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笔判洪流-第1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一路想,一边低着头思索什么,李汉见他有点呆头呆脑,知道他又在考虑什么的了,也不打话,二个人走着走着到了公社所在。他们住的旅店很是简陋,都是木板间成的房间。除了面街那间房子才有光亮,其它都是黑暗的房子,四面不怎么通风,房子无栅盖顶通风,这时的采购员住房间,又多自带炉具,搞些特别些的伙食,而多贪节约而已,并不讲特殊享受的。煤油炉是这个时候的很好厨具。凌子山是本地区的旅客,县内出差的旅客,一般无这些东西,但出外省即一样会带这些物具。这样黑暗的房子,不会影响凌子山写作,只一样点上煤油灯,照样工作。这样的方法,他已成了习惯,一则静,二则精神集中,真是二耳不闻间外事,双眼直看方格中。
有时间,他又去公社广播站找彭果贤聊天以作休息,又能讲些儿。这个时间,小道消息不少讲陈毅的诗抄,似乎用他渗透一下社会的紧张气氛,陈毅讲不上反毛主席,但被认为是对毛主席的不忠实执行路线者,被林彪列为‘三反分子’方面的人,虽未经毛主席完全同意,但也有所默认似有。在林彪飞机失事后的事件传达后,人们自觉或不自觉的多传闻陈毅救毛主席的事,说他代毛主席去坐红色轿车,被林彪死党截住,以为毛主席的小车,竟坐着陈毅,使林彪死党丧了胆,惊慌失措。这件事竟有多少真事在内,也无去落实的。自古传闻杨家将,岳家军,不少也是添枝加叶的,也无所谓。总的一个观点,人们对毛主席忠心,对奸妄林彪有反感,对陈毅的忠心有歌颂。这些都说明人民对共产党的热爱。对毛主席的热爱,对老一辈的革命家热爱。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二十四回
第二十四回
形势语言有分寸 说话诗画慎前后
社会评论有语言,谁是奸佞谁属贤。杨家忠烈人传颂,岳王含恨千古冤。叛国投敌终非呆,要防国贼复倒颠。外来势力有真伪,自力更生显本能。若是帮你也图报,欠下孽债又卖田。果知红炉金可炼,丈夫碧血祭轩辕。高眠不间尘俗事,又是另外一桃源。
且说人生在世,总要在历史红尘上炼就自已,是磨志,还是苦行僧也好,都要克制自已的意志。在阶级斗争的红旗下,阶级斗争一个阶级压迫一个阶级的口号下,不少人无故被划在敌人那边。就是大干部,也要划在那边,红线,黑线,‘左’的,右的,谁的忠实战士,谁的孝子贤孙,革命队伍中也分敌我似的。在这个时期下,总算平常不过的事。
凌子山到彭果贤房子内,二个人又闭门说说外事新闻。彭果贤一边准备些夜点,地时煲赤豆粥,有时弄一个鸡蛋煲粥,有点点生油放,每人一碗,也觉十分欣赏。他们坐着,一边喝茶,彭果贤说:
近日又传来有陈毅的诗,亦很耐人寻味,我总觉陈毅是个硬骨头,忠于毛主席的好汉男儿,又有传奇性的。你看这几首诗:
二十年来是与非,一身不得几安危。
浩歌归去天连海,杂噪夕阳任鼓吹。
断头今日意若向,艰苦创业百战多。
此去泉台集旧部,旌旗十万斩阍罗。
南国风云二十年,此头绝向国中悬。
死后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少年革命即为家,血雨腥夜有云涯。
取义成仁寻常事,人间遍种自归花。
(1)(这些诗句以后发现有出入,还以当时所传录之)。
“根据报章里看来的资料,陈毅元帅是一个硬骨头,能说会道,有正义感。这些是出在谁的手笔也不知,但起码是有这种性格,人们也承认,忠奸自有公论。”凌子山看后,有所感叹的说,“大学生的传闻,也说明星热心肠,对国家的正义有所申张。公道自在人心。”
彭果贤也欣赏的说:“当代忠良,人民喜爱,林彪一出相,人都说他是奸臣,为这讲法坐牢的也有了。对他这么大歌大颂,又写进党章的正式接班人,也没有这么多歌颂他,要讲内心的吗?陈毅被斗倒斗臭,处处被为难,又没有公开歌颂过他,他就有这个名誉。看来除了刘少奇还没有敢颂他外,含沙射影只讲‘三自一包’时的生活情况,又是批判。说他是物质剌激,实际也承认那时的生活是比较好的,所谓糖衣炮弹,糖衣是真的,炮弹未必存在。这是批判的话语,不是怎可公开讲?还有歌颂邓、陶。”
“董必武也多人尊敬,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也无怎么批判他,他的事迹也少人传颂,总讲董老,实际事迹,不多人知道。”凌子山说。
“他有代主度的名堂,也算天子,看他和周总理接见外宾,二者皆有病态,董老体弱要总理慢步等他。”彭果贤意味深长的说,
“青年的接班人是要接上去的,毛主席对无产阶级接班人是有所考虑的,老的好呢,少的好?关键就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成果,要保住。看来这个问题,老一辈的革命家,这么多批判过,又是走资派,又是军内一小撮,这里有一定的痕沟,要认真弥合才行。”凌子山说。
“邓小平出任付总理,这种气氛早已缓和了,老革命有个很好的出山,人心安定多了,这是一个十分了得的国策。是转入新时期的界定标致。以后以对他有了看法,这里面又可能有一些方面对他有意见,当京官也不容易的。也会给人们产生一些猜想,彭果贤心小心翼翼的说。
“现在专家讲话也好,大人物讲话也好,观点上被认为是反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就会惹到批判。生产资料归属问题,很多方面有争议。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分水岭,又没有明文的规定,争论起来,各有用词。败了的就成反对分子,最后总不划成坏人,认识上有差距,也要低人一等了,怎么过得意去呢?”凌子山说。
彭果紧把煲好的粥,二个人各倒一碗,笑着说:“这个煤油炉是潮汕采购员送的,他们来这里搞木材,要写放行条,搞多一些就要有人帮手,我给扯扯线,搭些关系,他们千多万谢。”
“公家的搞一点,私人也运点去建几间房子,有外出的人,就要弄些好东西。搞物质的采购员,灵活一些。”凌子山说。
他们二个吃了粥,只坐了一会,各自回去床上休息。这个时候,一般在十时关灯睡眠,夜景、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
且说何生的申请过港,经过几个月。已被批准了,他有一位公安局局长和一位副局长同学,合情理又关系好,故快落实,他出县城领到青色单程过港证,一切十分顺利,也因他与这位公安局主管副局长是同学,程序合理,申请条件充足,自然先行批准。这时也不必送大礼,这间还有一个同学叫练乙,在县委工作,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清理阶级队伍时被揪斗过,对何生的处境亦有所同情。一样有经历,互相间更增进了认识。这次申请过港,多住在他家等候,香港关系,这时吃香,他们又订成儿女亲家。过港申请,此时亦不用送大礼的,有人情,吃喝一下,买点点小礼物就行。但没有关系的,正正式式批的,也难者难矣。申诅书交了几年的,甚至更长的时间也无声气的也大有人在。理由是要有的,总然条件不足,通过公安局通风,要那些材料,照样要求各级可以补齐,但如果不知道手续要求,不少资料缺少,又无人告知,只有等呀等,等到白头,也不会批给你。材料虽然层层过关,但也可以通过人情润滑,补到齐。有的用白条证明自已写,防止牵扯。这个时候,民间私下,常有议论毛主席,朱德,周总理等人的身体健康问题。如果报纸上有几次接见没有看到某某中央领导人参加接见,一则怀疑有病,二则认为政治有什么出入,但无人敢公开评论。但似乎有一股强劲的暗流似的,还是有什么意图?一则怕天下有乱,人民不得安宁,二则又想有些政策上变化,刘少奇的‘三自一包’粮食高一些产量,生活自由一些,可能有这些希望也不知,总的对资本主义社会还是多数人不去想的,见希望通通风渗透新鲜的空气,这样会提高国民经济水平,生活水平。
多少英雄志士,皆为中国的富强,自由付出巨大代价,毛主席曾写道:唯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他们万里长空志气贯日,无限风光雄心冲天,前仆后继,赤胆忠心。
人民总希望安宁的,就是右派,所谓反动派的地富,总的也定者既定,翻无的思想,并不多听到。兵荒马乱的日子,谁也不羡慕。1960年,这里宣传将方反攻大陆,亦听到一些地主富农,因怕全家杀头,抓了的在严管期间暗暗祈嘱蒋介石反攻大陆。真的以后不备战,就放了他们。战争总是在死人的,多少孤儿寡妇,又要出现,穷些的日子,也可睡到好觉。
此段时间,人们总是要坚持无产阶级的路线,学校也未正式复课到以前水平,学习程度也无人敢多评论,家长只要子女能在学校度日子,就算无所担心,国家的策略,国家法管理就是,总是大势所趋,也不必自已担心就是。
这里有首《沁园春》可略记此时语言中心。
祖国河山,壮丽满天,层出英雄。
看社会主义,更觉多骄!
巨人独立,风暴汹涌。
世界革命,中国飞跃,
殖民瓜分暮途穷。功属谁,
毛主席指引,四卷雄文。
革命不能停止,烈士鲜血今犹红。
政权从何得,人民军队!
工农共肩,前仆后冲。
二条路线,心中不忘,
苦学马列不放松。要稳步,
发展好形势,全乘东风。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防止出赫鲁晓夫,要警惕出修正主义,不论这时有什么不足之处,都要看长远。没有人去评论目前的文化生活,物质生活的。戏也比较单纯,只有样板戏与舞蹈,唱歌等。没有古装戏和活剧看,古书也没有出,奇书…整理…提供下载只有一些时兴小说或乡土教材之类文章。
红棉何和傲霜开,春气桃李竞争来。
青松不理寒暑去,留得刚直传万代。
人们多歌颂松树,艰苦贫脊的生活,山呼松吼,《沙家滨》也专有歌颂十八个伤员为十八棵青松,对生活低的要求,要不羡慕资本主义的奢华。 人们还是认真歌颂,再选几首诗歌同阅,以知这里议论,时代的声音,时代的步伐,只记此段时间人们口头禅口号之语言而已,并无褒贬谁之意,
(一)
为实现共产主义作贡献
起来,广大的工农兵,吹起冲锋号!
直捣旧势力,声讨腐朽总动员。
何能以反中庸之道,克已复礼否定一切。
名正言顺,可以接班,继承传统。
洪流滚滚,浩气纵横,中国几千年。
一片批林(批孔)声中冲向前。
彻底铲掉有损人民利益的根。
毛泽东思想红旗迎风招展。
革命的声势如万马奔腾。
奴隶创造了光辉历史,人民就是英雄,不容倒颠。
起来!起来!
广大的工家兵,口诛笔伐林彪叛国乱党奸佞。
向一切旧世界的专制残余宣战。
保卫无产阶级革命伟大成果。
拨正航向走在前,人民定要主宰世界,
为实现共产主义一定作贡献!
(二)
革命青春万年长
社会主义放豪光,祖国山河换新装。
毛泽东思想育后代,革命青春万年长。
社会主义放豪光,事业潮流万里航。
马列主义结铜墙,五项原则道路广。
为人民服务永不忘。
社会主义放豪光,毛主席话儿记心上。
青年们,伙伴们啊!手携手永远向前方。
社会主义放豪光,革命道路曲折宽广。
党啊!毛主席思想,你指引的道呼是我们的方向。农村是广阔的天地,美丽富饶的海域和边疆。
平凡艰苦又伟大的工作,到处闪耀着毛主席的阳光。
不管这一行,那一行,处处是我们青年的理想。
祖国的青春永常在,戒骄戒躁永不忘。祖会主义放豪光,祖国山河换娇装。
青年们,伙伴们啊!手携手永远向前方。
毛泽东思想育后代,革命青春万年长。
毛主席与郭沫若有对诗,批判《十批》要加强无产阶级专政,对批林批孔而讲到历史春秋战国时代,亦可看到有关一些古文材料奇書网,也是学习历史的资料,还出了不少小册子。
有诗为证:(一)《行秦背孔》
秦君事业几千秋,长城雄筑古今留。
坑儒未必武当道,焚书诗书传不休。
暴政何得世代用,隋帝江山焉长久。
治世自有强制法,长安难得信孔丘。
(二)
为善立仁尊孔子,直言何惧秦始皇。
若为万代千秋业,焚书坑儒亦给谤。
长城雄筑朝朝建,仁政独难治凶狂。
后人如学分封样,不见九州统三江。
此时运动时起时伏,并非一样劲,但这个观点,也持续的表现,也有专家教授出来为这些出书著作,当时也叫反潮流人物,看来这个潮流的方向,也难分辨,顺潮流乎,反潮流!
千年举春秋,今日一旦休。
孔孟书不绝,影响不断流。
秦王坑儒在,百家更低头。
后代称夫子,至圣还在否。
且说这插队的青年,已有分批的出来安排工作。特别是自1960年来的外县青年人,到农场,农村的青年,自1966年,已有很多出来工作。故插队的运动持续也年年有下去。有的人也觉需要到农村锻炼,有时也在这些人的当中挑选义务兵。后来凡1966年文化大革命起点的5、16下队的,可以全部出来工作,或叫复户工作的并计算工龄,这些都是后话,不必絮烦。
这个时候也有不少的青年,虽出来工作,有香港关系的外县人,也随过港风,申请去香港。这些人当中都是国营职工指标,故这些指标又可给另外一批人安排。因为这个时间没有指标喊员,单位不可招人。死一个顶一个,叫自然减员,都是掌握得十分严格。就是官家也不可动摇这些陈规的。政府编制也十分严格的,一个政府部门,科室只有几个人,后来单位随便膨大,工资只在下属乱加摊派,财政开支也就乱了套。所谓多收费,五花八门,有了工资,又要捞奖金,并摊派各种费用,上行下效,越来越厉害,愈演愈剧的招员,层层一样明的暗的,上又有罚款条例,更给他们开了方便财源之门。
吴育玲自1963年从汕头市插队来层云县的一个农场,还有几个同学一起,后来也同时安排到商业的布店,糖专门市,或其它公司部门当职工售货员。
凌子山和这些人也同是商业系统,经常一起担贷送下乡去卖。有一个时候不准人赴墟,要改变旧习惯势力,墟镇店铺全部关门,半路设卡拦人,堵回农村赶集之人。这里就担贷下乡,吴育玲自小汕头市长大,未有挑担过,幸得在插队农场有锻炼倒也可以应付下去,凌子山笑着对她说:“人生的道路,真难预料,你会来到这个地方生活。”
吴育玲笑着说:“真难预料,我以为要在山区一辈子了。这里又嫁了人,生了孩子。现在一家人申请过港,我嫁了家乡人比较好。有些人嫁了本地,当时看去,他们有地头蛇,现在就离不开了,你说事情是否难料。”
“她们嫁了地头蛇的子女,一时也觉比较有依靠,似乎生活有保障,有房子,有了亲人了。不想世态会变化。要在农村扎根,又扎不住根,还是要回城的。都是上面搞的,这个时间,那个时间,事情就有不同性质,插队时你讲不去,要强迫,回城市也是响应号召,都是听党的话。你过香港,也是可以的。”凌子山挑着贷,在一边放下,互相歇着乘凉,聊聊。
“也就是这样,一切认命吧!”吴育玲说。
“现在又说要一个星期一个墟期,变来变去,也做过全县统一墟期,防止多赴墟,又都统一为逢五逢十。现在又讲农民过星期赴墟,实在这些逆境,令人怎么平心接受。”凌子山说。“习惯改了又变不习惯。”
“讲也不怕,那时叫我们插队,非去不可的,又说取消城市户口,又说以后要到更远的地方去,迟去不如早去。人的生活,有一个习惯,总是有一种家乡观念。历史的墟期,经过了这么长时间,一时也改不了。”吴育玲说。
“那些插队者,经常成群结队赴墟,也有老老实实的到墟里坐一坐,散散心回去的。也有的真如地煞一般,到那里都是吵吵闹闹,吊儿郎当的。但大多数也不会做什么坏事,总似无聊,浪漫,开心,做些不满的动作,不知怎么去形容,无可评论的。”凌子山说。
“我们这些女子就不同,合群也不过讲讲笑笑,自我清高,去出工也一伙去,说说笑笑的,工效低,人海战术,但总算听话。我们也无什么表现好不好,到了要安排我们出来工作时,说我们表现不错,他们农场也泻了包袱,我们在那里,他们在责任上也不安宁。”吴育玲说笑了。
“有些老革命回农村耕田,记工分,吃劳动日。到了要落实政策,收回到革命队伍,他们又说怪话。去落实政策的人问他回家耕田有什么感想。他说,参加共产党不如参加国民党。参加国民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