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第三次机遇-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请皇上放心。奴才派人试吃过好几次,都说一个人吃足够足够了,实在不行,小推车里还备有额外份的,吃两份肯定得把人撑着了。”

    “等国会开完了,菜价和花销让内务府造价给朕呈上来。”林广宇忽地想起一事,“要钱不要命的奴才还是太多,朕杀了一批觉得还是不解恨,重症要下猛药,朕就不行杀不了他们的威风。”

    林广宇这番表态是有明确所指的,皇帝自幼长在深宫,对物价、银钱只有数目字上的感官印象,却不知道这个价格背后蕴藏地意义和内务府地黑幕。不要说同治、光绪这种算不上英明睿智的君王,即便如乾隆这般号称十全武功的帝王也被手下骗得不轻。林广宇熟读史书,对此节最是知情。《清类钞》中就有明确记载:有一天乾隆召见大学士汪由敦,因为时间尚早,乾隆为示体恤臣下,便问道:“爱卿清晨入宫,不知用早膳否?”

    汪连忙道:“臣家贫,晨餐不过食鸡蛋四枚而已。”虽然早上一口气吃4鸡蛋有些古怪,但多少还在常识可以接受地范围内,但乾隆听后却吓了一大跳:“鸡蛋一枚需十金,四枚则四十金,朕尚不敢如此纵欲,卿何言贫乎?”原来,民间售卖几文钱一枚的鸡蛋到了内务府的报销账上就成了10两银子1枚,乾隆不明内情,还想着体恤小民,觉得一早上吃4鸡蛋实在太过“。这一问可把汪由敦给难住了,据实回答肯定不行。人人头落地?可不回答乾隆那关就过不去,怎么办呢?好在人老成精,眉头一皱就计上心来。便道:“外间所售鸡蛋,皆残破不中上用,故价廉,臣以贱值得之,每枚不过数文而已。”

    如此既表现了自己的清廉,又恭维了皇帝所食鸡蛋地“卓尔不凡”。君臣皆大欢喜。内务府自然还可以按照10银子报销。

    关于鸡蛋的另一桩“要案”则发生在光绪之上。光绪与帝师翁同龢闲聊,然后说道:“有一物极补,名曰鸡蛋,貌虽不惊人,售价却4银子一枚。朕因其价昂,数日方敢食其一,不知师傅可曾用过?如无。朕明日传旨御膳房,准备赏师傅两枚。”两代帝师翁同龢极其震惊,却也不敢言内务府之非,只好说道:“此物如此奢侈,臣何以敢食?无非每年祭奠祖宗之时,狠狠心买上几枚上供以表孝心……”

    但林广宇对此就决不买账,维新两年以来,内务府中那些上下其手、中饱私囊的太监已为内务府大臣世续杀了好几轮。宫里头用来肥树的肥料早就累积了不少。“世阎王”的名头更是传得震天响,但即便经过这种整顿,要钱不要命、顶风作案的人还是不少。林广宇对舞弊成风的内务府一直深恶痛绝。“杀人追赃”成为他最容易做出的选择。

    外界有人做过统计,自康雍乾三朝以来,光绪朝是杀人最多地一朝,在皇上执政地36年中,又以维新元年以来杀地人为最多|》种姿态,更是一种宣示——重症要下猛药,矫枉必须过正。

    果然如王商所说,中午这顿工作餐确实分量足够了,180多号议员除了对用餐形式啧啧连声外,并未对菜的口味或者分量提出疑问——开玩笑,虽然是大锅菜,但掌勺的都是京师一等一的大师傅,这味道怎么会差?

    既然用膳时间缩减了不少,议员们就有时间去享受休息室的闲暇,休息室同样另这些人物大开眼界。除了传统意义上的躺椅和床铺外,休息室边上还开辟了运动室。很多人不明白这运动室究竟派何用场,纷纷进去参观,进去才知道摆着各种各样的器械,绝大多数都叫不出名字。

    好在议员中有几个是出过洋、见过世面地,便如数家珍一般介绍起来。

    比如,此木台五尺见方,八尺见长,中间有网隔开,两人各执一拍,互相击球,称之为“tablennis”,另一台大小与此台|者六角各有网兜,不用球拍而用球杆击球,称之曰“billiards”,这两种运动,都是英国贵族在闲暇时游戏之名称。

    众人纷纷点头,有人笑道:“果然仿行宪政,不仅将人家的宪法政治学了过来,就连人家闲暇间如何游乐都一并学之,果然妙哉。”

    运动室中有专人服务,有好奇者跃跃欲试,下场一试后才知道所观与所行并不简单,哈哈大笑间,心情更为舒畅。

    另一个房间号称棋牌室,这个从名称上就容易理解的多了,棋者不外乎象棋、围棋,诸议员亦有不少人热衷此道,至于牌么?很多人看着那个四方的桌台,心想多半是指雀牌,这也算得上是国粹了,特别是四川代表团的议员最好此物,几欲上前一展身手,结果一问方才明白,这牌不指麻将,而是指纸牌,西洋称之为“plays”。亦是贵族运动一种,其风行程度不亚于中国麻将。

    有人揶揄道:“由此可见,不爱辛劳、偏爱娱乐皆人之性情,此中外同理也。”

    众皆大笑。

    下午时分,随着张一声锤呵,帝国资政院第一届全体会议第一次正式会议开始。

    “请内阁总理、协理大臣、各部院大人入席。”

    随即,从另一入口出现了一支官员队伍,一律身着官服,头戴顶戴,打头的正是首任内阁总理大臣徐世昌。

    待众人一一就座后,徐世昌走到会场中心,连连拱手致意,说道:“徐某愿代表朝廷内阁、各部院,向诸位的远道而来表示热烈欢迎,对帝国资政院的开院表示最衷心地祝贺,对朝廷地维新改良、君主立宪充满信心。相信在诸位与朝廷各位大人的齐心努力下,帝国中兴必然有望。”

    不愧为老官僚出身,徐世昌这几句场面话讲得滴水不漏,不仅国务员扇形区报以热烈的祝贺,议员扇形区同样对徐世昌地表态寄予了厚望。是啊,不管是议员还是官员,目的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帝国中兴。

    “请全体起立,恭迎圣驾……”张的话音刚落,御门入口处便响起了“皇上驾到”的声音。所有人都齐刷刷地跪了下去,待身着九龙袍的林广宇出现在众人视野里时,整个会场响起了“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声音,声势之大,几乎要将屋顶掀开。

    各部大臣皇帝见得多了,倒是习以为常,但绝大多数议员只在报纸上瞻仰过皇帝的御容,此番亲眼所见,大慰平生所望,心情亦格外舒畅。待林广宇在御座上安坐毕后,“平身”两字便通过特设话筒清楚地传递了出来,很多人发现,皇帝与照片上的肖像几乎一模一样,所不同者似乎脸孔更见消瘦。

    “诸位爱卿,今日能在此出席帝国资政院首届全体会议,朕心甚慰。

    第三卷 

第五十八章 … 帝国宪法 

    一天两项御案获得通过后,《帝国日报》予以了庞大道。虽然按照章程规定,国会在进行讨论时记者是不得参与其中的,但帝国此时并没有完善的新闻法,参与国会的人员亦没有接受“无可奉告”一类的培训,只消记者稍微追问几句,场内所有的情况便一清二楚。

    当然,就议题本身而言,公开之后取得的效果更好,更有利于深入人心的探讨。林广宇便也不准备追究有关的“泄密”责任,否则,作为《帝国日报》的最后审定者,他完全有权力将有关报道拿下。

    但放行归放行,皇帝的指示非常明确,责成政学院立即起草一部新闻法,在原有的报章管理章程上进一步细化深化,今后如有媒体或者当事人再敢随便泄露国家机密,报纸封馆、人员追究责任。

    对帝国政治改良进程中所涌现的点点滴滴,欧洲列强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各国大使、公使纷纷撰写报告,向政府和外交大臣汇报中国政治中出现的新局面,《泰晤士报》、《宇林西报》等知名媒体予以了全程报道,其热衷的态度甚至不亚于中国本土媒介。

    对大清国号改为“中华帝国”后,因为不涉及到利益关系的调整,各国依照惯例表示了祝贺,只有日本除外。日本公使对外交大臣梁敦彦提出了抗议:“贵国所称中华帝国,称贵国为天下中心,难道以蛮夷视周围友邦乎?”

    对日本而言。中国两字所蕴藏的意义不仅仅止于一个简单地名词,在其背后有着深刻的正统情节。中国原来是“天朝上国”,自称“中华”自无不可,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国势日衰,早已经失去了天朝上国的威风与地位,而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特别是通过日清、日俄两场战争的胜利一跃而成为世界列强后。其心态俨然以“中心”自居。对帝国号称中华倍感感冒——这也是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以“支那”这个明显带有贬义的词语称呼中国的内在原因。

    面对日本人的胡搅蛮缠。梁敦彦显得不卑不亢:“中华者,系中国自古以来自称谓。中华二字,顾名思义,系华国之中,华国之中为中国,华国之边缘自古为夷狄,日本一贯号称不属华国。何必计较夷狄?倘若贵国计较夷狄,是不是要先承认贵国首先为华国之一部分呢?”

    伊集院的牙齿咬得嘎嘎响,却又无法反驳,只能再冒出一句:“贵国遽改国号,未与友邦协商,太过匪夷所思。”

    “5000年来,鄙国改朝换代不知凡先商量了地?”梁敦彦强压住火气。“美利坚原为英国殖民地。后来独立,不知是否与贵国事先商议?”

    “日支两国文化相近、唇齿相依,彼此关系特殊。与他国关系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那么,朝鲜与鄙国文化相近、领土相接,彼此关系自古特殊,与他国关系同样不可等闲视之,日韩合并之举贵国倒是事先并未照会鄙国……”梁敦彦反唇相讥,讽刺日本吞并朝鲜。

    这是注定没有结果地交涉,伊集院只能悻悻然归去。

    有了第一天地热闹与经验,随后几天对其余各项御案的讨论进入了愈发激烈的过程。

    第三号御案系政府官员任职年限,梁启超指出,中国官员自古以来除非出现不能胜任本职或者本人告老还乡的情况,任期一律终身——但这显然有悖于天伦之道,按照皇帝的旨意,应该仿行宪政国家实行退休制度,按照官员品秩的不同设立相应退休年限。

    “正一品者,年满70退休;从一品、正二品者,年满65休;从二品、正三品、从三品者,年满60退休;正四品至从七品者年55休;正八品以下年满50退休。”当然,退休年龄的规定虽然是一刀切地,但同样允许例外,“若总理、协理和各部大臣以该员年富力强,职责重要,报请圣上同意后容许递延,递延一次不超过2,每人递延不得超过2,,据。”

    对这个制度的规定,虽然出乎各位重臣

    ,但正如皇帝所料想地那样——任何一个大臣即便心满,也不愿意给皇帝留下人老犹恋栈的不良影响。更何况这个退休年龄的制定基本符合帝国职官的任职情况,以往确实有一部分重臣过了70在职场拼杀,但无论精力也好、能力也罢,都极大地衰退下来、于事无补,何必自讨没趣。

    对资政院议员而言,这番任职年龄的限制只针对政府官员,议员任期却可终身,这便给他们提供了一种优越感,虽然也有人提出要辩护一番,但主流意见特别是新锐派对年老之人把持朝政地固有症结早已种下,提议表决自然是极力赞同。

    与退休制度相辅相成地是年金制度,杨度朗声说道:“官员年老致仕,除皇上钦赐优容外,别无他物,以至于生活困难,不得不仰仗积蓄,部分官员贪污腐化固然有其道德不检点之因素,但为身后事考虑、为子孙事考虑亦是重要原因。皇上一贯体恤臣下,先既已仿效西洋各国设立退休制度,则养老金制度亦一并遵照执行。”

    按照议案的提议,官员俸禄被分为级俸和职俸两部分,级别即与官员品秩相对应的俸禄,品秩一经确定,除非变动,终身不易——退休后地大臣依旧保留品秩,职俸与职务密切相关,因职务不同而俸禄不同。官员在职期间,这两俸一并发放,构成官俸,官员退休之后,依然按照其退休前最高级别发放级俸,以作维持。

    当然,一旦涉及到发放养老年金,就有一个资金如何筹集的难题。皇帝也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现有官员自维新三年起,一律按照本人官俸之十分之一提留年金,以备退休后发放。每逢官员退休,则对其进行勘察,若无渎职、违法、贪赃情节,则发放养老年金,先从本人提留年金部分提取发放,提取完毕后,由职官部从国家财政中提取发放直至官员过世,若该员不幸提前过世而本人提留年金部分仍未提完,则将剩余部分一次性发放家属,充作抚恤。

    个人提留年金部分予以计息,按年息5计算,由财政部会同职官部统一建档、结算,每年岁末核对。年金制度从维新三年7月起执行,以前从未缴纳过个人提留部分的官员若退休,则视作缴足,由朝廷统一发放。

    除此之外,杨度还着重指出,皇帝认为目前官员俸禄太低,各种非俸收入太多、太杂,有茫然不知所措之感。今后官俸体制改革将要大幅度提高官俸收入,减少俸禄之外的其余收入,“务必使贪官无所遁形,使清官不至于为生计发愁。”

    皇帝明确指出,资政院议员任职期间即为帝国服务,国家同样要发给年俸以资使用。

    端的是皇恩浩荡,这份御案的提出博得了全场阵阵热烈的掌声,几乎无一人表示反对,最后的投票结果也显示了这一点,186票全票赞同通过。

    当然,财政大臣载泽的脸是铁青的,这意味着财政部想要平衡预算,控制财政赤字的难度又加大了,偏他有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与全体官员、议员对抗,个中滋味只有自己体会罢了。

    一路有惊无险,经过近5的讨论,前面8项御案均获得了第6,一,一,《中华帝国宪法(草案)》。

    这份草案是在数年前通过的《钦定宪法大纲》上修改而来,历经2多的风雨,可谓数易其稿,反复推敲琢磨,政学院和修律大臣为了宪法的文字与细节问题,反复讨论研究,终于拿出了现在这样一个草案提交议会。

    如果说杨、梁等人前面公布的8御案都是在形式层面或者部分层面对国家体制进行有限调整的话,那么宪法草案所承载的内容就是寄托了对帝国维新事业的总体战略规划与宪政改良的全局谋划,如果不能形成一部凝聚统一意志、结构完整、条例清晰的帝国宪法,那么无论皇帝在其他方面做出了多大的成就,就宪政改良而言,在整体上是不完整和全面的。

    因此,宪法草案甫一推出,她的命运就为全场所关注、所聚焦……

    第三卷 

第五十九章 … 宪法草案 

    务以来,国门洞开,西洋风气如水泻银针般扫来,仿的古薰见了新鲜空气,老大帝国的风化程度日甚一日。

    就政治格局而言,古今同理、中外无殊。无非一个权字,一个利字。有权就有利,越有利越想有权。但天底下之事不如意者十常八九,除个别不世出的英雄外,几乎无人能独占其权、独享其利;即便英雄权倾天下,少则三五年,至多二三十年,身死而权消——依旧是争权夺利的逐鹿局面。

    中国人的政治智慧并不少,对于权利格局的分野自古亦有多种渠道——大一统是一种,强干弱枝既是明证;众诸侯又是一种,强枝弱干是其表象。前者发展到了极致,就形同专制极深的帝国,不要说地方,就是朝廷重臣亦是君王奴仆;后者发展到了极致,少不得军阀割据、藩镇之祸。

    中国的权利分配不是说没有上下同心、各方均衡的稳定状态,但这种情况少之又少,凡有的都成了盛世。可惜煌煌5000年的历史,盛世足十分之一,大多数时间都是一团乱麻。无他,争权夺利者多如过江之鲫,在一个瓷器店里追逐打闹,能不搞得粉身碎骨么?

    所以,当先开眼界的中国人通过欧风美雨知道有宪法一节事物,其钦佩程度无以复加。

    因为所有的权利分配都载于白纸黑字,不是谁有力就谁最大,万事争不过一个理字。虽然已经对国际政治的尔虞我诈、现实主义洞察如悉。但中国人惊讶地发现,所有地强国,包括在世界上张牙舞爪、恃强凌弱的国家在处理国家内部事务时却是那么彬彬有礼。自法国大革命以降,欧洲虽然战争不断,但国家内战几乎不成气候。自美国南北战争以降,虽然政坛丑闻层出不穷,但从未听说过有动刀兵争权利的,没听说有州政府不听联邦政府的。

    无他。有宪法尔!

    所以。当杨度、梁启超在议院朗声宣读这份来之不易的文稿时。所有的议员、官员都涌现起这样一幅画面:有宪法后,羌无繁杂数十年的国家政局当趋于稳定,国家元气可得保留,内忧外患可得消弭。再过五十年,不,只要再过30年,帝国中兴就指日可待。想日本颁布宪法不过20余年。20年来,先于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