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衣笑傲行-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没想到练天风拿了荐书,暗中穿了铁甲,又带上那口惯用的配剑,先山后先取路奔了河南,直奔少室山。要知大明朝与后世终究不同,练天风也并非键委会、网络侠般的人物,不止动口动的欢,动手能力也丝毫不弱。杀胡人、杀色目人,还要找到机会。杀僧人首领,却是目标明确,易于寻找。

    正赶上少林掌门,少林寺方丈方正大师下山,来看一位多年的旧识。这位旧识本是嵩山脚下一个村姑,年轻时号称过牧羊西施的,只是如今年纪大了,也没什么人提起,只记得她李寡妇的名字而已。

    说来方正大师掌管河南一省的僧尼,日理万姬,单是少林寺内始祖庵大小百多个尼姑,便要大师耗尽精力,如何还顾的上这位少年荒唐时,结交的朋友?

    但是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李寡妇的孙子要成亲,手上银子不大方便,方正禅师虽然四大皆空,但是也要讲些人伦,自家骨血也要照顾一二,便去送一百两银子,连同见见李寡妇说说话。

    要知道佛门净土,从不缺少刀光剑影,明枪暗箭。方正大师这些年来,打下这爿基业,也不知手刃了多少同门,超度了几多师长。每每午夜梦回之时,不是汗出如浆就是汗不敢出,惟有在这少年伴侣处,才能有片刻安宁。

    李寡妇虽然容颜不在,可是在大师眼里,她还是当初那个少室山下的放羊姑娘,自己依旧是那个血气方刚,偷吃狗肉的少年武僧。可惜半路杀出的练天风却把这浪漫气氛完全破坏。他隐藏暗处,突施杀手,本来是万无一失的局面。不料关键时刻,李寡妇竟然推开了方正,自己替他挡了一剑,生死不明。出了这样的事,慢说是王守真的门徒,即使是王掌教亲至,这个事也是不死不休。

    少林僧兵团追杀了练天风十数日,仍不肯放松,练天风眼见走投无路,听说国舅到了南阳,才暗出一口气,总算救星到了。没想到误打误撞之间,还与镇嵩军的刺客交了手,也算是间接救了国舅一次。

    练天风进了国舅的馆驿,少林僧兵也不敢再来拿人。如今镇嵩军的事还是一本烂帐,少林寺怎么敢搀和进来?尤其听说国舅在衡山落了左冷禅面子后,少林高僧们集体表示,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国舅从对抗嵩山之日起,就是咱少林寺的坐上宾,他的命,少林保了。

    当下若论仇恨,少林寺的第一号敌人绝非是魔教,而非嵩山派莫属。魔教是可恨,可是它远在黑木崖,一时半会,还干涉不到河南省境。可是嵩山派就在太室山,离少林寺的少室山只有咫尺之遥,卧榻之侧,还不容他人酣睡。更何况太室山传说为禹王正室涂山室生启之地,而少室山则是涂山氏之妹栖地,从地名上看,总有一种小老婆见大妇的味道。

    刨除这种口头便宜不论,少林寺原本在河南招生是很容易的,不论是护门斗殴的外门弟子,还是骗钱的记名弟子以及传承衣钵的内门弟子,招多少有多少,不成问题。自从嵩山派建派以来,声势日隆,收费上又较公道,结业考试也比较容易,至少不用去打什么木人巷。一来二去,太室山生源充足,少室山可就被比了过去。

第51章 喜相逢(一)() 
没有弟子就没有影响,没有影响就没有收入,嵩山派这种行为,对少林来说就是要掘祖坟、断传承。而且嵩山派自己也有一套信仰,左冷禅据说是信泰西洋教的,大家先天就处在对立面上。

    在嵩山派成立之前,佛爷们想睡哪个佃户的闺女、媳妇,就睡哪个佃户的闺女、媳妇。便是连去杏花楼,都不大用钱的。可是自从嵩山派成立以后,佃户们多生异志,少林寺只得对他们比以往好上几分,免得他们转佃。这样一来,便少了许多方便。至于损失的保护费、香油钱可是难以计算。这几条原因加起来,嵩山派不是死敌,谁是死敌?

    因此高僧们早有公议,宁可亡于魔教,也决不可亡于嵩山。亡于魔教,尚有复兴之日,亡于嵩山,则无再起之期。只是嵩山有镇嵩军,少林寺的僧兵难以取胜,因此对嵩山派就要容让几分,所谓圣人能屈能伸,出家人不与打不过的人一般见识。听说国舅落了嵩山派面子,大师们急忙召开会议,号召全寺僧人破例,集体吃素一天,以感谢佛祖大德。

    想来郑娘娘在宫里说一不二,嵩山派好死不死,得罪她的手足,哪里还有好处?至于镇嵩军,对于少林寺来说是强敌,在娘娘眼里算个啥?一根纤纤玉指下去,就能将其碾成粉末。这位郑国舅对于少林来说,就是第一等的贵宾,必须要大力保护,积极结交。要不是出了方正遇刺的事,接待国舅的人里,少林寺绝对要派出代表。

    刺客既躲到了国舅馆驿,又不见离开,显然是国舅把他保护了起来。带领僧兵追杀的少林方悟大师大感情况不妙,情形变化,已经超出自己权限之外,以自己的身份,根本没有资格决定下一步的事情走向,更勿论是战是和了。

    因此他只得一方面借这大好东风,完成对南阳各寺院的接收工作。解散、改编僧兵,重新安排方丈、班首等等,使原本游离、羁縻形式的各分院、下院完全成为总院的直辖。另一方面,派人飞马赶回少林,请示方丈,该当如何定夺。

    方悟也知道,少林寺是个讲规矩的地方,讲规矩的一个体现就是程序高于一切,如果当程序与效率发生冲突时,少林的指导方针就是牺牲效率,保障程序。所以,自己的汇报将由八大执事阅读、经八大执事讨论,并拿出书面意见后,交四大班首讨论。四大班首开会,并拿出书面意见,交方丈定夺,再由方丈下发到四大班首,四大班首学习领会方丈精神后下发八大执事,八大执事学习领会一番后再转交到自己手中。

    这其中可能还要经历几个重大修改,在几个问题上可能还有严重分歧,过程中还要转接多次,乐观估计,怎么也要一个半到两个月之后,才能有一个处理决定发到自己手中。想想时间还早,自己又何必废寝忘食?

    河南本是三国年间曹孟德立都所在,方悟大师见贤思齐。一把揪过一个本地僧人,效吉利故智,开口问道“此城可有纪女否?”

    郑国宝这边,知道练天风居然是敢刺杀少林方丈的狠人,也大感头疼。这样的刺头留在身边做伴当,明显不是什么好选择。要知保镖不需要十分高强的武艺,而是需要足够机警、反应迅速、忠诚另外就是会做人。而这位练大侠,虽然机警几项无虞,但是一个敢去行刺少林方丈的主,谁能说他会做人?

    可是有心推拒,又有武当王守真的面子,也要考虑。慈圣太后信佛,万历天子可信道。王守真一年也要进京一次面圣,若是不能很好的团结这位老真人,于自己妹子的前程,也有妨碍。思考再三,他只得捏着鼻子,先把这练大侠留在身边,寻思着等将来有机会,再行外放出去。上手本保举他个大好前程,终归是要对的起王道爷的面子就是。

    练天风倒是对国舅十分钦佩,没口子称赞:“国舅的名声,我在武当已经听了。当真是个大好男儿,狠狠的削了那什么嵩山太保,削的好!好好个汉人,却去信了泰西洋教,这等人物,我是见了就烦。趁早收拾了,免得将来那泰西洋教横行大明,让人们分不清好歹。”

    郑国宝又想着任圣姑的事,为了蓝凤凰,也为了把这任圣姑的实力弄到自己手上,还得陪着大龄女文青演戏。这滋味实在是不怎么好。不过想当初韩淮阴可受辱于胯下,伍子胥乞食于闹市。自己受这点委屈,倒也算不了什么,目前唯一的期盼,就是圣姑千万不要生的太丑,让自己与田伯光去做难兄难弟。

    听闻国舅告辞,杨一魁不免并二位老千岁一起来送,又有地方上的官员见国舅行囊单薄,恐怕失了朝廷体面,纷纷解囊以充。又本着好客的原则,送了许多河南特产,装到船上,让国舅随身带着。这大明朝两京十三省,按说地大物博,特产丰富。可是一到了馈赠的时节,除了扬州瘦马、大同婆姨、杭州船娘外,便只剩下黄白等物,再不新鲜物件,也算是一个遗憾。曲非烟因此也得了一副首饰头面,穿戴起来,显的比过去成熟几分,让小丫头暗自欢喜。寻思着若是始终这样装扮,姐夫总不该还拿自己当小孩子看待了吧。

    那日新野郡王府饮宴,让杨一魁等人看出,岳不群与国舅的关系,并非自己想象中那么亲厚。于态度上也就简慢起来,原本杨一魁说自己在陕西地面有几个好友,只是关山阻隔,消息不畅,想托岳不群带书信过去问候。可是等到起程时,这事连提都不提,至于程仪、土产,更是想都不用想。还是郑国宝为人大方,拨了一些特产过去,让华山派的人尝尝味道。想那黄金白银,绸缎等物也没什么好吃,岳不群大手一挥,全归梁发。这一下华山派欠梁发的债,就算是清了。梁发自然恨的捶胸顿足,奈何招惹不起国舅,也只得暗气暗憋。

    船舱内,岳灵珊看着国舅送来的一对戒指,金兜索子一副、金镯一对,又羞又怕。他连这些东西都送来了,难道这几日里,就要来行那无耻之事?她哪知道,这纯粹是孙大用得了她爹的银子,想着收了钱就要办事,否则难免于名声大有妨碍。因此调拨土产之时,便从中做了点手脚,郑国宝又不会去关心送了什么过去,结果让个华山女侠六神无主,心乱如麻。有心把这些东西全都扔到水里,可自家是苦出身,从来就没戴过这么多的金饰。拿了这件,眼睛看这那件,竟是哪件也舍不得扔。

    此时老爹又进来说了几句,什么国舅一路远行身旁少人侍奉,唐王送的几个丫头,又都被曲小姐赶了下去。国舅与自己既是朋友,便算的女儿的长辈,灵珊过去伺候伺候茶汤也是无妨。岳灵珊急忙说自己晕船,头晕眼花,实在是没力气侍奉人,把老爹推辞了过去,接着要紧便把舱门闩了,又觉得不放心,复拽了几件家具顶门,这才稍微安稳了些。看着那些金饰又想着父亲的话,她心里七上八下,却不知该如何是好。

    郑国宝那边自然不知道,自己好心送点东西,周济一下五岳名门,江湖穷鬼,居然惹来了些风波。他的心思只在兰封那,如何配合任大小姐演戏,接着便可一龙二凤,享尽欢乐。这一路上他也是素的苦了,一个能看不能吃的曲非烟,还一个根本没怎么在意的岳女侠,余者便都是须眉男儿。他又是个水路上的豪杰,从不行旱路,这千里迢迢连个暖床的都没有,也实在是辛苦的很。

第52章 喜相逢(二)() 
这一日船堪行到兰封,他在甲板上手里举个千里望张望,旁边曲非烟也拿了个一同看。这东西还是前些年,一个怪人献来的。那人靠献这宝贝,还得了官身。只是后来不合好死不死,想要私造火器,领兵造反,大喊什么要搞君主立先,这便是作死了。

    地方官府第一时间便发了正军来攻,那人虽然聚了几百流民,又是要造什么燧发枪,又是要练什么长枪阵。想要负隅顽抗。只是他造物有能,练兵无术,又是对抗朝廷官健,流民们先就怯了阵。待等交战时,那人对于旗语鼓号一无所知,只靠呼喝指挥,如何能调动的了几百儿郎?部队乱做一团,又无士气,胡乱放了几阵排枪,等到官军一进,便四散奔逃,或是跪地乞活,一场乱子就这么被平息下来。

    那位献宝匠户固然杀了,可是他这造燧发快枪、千里望的法子都流了下来,白白便宜了朝廷。郑国宝既是国舅,弄点这千里望玩玩,自然再省事不过。曲非烟却未接触过这东西,大觉好玩,拿在手里便不肯放开。尤其姐夫站在船头看个不停,她也要过去看看清爽。

    初时,她拿着这物件左看又看,大为欢喜,忽然向前看去,面色一变,将千里望朝甲板上一掷,“船上风大,吹的我头疼,姐夫,你陪我回舱。我要听你给我讲故事。”

    郑国宝也已看见,就在渡口处,两女一男正在交涉些什么,八成就是圣姑在那。只是看那举伞侍女,模样不似蓝凤凰,又想蓝凤凰提起,为了怕被自己认出来,圣姑多半是不会让蓝凤凰一旁侍侯,这倒也是正常。他弯腰拣起千里望,道:“这物件,边军里副总兵往下的人,可是连摸都摸不到。你倒好,随手就扔,好在没丢到河里,不然我上哪寻去?”

    曲非烟道:“那我不管!总之我现在头疼的很,姐夫陪我回舱吧,咱们讲故事也好,下棋也好。要不然我丢了千里望,这么不听话,你回到舱里来罚我吧。”

    郑国宝道:“是啊,你这么不听话,自然是要罚。就罚你独个回舱,面壁思过,来人啊,送小姐回房。”孙大用等几个锦衣急忙伺候曲非烟回舱,等回到自己舱内,曲非烟气的一脚踢到舱壁上,又垂头丧道:“我几时才能长大一点啊?姐夫也是,明明别人都是喜欢小的,只有他偏生喜欢大的,可恶可恶!”

    郑国宝赶走了曲非烟,催促船家快行,很快便到了渡头处。只见那伞下佳人,年纪约莫在二八妙龄,生的瓜子脸,芙蓉粉面,乃是个沉鱼落雁的娇娘。身穿红色大袖衫,外罩一件苏绣桃红洒金褙子,下面是百褶曳地长裙,宽袍大袖看不出身段如何。那位丫鬟与小姐年纪相当,生的甚是俊俏,手中举着油伞,为自己家主人遮阳。

    郑国宝暗想:那任小姐听说今年芳龄廿五,比凤凰还要大两岁,可是却保养的如同二八佳人一般,单就这个方子拿出来,也能换笔钱使。再看她如此在意阳光,也无怪能保养的这般好,平日里必然是十分在意细节,十指不肯沾染阳春水的。只是不知道如此小心,那一身拳脚武艺是如何练出来。

    再看这相貌,生平所遇女子中,竟是无一人能及得上她,这笔买卖总算不亏,奉承她也算值了。而在这二女对面,是个年纪约莫在四十左右,衣衫褴褛的落魄书生,正在那边侃侃而谈。“饮这绍兴状元红须用古瓷杯,最好是北宋瓷杯,南宋瓷杯勉强可用,但已有衰败气象,至于元瓷,则不免粗俗了。饮这坛梨花酒呢?那该当用翡翠杯。白乐天杭州春望诗云:‘红袖织绫夸柿叶,青旗沽酒趁梨花。’你想,杭州酒家卖这梨花酒,挂的是滴翠也似的青旗,映得那梨花酒分外精神,饮这梨花酒,自然也当是翡翠杯了。饮这玉露酒,当用琉璃杯。玉露酒中有如珠细泡,盛在透明的琉璃杯中而饮,方可见其佳处。”

    只见他边说伸手入怀,掏了一只酒杯出来,光润柔和,竟是一只羊脂白玉杯。接着一只又一只,不断从怀中取出酒杯,翡翠杯、犀角杯、古藤杯、青铜爵、夜光杯、琉璃杯、古瓷杯无不具备。那位小姐也没料到,这穷酸身上,居然能有如此多的酒杯,尤其这里面还有不少是古物,想到这一遭正愁没合适的物什孝敬天伦,便将这酒杯买上几个,送与老爹爹进孝。因此便也颇感兴趣,那书生笑道:“既是二位坤道,自不能饮酒,不过这杯子倒可玩赏玩赏。”

    郑国宝此时已经登岸,身旁带着十几名锦衣护卫,只是华山派众人及练天风都留在船上,郑国宝手摇折扇,郎声笑道:“雕虫小技,也敢拿来诓人?姑娘不可上当,你要拿的这支古瓷杯,此人家里少说还有几百个,可若是被你一拿,便成了大明朝内只有这一个瓷杯,还被你摔碎了。你想想,你随身能带多少盘缠,赔的起这奇珍古玩?到时候怕是连人都要搭进去。”

    他这声来的突兀,书生并那女子都是一愣,寻声望去。但见一个二十出头,的锦衣玉冠的公子哥,并身后十几个身着飞鱼的锦衣卫朝这边走来,那为首者生的好面相,那撑伞的丫头见了,小声嘀咕道:“倒是个俊俏的郎君,看他飞鱼锦衣,莫非就是小姐的那个他?”

    那女子低声斥道:“住口。这话可不能乱说。”但是见这排场,却又觉得有几分相像,本来她离家北上,便是奉了父命进京,心中还有些别扭。但若是嫁的是这人,倒也算不枉。

    那位书生一见,心中暗惊:莫非真是那人来了?这下可要糟糕,本以为趁着老人家没到,我先赚点外快,哪知却引来了正主,这可怎么是好?脸色便有些难看,只问道:“这位朋友姓字名谁,这里的事,与你没什么干系,何必强要出头?学生只不过与这位小姐有缘,请她鉴赏几件金石古物,这位朋友不可乱讲。我也是圣贤门徒,怎会行那讹诈事?”

    郑国宝这一路人马过来,渡口处便也有十几条汉子过来,保护自己家小姐。郑国宝见那些汉子身材魁梧,体格强健,行动之间有军人做派,更印证了蓝凤凰的话。这多半就是任盈盈的亲兵队,据说他们是按着营兵训练出来的,当真名不虚传,真像是精兵模样。

    他来到那书生面前,冷笑道:“不讹诈?你这古瓷杯,八成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