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清风平-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珙抬起头直视着她,而对这一幕,所有在场的侍从都低了头噤声,扶着张珙的几个开始轻轻发抖:“那娘娘也该知道,李诵到底做了什么?”
“不管如何,你也是太子的隐患,”淑妃笑得恬静,“反正,吾也该去了。”
张珙顿时通体生寒,这寒风冷雨里,他一时连一个希望的名字都想不出来,张珙冷冷地笑:“既然这是我的,李诵的报应,有什么时候到呢?”
淑妃的脸色变得难看,挥手就要让一边的人动手,结果在这刻,就有一个身影从雨里冲了过来,张珙见过很多次,这人是李诵身边的一个侍卫,他像是完全看不见这种气氛一样径自下跪:“娘娘,殿下命某请张大人去诊脉,殿下那边时间紧迫,望娘娘恕罪。”然后,直接就从那边将人接过来,连着遮雨的黄盖,几下就消失在了雨幕里。
留在一边的淑妃几乎捏碎手下的扶手。
张珙完全无法形容现在自己的心情,他们之间这笔烂账,到了现在,完全已经黏在了一起,稍微牵动都痛不欲生。
那侍卫将张珙放在太子殿外就将张珙靠在柱子上退了开,告罪后拿着黄盖离开,很快,又是一帮小太监围过来:“大人,萧统领吩咐我们送大人出宫,大人有什么要收拾的吗?”
张珙闭着眼靠在柱子上,微微偏向一边的头垂下几缕湿发,显得整个人都狼狈得很,然后,用轻若蚊蝇的声音说:“带我进去。”
进来前,张珙以为李诵有功夫下令情况严重不到哪里去,但进来才发现一堆太医在外间愁苦地围在一起,了李适坐在椅子上,对他进来,抿了抿唇到底没再说话,窗幔全被拉开,可以看到里面床上的人换上了干净的衣服,却还是沉睡,脸色苍白得可怕。
张珙顿时觉得脚底有些发软,全靠着人扶着才没显露出来,他的拳头在袖下攥起,慢慢走向那些太医:“请问殿下的状况,怎么样了?”
太医们对张珙的医术很是尊崇,这时像是有了救星一样一股脑把知道的都说了出来。
“本来以殿下的身手,那火焰是伤不了这么重的,但殿下在中了销魂的状态下还进行了太多的活动,身上的烧伤还好说,但吸入太多烟尘,现在喉管损伤过重,某曹也是无能为力啊。”
张珙皱着眉头拿起一边的笔在纸上写了些东西让人去准备,然后就从自己的箱子里取出些刀具银针:“稍候,留一个在一边帮我,谁愿意?”
面对张珙的目光,太医们都有些犹豫:“敢问大人,可是有了办法?”
“这种时候,救人完全是争分夺秒,已经没有时间多想了,某只能尽力一试。”
看见太医犹豫的样子,张珙沉下脸:“出了事,某担下来。”
“担下来?”李适的话突然跳了进来,“太子的的命,君瑞怕是担不起吧。”
张珙头一回对大唐的统治者完全没了畏惧:“我不动手,太子会走得更快。”
李适扫了一眼那些太医的脸色,面上更加难看,最后只是沉默地看向了床那边:“楚缪,出了事,饶你不死。”
被点到名字的太医又是后怕又是庆幸,在想清楚这时候最好全力配合后,很快咬了咬牙谢恩,在张珙东西送来之后,跟着进了内间。
那鲜血淋漓的场景,他今生不想再见第二次。
不同于以往将创口修补或者堵塞,在旁人身上制造创口,对每一个行医的人来说,都是一次挑战。
当他虚脱般跟在张珙身后走出来的时候,面对圣人的垂询和同僚的担忧,他只能做出一个细微的笑。
李适也是松下一口气,其实他虽然想立舒王,对这个最出色的大儿子,感情也是复杂的,至少,他不希望他就这么莫名其妙地死去。如果可以,他会给他们公平争一争的机会。
“君瑞的医术着实出神入化,这些御医,也该再好好学学了。”
张珙扶着地面的手已经在抖了,他能感觉到现在自己一旦闭眼,大概就会昏过去,大概是开始藏在下面后来又被敲晕了的缘故,他给自己诊脉的情况好得出奇,但是药效对于他,作用实在是太大了:“圣人,微臣,怕是无力继续为殿下继续诊治,劳烦几位太医了。”
李适眼神一扫,看见那个虚脱的太医连忙跪下说他们已经可以处理才转回来,点点头:“此次,你救下太子有功,不知想要什么奖赏。”
太医们已经在一边商量方子,一边轮流进去诊脉。
张珙几乎全部伏在了地上,这样可以多坚持一会:“微臣,求圣人赐婚,微臣爱慕崔家小姐,已久,望圣人成全。”
“朕允了。”李适的脸色在听到这个消息时也变得好了很多,但看见奔进来的太监马上阴了下去,这是跟在淑妃身边的一个太监,这个样子,他大概已经猜到了什么。
“圣人,娘娘知道殿下无恙后,便去了。”小太监抹着泪一边报告一边跪。
“起驾。”李适说了两个字,人已经出了殿门,然后是一片此起彼伏的唱和声。
张珙还没来得及消化这个消息,就见太医们一个个收拾东西准备离开,一个年长的走过来,捋了捋胡子:“大人,殿下唤你进去。”
“多谢。”
“不敢。”
太医走光后的殿内因为小宫女都收拾东西出了门,现在只剩下张珙一个人,殿内静得有些压抑,跪得久了腿有些疼,张珙扶着地板爬起来,再一路摸索着进了内间。
张珙刚拐过来就能看到李诵睁着眼对准他的方向,明明应该不济的力气却被他瞪出了凶狠,两个人久久相对无语,就在张珙觉得自己要坚持不住的时候,听见李诵说:“我恨你。”
那声音真是难听,张珙笑了笑,说:“我也一样。”然后沿着柱子,一点点滑了下去,意识随之散去。
自然,他也错过了李诵那惊慌的脸,挣扎着从床上翻下来的人蹭破了好不容易包住的伤口,血浸湿白色的布料透出来,拖成一条长长的线。
那身影,在血线的尽头,终于还是爬不动停了下来,此时,两人之间,还隔着不小的一段距离。
第68章 第六十八章
自淑妃离世之后,李适一直郁郁寡欢,李詠在一次逛御花园游玩时被李适碰上,因为和淑妃相近的五官,从此就换了一个身份,辈分和李诵排在了一起。
张珙本来求得了圣人的赐婚最后却未能成礼,倒是没有李诵的插手,时至今日,莺莺对他还是极为抗拒,他只好冒险再去求圣人收回成命,好在圣人如今没什么训人的兴致,草草罚了就了事。
下面的人趁着这个机会开始打着为君解忧的旗号进献美女,除了一个名叫王珠的封了贵妃,均被打了回来。
奇的是这位贵妃娘娘得此荣宠仍是终日闷闷不乐,李适心疼之下,命人修了水晶楼取悦佳人。
水晶楼楼如其名,人行其中,影在四壁,气派非凡。
建成后李适在楼下开酒会大宴群臣,王珠在楼上哭,直言不喜这样的生活。
吓得当场的臣子三魂去了气魄,就怕一个不小心成了怒火的牵累。
自此,李适好不容易缓和的心情再度破灭,朝臣试着调和了几次,结果不尽如人意,这场君王和嫔妃之间的僵持就这么延续了下来,好在李适还没有完全失去理智,影响没有波及太多人,而在一件大事发生之后,大家慢慢也就没有心思再理会。
朱泚造反时为求平叛,李适曾跟吐蕃借兵,允诺胜利后将安西,北庭两地割给吐蕃,但平叛过程中,吐蕃迟迟不肯发兵,发兵后也只在掠夺财物时表现积极,唐军仍是凭一己之力评定叛乱。
即使如此,后来吐蕃派遣使者来要安西和北庭,李适仍欲应允,朝堂上下一片反对之声。
贞元三年才被提为中书侍郎兼宰相的李泌强烈抗议,他上任后缓和了武将的愤慨,保全李晟,马燧一干人等,将内政打理井井有条,使军费增加,在朝堂上下颇有威望。
李泌说:“安西北庭二地,控制西域五十七国及十姓突厥,皆捍兵处,以分吐蕃势,使不得并兵东侵,今与其地,则关中危矣。且吐蕃向持两端不战,又掠我武功,乃贼也,奈何与之?”
最终李适才在群臣的建议下打消念头。
不久,王贵妃的事情也终于有了结果,王珠几乎抱了必死的心情跪在李适面前,声泪俱下:“妾乃布衣女子,喜耕种,不慕荣华,生平只求一真心人,皇宫于妾来说,不啻为豪华监狱。今虽富贵,终无意趣。望吾皇降皇恩,赐放妾身还家。”
李适沉思一夜,第二天一早传出废去王贵妃名号的命令,王珠身穿入宫时的衣服,坐着一辆小车出了宫门,退回其父王承升家中。但李适毕竟心里不舒服,于是就与王珠约法三章,不准她再嫁仕宦之家。
回到家后的王珠,如小鸟出笼般恢复了女儿本色,竟日笑逐颜开,一副天真烂漫的神态和丫鬟小姐妹们整日玩耍,一点也没觉得丢了贵妃头衔有多难过。花前月下奏琴一曲,引得那班婢媪听了,一个个都手舞足蹈地快乐起来。
这时朝中有一个中书舍人,名叫元士会,长得眉清目秀,深通音律,被文人圈内称为才子。
元士会得知王珠宁为民妇不为皇妃的另类传奇经历,大为叹服,就想找一个合适的日子前往王家拜会,一睹这位终于俗违的奇女子。
元士会和王承升原是知己朋友,是王家的常客,王珠未入宫之前,也曾和元士会相见过几次,一起探讨宫商音律,切磋围棋艺术,彼此留有好感。只可惜元士会当时已娶妻钟氏,夫妇琴瑟相得,但这次再见妻子已经病逝,他辞了中书舍人之职挂冠而去,以平民之身携王珠双双返回故里,过起自己隐居的生活。
王珠元士会之后生活贫苦,身份被人知晓后甚至被人抢了钱烧了房子,但两人不以为意两人继续云游,一时传为佳话。
贞元五年,李泌请辞,他年事已大,精力不济,很多事不太顺手,李适未准,不久后去世。
李泌的葬礼上,张珙曾去吊唁,这位和他一起在户部共事过的老前辈教会了他很多,即使曾经一度将他推下尚书之位,也生不起怨恨。
这一年,李诵已近而立,常心有所感到长安玄都观散心,也或许是张珙在附近买了别院住着的缘故。某一天,他巧遇了未及弱冠的刘禹锡和柳宗元,当时,刘禹锡在京城文人的圈子里已经颇有名气,李诵隐了身份与他们相交,相聚之地也大多在此。
李诵善吹笛,每每在观里总会心绪难平,一曲曲愁肠婉转的调子从玄都观传出来,还启发除了一个惹人遐想的话本子。
当时的李诵并不知道,他那时和张珙的距离,其实只有一道院墙,他的曲子,被他想被听到的人一曲不落地收入脑海。
刘禹锡柳宗元后来得知李诵的真实身份时,着实惊讶了一把,不停搜寻着往日相处时不周到的地方。
李诵洒然一笑:“退之子厚都还是孤荣春软的年岁,看开点就好了。”
他们的相交至此结束,但不影响两个年轻人暗自立志去追随这个他们景仰的太子殿下。
贞元六年,李适立年仅十一的太子长子李淳为广陵郡王,张珙为李纯取字风平。
次子李涣封建康郡。
三子李纬封杨川郡。
四子李纵封临淮郡。
五子李纾封弘农郡,授秘书监。
六子李绸封汉东郡。
七子李综封晋陵郡,授少府监。
八子李约封高平郡,授国子祭酒。
九子李结封云安郡。
十子李缃封宣城郡。
十一子李絿封德阳郡,授太常卿。
十二子李绮封河东郡。
贞元七年,刘禹锡柳宗元同榜进士及第。
刘禹锡登博学鸿词科,两年后登吏部取士科,为太子校书,后丁忧在家,复朝后于淮南节度杜佑幕府中任书记,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
柳宗元出生京城,父柳镇,十二岁与父同游,曾写道:追欢相续,或秋月衔觞,或春日驰毂,又龙骧麟振,踏于大唐风云之上。
这样的传奇,一直没有停止过。
毕竟是亲生父子,随着时日推移,李适和李诵关系也稍微缓和了一点。
李适曾对李诵说:“驯养野兽,或许可以从小便开始用习惯束缚,但人这种东西,他总有一天会不甘心,永远臣服在别人脚下。”
李诵垂首敛目,恭敬地道多谢父皇教诲,但谁知道这样迟的一次交流会有什么效果。
贞元八年,裴延龄回朝,原本是宰相张廷赏恶其行为轻率出为昭应令这次回来仍不加收敛,以户部侍郎判度支,以苛刻剥下附上为功,张珙为弹压他很是吃力,也是这样,他才发现这个裴延龄长着一张和当年土匪头子一模一样的脸,明明已经知天命的年纪,这样的长相让他连谄媚的动作都做得赏心悦目,真是犯规。
时值陆贽秉政,反对他掌管财赋,李适对裴延龄信用不疑,反斥逐陆贽,甚至认为延龄敢言无隐,可借以了解外情。贞元十二年去世,中外相贺,独李适嗟惜不止。
陆贽阳城张珙一干臣子的上书石沉大海。
东南地区发生洪灾,为关心灾民,国家减少开支,厉行节俭,减少京城及周边州县赋税。张珙才勉强从裴延龄那里将财政权力收回。
贞元九年李淳大婚,尚父郭子仪的孙女,比李纯长一辈。两年后,生子李宥。
贞元十一年春,二月初,阳城自处士官授谏议大夫,耿直敢,嫉仇,因弹劾权奸裴延龄被贬为陕州剌史,而后贬到更加偏僻荒凉的州任剌史。在州,他罢侏儒,轻徭役,减赋税,因为收不租税,多受到司斥责。级考政,他持笔大书“催科政拙,抚字心劳”八个字,自署考,弄得司啼笑。待李诵即位诏召还时,阳城已终林。阳城在州时不长,但给州人民留深刻象,受到州人民世代的景仰和尊重,他与元结、寇准等并列为“州贤”,被立祀祭。
为稳固军队,李适专设护军中尉一职,命窦文场担任左神策护军中尉,霍仙鸣担任右。后来,神策军人数达到十五万,从此,窦霍之权振于天下,藩镇节将多出禁军,台省清要时出其门。
同年,陆贽贬任忠州别驾。
陆贽来到忠州,看到州人生活十分痛苦,疾病流行,是闭门谢客,苦读医书。后来,他为了求个安静的地方读书,索性搬到州南岸翠屏山上的山洞里,一面行医冶病,一面著书。在忠州十年,共写出《古今集验方》五十卷。后病死忠州,年51岁。陆贽死后,葬于州南翠屏山读书洞侧。忠州人十分怀念这位贤德的别驾大人,在墓前建祠修堂,四时祭扫。
第69章 第六十九章
时值年景,回纥入朝求亲,咸安公主自请,百番思量之后,为免回纥起反心,李适应允,继贞元四年圣人亲女宁国公主出嫁回纥后,咸安公主将出嫁回纥天亲可汗,成为第二个和亲的真公主。
张珙下朝后回府,看着迎面朝他跑来的小女孩,冷峻的外表逐渐消融,止了步蹲下来,本来展开双臂仰起头等着被抱的小女孩不满地撇撇嘴,露出一副委屈的样子,张珙只好替她理理微乱的头发,轻声说:“筝儿,你今年十二岁,已经是大姑娘了,父亲不能再抱你了。”
小女孩看上去想说什么又实在急得说不出来,眼眶都变得发了红,只得在张珙起身时死死地抓住了他的衣袖。
感觉到阻碍的张珙无奈地叹口气,敛了眉垂下双目,两个人的视线交汇在一起,在小女孩受不住要退开时再次俯了身:“最后一次。”
脚下的压力越来越强,周围的景物都在变小,小女孩惊喜地伏在张珙肩头,用小小的手臂搂着张珙的脖子,唇角高高翘起,无声地笑。
张珙见筝儿这么开心,不免也松缓了神色,但想到宫里那个即将和亲的公主,又忍不住皱了眉,随即就被筝儿突然加大的力道扯回了思绪,面对那样担忧的表情,张珙点了点她的鼻头:“不用担心,父亲没事。”
只是接下来,筝儿的兴致始终不怎么高,张珙有些无奈,养男孩他熟悉,但面对这样娇娇弱弱的小姑娘,他实在狠不下心,在正堂坐定之后,张珙开口:“筝儿,你有什么想要的吗?父亲都答应你。”
筝儿默默从坐具上蹦下来,抱紧了张珙的小腿,脸贴着他的膝头靠下来。
张珙伸手抚摸这个乖巧孩子的发顶,禁不住担忧,犹豫许久,他试探着开口:“筝儿,父亲为你选一个如意郎君如何?自然,你若不愿,父亲不会强迫你。”
筝儿的脸在那膝头蹭了蹭,然后又扯过了张珙的手掌贴在额头,然后就不再动弹。
“父亲都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些什么,也不想让筝儿跟父亲糊糊涂涂去做傻事,筝儿是个好孩子,以后,父亲会去看你的。”
张珙抬起头望着远处的天,有些自嘲地笑,他以前还一直自诩会带孩子,现在这样的结果真是可笑,他带出的孩子一个个全部集合起来,站在了他的对立面,尤其其中一个,经过这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