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洪荒之我意由心-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始天尊的悄然到来,也许这些门下的弟子没有察觉,但是通天身为圣人,又是在自己的道场,自然不会没有发现,只不过,通天感觉到原始只有一个人,还刻意隐藏了气息,于是也没有点破,而是停下的讲道,道:“此次讲道就先到这里了,为师还有些事情,你们先退下吧。”
闻言,虽然多宝还有三霄等人不明白通天为什么讲到一半突然不讲了,但是通天既然开口了,他们自然是不敢质疑,于是纷纷在向通天行礼之后就退出了碧游宫。
等到一众弟子都离开之后,通天这才对着面前的虚空道:“二兄,什么事情让你来我这里还要遮遮掩掩的。现在他们都出去了,你可以出来了吧?”
闻言,通天身前的空间一阵波动之后,原始天尊的身影就出现在了碧游宫中。
随意的瞥了一眼多宝他们几个离去的方向,原始天尊淡淡道:“你这几个弟子倒也不错,看来你门下并不净是些六根不净之辈,还是有些像清玄子那般有慧根之人的。”
闻言,通天头疼的看了原始天尊一眼,没好气的道:“二兄,我说你当初还在昆仑山的时候你就天天跟在我身后说着说那的,现在我们都分家了,你今天不会是闲着无聊专门又跑过来唠叨我的吧?”
冷不丁的被通天吐槽一通,原始天尊不禁有些尴尬,不过反应过来之后,原始天尊眉头一竖,冷哼道:“怎么,为兄说你几句你还不乐意了?”
见状,通天瞬间想起了昔日里还在昆仑山的时候被原始天尊支配的日子,连忙岔开话题道:“哪敢哪敢,不过二兄,你今天专门来我这里,恐怕不单单只是为了说我几句来了吧?”
第两百一十八章 争执与妥协
听到通天谈及他今天来的目的,原始天尊这才把注意力从唠叨通天上转移回来。
沉默了一会儿,原始天尊开口道:“我又收了一个弟子,你知道吧?”
点了点头,通天道:“二兄说的是老师口中所说的那个天命之人吗?这个我自然清楚,大兄不也是把封神榜还有打神鞭都交给了二兄你了吗?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
看了通天一眼,原始天尊道:“那么关于这个天命之人,姜尚,你就没有什么想说的吗?”
闻言,通天愣了一下:“有什么可说的?天命之人执掌封神,如此重要的人物,入我三清门下不是应该的吗。再说了,只要这姜尚不是被西方那两个家伙收了去,入二兄你门下还是入我门下不都是一样吗。二兄想要说什么?”
深深的看了通天一眼,原始天尊开口道:“话虽如此,但是,通天,封神榜上共有三百六十五位正神,这么些空额要如何填补,始终是一个问题。虽然我不喜西方那两个人,但是有一件事情他们的确没有说错,封神,就算把他们门下所有弟子都上榜,人数也远远不够。至于大兄还有女娲师妹,也已经尽力了。所以,这剩下的名额,也许还能从其他地方补充一些,但是绝大部分,却是只能从你我门下选出。”
听到原始天尊这么说,通天这才意识到了原始天尊想要说什么。沉默了一会儿,通天沉声道:“那二兄,你的意思呢?”
犹豫了一下,原始天尊道:“虽然昊天这一次做的极为不妥,但是既然他都请动老师了,老师亲自出面,我等也无法违背。所以昊天的事情以后再说,眼下最关键的还是这封神之事。此次前来,我便是想要和你商量一个对策。”
听到原始这么说,通天道:“那么以二兄的意思,我们该如何?”
沉默了片刻,原始天尊看了通天一眼,道:“封神之事已经无法逆转,现在的问题,就是让谁上榜。这剩下的空额,我门下的那些不成器的三四代弟子可以填上一部分,毕竟对于他们来说,仙道无望,能够封神,也算是一番造化。只是,即使这样,人数却依然还相差很多。因此,这剩下的名额,还是要靠通天你门下的弟子来填补。我当初就说过,你收弟子的时候也不看看他们的资质根骨,最后都收了些什么乱七八糟的弟子。那些有根骨的弟子就罢了,至于那些六根不净,资质低劣的弟子而言,让他们封神,反倒算是他们的一场造化了。”
闻言,虽然通天知道原始说的很有道理,但是最终他还是摇了摇头:“可是,二兄,他们毕竟是我的弟子,就这么送他们上榜,我,于心不忍啊。”
听到通天这么说,原始天尊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意味:“通天,你说说你,怎么就这么犟呢?我问你,除了你的几个入室弟子之外,你收的那些乱七八糟的外门弟子,有几个能仙道有望的?既然仙道无望,让他们上这封神榜,又有什么坏处呢?”
然而,通天听到原始天尊这么说,却也不乐意了:“二兄,再怎么说他们也是我的弟子。你说我收弟子乱七八糟的,那我问你,清玄子是我的弟子吧?你门下的弟子中,可有能比过清玄子的?况且,别说清玄子了,就是小多宝还有小云霄,你那大徒弟广成子也是不及他们两个吧?”
原始天尊闻言不禁有些无言以对。
通天所说的三人,叶玄就不要说了,其余的多宝和云霄,多宝如今已经是大罗金仙巅峰,只差一步就可踏入准圣,云霄虽然比多宝稍微差了点积累,但也差不了多少。而与他们相比,即使是十二金仙中目前修为最高的广成子,也显得没有什么出彩的了。
原始天尊也很无奈啊,自家弟子不争气,你让我有什么办法?
不过,既然提到了叶玄,原始天尊和通天教主之间本来火药味愈发浓烈的气氛也就随之变得缓和了下来。没好气的哼了一声,原始天尊道:“亏你还好意思说,当初要不是我和大兄让着你,清玄子那般良材美玉,能轮到你收为弟子?当初若是清玄子拜到了我或者大兄门下,肯定要比现在还要强上几分。”
不屑的撇了撇嘴,通天嘀咕道:“大话谁不会说,你这么厉害,广成子怎么还没有小多宝厉害呢?别说小多宝了,他连小云霄都比不上,最多也就和无当她们几个差不多。”
听到通天在那里嘀咕,被戳到了痛处的原始天尊额头上不禁青筋直跳:“通天!”
不过,恼羞成怒的喊了一声之后,原始天尊轻轻一叹,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转过身去,背对着通天,原始天尊沉声道:“通天,我刚才说的事情,你还是考虑一下吧。毕竟,封神之数摆在那里,若真是让弟子们各凭本事,伤了和气不说,你那些乱七八糟的外门弟子,怕是也难逃上榜一途。”
闻言,通天也是长长一叹:“二兄,话虽如此,但是做师傅的,我又怎么忍心亲手把自己的徒弟送上榜呢?还是让他们自己去挣一挣吧,到时候无论结果如何,都是他们自己的造化,怨不得别人。至于伤了和气,有你我坐镇,想必也出不了大事。”
听到通天这么说,原始天尊沉默了片刻,最终只能叹息道:“既然你执意如此,那就这样吧。”
说完,原始天尊出了碧游宫,却是回玉虚宫去了。
碧游宫中,通天教主看着原始天尊的背影,良久,运起法力开口道:“三日之后,吾将于碧游宫大讲,凡截教门下弟子,皆可前来听讲。”
传完音,通天教主想起刚才和原始天尊的对话,眼中闪过一抹精芒,他却是打定主意,回头要吩咐这些弟子闭门静颂黄庭,莫要轻入大劫。
只是,如果他们不听的话,也只能看他们各自的造化了。
第两百一十九章 比干
朝歌,东门外。
看着那渐渐远去的冀州侯苏护的车队,以及车队之中那辆熟悉的马车,子受久久不语。
随着冀州侯苏护在参拜完帝乙之后离开朝歌,子受那还未展开的追求计划也随之破产了——就在他下决心要靠自己去追求苏妲己的时候,冀州侯苏护,却是要回冀州了。而苏护回去的话,苏妲己自然也会跟着回去。
站在子受身旁,叶玄看着兴致十分低沉的子受,不禁暗暗摇头,他也没想到,子受追求苏妲己这件事会以这种方式失败——不过想想也是,苏护来朝歌本来就是依照惯例来参拜帝乙而已,等到参拜完成,苏护身为一方诸侯,自然不会继续留在朝歌。
看着子受那闷闷不乐的样子,叶玄问道:“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办?莫要说出你要去冀州继续追求她这种气话,你知道的,身为皇子,你现在是不能离开朝歌的。所以说,事实就是,想要靠你自己去追求她,已经不太可能了。现在,纵然你再不愿——除非你想要放弃她,否则,你只能考虑一下我之前说的那两种方法了。要么,你去求你父王,让他赐婚,把这苏妲己赐给你为妃,要么,等你登上王位之后,你亲自去娶她为后。”
子受怔怔的看着已经逐渐消失在视线中的车队,犹豫了良久,最终道:“若要父王赐婚,她只能做我的侧室,我不愿意这样。我要等我登基为王之后,亲自去冀州迎娶她为后。”
看着子受坚定的目光,叶玄轻轻点了点头:“你有这样的决断就好。不过,你要想好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果在这中间,你父王给你赐婚,你又该如何?或者,另外一种情况,如果这段时间里,冀州侯苏护把你那苏姑娘许给了其他人,你又该如何?既然你做出了选择,那就要把可能面对的情况都考虑清楚了,不要等事情都发生了之后再想去补救,那个时候就追悔莫及了。”
听到叶玄这么说,子受猛然一惊,颇有些后怕道:“多谢老师提醒,若不是老师提醒,子受险些忘了这等大事。冀州侯那边,子受会派人去冀州盯着的,至于父王如果赐婚,子受只能想办法推辞了。”
“你心中有数就好。”
淡淡的说了一句,叶玄转身往朝歌城中走去。
深深的看了一眼车队消失的方向,子受也跟了上去。
。。。。。。。。。。。。
如果说在以前,朝歌城中最上层的那一小撮人,支持子受为王的和支持微子启为王的人是五五开的话,那么在飞云阁之试后,支持子受的人便已经占了绝对的优势——原因很简单,一来是子受在飞云阁这场帝乙对诸位皇子的考验之中惊艳的表现完全压过了微子启,导致了像丞相商容,上大夫赵启,梅伯,老将军黄滚,太师闻仲等本来中立的大臣隐约都有些支持子受的味道,二来,飞云阁之试后,但凡是个稍微有眼力的人都能看得出来,帝乙对于这个少子的看重,已经完全在微子启之上了。因此,本来就占据嫡子这个有利身份的子受压过微子启只能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不过,虽然在王位之争中可以说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下风,但是微子启不愧是打小就贤明远播的存在,即使已经处于了如此不利的地位,却依然淡然如初,行为举止依旧如常,仿佛丝毫没有受到此事的影响一般,偶尔和别人谈及子受也是夸赞有加,直言自己不如这个弟弟。因此,虽然看似离皇位越来越远了,但是微子启的名声不但没有因为此事而减弱半分,反而因为他的谦恭淡泊而越发贤明远播。而那些本来支持他的人也极少有改投子受门下的,可以说,虽然现在子受看似占尽上风,但是微子启身边却依旧聚集着一股巨大的力量。
而站在微子启身边的这群人之中,为首的便是帝乙的亲弟弟,子受的皇叔,比干。
比干和帝乙同为太丁之子,少时聪慧,帝乙继位之后,年仅二十岁的比干便坐上了少师的位子。早年帝乙四处征战之时,无论是平定周部落的叛乱,还是后来征讨四方夷族,都少不了比干的功劳。而等到天下大定之后,微子启之所以能在之前的王位之争中和拥有着嫡子这个绝对有利身份的子受争个不相上下,其中固然有着子受不争气的原因在,但是比干的支持还是起着决定性的原因的。要知道,帝乙对于这个才华出众的弟弟的意见还是非常看重的。
而在飞云阁之试后,由于子受出色的表现,再加上他嫡子的身份,虽然许多人都对子受的印象发生了改观,但是,唯有比干,却依然是固执的认为,微子启乃是比子受更加合适的王的人选,也正是因为有着比干的大力支持,微子启才能在局势如此不利的情况下依旧保持着强大的凝聚力,身边始终聚集着一股可观的力量。
不过,飞云阁之试后,子受为王可以说已经是大势所趋,即使比干不愿意承认,但是他心中也是明白,想要凭借微子启身边的这股力量还有自己来改变这个局面,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所以,依旧不愿放弃的比干不由得把目光放到了朝歌外面。
作为帝乙征战四方之时最大的功臣之一,比干虽然在朝歌影响巨大,但是他真正的影响力其实并不在朝歌,而在四方诸侯——事实上,比干和很多诸侯都保持着极为良好的关系,其中包括很多势力极大的诸侯,比如东伯候姜桓楚,比如说西伯候姬昌——当年帝乙继位之后的第二年周部落叛乱,后来帝乙虽然击败了周部落,但是却不但没有消灭周部落,反而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周部落的首领姬昌来和亲,这中间就有着比干的影子在里面。
只不过,鉴于西伯候姬昌所统帅的周部落身份极为敏感,所以比干即使想要借助外力来帮微子启也不会昏头到请姬昌来帮忙,所以说,他这一次想找的便是另外一个同样有着巨大势力的诸侯,东伯候姜桓楚。
第两百二十章 姜桓楚
东伯候姜桓楚,乃是姜氏部落的首领。而姜氏部落,却是源自于地皇神农。
炎帝神农生于姜水,因此后人以水命姓,因此便有了姜姓部落。姜氏部落作为神农的后人,自然是人族数一数二的大部落,即使到了商代依然是如此。而且,作为神农氏的后人,姜氏部落对于历任人皇向来都是鼎力支持,当年帝乙征战四方的时候之所以能取得胜利可以说少不了姜氏部落的支持在里面,而比干和东伯候姜桓楚的情谊,就是在那个时候结下的。
姜桓楚为人正直、刚强,可以说是忠君爱国的典范,比干打小聪慧,才华横溢,因此,当两人遇到一起的时候,在多年的征战之中,很快就相交莫逆。后来天下平定之后,虽然比干在朝为官,而姜桓楚远在东方,但是两人的情谊却依然深厚。因此,当比干想要借助外力来帮微子启一把的时候,抛开身份敏感的西伯候姬昌,比干第一时间就想到了东伯候姜桓楚。
不过,虽然比干是想要让东伯候姜桓楚来帮微子启争夺王位,但是,以他对姜桓楚的了解,比干知道如果自己直言让他帮微子启争夺王位,那么即使以自己和姜桓楚之间的交情,向来把忠君爱国封为至理的姜桓楚恐怕也会直言拒绝。因此,这一次,比干却是卖了一个小聪明。
作为东伯候姜桓楚的至交,比干自然是知道,姜桓楚有一个女儿,正是到了待嫁的年纪,只是由于姜桓楚甚是疼爱这个女儿,因此尚未许配人家。因此,比干在给姜桓楚写信的时候,并没有直言想要让他帮助微子启,而是专门提到了姜桓楚的女儿,说要帮忙做个媒——比干的想法很简单,他想要在中间周旋一下,让东伯候姜桓楚把女儿嫁给微子启。这样一来,姜氏部落自然而然的就会绑到了微子启身上。到时候有了姜氏部落的支持,微子启完全可以和子受相争。
至于东伯候姜桓楚这边,听闻比干说要给自己的女儿做媒,出于对老朋友的信任,生性耿直的姜桓楚也没有多想,当即就带着女儿奔着朝歌来了。
而此时的子受,尚且还沉浸在苏妲己离开朝歌的伤感之中,却浑然不知,由比干亲自编制的一张大网,正在缓缓张开。
东伯候姜桓楚作为天下诸侯之首,他要入京,虽然是为了私事,但是东伯候入京这么大的事,自然要上禀给帝乙。
朝歌,皇宫。
帝乙看着东伯候姜桓楚要入京的奏疏,忍不住皱了皱眉。随手把奏疏扔到案上,帝乙忍不住嘀咕道:“这老货,赶在这个时候入京,想要做什么?”——对于东伯候姜桓楚,帝乙自然不会陌生。在他早年征战四方的时候,东伯候姜桓楚,可以说是他最重要的盟友,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帝乙和东伯候姜桓楚结下了身后的情谊——比干和姜桓楚的关系固然很好,但是帝乙和姜桓楚之间的关系也丝毫不差。可以说,两人名为君臣,实为至交,私下里两人相处的时候也从来没有君臣的架子。
而对于东伯候姜桓楚这个人,用帝乙的话来说,就是一个很纯粹的人。
这种人性子很直,说一不二,从来不会玩弄什么阴谋诡计。也正是因为如此,当初帝乙才会和姜桓楚推心置腹相交莫逆。
只不过,虽然姜桓楚不会玩弄什么阴谋诡计,但是却保不准别人会利用他来搞什么阴谋诡计,因此,虽然很相信姜桓楚,但是帝乙看到姜桓楚入京的消息,心中还是暗暗留意了一下。
想了想,帝乙对身边的仲伯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