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手机连接游戏仓库-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正谦点点头:“叔公你说,我听着呢。”

    陈荣良开口说了:“是这样的,上次村里开会,提议说要修缮一下村里的祠堂,这个每家每户都要按人丁出钱,大家基本都同意了。不过还不是很够,村里公家账户也剩不了几个钱,听说你成了大老板,我就想着过来问问,看能不能麻烦你多出一点。”

    说到这里,他看了一眼陈正谦的脸色,发现没什么变化,连忙补充了一句:“放心,具体的捐款名单,以及捐款数目,我们到时候都会统一刻在祠堂墙壁上的,让大家看得清清楚楚的,钱也不会花到其他地方去,全部都会用在修祠堂上。”

    按理说,这种行善积德,福泽子孙后代的事,陈正谦也没理由拒绝,毕竟村里的祠堂,大家都有份的,自己的根在这里,怎么也避免不了的事实。

    关键是捐多捐少的问题,一次两次还好,要是每次村里有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出钱,那陈正谦可不愿意。毕竟自己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这事算是给他提了个醒,必须立个标杆才行!

    倒是老妈李晓梅一直不停地给自己使眼色,陈正谦给了她一个放心的眼神。

    陈正谦决定把皮球踢回给陈荣良,问他:“叔公你觉得我捐多少合适?”

    “这个……我不好说,你看着给就是了,多少都是心意,祖宗都看在眼里的,原则上是每户一百一个人。”陈荣良也不好说,毕竟捐款这种东西,从来都没有什么硬性标准,一人一百是村里大家商讨过的意思,还算合理。如果觉得自己不需要祖宗的,你也可以不捐,到时候给人戳后背就难讲了。

    而在他看来,陈正谦能多捐几百块已经不错了,要是上千那更好。

    陈正谦默默在心里算了下,按照村里一百二十多户人家,七百多个人来算,大概能够收到七万多块钱,再加上村里公家补贴一点,八万还是能够凑到的。

    但是祖祠分上下两座,同时修两座的话,八万块钱就有些勉强了。难道修一次祖祠,怎么也得修得好一点吧,起码扛个几十年风雨的,十万或许还可以。

    想到这里,陈正谦就开口了:“其实捐款也不是什么问题,不过我有个条件。”

    听他松口,陈荣良顿时精神一振,连忙说:“你说说看,只要我能帮上忙的,我一定会帮。”

    “叔公不用担心,不会让你很为难的,其实也算是为村里谋点福利吧。”

    陈正谦笑着说,“是这样子的,我想承包一些村里的土地,准备弄个生态旅游度假村,看能不能吸引一些城里人来这里玩。到时候需要人手的话,会直接从村里面招,工资肯定比种田高的,所以希望村里行个方便。”

    陈荣良愣了愣:“哦?你想承包哪里的地?”

    “就我家门口这片吧!”陈正谦手指着院子外面,画了个弧线,“从屋后到对面山坡,东边那片竹林到西边的田界,包括叔公你们家跟进良叔公家的池塘,我都要!”

    那一片几块坡地,都已经丢荒好多年了,有人种了几棵桉树在那里,更多的是直接留着长草。陈正谦想要承包下来,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重点就在这两口池塘。

    陈荣良忍不住吸了口凉气,乖乖,这也太大手笔了吧,这陈国伟家的儿子,看来比自己想的还要有钱啊,一出手就是十几万。

    就连李晓梅也呆住了,没想到儿子一开口就是承包这么大一块地,而且都不跟自己商量一下,好歹等他爸回来,一家人商量下意见再说也不迟啊。

    陈正谦看着陈荣良,认真地说:“土地承包五十年,每年的租金,按照村里租金的最高价来算,我不会占村里便宜的。不过两口池塘,我要买下来,只买不租!如果能够早点谈下来,我就多捐一点,五千打底。”

    这已经算是极好的价格了,如果还不肯答应,陈正谦也没有办法了。

    “这……”轮到陈荣良犹豫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四章 承包

    陈荣良并没有立即答应下来,而是说回家跟家里人商量一下。

    因为他原本打算把鱼塘当做家产,留给两个儿子的,不过现在陈正谦摆明想要买下来,而且只买不租,不差钱的大老板,陈荣良还是挺动心的。

    其实他心里已经答应了,只是想着回去跟家里商量下,要个什么价格比较合适。

    陈正谦也由得他去了。

    其实田园生态度假村的想法,陈正谦早就有了,不过之前只是有个模糊的概念。

    这次回到老家来休假,看到老妈闲赋在家,觉得应该给老妈找点事情做,免得她太无聊了。所以就想到了承包土地这一项。

    承包土地在农村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从零四年开始,村里就已经有一些不想继续种田的人,陆陆续续地把自己的田地承包了出去,租给别人规模化种植各种经济作物。每年的租金从两百到三百一亩不等。

    至于山林就更便宜了,都是种一些桉树或者果树,前两年流行种植发财树,赚多赚少陈正谦不清楚,不过租金是真心便宜,一大座山头,几十块钱一亩,一年下来也就几万块钱。

    前任村长吃相太难看,村里的山头被他八千块一年承包给了自己儿子,结果被人告到市里去,然后就丢了官帽子,以前可是威风得很呢。

    对比大城市跟农村的区别,陈正谦发现,自己还是喜欢农村多一点。

    这里空气清新,有熟悉的家人,更适合休闲生活,而大城市则适合拼搏,适合有梦想的年轻人挥洒汗水。

    有钱了,在农村承包一大片土地,盖房子种果树,种种菜养养鱼什么的,做个现代化的悠闲小地主,貌似还挺不错的。

    在陈正谦的设想中,等将两口池塘都买下来之后,直接打通,连成一片,形成一个几十亩大的人工湖。然后池塘里种植王莲,做成奇特的“莲叶桥”。

    王莲是世界上叶片最大的水生植物,叶子最大直径可达三米以上,表面光滑,叶缘上卷,好像一个个巨大的翠绿色盘子。而水下的根茎似伞架,所以巨大的莲叶,可以支撑六七十公斤的物品而不沉,就算人站在上面,也可以稳稳当当的。

    完全可以坐在荷叶上面钓鱼,或者吹凉风,这该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还可以在池塘边盖几座小木屋,里面的装修不需要太豪华,但是一定要有特色。朋友们来参观游玩,也有地方住。等到正式营业的时候,就向游客们收费入住了。

    现在的城里人太奇怪,有肉不吃吃野菜,有房不住住野外,这种乡村田园风格的小木屋,临水而居,应该很受欢迎才对。

    池塘往山坡方向,可以弄一个花圃,到时候把玫瑰花移植过来,加上其他各种花,一起做成特色的主题花圃,一年四季都不会枯萎。或者简单点,就弄个玫瑰主题花园也行。

    当然,这些都只是在构想当中,具体能不能实施,还得看村民同不同意自己承包土地,还有村长陈荣良和另一位村民陈进良,肯不肯把池塘卖给自己,不然以上都是空话。

    就算承包下来,也要仔细规划,然后进入施工阶段,最后完工了,才能体验到陈正谦构想中的这些美好事物。

    陈正谦打算弄好之后,先邀请一些有钱人过来体验一番,然后让他们回头帮自己好好宣传宣传,这样就不愁客源了。

    “五千块钱说捐就捐,你当你是银行提款机啊?”李晓梅对陈正谦的行为很不满,照她说,捐多几百块钱,就已经很不错了,自己家又不欠他们什么,祖宗又不是他们家自己的。

    而陈正谦看来,五千块钱还算一个合适的价格,一两千不少,五六千也不算太多,之前好像修土地庙的时候,有村民捐了一万的吧?

    那这样来说,自己这五千块也不算太多。如果五千块能买来村民对自己家的羡慕,对爸妈的羡慕,那么陈正谦觉得这些钱还是花得值得的。

    李晓梅忍不住又问:“你真的要承包村里的土地啊?”

    陈正谦点点头:“当然,我可不是开玩笑的。”

    李晓梅就急了:“承包这么大一片地,得要多少钱啊?”

    “不多,估计也就十几二十万吧。”

    陈正谦想了想,说:“我目测了下,这片地最多也就五百亩,甚至还不到五百亩,按照一亩两三百块钱的租金,贵不到哪去的。”

    二十万陈正谦觉得还是挺划算的,关键是老妈以后就有得忙了,自己还能请一些亲戚过来帮忙,帮助大家改善一下生活条件,毕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十几二十万还不叫贵?”李晓梅被吓了一跳,自己以前一年都攒不下来两万块钱,儿子承包一片土地,就要十几万,这……

    陈正谦无奈地说:“现在城里买个一百平方的房子,都不止五十万了。况且我租下来,又不是什么都不做,到时候投资个上百万,弄成一个小旅游度假村,吸引一些城里的游客过来玩,肯定收入不低,很快就能回本的。到时候就交给老妈你来管理好了。”

    李晓梅连忙摆手:“我怎么管理得过来,我又没学过这些,不行的不行的!”

    陈正谦安慰她:“放心得了,到时候我会给你安排人手的,还要从村里面招一些村民帮忙打理,也可以让二婶她们来帮忙,会给她们发工资,你只要帮忙镇住那些村民就行了。”

    他很乐意帮助别人改善生活,但是不意味着他就是滥发善心的圣母。

    天刚黑,村里又召开了村民大会,而陈国伟还没有回到家,陈正谦也不想去参加,李晓梅也没去。

    村长陈荣良看大家都差不多到齐了,就说:“今晚找大家过来开会,主要想说两件事,一个是筹钱修缮村里祠堂的,目前已经筹得差不多了。我今天去问了几家人,他们也表示愿意多出一点。嗯,陈国伟不在家,他儿子在,也替他爸答应了,不过他说他想承包村里一些土地。”

    “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二件事,承包土地要经过三分之二的村民代表同意才可以向镇政府报备,你们想想要不要同意吧。”

    陈荣良就把村委会地图拿出来,标注了陈正谦想要承包的那片地的范围。

    村民们赫然看见,陈正谦想要承包的土地,包括了村长家的鱼塘。

    所以就有人问了:“村长,你答应把鱼塘转出去?”

    陈荣良很淡定:“卖掉又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只要价格合适,没什么不好的。”

    他已经跟家里人商量好价格了,如果连带鱼塘里面的鱼一起卖的花,就五万块钱,不包括鱼的话,就三万块钱,陈荣良觉得自己这个价格还算是合适的,如果陈正谦要还价,他也能够接受,只要不是压太多就行,不然他宁愿留着。

    至于那五千块的捐款,呵呵,公家的能比得上自己家的?

    不过这话不能说出来,他看向另外一位鱼塘主陈进良,问:“进良你怎么说?”

    陈进良沉声道:“我想把鱼塘留给我儿子。”

    陈荣良皱着眉说:“你儿子不是在鹤城安家了吗?我看你还不如把鱼塘卖掉,把钱给你儿子拿去还房贷更好。”

    其他人也附和着说:“就是就是,陈国伟他儿子这么有钱,肯定不会少你的。”

    “你该不会以为你儿子还会愿意回来农村种田吧?”

    “你儿子现在一个月五六千块钱,在鹤城也生活得很好,哪里用得着你担心!”

    见大家都这么说,陈进良也动摇了:“我回去跟我家里商量下。”

    “你家里不都是你拿主意的么,这种东西还用得着怎么商量,按我说,拿到钱才是最实在的,反正鱼塘一年也赚不了多少钱。”陈荣良自己也养鱼,自然知道行情的。

    陈进良也被他说动了,表示只要价格不是太低就可以。

    陈荣良看向其他人,那几个土地在陈正谦承包范围内的村民,表示只要价格合适,都没有问题,反正留着也是丢荒,现在都没人种田了,何况是这种收成不好的坡地。能承包出去,自然是好事一件。

    这样一来,陈荣良就知道问题不大了,其他村民代表更是没有什么意见。

    就这样,村里意见通过了。

    陈荣良当晚就去找陈正谦!(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五章 玉露

    “什么?”

    刚回到家坐下来,还没来得及喝口水的陈国伟,听到上门的陈荣良这么一说,差点把杯子都摔了。

    他看向坐在另一边沙发上的陈正谦,愕然问:“你怎么想到要承包村里的土地?再说了,那片荒地能做什么,种草都不长的?!”

    陈荣良听他这么一说,有些不安,难道说这事要黄了?

    不会吧……

    自己可是好不容易才下定了决心,还费了那么大力气去说服其他人,难道就这样草草结束了?那可是好几万块钱啊,够自己一家生活好几年的!要是交给儿子拿去做点生意,说不定过多两年就变成十万了!

    他心有不甘,不过表面上还能保持镇定。

    陈正谦倒是很淡定:“先把鱼塘买下来,然后打通连起来,形成一个大人工湖,还要从村口那条河把活水引过来,免得变成一潭死水。这些到时候我会找人来做的,弄一个详细的发展规划,反正不会亏钱就是了。”

    既然他都这样说了,陈国伟就算有心想反驳,也不好再说什么了,反正钱是他自己的,爱怎么花就怎么花吧,只是对他这样大手大脚花钱还是颇具怨念。

    陈正谦对陈荣良说:“荣良叔公,具体土地承包问题,我到时候会让人过来办手续的,这个不着急,嗯,鱼塘的事也是。不过请放心,我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价格的。至于捐款,方便说下现在筹到多少钱了吗?”

    他觉得自己既然要捐款了,怎么也得了解一下情况先吧。

    陈荣良松了口气,总算没有出差错,想了想就说:“目前为止,大家都已经捐了,除了你们家以外,还有几户人家也另外多捐一点,加起来有八万五吧。”

    在他想来,加上陈正谦那五千块,也有九万了,修缮两座祖祠,还是够的。

    陈正谦沉吟着说:“那我多出点,捐个一万五,凑够十万吧。”

    这下子连老爸老妈都惊呆了,一万五啊,很多打工仔一年都没办法剩下一万五吧,就这样捐出去了?

    万一捐了,祖宗还不保佑怎么办?

    不过想想,说不定儿子能有今天这个成就,就是祖宗在保佑呢?

    想到这里,陈国伟夫妇相视一眼,也放下心来了。反正孩子也这么大了,也懂得赚钱,他做事有分寸就行。

    陈荣良更是惊呆了,他原本指望能拿到陈正谦说的五千就好,结果陈正谦还多给了一万,直接凑够了十万块。

    他心里顿时一热,脱口而出:“你放心,土地承包的事,交给我来做,保证不会出差错的!”

    “那就麻烦荣良叔公你了!”陈正谦诧异他态度的转变,不过这也是好事,也就承了这个人情。

    陈荣良笑开了花,简直是意外之喜啊,而且是大喜那种:“不麻烦不麻烦,你捐这么多钱,我要代大家好好谢谢你才是啊!这样吧,到时候,我让人把你爸的名字刻在最前面,让大家都能看到!”

    谁知道陈国伟断然拒绝了:“我的就算了,记我儿子的名字吧,钱是他出的,当然要写他的名字!”

    陈正谦其实可以理解的,父亲是想把自己的名字登上去,多一份功德,老一辈对这些东西还是比较看重的。陈正谦则认为,信则有不信则无,不过有句话其实也说得没错,人在做天在看,善恶终有报!

    陈荣良准备告辞,陈国伟连忙从柜子里拿出一条未拆封的硬壳经典双喜,送给陈荣良,陈荣良推脱几番,也就收下了,高高兴兴地走了。

    陈正谦总算是放下心来,准备回头就请人来测量评估土地跟鱼塘价值。大方是一回事,但是天知道会不会有人为了那点蝇头小利坑自己一把,这点是绝对不允许的。

    第二天,陈正谦为修缮祖祠捐了一万五的事情,传遍的整条村子,村民们是很震惊的,没想到陈国伟家比自己想象的还要有钱。

    一万五啊,那是什么概念,买个越南老婆也不用一万五吧!

    所以大家对发了财的陈国伟,相当的羡慕啊,没想到以前只能老老实实砌墙搬砖的陈国伟,居然生了一个好儿子,听说开的车都是几百万的那种,真是了不起啊!提起陈国伟一家,大家都觉得做事大方豪气,是做大事的人。不像某些人,赚了点钱就忘了自己祖宗姓什么,清明都不回来给祖宗上坟。

    当然,也不是没有人妒忌,在背后说闲话的,但是这种人,往往也只会招来别人鄙视的眼神,自己没本事,还不允许别人长本事,也活该你一辈子只能待在农村耕田养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