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第一日不落帝国-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ì本地区的实际控制力。
第九十九章 寺庙的力量(下)
    在人们的印象中,寺庙都是清静之地,香客敬香礼佛,僧人举办法事,很少有什么俗世的市侩气息。但是中国的皇家寺庙大相国寺就告诉所有去过的人,清静之地与它无缘。穿越众来之前,这里是整个大宋的高利贷金融中心、高档纺织业中心、小商品批发中心、餐饮一条街。大相国寺除了传统的香火钱和做法事收入外,房租、贷款出去获得的‘长生钱’(利息)、生产各类消费品和餐饮服务的收入等等都是免税的。

    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更强的穿越众自然要发挥rì本各大寺庙社会枢纽的先天优势,把商品经济的桥头堡办到远离封建小农经济意识形态最远的寺庙了。要是在农村成本太高,在市镇阻力太大,只有拥有一定自主权的寺庙才能庇护幼弱的市场经济幼苗。

    在还没有全部实现封建化的rì本,各地的庄园主和封建主都渴望获得一切地盘上的好东西,不抽税抽到极致决不罢休。四公六民是妄想,起步较就是六公四民,也就是60%的税率。在这种前提下,免税或者低税的寺庙就成为了商人和作坊主的天堂。穿越众控制的寺庙和平家的领地一律只收5%的税,个别大寺庙针对某些产业免税,所以不管是农业还是手工业,发展的极为迅猛。

    寺庙是一切商业活动的起源,就如同古希腊雅典卫城的帕特侬神庙是城市商业金库一样,诸大文明的商业起源都有各种宗教的影子。所罗门王的圣殿是金库,麦加是商业中心,寺庙在古代就是信用和实力的结合体。就连佛教都是需要供养人的,没有浩大的收支,怎么发展信仰?

    rì本的寺庙就是拥有源源超过中国寺庙的GDP权重,才在政坛上拥有发言权。无数信徒奉献的财富就是历次山法师发起的底气,穿越众制止的本意是为了营造一种宽松的环境为了更好的发展,没想到深的法皇的青睐,以前那些组织发动强诉(武装僧兵上洛发彪)的恶僧都是为了谋取更大的利益,以各种理由攻击朝廷,通过鼓动舆论、营造声势、裹挟民意已实现要挟朝廷的目的。

    在穿越众的支持下,原本尾大不掉的各个寺院完全没有必要在通过发动强诉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了,各大寺院的势力不仅仅通过庞大的财力注入获得了飞跃,信徒数量大增的各大禅宗寺院简直就是唐代诸多藩镇的翻版。本来rì本就是一个还没有完成封建化的非zhōng ;yāng集权的松散国家,即使是到100年后的镰仓幕府时代,zhōng ;yāng对京畿以外的地区,尤其是东国地方根本没有控制力。这些东国的寺院便成为了一个个碉堡似的据点,四周环绕的都是被吸引来的手工作坊和商铺之类的城市建筑,这些经过穿越众挑选出来的寺庙无一不是处于交通便利的后世城镇中心寺庙,那些荒山野岭里面的寺庙都被筛调了。

    根据穿越众的计划,这些寺庙就是后世城镇的核心和种子,每个寺庙十年内几乎都能发展成为一个人口过万的繁荣城镇。

    江户川城就是平氏家族为穿越众修建的一座连接东国诸多寺庙和国守势力的枢纽,这里集结了几乎整个东国的jīng英和手工业大师,zhōng ;yāng的内城虽然是平氏仿造了后世战国时期出现的天守阁内城,但是外城都是穿越众控制的下属寺庙捐资兴建的现代市镇,完整的下水道和道路系统,消耗的资金对于全国总产值不过5千万辰基钱的rì本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比平家承建的内城资金要多五十倍。宽治十年才堪堪建成的江户城耗资达到惊人的七十万两黄金。

    这个数字是rì本平安京朝廷开国之前岁入的100倍。得到具体数字的所有rì本势力都惊叹众多寺庙集合起来的财力物力,平家更是受到了直接的冲击,就连家里的孩童都看得出来上国培养出来了一个在经济领域比平家更强大的代理人。要不是平家掌握着西国和zhōng ;yāng的各种大权和北面武士这样的禁卫军,早就被吓死了。

    白河法皇每天都在集权和分权的选择中挣扎。集权是为了自己的占有yù,分权是为了的享受yù,选择占有和支配的快感还是选择享受和轻松舒适成为了一个难题。在法皇眼中,老对手藤原北家已经彻底成为传声筒和摆设,没有任何威胁。忠心耿耿的平正盛也不可能威胁到自己,由公卿子弟组成的北面武士虽然成分复杂,但是只有自己可以给与他们飞黄腾达的机会,因此十分忠心。平氏虽富,但是没有威信和政治声望,不可能威胁到他。至于山法师之类的老麻烦也几乎在穿越众的安排下消失。没有对手的法皇最终还是选择了放松和享受。将很多土地收为御领(皇家直属所有),收入大增之后开始了放松享受。

    但是rì本的政治局势并不以法皇的意志而变化,而是以穿越众的意志而变化。原本院政独大,凌驾于朝廷的局面逐渐的向以平家为首的武士集团、白河院、禅宗寺庙集团三家分立过渡,因此rì本开始出现分裂的迹象。

    手中握有大义的法皇开始沉迷于远远超过历代天皇的奢侈享受,大量的宏大建筑和宫殿不断出现在平安京,他享受的不断增长的贸易收入和税收,公卿们也都跟着沾光。但是没有人看到繁荣的背后站着一群可怕的屠夫,法皇和朝廷公卿们生活在穿越众金sè的yīn影下,过着舒心优雅的生活,四海升平的背景下,每个月都有大量的酒会、宴会、歌舞表演和竞赛。

    在和皇家神宫和诸多老牌神社取得谅解后,京都的佛教寺庙开始慢慢融合诸多神社供奉的先皇和著名公卿先祖,给他们上佛号,开始搞曲线消灭神道教的神佛融合。法皇只知道给诸多先皇上尊号和佛号只会加强自己的地位和荣耀,但是没有看到背后的险恶用心。诸代天皇都是神道教主神天照大御神的子孙,都是拥有神格的半神,在民间地位极高。一旦上了佛号,就成为了佛教诸多菩萨和佛陀中的一员,失去了最高主神的统领地位,等于是被佛教收编了。这种情况就像张学良作为北洋zhèng ;fǔ大总统张作霖的儿子,被蒋光头任命为副总统收编了一样,结果当然是大家都知道的。

    四海升平自然武士就没有用武之地,地位就不会上升,平氏开始慢慢向掌握权力的公卿转化,身上的武士味道慢慢被各种不见血的刀光剑影削去。加上穿越众的影响和引导,平氏和诸多下级武士家族慢慢开始向资本家和大商人转变。经商的武士开始因为富裕和对寺庙大量布施而获得名誉和声望。以前要通过打打杀杀死亡和悲痛才能得到的梦寐以求的东西,现在只要经商和开办各种赚钱的产业就能得到,自然乐此不疲。

    法皇也因为对武士和新兴商业豪族出售爵位和各种新设置的公卿职务获得了巨额财富,慢慢被汉灵帝附体了。

    偃旗息鼓的寺庙闷声发大财,自然在无声无息中积累巨大的财富和势力,开始向左右政局和废立皇帝的庞然大物转变。通过师生关系,雇佣关系、封建家臣和领主关系、佛教宗派源流关系等等,穿越众控制了50%以上的新一代年轻的rì本佛教僧人中的jīng英和中坚力量。这些掌握实际影响力的人才要不是接受过穿越众学生开设的义务教育和高级教育学堂的知识分子和技术派,要不就是旗下产业的高级职员,要不就是一堆主动投献的家臣子弟,要不就是禅宗分支派系的骨干和重点培养对象。

    这些‘不纯粹’的僧人在rì本无处不在的程度还没达到,但是经营的网络覆盖绝大部分rì本的土地应该是实现了。一个30万平方公里的群岛国家就在穿越众的推动下慢慢走向未知的资本主义未来。
第一百章 搞定大理王国
    元佑七年的晚秋,穿越众到风景如画的大理游览,经过四五年的开发和建设,大理国所有和辰基商会有关的产业都兴旺了十倍以上。各个贸易线路上的居民点都发生了巨变,不少原本住着茅草屋的土着部落都搬进了规划建设齐全的村镇,用上了自来水和下水道,穿上了各种颜sè鲜艳的印花棉布和细亚麻布做的衣服。鸟枪换炮的各族部落都拜倒在富裕强大的辰基商会脚下。

    穿越众经营大理之前,传统的贸易主要集中于茶马贸易和极少量的官方贡赐贸易上,很少有赚钱的机会,茶马贸易和官方贸易基本都是出于战略和政治目的,利润较薄,往来不很频繁。当穿越众发现大量矿产、资源和有利润的贸易特产后,大批的边境商贾和淘金客蜂拥而至。

    善阐府的食用菌和白药、乞蓝部的翡翠和金沙、步rì部的普洱、兰溪郡的漆蜡、善巨郡的蔗糖和剑麻。各地集中到西昌的粮食、花生、烟草和药材规模巨大,低廉的水运费用和新铺设的三级公路网络让这些大宗商品的运输成本大幅降低,利润从亏本的区间变成达到300%的绞首区间。大理国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开始被世人所了解,不光是得天独厚的光热气候条件和无数的有价值的动植物品种,还有穿越众大力推广的外来物种的专业化种植。原本一年三熟的占城稻和各种热带经济作物不能再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获得最大的效益,但是架不住穿越众推广的是千年后经过无数高科技和时间优选出来的符合地方特sè条件的高产良种嘛。

    英国经济学家托·约·登宁说过:一旦有了适当的利润,资本就会大胆起来,如果有了10%的利润,它就会到处被使用;有了20%的利润,它就会活跃起来;有了50%的利润,它就会铤而走险;而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的法律;为了300%的利润,它就不惜冒犯任何罪行,甚至绞首的危险。

    以前没人到大理做买卖就是因为利润远低于铤而走险的50%,现在修通了道路,20%利润的粮食贸易也变得十分安全稳定,吸引了众多的商人和探险家。

    看来要想富先修路的本质还是降低物流成本,提升规模经济的效益,让一个地区从小农经济飞跃到市场经济的最大要素就是交通物流成本。

    当初因为盲目相信穿越众而投资道路和码头建设的合作伙伴都赚的盆满钵满,不少因为犹豫和象征xìng投了一点点钱的股东都后悔莫及。只有三家倾其所有投入贸易公司和大理建设公司等关联企业的合作伙伴才入了李基的法眼,成为了大理和交界地区的成都府路、梓州路、广南西路地区的巨富。整个大理一夜之间几乎成为了大宋上下热议的的焦点和商人发家的天堂。

    这一片地区和环境艰苦的吐蕃、西域不同,资源丰富、物产充足、人口虽然不很稠密,但是很容易收买。名义上的大理之主段正明和实际上的实权当家高升泰都得到了巨大的利益,不仅在开发自家直辖封地的资源上获利巨大,还在把持的贸易路线和诸多zhèng ;fǔ环节捞足了油水。

    事实上,穿越众对于段家会不会武功不感兴趣,感兴趣的仅仅是段家能不能继续当好傀儡,继续接受穿越众的遥控。当穿越众通过手下的内线得知自己的条件被全盘接受后,立即出手,果断的通知所有交好的部族武装逼迫高家归还大权,将安插在八府四郡的子弟召回自家封地,全面收缩势力范围,重新形成比较均衡的势力格局,以便于穿越众遥控指挥。

    在金钱的大棒和强大的军事力量双重威慑下,没有部族敢于反对。五千里如画江山就掌握在了穿越众手中,关税全免、司法特权、一系列的租借地和开埠城市,整个大理几乎沦为东印度公司的殖民地。(穿越众组建的掌握所有东经90度以东的南亚、东南亚暨印支半岛殖民机构,一切权利和义务都类同英国的东印度公司)

    光出口烟草一项,一年就为主管进出口和批发市场的相国高家赚取了七十万贯的财富。原本种植业极为落后的刀耕火种迅速的在利润的刺激下升级为jīng耕细作。就算是大字不识一箩筐的文盲也知道种植经济作物比种粮食划算,换取的宋钱可以买到廉价的纺织品和食盐等各种消费品改善生活。

    没钱买种苗?不要紧,辰基商会和各路商帮可以用订购定金的形式给与贷款。不会技术?不要紧,一个村子派驻一个技术员,包教包会。要愁销路?不可能,订单下了几乎都可以排到三年后去了,到手的定金可是真金白银和实打实的粮食和食盐等硬通货。

    任何土王土司部落酋长和首领都不可能和钱过不去,和改善领民的生活过不去。一旦尝到甜头的白族等少数民族兄弟被告知不和辰基商会合作就会失去这一切,那么每个试图反对被兼并的顽固派和意图继续享有旧时代特权的首领都会被愤怒的手下及其亲友撕碎。

    高家和段家进了这个笼子就再也无法动歪脑筋了。

    在金钱的大棒和强大的军事力量双重威慑下,没有部族敢于反对。五千里如画江山就掌握在了穿越众手中,关税全免、司法特权、一系列的租借地和开埠城市,整个大理几乎沦为东印度公司的殖民地。(穿越众组建的掌握所有东经90度以东的南亚、东南亚暨印支半岛殖民机构,一切权利和义务都类同英国的东印度公司)

    这个比rì本还要落后的大理王国现在仅仅处于原始部落联盟国家向奴隶制国家转变的阶段,到处都是不服王化的原始土著部落。大理王室和各大诸侯(比如最大的一家就是善阐府的高家)只能管理鸟屎大的地盘和对常驻地周边一小块地皮上的部民收取租税。除了大理城和善阐府等几个稍大一点的城市,其他的居民点都是村落级别的,各个地方差距极大,真正只有亲身体会过的人才能看出来继承南诏遗产的大理多么贫穷和无凝聚力。

    因此穿越众要搞定的不是一个zhōng ;yāng集权的少数民族政权,而是大大小小几百上千家高度自治的部落,以及一个联系它们的‘国家’空壳。

    在大理和善阐府等几个大城市举办几场自助酒会和类似平安京珍珠养殖技术的招标拍卖会后,各个诸侯和大部落的首领就表示希望和吐蕃一样成为大宋帝国的自治领,名义上完全臣服于大宋帝国皇帝的统治,履行相对zì ;yóu的封建义务,并以此来换取大量贸易和援助的待遇。

    穿越众一向相信,能用钱解决的难题就不是难题,谁叫他们是全世界最有钱的一群人呢?

    从穿越众进入大理东北的建昌府(西昌)开始,到到达终点腾冲府,一共用去了两个月,一路上除了酒会上的吃喝就是购物玩乐。一切都在手下商会职员的安排下顺顺利利。购物yù得到了巨大的满足,就好像一个巨富到穷乡僻壤买光了当地的一切。成车成车的大理石材、彩石奇石、铜器锡器、玉石、金银饰品、输入技术而兴起的宣威火腿等等,还有整包整包的孔雀翎羽、珍惜毛皮、象牙、花卉种苗等等。

    到了腾冲,还亲身体会了一把拿钱砸人的快感,微服出访的穿越众在自己的翡翠市场和一群不知道他们身份的大宋大理两国珠宝商玩了一场赌石。把钱从左手口袋放进进右手口袋的游戏让在场的商人体会了一把什么叫天价拍卖。

    一块蹴鞠大小全部解开的上等红紫绿三彩玻璃种翡翠起拍价五百贯,第一次叫价就被王能抬到三千贯,在众人还没反应过来的几个呼吸之间,就被刘蛟和李飞等人竞相抬价到一万贯。等到差不多的时候,李基用十五万七千贯的天价终结了这块翡翠的竞拍。其他在场的商人根本连出价的机会都没有。每当有人想出价的时候,穿越众就抢先抬价,如同杀父之仇一般,将价格几倍几倍的往上抬,抬到在座的基本买不起的高度,为的就是避免以后有人知道他们的身份说李基等人做托之类的话。尽兴而归的穿越众拿着几十车翡翠原石和原矿的仓单大摇大摆的走了,当场开出的辰基银行本票也让在场的土鳖们开了眼。

    绝对原生态的大理东川(苍山洱海)和吐蕃九寨沟等地游览完了,吃好喝好,带着顺便搞到的几百份土著首领(段氏、高氏在穿越众眼中不过是个大点的首领,顶多算是进化到封建领主的部落联盟首领)上交的效忠书的穿越众圆满完成了这次灭国之行。穿越众带回书院的斑铜器物都是穿越众现代收集到的技术让手下带到当地的铜匠家族去定做的jīng美摆件,原料也都是圈地开矿生产的jīng铜料。还有顺带的一些意外的收获。
第一百零一章 娶妻不如纳妾
    杨文晖看上了一户铜匠的女儿,yù娶回家当正妻,李基等人在调侃之余坚决支持。

    “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