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少爷入怀来-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知图儿此乃心病,日前那贼人一刀,却是令人闻风丧胆。”
若非萧玉山及时出现替他挡了一刀,很可能他便要痛失爱子。
金老爷和夫人行到不远处的假山旁,夫人轻声问道:“老爷,那张将军可曾派人去追捕那人?”
“张将军说此事乃我个人恩怨,他并不参与。”
夫人一怒:“大家同朝为官,怎的这点事他也不帮吗?”
金老爷叹息道:“夫人息怒,实在是皇上进来意欲推行新政,但南方宋朝余孽如此顽固,中原大多百姓自是不服我大元朝廷,张将军迫于压力,进攻五坡岭的计划要提前了。”
夫人不解:“想来五坡岭实在难守,怎的要计划如此之久?”
金老爷像是想起某人来,严重满是敬佩:“只因在五坡岭据守的是文天祥。”
此时的文天祥却不在五坡岭,他收到消息称元军将领李恒入赣州欲攻打他的分部,于是率队火速救援,不料敌众我寡加之李恒来得突然,竟是节节败退。
景炎二年。元兵大举进攻汀州,所到之处所向披靡,无人敢与之争锋相对。


第21章:败退

景炎二年。元兵大举进攻汀州,所到之处所向披靡,无人敢与之争锋相对。
方石岭本该是寂静荒芜之处,却突然喧闹了起来。
远远的看见一支残兵往方石岭奔来,但见黑暗之中一道刀光忽起。
忽起的刀光恍如苍穹皎月,竟隐隐有股寒意袭来,刀光所到之处万物皆休,但它依旧不停歇,不见鲜血誓不罢休。
巩信猛地一推身旁之人,手中长剑出鞘,剑出鞘风声顿停,刀光逼近,仿佛要撕碎阻挡它的一切敌人。
但巩信毕竟不是常人,他手中长剑挽出一道剑花,在这黑夜之中煞是美艳,凌冽的刀光触及美艳的剑花,竟像是一位壮汉被妩媚女子萦绕,势头立减,终是归于虚无。
“巩信果不愧是文天祥手下第一大将,此剑招当今少有人能敌。”
黑暗中缓缓走出一人来,他手中的大刀足有一人多高,但在他手中如同三岁小孩玩的玩具,他目光如炬,浑身都散发着强劲的功力,巩信只看他一眼,便冷笑道:“我可不需要靠出卖别人获得官爵的小人夸赞。”
持刀者却不在意,他大刀抬起,语气不容置疑:“宋朝残兵败将,苟延残喘多日未停,如今天下尽皆归元,若你仍执迷不悟,当死在我这鬼头刀下。”
巩信不语,手中长剑已入鞘中。
持刀者大喜:“莫不是你要投降?”
巩信道:“杀你,无须用剑。”
持刀者大笑:“我李恒官拜宣威将军,戎马一生,见多不知多少你等好汉,他们武功高绝,智谋过人,可结果呢?还不是一一死在我的刀下?”
巩信:“废话少说,纳命来。”
他身形刚动,不料漫天箭雨落下,他猝不及防,竟被射中小腿,李恒大笑:“莫要忘了此时乃两军交战,我怎会与你单打独斗?”
话音刚落,他忽感周遭空气一凝,还未有所动作,直觉小腹一痛,他大吃一惊,心中惶恐,连连退了数步,可巩信的攻势却未断绝,他虽不拔剑,但人已如剑,但凡被他触碰,尽皆伤残。
巩信命人围成大阵,将巩信团团围住,巩信一时难以突围,大吼一声长剑出鞘,匹练剑光搅碎了浮动的空气,身边敌人立扑十人。
“哼,困兽之斗。”
李恒刚说完话,鬼头刀夹带开山之势朝人群中巩信砍去。
这一刀之威当真开天辟地。
李恒之名果不其然。
“你也不过是条走狗,你祖父为抗蒙古力竭而死,你却替其效命多年,如此不仁不义不孝不忠之人,我堂堂南宋子民,怎可死在你的刀下?”
巩信的剑毕竟是当今天下数一数二的,他施展浑身力气,剑尖指地,突地原地飞起。
他飞起之时长剑脱手而出。
脱手而出的长剑目标只有一个,那便是重重保护之中的李恒,方才李恒一刀砍出马上退入人群之中,巩信明知自己今日难以突围,但为了文将军能顺利脱逃,他决不可如此轻易死去。
是故他一跃而起,誓要杀李恒于剑下。
可他人在半空,几无着力点,箭雨再起,瞬间从他凡胎肉体穿过。
但他的剑却穿过数人身体,硬生生刺入了李恒的左边肩头。
李恒大吼一声鬼头刀再次攻去,他已知巩信必死无疑,但他心中怨恨,说什么也要让巩信死在自己的刀下。
可巩信却忽然露出了洒脱的微笑。
他的笑李恒看在眼里,他的刀竟一缓:“你已必死,却为何会笑?”
他不明白,绝不明白这群中原人为什么不怕死!
蒙古横扫亚欧大陆,几乎未遇过任何强烈的抵抗,即便进攻多瑙河时也是速战速决,可却在攻打南宋时,至今已有将近四十年,他不明白,明明是重文轻武的宋朝,为何会有如此之多的侠义之士宁愿放弃性命不要也要负隅顽抗。
他见过父辈所传言的郭靖黄蓉,即便郭靖武功已入化境,却也随着襄阳战败战死都城之中,他根本不明白何为侠之大者。
巩信看见鬼头刀的时候,他竟有些恍惚。
死亡之前,他竟忽然想起了初见文天祥时的场景。
“我给你一千义士,可好?”
“多谢将军,但巩信乃不喜他人所赠,不出三月,我必定能带三千精兵再来投靠将军。”
果不出三月,他带着三千精兵拜于文天祥麾下。
刀,斩下。
月光也忽然暗了。
巩信大笑着用力一脚踢在了鬼头刀一侧,他的身形瞬间便往前方飞去。
前方是万丈悬崖。
便在此时,忽然从左近飞来一道剑光。
剑光实在耀眼,竟无人能敢与其对视,随着巩信的身体渐渐消失于悬崖之下,那道剑光也忽然悲鸣起来。
李恒身中一剑有些虚弱,但他却不敢掉以轻心,因为这道剑光甚至比巩信的更可怕。
“来者何人?”
“中原人。”
“你也来送死?”
“是的。”
“你莫不是练剑练到痴傻了?”
“我来送死,不过是送你去死。”
李恒一愣,竟大笑了起来:“想那巩信何等英雄,不也跳崖自杀身亡,区区阁下,竟想妄言杀我?”
“巩将军大义于前,民之豪杰,吾虽无法救,但报仇却还是可以的。”
李恒还待答话,一剑已在他眼前。
他还未躲闪,剑已入了他的胸。
他倒下,话都未说一句。
“李恒已死。”
当文天祥大军听到这个消息时,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元军自江南西路一直狂追,期间根本无法停歇,众人早已疲惫。
文天祥负手而立,腰间佩剑轻轻摇摆,他虽高兴逃过一劫,但不免有伤心巩信之死,如今国破山河,人死人生都不过眨眼之间,巩信虽死,但他为大义大节而死,死得其所。
“报,有人求见将军。”
“哦?何人?”
“他并不说自己是谁,但他带来了一样东西。”
“什么东西?”
“巩将军的佩剑。”
文天祥急忙让来人进来,岂料一柄剑突地刺来,文天祥淡然一笑,也不拔剑,侧身躲过,身边众人大吃一惊,纷纷拔剑,却听文天祥道:“且慢,来者是我旧友。”
众人仍不敢收剑,但听一人笑道:“文老兄,没曾想你的剑术更进一步了。”
文天祥也笑了起来:“赵老弟,你来得正是时候。”
来人正是赵时赏,时赏风神明俊,议论慷慨,有策谋,尤为天祥所知,二人惺惺相闻,曾于都督府大摆擂台,战五日,胜负未分,由此以兄弟相称。
赵时赏为人深得民心,文天祥身边将士多与他相识,看到来人是他,无不露出微笑。
众人寒暄一阵,赵时赏神情一暗:“我将李恒杀死后,听闻身后赶来数万鞑子部队,老兄你莫要在此耽搁,还请速速前往南岭,回五坡岭重振旗鼓。”
文天祥叹息道:“我支援赣州,本想抵挡一阵,岂料鞑子来得迅速,兵败如斯,我乃圣上亲封大将,实在愧对天下啊!”
他正要再说,听闻四周杀伐之声渐重,赵时赏道:“老兄还废什么话,赶紧带着夫人小姐赶路,这路追兵便由我来对付。”
文天祥还待挽留,身边将士一并劝说,他猛地甩手,抱着赵时赏久久不言。
众人逃至此处休息一阵又要赶路,文天祥的妻女身子骨弱,已无法跟上大部队,其妻子毅然往后行去,文天祥阻止不及,被众人驾着往南逃去,他嘶吼着爱人的姓名,一口气难以吐出,竟昏了过去。
这一夜过得如此缓慢,众人行到一处大坑,听得身后刀剑相击之声甚重,知道赵时赏已与李恒的部队遭遇,心中担忧,但大局为重,趁着夜色元兵难寻,以最快的速度赶往南岭。
路上文天祥悠悠醒来,左右不见妻子女儿,想到方才夫人神色坚决朝身后行去,竟喷了一口血,身边武将大惊:“将军!”
他摆摆手,示意自己没事,当初他变卖家产领兵勤王便已做好了最坏的打算,生若不能报国恩,死又怎能见鬼神?
身边士兵行得迅速,不一会儿离开了大坑,文天祥边跑边道:“李三,你命人送信给身处泉州的李未雪,让她尽快对张弘范下手。”经此一役,他明白蒙古大军攻入潮州的计划已是提前,如今宋朝残余部队人数虽多,但朝中大臣各个拥兵自重,二十万大军简直一盘散沙,蒙古人用兵如神,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部署,短短几月便已攻下诸多城池,直逼崖山崖门镇幼帝所在。
李三应了一声,叫人牵来快马急速奔驰。
行了约莫三个时辰,突地黑暗中射出一根冷箭,李三猝不及防下跌倒在地,他急忙抽出佩剑,凝神以待,不料对方迟迟不现身来,这倒让李三稍稍舒了口气:“他定是以为我已死在箭下。”
他又等了片刻,仍是不见射箭之人,便吹了声口哨,马儿又折了回来,李三一跃而起,上了马背,马鞭用力一抽,马儿嘶鸣,撒腿子便朝泉州奔去。
待得李三走后不久,黑暗中有人叹息:“差点误了大事。”
另一人道:“白勺,你我在此等候多时,到底是在等谁?”
黑暗中现出白勺冷峻美艳的脸来,他盯着前方的黑暗久久不曾移开:“等一个身关天下兴亡的人。”
那人又道:“但你为何约我来此?”
白勺眉头一皱,懒得回答,可那人极为顽固,他问的话,定要有人回答。
于是不依不挠:“白勺,别以为你与我妹子的事毫无关系,我便对你客气三分。”
他说话越说越大,白勺终是忍受不住他的愚蠢,低喝道:“唐小南,莫不是你练武练得脑袋出了问题?”
哎哟,这话说得唐小南都要气炸了,他放下手里的弓,想要去揪白勺的衣领,白勺回过头来瞪了他一眼,他吓了一跳,急忙收回伸出去想打白勺的手:“小爷不跟你一般见识,别以为你不说我就不知道,你在这里等文天祥文将军,是也不是?”
白勺不语,他一向觉得和蠢人说话是件愚蠢的事。
唐小南却受不了别人不理他:“白勺,我说。
“住嘴!”
“我。唐小南讪讪闭上了嘴。
忽然黑暗中有许多人的脚步声,唐小南知道文天祥已来,急忙蹲了下去,在脸上抹了几把泥,让人认不出他是谁来。
白勺只当他又犯蠢,并不在意:“待会记得掩护我。”
唐小南撇撇嘴:“我不杀你就不错了,还让我掩护你!”
“做不做!”白勺不耐烦,冷着一双眼,死死盯着唐小南。
无可奈何的唐小南只好苦笑道:“我怕我不做你会杀了我。”


第22章:离家出走

白勺心中不免有些好奇,这唐小南已有三十,怎的还跟小孩似的幼稚蠢笨?
此时前方脚步声越发近了,他挥了挥手示意唐小南莫要开口说话,待得脚步声在他们不远处停下,白勺眉头一皱,这些人为何停了下来?
唐小南的脸被他自己弄成了大花猫,滑稽又可爱,他凑着脸到白勺旁边,端详一阵低声道:“恐怕并非文将军一行。”
白勺点点头,不动声色,朝那群人靠近。
他心中已然明白,这群人定是快马加鞭赶到此处,意欲设下埋伏只等文天祥的部队逃来,打他个措手不及。
“唐小南,你能打几个?”白勺数了数那群人的数量,一共两百七十二个,身着汉人服饰,应是李恒的部队。
唐小南正要吹牛,白勺抽了佩剑,直往场间攻去。
“卧槽啊,你好歹等我把话说完啊!”唐小南不放心白勺一人出击,提起自己的大刀也冲了过去,他有意在白勺面前卖弄,全力施展轻功,眨眼已到白勺身前,挥舞着大刀猛地砍下元军一人的脑袋。
“怎样?”他还不忘回头朝白勺炫耀,怎料白勺长剑如虹,片刻便在三人喉间留下清淡血痕,刹那奔涌的血液喷薄而出,吓得周围士兵连忙抱做一团。
“没想到白家少爷剑术如此之高。”唐小南心中不是滋味,他几次三番要杀白勺,都未成功,他只当白勺轻功了得,今晚所见,暗自庆幸白勺从不与他一般见识。
两人几招之间杀了元军十来人,元军才回过神来,举着兵器攻来。
白勺冷笑一声:“不自量力。”将长剑横在胸前,像是在念什么法决,唐小南见了甚是着急,这公子哥毕竟不是军人,对方如潮似浪攻了过来,他竟还有闲情吟诗作对?
他大喝一声,举刀将当先几人砍了个稀巴烂,还待继续冲进人群,白勺忽然睁开双眼,他将长剑回鞘,凝神望着密密麻麻的士兵。
唐小南又是一刀,随即就地一滚,避开数把利刃,还待还击,耳边竟响起了一声极为刺耳的争鸣。
这一声争鸣来自白勺手中的长剑。
争鸣过后,白勺仿佛变了个人,他在众人之间来回穿梭,身形忽高忽低,动作忽快忽慢,举手投足间更像是在与人跳舞。
但唐小南看得仔细,白勺脚踏北斗七星,目光如炬,剑出如龙,不到片刻,元军已死得七七八八,剩下几人正要逃跑,却被唐小南补了几刀,尽数歼灭。
“白勺,你的剑法怎的如此厉害?”唐小南拍着手走了过来,望着满地的尸体,有些好奇。
白勺却不理他,往前走了几步,在朝地上众尸体望去,确定无一生还后,方才收了佩剑,神色冷淡:“若你当年仍留在师门学艺,如今功夫也不会这么差。”
这话说得唐小南十分不服,可又无法反驳,不由得叹气道:“当年蒙古贼子欺我中原多年,凡我大好男儿,都该浴血沙场,马革裹尸。”
他又道:“本来我以为灭了西夏大宋复兴又望,怎会料到蒙古人趁我大宋百废待兴之际,南下入侵。”他说着神情不免有些黯淡,如今中原大片土地已归蒙古所有,看这阵势或许不到一年,蒙古人便能称霸中原。
白勺不曾想唐小南也会说出这些话来,一开始对他的冷淡稍稍有了改变:“如今唯一可以仰仗的,便只有文天祥大人了。”
他不想让唐小南太过于绝望,负手准备回城,唐小南快步追上他,说出了心中的疑问:“白勺,你爹爹不是投靠蒙古人了吗?怎的你却是与蒙古人作对?”
白勺沉声道:“两军交战,识时务者为俊杰,如今天下大势对宋朝不利,家父为全家人着想,自是不该与蒙古人作对。”
两人说话间已离开了那片树林,文天祥部队赶到时发现地上躺着如此之多的元朝军队,无不心惊胆战,不敢过多停留,一路南下,逃往潮州五破岭方向,意欲重振旗鼓,与元朝大军斗争到底。
****
这一日风雪已停,太阳早早地挂在天边,人们仿佛忘了日前所遭受的苦难,洋溢着笑容,开始新一天的生活。
然而金府上下却都处在恐慌之中。
****
艳阳高照。
金少言走进太阳下时,正是太阳最大的时候。
他望着脚下踩着的影子,没由来地一阵舒适,牵着的马儿也愉快地扬起头来,享受冬日里难得的温暖。
“踏秋,此番若是寻不得山哥,我们便不回来了。”
奈何踏秋不会言语,鼻孔里呼出几口气,像是回答了金少言的话。
“天下之大,也是时候出去走一走了。”昨夜他留了一封信告知爹娘自己外出寻找萧玉山,他说了生要见山哥的人,死要见山哥的碑,光凭爹爹的一句话,他实在无法接受萧玉山已死去的事实。
他相信以自己的武功,行走江湖理应不会太难,他曾问过那晚随爹爹追击萧穆然的护卫,护卫说萧穆然朝城南方向逃走了,那方向是要去潮州,想来那夜刺客便是潮州方向派来的,定是宋朝赵昺小儿指示。
他却不知赵昺如今刚满七岁,稚气未脱,把持超纲的实乃陆秀夫和张世杰二人,好在二人在朝中属于主战派,誓死不投降忽必烈创立的大元朝,只有陈宜中举棋不定,不过他只是贪生怕死,在民族立场上也是不与蒙古人为伍。
只可惜三人相互敌视,谁也看谁不顺眼,文天祥更是被排挤出了居于南路的小朝廷,整日奔波在外,抵御蒙古大军。
他往南行了约莫一日,心中忽然忆起再过三日便要过年了,回首望着已经看不见的泉州城门方向,不知怎的竟有种想哭的冲动,但他到底是忍住了,寻得山哥之后,年年都能在家过年,也不差今年一次。
想通这里,他心里好受了些,催着马儿赶往数里外的一处小镇。
入了镇中,他忽然感到一阵心悸。
小镇里空无一人。
天色更暗了,这小镇像是爆发过瘟疫,竟无一人气息。
街道不长,也不宽,世上像这样的镇子无疑有无数个,简陋的店铺,廉价的货物,善良的人家,朴实的人,这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