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狭路相逢-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吴无玥走过了街市回去内城,他一路听来,看来这次的海贸开放搅动了太多人的心。也许唯一没有被打破平静的只有皇宫,还是与他离开的时候一样,宁静而沉默。
雨佑仁带着一大堆的礼物去找朱由校那里找土豆了,吴无玥在乾清宫见到了朱由检,比起他离开的时候,朱由检明显更加的清瘦了。吴无玥心中不安,他去南方一方面是为了弄清南边的真实情况,但更重要的是要与西洋来的传教士交流医学知识。从汤若望那里得到了几个名字,吴无玥找到了能讨论海外医学的人,甚至从他们那里探听来了一个土方,叫做金鸡纳霜据闻可以治疗疟疾。厚着脸皮要回了一些草药都给师傅吴又可送去,他对这方面更加感兴趣。
可是即便如此,吴无玥也没有找到与朱由检的病症相关的案例。
“隐之这一年来难道没有好好吃饭,怎么越来越瘦了?”吴无玥心中担忧,他记得朱由检对于食物的挑剔,只是从来不摆在台面上而已。
朱由检笑着摇摇头,“无玥不用担心,我的身体我清楚,只是要烦心的事情太多而已,等到哪一天闲适下来就一切都好了。”
为了不给吴无玥继续唠叨的机会,朱由检主动提起了吴无玥的收获,“听说你在南边认识了不少西洋的传教士,西洋的医学与我们是有大不同吧?”
吴无玥深深地看了朱由检一眼,想说他不能讳疾忌医,但是这话终究是没有说出来,因为这个病症自己并没有办法医治,便也顺着新的话头说了下去,“确实很不一样,我还得到了一本差点被禁了的书,比利时大夫维萨里《人体的构造》。”
吴无玥看起来很宝贝这本书,居然还随身带着,他从怀中拿出了它交给了朱由检,“这是我的手抄本,隐之看看,里头的内容应该是你从前说过的解剖学。这后面还有英吉利哈维的讲学录,听闻他在心脏方面是个大家,弄清了在心脏里头血液如何循环的。这次也都一并弄到手了。多亏了汤若望事先的牵线搭桥,不然这样的东西还不能简单的入手。”
朱由检好奇地翻了起来,《人体的构造》是还没有翻译的版本,像是意大利文,对这个朱由检也不懂。只是隐约听说过这个本书是近代解剖学的开山之作。它打破了一种桎梏,开始不再畏惧人体,将神学束缚在身上的枷锁卸下,而开始了用科学的研究对待人的本身。
“看来你的收获不少,也不知道在大明何时能有这样的医学。如果能与大明的五行经络说结合到一起,也不知道能碰撞出什么火花。”
吴无玥不可置否地摇头,传教士说这本书曾经差点就是禁。书了,上帝造了人,如果打破了这个真理,那么说明上帝已经死了。医学探究人体的奥秘,对于那些传统的观念是一种极大的挑战,解剖学更是尤甚。挑战神权,经过了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那么朱由检说的让这样的学说被大明接受,何尝不是对皇权的挑战。皇上是天子,上天给予了他统治的权力,这样的观念下要想弄明白人从何而来,人体是如何构造的,同样也是一种对于皇权的挑战。也许什么时候没有了皇帝,什么时候这样新的学说就能在世间真的流传开来。
“你以为很远吗?”朱由检的笑容有种说不出的古怪,“我们都身处一个最好的年代,虽然它也是一个最坏的年代。”
吴无玥疑惑地看着朱由检,“这从何说起?”
“无玥也听闻了这次开海贸的事情吧,朕本来以为会有一些阻力,谁知道却换来了一阵默认而已。”朱由检想到那些朝臣的嘴脸就觉得好笑,这个世界上没有谁能受得了资本的诱惑,朱元璋曾经定下的海禁政策也不过只是一道落在了尘埃中的旧策罢了。随着大明商业的发展,这早就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士大夫与商贾之间的泾渭分明也已经被蚕食。
如果没有朱由检已经造好了海船,如果没有见识到了这批初创的海上皇家私兵能与郑芝龙拥有抗衡的力量,他们也许会迟疑,也会用国库不丰拿不出钱来作为借口,但事实是没有这些如果。从五年前朱由检开始布置的海上力量,到了如今也终于露出了它的利爪,在皇上愿意保驾护航的情况下,有几个人面对着大海的财富,能坚定不移地说一个不字。
东南很富有,这一点是朝中默认的事情。这些财富从何而来,都是从与洋人做海上生意中得来的。他们当然眼红,可是大明海禁了多年,又先后遭到倭寇侵边多时,海军已经荒废了。郑芝龙被招安后是大明唯一拿得出手的海军了,可事实上他根本不听从朝廷的旨意,双方都知道彼此是面子情分。所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发大财,而自己只能吃点残羹剩饭。而现在皇上把其他的问题都摆平了,直接要大家一起分食这块大蛋糕,哪个傻子会不吃。
“曾经说的士农工商,其实到了这个时候也都已经变了。就算他们再不愿意承认,再想要高人一等,面对这数不尽的财富,谁也没有那么坚定,妥协了再妥协就是这些文官的嘴脸。”朱由检从不否认世间上是有高洁之人的,可惜万人能有一个就已经是中了头彩,从来都是逐利而生的普通人多。所以只要拿出一些诱饵,那些闻到金钱味道的人就像海中的鲨鱼会厮杀起来,孔孟之道在这面前苍白无力,这次就算东南集团想要独占鳌头也绝对抵御不了其他人的群起而攻之。他们都是熟读经文的官员,却不过如此而已。
“大势所趋,非人力可拒。”吴无玥叹了一口气,想到那些远渡重洋来到明朝的洋人,开始的时候是传教士,他们身上带着一往无前的奉献精神为了传道不畏艰难,但是后面来的就是商人了,支持他们的不再是对于上帝的信仰,而是能看得见摸得着的银子。这批人不再像是传教士那样带着微笑与牺牲的精神,他们带着狼性,为了金银不惜用武力手段打开海防的一角。“没有人能够阻止金银的流动。上帝不能,皇上也不能啊。”
“因势利导,堵不如疏。”朱由检可不想与大势为敌,他也想要挣钱,“这次两万流民编入胶州岛的事情已经顺利通过了,他们也算能打仗了,把孙传庭折腾了大半年。不如就做了海军的储备。”
这些人之中有不少都本来是军士,因为拿不到朝廷的俸禄所以反了,还有就是已经失去了良田的农民,他们现在只想要赚钱,谁能给钱就为了谁卖命。
朱由检继续说,“可惜这些人只能做做打手,还是要培养一批真的忠于大明的海军才行,不过这要从孩子开始培养。军人从来不只是简单的锻炼他们的武力,更重要的他们的忠诚。这就交给土豆了。”
然而忠诚的培养不是空中楼阁,它脱离了简单的温饱,但也建立在简单的温饱上面,看不到奋斗的目标,比如说能弄清海贸带来的利润,也不会有人一心愿意像是精卫填海一样,尝试做大海上的一员。这批流民叛军算是物尽其用,做了海军的前身,他们身上赋予的意义也不简单。
吴无玥听了这话,知道朱由检是为了土豆在铺好一条路,至于这条路上会遇到什么,就不是朱由检能全部控制的。“土豆最近还好吗?他住到了乾清宫里面,那么……”
皇后那里是不是出了事情?吴无玥没有直白地问出来。
“皇家就没有孩子,他也不小了。”朱由检默认了吴无玥猜测,“对了,海贸会专门成立一个部门,就叫海贸司统领一切的事宜,六部抽调人员进去。海军的军制也与陆上的军队分开来。这些我都让土豆旁听了,他以后总要面对的,早晚都一样。”
正文 第一百十三章
土豆翻着雨佑仁带来的见闻录,里面记录的是雨佑仁与马钱子这一年来从北到南、从南到北的大大小小事件,所用的语言朴实到了极点却勾勒出了一幅最贴近真实的大明生活画卷。原来外面的世界那么的丰富多彩,贩夫走卒、往来商贾、大船小船、红毛黄毛,都是与宫中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人若是看不到远方的风景,只能固守于四四方方的一偶之地,就算富有如帝王,也不过是个可怜的笼中鸟。人若是能心怀宽广,将目力放到宇宙天地间,那么即便所有的困难不能迎刃而解,却也可以得到大自由。
五岁的土豆身处世间最诡异的地方,看到了前后两者同时出现。一个住在坤宁宫中是他的母后,虽然成为了皇后,但是从来过的不开心。一个住在东侧的宫殿中,放下了权柄,却看到了一个常人不能得的世界。世间少有的从来不是人曾经有过帝王之心,而是心平气和地放下了权力的本能。
土豆冷静地分析着为什么,他觉得自己不是一个正常的孩子,特别是看过了见闻录之后,他觉得如果是让他来写那么就是完全不一样的角度。所以他看着母后与太上皇,想要弄明白是什么让他们在皇宫这个地方产生了两种截然不用的生活方式。最后被他找到了一个答案,原来研究物理学的人都是要脱离人的范畴了,他们想知道天上的星辰藏着什么样的道理,地上的万物凭着什么生存,鸟为什么在空中飞,鱼为什么在海中游,人能不能掌握自然的力量改变这个世界,如果一个人的心想的是这些,他已经走入了神的领域,当然对于汲汲营生的俗世没有了执着。
那么自己呢?作为太子的自己要有什么样的思维,要学会多少的知识?
“父皇,皇伯父说他想坐船到汤若望的故乡去看看,听说那里有比大明好很多的望远镜。还有番邦皇家学院,那里都会教授许多我们看不起的知识。是不是只有皇伯父带头学习,天下人才会开始学习呢?”土豆坐在朱由检的对过问出了心中的疑惑,“我们也能有那样一所学校吗?”
朱由检面前的放着陆氏商行进贡的玻璃茶壶,用它沏了一壶玫瑰花茶,玫红色的花瓣在里面翻滚着,然后水染上了鲜花的颜色,在阳光的照射下多出了一丝光晕。
“你看着这个玻璃壶,从前胡人就贩卖过此物到中原,后来西洋人又带来了更加透明的玻璃产品。你皇伯父想要去看的望远镜,它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就是高度透明的玻璃。”朱由检却又拿起了惯用的瓷器,“这是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曾经贩卖给胡人,现在也贩卖给西洋人。曾经我们也烧制过琉璃,但是这些始终不能像是瓷器一样有登峰造极的变化。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我们烧制瓷器,他们却能烧制高透明度的玻璃呢?”
土豆歪歪脑袋,对啊为什么呢?“父皇说过凡是要从环境开始考虑,是不是我们的生活环境容易生产出瓷器,而不易烧制玻璃。”
“这只是一开始而已。”朱由检在陶瓷的杯子中也倒入了水,“你看外面根本看不出里面装的是什么液体。”
土豆点点头,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所有看似理所当然的事情背后都有暗藏的道理。”朱由检缓缓地说着,“一开始或许是因为我们烧制瓷土更加容易,但是土豆你看到瓷器是一种多变的东西,光是宋朝一代就出现了五大名窑,它们各不相同却称霸了瓷器界很久,后来在有了元青花,这又是一种创新。但是玻璃能这么做吗?如果往深了做,它们的顶峰是变得越来越透明,但是到了这个极限之后就没有了,它们的路与瓷器是不同的,它们是直线的,而瓷器是广博的。
国人受了经文千年来的熏陶,乍然见到了玻璃会欣喜,但是多年过去,能大浪淘沙留下的是瓷器。为什么呢?因为它更加符合我们的文化,藏而不露,千变万化。这与一看就懂的玻璃是截然不同的。
你知道西方为什么能有望远镜,何尝不是西洋人的思维就是如此,你听说过化学这门学科,再去看看他们会解剖开人体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些都是因为他们研究出了玻璃,更是他们始终有着藏在透明玻璃背后的思维,他们要探究的事物是肉眼能看到的,并且为了这样的道理而执迷。
瓷器与玻璃的产生与推广看上去没有什么不同,但是藏在它们背后的是两种思维。你作为大明的下一任最高管理者,要透过现象看到背后的本质,我们与他们的想法究竟有什么不同。要在大明也建立一家番邦学说的学院,让世人去学习格物之道,那是要从根本上打破千年来的轨迹,这条路并不好走,因为这是一种换血的过程,更是一种融合的过程。
你的母后不就是一个拒绝看清外面世界的人,而大明的土地上像她这样的人只多不少,程朱理学束缚了太多的人,要打破这个格局,可以用必须用暴。力才行。暴。力分成了很多种,父皇让大船出海去做这个世界的生意,就是一种暴。力,让金钱的暴。力打破大明垂垂老矣的暮霭。而在融合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阵痛,更会演变出千奇百怪的思想,这都是可以预见的,你要有一个准备,这是一个魔盒,打开它是因为我们自己动手比其他人动手更能掌握主动权,但是打开它放出了另一个世界的魔鬼,要掌控它却要几代人才能完成。
你的子孙必须严格地遵从这个轨迹。”
土豆把朱由检的话都听了进去,而他心中的问题仍然在继续,子孙要遵从的轨迹,一旦全部完成,那时候皇权也不会在至高无上了吧。父皇说的魔鬼,应该也指代了这个世界上皇帝终究会死去。
就在这一年,大明皇家海贸商行成立,从朱家子孙派出了朱彝经做代表人,还有集结了几十个大明大商户,开始了远洋贸易。他们从胶州湾出发,目标是那遥远的地中海。
第一百十四章
咸元五年,是极其不太平的一年。
朱由检登基已经五年半,而大明似乎有了很大的改变。辽东又打了几场大战,但是失去了皇太极的后金,来不及等到多尔衮崛起,几大贝勒之间的争权夺势就已经轰轰烈烈地进行了起来。没有了一致对外的心思,就根本不可能像从前那样称霸辽东,李定国也在去年秋天后金又想要入关掠夺粮食的一战中一举成名,大败了多尔衮,失败这种东西有时候会如同跗骨之蛆,难以消除。
明朝用皇太极的性命才摆脱了多年来覆盖在辽东的阴影,而本来就人口数量少的后金,其实根本不能经受几次大败,这次之后也不知道要用多少年来回到最鼎峰的时候。也许之后真的能有五年平辽。
可是进入了咸元五年之后,上天就像是一定要掐断明朝的生路一样,无所不用其极地降下了天罚。
这一年以黄河的孟津口决堤拉开了灾难的序幕。
咸元五年四月南京、四川大地动。
咸元五年六月京师暴雨。
咸元五年八月山西地动。八月庆陵被毁。
咸元五年夏,杭州、嘉兴大旱,淮扬大饥。
咸元九月顺天暴雨。
咸元十一月云南地动。
整个咸元五年就是在不断的天灾中过去的。没有一个人能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好心情,虽然因为早几年建立起来了赈灾体系,让整个救灾工作不至于太滞后,但是今天刚刚救了人,明天又要跑到下一个地方去送粮食,本来就存粮不多的朝廷,在被这么一折腾之后,也是元气大伤,好不容易建立恢复的生机又一次被击垮了。
腊月里面,朱由检觉得京城的风再冷,却也冷不过上天的意愿。有些灾祸不是光靠人力就能改变的,在自然的面前人类渺小而无助。可是,作为大明的皇帝他不能退,也从来都是退无可退。
“明天就是腊八了,无论如何这一年都已经走过来了。今日不论君臣,我们都说说以后应该怎么办?”今天朱由检与几位内阁大臣聚在了一起,也是为了商量一下今后大明的道路何去何从,在上天无情的手段下应该要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
“皇上,工部已经开始打算提升技术官员的薪酬,第一笔养廉银子他们拿的不亏心,要是没有他们疏通了水道,那么今年几场大雨里会有更大的损失。”徐光启开口了,他如今也是七十多岁的老者了,这五年来在工部尚书的位置上压力不谓不大,他特别是对于各类农耕器具的推广与改良、各地基础设施的维护与建设、火器的设计与研发,这些都让他心力憔悴,看上去难以掩饰住垂垂老矣的疲惫。
虽然今年面临了许多的灾难,但是徐光启没有感到绝望,他反而看到了希望,在这样的摧残中,大明还是咬着牙过来了。而今也是为那些默默做出贡献的人要到属于他们应该得到的好处的时候了,技术官员的地位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