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傻女励志记-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农书上无意中看来的。
这些农产品经过慢慢的的传播会变成日常最基本的食物,这刚尝试的人总是胆大的,熙儿想了想这几样种子自家先种一茬试验一下,以后可以给舅舅家留些好种,让它们传播的更快更远些。
家里现在有二十亩地,其中十亩是种了板栗苗,还有十亩打算种辣椒的,现下这辣椒还是给舅舅家种比较稳妥,第一是能预计到产量,不会让舅舅家吃了亏,第二新品种得种一季试验一番,这起码得一茬看看情况。
地还是太少,现在家里也有足够的银子来置办田产了,这买地的事儿变成了节后第一件要办的事,柏三柱对地的好坏判断还是非常专业的,所以这件事就被柏三柱主动揽了过去。
在过了几日舒服不忙碌的日子后,一切又开始恢复了正常,福子禄子恢复了每日去私塾的日子。
家里的小作坊已经挑了好日子好时辰开了工,媳妇婆子们都是一脸的喜气,给家里挣了银子腰板也直了,来作坊干活干劲儿更足了,时不时的传出她们的欢声笑语。
柏二柱也按年前说好的,过来上工了,小孙氏让他先来试着干几日,如果活计轻松银子又多的话,她也过来混混银子。
柏二柱来能干多少,能干多久,熙儿可是不抱希望的,柏老头是不见黄河心不死,以为他偏爱的儿子能有些出息,柏二柱是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只要有便宜他就忍不住要去沾,柏大柱家是看的紧,他是沾不到大便宜的苦。
柏二柱刚开是来也很积极的,每天地窖里搬上搬下的跑好些趟,渐渐的就觉着乏了,刚开始是找人闲聊,可找来串去,大家伙儿的都在忙,没人有那闲工夫跟他侃大山,后来,柏二柱想想,左右自己也是柏老三的二哥,老头子都发话让他罩着自己了,那柏三柱还敢怎么着,于是柏二柱放心大胆的出去赌钱玩了。
熙儿家上工的都有人专门记录的,留着发工钱的依据,柏二柱并不知道,也没人告诉他,柏二柱哪天来的,来上了几天的工都记的清清楚楚。
柏三柱最近办买地的事,现在正是出售地的高峰,马上要春耕了,年前想卖地的人家都会选春耕前把地卖掉,买家才好根据自己的需要,接受种上粮食。
石沟屯村隔壁的隔壁村子,有户人家急卖上田四十亩,中田二十亩,说是儿子过年去赌博,赌输了没银子还债,赌坊催的紧,家里只能卖些地来应应急。
柏三柱由牙行带着去看了地,位置还挺好,靠地不远就有条小河,浇灌啊都很方便,于是就做主定下了,让牙行的明儿个去家里办手续拿银子,银地两讫。
家里又多了这些地,熙儿觉着光靠他爹和两个长工估计忙不过来,最好还是多请些长工比较好,到农忙时也不至于等别家忙完才能来帮忙。
就在全家商量这事后没几日,宋掌柜亲自过来下单子,说是上次带回去的豆瓣酱要下个大单子,定金也给带来了,时间上还是有些限制的。
熙儿心想想就是豆子煮后自身发酵的时间比较长,一般是能在时间期限内完成的。
接下来,就是熙儿和柏三柱一起出去买豆子,跑了好些家,才定到了足够数量的豆子,付了定金,约好了送货的时间,加上家里屯的不少豆子,父女两才放了一半儿的心来,豆子定好了,又去订了足够数量的坛子。
先将家里的豆子煮了,装了坛子发酵,后面的几拨豆子也陆续送了过来,安排了人挑拣了后,才开始下面的工序。
后面加辣椒油和肉酱熬制的工序是王氏和柏三柱做的,柏三柱力气大,大铲勺搅得动,王氏在旁边轮换或指挥。
光熬制也费了好几日的时间,装好封坛,一家人才放下了心来,雇了几两牛车一同送了货,比约定的时间还早了几日,宋掌柜说这帐过几日自有人上门结。
王大?带着几个师傅也来了好几日,盖房子的材料刚备完,准备打地基。腌菜坊熙儿想改成前世的厂房模样,一共建两个一样的作坊,分别分了三大区,边上大间是熬制区,里面搭了四个灶台,中间的很大的空间是手工区,另外一边是专门装坛封坛的地方。
在靠作坊的西边,建个两个小四合院,用来做长工们的住处。
福子和禄子被勒令专心读书,不需要管家里的事情,兄弟俩也很珍惜能读书的机会,除了白日在私塾里读书外,晚上两人常常在各自的房间里挑灯夜读。
王氏心疼儿子们读书如此用功伤了身体,福子解释说,他们的年纪在那帮学子里已属偏大的了,如若再不努力,也会被人瞧不起。
花秀才的私塾里是分甲乙丙丁组的,也是从一级到四级来分,基本上四级学完就具备考童生的资格了,考上童生后就只得去镇上或县城的书院学受教去了。
福子禄子刚进私塾是分在甲组,现在没过几日已经破格提升到乙组,因为受到了花秀才的肯定,兄弟俩读书的热情更为高涨,连带着郑氏的儿子胜水也觉着压力山大。
于是郑氏经不住儿子的哀求,跟王氏商量了能不能搬到她家来,也好让儿子有个读书的伴儿,王氏爽快的答应了,并帮胜水收拾了专门的屋子。
柏大柱先前跟柏三柱打了招呼,说是想卖福熙堂的酱菜,在家等了好些日子,没等到柏三柱的回信儿,忍不住的就过来了。
这是柏大柱第一次登熙儿家的门,刚进门看到院门的那块空地在热火朝天的盖着屋子,再往前走,是熙儿家的主屋,看起来甚是气派,在这庄户上也算是上数了。
柏大柱心里暗暗的范了酸味,自己在镇上开了那么些年的铺子,也没置办上一间气派的屋子,哪里还有这么硕大的院子呢,看来这柏老三当真是发了横财了。
这几日收藏不见涨,糯米有些着急了,做为刚学写文的新人,坚持写文最重要,希望自己能平静心态,为支持糯米的亲们继续写文。
为自己加油!同时继续求收藏!求推荐票啊!糯米拜谢!
第五十二章 是他
柏大柱把牛车停在了离主屋不远的地方,看着前面忙忙碌碌的一帮子媳妇婆子。
三弟家帮工够多的呀,这么多人上工呢,看来销路不错啊。
这王氏的手艺他尝过,也卖过,如果能在铺子里专卖些这王氏做的酱菜,那生意也能红火不少。
柏大柱这辈子从来没求过弟弟,从小到大家里好吃的好穿的都紧着他,他觉着他过好日子是应该的,弟弟种地也是理所当然,哪曾想自己还要腆着脸来求不如自己的人呢。
柏大柱来了半天,就光看着柏三柱在那儿归整坛子,也不说搭把手,又不好意思开口,他自己也觉着难受,柏三柱也不是个会搭话的人,两个傻男人就这么闷闷的待着。
熙儿上来找柏三柱的时候,就见着这样的状态,看着都觉的好笑,她问了柏大柱来家有啥事。
柏大柱支支吾吾的说了,让熙儿转告她娘,做的酱菜直接拉到他铺子,他家帮着卖,卖的银子他七熙儿家三。
这柏大柱真够鸡贼的,做酱菜的材料以及定制酱坛子的这些银子,加上人工费,就分得三成的利润,也是半文银子不赚,还倒贴银子。
合着柏大柱家就该不费功夫大把的赚银子。
柏大柱还说了,这是看在亲兄弟的份上才不收房租银子的。
说起来好像是熙儿家求着放他家铺子卖的。
熙儿很客气的叫了声大伯,说道:“家里的酱菜就不麻烦大伯卖了,福熙堂的酱菜是跟别家合作的,不说不能违反契约,就说每日产的酱菜且不够卖呢,如果大伯留下吃饭,这就去让申婶子加两个菜,如果大伯去爷家吃,那就赶紧着去,一会儿快到了饭点儿。”
柏大柱尴尬的朝柏三柱看了看,见柏三柱也没吱声,就赶紧说去柏老头家吃饭,就不在三弟家吃了。
看到柏大柱匆忙离去的背影,熙儿打心眼里是瞧不上这样的人的,不得不说,柏老头和孙氏在教育子女问题上是很失败的。
大姑、大伯、二伯都教育成了自私自利的人,小姑呢,是保护过头,变得唯唯诺诺的,就算是以后嫁了人,这日子估计是过不好的。
幸好她爹柏三柱是被柏老头和孙氏放弃教育的人,要不很可能又是下一个柏大柱柏二柱。
柏大柱是没有死心的,他的王牌就是柏老头,他不信柏老头出面,三弟家敢不从。
柏大柱走后,熙儿乘机给她爹柏三柱洗了下脑,她把拒绝柏大柱的理由跟柏三柱仔细的说了一遍,见柏三柱明白,才放心的干自己的事儿去了。
没曾隔几日,卫里正就派了里胥来通知柏三柱,明日有大人物到他家,让赶紧准备准备,做好接待。
大人物到柏老三家,家里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哪里见过啥大人物呢,除了里胥,他们见的最大的官儿就是里正了,县令是他们想都没敢想过能见到的人。
不管怎么样,既然来通知了,熙儿家就安排了两个长工以及他们的婆娘,把家里家外洒扫洒扫归整一下,其他的该干嘛干嘛,作坊的活儿是不能歇的。
几个小的是怀着期待和好奇,柏三柱和王氏则是忐忑不安,他们反复思量,好像没得罪什么大官儿啊,好端端的咋到她家来了呢。
翌日,盖作坊的舅舅们以及建房师傅们早早的歇了自己手上的活儿,身上换上件干净的衣裳,在屋外侯着,作坊里的媳妇婆子们还依旧干着自己手上的活儿。
福子和禄子今儿个没上学堂,他们也想见见这里胥嘴里的大官儿来他们家干啥。
大约辰时三刻,就有小厮跑进来知会,侯爷快到村口,赶紧去门口迎着。
柏三柱在前面带着王氏、福子、禄子、熙儿手里牵着喜子,四儿跟在后面赶忙往院儿门口迎去,其他一众人排在路两边,静候神秘大人物驾临。
远远的,就见到两位骑在马上的男子,由远及近缓缓而来,后面跟着若干侍卫,里胥里正乃至县丞一众大小官员早就在村口侯着,能让县丞大人甘愿侯着的,看来是不小的官儿了。
这位县官儿熙儿是不认识的,还是王大?和王大钶不知何时远远儿的见过,要不都是草民一枚,怎有机会认识这些当官的呢。
那两位男子刚到村口,就听见前面的官儿们已经下跪迎接了,熙儿还没来得及看清马上男子的面貌,也跟着一众人跪了下来。
熙儿家离村口本就没多少距离,男子在村口便下了马,小厮赶紧上来牵了马绳跟在了后面。
两男子踱步而来,熙儿远远儿的偷瞧了一眼,是两位器宇不凡的年轻男子,长相还未来得及看,就赶紧低下了头。
“都起来吧!”熙儿一听,似乎这声音还有些熟悉。
跪了半天,膝盖也不舒服,熙儿赶紧从地上站了起来,本想借着前面哥哥的后背挡着,瞧瞧来的所谓的大官儿是啥样子,随知刚抬头,就迎来了熟悉的目光。
是他?熙儿心里暗惊,对方似乎带着笑意的眼神看了熙儿一眼,便移开了。
此人便是熙儿有两面之源的人,一次是他受了伤,躲在山上的大石后面,一次是在镇上的茶馆的二楼隔间,请她过去说话,这人就是楚哲瀚。
这厮跟前两次见到感觉不太相同,似乎威严了许多,头上的玉簪,身上的靛蓝暗纹锦袍,腰间的玉带,脚上的织锦鞋面,手上的水墨折扇,哪一样哪一件都不是寻常之物。
后面跟的这厮,熙儿也是熟悉不过,这不是楚立恒是谁?难怪熙儿之前看到楚哲瀚时似曾相识,原来这两位眉眼之间是有许多相似之处,而且两人都姓楚。
楚立恒冲着熙儿眨了眨眼,似乎跟她有多相熟一样,熙儿冲着他偷偷的咧了下嘴,装成不屑的样子低下了头。
柏三柱低头哈腰的在前面带路,他本话就不多,都是楚哲瀚问一句他答上一句。
熙儿几个刚跟到主屋的门口,楚哲瀚挥挥手,除了贴身的侍从,其他包括县承在内的闲杂人等,都被侍卫拦在了门外。
进了屋内,楚哲瀚和楚立恒被迎了上座,王氏赶紧拿了新置办的茶具泡茶,侍从本想拦着,被楚哲瀚制止了。
这喝茶本就是闲来无事消遣之物,熙儿家除了喜子,从柏三柱到四儿哪个都不是有那闲工夫之人。
但是熙儿只爱喝一样,就是自己炒制的大麦茶,大麦是自家年前分得的,留了一些,这大麦茶泡起来虽颜色不好看,但入口甘醇,焦香味浓郁。
楚哲瀚从未见过这样的茶,他尝试的抿了一口,品尝了一下,竟然意犹未尽,点点头,说道:“好茶。”
他问王氏,这是由什么制成的,王氏恭敬的回答说,是自家女儿用大麦炒制的,名叫大麦茶。
楚立恒也赶紧抿了一口,说好喝。站在一旁的侍从惊讶的嘴巴都合不上了,这两位嘴巴很刁的主子曾几何时这样反常过,不管是主子还是主子的堂弟,除了见皇上,其他到哪里都是用自己的茶具,泡自带的茶叶。
楚哲瀚刚坐下,就收敛了威严的气势,询问了柏三柱和王氏家里的情况,柏三柱和王氏也老实,事无巨细都如实相告了。
柏三柱和王氏也从未见过这阵仗,刚开始还有些微微发抖,看到坐在上座的两位爷问话并没让人觉着不自在,也就放轻松了些。
楚哲瀚发觉,面前的庄稼汉一聊到田地和儿女的事情,话就稍多了起来,也就时不时的问上土质和庄稼的问题,以及两个儿子有没读书,读的怎么样。
之前楚哲瀚也就询问过宋掌柜,关于熙儿的事情,现在听到熙儿的爹娘亲口说自己的女儿,那又是另外一种感受,更是高看了这小女孩一分。
熙儿也向楚哲瀚道了谢,关于前些日子楚哲瀚送的年礼,并说了自家关于对这些种子的打算,争取第一次种植能成功。楚哲瀚惊讶,他也是偶然的机会吃过,觉得味道不错,之后又想了办法,才弄到了这些,想不到这个小女孩能知道这些物种的特性,并能准确的说出它们的种植方法。
就这样聊着,不知不觉到了快吃午饭的时间,楚哲瀚像想到了什么,兴趣大发,即兴提出午饭就在柏三柱家里解决,让外面的一众人散了,各自回家去吃饭,不必侯着了。
这可让王氏慌了神儿,煮些什么好呢,家里的菜也不丰富,也没什么能拿的出手的,关键时候还是熙儿沉着冷静,麻利的将大骨焯水洗净,放上水,大火烧开,改小火慢炖。
那边王氏已经麻溜的切好辣白菜和肉片,并泡上了木耳香菇和猴头菇,又去鸡窝抓了只养的肥肥的公鸡,收拾完了,按熙儿的要求,把胸脯肉切了丁放了少许的盐腌制一会,这样的鸡肉口感才嫩,四儿去暖棚里摘了一盆青菜,福子喜子跑去搬了几块豆腐回来。
求推荐票票和收藏啊,有好心的亲么?
第五十三章 赚大发了
熙儿做了个菌菇大骨汤,蛋皮卷成的八宝鸡肉卷,剁碎的鸡茸加了木耳香菇,干煸鸡,辣白菜炒肉片,把豆腐切片,用油炸过,加了肉片、木耳和辣椒酱做了家常豆腐,炒了把青菜,加上肉沫蒸蛋,用了家里几乎所有的食材,做了六菜一汤。
虽没大户人家做的精致,但是基本也是色香味俱全,熙儿讲究一条,不要把他们吃了拉肚子就算是成功。
另外也备了两桌给下面的侍卫们,除了没有干煸鸡和八宝鸡肉卷,其他菜都一样,不知道这些侍卫们怎么评价饭菜口味的,反正收拾碗筷时,桌上如同风卷残云般,全吃光了。
家中女眷是不能跟客人同桌的,所以楚哲瀚让柏三柱以及福子禄子来作陪,看饭后的情形是吃的心情不错。
临走时,楚哲瀚留下了一封金,里面足足有八个金元宝,也足有八百两银子。
熙儿心里乐了半天,合着一顿饭值八百两,那自家也赚大发了,正当她暗自窃喜,就想掐着指头来掰算掰算,以后腆着脸,多拉他们几次来吃个饭,那比辛苦干作坊强多了,楚哲瀚看着那见金子眼开的小模样,心里直想上去捏那白乎乎的小脸。
“这是上次豆瓣酱你们应得的银子。”楚哲瀚又恢复成严肃的样子,其实今儿个这小妮子的一举一动,他都瞧在了眼里,虽说比正常的同龄女子思想上要成熟了几分,但毕竟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