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道果-第4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连两次意外,那位定王殿下,终于把圣旨读完了,接着退到一旁,饶有兴致的看着邱言。

    按照流程,下面就是邱言谢恩了,只是不等他开口,就有人跳了出来——

    “臣有本要奏!”

    高踞在上的李坤循声看去,认出是一名御史,眉头微微一皱,猜出了其人目的,就道:“今日时辰不早,先……”

    那御史倒也光棍,都不等皇帝将话说完,就生生打断:“陛下,一人而居三方,此事太过离奇,以邱修撰的功绩,其实倒也无妨,只是不言战功,只道人文,怕天下之人不服!”。…。

    说到这里,还要提上一句,邱言前世的许多影视,将这打断皇帝说话,描绘成颇为恐怖之事,但实际上,无论是前世的几个汉家朝代,还是邱言现在身处的大瑞,大臣打断皇帝,只要理由正当,那问题主要就在礼上,与那谋反、欺君的关系不大。

    甚至于,曾有大臣敢当面痛骂皇帝,那皇帝承受不住要走,干脆就被人拉住衣袖,唾沫都溅在脸上,还要赔个笑脸。

    眼下,李坤被打断之后,虽是不悦,却还是道:“朕记得马卿所著通鉴中提到,天下大务,莫过赏罚。昔炎高祖不爱王爵于韩、彭,故能成其帝业,朕不敢自比先贤,但也有心一为,今邱卿功劳卓著,又有文典传世,破格提拔,又有何妨?”(未完待续……)

    ps:感谢“夜落墨枫”、“zzll天蝎”的打赏!

    感谢“二十月”、“清清潇潇”、“bigdove”、“yuanjing”投出的月票!

    明天要去参加朋友的婚礼,两更可能都放在晚上。

    第七百九十九章 进可掌权,退则传道!。

    第七百九十九章 进可掌权,退则传道!。。…。

    。

第八百章 朕,命不久矣……() 
一部通鉴,乃马阳心血。

    自这位元老宰执,在先帝驾崩之后,被发配南疆之时,便就动笔,而今已有几年光景,却是还未书成,但也有几卷面世,在士林流传,刊印颇多。

    此书以“鉴”为名,然是想让人以史为鉴,知道得失,但实际上,此书的针对性很大,取得都是历朝历代皇帝文武的事迹为例,阐述得失成败。

    明眼之人一看,就能看出来,其实这部通鉴,是马阳写给皇帝看的,有着规劝和寄予,心思不可谓不大。

    李坤现在所说的这一句,正是其中的原话,出自东魏和南梁的一次征伐,此言说出,隐隐将马阳拉上了自己的战车,使得那旧党一系不好发难。

    另一方面,李坤随后举的例子,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那话中提及大炎高祖,不吝啬王位和赏赐,分封众臣,使得将帅效命,方能成就祖龙基业。

    用在这里,就是告诫这满殿文武,不要说他对邱言赏赐过甚,他并不吝啬官爵名位,只要群臣有这个本事,为他的“大业”增砖添瓦,皆可得之。

    不过,那名御史不知是没有听懂含义,还是并不买账,依旧硬着脖子道:“陛下赐之过早,天下恐难明心!”

    李坤闻言,脸上的不快之色反而消散许多,但那面色却倏地苍白了一下,旋即恢复如常,接着摇摇头道:“朕有些倦了,今日朝会便到这里吧,眼下还是国战时期,朝廷上下应该精诚一致,有什么想法,不妨等前线消息传来后,再来禀报。”

    此言一出,那御史还待再言,但与田游青对视了一眼。后者微微摇头,只好不情愿的退下。

    跟着,邱言躬身谢恩,就有太监用尖细的嗓音。高喊一声“退朝”,皇帝离座入内,满朝文武也就散开。

    邱言还立在殿中,心里闪过几道念头,李坤脸上的苍白之色,虽只持续了短短一瞬,却没有逃过他的感知,与此同时,他亦察觉到,四周龙气生出了一点微不可查的波动。有着某种兆示。

    “我离去之后,京城莫非发生了什么?”

    邱言这次归来,绕经河北,从代州启程之后,经过几天时间才到京城。期间,神灵身则处理好了剑南事宜,跟着血肉身抵京,连停驻的时间都没有多少,稍微休息了一下,就换上朝服,到了金銮殿外等待。

    紧接着的。就是突然而来的加官,虽无进爵,但论权势,亦足以令人心惊。

    “慎之,你在草原的经历,有空的时候。不妨说给老夫听听。”这时,马阳的声音传来,这位旧党魁首,在皇帝离开后,就将目光投了过来。注意到他的这个动作,准备过来与邱言道喜的官员,纷纷驻足。

    邱言行礼道:“这是当然,这次出塞之行,学生有了些感悟成果,自是要向老师请教的。”

    “就不要说什么请教了,”马阳摆摆手,“我这通鉴还未成书一半,你的典籍已有两部原本,论成就已在我之上,我也未必有什么能教你的了,再说了,老夫之所学,与你并不同心,但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不妨相互印证。”

    “岂敢与老师并称。”邱言摇摇头。

    “这有什么……”简单说了两句,马阳转头一看,便就离开,他这次过来,主要是邀请邱言去他府上。

    待得马阳离去,邱言却未移动,王甫那那张黝黑的、满是严肃神色的面孔就出现面前。

    王甫脸上挤出一丝笑容:“慎之,《武经总要》两部原本,我都看过了,很有启发,在兵制上的不少观点,与新法颇有相似之处,不妨找个日子探讨一下。”

    邱言顺势说道:“晚辈会选一日子拜访王相,请教一番。”

    “那就好,这学术、学说固然重要,但终究要用到实处的,你的知行之道,我亦有所了解,其中有许多地方,值得我潜心研习,到时我也要向你请教。”说了这一句,王甫说了这一句,就笑着离开。

    “成就典籍之后,果然将宗师位格坐稳了,旁人对我的态度有了明显变化。”看着王甫远去的背影,邱言心中思忖,感悟着世事之变中的人道之理。

    虽说成就了典籍,有了宗师位格,但邱言的知行之道,尚未完全彰显于世,表现出来的,主要还是兵家宗师的身份,但随着在代州落子讲学,其学说必然要有发展,也必须有所传播,否则就会影响到人文神道的建立。

    “对了,入殿之前,有因果气运加持过来,想来是华舍已经成书,活字印刷术正式诞生于此世,而后又受百官之气和龙气加持,必在东华虚空造成了不小影响,只是皇宫中有龙气底蕴镇压,我又是此次封赏的焦点,难以第一时间感受得到,等会出宫,须得好生探查……”

    邱言这边还在想着,就有不少朝臣过来道贺。

    如今朝堂,每日都要上演新旧两党的争端,但并非所有官员都属两党,有些官员只是有着各自倾向,但形式上还是中立的。

    过来恭喜邱言的,几乎都属于中立派别,领头的几人,正是往三水出使的几人,赵参、钟炎等人也在其中,更有不少与他们交好的官员,这时候齐聚过来,与邱言说话,言语中有着一丝恭维之意。

    这些官员都有个特点,便是年龄不大,官职也不高,但多少有些实权。

    “慎之啊,总算把你给盼来了。”使节团正使、如今的礼部侍郎孟青宾也走了过来,与邱言熟络的叙旧,刚才皇帝封赏邱言时,隐隐将邱言点为正使,说他持节而行,将孟青宾这位正使的风头给盖过去了,但其在人脸上却找不到半点不快痕迹。

    其实,孟青宾也很清楚,通使的功劳到底在谁身上,更知道邱言的厉害,哪里还会去争这些虚名?

    说了几句,他忽的压低声音道:“华舍的事。我都已经知道了,你尽可放心,我那位兄长或许还有顾忌,但我这里绝无异议。学士但有所需,尽管吩咐,力所能及的事,孟某绝不会推辞。”他却已经叫上学士了。

    邱言拱拱手道:“若有事情,邱某自然不会客气。”

    说着说着,邱言忽的感到勃颈处有一丝轻微刺痛,一闪而逝。

    “嗯?”

    心中一动,他转头看了过去,正好看到了狄艾那双充满了妒火的眼睛。

    这一看,邱言又从对方身上看出种种迹象。但因金銮殿内龙气浓郁,难免有扭曲和镇压,看不甚真切,却已经足够表现出一些东西了。

    “神灵身那边奖惩过后,将那后方稳固下来了。为人文神道的传播做好了准备,血肉身这边而今加官,权势、威望、影响大增,便带动气运如虹,也该有所行动了,但第一步还是要把种种变数都拔掉才是,事到如今。没有什么需要太过顾忌的了,就算退而著书,亦不愁学说不传。”

    说着想着,邱言也随着那殿中众臣移步向外,步下阶梯,要出皇宫。

    在这途中。百官不免议论,言语中自是会言及邱言,牵动一道道因果,变作人道感悟,都被邱言一一收入心头。只是在这其中,还有几人难以感悟和触及。

    邱言遂眯起眼睛,手指一弹,寒光一闪,竟多了根细针。

    “也罢,正好放长线钓大鱼,收网之后,也好开创一片清净。”

    ………………

    “杨侍讲所说的事,已经做了,不知那无形针是不是真的有效。”另一边,狄艾收回目光,一个人踽踽而行。

    “狄大人……”

    这时候,一个声音在他的身后响起,对于这个声音,狄艾并不陌生,便顺势转身,行了一礼道:“田大人。”

    在他身后发声的,正是田游青。

    “狄大人,凡是不可太急,当从长计议,有空不妨来我府上坐坐,我等说不定会很谈得来。”说话间,其人目光状若无意的扫过邱言那边,接着惊讶的发现,对方竟也看着自己!

    这一下,让本来表现得颇为从容的田游青,身子一滞。

    边上,狄艾见到他的这幅模样,眼中闪过一道轻蔑之色,但表面还是彬彬有礼,但说了几句就告辞先行。

    “哼!黄口小儿,不知轻重。”田游青眯起眼睛,看着狄艾的背影,眼底露出寒芒,“不过,眼下此人还有利用价值,倒是不急着除去。”想到这里,他目光一转,又在人群中找到邱言的身影,后者身边不知何时多了名小黄门,正领着他朝御书房走去。

    “哦?皇上这就要见邱言了?太古怪了,从决定发起国战开始,皇上就显得有些反常,今日的事情更是如此,给人一种急切之感。”

    看着邱言远去的身影,田游青不由揣摩起上意来。

    ………………

    另一边,邱言在那小黄门的带领下,穿过一片园林,就到了御书房之外,不消片刻,白面老人魏公公就走了出来,领着邱言步入其中,看到了那道坐于书桌之后的身影。

    “臣邱言,见过陛下。”邱言躬身行礼。

    李坤指了指座位,让他坐下,跟着叹了口气道:“爱卿总算是来了,若是再拖,朕怕是等不到了。

    “陛下何出此言?”邱言眉头微皱。

    “朕,命不久矣……”

    ps:

    感谢“听雨松”、“19820428”、“永远不缺幻想”、“风青雅”、“orisun”投出的月票!

    感谢“玩下下拉”、“我要自由飞”的打赏!

第八百零一章 百家光晕,大儒云集!() 
“嗯?”

    李坤这句“命不久矣”一说出来,便以邱言的定力,也不免动容,立刻就要出声。趣*

    但李坤却摆摆手,阻了他的话,跟着道:“邱卿不必惊讶,也不必多说,此事朕已从多方印证,断无错漏,朕知爱卿修为高深,只是有些事,不是单靠神通就能抵消的……”

    说到这里,他摇摇头,叹了口气,用颇为无奈的语气说着:“阎王让人三更死,谁敢留人到五更?”

    “阎王?”邱言心里一动,便将感知放了出去,笼罩李坤之身,想要探得一二,只是那感知刚接触到其人衣衫,就有股滂沱大势爆发出来,将邱言的感知给弹了回去!

    即便是接触、笼罩的瞬间,在邱言的感知中,也只是迷迷蒙蒙的一片,好像一个人漫步在雾天之中,只能隐约在那雾气深处,看到一点明黄色的光泽,捕捉到一点龙气脉动。

    对面,李坤却并无所觉,感叹了一句之后,精神略显低落,但很快重新调经过来,露出一点苦涩笑容,继续道:“这个消息,知道的人不多,连朕的皇后、母后都不知晓,而且朕的情况,也不是简单的病症引起的,便是太医,也没有几人能看出端倪,唯一知晓的几人,也都被朕下了封口令。”

    这话一说,邱言便就收敛了感知,知道皇帝将这样隐秘的事情告诉自己,不可能是心血来潮,他目光微转,余光扫过立于不远处的白面老人魏公公。

    这位魏公公在刚才,就已经将周围的几名侍卫、小黄门驱散,吩咐他们站到了更远的位置,确保不会听到皇帝说的话。

    对此邱言倒是能够理解。

    皇宫之中无小事,这些侍卫和小黄门,只要将看到的、听到的一点事泄露出去,就足以引起不小骚动。难免就有人被外官收买,整个皇宫何其大,很难确定所有被收买之人,更何况,有时侍卫和小黄门在不经意间,就有可能透露出去一点事情,根本不需收买。

    眼下李坤所言之事。太过重大,为了保险起见,最好的防备之法,就是让所有可能泄露之人,都远远离开。

    “不过,皇帝的安危同样重要。令这些人退后,使得防备减弱,是否说明,即便我要对皇帝不利,这位魏公公有信心能将我拿下?又或另有高手隐藏?此处毕竟乃是大内,有些高手并不令人意外。当然,皇宫之中。龙气深重,对神通的镇压更加强烈……”

    种种念头在他的心中一闪而逝,肚面的李坤则是继续道:“如今,朕将这个消息告诉了邱卿,其实也是有所托付。”

    此言一出,宫中龙气、气运急速变动,朝邱言汇聚过来,令他的气运越发高涨。节节攀升!

    “托孤?”

    立刻,一个词出现在邱言的心里。

    李坤年纪虽轻,登基时间也不长,但并非没有后代,只是年龄尚小,如果其人真像自己所说的那样,命不久矣。那么在他死后,其子登基的话,就是一个少年天子了。

    而在大瑞,几乎没有少年天子登基的先例。

    “……朕知爱卿如今已成大儒宗师位格。志不在权势,因此才能放心托付于你,另外,与你国子监之位也在于此,那国子监博士可以传道解惑,足以让爱卿将自身主张、所学,传于学子,彰显于世!”

    “原来是这个缘故……”

    听了此言,邱言心里念头一转,对今日发生的众多事情,有了一点清晰认识。

    今日封赏,三个职位,官品不过五品,看似不高,但涉及三方,从影响力、权势,一直到学术之能,都有涉及,不是单纯的品级能够说清楚的,可谓隆重。

    更何况,李坤还压着邱言的战功,留待日后再赏,从这方面而言,今次赏赐已经大大超出邱言预期了。

    要知道,邱言组建的那支军队,眼下也已被纳入了国战战线,而邱言在草原上的一些作为,早就被看成了国战的组成部分,如今离了战场、军队,可那支军队再有战绩,论功行赏的时候,邱言一样能够沾功。

    可以说,现在压下战功,就是为了将之累积起来,到时候一口气给予,必然要比现在提前消耗强上许多。

    退一步说,就算战局有变,可战功和人文功劳两分,邱言已经得到的封赏,总不会再吐出去。

    当然,这里面还有一点隐藏问题,就是邱言修士的身份,也决定他在当前不可能得到太高品级的职位,否则,那御史提出来的就不会是“封赏过甚”,而是“妖道误国”了。

    “现在看来,这位人皇至尊,是在和我交换什么,他知道大儒、宗师所求,无非就是学说流传,便投我所好,给了国子监博士的头衔,这个头衔,不用耗费精力去管理国子监,却又能在其中传业授徒……”

    邱言这边想着,对面的李坤又道:“爱卿的两部典籍,朕都看过了,那《舆部》一画,江山万里,事无巨细,更有种种玄奇之处,实乃国之重器,轻易不可示人,日后就算是依照原本去临摹真本,也不可能刊印天下,以防为有心人所趁,最多传与军中众将。”

    这话的意思,就是要将舆部画卷,当成军国隐秘,收藏起来,看似对邱言不利,其实却是很高的评价。

    一幅画,被皇室郑重收藏,连脱胎于原本、不具多少秩序加持的真本,都怕被有心人看了去,威胁国朝安危,岂非就是说,一画可动国运?

    事实也是如此,《武经总要》的舆部事关地理,对行军助益颇多,大瑞用之可破敌军,可若被敌人得了,一样可以对大瑞地理了如指掌。

    对这些,邱言早有所预料,并不意外,何况他乃著者,便是字画典籍不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