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第一日不落帝国-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兴的禄汗进入早点摊的帐篷,旋开门帘一阵暖气铺面而来,帐篷角落里的大木桶里传来香气扑鼻的醪糟和马nǎi味。拿起长柄勺盛起一陶碗醪糟坐在矮几边上,打开袋子一看愣了。“巴乔山兄弟,这个是什么?怎么吃啊?”

    “这个叫糍粑包油条,外面包的是糯米打制的糍粑,中间是油炸的面点,很好吃的,直接吃就好!”尝了两口的禄汗马上被味道征服了,还在嚼着就口齿不清的赞叹道“好吃,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东西。”

    从来没有吃过糖的禄汗等人一边吃着包了蔗糖的糍粑油条,一边喝着从来没喝过的醪糟,吃完之后满头大汗心满意足的禄汗等人跟着巴乔山游历了城外所有的集市,女儿乌兰左一个叔叔右一个叔叔喊得可亲热了,一天下来大饱眼福、口福的众人基本了解辽这里的规矩和富庶。单单一个没有驻军的城市就足以震惊一项以实力说话的草原土鳖了。实际上为了自己长远的利益,每个做买卖的都可以抄起刀子和敢来抢劫的不开眼的混蛋拼命。

    转了一天回到驻地的禄汗发现留守的亲随将所有的货物都卖光了,采购清单上的货物也买齐了,还拿到了多余的几十个银币。震惊之余追问亲随才知道,集市上有专门当中介的商人,几十匹马的货物算是大宗批发,亲随跑一趟城市的平准处就打听好物价,跑了几趟就办好了事情。

    原本以为需要好多天才能完成任务的禄汗立马想到了巴乔山说过的话“这里是商人的天堂,这里没有钱办不到的事,这里人人都追求公平和效率,这里人人都有机会发财成功,欢迎来到新蒙古城!”
第146章 临潢府的巨大商机
    ()    “这里就是契丹的龙兴之地啊!临潢府就是辽太祖的发家之地吗?怎么看上去,一个号称五京之一的大城市这么一般,还不如一个大宋帝国的县城。”陈辉对项超说道。

    “你看地图,我们处于整个辽国的几何中心,东面资源丰富,南面人口众多,西面国土广阔,北面没有对手,可谓潜力巨大的好地方,你以为我吃饱没事干,从繁华富庶的南京道来这鸟不拉屎的上京道干嘛。赵龙虽然是老四,但是建了一个新蒙古城,进度比我们快多了。二哥在东面的工作辛苦多点也要看清楚我们的优势比老四强,他那里没钱没人,基础最差都建立稳定的势力范围了,自己二人都还处于批发商阶段,距离房东地主、大资本家的目标还是很远。

    临潢府得天独厚的地域组合,构成了一个立体的资源宝库。临潢府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全府境内已发现各类矿产地130多处,已发现矿种有30多种。现已探明的有sè金属储量分别为铅、锌矿石量4688万吨,现保有铅锌矿石量2656万吨,保有铅锌金属量165万吨以上;铜矿石量44。983万吨,银1400吨;黑sè金属铁1619万吨,硫铁矿7300万吨;石灰石贮量1亿吨以上,硅灰石贮量在80。3万吨以上;还有陶土、沸石、水晶等非金属资源。近几年来,临潢府的矿业经济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全府在册登记矿山65个。临潢府现有耕地15万亩,适宜种植玉米、小麦、大豆、谷子、高粱、烟叶等农作物110多种;可种植白菜、芹菜、韭菜等80多种蔬菜。其中:笤帚苗种植是临潢府的特sè种植业(小小的开了金手指给项超的李基提前搞代理人布局,让一批当地的契丹贵族做代理人种植适宜当地水土的作物,搞统购统销很是拉拢了一批人)。全府有林地面积360万亩,森林覆被率达32。4%,主要树种有油松、落叶松、蒙古野果、山杏及速生丰产用材林等40多种。人工栽植的2万亩落叶松是临潢府最大的人工落叶松林。全府山杏林面积132万亩,其中结实面积80万亩,年产山杏核500万公斤以上,是山杏核产区之一。全府现有草牧场面积484万亩,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饲草资源。全府年产优质绵羊毛230吨、山羊绒100多吨,是上京道地区较大的绒毛、皮张集散地。全府年加工皮张50多万张,商品肉7256吨。临潢府马鹿资源丰富,拥有东北较大的养鹿场——乌兰坝林场鹿场和石棚沟林场鹿场,全府马鹿现存栏达4600多只,鹿产品深加工和马鹿饲养繁殖技术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

    和大师兄一样接手良好集团打造的基础平台的陈辉很快就在连接上京道和中京道的物流产业做出了业绩。赵龙搞定了西蒙古(上京道的中西部)和西京道,自己搞定东蒙古(临潢府附近和呼伦贝尔草原一带)和中京道,四师弟项超再搞定东京道,辽国的经济命脉就掌握在老师的手中,大宋也能高枕无忧了。

    这片几乎就是草原的处女地根本就没有工业和商业,畜牧业的产出占到GDP的80%以上,极少数的农业产出连满足本地的粮食需求都困难。

    当辰基集团的技术人员的先遣队到了这里之后,短短的两年时间,各个部落和城市的居民平均产值就翻了两番。原本只能贱卖的牛马都成了金子,所有的畜牧产品的价格都上涨了三倍以上,而生产资料的价格直线下跌,原本无人问津的垃圾一样的羊毛几乎等同于一半重量的布匹,羊绒更是贵的离谱,几乎和等重的铜钱一样的价格了。骆驼绒和鹿茸几乎和等重的银子一样贵。原来一小袋子黑的发苦的粗盐可以换上好的十张生牛皮,现在一张生牛皮就能换到一斤雪白的jīng盐。

    虽然失去了那贱价进货天价卖货的机会,但是价格差的拉近和物流的改善带来的大宗商品贸易额的提升几乎千百倍与之前的零散贸易,各个部落的产出也都能以极快的速度转化为生产资料和消费品。铁器、农具、建材、钱币的敞开供应让所有的地区一片繁荣。

    轮锯、起重机、水泥、粘土砖等生产工具和建材的跨越式革命让草原上的木匠泥瓦匠每天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几十倍,但是每个工匠还是都累得吐血。因为订单增加的速度极为惊人,不少工匠的工期都排到半年以后去了。

    陈辉很是忌惮早先到南京道的前辈们,那些京东西路、定州路、高阳关路出身的土豪们在边军和辽国南京道的门路很宽,势力盘根错节,在集团的支持下,其财力rì益雄厚,开始有不听指挥的苗头了,自己自从发现有几个前辈瞒着检查组私自派遣家人走私计划外的盐铁物资到辽国后,就被老师安排了任务,到远离南京道的上京道发展实力,壮大一部分比不上南京道新兴的汉族土地贵族的保守派军事契丹贵族,打击和边军勾结的辽国反骨仔。

    这些拿了集团钱,反而不听话的家伙必须受到教育,否者集团的根基就要被动摇,要是每个代理人都不听指挥自行其是,集团就要分崩离析了,因此这些反骨仔最不能被老师们容忍。

    刚开始来这个贫穷的边缘地区还很为发展速度发愁,但是拿到下线们上交的报告之后,自己才再次认识到老师们的布局深远。

    只要好好发展上京道的势力,南京道和中京道的反骨仔都会被军事实力强大的保守派轻而易举的干掉。

    保守派唯一的弱点就是要依赖富庶的南京道提供的财政收入维持朝廷的运转,百年间双方在朝堂上的话语权随着南京道在财政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而颠倒。

    这种局面早就让大多数生活在草原和南京道以外封地的军事封建主贵族不满了,加上和宋朝通商之后让人更加妒忌的发狂的大笔贸易收入源源不断的涌入南京道。各地的契丹权贵们早就怒气爆表了。要不是理智的高层不断的妥协和安抚,南京道就要被西京道、中京道、东京道瓜分肢解了。

    李基把三位爱徒‘发配’到辽国北部边缘地区就是为了解决南京道的问题,大搞远交近攻的策略,也是为了今后开发北方做铺垫。

    如果说赵龙去西蒙古是为了控制未来威胁到世界和平的喀尔喀蒙古民族,项超去东北是为了控制威胁东亚和平的女真民族,陈辉就是瓦解辽帝国的内战幕后真凶。

    为了挑起鹰派和鸽派各个领域斗争,激化辽帝国最主要的民族矛盾,李基授权陈辉可以调动rì韩辽夏回五国的资源和人力。为了实现老师托付的任务目标,陈辉也抛弃了节cāo,立誓要不择手段的在最短的时间内干掉所有反骨仔,将辽国彻底cāo纵在手中。不久的将来,天祚帝耶律延禧就算当了辽主也政令不出行在(四时捺钵的移动行宫)。只要架空辽国皇室,经济上完全依赖大宋的如同一盘散沙的众多贵族和官僚体系就是一盘菜,穿越众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第147章 北方矿业的崛起
    ()    “考查一个地方有没有矿产不光需要采集标本,还要收集民间的信息和传说。一个个大型矿藏都是在多种外在特征和表现下被发现的。比如有铜矿的地方就有孔雀石和喜欢在铜矿周边生长的植物,有磁铁矿的地方容易出现奇异的生理现象和怪事,有煤矿和油气的地方植物稀少土地贫瘠,有锡矿的地方有锡草等等。”北方矿业专科学校的课堂上老师对学生展示着各种采矿必须了解的标本、图片。

    北方矿业集团是辰基集团矿业总公司的下属绝对控股财团,其名下的子公司全部都是位于辽国境内的各种地区矿业公司,拥有全资控股的122家子公司、绝对控股的20家子公司,相对控股的109家公司,参股的30家公司。涉及的业务包括黑sè金属、有sè金属、基础金属、煤炭、石油、非金属矿产的开采、加工、运输、销售等等全部的产业链。名义上未公开的矿山包括长城和北纬40°以北和东经60°以东的亚洲地区所有矿山。其市值估价约合50万亿1990国际美元。现有开挖的矿山基本都是一些靠近居民点的小矿山,每年的产出也相当于辰基集团诞生前的十倍产量了。

    北方矿业诞生之rì起,启动资金100万辰基钱(折合20万贯铜钱)全部用来买下了辽国最大的铜矿,这个铜矿在蔚州飞狐县(河北保定涞源县)。每年产出的铜矿通过运输到边境的榷场附近新设的定州广丰监铸造为铜钱,然后再到辽国购买矿山和各种资源。

    由于拥有几乎无限的现金流,兼并扩张的速度极为惊人,第一年在大部分资产(矿山)还未产出效益的情况下,资本金和资产增幅达到惊人的500%。等到第二年,也就是陈辉进入北方矿业,在上京道的子公司庆州节度使家开设的银矿收购矿石的时候,北方矿业的净资产就超过3000万辰基钱了。等到陈辉升职到上京分公司总掌柜的时候(也就是第五年)。北方矿业就有垄断辽国所有矿产的实际力量了,其净资产几乎达到7亿辰基钱之巨。

    现金流常年保持在10%的净资产比例以备不测,多余的钱都去圈地、行贿、购买开矿冶炼设备去了。

    这种速度也导致没有股东愿意拿它的核心资产去上市圈钱,虽然元祐十年的时候新京的证券交易已经很红火了,但是不差钱的北方矿业只拿了两家全资的子公司(辽东辽阳府西南的鞍山矿业和鞍山制铁)的25%股份上市圈了一笔2千万辰基钱的资金就可耻的匿了。实际上这些股份仅仅只是穿越众在北方矿业的资产的九牛一毛。

    元祐11年最新的内部统计部门给出的估价,北方矿业的净资产足足70亿辰基钱。也就是相当于70亿斗大米,也就是350亿公斤(3500万吨)大米,按照5软妹币一公斤的价格换算,其市值应当超过1750亿软妹币。

    北方矿业的原始股10万股(每股10辰基钱)也变成分红送配之后的1000万股,按照元祐10年的每股净利润30辰基钱和高成长xìng的300倍市盈率算,其每股价格至少9000辰基钱。其市值至少有900亿辰基钱,也就是22500亿软妹币,轻松超过中石油。

    话说回来,辰基集团的市值早在元祐8年就超越后世最高市值的苹果公司了。根本就不能以一个商业组织来评价这个集团了,国家托拉斯集团才能比较公正的表述这个涵盖了所有行业的集团。

    短短的8年时间,辰基集团诸多子公司当中,发展速度最快的还属北方矿业。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辽国地广人稀、地价低廉、贫穷落后、劳动力价格极低、金属制品价格极高、圈地容易、地主和贵族比较容易摆平等等都是账面资产急速增加的原因。

    可是实际上,北方矿业的账面资产急速增加的时候,其下游的加工能力没有跟上,空有一批矿山,而没有设备开采运输。矿石埋在地下很难变现。整个辽国几乎百分之九十的矿石都依赖于北方矿业的供给,但是这种依赖仅仅只是建立在辽国的加工能力和大宋帝国相比基本为零的前提下的。

    北方矿业几乎等同于辽国的矿业,北方矿业也等同于辽国的工业。那么辽国的钢铁产量如何呢?

    显然,辽国的铁产量陷入了负增长,钢产量一直为零。这就是穿越众的目的,用低价的大宋帝国出口辽国的钢铁制品打垮了辽国的工业基础。上游原材料的垄断和下游不可能和进口货竞争的局面就是穿越众一手造成的,上下游两个方向的夹逼让辽国始终处于不可能工业化的尴尬处境。

    这个布局也是陈辉想出来的,也是为什么穿越众给他这么高的授权的原因。穿越众多数都是皇汉系,在思想教育中夹杂了大量私货。培养出来的学生对华夷之辨也很透彻。自然一切谋划都已民族复兴为出发点了。强大自己的工作穿越众在做,削弱敌人的事只好由弟子代劳了。

    一切矿山的开采都是高薪雇佣的异族劳工,不择手段的减少异族的数量依靠的主要就是屠杀异族男子,迎娶异族女子了。怎么减少异族男子?后世的经验大大帮助了穿越众。印第安劳工都死在了安第斯山脉的矿坑里,殖民者才会引进黑奴嘛。送蒙古男人去当和尚喇嘛也是蒙古在三百年大清统治之下几近消亡的原因嘛。

    要消灭一个民族,首先要瓦解它的文化;要瓦解它的文化,首先要消灭承载它的语言;要消灭这种语言,首先从他们的学校里下首。-----汪新宇(他无耻的抢注了希特勒的名言)这段话就在外交学课本的第一面。

    让异族的后代为自己卖命也是成吉思汗的策略之一,同化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免费的汉语教育开支也是矿业集团的重要战略支出。
第148章 北大荒的远期开发计划
    ()    “你想死在这片荒无人烟的地方吗?虽然可以养活2亿人的土地现在还是不毛之地,但是也不是一代人的时间可以开发出来的。你要准备好多少东西才能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啊。”哥哥项中劝弟弟项超不要犯傻。

    “牺牲才是最高的美德,老师说过,为多数人的利益牺牲自己的利益就可以成神,也就是死而不亡的圣人。况且我也不是白白牺牲啊,花费在东京道的时间和jīng力都可以转化为自己的经验和资历,老师怎么会亏待有功之人?”

    “我的意思是,东京道的少数民族众多,民风彪悍,难以治理和开发。我在这沿海的便利之地工作一年就深有体会,你要到那更北面的山区里去建设林场和城镇?你没吃错药吧?”项中还是在劝说弟弟不要去内陆的山区。毕竟女真诸部都不是吃素的。

    “不要担心我,老师给了我很多锦囊,我在东京道的工作每完成一个阶段,就可以打开一个。刚刚在营建营口港深水码头和钢铁运货轨道的任务上完美结束之后打开第一个锦囊,上面才十几个字。”

    “说的什么?”项中急切的问道。

    “搞好水路运输,扶植完颜部,有问题找陈辉。”

    “就是这么简单?”

    “这可不简单啊!水路包括内河航运和海运,我们的大船都是搞海运的,没有足够的河船怎么实现江海联运?营口虽然在扩建,但是还是赶不上运力需求的增长。我们要准备扩建保州码头。鸭绿江和辽河一样都是大江,对于运输东京道的货物有很大的一样,其通航里程不相上下。

    只要建立起江海联运,就能和大师兄的东海物流网并联,我们就能直接和大宋帝国东部沿海的港口直接贸易,这意味着不差钱了,扶植完颜部建立地方**武装也不过小菜一碟,出了事我们也能找三师兄摆平辽国高层。”

    “要是钱能解决问题我也不会担心你的安危了,要是你深入内陆,被心怀不轨的蛮夷盯上,多少保镖也不够啊。”

    “这你就不用管了,我自有分寸,本来我只计划到辽河沿岸的贸易货站开展业务,但是有了女真的支持,深入室韦王庭、东丹王庭、铁骊王庭也可以试试。要是在长chūn路、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