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归恩记-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莫叶不禁赞叹道:“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而业都能管得这么规范,看来是皇帝亲力而为的结果。作为日理万机的一国之君,能将这么细枝末节的事都考虑周全,也真累人。”



  林杉听到莫叶说的这句话后,脸上忽然露出一抹有些古怪的笑容,他挥了一下衣袖说道:“谁叫他忽然喜欢上做生意了呢?京都的海外生意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必须抓紧,这内陆第一大商城的生意,他当然也不会放松了。”



  莫叶听出了林杉说这话时称呼上的一些变化,她的眼中很自然的流露出一丝狡黠之意,笑着说道:“师父,莫非你跟皇帝很熟?”



  早在几个月前,林杉在莫叶面前已有点滴透露,他与当今朝廷存在不可小觑的关系,莫叶对此一直没有很认真的追问详细。此时的她这一问,其实也是没有包含多少认真的意味,全然是大半句的玩笑话,是一种没有兆头的想要活跃气氛的想法。



  不料林杉却是渐渐收起了笑容,然后平静的说道:“开玩笑要适可而止,并且天底下最不好笑的玩笑,就是开在了天子头上。”



  莫叶知道这个话题的确不适合再延伸下去,于是她只得对林杉逗动了一下半边眉毛,没有再说什么。



  业都城楼西面的三座城门口,排在天正门前的队伍拉得老长,莫叶悄然瞅了一眼,立即发现这一纵十几辆马车正是刚才超到自家马车前面去了的那支大型商队。他们应该早自己很多就到了这里,但此时看样子才过了一半,露在城外的车辆依旧以缓慢的速度在入城。



  莫叶看到此景,忍不住咂舌暗道:这入城的章程果然有些门道,如果不限制大型商队入城的时间,此时再来这么一队商旅,那守城门的官兵岂不是要累得眼冒金星,头皮发麻?不过……这检查得也着实太严了吧!



  严不严莫叶说不上来,只是从速度上来看,行进得这么缓慢,如果不是查得严,难道还能是守城官兵在跟商队的车夫聊天?



  不过,商队虽然庞大,但车队所载货物基本上是相同的,所以‘天正门’的入城检查工作在某一方面其实比‘虎门’的检查工作要简单。



  ‘虎门’的入城人群中也有不少小型商旅,除此之外,入城百姓大部分走了‘余门’。但有一部分外地来的大户人家组成的仆从车队也选择了‘虎门’入城,这其中多多少少有嫌贫的心理原因。…



  不过虎门并没有严辞明令不许百姓通过,所以在虎门入城人群中,也夹杂着一些单人入城的百姓。这使得虎门前的入城人群是三门当中最为复杂的一组,门闸守兵的检查工作也更为繁复严苛。



  林杉一行到达业都城楼时,三座城门前的队伍,除了大商队专入口的天正门外,其它两座城门前聚集的民众队伍长度差不多是相等的,所以马安很轻易的就选了中间虎门前那支车马多而徒步者少的队伍停车。



  但在等了约莫盏茶功夫后,三条队伍的长度明显有了差异。



  因为检查手续单调所以过程稳定,并且后面再无新增的入城车马,所以入城最快的是那支大商队。其次是以徒步零散百姓为主体的余门前的队伍,这可能跟队伍里存在许多业都本地居民的原因有关。左右对比之下,中间虎门前的队伍的入城速度倒成了最慢的了。



  时辰入黄昏,天黑得就快了,今天临到下午时气候又有变化,天空中的云层有堆厚的趋势,因而这时虽然还未到平时太阳完全西沉的时辰,天光却是提前变得晦暗起来,使得坐在车内连想看都难。



  莫叶百无聊奈的在车内坐了一会儿后,忍不住凑近车门口,掀帘朝周围看去。不料这时闭着眼睛,似乎又要睡去的林杉忽然沉声说道:“车外人马来自四方,皆不知根底,你就别注目招惹了,乖乖在车内坐好。”



  莫叶连忙应声坐回到车内原来的位置。林杉话语中含有的顾虑她能够理解,是她自己初见大城,心中难抑兴奋情绪,一时竟忘了这一茬事。所以现在经林杉这么一提醒,莫叶立即意识到这个身在外地时必须注意的问题。



  只是,呆坐车内真的很无聊啊!



  于是勉强在车内安静的坐了一会儿后,莫叶就将身子趴在了身旁的书堆上,随着她长呼出一口气来后,身体就软塌下来。



  这时林杉倒是睁开了双眼,他在看了莫叶一眼后,似乎是想到了什么。犹豫了一下,他就将那随身携带的扁平狭长的木匣子拽到跟前,打开了盖子。



  听到响动声,莫叶侧目看去,就见林杉从那匣子里扒拉出一样东西。



  林杉一抬头,看见莫叶看来的目光,索性就把那东西顺势扔向了莫叶。(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手机网(。)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
(147)、顺道
  (12点)



  林杉扔出的东西砸在车板上发出一声清脆的金属声响,莫叶探手将其抄起,凑近眼前一看就发现,那是一团相互串在一起的环状物。莫叶数了一下,那串在一起的圆环一共有五个,它们形状各异,但做工都十分精致,环体很细,表面光洁,互相碰撞在一起时能发出悦耳的铃动之声。



  莫叶前后左右的将那环串儿观察了一番,只是她并没有看出什么玄妙,最后只得向林杉摇了摇那东西,并问道:“这是什么?”



  “这东西叫做‘九连环’,它是‘九连环’中的异形环,其实就是一种打发时间用的玩具。”林杉解释完后微笑着说道:“你觉得无聊的时候就玩一下,方法很简单,在不弄断环体的情况下,将单环取下来即可。”



  “说起来简单,玩起来似乎就很不简单了。”莫叶喃喃低语,双手将那环串儿鼓捣了一会儿后,她忽然抬头又问道:“怎么九环只剩下五环了?”



  “这是我的一位朋友落下的东西,我捡到的时候就只剩下五环了。那位朋友在介绍这东西的时候,只说是‘九连环’中的异形环一类。或许,它并不只是九环。”林杉眼中现出回忆的神情,片刻过后,他才继续说道:“我曾试过给它加上几环,可后来发现,这东西的环形应该是各不相同,并且在遵循一些规律的,如果加的环形状不正确,会使其在玩的时候卡死其它几环,所以就一直没动它了。”



  莫叶闻言不禁惊讶感叹道:“环环相扣,错一环也不行,真是十分神奇啊!”



  就在她话音才落时,车门布帘一动,马安探目进来,对林杉说道:“大哥,一旁商队有人想见你,他称自己为此队的总把式。”



  “见我?”林杉神情疑惑了一下,旋即点头道:“稍等。”



  林杉回头嘱咐了莫叶安静的在车里待着,他便下了车去。莫叶当然不可能那么呆板的听话,她是安静的在车里待着,只是等林杉下车后,她就凑到车门旁,悄然的拉开了布帘的一角。以她所占的角度,一指的门缝足够她看清外面发生的事,然而倚此时的天光,外面的人要想看到车内的她却是不大容易。



  莫叶就见车辕旁边站着一位四十来岁的男子。他身着锦绣衣裳,但腰间并没有挂一处环佩饰物,身体微显臃鼓,但整体体格还算匀称,这些表象让他看起来显得十分沉稳而有担当。总把式一称,应该是这几十辆载货马车的总管,莫叶如此在心中想着。



  林杉下车后先是与那位中年人行礼互通称呼,随后那中年人与林杉简单的对话却是让莫叶大为吃惊。



  那中年人并没有花功夫闲聊,说明自己的来意后,见林杉在稍一沉吟后就点头称谢,他便拜别回车队去了。



  林杉亦回到马车内,莫叶见他面带愉快的微笑,她却是笑不起来,满眼不解的立即说道:“师父,你刚才还叫我不要搀和陌生人的事,怎么现在一个旁人约了你一下,你立马就凑了过去呢?”



  林杉语气显得有些无奈的说道:“我就猜到你刚才一定在偷看。”



  莫叶这时感觉到停了许久的马车动了,却不是在前进,而是转向往左手边走了。她掀开身后车窗的布帘向外看去,只见那已经缩短了很多的商队车马最后两乘正在调转方向。车夫将载货马车反方向驶出了一段距离,再转回来时,与主车队之间有了一乘的距离空隙,马安则架着马车,正好插队到了车队的那出空位上。…



  因为城门前排队入城的人群车马队伍时有长短,所以守城兵卒只负责距离城门约五丈范围内的队伍秩序。因而在这个范围之外,两队之间如果有插队的情况发生,只要没有引起大的异状,一般是不会有人来管的,更何况林杉的马车插队的事是在原队主动邀请的情况下发生的。



  莫叶放下布帘,转过身来后将声音压低了些的又说道:“师父,虽然那个车队的总把式给了我们一个顺道入城的机会,他的理由是为了报答刚才我们让道的恩情,但是你不觉得,他们的这份回报比我们付出的恩德要多了太多么?”



  “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可是凭他们车队所标示的商徽来看,他们应该不是那种会做宵小之事的人。”林杉在语气微顿后就缓缓说道:“飞雁商徽,是全国最大的长途陆商燕家持有的辉迹。皇帝陛下御赐此徽图时,是寓意了‘雁飞南北,坚韧高远,矢志不渝’,因为燕家的商贸足迹虽然遍布全国,但从不沾手国境以外的生意。这是燕家发家之初就自行定下的一套家规兼生意之道,他们的胃口不大,但的确把自己能力范畴以内的生意做得很出色。”



  莫叶抓了抓头,半信半疑的说道:“师父,你怎么连别人家的家规都知道得那么清楚?”



  “这条家规的性质更像是行规,并且皇帝陛下以此为义赐了燕家商徽,它便更像是一条彰显荣耀的号令,除了我以外,知道的人并不少。”林杉说罢忽然笑了笑,又说道:“我忽然想起来了,算起来这燕家现任当家还是我半个同僚,皇帝特旨颁发的三个锦字玉郎官,燕北行大当家就拿去了一个。”



  莫叶目露吃惊神情的失声说道:“竟是如此,那燕家的实力可真是不小了,可……既然是皇帝特旨所设的官位,为什么又只是你的半个同僚,这里有什么不同么?”



  “因为此官职只是皇帝赏赐给在商贸活动上有卓越成就的商人的一种荣誉官位,没有实职权。只是在吏部挂个头衔,按年领取一定的俸禄罢了。”林杉说到这里,忽然压低嗓音快语说了一句:“比起这些大商贾每年向朝廷缴纳的税银,那点俸禄只不过是盘碗里吃剩下的一点渣。”



  莫叶在一愣神后,终于是噗哧一声笑了起来,笑了一会儿后,她就掩唇说道:“师父,你能别把他们说得这么不堪么?别人好歹也是商海之伟。”



  林杉的脸上显出一副不以为然的神态,故作冷淡的说道:“刚才你不是还把那个‘别人’看成一派奸诈小人的模样,这会怎么又称之为‘商海之伟’?你转舵也太快了吧!”



  莫叶只得撇了一下嘴说道:“刚才那不是因为我不知道别人的身份嘛!”



  车内二人闲聊了一会儿,林杉的马车便同最后缀着的两乘载货马车进入了城门前的秩序管控范围。似乎是因为一纵商车中忽然多了一辆不一样的马车,以至于引起了城门守兵的注意。这时刚才那个邀林杉顺道入城的中年人已经提前一步走到车旁,向守兵们介绍了车中之人,冠以林杉为燕北行之表兄身份。



  这个身份自然是假的,不过中年人给的花红着实喜人,又有燕家的特别身份撑着,所以守兵在例行看了一眼车中情况,在只发现一个素衫文士和一个清秀少年,以及一车子的书册后,便轻松放行了。…



  在马车穿过城门时,莫叶忍不住够着身子朝窗外看了一眼。当她看见虎门前依旧排得老长的队伍时,她忍不住叹了口气,暗道若不是有燕家商队给的便利,估计自己要入城还得等上一个时辰。



  入城之后又同行了一段路,那商队的总把式就过来向林杉作别了。



  像这样的大型商队,在各大城郡中都有自己家置办的库房,以供商队在长途行走的过程中停靠夜宿。这么多的货物,停靠在别人开办的客馆里总是让人不大放心,并且若是碰到偶有客馆爆满的情况,对于休整车队的事也会造成困扰,倒不如用这笔开销在各地建立分部,省钱又省时。



  只是那位总把式不会再好心过度的将林杉带去他们燕家在业都设立的分部住宿了,林杉当然也不差那几个住客栈的钱。业都如今王师虽迁,但其繁华程度依旧不下当年,林杉在与燕家商队分开后,很容易的就找到了一家客栈投宿。



  好好休息了一晚后,次日清晨,三人便驾车出了业都东门。莫叶这时才发现,即便是业都这样的大都会,其城门处检查出入的工作套路,跟杨郡那样的小城郡大致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入城难但出城容易。



  林杉则将此原因推到了人口密集度的问题上。他的解释是:若放一恶人入城,则可能祸害许多人;而若被一恶人混迹出城,就再难寻到踪迹。所以入城检查必然是比出城检查要严格的。



  业都通向卫郡的官道正是那四条军工官道之一,所以马安得以将马车赶得一路飞奔,行得无比肆意。他们占了出发得早的优势,路上并没有多少车马分道,凭如此速度,在晌午时分就到达了卫郡。



  而卫郡的下一站,就是京都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手机网(。)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
(148)、余长补短
  (12点)



  卫郡连接京都湖阳的官道稍微逊色于业都那四条官道,但它毕竟是连通京都的道路,昭帝既然那么那么重视全国的商贸活动,那么在修路这件事上必然是下了些功夫的。



  只是无奈于业都的官道是前周开国天子亲手所建,铸路技术资料在藏于大内密地后,在周朝末年那昏君迁都的过程中遗失了,当年经手修路的工匠也再找不到了。所以昭帝再想用心,也是失了关键的一样东西的。



  但铸建好国门口大道的决心是皇帝下的,并且也是由其亲自监工,所以由现今的京都湖阳向西、南、北发出的三条官道,即便在全国的官道排名中不能列第一,也是能排第二的。周帝修路主谋兵,昭帝修路主谋商,意旨虽有不同,但两位不同的皇帝的做法确实有些怪异的不谋而合了。



  其实凭帝王心境,昭帝何尝不想把路修得比前朝好,乃至于把国家建设得更繁盛,所以他才这么费心的在整理民生的同时大力发展商贸。



  让老百姓衣食充裕,一个国家就有了有生力量,这种力量虽然锋芒不锐但浩瀚如海。只是要修复前朝对百万民生造成的创伤,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内陆的生意来来去去都是本国民众相互之间的钱物交易,在一个民生凋敝、新政初立的时期,其发展潜力也是有限的。



  所以昭帝同时在做着发展外邦贸易的事,在快速充盈国库财力的同时,再借助这外来之财,购取一些来自国外制造的物资。



  马车行走在卫郡与京都之间的官道上,虽然速度很快,然而马车内的人却并不觉得有多少颠簸之感。



  因为自从出了杨郡后,一路上莫叶就见到不少商队匆匆行于路上,昨天又得到了燕家商队的帮助,所以莫叶对此甚为好奇,林杉就随口向她提到一些昭国经营的陆、海两种商贸的事,以解其心馋和打发路上的无聊时光。



  听到此处的莫叶目露一丝恍然神情的说道:“那外贸是不是等于说,皇帝陛下将本国的一些特产卖到需要它的外邦,换取可灵活运用的银钱后,再转去别国购进本国需要的物品,利用己所余长,补己之断?”



  林杉点了点头说道:“大抵是如此了。”



  “这事也是说起来简单通透,实际操作起来却是复杂得很。”



  莫叶咬着下嘴唇,默然思酌了一番后才缓缓说道:“首先最基础的就是,我们国家必须有足够产量的物品来与外邦进行贸易,并且这些物品有外邦觉得值得购买的价值。师父您多多少少也提过,前朝末年各地爆发不少灾荒和兵乱,死了很多人,也有许多技术典籍因此遗失。因为这些原因,我们国家的制造能力应该还在恢复之中,那么皇帝陛下现在主要经营的外贸生意,应该是固定产物吧?不少字”



  “我知道你顾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