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世风波-第2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地正法,鼓舞士气。

    薛道在门外急得团团转,宫里的音乐柔和清雅,确实有使人心旷神怡的作用。但他无心去听,而且满脑子都是前线将士被叛军驽箭射死在河中的景象。他心里想,前线战士都在浴血奋战,一个个将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冒着敌人的箭雨向前冲锋。而这里歌舞升平,好象是世外桃园。人们还在尽情的享乐,反差太大。叛军的气势十分嚣张,将帅为了阻挡其锋芒,加强防守。但朝廷强调进攻,拿战士的生命当儿戏。战士们在流血牺牲,皇亲国戚却在宫廷里其乐融融,他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内心之中甚是担忧,自言自语的说道:“三个月结束平叛,谈何容易啊?”

    这时韦见素来到了宫门,他没有听到薛道的话,上前打招呼:“中使大人,为何站在门外?是不是要上奏南阳的战事啊?”薛道从深思中缓过神来说道:“啊,是韦丞相,杨丞相已经进宫了,皇上正在观看贵妃娘娘的歌舞,不得招见不敢进宫。”

    韦见素说道:“你到南阳监军,情况如何?是不是打了胜仗,来向皇上报喜啊。”薛道一脸的窘态,尴尬的一笑,用低沉的声调说道:“恰恰相反,打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败仗。五万军士,顷刻之间化为乌有。将士们浴血奋战,但是兵员素质和武器差异太大,我军处于任人宰割的境地,无法抵挡叛军。利用天险和城防工事防御,还可阻挡,如果进攻必败无疑。”

    韦见素看了薛道一眼,举步想进宫门,然而里面的乐曲悠扬,他又退了回来。薛道说道:“我在门外站了一个多时辰了,皇上是至高无上的,但该上朝的时候不上朝,皇帝不亲自处理政务,宰相来向他汇报,他还要陪贵妃娘娘歌舞。将朝廷中的大事放置一边,这不是一个明智君王的作法。”

    韦见素说道:“薛大人的感受颇多啊,这是在李林甫时期留下的习惯,但那时是大唐盛世,而现在则是非常时期,朝庭已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了,皇帝还有心思寻欢作乐,实在不可思议。在皇上的眼里,贵妃娘娘比社稷还重要,这样下去怎么得了啊?我好象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这叛军还会猖獗,这兵灾短期内不能消除。我也想朝廷按规矩天天早朝啊,可是皇上年纪大了,起不了早床,我们做臣子的只有按照皇上的要求办事。北边的战事出现转机,南方的战事不如人意。李祗也上奏折来了。”

    这曲歌舞终于谢幕了,唐玄宗说道:“很好,品味很高。”他兴致勃勃的指点评论,对杨国忠视而不见。

    杨国忠赶紧凑近说道:“贵妃娘娘真是神乎其神,歌声悠扬,舞姿优美,使人面目一新。”唐玄宗说道:“你懂什么韵律?只看外表不知内函,贵妃这次对朕的曲子的演奏方法和舞蹈配套作了重大改进,境界又上升了一层。更能体现曲谱的思想内函。”

    杨国忠点头哈腰的连声说道:“皇上说的是,臣是外行,只知看热闹,那能象皇上那样入木三分,看出了歌舞的内在思想。”

    唐玄宗十分高兴,他知道杨国忠到皇宫里来找他一定有事,便让杨贵妃及其宫女们退下,对杨国忠说道:“看你急不可奈的样子,何事?快说吧。”

    韦见素进来了,唐玄宗说道:“丞相都来了,看样子前方的战事紧得很,是喜还是忧啊?你等一下,让国忠先上奏。”

    高力士命人将桌案搬到唐玄宗的身前,杨国忠将鲁炅战败的上表呈在唐玄宗的面。李隆基打开奏折,脸色刷的变了,堆在面上的微笑立时消失,面孔紧绷了起来。他将奏折往桌案上一摔,满脸怒气的说道:“这个鲁炅,怎么这等无能?仅仅一仗,五万军队就没了,竟然被叛军打了个歼灭战,一点还手的余地都没有,他还好意思活下来。薛道是干什么的?他也是吃干饭的吗?我派他去监督,他一点作用都不起吗?”

    高力士说道:“薛道就在门外候旨,他说鲁炅兵败时拔剑自杀,是他制止了,要他退守南阳。而且说叛军在人数上、武器上全面占优,我军显得不堪一击。”

    唐玄宗说道:“让他进来面奏,说不出理由来,定斩不饶。”唐玄宗心中的怒火中烧,他就是不明白,屡屡将那胡逆没办法。

    薛道跪拜在唐玄宗的身前,双手高举上方宝剑,口中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高力士上前接过上方宝剑,放置在唐玄宗的身前。唐玄宗一脸的怒气,盯着趴在地上不敢抬头的薛道。薛道伏在地上说道:“臣办事不力,没有完成皇上交给的任务,罪该万死,请求皇上降罪。”

    唐玄宗没有要他平身,板着脸说道:“你这个监军是怎么当的?五万军队啊,说没有就没有了,为什么这样不堪一击?你现在如实奏明战役的经过,不准有半句虚言。”

    薛道只好跪在地上奏,他不敢抬头,趴伏在地上说道:“臣罪该万死,但鲁将军及其部下军士已经尽力了。将士们表现出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前赴后继与叛军进行了殊死的搏杀。但众寡悬殊,又有河流阻隔,加上叛军的兵器比我们的好。他们的驽箭能射穿我军的牛皮盾牌,在没有防御工事的保护下,死伤惨重,十不存一。现在鲁将军及幸存下来的将士退守南阳郡,修筑工事,抵抗敌人的进攻,誓与南阳城共存亡。”

第一百二十九章 酒楼说事三人结成帮 宫廷上奏各人藏心事5() 
    对薛道的上奏,唐玄宗不相信。反问道:“叛军的主力不是在潼关吗?阵前数量也比你们多,不可能啊。开始上报敌情的时候,不是说叛军只有一万多人吗,怎么一下子增加了这样多的呢?这人是那里来的,难道那胡羯有撒土成兵的能力不成?”

    薛道慌了,如果说鲁炅的五万人被一万敌军给歼灭了,那他作为朝庭的钦差大臣的责任就大了,鲁炅难逃一死,而他恐怕也走不出皇宫,立时就要被处斩。为了保住性命,只有说谎。伏地说道:“是的,我在战场上亲眼看到的。敌人漫山遍野的向我们杀来,人数最少要多出我军两万。”

    杨国忠想推托责任,躬身向唐玄宗上奏:“鲁炅与封常清一样无能,刚刚与叛军交手,就被敌人打了一个歼灭战,五万军队啊,一点抵抗都没有,此人不能再用了。”

    薛道的心一下子到了嗓门了,兔死狐悲,鲁炅受到处罚,他也会受到牵连。他伏在地上为鲁炅找理由:“这次作战,鲁将军已经尽力了,叛军的实力突然大增,安禄山可能改变了战略,将主攻方向放到了荆襄,一旦占领了江南,切断了汉江的水路以及襄阳通往京城官道的运输。朝庭得不到江南的物资供应,军士们没有粮草,将不战自乱,剿灭叛军的难度将进一步增大。鲁将军与叛军打了一仗,虽然失败,但失败乃成功之母,有了这次经验,以后就不会再出错了。”

    唐玄宗说道:“起来吧,叫你去监军,却打了这样大的一场败仗,不给你些惩罚,于法于理说不过去,罚你一年奉禄。鲁炅一仗丢掉四万多人马,比封常清还有过之,按军法应该斩首。但念他兵败之后,尚能组织防御,阻止了叛军南下,死罪可免。免去他一切官职,以观后效。

    韦见素将李祗上表,拿在手中说道:“启奏皇上。河南节度使李祗上奏,东线叛军将领令狐潮,进攻雍丘,攻势甚猛,请求增援。”

    高力士将奏折递给唐玄宗,唐玄宗看后说道:“这个李祗,一点作为也没有,东线的叛军最弱,令狐潮只是投降叛军的一个县令,有多少能耐?他不但不能攻击叛军,反而觉得防守都有困难,都是些力不从心之人。要派一员虎将坐镇河南,朝中有谁能当此任?”

    薛道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了,虽然少了一年的奉禄,但官职保住了,他立即上奏:“启奏皇上,臣回京时曾遇见嗣虢王李巨,他对前线的战事颇为关心,嗣虢王武艺高强,颇有谋略,他能独当一面。”

    唐玄宗想起了安禄山起兵时,张垍对他举荐过李巨,当时便要招见,不知是何原因,一直没有见着。今天薛道又提及此人,便对杨国忠说道:“让嗣虢王接替李祗,任陈留谯郡太守、河南节度使,摄御史大夫,总领河南军政事务。”

    杨国忠本不愿意重用李巨,因为他是张垍举荐的人。但皇上发了话,他又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只好默不作声,算是认可了。

    但没有说话,等于是没有立即表示赞同,唐玄忠看了杨国忠一眼,觉着有些不对劲,他可不愿询问杨国忠,摆出天子的架势说道:“宰相府通知翰林院起草诏书,高力士速招李巨进宫。”

    南线虽然出了问题,但还没有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唐玄宗并没有将其放在心上。草草处理完之后,又想到了杨贵妃的歌舞。对众人说道:“众位爱卿,南阳还在朝廷的手里,由李巨去加强防守,不会有问题。只要郭子仪和刘正臣攻克蓟城,平定河北。主动权还在朝廷的手上,都忙自己的事情去吧。一定要坚守岗位,重大事情,五品官以上的人事安排向朕上奏一下,其他的事,就按朝廷的规矩办。朕的年龄大了,精力有限,你们要多担待一些。”

    高力士就要去嗣虢王府传旨,招他进宫。杨国忠说道:“高公公,不要那样急嘛。”高力士说道:“丞相不急,皇上可是急得很哪。”

    杨国忠说道:“只要河北安静了,叛军将出现内乱,南边的战事无足轻重。现在安禄山已经成了热锅上的蚂蚁,顾不上东面和南方了。”

    高力士说道:“皇上安排的事,不能不完成,如果嗣虢王不进宫向皇上参拜,皇上怪罪下来,就是我高力士办事不力了。”急匆匆的去了李巨的宅第。

    李巨跪在玄宗皇帝的面前,唐玄宗连叫三声平身,他仍然跪着。唐玄宗觉得奚巧,沉着脸说道:“爱卿要我扶你起来吗?”

    李巨跪在地上说道:“臣不敢,目前防守河南的责任重大,叛军猖獗,行事艰难,臣年纪轻轻,虽然继承嗣虢王的爵位,但资历不够,恐难服众。面对强敌,主将不能取信于众,军令难以通行,我军必败无疑。臣死事小,耽误了皇上的平叛大事,其罪就太大了,请皇上定夺。”

    唐玄宗联想到几个月来,没有招见到李巨,加上今天杨国忠的表现,认为朝中有人作埂,很可能是宰相府的人。

    他的猜测没错,实际上是杨国忠阻止了李巨面见皇上,中使刘奉庭去找李巨的时候,杨国忠对他说道:“如此小儿,岂得令见人主!”刘奉庭将杨国忠的话告诉了李巨,所以他一直没有敢去参见唐玄宗。

    此次去河南,困难重重,如果杨国忠在他背后捣鬼,那些手握重权的将军们不听调遣,他只怕也要全军覆没。

    “拿我的剑来,”高力士将皇帝的佩剑取来。唐玄宗握在手中说道:“我现在赐你尚方宝剑,赐予你先斩后奏权利,同时授予你根据战场形势任免战将的特权。五品以下官员直接任命,四品以上官员先任命再上报朝廷,平叛结束后,再予以确认。但如果你守不住河南,就只有用你的脑袋来顶罪。”

    皇帝将上方宝剑都送给他了,李巨没有价钱可讲,双手接剑,高举过头顶,高声呼喊:“谢主隆恩,巨一定忠于职守,尽忠报国,誓与河南共存亡。”

    唐玄宗十分满意,勉励他说道:“现在南阳甚是危急,你先去南阳,稳固防守,千万不能让那胡羯突破南阳防线。鲁炅新败,军士的士气一定低落,你的担子不轻啊。但朕相信你,给予你生杀大权。就是要你就地征兵,重整旗鼓,阻挡叛军南边的攻势。一旦平定了河北,潼关大军强攻洛阳,胡羯就会发慌,那时候你再从东南方反击,大事就定了。”李巨三呼万岁之后,出了皇宫。

第一百三十章 积极备战鲁炅获复职 侦察敌情哥舒上奏折1() 
    “临戎带兵河中渡,驽箭如雨惨杀戮。

    明知不敌尊圣令,勇士成了砧上俎。

    欲哭无泪心伤痛,无奈人死不可复。

    重整旗鼓守城池,烟尘吹来罩浓雾。”

    方岚低着头在房间里度步,口里吟着诗句,紧锁眉头,显得忧心忡忡。陆荣荣躺在病床上,挣扎着说道:“你的诗真好,小时候上学就你的书读得最好,程仕信先生一直都夸奖你的悟性高。现在有出息了,做了四品将军,又使人担心起来,不知这南阳城还能否守得住?”她的左肩骨已经穿了一个洞,虽然溥上了上好的金枪药,但是骨头碎裂,不是短时间能够好得了的。她不愿躺在床上,强忍着疼痛想站起来。

    方岚一直守候在她的身边,连忙过来说道:“别动,好好的躺下。我这是有感而发,朝廷这样瞎指挥,这次大败就不可避免。这样下去,如何能消灭叛军,不知还要折腾多久。你的伤太重,得休养一段时间。”走过来坐在了她身边。陆荣荣握着他的手说道:“方岚哥,叛军大获全胜,为什么没有追来。”方岚说道:“叛军虽然大胜,但他们自己的损失也很大,他们需要休整。这样一场大胜仗,打扫战场都需要几天。还有投降叛军的军士,他们要安置,估计要一月时间才能发起攻击。有了这一月时间准备,利用坚固的城墙工事,守一段时间不成问题。关键是其他战场的形势,如果象薛监军说的那样,河北平静了,叛军就会乱。”

    方岚不说了,突然发呆,他认真回忆起战场上的事来。从常山到滍水河边,他奔波转战,一败再败。常山一仗,可说是众寡玄殊,虽败忧荣。但这一仗,唐军的兵员超过叛军几倍,仍然惨败。他认识到大兵团作战,武器的重要性。个人的武艺再高,也抵挡不住车驽的连续攻击。想起叛军的的凶猛,不由得担忧起前程来了,这次惨败,朝廷会不会放过鲁元帅。

    陆荣荣见到他发呆,以为她拖累了他,坐起来说道:“方岚哥,感谢你连日来的用心护理。但守城要紧,你老是这样陪着我,不去守城怎么行呢?我还有一只手,可以自理。”方岚从沉思中醒来,扶住她说道:“叛军没有来攻城,所以有时间陪你。不要想其他的事,一门心思把伤养好了再说。”

    陆荣荣说道:“叛军为什么不来啊?他们应该乘胜追击呀。现在南阳的兵不多,他们要强攻,我们很难守得住。”方岚为了缓和一下气氛,笑着说道:“这要去问叛军了,我怎么知道呢?也许他们都没有小师妹的胆略,不敢来吧。”两人都笑起来了。陆荣荣说道:“你一定知道,你是想逗我笑一回,才这样说的。”

    方岚说道:“你就这样相信我呀,我猜测:叛军虽然得胜,全面击溃了我们。但是五万军队几乎被歼灭,这个代价有多大呀?因此他们的伤亡肯定不小。所以才没有立即来进攻南阳。这也为我们赢得时间来修筑城墙和工事,招募和训练新兵。鲁元帅非常关心你,他让其他人负责修筑城防工事,没有给我分配任务,让我好好的照顾你,使你能够安心养伤。”

    张冲从市面上买来一只卤鸡,拿在手上说道:“这南阳的卤鸡,他们都说很好吃,陆师叔品尝一下,是不是真的好吃?”陆荣荣说道:“我一点味口也没有,你和你掌门师叔两人吃了吧。这好的东西,我品尝不出味道,岂不可惜了。”

    方岚说道:“吃一点吧,对你的伤有好处。来,我来喂你。”方岚撕下一只鸡腿,往陆荣荣嘴里送。陆荣荣头一偏,对方岚说道:“我真的吃不下,这铁翎巨箭太利害,你今后要多注意。我这伤很重,没有几个月半年是养不好的,你这样老守着我也不是个办法,守卫南阳将有一场恶战,我在这里会连累你的,让你分心。我想回洞庭帮,养好伤后再来杀敌。”

    鲁炅来探望陆荣荣的伤势,正好进门,听到这句话说道:“这注意很好,姑娘真能识大体呀。探子报告,武令珣的叛军正在收编俘虏,休整训练。过不了几天,就会包围南阳城,那时候想出去也走不了啦。只是你的伤太重,一个人路上有危险。”张冲说道:“我保护师叔。”鲁炅看了方岚一眼,见他呆立着没有表态。便笑着说道:“这注意好,就让张冲护送陆将军回洞庭湖吧。”

    方岚也觉得守卫南阳十分凶险,他已经将生死可以置于度外,决心坚守城池,准备与南阳城共存亡。但不能让陆荣荣和张冲冒这样的险,笑着说道:“就按鲁元帅的指示办,今天我就护送你们出城。”

    这段时间方岚对陆荣荣的照顾可说是无微不至,两人整天在一起,思想交流十分融洽,已经到了如胶似漆的程度。他内心之中非常希望陆荣荣能与他在一起同进同出,但是战争是无情的,为了国家利益,他依依不舍的送别了陆荣荣。

    鲁炅兵败,军队损失九成。南阳无兵,荆襄的防御迫在眉睫。兼任兵部尚书的左丞相韦见素十分着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