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归恩记-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来到一张桌子前。



  桌边坐着一位年约五十的中年人。此人的双眉很淡,但当他抬起眼皮,双眼完全睁开时,那双眼睛却是无需双眉的拥簇,目锐如刺,让人不敢直视。



  中年人见严陆来了,一直端着茶碗的手放了下来,自鼻下的半张脸完全展露开来时,微微一弯的嘴唇,令他这整张脸的线条也柔和了一些。



  “严陆?”



  “是。”



  “坐。”



  严陆不敢擅坐,但听到这个字自中年人嘴中说出,他便默然坐了下来。



  已有人自觉上前,为严陆斟茶,但他并非茶馆的老板和跑堂。



  斟茶的是那个引严陆到桌边的青年人。只见茶壶在他手中微倾时,那茶水就成了一条细泉,凌空而下,撞击在严陆面前的茶碗里,却没有溅出分毫,只是发出琳琅之声。



  茶已斟好,热气蒸腾,令两人目光之间有了一点阻隔。严陆的双眉平展了一些,双肩却还是微微绷着。这时就听对面坐着的中年人慢慢开口说道:“昨夜,是你命城楼上的箭手那么做的?”



  严陆心神一动,恭敬的说道:“是,但。。。。。。”



  他只说了两个字,便闭上了嘴,将那句心中的疑虑咽了回去。



  中年人见状却是面露一丝笑意,然后敛神说道:“你也不解释,我也不知道这是好是坏。罢了,这件事的详细我会找机会查的。为了陛下,京都羽林军的能力,无论从内从外,都不该如此。”



  严陆一怔,旋即站起身来,抱拳深深一揖,说道:“谢大人。”



  中年人也站起身,用手拍了拍严陆的肩膀,然后说道:“你去清州,不要心存不满。清州临海,有许多你在陆地上学不到的东西。在那里也别苛刻了自己,该吃得吃,该喝得喝。”



  严陆听着这样关怀细致的话,心弦不由得一松,低头重重一点。



  中年人收回了手,然后离开了桌边,向茶馆外走去。临近门口的时候又说道:“我先走了,你且留下来,再品一品京都的茶滋味吧。”



  中年人就那么走了,当严陆抬起头的时候,就连随行的那些青年人也都走出去了大半。



  那中年人行在最前面,直到他站起身时,严陆才发现,这个浸淫官场近三十年的京官并没有一贯的文人姿态。特别是当他身边的青年很自然的将一件青褐色斗篷覆在他肩上时,宽大的斗篷并没有让他显得身材短矮,反而有一种严陆久违了的大将风范。这不禁让严陆想到了数年前站在那个人背后,睥睨崖下敌军的回忆。



  中年人在走过小街转角的时候,身上披着的兽皮与精丝倾轧胶合制成的斗篷被一阵转溜子风荡起,发出“噗噗”的沉闷声响。严陆脑中一个激灵,忽然意识到自己刚才的想法有多荒谬。这天下,终究是王家的,站在他身前那个能令他马首是瞻的,也终究是王氏帝王,身为武将,此种信念更不能移。



  严陆的目光迟迟未从街角收回,嘴中微有涩意。这个时候,茶馆的老板老于终于从后面炉房走了出来,对着严陆一揖,然后恭敬的说道:“客官,您还要点什么佐茶的点心么?”



  严陆,老于认识,只不过这种认识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内城老于去过几回,有幸在城楼上看到轻甲在身的严陆,所以他知道严陆是京官,职权是镇守内城城楼,只是不知道详细的姓名。



  想到京都的安防之责令在这个人身上,老于对严陆心存敬意,但想到那个中年人等一行人的排场,他也只能恭敬有余,对身份地位等实际的东西并不挑明,权当对方只是一名贵客。



  不是所有的大人物,都可以攀亲近的,甚至有的时候,切忌让这类人物感觉到自己有故意亲近的成分。你若心怀不诚,莫怪他人把你当咸鱼,这点世故,老于自是清楚的。



  严陆面对茶馆老板的恭敬并未立即表示什么,只是大大方方的在桌边坐下,端起那碗之前经由那中年人身边的青年斟的一碗茶,看了一眼后才轻描淡写的说道:“刚才那些茶客的茶资付清了吗?”



  老于闻言心中一动,连忙垂眉敛目的和声答道:“都付清了,谢谢客观挂念。”



  严陆闻言笑了笑,然后从怀里摸出一点细碎银子,亲手放到茶馆老板手里,接着淡淡说道:“我惯常都是喝酒的,所以喝不惯清淡茶,去把你店里最苦的茶给我煮一壶端来。”



  那银子刚一入手,老于心底就有了数。刚才他的答话内容无论真假,都不及这位贵客下手大方,这一锭亲手给予的碎银,在内城中恐怕都不够买‘飞霞楼’里姑娘的半支曲,不过,却能超过他老于茶馆三天的收入。就凭这一点,老于配茶、烧茶、端茶的手脚都利索了许多。



  一碗琥珀色的老茶汤端在手,闻着香沁鼻,喝起来却极苦。严陆喝了一口,双眉一蹙,然慢慢回味着那茶滋味。苦浸喉穿肠,但最后留在嘴里的却是淡淡的甜味,跟自己平时饮完烈酒后的那种穿胸畅快大为不同,他心中不禁又回想起那个中年人对他说过的每一句话。



  昭历元年四月十五日,严陆坐上了去往清洲的马车。此番离京,不知何时能再归来,不凑巧的是,去清洲居然要再过宁门。



  马车穿过宁门的时候,严陆忍不住掀开马车的布帘,宛如出阁少女回望娘家人一样,看向那座他立守过的城楼,心中不免有些惆怅。



  但当马车行出宁门,严陆一回头,发现城门旁边的城墙下,有几个守城卒正在用石砖修补城楼。不知怎的,他的心里不由得浮起一丝诡异的感觉,随着马车的走远,变得说不清道不明起来。



  宁门之上,一袭青褐色斗篷整齐的叠成带状,平整的被一个立若标枪的青年神色凝重的托在手中。在他身旁,一个鬓发中已见星点白斑的中年人稳若磐石的坐在藤椅上,遥望已经走得远了的马车车队后卷起的一缕尘尾,缓缓放下了手中的茶盏。



  他站起身来,手指无意识的按在城墙的石砖上,五指指腹摩挲着,感受着石砖上凹凸处传来的磨砂感,半晌才对刚才与他对坐饮茶,此时正百无聊赖的玩着茶盏盖儿的一个青衫年轻人说道:“你觉得如何?”
(007)、南峡路迢迢
  青衫年轻人闻言,正玩着茶盏盖子的手一停,微微摇头说道:“他不是擅长这些琐碎事的人,所以这么快便碰到了那位贵人的忌处。不过他却是个马上人才,想必那位贵人此番只是想给他个警告,日后还是会有启用的一天的。”



  中年人双眉微微一动,说道:“怎么,两个都白费功夫了?”



  青衫年轻人将茶盏盖子放回茶杯上,站起身走到中年人身边,与他并排站着望向远方,过了一会才淡淡说道:“从时间上来看,薛定是会比严早些归来的。而后归来的,也许永远不会归来,早归来的那位,也不见得能长留。以后的事,谁猜得出呢?”



  中年人闻言看了年轻人的侧脸一眼,笑得有些寒冷:“有话直说,别卖关子。”



  年轻人呵呵笑了笑,说道:“这一切的定局还得看那位贵人,他若是个喜欢动的,觉得这椅子坐得还不够宽阔平稳,要趁年轻再去打将一番,严必然要回来的。而他若动了,薛估摸着也坐不稳,说到底薛只是个附着物,那个人走到哪里他最好的选择就是跟到哪里。”



  中年人点了点头,沉吟了一下后说道:“看样子,无论怎样都是好的。。。。。。只是。。。。。。”



  他没有把话说完,年轻人却像是心中了然了一般,很自然的接口说道:“你的疑虑我知晓一点,不过现在做打算还是早了点,或许那位贵人根本没想这么多。”年轻人说到这里,一指城墙下那处正在修缮的城壁,微笑着继续说道:“那位贵人,可是极为护短的啊。”



  中年人目光微微一亮,说道:“听你这话,似乎另有深意。”



  年轻人轻轻叹了口气,说道:“不是所有的事都需要用那么复杂的心思去揣摩,也许在某人的无心之前,你的过于用心就显得颇具歹意。。。。。。空出来的两个位置,你要怎么安排其实不难,棘手的是,你必须做好放弃的准备。也许几年,十几年准备的一样东西,到时候你说扔就得扔,还要扔得没人知道,扔得云淡风轻。”



  “扔得云淡风轻。。。。。。你也真是嘴无遮拦。若干年后,若那被我扔了的事物知道是你叫我扔的,不知道会怎么唾弑于你呢。”中年人淡笑着说道,见年轻人微笑不语,迟疑了一下后说道:“林杉的师弟,虽然风格不同,但套路都是十分的相近啊!”



  “我相信我的选择。”年轻人少见的严肃了一下。他侧过脸去,眼中闪过一抹寒意,旋即又开怀笑道:“相对于选择的对错,其他的什么都不重要了。”嘴上话毕,他的心中却还想着一个声音:师兄,他乡远行的你可否明白?



  --------------------



  严陆去清洲,比戴罪戍边要强点,但若跟薛忠比起来,那就跟发配充军的意思差不多了。不过毕竟是于国有功的武将,现今当政的帝王又是新君,于众臣需要恩威并用,总不至于做得那么苛刻。戍边嘛,得行远路,该准备的还得准备,所以严陆迟缓了几天,所有事都准备妥当才走。



  事实上薛忠比他走得早两天,因为薛忠去南峡,知情的人都知道,这哪是罚,明明是让薛忠去享福罢了,随便带点东西去,最后还是要会京都续任的嘛!



  南峡是昭国正南边的一处内陆城市,繁华程度虽然及不上京都,却也是物产丰富。薛忠刚走那会,还有朝臣背地里打趣说,陛下要真想让薛忠吃素,最不该点的地方就是南峡。



  严陆刚出城的时候,薛忠的一队人马已经行出了京都两百余里,离南峡也就一百里左右的距离了。只是,当马车行到官南道与京北道的接口处,眼见接下来就是平坦宽阔赶超京官道的南峡官道了,薛忠却叫停了马车,从车里跳了下来。



  随行马车旁的侍卫队队长连忙跃下马背,朝薛忠躬身一礼,然后抬首问道:“大人,可是有什么事么?”



  薛忠说道:“把南峡的图纸拿给我。”



  不论在哪个国家,图纸无疑都属于国家机密,但对于像薛忠这样品阶的武将来说,除了军事重地,除了特殊时期,像现在这样比较和平的时期,某些郡县的图纸薛忠还是不难弄来的。而此次来南峡,表面是受罚,实际上是皇帝亲指的,南峡地图手侧已是备有一份。



  图纸很快拿来,薛忠翻开图纸仔细看了一遍,然后长长叹了口气,喃喃自语道:“唉,这图画得,着实小气了,不入主城都摸不着头脑。”



  侍卫队长闻言小声说道:“大人,顺着官道走,其实也不难,属下听说,南峡的官道修得比京都还平整舒坦。。。。。。”



  薛忠笑了笑,打趣道:“我还听说南峡鱼鳖美,南峡妞儿俊呢。”



  侍卫队长怔了怔,旋即明白过来,干咳一声没有说话,脸上尴尬之意一闪而过。



  薛忠收起了图纸,递还给那侍卫队长,然后跃上了侍卫队长的坐骑。



  侍卫队长见状连忙将手中的马缰扔给了薛忠,但他也是面露不解之色的问道:“大人,您这是?”



  薛忠提着缰绳,引马在原地打转转,一副欲将驰骋的模样,对侍卫队长说道:“这一路坐车,屁股都快坐硬了。马上要进南峡了,见这青山绿水大好景致,想先在这青山绿水间溜溜,呼喘些浊气。等入了南峡,即便要再如此,恐怕也不像现在,有这种逍遥情致。”



  薛忠说了很多,但没一句说到正点子上。不过那侍卫队长也不是怂货,大人说了这么多,够给面子了。既然有些东西他不愿挑明,自己便要适当的装装傻。身为一个无品的非王爵所属的侍卫长,有些事知道了还是个要命不利己的祸害。不过作为侍卫长,该做的还得尽尽心意,不管主子是否领情。



  于是这侍卫队长并不再多说什么,而是奉上马鞭,然后补充一句道:“大人,这山野林密,要不要派几个人跟着您去?”



  薛忠轻拍马脊,笑着说道:“不妨事,有你这匹宝驹,还怕奈何不了几个山贼?你们带着马车慢慢走,别来打搅我。”



  侍卫队长听他这话,忽然想起薛忠几天前才失了一匹金玲马,而自己座下这匹看起来个头小的马,实际上也是金玲马的血统。不过这匹金铃马没有薛忠原来的那匹金玲马的血统纯正,但这已经算是圣上对自己的恩泽了,而这也全赖他是薛忠的侍卫队长的原因。不过现在看薛忠的神情,这马八成要易主。



  虽然他知道自己的位置所在,不能争什么,但心里说舍得,其实还是有一点不干脆的。



  他这垂着头的一走神,再抬头时,薛忠已经拍马走远了。



  南峡虽然地处昭国正南,但在地理上其实是个山中盆地,然而南峡的得名,却是因为一道横切过南峡地域的大青峡。



  昭国西北方向的千岭雪山每年夏秋两季会融化出大量雪水,向东海涌出,经过的地方形成了大青川。雪水没有流向西海和南海,而是转了一个大弯进入南海,原因就是大青川在中途与大青峡接壤。



  这道行走在两座连绵群山中的大峡谷,宛如天斧劈成,以强硬的姿态挽留了直欲西去的雪山天泉,在昭国正南的内陆绕了一大圈,滋养着这片昭国气温和土地最平稳的地方。



  大青峡在夏秋两季涨水的时候,内峡深浅难测,时有畸形地域形成的水面旋窝,导致大小船舶都险于行驶。峡谷两侧石多树少,山陡如削,只有飞鸟可以穿越。但在冬春两季,大多时间都是一副浅水滩的模样,所以在大青峡春游,成了南峡百姓喜爱的一项外出活动。



  而南峡包括整个昭国的文人士子也喜欢于春季结伴来大青峡探幽斗诗,以此来表达对这座恩威并存,在南峡百姓心中宛若天神镇位的大青峡的尊崇,留下不少诗篇。



  此时,日上三竿,大青川与大青峡接壤的地方形成的一个塞水湖,因为冬季枯水,早春雨少的缘故,水退得只剩一半。大片浅湖滩上,枯萎的芦苇叶儿随风乱抖,发出细碎声响,同时将阳光打碎成金色浪花。当枯叶被风吹得摆低的时候,又可以依稀看到由芦苇根处翻新长出的嫩绿色芦苇苗尖儿,新旧枯荣的交替,让人不免心生感慨。



  离塞水湖百来丈远的一条沙子路上,一辆灰色的马车渐渐行得慢了下来。



  林杉缓缓掀开车帘,马车车厢外,晌午艳丽的阳光毫不吝啬的洒了进来,他却抬手挡了挡。几天前的那晚,筹谋一整个日夜,出城后又一直担心着未能好好休息,此时双眼已是颇为干涩。



  等眼睛逐渐适应了这正午的阳光,他才跳下马车。赶车的车夫见他下了马车,也是紧跟在一旁,却见林杉默然对他做了个手势,他只好又坐回马车驭板上。看着他站在马车旁四顾远眺的样子,青年车夫欲言又止。



  这个时候,马车车厢中忽然传出一声婴孩的啼哭,接着啼哭声如潮水般节节涨高,直到一个女子轻缓的哼唱声起,那婴孩的哭声才平缓下去了一些。



  林杉闻声连忙走近马车,掀开车帘朝里面看去,同时对车厢中的人温言问道:“怎么了?”
(008)、尚行安远
  灰色的马车车厢使车厢内的光线暗了许多,林杉只是掀开了车厢布帘的半片,几缕光亮却是让车内那名中年妇人脸上的倦容清晰无碍。不过她虽疲累,但抱着怀中襁褓里的孩子时,还在温柔的轻轻晃着,嘴中也是轻轻哼唱着舒心安神的催眠童谣,声音里没有疲倦只有柔顺。



  她如一个母亲一般呵护着怀中的幼婴,但她并非是那孩子的母亲,她只是那孩子母亲的一个仆妇。



  妇人听到林杉的声音,抬头微笑道:“公子不要太担心,这孩子只是饿了。”



  林杉闻言舒了舒眉,说道:“原来如此,我还怕是路上颠簸,伤到了哪里。”



  他这话一出,坐在驭板上的马夫忍不住打趣道:“公子,‘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这句话形容现在的你可贴切了。我马安别的不行,赶车这行我却敢撂下大话,就是在这车里光板上放块豆腐,由我马安从京都赶车到南峡,那也是原封不动的送到,不信你问问黎婶。”



  那位被他称做黎婶的妇人闻言笑着点了点头。



  林杉知道他此时说这些话,只是想宽慰一下大家离开京都这一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