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唐-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清摇了摇头,沉默了一下:

    “昆仑,今天晚上我去去探一下武国候府。”

    昆仑兴奋地说道:

    “好。”

    张忍听到李清的话,心中微怔,随即轻声对李清说道:

    “郎君还要三思。这时候武府肯定戒备森严,若是一不小心被人发现,事情就会变得很麻烦。”

    李清笑了笑:

    “无妨。”

    “那,还是属下跟郎君去吧。”张忍接着道。

    张忍被玉真公主派来保护李清,这些天倒是没有什么事情发生,这次李清突然提议晚上去查探武国候府,张忍心中还是有些反对,毕竟李清亲身犯险,安全没办法保证。堂堂一个侯府不是普通之家。里面武国候自己家中的护院、部曲众多,其中也有不少高手,此去定然冒很大的风险。

    “不用了。我去去就来,实在进不去我也不会乱来。”

    李清说道。

    已入亥时的武国候府,整个府上变得寂静了许多。偌大的一个武侯府,不下上千人,可是院中并没有多少人,除了来回巡逻的护卫之外,其余的武府众人以及丫鬟、仆人等都待在房间之中。整个武府沉寂一片,并没有牡丹花节应有的那种热闹欢庆的气氛。

    李清在昆仑的带领下轻车熟路的在武府穿梭,躲过一个又一个护卫和府上的人。

    “小郎君。我之前有一次跟踪武同来到武府,差一点被发现,躲避的时候竟然误打误撞的到了武十一郎居住的地方。当时武十一郎正跟……”

    本来昆仑小声的跟李清说着,话语在突然之间停了下来。

    李清看了一眼昆仑有些羞赧的神情,想着:

    “不会是看到不该看的事情了吧。难道是武十一郎在家中淫乱不成?”

    李清心中暗笑,虽然昆仑这时候已经算是大人,比自己还要大几岁,不过从小就跟随在自己身边,与女人接触的机会很少,更别说更进一步的事情了。

    李清没有说话,示意昆仑去往武十一郎居住的房间。

    黑夜里一片安静,打更的梆子声刚响起不久,短时间里一定不会再次响起。李清和昆仑调息这自己体内的气息,越往里走,护卫越多,自然高手也就越多。两人对武府并不太熟悉,偶尔的一个小声音都可能引起护卫们的警觉。两个黑影在武府的走廊和屋檐的阴影下面飞快的晃过,落地时没有一丝声音,李清和昆仑对于自己的修为还是有着自信,控制自己的气息和动作也游刃有余,两人同步同趋,不细看,还以为只是一个人在行动。

    旁边的房间有幽幽的灯光照射出来,李清和昆仑绕过光线照到的地方,隐身于黑暗的夜色之中,没有惊动任何人。

    武十一郎居住的后院人很少,李清和昆仑在探查了片刻才发现院子中间竟然没有一个护卫,两人正疑惑间,从院中一个明亮的房间里面传出一声东西破碎的声音,随后怒叫声传了过来。

    李清和昆仑连忙闪进院子中间,在房间外面的一个角落之中关注着里面的动静。

    武十一郎恼怒地把手中的茶碗直接给摔了出去,破碎的瓷片在地板上哐当作响。武十一郎左手叉着腰,右手在空中挥舞着喊道:

    “本郎君要出去看花!武同,你说,我什么时候才能出去。”

    站在旁边冷静地看着武十一郎的武府管家,轻声说道:

    “十一郎,侯爷吩咐这段时间不能外出。”

    “哼。这时候长安城中正是牡丹花会,大好时光竟然把我困在家中。你说,这还不都是因为你。要不是你出的主意,事情怎么会到这种地步。”

    武十一郎指着武管家吼叫道。

    “是,都是老奴的过错,还请十一郎遵从侯爷的吩咐。上次郎君外出,仆人们都被侯爷打断了腿。”

    “哼,几个奴仆罢了,打断了又能怎样。我还正要问你呢,跟着本郎君的武大、武二两人去哪里了?竟然敢不来见我。”

    武十一郎突然想起自己的两个随从来,眼睛直瞪着武管家问道。

    “前几天被派往外地去了,不在府上。”

    “这是本郎君的仆人,你竟然不经过本郎君同意就任意指使两人。武同,你要知道,你也不过是我武府的一个奴仆而已。”

    武十一郎跳脚道。

    “混账。你不是想知道他两个去哪里了吗?我就告诉你,武氏兄弟已经见了阎王去了。”

    房门“嘭”的被推开来,一脸怒意的武国候出现在门口。

第154章 侯府相府众相说() 
灯火通明,武国侯坐在那里,看着自己眼前瑟瑟发抖的武十一郎,心中怒意更盛,但是心中更多地是一种无力的感觉。

    有关于这次刺杀事件所引起的一切问题,武国侯最为费心劳神。自家的子孙不争气,逞一时之狠而惹下了如此祸端,做为长辈的武国侯不得不在背后收拾这个烂摊子。

    如果只是简单的一个街头打架斗殴的事件,即便对方是长公主府的义子,事情也不会发展到现在的地步。然而从一开始就死了人,崔光和杨二又是有名的凶狠睚眦必报之辈,这件简单的事情演就变成一种刺杀的戏码开始登台亮相,并且最初的时候武国侯对此并不知情,也失去了处理这件事情最好的时机。

    虽然说家中子孙都不争气,然而依旧是武氏家族嫡亲的后辈,在这个注重家族的时代里面,武国侯第一反应想的就是如何保住武十一郎。随着崔光的死,武大、武二的消失,这件事情中最直接的人证都一个个的被灭了口,武国侯心中算是多少有些放松下来。虽然杨二的死引起了轩然大波,但在武国侯心中算是有了一丝的宽心。

    不过武十一郎依旧被禁足。

    武十一郎看着盛怒的武国侯,瑟瑟不敢多言。事情的发展依旧超出了武十一郎的预料,虽然抱着侥幸的心理觉得事情做得天衣无缝,然而从被禁足以来,武十一郎还是知道上次的事情闹大了。武国侯发了很大的一通火气,吩咐仆人严加看管武十一郎,禁止任何人与他接触。

    自从武国侯接手处理这件事情以来,武十一郎算是断绝了与外面的往来。这时候正是牡丹花节,往年的这个月份中,武十一郎都是跟着一帮子长安城中勋贵之家的子弟们跨马串街,逍遥自在,风流快活,现在被关在家中的日子如何能受得了。

    “怎么?还想着出去?”

    武国侯压着怒意,冷声问道。

    武十一郎激灵一动,忙说道:

    “孙儿不敢,只不过是想着看能不能帮上什么忙?”

    “哦,你倒是转了性子。”武国侯抬眼斜看了一下武十一郎,冷笑道,

    “那么说一说你想帮什么忙?”

    “这件事情由孙儿引起,自然由孙儿去跟长公主义子解开误会,任由那李清处置,不会连累到侯府。”

    武十一郎咬牙坚定地说道。这时候的武十一郎并不知道崔光和杨二已经死了,自从被禁足之后,武国侯已经让武管家禁止告诉武十一郎外界关于这起刺杀案件的任何事情。

    “啪!”

    猛然一巴掌打在武十一郎的脸上,心中正在为自己大义凛然的决定有些得意的武十一郎被打蒙在那里,不知道武国侯为什么如此愤怒。

    “现在想着充英雄了,早先干什么去了。圣上几次过问此事,前任京兆府尹因此丢了官职,这件案件已经交由大理寺和京兆府共同查办。你这时候跳出来说是你做的,你以为你又多大能耐,能担下来这个罪责。今天圣上下了旨意,任命李清为大理寺少卿,专门负责这起案件的调查。你觉得你这时候去找李清请罪,就能平了这次事件?”

    听到武国侯所说,本来挣扎着站起来的武十一郎惊吓的一下蹲坐在地上,愣了半天,爬到武国侯面前哭喊道:

    “祖父,这该怎么办?你要救救孙儿。”

    武国侯看着跪在地上慌乱成一团的武十一郎,深皱了下眉头,怒意中带着一丝恨铁不成钢的无奈,好半天才又缓和了一下心中的怒气,说道:

    “这件事情还有谁知道?”

    武十一郎茫然抬起头,扭头看了下武管家。武管家上前说道:

    “知情的人中,崔光和杨二已经死了,侯府中知道这件事情的武氏兄弟也已经死了。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人知道。”

    武十一郎看着说话的武管家,心中惊恐更甚,这时候才知道除了当时的杨黎之外,竟然还死了这么多人。

    武国侯点了点头,看这武十一郎问道:

    “你可有把这件事情告诉其他人?”

    “没有没有。”武十一郎脑袋摇的就要断掉,

    “孙儿没有告诉其他人,就连睡觉都不敢做梦。”

    “哼。没有就好。这件事情我会处理。你最好老老实实地待在家里,要是被我知道再偷着出去,我就打断你的腿。”

    武国侯怒道。

    “是,是。孙儿不敢。”

    武十一郎把头点成了啄米的鸡崽。

    武国侯没有再理会武十一郎,起身出了房门,武管家连忙跟了出去。待两人走过,武十一郎粗喘了口气,瘫软在地上。

    “侯爷,这件事情看样子不会就这样了结。接下来该怎么办?”

    武管家随着出去,在武国侯身旁边走边问。

    “事情做得可干净?”

    “干净,没有人知道。杨二的死是‘自杀’,京兆府查不出什么东西。”

    武国侯点了点头,接着说道:

    “没有留什么手尾就好。就算萧炅和李清等人怀疑到侯府,没有证据又能拿我武国侯怎样。寿王殿下那里我已经拜托了此事。接下来案子再没有什么进展,朝堂之上就会有人要求不要再查这件事情。”

    “关键还是长公主和萧炅那里。”

    “长公主和李清那里,寿王殿下已经答应从旁调解。至于那萧炅,关键还是在李林甫。”武国侯说到这里,顿了一下,

    “哼,这些年李林甫与太子交恶,明里暗里跟寿王殿下走的近些。这件事情上本应该看在寿王的颜面上帮上一把,谁知道前次竟然把本侯拒之门外。萧炅是李林甫保荐上来的,李林甫的态度就是萧炅的态度,看来还是要寿王殿下出马,想来李林甫也许会帮上一把。”

    “崔光和武大、武二的尸首怎么处理的?”

    武国侯在走廊里站住,扭头问武管家。

    这时候旁边的房间有幽幽的光线照过来,武国侯脸看上去有些阴冷。

    “已经把他们运到通济坊老奴以前的老宅子里面,宅子是很多年前的,没有人知道。本来想着把尸体沉到曲江池,不过这些天正是牡丹花节,曲江池那里早晚都有人,老奴怕被人发现,暂时埋在了后院,待风头过后再处理掉。”

    武管家躬身低声说道。

    武国侯想了片刻,接着吩咐武管家,

    “这两天尽快处理了。不行就……”

    武国侯做了个手势,武管家望了一眼,迟疑了下,低头答道:

    “是。”

    两人随后出了武十一郎居住的后院。

    夜色深沉,微弱的光线照在武国侯脸上,看上去有些狰狞。李清摇了摇头,知道不会再有什么消息,不过今晚上不虚此行,算是证实了此前的猜测。

    夜幕中,两个黑影迅速闪进了茫茫的夜色之中。

    而位于长安另外一处巨大的院落之中,位于院子偏后的一处正厅里面,烛光照耀着的几人在那里凝神商讨着什么事情。

    坐在旁边的李屿看着李林甫,问道:

    “父亲大人,孩儿不解,不知道父亲为什么同意那李清任职大理寺少卿?”

    白天在李隆基的旨意下达到门下的时候,三省之中确实有很大一部分官员是反对的,李适之也是持反对意见的。李清突然被李隆基任命为大理寺少卿这样重要的职位还是有着很大的不合理性。这时候,即便是一个勋贵子弟依着门荫得到官职,基本上也是比较底层的职务,算作锻炼,要是想升到类似大理寺少卿这种位置同样需要数年的时间。李清一跃而成为大理寺少卿,这在很多人看来是圣上最近又一次“随性”所为,甚至于有些御史都已经要写奏章规劝圣上,这时候还是有很多不怕死的官员在。

    李林甫当时表现出来的态度,在太常少卿李屿眼中也有些不解。虽然说李林甫这些年权倾朝野,大部分官员惧怕李林甫,对之言听计从。但是在这件事情上,百官之中多人反对,李林甫也没有必要坚持,即便是想拍李隆基的马匹,也可以建议圣上改任李清他职,平息百官怨气。

    在门下省的时候,另外一位丞相李适之同样反对李清的任命而没有签字。

    “昨日进宫,因为京兆府看护不严导致杨二死亡,圣上大怒,我同意李清的任命除了想要平息一下圣上的怒意外,还有其他的原因。

    “这次的刺杀不过是一个引子,背后指使之人圣上已经知道。”

    李林甫看了一眼坐在旁边的萧炅,接着说道:

    “之所以圣上对此没有发话,不过是在观察罢了。虽然圣上这些年不怎么打理朝政,但是京城之内,百官之事依旧看的清清楚楚,各个皇子之间的事情同样一清二楚。武国候这些年虽然行事低调,但是国侯府属于哪一方面你们应该知道。这几年我相府因为与东宫之间的关系,让我与寿王等其他皇子来往有些频繁。虽然圣上器重本相,并不代表就真的对本相完全放心。

    “百官结党是历朝历代的大忌,但是这几年朝中动向你们也清楚,不少人开始蠢蠢欲动,想着投靠太子或者替他皇子。圣上对此极为警惕,这时候突然出现不属于任何一派的李清,借此机会让他趟趟浑水,到时候看能不能有大鱼浮出水面,才是圣上的目的。即便百官反对,你们以为圣上就会收回成命不成?”

    李林甫看着在座的几人说道。

    坐下的除了萧炅基本上都是李府自家人,李林甫的几个儿子都是在列的。

    萧炅这时候站起来说道:

    “相公,既然李清已经被任命为大理寺少卿,专门负责此事,卑职应该怎么做?”

    “案子该查还是要查,既然圣上想看背后的那些人,你就往下查就是了。但是有些时候记得让李清出头就好。”李林甫平静的说道。

    “是。”

    “圣旨已经下了,想必明天李清就会去述职,届时好好合作就是。”李林甫接着吩咐道。

    “父亲大人,事情查出真是武国候府所为,估计武国候接下来会向父亲求情。”李屿说道。

    “呵呵,之前不是来过了吗?”

    李林甫说的是此前闭门不见武国候一事。

    “如果是寿王过来……”

    李林甫闭了眼睛,没有说话。

第155章 大理点卯,京兆借人() 
第二天,李清去了皇城大理寺点了卯。这是李清第一次来大理寺,同样也是第一次以官身会见同僚。

    大理寺在皇城西面靠近顺义门的地方。沿安化门大街一直往北走到顺义门,入顺义门,左手就是大理寺。李清坐自家的马车在张忍的陪同下到达大理寺的时候,在大理寺门口,另外的一位大理寺少卿和大理寺众位同僚们已经在门口迎接。这个排场有些出乎李清意料,昨日高二传旨的时候说有不少官员是反对李清任大理寺少卿的,想着大理寺内部对于突然到来的一位少卿也许有着更多的抵触情绪。

    一开始李清确实做好了今天过来大理寺,有许多人可能爱答不理的准备,谁知道见了面才发现几乎所有的大理寺同僚都热情有加。

    昨日的圣旨,大理寺内部已经知道。对于圣上突如其来的一道旨意,反对声还是主要在三省和御史台,然而李林甫的支持也压下了不少反对的声音。这在大理寺内部的人看来,李清有着长公主的背景,圣上垂怜,丞相李林甫支持,既然不能反对,那么何必枉做小人,自然跟这位新来的少卿搞好关系才是正理。

    李清看着迎出来的这些人,忙下了马车亲热问好,同时跟大理寺的同僚们寒暄了片刻才进了大理寺。李清其实并不是高傲之人,也并不认为与其他在场的大理寺官员比就高人一等,所以这时候放下身价与众人闲聊,倒也满堂皆欢。在大理寺其他人眼中李清这位十五六岁的少年彬彬有礼,谦和恭敬。

    刚才迎出去的大理寺少卿姓顾,是李林甫一手提拔起来的人物,算是李林甫在大理寺中的心腹。其实这些年李林甫为了巩固自己的相位,除了排除异己之外,在三省六部,乃至各个衙门之间都安插了大量的亲信。

    之前李清的任命因为李林甫的支持,所以有人也在怀疑李清与李林甫之间是不是也有什么关系。这位顾少卿对范闲如此热情,也就很好解释,说实话,即便这时候,这位顾少卿以及大理寺众人也不知道李清与李林甫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寺卿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