢抛下一切跟着宴敛离开。哪知道这一切竟还能重来!他也感谢上辈子的经历,起码现在看来给他带来了不少的便利。
    宴敛蓦地笑了,他明白,顾之这是在用这些告诉他,他以前对他说的话都是真的,重活一世是真的,爱他也是真的,没有骗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