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第一日不落帝国-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位40多年的耶律洪基自然不会妄兴刀兵破坏自己的追求。

    可以说这个奇葩的皇帝绝对可以成为中国古代文化对外输出的成功案例最大牌的一个。在体会过各种穿越众捣鼓出来的生活用品和美食之后甚至一度想废除四时捺钵制度,定居在南京享受生活。

    通过高级贵族在冬捺钵的时候引荐给皇帝,三个投机大师的高徒见到了传说中的耶律洪基。一个普通的老头子,在位四十年的酒sè昏君看到三位不卑不亢的年轻宋人进献的大量礼物十分高兴,礼单中包括自己最喜欢的佛教画像典籍器物、唐诗三百首、新唐诗全集、彩sè玻璃酒器、jīng美的高弹棉布内衣等等。基本都是自己从未见过的好东西和最爱的礼物。这下礼物数量不多,惠而不费。尤其是书籍和诗集更是挠到皇帝耶律洪基的痒处,看到这些礼物的时候眼睛都要放出光彩了。

    一边感叹没人懂我,一边看着印刷jīng美的唐诗集。等到醒过来看着站立很久的三个宋国俊才一阵尴尬的连忙赐坐上茶。

    “你们三个小子不远千里深入我辽国经商,我大辽还是礼仪之邦,有来有往定不会亏待友邦人士。你们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只要朕能办到绝不推辞。”

    二师兄项超急忙表示没有什么要求,进献礼物仅仅只是仰慕皇帝天威“得见天颜已是最大的福分,岂敢要求陛下赏赐?”

    三师兄陈辉也仿佛影帝附体一般装作惶恐的低下头。老四也表示自己还继续进献这些大宋帝国出产的书籍文章、实用器物到大辽,补充和丰富辽国的万民的文化生活。

    高兴的耶律洪基心想自己收了礼物不给回赐也不像话,干脆赏赐商人最爱的东西,那就是税收优惠“朕就赏赐你们三个名下的产业免税十年,从今天开始。”

    一年之后,耶律洪基就后悔了,当初自己没好好调查一下,心里想当然的认为几个能通过宗室见到自己的宋国商人生意也不会很大,了不起一年赚个5、6万贯顶天了。原本辽国对于新开垦的荒地也就是实行十年免税的鼓励政策,这种惯例也让耶律洪基认为做书籍、器物买卖的商人每年免去了不起千把贯税收的既体现自己的慷慨大方,又不会让人钻空子偷税漏税。

    当一个个嫔妃宗室见面的时候推荐自己试用各种jīng巧的奢侈物件时还以为宋国有新的发明和时尚流行传到大辽,等到大冬天吃上新鲜的黄瓜和水果的时候,才开始关心其源头。查到最后,一份总结xìng的文书当中鲜红的合计减免应交税收三百六十万贯十四个大字让耶律洪基后悔的想撞墙。
第144章 令皇帝心痛的损失
    ()    三位俊才将生意扩展到几乎所有辽国可以开展的行业,南京道的粮食、长芦盐、木材家具、建材,西京道的煤炭、石油、白蜡、药材,中京道和上京道的牛羊、rǔ肉、皮草、马匹、羊毛、东京道(大部分为女真人的地盘)的人参、原木、金银铜铁矿产的开采加工冶炼运输。基本能赚钱的都被哥三个插足并抢占很大的市场。

    利用发达的科技和领先的管理组织,基本每个月都有三百万贯的营业额,在纺织行业中,亚麻和羊毛纺织的基地就在大宋帝国北方边境几个大城市,蒙古利亚大草原和东北平原源源不断的将产出的农副产品和矿产运到宋辽边境,辽国看上去处于绝对的初级产品出口国和制成品进口国水平。

    卖到辽国的货物则涉及到大量的禁运战略物资,除了盐酒茶糖、笔墨纸砚、陶瓷、砖瓦、铁器、印花布、麻袋之外,还有要价黑到极点的诸如望远镜、穿衣镜、钢锭、耐火砖、jīng巧轻盈的近现代珠宝(古代可以压死人的珠宝带多了就会压断颈子)

    勉强算5*30的单筒望远镜竟然要价千两白银,一面30*200厘米的穿衣镜要价7千两,一吨钢锭要价竟然要500两黄金,能盖30立方米土高炉的硅基耐火砖要价600两,一个石墨坩埚要价700两。每件纯金珠宝项链的价格都在4倍于金子质量。

    那些让贵族都不敢问价的顶级奢侈品和高技术产品几乎全部都是用来送人情的行贿专用物资。真正为辰基集团牟利的还是交易量巨大的进出口大宗商品。一件珠宝最多赚300两黄金,但是只能带动几个就业岗位,而一千头牛生产的nǎi制品、皮革、角筋、至少可以带来6000贯钱的净利润,带动200以上的就业岗位。

    地广人稀的辽国对大宋帝国出口大量原材料,进口少量供应权贵的奢侈品和消费品还是可以产生贸易盈余的。这些贸易盈余大大的缓解了辽国的钱荒,通过辰基钱的推广,辰基集团将铸币税的开征地区扩大到整个东北亚。

    这一切都要多亏了契丹贵族们戮力同心的主动追求汉化之功,尤其要感谢辽国皇帝耶律洪基陛下。免去十年的税款,随便算一下至少就有4000万贯以上。爆炸式发展的速度下,乐观估计最多减免了税金达到一亿贯之巨。这笔钱本来都是应该进入国库和皇帝内帑的,皇帝要是有这笔钱也就不会头疼镇压金国的事了。大大小小的契丹贵族宗室起码可以瓜分到2000万贯。要知道辽国一年的岁入加上宋国的岁币也不过几百万贯和宋国动不动就过亿的岁入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辽国总人口也不过千万出头,生产力只有宋帝国的三分之一,和人口过亿的大宋帝国比拼的仅仅只是军事优势而已。北宋军事上的“阳痿”众所周知,但它在没有硝烟的战争——商战中收放自如,成功地阻击了敌人。

    和汉唐惯用的“打不过人家,就通过做老丈人或大舅哥来换取和平”的和亲策略不同,北宋主要用金钱与物资来换取和平。北宋和辽国签订了《澶渊之盟》,协定每年贡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双方各守疆界,互不sāo扰。打了胜仗还要“请客送礼”,表面上看吃了大亏,实则不然:如果继续打仗,不但百姓得不到安宁,社会经济无法发展,而且每年的军费开支就是“岁币”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值得注意的是,北宋和辽国签订《澶渊之盟》时,还有一条非常重要的协议:双方在边境设立5个榷场(即集市),开展有限制的zì ;yóu贸易。辽国地处北方,物产丰富,畜牧业发达。辽国的原材料与羊、马、骆驼等不断输入北宋,北宋的铁器、瓷器、丝绸、茶叶、稻米等则不断输入辽国。在经贸往来中,原材料PK手工业品,胜负已没有悬念:辽国不仅赔光了所收的“岁币”,年年还得倒贴。后来,辽国陷入两难的境地:继续向北宋出口小批量的马匹,北宋会用这些马匹装备骑兵——在冷兵器时代,高机动xìng的马匹是步兵的噩梦,辽国能够得到“岁币”,靠的不就是这些“尖端武器”?可是,不向北宋出口马匹,又实在没有东西可卖。辽国的GDP生生被这场贸易战限制在几乎零增长的状态几十年。

    为了实现目的,三个贪得无厌的家伙绕开马匹这个敏感商品,大肆的进口其他辽国特产,把蛋糕做大然后再吃的辰基作风发挥到极致。扩张的速度简直就是疯狂,只要不卖马给宋国,辽国边境的管理形同虚设。一船辽河来的满载皮货的商船换一面镜子加200贯铜钱,双方皆大欢喜。一百匹装满草原药材、金沙、玉石玛瑙的骆驼在辽国西京道应州节度和宋国河东路代州的边境新开的榷场换取一百口铁锅一百麻袋茶砖的情况也很常见。

    这些都是相当于辰基公司内部交易和合作伙伴之间的交易,名义上的代理人都是三个杀才。用大量好处堵住收取税收的官员的嘴,加上皇帝答应免税的赏赐,那些公忠体国勤于王事的知情官员哪怕顶着让皇帝不快,带上出尔反尔臭不要脸帽子的压力据理上谏也不可能成功。因为大量和辰基集团合作的酋长、贵族、宗室都会因为损害自己利益为由反对皇帝背信弃义重新征税。

    在大朝会中讨论了一下提高商税和对辰基集团下属的北方公司、草原公司、宋辽贸易公司等子公司征税的事情之后,立马引来一堆有分量的反对之声。不了了之的耶律洪基也只有看着数字流口水了。一脸心痛的样子持续了几个月,一直到与辰基合作的其他产业(国营专卖的商品和大宋类似,都是央企)规模扩大,上交利税大幅增加之后才有所好转。

    朝廷中反对加税的那些宗室贵戚也不好意思把皇帝瞥到一边吃独食,源源不断的礼物和进献的好东西也足以安抚没见过世面的耶律洪基同志了。一套套上等抛光的明清家具和席梦思、沙发搬进的四时捺钵的行宫,涂上新式化妆品的**美人也让年老力衰的他sè心又起。

    但是夜深人静的时候,看着装上透明玻璃的窗外的明月和桌上jīng美的文具,耶律洪基就有一种想砸东西的冲动。他心里想来想去的就是这些玩意能值千万贯的税收吗?能值吗?要是耶律洪基会唱歌没准一定会唱《你快回来》。
第145章 新蒙古的一天
    ()    “这里就是传说中的新蒙古城啊?阿爸,那就是城墙吧!白的像雪山一样,那么高啊!”乌兰牵着阿爸的手指着远处露出城墙的新蒙古城说道。

    “是啊这里就是传说中的幸福之城,财富之城——新蒙古城。坐好了,乌兰,这全部落的财富租来的马车可是很好用的,虽然不会让你颠出去,但是也会震碎屁股。”禄汗虽然是部落的头人,但是并不是最好的战士,因为天生的回做买卖,在和契丹商人与南方来的汉人做生意时能为部落争取到远远超过其他部落的好处,才被推选为酋长的。

    这次倾其所有,将部落最值钱的各种宝石、金沙、牛角、皮草全部带来,希望换成部落急需的食盐和铁器。全族老小的都寄托在自己身上,压力山大的禄汗十分希望这个传说中的新城市能真的公平买卖,提供所有人需要的物资。

    马车慢慢靠近城市,城墙外边的棚户慢慢的进入视线。靠近一看,全部都是上好的皮革制成的毡房和木质架子。刺鼻的硝制皮革味道,烈酒味、酸nǎi味、血腥味(屠宰牛羊)、汗臭味和奇异的草香味(草药、砖茶的味道)钻进他的鼻孔。

    通过大半天的询价和交谈,禄汗终于放下悬着的心。自己带来的东西虽然很大众化,也不会被同时大量涌入的同类产品搞得价格暴跌。为了保护所有交易方的利益,新蒙古城市的管理者无限制的按照固定价格收购各种品级的草原特产,也按照固定的价格出售草原稀缺的紧俏商品。任何囤货的行为都会在管理者高超的技巧下损失惨重。和禄汗谈得来的一个乃蛮部前辈商人不停的吹嘘自己的见闻,不断的通过强调城市管理者的手段强大来暗示禄汗不要产生一些不该有的想法。

    数十个企图等待弱小者离开城市实施抢劫的强盗团队的尸体就挂在入城的城门边上的绞首架上。这些面目狰狞,死相凄惨的尸体仿佛jǐng告着后来者不要学习自己,免得身死团灭后悔莫及。

    赶了一天的路,希望和押送货物的几个本族后生以及女儿乌兰好好的休息一下,第二天天亮后再去做交易的禄汗被前辈拖住了。只有去经过大半年打拼的前辈家中做客。入城之后才发现自己的眼睛不够用了,严格的入城检查让禄汗印象深刻,不光要检查自己是否属于罪犯,有无恶疾、还要前辈出钱担保自己在城内不会违法。前辈巴乔山不断的叮嘱入城之后需要注意的事情。比如不能随地吐痰啦、不能喝酒之后闹事啦、尤其不能得罪巡逻的骑兵。一旦犯错被抓,担保人的担保金要被没收,严重的还要一起连带着永远驱逐出境。

    听说随地吐痰会被罚款和鞭刑之后,禄汗忍住的憋了半天的一口老痰,吐在了制定的垃圾筒里面。一起进入城市的只有深的宠爱的乌兰,其他的同族都在城外的棚户区租了一块空地,搭帐篷建立临时的交易点去了。

    在吃过了好吃的加满了香辣料的全套大餐之后,巴乔山道出了实情。自己拉拢禄汗就是为了发展下线,穿越众交过这城市的主人一个秘方,陈辉从南京道发展到中京道,每天累得像死狗一样,才建立起四个大集市用于收购契丹人和诸多汉民手中的特产出售大宋帝国的工业制成品。而兴建新蒙古城的老四赵龙轻轻松松的就在上京道修建了一座在后世乌兰巴托附近的新城,这座城市完全就是一座用于商业的城市。没有入城税,没有驻军,没有宗教场所,全城都是店铺和住宿的旅店。城外的市集每天都是通宵达旦的营业,只要在规定的区域出售规定的品种货物,只需要缴纳1%营业额的象征xìng摊位费就可以使用一个月。要想永远经营就要进入内城,花费高价购买或租用店铺了。

    赵龙用丰富的商品和低廉的税收吸引了整个蒙古高原的部落,又用严厉的法规和惩罚来维护秩序。辰基集团在草原并不出名,原因就是草原上的部落都是文盲,看不懂商标和说明书,买到的工业制成品都是例如铁锅、布匹、陶器、茶砖之类的简单货物,使用稍微复杂点的例如手推式人力割草机、打包机、压草机、nǎi类搅拌机都只在大型部落由辰基集团最外围的子公司的合作伙伴家族培养的外派技术员指导牧民使用。

    至于人人都爱的jīng美的马镫、马掌、防风煤油灯、香辣料调味品更是有价无市,每个部落的配额都炒到天价了,在这些初步具备投机意识的部落商人心里,每一张配额的票证都是宝贵的,为了收购足够的票证,他们就要证明自己的部落有对应配额的人口和势力。只要足够的户籍证明就能按月领取对应人数的票证。

    为了票证,这些jīng明的商人不得不如实的呈报部落的所有人口,每个部落牧民家庭都建立了一套户籍档案,每个人的指纹、简单谱系、家庭财产、都记录在档案上。每个人发放的小本本就是领票的凭证,只有本子才能领取票证。

    这些本子就是牧民的生命,敢侵吞票证和货物的商人、酋长、其他部落抢劫的冒领者都会在愤怒的牧民手中死无全尸。这本子既是财富和幸福之源,又是秩序和和平之源。它既保障了草原的物资供应的平均分配,又阻止了血亲复仇和无休止的部落战争。建立初步秩序的赵龙发放了不到10万本类似于领取粮票布票的登记本就将草原牢牢的掌握在手中。根本无需使用武力就能用生活物资控制所有部落的他每天都在忙着建立气象站和老师交代的建立观测站的任务,商业和城市管理的事物都交给了草原诸多大部落推举出来的长老会了。只要赵龙控制着西京道到新蒙古城的道路和物流源头,一切都没问题。

    在利益和资源分配上的目的都能达成一致的大部落都希望和平的兼并小部落,得到更多的人口来领取票证。拉帮结派和联盟成为了草原的主流,战争和流血似乎一去不返。

    了解前因后果之后的禄汗也明白了前辈巴乔山的用意,自己不到500人的小部落要是并入3000人的巴乔山的大部落就能得到超过自己本来规模的好处。大宗采购总是有优惠的,因此大部落拿的票证多,批发货物自然可以得到一定的折扣,小部落就没有规模带来的折扣。

    “容我再考虑考虑,毕竟这个并族的大事也不能我一个人说了算,部族的长老和部民都要通知以后再讨论通过才能决定啊。”禄汗虽然心动,但是也没有鲁莽的承诺。

    “好吧,今天弟兄们也辛苦了,早点休息,明天一早,我带兄弟去集市把带来的货物卖个好价钱,在去买齐你要的货物。然后就去转转,这里的好东西可多了,包你一天都停不下来。”

    禄汗礼貌的感谢辽巴乔山的款待,回去和乌兰说了经过,同来的部族家属也辗转难眠。一晚上没睡好的禄汗他们早上一起来就看到心急的巴乔山等在帐篷外。天还没亮,才五更天。

    “走,我带你们去吃早餐,城外的集市就有汉人的摊子,做的吃食可好了。”

    盛情难却的禄汗带着女儿和几个亲随跟在巴乔山后面,看到沿路的摊子货主吧一包包的货物从帐篷里搬出来放好,一件件自己从未见过的货物掠过眼帘。锅碗瓢盆、陶瓷砖瓦、针头线脑,一路走到早点摊见到的货物就不下七八百种。

    巴乔山拿出几张票据和铜钱递给早点摊主,拿起包好的早点就递给了禄汗等人,“坐在那边的帐篷里吃吧,里面有暖和的摊子和矮几,还有免费的醪糟和马nǎi可以喝!”

    高兴的禄汗进入早点摊的帐篷,旋开门帘一阵暖气铺面而来,帐篷角落里的大木桶里传来香气扑鼻的醪糟和马nǎi味。拿起长柄勺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