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傻女励志记-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拖,好的都给别人挑去了。
这一两年,也有交好的老姐妹上门来给小女儿说亲,可听那条件也不是拔尖的,孙氏都给挡回去了。
孙氏也是有目标的,起码是小富户的少奶奶啊,地嘛有个一两百亩,以后过日子吃喝不愁啊,吃喝拉撒有丫鬟婆子的伺候着,到时候她这个老婆子啊也沾沾小闺女的光,大闺女的光是沾不到了,也怪当时眼光底,怎就看上那个黄涂呢。
这熟人托熟人的比找媒婆子强,媒婆子专拣好听的说,不好的见不得人的她都能糊弄过去。
孙氏拣了个大晴天,捣腾了自己,带了两盒子让柏二柱去买的点心,
去了隔两村的花婆子家,花婆子年轻时跟孙氏是一个村子的姐妹,出嫁后离的也不远,年轻时见面的机会不多,年岁长了,都到了做婆婆的年纪,也没人能管着、约着了,来往也就渐渐多了。
花婆子人比孙氏活络,认识的人也多,这事找花婆子绝对没错。
这柏小芬花婆子也见过,她不好当着孙氏面讲,这柏小芬啊性格太面,嫁到谁家,除了没了婆婆的,其他的估计日子好过不到哪里去。
可孙氏还要找富户家,这事儿要办好了,她就是大功臣一个,如若办的不好,那她可就是罪人了。
要说这花婆子心里也不是没有人选,可要是柏小芬嫁过去了,日子可没在家好过。
这家人家就是花婆子同村的黄员外,这黄员外家境富足,在本村其他村子甚至更远的村子都有田产,在县城还有几间铺子。
黄员外有个独子,但是从小体弱多病,现在都十五六岁了,也是病怏怏的,请了好些郎中都没看好,都说是从娘胎里带出的病根儿。
黄员外也有几个姨娘,可生来生去都是生的些闺女,再想盼个儿子可怎么也没盼到,补药吃了不老少,姨娘也抬了不少个,可再要个儿子啊比登天还难。
他想来想去,还是给儿子找个媳妇,说不定还能为黄家传种接代。
年头放出去的消息,到现在没几家应,本村了解底气的没人敢把闺女嫁到黄员外他家,人家有担忧啊,万一这黄家少爷突然嗝儿了呢,那不是一辈子守活寡吗。
花婆子想起了黄员外,就跟孙氏提了一嘴,说这黄员外家的独子现在正找媳妇呢。
孙氏听了这句就动了心,这年头能当员外的都是富户,员外这个头衔本就是花银子买来的,不但得有银子还得有关系门路啊。
花婆子后面说的花孙氏可一句没听着,包括说这黄少爷病怏怏的,如果嫁到门上能给黄家留个后,那就是功德无量的大好事了。
当黄家唯一少爷的婆娘,以后就是少奶奶了,哪个庄户人家见了她也得是点头哈腰的,想想多神气啊。
孙氏脑子一热,想都没多想,就让花婆子说媒去,先安排个时间相见相见,没啥问题就定下来。
第四十八章 柏小芬定亲
孙氏想啊,黄家应该可信,这庄子地的都在呢,只要不是骗子,她女儿少奶奶的位置是坐定了。
一切跟花婆子说定了,孙氏回家等信儿就行,花婆子本是留孙氏吃午饭的,可孙氏心里激动啊,恨不得赶紧回家告诉柏老头,自己给女儿找的这门好亲事。
柏二柱从地里扛着锄头赶回去吃午饭的时候,刚巧碰到了赶着牛车出去送货的柏三柱。
柏三柱家现在有了长工,也不需要他常常下地干活,这次又是去送货,所以穿上了女儿拿回来的新衣裳,料子虽不是很好的,但是也整洁了许多,门襟处还绣了精致的花纹,加上柏三柱本来身材底子就很好,顿时显得气质上来了许多。
远远的看着前面迎面赶着牛车过来的人,柏二柱一看不是三弟吗,几日不见,都变得洋气了,再看看自己,卷着袖子扛着锄头,裤腿子上门沾满了泥巴。
柏二柱顿时觉着自己矮了许多,本想找个岔路避避,怎想两边没任何的遮挡,只能生生迎了上去。
很觉的尴尬的跟柏老三打了招呼,柏二柱看着坐在牛车上柏老三的
背影心中如同打翻了醋坛子,曾几何时柏老三如此风光过。
从小到大,不管是吃的还是穿的用的,柏三柱在这个家里总是得到的被照顾的最少的,衣裳都是他和柏大柱穿过的,嫌小的,好吃的柏老头和孙氏都是紧着他和柏大柱。
老三真的是傻,从来不抱怨,给他什么他才拿着,干活最多最累不说,也没人花这心思去关心他。
真是风水轮流转啊,柏二柱丧气的想到,谁曾想到柏三柱也能有这么光鲜的日子。
一路颓废着,柏二柱回了家,那一无是处的柏三柱怎能混到这种好日子呢,小孙氏看到柏二柱回来了,赶忙迎了上来,想脱掉柏二柱脏了的外衣。
被柏二柱一把推开了,“怎么地,老娘们儿,还嫌老子脏,你嫌老子当初怎么不看上柏老三的,要不现在的快活日子就是你的了,死娘们儿。”
小孙氏被骂愣了,随即反应过来,冲上来指着柏二柱的鼻子骂道:“你这是抽哪门子的风,不要老娘给你脸你不要,在外面受了气找老娘发火,有本事你找你爹去,是你爹让你干这累活儿的。”
这说的是让柏二柱恨的牙根儿痒痒的,要不是他爹,自己至于受这委屈吗,以前的日子过的多好,出去玩玩牌,看看年轻的女人,虽然没敢碰过,但过过眼瘾也舒坦,晚上想几点回就几点回,白日想睡到啥时候就睡到啥时候。
吃午饭的时候,柏二柱在饭桌上就说了:“爹,你看儿子整日累的像条狗,老三家听说又请了短工还请了不少的长工,这每日的工钱可不少,您老能不能跟老三说说,便宜了外人是个傻,不如我和他嫂子去帮忙,好歹这银子也能进自家口袋不是。”
柏老头还没吱声,孙氏接口道:“是啊,这败家玩意,有了些银子烧的慌,没说拿些来孝敬孝敬娘老子,跟他说让老二家的都去。”
“娘啊,你不知道,我听说啊,三弟妹的爹娘也一直在她家养着呢,娘家兄弟前些日子也来了,这是慢慢的要把柏家变成王家的架势啊,以后三弟就是倒插门儿喽。”小孙氏朝着柏二柱挤眉弄眼道。
柏老头压了口酒,重重的把杯子放在桌上,杯子里的酒溅出不少到了桌上,看着柏老头有些心疼,恨不得立马上去舔了它,可当着儿孙的面也不能失了架子。
“你们记着柏家的儿孙是不能倒插门儿的,你们三叔要是倒插门儿了,我立马把他扫出柏家,把他的名字从族谱上抠掉。”柏老头看着柏老二家两个小的说道。
他很有威信的扫了扫柏二柱和小孙氏两夫妇,“老三是我没教育好,可老三人老实,我量他还不敢做出这等忤逆的事,等我问清楚了再说。”
小孙氏和柏二柱两人对看了一眼,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从眼睛里一闪而过。
吃过午饭,柏老头实在是躺不住,就穿了鞋,就向村口的方向走去。
到现在为止老三家的门他也就进去过一次,之后老三家的也没再邀请过他,他也没再腆着老脸来过。
不过他知道,除了老三,不管是老三媳妇还是孙子孙女们,都不跟他亲近,甚至还有浓浓的排斥。
他自己都说不上来,啥时候让老三一家这么抗拒了,平日里他是一家之主,那些唧唧歪歪鸡毛蒜皮的小事,他也没必要去过问,不过这对夫妻是他三个儿子里面最勤劳也是最能吃苦的,哪家媳妇不受点婆婆的气啊,这都是应该的,孙氏当年也没少受他母亲的气。
柏老头相信自己去跟儿子说说,老二家的两口子能过来挣些银子,这银子也不是流到外人手里,还不是一样在老柏家吗,看三媳妇也不是那不好说话的人。
柏老头敲门的时候,是四儿来开的门,她正等着她爹柏三柱回来呢,她爹答应了,回来时给她带镇上的肉包子,小姑娘正值发育的年纪呢,饭量渐大,老说吃过饭没一会儿就饿了。
四儿看着柏老头站门口,就朝主屋奔去,“娘,娘,爷来了。”
王氏正在里面切着生姜蒜末,听到四儿的话,她麻利的洗净了手,迎了出去,“爹,您老咋来了,来进屋坐吧。”
柏老头摆摆手,他看着院子里忙碌着的女人们,问王氏道:“这些都是咱村上的婆娘们?”
“是呢,爹,家里忙不过来,可不请短工吗。”王氏应声道。
“那,不是听说有长工的吗,怎么没瞧见影子。”柏老头问。
王氏给柏老头搬了张板凳,柏老头就坐下了,“两个长工去地里了,地里的白菜可以一些了。”
“地?你家买地了?”
“是呢,爹,买了些日子了,以前都是三柱一人忙,现在家里事也多,他也不能分身,只能请人了。”王氏回答道。
柏老头听过点点头,看来这老三家确实是发了迹啊。
“那个,我今儿个过来,是想看看”柏老头没说完,就瞧着王老头过来了。
他想说的话生生的噎进了肚子,跟王老头没说几句,就找了个借口回了家。
两家已经多年没往来了,有些方面柏老头知道孙氏做的不像话,但是他认为这是老娘们的事,老爷们也没必要插手。
可这次让柏老头的感觉很不好,似乎吃了王老头的败仗灰溜溜的被羞辱回来了。
柏老头一连几天都闷闷的,实在忍不住了,柏老头让建本和建弘去喊柏三柱得空来家一趟。
当天晚上,晚饭过后,柏三柱就过来了,柏老头不想孙氏在旁边咋咋呼呼的打扰他和三儿子讲话,于是把柏三柱领到院子外面。
仔细询问了王氏的爹娘怎的住了这么久,现在家里做些什么营生,地啥时候置办的,置办了多少等等。
柏三柱也学着长了个心眼儿,这么长时间,不是儿女们叮嘱他,就是王氏吹枕边风,对王氏不好的,他要么一问三不知,要么含糊其辞。
这地啥事置办的他还真不知道,搬家后,王氏和儿女们才告诉他。
柏老头让柏三柱请柏二柱去家里做工,银子发给外人也是个傻,还不如给了自家人。
柏三柱说了,家里的大小事情是福子和熙儿做主,这事啊他只能回去帮着问问。
这本是句老实话,可在柏老头看来儿子就是回绝了他,当面打了他的老脸,当即柏老头就气呼呼的回屋去了。
留下了柏三柱傻愣愣的站着,人的心海底针,这人的心思啊,怎么那么难捉摸,自家啥事都是摊在桌面上,一家人商量的,怎地到了老房啥事儿都要人猜心思呢。
花婆子跟黄员外和孙氏约了双方见面的地儿和时间,双方都?意亮艘幌拢?旁诨ㄆ抛蛹壹?嗣妗?p>; 黄家小少爷是个脸色苍白弱不禁风的瘦弱公子,因为瘦,到显得眼睛特别的大。
柏小芬也被孙氏逼着换上了新衣裳,插上了银簪子,本就羞怯的人,在那场合更是一言不发,只是抬头悄悄的瞧了一眼黄少爷,就再没抬过头。
黄少爷也没力气多站,所以就刚见面时做的礼貌周全,其他的也是话不多言。
不过孙氏看黄少爷到是满意,小伙子除了精神头不好,长得到是不赖,礼貌也不缺少。
黄员外和他夫人刘氏看柏小芬,长相也不错,看了也是能拿捏的住的,所以第一印象还不错。
双方都满意后,就是合八字之后商量定亲的日子,柏家想留着女儿多过几年,黄家是想给儿子多多的补一补,好歹能留后是最好的。
所以这定亲的日期初步定在了年后,成亲的日子再能缓个两年到三年。
事情谈妥了,八字也请大师合了一下,大吉,孙氏心中的大石头落了地,跟黄员外攀亲家了,这下眼睛更是长在头顶了。
天气一晃已经很凉了,熙儿家的作坊已经从院子里面搬到了屋里,炭盆儿燃着,屋内暖和了很多,做出来的酱菜放到外面冻着却别有番滋味。
第四十九章 祭祖
王老头和崔氏已经被王大?接回了王家庄,没多长时间就要过年了,过年总要在自家过,哪有在出嫁的女儿家过的道理。
家里准备年货都是熙儿和四儿来准备的,年前的事情很多,家里人添置新衣裳不说,还得准备过年那些天吃的菜,以及年前祭祖的东西。
祭祖这天,作坊是放假的,都放了婆子媳妇们回去祭祖。
家里虽分家了,可祭祖还是需要一块儿祭的,往年没分家,都是柏老头带着儿子们去太爷太奶的坟上整整坟头,点些纸,跪拜跪拜什么的。再全家去家族的祠堂里跪拜跪拜,再由柏文读些他自己写的祭祖的长篇,听得人都是脑袋直点,睡意朦胧。
只有柏老头听得很认真,还不时的跟着点头,柏文则是在大家面前卖弄着他的半吊子文采。
今年,家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是兄弟几个分家了,再一个家里添了人口,就是柏文成亲了,还有一个就是柏三柱发家了。
早早儿的柏大柱就同贺氏,带着柏文、范氏以及柏武,一起坐了牛车回来,车上带着一些跟往年一样的祭品。
柏三柱带着妻儿,以及女儿们准备好的祭祖的纸钱元宝之类的,去了柏老头家。
柏大柱见着柏老三热情的迎了上来,柏二柱见了则是装着没瞧见,坐在凳子上,靠着墙,翘着二郎腿,柏老头则是淡淡的看了他一眼,就起了身。
之后柏老头带着一众儿孙,各家拿着准备的纸钱鞭炮之类的,浩浩荡荡的去了祖爷祖奶的坟。
柏三柱整好了坟头,换了新坟帽,麻利的摊开了鞭,摆好了炮,等着柏老头先焚纸祭拜。
柏文漠然的站在一旁,福子在帮忙烧纸钱,禄子负责带好喜子,柏武则跟着建本建弘在一旁打闹。
柏老头刚刚示意点鞭炮,柏大柱赶忙从柏三柱手里抢过了火折子,去点燃了鞭炮。
喜子赶紧捂住耳朵,转进了禄子的怀里,刚在打闹的柏武三个也静了下来,打算等鞭放完了去找那些被弹开的,未点燃的小鞭炮,柏文依旧漠然的站在一旁,时不时的会看一眼在点纸钱的福子。
一一在祖爷奶的墓前拜过后,柏三柱依然像往年一样整了整被几天调皮的孩子踩乱的周边。
祭祖那天是需要准备中午吃的斋菜的,女人们先是在家准备斋菜,之后再一同去祠堂祭拜。
家里的灶房里,王氏贺氏以及四儿熙儿在灶房里忙着烧菜,小孙氏靠着灶房的门框,吐着瓜子皮,看着她们烧菜。
因为王氏烧菜好吃,所以四儿和熙儿自然抢着去烧火,贺氏则是怕饭菜弄的不干净,她和儿子们没法好好吃饭,所以自觉的承担了洗菜的任务,新媳妇范氏躲在后院儿贺氏那房里,鲁氏也躲回了自己屋。
孙氏当然歪在炕上,都打起了鼾声,晚上睡晚了会儿,早晨不睡下回笼觉哪里都感觉不舒坦。
福子被派回来喊女眷们一起去祠堂,孙氏才不情愿的睁开了眼睛,伸了懒腰,慢慢腾腾的下了炕,等她弄好,其他几个都已经站在大门外等她饿了。
王氏带了香烛去了祠堂,刚到祠堂,像往年一样,柏三柱接过了香烛去换下了旧的,依旧是柏文准备的稿子,照着先抄写好的再读了一遍。
在柏老头带着跪拜后,说是有几句话要在祖先面告诫一下子孙,说柏家子孙虽是分了家,但分家不分心,兄弟之间都是打断骨头连着筋,有福一起享,有难一起当。
边说这些,柏老头的眼睛时不时的看下柏三柱,熙儿知道,这话就是说给自家听的,就是发财了,要带着整个柏家一起发,不能一家独享。
熙儿几个其他不怕,就怕柏老头以孝道的名义压着她家带着柏老大和柏老二一起分银子。
果然,柏老头就说了柏二柱是如何的辛苦种地,又是如何的没银子,让柏三柱在祖先面前,同意自家二哥进作坊帮忙做事,这就是对他和孙氏的孝道了。
柏三柱无法,只得暂时硬着头皮应下来,说是具体做啥,回去还得商量商量。
柏二柱一听来了精神,说是自己怎地也当个头头吧,还能替三弟家仔细把着银子。
柏大柱说实话,这次回来,就是打好算盘珠子回来的,老三家的下饭菜能给外人代卖为啥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