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谜案追凶-第2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理由离开京城,等事情稳定了再回来比较好。

第七回 巧辨真假七

    就在张居正和冯保的极力劝说下,秦泰终于答应带着妻子展小小一起离开京城。刚好这个时候秦泰的小跟班小灵子写信告诉秦泰,他在湖南混得不错,让秦泰一家人不要担心他。小灵子是秦泰的小跟班,也是秦泰从小一起长大的好兄弟。小灵子更是当初五人组中的一员,他们在破案的路上风雨同路,成为了最铁的好朋友。现在“马三刀”和老酒鬼师爷都走了,秦泰和展小小最记挂的就是这个小灵子。本来秦泰准备回一封信给小灵子的,现在看来不如带着家人去看望一下这个好兄弟小灵子。小平安没有见过这个叔叔,仇小球也希望见一见这个比自己大几岁的哥哥。

    张居正送秦泰夫妻离开京城,不是张居正太客气了,而是张居正担心秦泰夫妻的安全。张居正把秦泰夫妻送到城门口后,却一把拉住了秦泰。秦泰在张居正的暗示下来到一个角落,张居正拿出一包东西交给秦泰。同时说道:“好了,现在不要看。里面是一个临时的任命。前天湖南按察使衙门送来一份案卷,说这几个月来当地发生好几起命案。这些案件几乎没有线索,也没有相关联的地方。唯一的线索只有三条。第一,死的人都是官员,而且都是现任官员。第二,死者几乎死无全尸。凶手不但杀死了这些人,而且手段极为毒辣。第三,凶手手法干净利落。没有凶器,没有目击者,没有留下任何蛛丝马迹。为此我任命你为大理寺少卿协办,这个大理寺少卿是我的一个弟子。你可以利用这个临时身份,暗中调查这个案件。里面是卷宗和一些官方证明。必要的时候你可以拿着这些证明去衙门或者军营。他们会帮你们的,也会保护你的安全的。记住了,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尽量不要用这些东西。注意自己的安全,路上小心点。”

    秦泰点了点头,张居正就上了自己的马车离开了。秦泰望着远去的张居正,心里真的有点舍不得。虽然张居正为了自己的利益,想让秦泰暂时离开京城。可是这也是为了秦泰着想,留在京城秦泰真的有危险。张居正利用这次外出的机会,为秦泰找了这个身份和工作,就是知道秦泰会寂寞。有了这个临时身份,秦泰不但可以查案而且有了保护,针对他的人不能也不敢明着对付秦泰了。

    坐在老许驾驶的马车上,仇小球一边学习老许的赶车技术一边和老许聊天。仇小球的目的是展小小这个表嫂教的,目的就是尽快了解老许的为人。作为外出办案的人员,身边的人必须了解清楚,特别是和他们经常在一起的人。老许虽然看上去没有嫌疑,但是为了安全还是要彻底调查老许的身份来历。老许说了不少关于他的事情,但是展小小不可能就这么完全相信老许。所以展小小希望仇小球通过和老许的聊天,彻底搞清楚这个老许的来历。这是一个其中的目的,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就是考验仇小球。仇小球对于办案的细节已经非常熟悉,缺少的是和外人交流的经验和盘问技巧。利用盘问和了解老许这个机会,展小小让仇小球多多练习。

    马车外仇小球和老许聊天聊得十分投缘,车里面秦泰夫妻逗儿子也十分开心。展小小作为秦泰的妻子兼助手,很清楚丈夫开心的原因是什么。秦泰难得离开像牢笼一样的京城是一个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可以看到小灵子了。展小小不得不承认一点,秦泰和小灵子的关系十分好。在秦泰还没有遇上展小小的时候,秦泰身边最得力的人就是小灵子。小灵子不但是秦泰从小到大一起长大的书童,更是秦泰视为兄弟的小伙伴。小灵子对于秦泰来说绝对信任和放心,小灵子也对秦泰十分的忠心。从一开始小灵子来到秦泰身边起,秦泰就把小灵子按照自己得力助手来培养的。所以展小小很清楚丈夫秦泰对于小灵子的感情,能再次见到已经有出息的小灵子,对于秦泰来说绝对是一件大喜事。

    说起这个小灵子,展小小对于他也有不错的评价。老酒鬼师爷也就是展小小的干爹,他在世的时候经常背地里夸奖这个小灵子。秦泰也说过好几次,说他最看好这个弟弟,说小灵子将来的前途可能超越秦泰本人。秦泰曾经私下指出过自己的优缺点,其中说到待人接物和灵活运用人际关系上,秦泰也承认自己不足。但是小灵子刚好弥补这个不足,经常为秦泰在搞好人际关系上努力。许多次秦泰差点和上级同僚发生矛盾,都是小灵子及时出现劝阻秦泰,不然秦泰早就被其他的同僚排挤出官场了。就算是这样,就算小灵子努力帮助,秦泰依然是其他同僚最不看好的一个官员。小灵子的管账本事也不小,经常为秦泰理财,安排好各项开支。直到展小小全面接手五人小组财务账目之后,小灵子总算松了一口气。展小小一开始的时候也管不好账目,只好私下求教于小灵子,小灵子十分配合地教导展小小,并没有因此为难和刁难展小小。

    当初五人小组成立之后,大家各自拿出自己的强项教导其他人。但是只有小灵子一个人最受益,几乎学会了大家所有人的本事。老酒鬼师爷分析过,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小灵子年轻,刚好是学习各项本事的时候。不但脑子灵活而且记忆力好,不像其他几个人那样木讷。第二,小灵子从小练过一些基本功,所以在练武和技术上,可以马上驾轻就熟。特别是在学习展小小的功夫和“马三刀”动刀技术上,小灵子比其他人容易上手。第三,小灵子本身善于追踪和跟踪,而且鼻子特别灵。这成为了小灵子的特有本领,其他人想学效果也不大。第四,小灵子已经学过了举一反三的道理,通过触类旁通的方式能够迅速了解和掌握各项知识。从已经掌握的知识上,加以分析学习和掌握相关的其他知识点。第五,小灵子自己努力的情况下,老酒鬼师爷、展小小和“马三刀”不保留地教导也是一个原因。由于学习者自身努力,再加上教导者全力教育,这才有了小灵子惊人的成绩。

    小灵子学会了秦泰的验尸和案件分析,又学了展小小的功夫和“马三刀”的刀法。最后才学习老酒鬼师爷的知识,这是老酒鬼师爷特别规定的。老酒鬼师爷一开始也故意刁难过小灵子,每天一大堆地名和人名,要小灵子死记硬背。小灵子索性豁出去了,一边利用站马步等锻炼体质的机会,一边把这些东西一点一点记在心里。有时候经常为了完成老酒鬼师爷交代的背诵任务,小灵子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后来小灵子养成了一个习惯,一边打拳或者站马步,一边背诵或者默记各种知识点。既不浪费时间,又可以让自己集中精神记住知识点。随着知识点的深入,老酒鬼师爷经常故意说错或者教错一些内容,小灵子要一边学习一边分析对错,不然就会被老酒鬼师爷指责或者责罚。小灵子马上适应了这种教学,学习迅速比秦泰还要快,马上就超越了其他人。老酒鬼师爷曾经叹息过,只要给予小灵子足够的时间,将来小灵子超越在场每一个人都不是问题。

    要说小灵子的不足,老酒鬼师爷曾经分析过,总结出三点。第一点,小灵子太年轻。由于小灵子的年纪关系,小灵子有点沉稳不足,需要岁月的磨练和沉淀。第二点,小灵子的出身不好。小灵子虽然是秦泰的好兄弟,但是名义上只不过是秦泰的书童,算是一个下人。在大明朝官场,虽然名义上说是不分贫富贵贱的,但是实际上很在意身份来历的。一个出身低贱的下人,就算再有才华和本事也不可能成为官场官员中的一员。所以需要给小灵子变换身份,至少摆脱下人身份。本来秦泰的安排是这样的,让小灵子认秦泰的父亲为义父,这样的话小灵子不再是秦泰的下人而是秦泰的兄弟了。小灵子可以以秦家二少爷的身份参加科考,然后进入官场当官。可是后来事情有了变化,这个安排就被搁置了下来。不然的话小灵子现在已经可以名正言顺地当官了,不用现在这么麻烦了。第三点,小灵子的长相问题。小灵子是少数民族出身,从小被人贩卖给秦泰家当奴隶的。虽然从到秦泰家开始,秦泰一家人并没有歧视过小灵子,秦泰更是把小灵子当做自己的弟弟一样看待。可是任何一个看到过小灵子的人,第一眼感觉都是一样的。小灵子不是中原人,是一个有鞑子血统的外族人。由于这个原因,小灵子经常被人刁难和不理解。就算是出入衙门也会被人刻意刁难,小灵子要不是有秦泰这个主子的官方身份的话,很难进入各地衙门。因为这个原因,小灵子将来想要在官场当官,难度比一般的人大不少。

第八回 巧辨真假八

    当初秦泰对于小灵子有所安排,想让小灵子在身边多锻炼几年,然后回家认亲。成为秦家二少爷后,小灵子一边在家读书一边参加一系列的科举考试。有了身份转变和经验后,小灵子将来中举进入官场后,可以像秦泰一样直接担任技术型官员,也可以出任地方官员一直往上升。小灵子也知道这个打算,所以努力学习老酒鬼师爷教导的各种文化知识。

    可是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主要是秦泰彻底得罪了高层和内廷。秦泰不顾一切为民做主得罪上层官员的行为,虽然得到了大批老百姓的支持,但是也毁了秦泰的前途。无论是内阁高层还是锦衣卫、东厂、司礼监,几乎所有的人都恨不得咬死秦泰。后来索性连嘉靖皇帝也得罪了,秦泰等于自己把自己的前途堵死了。这种情况下,不但秦泰没有了前途,就连身边的人也不会好过。秦泰虽然躲过了好几次的暗算和暗杀,但是安全问题并不保险。就在秦泰准备和敌人彻底对阵的时候,秦泰决定让小灵子离开自己。

    秦泰虽然十分舍不得让小灵子离开自己,虽然这个时候让小灵子离开自己会损失一部分实力,但是为了小灵子的未来秦泰还是决定让小灵子走。小灵子不愿意离开秦泰,秦泰最后发了脾气拿出主子的身份逼小灵子离开。展小小和老酒鬼师爷私下劝说小灵子,小灵子这才答应暂时离开秦泰。小灵子当年说过,将来一定要再一次回到秦泰身边,就算当一个秦泰身边的奴才也比当一个大官好。

    秦泰不是随便把小灵子赶走了事,而是给小灵子指点了一个方向的。当时官场虽然黑暗,但是也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是这样的。当时除了有一个敢作敢为,敢和高层作对的秦泰秦青天之外,地方上也有几个不错的好官。其中有一个叫段新高的知县,这个人被秦泰看好。秦泰让小灵子去湖北投靠这个叫段新高的知县,而且秦泰亲手写了一封信给段新高。虽然秦泰和段新高没有见过面,虽然两个人几乎没有一点关系,但是秦泰觉得段新高会收留小灵子的。

    段新高,云南大理人,白族,当时三十八岁。是当时大闽官场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官员中的一个。段新高之所以出名因为三件事情,因为这三件事情让段新高在官场名气不小。第一,因为他是少数民族出身。他不是汉人更加不是中原人,所以他能够通过层层科举考试十分不容易。早在明孝宗时期,朝廷为了汉化边疆少数民族的老百姓,就开始允许他们这些少数民族的老百姓参加科举考试。可是当时能够认识汉文读通汉字的少数民族的人都不多,所以根本就不可能有少数民族的举人出现。段新高是整个白族第一个通过层层科举考试后,被朝廷任命为官员的人。这个第一让他在家乡名义不小,家乡人都把他当做家乡的骄傲。也因为这个原因,导致段新高在官场并不好混,缺少同年、同学等等的支持和帮助。

    第二,段新高有一个外号叫“光脚县令”。他是大明朝唯一一个走着上任的知县,也是大明朝唯一一个被驿站驿卒赶出门的朝廷官员。段新高家境并不好,从小所有的知识都是靠自己想办法“借来”的。当时白族的人不相信读书可能出人头地,也不愿意出去打工,只依靠家里为数不多的土地生活。由于当地耕地不多,技术落后,所以产量并不高。段新高家只有段新高父亲一个男劳力,却要养活段新高在内的八个兄弟姐妹,所以一家人只能过着半温饱的生活。这种环境之下,不可能让段新高有时间读书,也不可能出得起钱让段新高上学。但是段新高十分喜欢读书,他经常躲在学堂外面,偷听学堂老师给白族的几个贵族子弟上课。后来学会了一些汉字的他,经常以白干活为代价,向一些贵族子弟借书看。可是借书看不是一回事,段新高不可能一下子记住所有的知识点。对方也不可能把书一直借给他,最多只能借段新高一个晚上。所以段新高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抄书抄下来自己慢慢学习。渐渐地段新高发现抄书是一个好办法,不但熟悉了内容而且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从此白族多了一个只借书抄书不花钱买书的小伙子,他利用每一次进城卖东西的机会,去书店抄书看书。后来虽然得到一个老先生的关心,可以免费看书帮助段新高解决疑难问题,但是段新高还是主要靠这样学习的。当官后的段新高并没有因为自己做官了,马上改变自己家的经济状况。为了去上任,一家人几乎全家出动起来。父母亲为孩子去借钱筹盘缠,姐妹们为段新高解决衣服和鞋子问题。虽然连夜做了十多双草鞋和两双布鞋,但是最后依然不够段新高穿。当段新高来到上任地点时,除了那两双段新高不舍得穿的布鞋外,所有的草鞋都“光荣下岗”了。所以这才有了段新高光脚上任的事情,大家管这个段新高叫“光脚县令”。

    段新高虽然还没有接任知县,但是已经属于朝廷现任官员行列。按照朝廷的规矩,段新高一路上可以住在朝廷的驿站,可以省下住宿费和伙食费。可是因为段新高太穷了,连买或者租一个牲口的钱也没有。所以段新高是穿着草鞋走着上任的,根本不像一个去当官的读书人。他这幅打扮不要说是没有人相信他是当官的,就连读书人也没有人相信。所以当他来到驿站准备进去的时候,却被两个把守驿站的驿卒当做不懂礼数的乡下人赶走了。段新高虽然多次说明自己是上任官员,但是对方依然不相信。直到驿站的驿丞听到外面的吵架声出来,看了段新高的任命书这才确认段新高的身份。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怎么会有这么一个官员呢?他的上任之路,比当初海瑞的上任之路更加令人匪夷所思。

    第三,段新高的办事风格特别。虽然段新高没有像当初海瑞那样仇富,但是实际办案风格和海瑞很相近。海瑞在地方当官的时候,有一个举世震惊的习惯。穷人和富人打官司,穷人一定赢,富人一定输。老百姓和官家子弟打官司的话,老百姓一定赢,世家子弟一定输。大家一向以来的常规在海瑞那里变了味,大家都说海瑞是一个奇怪的官员。段新高虽然不会明着这么做,但是结论几乎和海瑞的差不多。他不但规定衙役不准收取“小费”,而且不允许私下了解官司。所有的官司需要排号,由段新高亲自处理判决。段新高规定每个月单号判案,双号休息,每天都接案子。双号其实不休息,段新高不是下去调查民情就是去暗访。所有的案子几乎都有点偏帮穷人,理由是段新高也是穷苦人出身,不帮穷人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段新高的衙门有三个规定,第一,不收贿赂,不要“好处费”。第二,所有案件需要排号,不能搞特殊化。第三,审判不公可以随时找段新高理论。只要对方有理、有法可依,就可以让段新高重新判决案件结果。段新高不但要求衙门的人这么做,而且亲自带头帮老百姓种地。段新高没有“外快”,为了养活自己他在衙门后院自己种地种菜。他的俸禄几乎全部带回老家,供弟弟妹妹们读书。由于他为人正直,判案公正,带头搞好“干群关系”。所以老百姓都看好他,但是衙门和上级却不待见段新高。三年任期满了之后,上级给予段新高一个中评,等于让段新高回家待业了。可是当地的老百姓不让段新高离开,大家堵在段新高衙门外,一定要段新高留下。为了给段新高请愿,老百姓联名给知府衙门和巡抚衙门写信,这才终于留下了段新高。段新高一干就是三任,老百姓不愿意段新高离开,段新高只好留在那里。

    秦泰要小灵子去投靠段新高,原因是段新高的清白和能干,更因为段新高不会歧视小灵子。同样是少数民族出身的段新高,不会因为小灵子的鞑子身份歧视小灵子。小灵子这才可以有安稳的落脚点,才可以安心学习。为了让段新高留下小灵子,秦泰亲自写了一封信给段新高。秦泰在信里面写了自己对段新高的佩服,并把小灵子的身世告诉了段新高。他相信同样正直的段新高,一定会同样关爱小灵子的。只要段新高愿意留下小灵子,小灵子的能干会让段新高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