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谜案追凶-第2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相信同样正直的段新高,一定会同样关爱小灵子的。只要段新高愿意留下小灵子,小灵子的能干会让段新高心动的。只要段新高愿意为小灵子出头,小灵子就可以有一个身份证明。一个看上去和秦泰几乎一点关系也没有的清白身份证明,对于小灵子来说太重要了。

第九回 巧辨真假九

    刚把小灵子送走后,秦泰等人就被锦衣卫的人盯上了。为了不连累小灵子和段新高,秦泰一直没有联系小灵子。直到秦泰一家人彻底被关押在老家,不允许秦泰离开老家后这才有了联系。不过小灵子的书信不多,信里面也没有太多的线索。只不过小灵子得知展小小成为自己嫂子有有了身孕时,小灵子寄来一些补品并表示自己对秦泰夫妻的关心。小灵子本来准备来看望秦泰夫妻的,后来听说秦泰夫妻有事要离开老家后,这才打消了回家探亲的念头。

    秦泰在京城定居后,曾经写信去小灵子那里过。可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信被退了回来。秦泰当时太忙,没有来得及打听小灵子的事情。直到一个月前的一天,一个从湖南来的人带来了小灵子的书信。一年多没有音信的小灵子有了不小的变化。首先小灵子的字越来越好了,不但写得十分的流畅而且字迹也越来越秀美了。第二,小灵子话多了不少。小灵子不断地问小平安的事情,十分在意这个小侄子的生活。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小灵子对小平安的关心和疼爱。第三,小灵子换东家了。小灵子已经离开了段新高,现在在一个湖南的官员手下当一个书吏。虽然地位不高但是这个东家对他不错,而且准备让小灵子参加今年的乡试。小灵子已经通过了童试和秀才考试,算是一个秀才了。只要通过乡试就是一名举人了,算是一个大知识分子了。只要中举后表现良好,就可以参加下半年的“秋闱”。一切顺利的话,他就是进士,也就是一个朝廷候补官员了。要是明年“春闱”再一次高中的话,小灵子就是一个朝廷正式官员了。可以选择直接外放当地方官员,也可以留在京城担任中下层官员。小灵子在信里面对自己的未来很有信心,说不久之后就会来京城和秦泰夫妻团聚。一来是看望秦泰夫妻,第二是看望小侄子小平安,第三是来京城参加科举考试。

    秦泰看了这封来信后,真的为小灵子很高兴。小灵子不但有了出息,而且人也开朗了许多。秦泰当年担心小灵子因为自己父母的事情,变得落落寡欢,从而影响到性格。现在看来秦泰不用为小灵子担心了,小灵子已经彻底走出了当年的阴影。只不过秦泰心里也有疑问,需要当面和小灵子聊聊。

    第一,小灵子为什么会离开段新高?当初小灵子对于去段新高那里本来不高兴的。后来经过他和段新高的接触,发现段新高是一个好人,一个对他十分好的亲人。小灵子再一次书信中提到过,秦泰是小灵子最好的哥哥,段新高比起秦泰来对于小灵子更像一个父亲和老师。段新高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所有的知识教授给小灵子不说,而且为小灵子到处奔走。小灵子怎么会离开这么好的段新高呢?

    第二,小灵子离开了段新高,为什么没有直接来找秦泰夫妻呢?小灵子当初不愿意离开秦泰,并表示将来一定要回来。现在离开了段新高,有了会秦泰身边的机会,为什么又没有回来呢?

    第三,小灵子在信中提到现在的东家正在为小灵子安排身份参加乡试。是怎么样的一个东家,可以这么有把握为小灵子安排一个新的身份呢?按照小灵子所说,这个东家地位并不高,最多不过是一个知府。但是一个知府怎么可能帮小灵子安排一个合理的身份呢?就算是谭纶这种大人物,要在不影响自己前途的情况下为小灵子办一个合法身份证明也不容易。张居正要是愿意帮忙的话,可能把握大一些。可是小灵子却说这件事情不但简单而且把握很大。这让秦泰对于这个小灵子的东家产生了兴趣。

    第四,小灵子说对于考取功名十分笃定。秦泰也是这么过来的,他知道不会这么容易。就算是多年前严嵩把持朝政的时候,想考取功名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何况现在张居正控制着礼部和吏部,对于科举考试可以说是十分重视。小灵子就算再有本事,也不可能这么有把握。难道这些年小灵子真的突飞猛进,水平高到秦泰也比不上的水平了?

    心里有太多的疑问,所以秦泰决定去找小灵子,好好打听清楚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展小小也希望利用这段时间,好好调节一下丈夫秦泰的心情,所以全力赞成一家人去看望小灵子。秦泰这些日子不是在监狱里面关着,就是在地方衙门没日没夜的工作。虽然秦泰觉得这么做不空虚,但是真的把秦泰累坏了。外人可能不知道,作为妻子的展小小很清楚丈夫的身体。每天秦泰累得走不动地回来,倒头就睡连吃饭都省了。才二十多岁三十不到的秦泰,看上去起码有四十岁了。虽然看上去成熟不少,但是体力和精力都已经严重透支了。为了秦泰的心情和体质,展小小早就希望丈夫秦泰出去散心一下。可是秦泰一来事情太多忙不过来,第二朝廷不允许秦泰擅自离开,所以只好这么拖着。现在有了机会可以出去走走了,展小小当然很高兴。带着儿子和丈夫一起出去走走,顺便见见多年没见的亲人,这是多么愉快的事情。

    本来按照最近的路线来说,秦泰一行人不用去湖北的。沿着京杭运河一路走旱路,经过徐州后向西马上可以进入湖南。这条路不但好走而且节约时间,沿路有多个兵站和驿站,安全方便赶路。可是秦泰放弃了这个打算,要老许该走其他路线。出河北向西进入山西,然后南下经过湖北,穿越整个湖北省后进入湖南。这条路不但路线比较长,而且沿途路不好走,驿站也不是很多。老许多次提醒秦泰不要走这条路,但是秦泰坚持要走这条路。展小小明白丈夫的意思,也赞成走这条远路。老许对秦泰虽然客气但是并不尊重,有时候总以长辈的口气教训秦泰几句。但是老许对展小小的态度可不一样,不但敬重而且十分的客气。后来才知道老许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老许担心展小小打他。老许知道展小小的身手,担心展小小把他打坏了,所以不敢对展小小不尊敬。

    秦泰之所以要走这条路,目的就是想知道小灵子离开段新高的原因,更想会会段新高这个神交已久的“朋友”。秦泰和段新高虽然都算得上是青天级的好官,但是两个人并没有接触过。要不是为了小灵子的话,秦泰不可能和段新高有所接触。现在秦泰安全了,段新高对小灵子有恩,秦泰更应该代表一家人感谢这个大恩人段新高。所以秦泰特意绕道来这里,目的就是为了当面感谢段新高。展小小知道丈夫秦泰的意思后,暗中为段新高准备了一份礼物。作为清官的秦泰和段新高,他们之间的礼尚往来很微妙。礼物不能太贵重,但是也不能太寒酸。还好秦泰家里有点钱,只要不直接送钱给段新高,段新高应该不会不接受的。所以展小小在路上准备了一些文房四宝和一匹粗布。段新高舍不得自己出钱买用具,所以送文房用具对于段新高很合适。段新高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又不愿意接受贵重的礼物,所以展小小为段新高夫人准备了一匹老百姓家里才用的粗布。这两件东西送出去不但不会令双方尴尬,而且段新高不会拒绝的。这也是展小小多年来身为秦家媳妇,秦泰妻子所积累出来的生活经验。

    可是来到段新高当年一留再留的地方后,秦泰夫妻马上发觉不对劲。因为这里不但人烟稀少而且家家户户都挂着白幡。虽然湖北和秦泰的老家山西有一定的距离,风俗习惯也有可能不一样。但是家门口挂白幡的意思,秦泰还是懂得。难道这里出现了大问题?难道这里的人家家家户户都死了亲人?没听说这里有大的瘟疫,也没有听说湖北闹灾荒,怎么可能出这么大的事情呢?带着疑问,秦泰决定不走了,留在这里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秦泰一边叫老许带人去找客栈住下,一边带着妻子展小小去衙门打听段新高的事情。展小小私下提示仇小球,让仇小球下意识地打听这里出了什么事情,为什么家家户户都刮起了白幡。仇小球明白表嫂的意思,抱着小平安去打听消息了。仇小球年纪不大,最多只能算是一个半大小子,再加上手里抱着一个孩子,所以不会引起居民的怀疑。更容易打听出一些外人不知道的秘密,也更容易接近当地的居民。

    秦泰夫妻去了衙门,没想到一无所获。衙役不让秦泰进衙门,秦泰以私人身份来寻访好友段新高的。可是衙役告诉秦泰两个信息,第一,他们是新来的不知道秦泰是不是段新高的好友,所以不能让秦泰进去。第二,段新高已经不是这里的县太爷了。所以秦泰进不了衙门,就算进了衙门也不可能见到段新高。秦泰夫妻只好离开衙门,一路上展小小暗示丈夫秦泰,他们已经被人跟踪了。

第十回 巧辨真假十

    秦泰夫妻回到客栈,还好这个地方不大,镇上只有一个比较陈旧的客栈。秦泰夫妻马上找到了客栈,而且看见了在客栈保养马车的老许。老许告诉展小小,仇小球抱着孩子出去逛街了,估计不久之后就会回来的。就在老许说话间,仇小球抱着小平安回到了客栈。

    秦泰夫妻并没有在客栈院子里多呆,因为他们夫妻看出了仇小球脸色不好。仇小球也做了一个外人不懂的手势,提醒秦泰夫妻马上进房间。仇小球的手势是展小小教的,当初展小小等五人在外面办案,担心他们的谈话被外人知道,所以发明了这种只有他们自己人才明白的手势。仇小球一手抱着小平安,一手简单的几个手势。表示三层含义:“危险,注意。”“有重要情报,需要大家私下合计。”“目标人物出事了。”

    秦泰夫妻不露痕迹地先后走进房间,仇小球抱着小平安也进去了。展小小顺手关上了房门,一边靠在门上一边观望着外面的环境。这是展小小多年来的习惯,一遇上分析案情的时候,展小小的任务是警戒和安全。仇小球把小平安交给秦泰,秦泰一边哄着儿子一边听取仇小球的汇报。展小小在一边也听着,免得秦泰或者仇小球再重复内容。

    仇小球利用老酒鬼师爷教的地方方言,用本地相近的口音打听居民的事情。当地人开始怀疑仇小球的身份,仇小球编了一个理由。仇小球谎称自己是来这里走亲戚的,手里的孩子是自己家的侄子,看望的是孩子的姑姑,也就是他家的大姐。他的大姐七年前嫁到了这里,所以他不太清楚这里的事情。居民很淳朴,一听说是邻居家的小舅爷来了,就把事情说给了仇小球听。仇小球终于明白了这里家家户户挂白幡的真相。

    一年前这里出了两件大事情,这两件事情改变了这里的一切。原来这里很穷,虽然有良田但是都是地主家的,老百姓的生活并不好。十一年前来了一个古里古怪的县太爷,这个县太爷连鞋子也买不起。可就是这个大家都不看好的县太爷,让大家过上了好日子。这个县太爷就是段新高,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光脚县令”。段新高来到这里后,并没有马上为老百姓做主。他一边审理累积下来案件,一边明察暗访。终于在上任两个月后,第一次为老百姓做好事了。他要求重新丈量土地,把被地主们多占的土地划分出来,还给有需要的老百姓。不久之后段新高又取消了多项衙门的开支,减少了老百姓的负担。大家这才知道段新高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官。

    因为重新划分土地,因为杜绝了衙门的小费,段新高得罪了当地的地主和衙门的衙役。这些人想让段新高干不下去,段新高只好事事亲力亲为。大家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纷纷出来免费为段新高做事。一些本来不愿意当衙役的年轻人,在父母亲的劝说下,进衙门帮段新高做事。段新高告诉衙门里的人,想要发财想要舒服不要来这里。这里的衙门不但没有油水而且干活很累,农忙的时候换要去帮老百姓干农活。所以留在衙门的人不是段新高的人,就是心里还有良心的人。大家齐心合力治理地方,用最少的钱办最大事情。才三年时间就让这里大改环境,老百姓的生活基本得到温饱。

    大家得知上面要段新高离开后,纷纷要求段新高不要走。段新高说这个事情他说了不算,要上面的官员同意才能留下。大家就找到了知府衙门,衙门的人告诉大家知府不愿意留任段新高,要想留下段新高只能去找高大的衙门。大家就来到省里的巡抚衙门,跪了三天三夜终于见到了巡抚大人的代表。大家说出自己的想法,这个师爷说这件事情不好办,唯一一个办法只有当地老百姓联名写担保书。大家回来后挨家挨户要求签名,不会写字的人家摁手印,终于在三天内收集了大多数人的签名。大家把这份长达一百七十米的担保书放在巡抚衙门门口,竟然把巡抚衙门围了一圈。巡抚大人的代表看了这份担保书后,知道不能再拒绝了,再反对的话老百姓就会闹事了。这样才有了巡抚大人亲自去知府衙门,当众责怪知府为什么要赶走这个老百姓这么爱戴的好官。段新高终于留在了衙门,继续当他的县太爷。一干就是三任,四年前老百姓再一次请愿,要求留下段新高。新任的知府很干脆,一口答应了。

    由于段新高的功劳,这里的环境越来越好。老百姓吃得饱睡得好,商铺也多了起来。就在这个时候衙门出了两件关系到后来重大变化的事情,当时并没有太多的人注意。第一件事情是巡抚大人家的小公子来这里游玩,临走的时候想要一点“孝敬”,被段新高拒绝了。第二件事情就是去年年底千户所来人核查战备粮仓。

    湖北作为两湖地区重要的产粮地区,早就有了“两湖熟天下足”的说法。也就是说湖南湖北大丰收的话,天下老百姓就不会饿肚子了。虽然有点夸张,但是也说明这里是主要的产粮区。作为主产区,粮食的储备当然想当重要。按照朝廷的规定,每一个主产区的县级衙门都需要建一个战备粮仓。粮仓虽然是县衙建的管理的,但是衙门没有权利私下动用。它们的直接管理者是当地的千户所或者百户所,每年都需要他们的核对才可以过关。这种粮仓一般三年轮换一次,也就是说每隔三年就把仓库里面的陈米换成当年的新米。换下来的陈米交由当地衙门解送到巡抚衙门统一处理。收归战备粮仓的新米抵消当年的国家税收。这样既不会影响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也不会影响到朝廷的税收和日常开支。段新高已经经手了三次,当然明白这个事情的流程。没想到这一次的核查,出现了一个大问题。

    粮食是去年年初的时候收入战备粮仓的,那些米是前年的新米。去年年初的时候,段新高会同千户所的军官一起把粮食放入战备粮仓的。陈米按照流程交给军官,由军队押解去省里,交给巡抚衙门的。可是去年出了问题,送去巡抚衙门的陈米收条军官忘记送过来了。说好年底核查的时候,顺便带来给段新高。段新高因为和军方的人不熟悉,只好允许军官年底一定要带过来。没想到年底的时候,军官不但没有带过来,而且要认真核查战备粮仓的粮食质量和数量。结果查出了重大问题,不但粮食数量不对,而且仓库里面的新米变成了比上一批陈米还要陈的粮食。克扣粮食数目,以次充好,没有及时上交粮食入巡抚衙门仓库,光这三条罪名就可以让段新高死上三四回。

    段新高去找知府,去找巡抚,都没有用。去找千户所,军官连面也不让段新高见。知府把这件事情上报按察使衙门和布政使衙门,千户所上报总兵府和兵部。段新高明知道这是一个针对自己的陷阱,可是自己一点办法也没有。衙门里面的人就算都愿意作证明,效果也不大。

    段新高知道自己过不去了,索性驱赶走了所有的衙门的人。然后承担下所有的罪名,喝下了自己调配的毒酒。这份毒酒是段新高当初当官时自己调配的,目的就是提醒自己不要做对不起老百姓的事情,要当一个好官的。如今为了不牵连大家,为了不让这件事情影响到当地老百姓,他决定牺牲自己,换来这件事情的不追究。

    段新高的死并没有换来太平,朝廷还要追究段新高的责任。虽然名义上是放过了段新高,允许他以心力交瘁因公殉职下葬。但是实际上还是要追究段新高的责任,要段新高的家人为段新高还债。段新高的父母当场气死了,段新高的妻子听见丈夫死讯后也上吊了。段新高家唯一的一块土地和一栋房子也被朝廷没收了。有人举报段新高把粮食分给了当地的老百姓,朝廷逼老百姓交出所有的粮食。段新高好不容易建立的太平生活,就这么被破坏了。

    老百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