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水浒天行-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春赶忙劝阻:“二哥不要去打那华阴县,若是去打蒲城县,保准万无一失!”

    “胡说!”陈达哪里肯听,立即反驳道:“蒲城县偏居一隅,土地贫瘠,人户稀少,商贸不旺,钱粮必定不多。我等不如攻打华阴县,一来那里富户居多,广有钱粮,二来我等也可以挫挫那厮狗县尉的威风,看他如何召人捉拿我等?”

    “二哥有所不知,我等若打华阴县,必须经那史家村过。”杨春急道:“那村里有个叫史大郎的,人称‘九纹龙史进’,听闻此人得了许多名师点拨,枪法棒法甚是了得,我等不可撩拨于他――他又如何肯放得我等过去?

    “啪!”陈达急了,自桌上拍了一掌,怒道:“三弟懦弱,休得听人胡诌,不就一个史大郎么,我这就去要了他的性命,看他究竟有何能耐?哼哼,一个小小村坊都过去不得,如何敢抵挡官军?”

    “二哥――”杨春急着唤道:“不可小瞧于他,那人武艺确实了得!”

    朱武慌忙也插上话来:“我也曾听闻此人喜好枪棒,专爱找人较量,一身武艺十分了得,二弟还是休去为妙!”

    “你等快快闭上鸟嘴,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陈达火了,又在桌上重重拍了一掌,气呼呼地嚷道:“他史大郎只是一个人,难不成还有三头六臂么?我就不信,偏要跟他比个高低。”忽又吩咐小喽罗道:“快快牵我的马来,我定要先打史家村,再取华阴县,叫那史大郎也知道我的厉害!”

    朱武和杨春再三劝阻,可陈达哪里肯听,随即拿了兵器,披挂上马,点了一百多个小喽罗,鸣锣擂鼓,下山直奔史家村而来。

    且说史进正在庄前磨刀,听得庄客报知贼人来袭,急忙命人敲响梆子。那庄前、庄后、庄东、庄西,三四百家庄户,闻听梆子响了,皆拿了枪棒刀械,片刻间便聚了三四百青壮年,一齐涌到都史进庄前,声势浩大……

    但见史进头戴一顶灰布方巾,上穿青衣小袄,下着鹿皮长靴,一袭朱红色披风煞是威风。庄客牵过那匹火炭赤练马来,史进跳将上马,又接过乌木长棍,他大声一喝,三四十个壮健的庄客便列成两队,径自出了庄来。众史家村庄户都跟在史进马后,一齐高声呐喊。

    到了村口,那少华山陈达也引着人马到了山坡下,摆开了阵势。这陈达骑在一匹高头白马背上,头戴褐红面巾,身披金生铁甲,也是威风凛凛。再看他手中横着一杆丈八点钢枪,一脸的霸气,他身后的小喽罗趁势尖声呐喊,鬼哭狼嚎一般。

    陈达看了史进率众过来,自在马上抱拳施礼。史进哪里管他,立马便喝道:“你等贼人,打家劫舍,无恶不作,犯下弥天大罪,还不快快束手就擒,省得老子动手!――也不知我大郎是何许人也,胆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哈哈哈哈!“忍住火气,陈达在马上笑了笑道:“我等并无冒犯之意,只因我山寨缺少粮草,要往华阴县借粮,须得经由贵庄,还请大郎行个方便,放我等过去,回时定有重谢。”

    史进道:“少这般废话,我正要拿了你这伙贼人到县上领裳,如何放了你过去?若要让县尉大人知道,岂不牵累于我?”

    陈达仍旧笑着道:“四海之内皆兄弟,烦请借一条道……”

    “少废话!”史进怒道:“我若肯时,却有一个不肯!――它如若肯了你便去,我绝不拦你!”

    陈达心头一喜,忙问:“好汉,你叫我问谁去?”

    史进将手中乌木长棍一提,笑道:“当然是我手中这根‘游龙棍’――它若肯时,我便放你过去!”

    陈达的脸色不禁大变,大声怒道:“你这厮狂妄至极,看我来取你狗命!”

    见陈达攻来,史进也怒了,赶马而来,“呼呼”一棍扫将过去。陈达也不是无用之辈,当下身子一侧,便躲了过去,回手便把钢枪刺了出去。史进脚下一蹬,飞身踩在马鞍上,将棍身一摆,便将钢枪打了出去……

    就这般躲躲闪闪,史进与那陈达斗了二十余个回合,双方不分胜负。史进心知,若是这般缠斗下去,一时半会很难取胜,于是卖了个破绽,打马便走。陈达哪里肯放,大叫一声:“你这厮休走!”便又挺枪追了上来。

    史进眼疾,慌忙将身子倾到一侧,躲过了陈达的犀利枪势,忽然反身弯下腰来,一棍直向陈达的坐骑打去。那马儿受惊,长嘶一声,腾空而起,陈达根本不曾想到史进会使出这么一招,心下一惊,抓将不住,跌了下去。

    史进慌忙打马而回,一棍扫下,顶在陈达胸口处,那陈达哪里还有反抗之力。这时,众庄客立即蜂拥而上,将陈达绑了个结结实实,一干小喽罗眼见头领被俘,哪里还敢上前来救,纷纷溃逃。

    “冲啊!”史进大喝一声,众庄户叫嚣着一窝蜂冲了上去,拿的拿棍,拿的拿叉,还有些人挥着扁担,那场面也蔚为壮观。这些庄户人家虽说没习过武艺,但常年劳作,身上有的是力气,不消片刻,便将那些人打得七零八落,又俘获了四五十个人……

    ――――――――――――――――――――――――――――――――――――――――――――――――――――――――――――――

    *注解1:顺溜纸,指的是祈求神鬼保佑事情顺利而烧的纸钱。



………【第045章 好汉相识】………

    话说朱武和杨春二人见陈达去了许久还没归来,心中难安,踌躇不定,忙又吩咐小喽罗下山去打探消息。不消半个时辰,那人便牵着陈达的白马跑了回来,径到寨前,大声疾呼:“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命人放了那厮进了寨中,朱武忙问:“何事如此惊慌?”

    “回大当家的,”小喽罗不敢耽搁,喘着粗气道:“二当家力战不过,叫那――叫那九纹龙给绑了……”

    “你说甚?”朱武一把揪住那小喽罗的衣襟,大吼了一声。他忽又松下手来,浑身抖动,自言自语似地说道:“二弟不听我言,终有此祸,这可如何是好啊?”

    “大哥莫慌!”杨春慌忙将朱武扶住,提议道:“我等召集寨中所有人马一齐杀下山去,和那史大郎拼了,看他放不放人?”

    “三弟,万万不可草率行事,小心丢了性命!”朱武在一旁坐下,摇了摇手道:“二弟的武艺远在你我之上,他尚且败在那史大郎之手,我等如何拼得过?”

    “那可如何是好,总不能置二哥不顾了吧?”杨春满脸急慌。

    “你我弟兄三人义结金兰,情同手足,如今二弟有难,怎可弃他不顾?朱武小思片刻,忽而微微笑了一下道:“――我有一苦肉之计,不知可行否?”

    杨春见大哥胸有成足,忙问:“是何苦肉之计?”

    神秘兮兮地笑了笑,朱武急忙招手让杨春附耳过来,将那计策小声说了一遍,如此如此。杨春听了,不禁拍手叫道:“果真好计也!事不宜迟,我和大哥这就下山去……”

    再说史进正在庄上独自喝着酒,寻思着要怎样将少华山其他两个头目也擒了,一并送官请赏。正在这时,只见庄客飞马来报,说朱武和杨春领着一帮小喽罗杀下山来了……

    “好啊,来得正好!”史进将酒坛子往地上猛地一掷:“我正要拿了他们两个,好一同送官请赏!”又急忙吩咐庄客道:“快快牵我马来!”

    不曾想,史进刚好打马出庄,但见那朱武和杨春二人已步行径到了庄前。史进不禁好奇,但见那二人光着膀子,身缚荆条,待走到史进马前,便“扑通”一声齐齐跪下了,脸上挂满了眼泪。

    “你们两个为何跪下?”史进跳下马来,大声喝道:“莫不是要耍什么阴谋诡计?”

    “小的不敢……小的不敢……”朱武和杨春跪在地上连连说道。

    史进又道:“那你等这是为何?”

    这时,朱武小声哭了起来,抽泣着诉道:“小的弟兄三人因被官司逼迫,不得已才上山落草为寇。当初我等三人义结金兰,曾指天为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虽不及三国时刘、关、张的义气,但也同是一条心,未敢忘却。”

    拂袖抹了一把眼泪,朱武又道:“今日我家二弟陈达不听我劝,带人私自下山,冒犯了英雄虎威,真是罪该万死!我与三弟无计可施,只得学那廉颇,负荆请罪,还望英雄将我等弟兄三人一同送官请赏。我等虽死无憾,绝无怨尤,只求死在一快,也不负昔日结义之情。”

    听了朱武这般诉说,史进为之一惊,不禁暗暗寻思道:“真没想到这厮三人竟有如此义气,我若将他们三个绑了送官请赏,还不让天下英雄好汉耻笑――日后如何抬得起头来?”当下,他便将手中游龙棍丢给了一旁的庄客,招手吩咐朱武和杨春道:“你们二人快快起来,且随我进来……”

    朱武和杨春二人彼此对了对眼,但也不心怯,起身便跟在史进身后。径到后厅,他们不约而同又匆匆跪下了,连连磕头,拜求史进将他们绑了。史进哪里肯从,三五次叫他们起来,可他们却只是磕头拜求。

    如此,史进火了,朝桌上便是重重一掌,震得茶壶茶杯跳得老高,险些要飞出去,他大声喝道:“你二人还不快快起来,惹老子不高兴了,一棍子将你们打出去……”

    听了史进这么说了,朱武和杨春哪里还敢跪着,慌忙起身,抱拳相谢。史进见了,这才露出笑脸,径自除去他们身上的荆条,又命庄客取来两身干净衣裳,叫他们穿上了。

    “这便是了!”史进笑道:“自古有言道:英雄惜英雄,好汉识好汉。我平生最佩服信义之人,你们弟兄难得如此情深义重,我要是将你等绑缚送官,岂不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我这就叫人把陈达给放了,你们看如何?”

    朱武赶忙拦住史进,道:“难得英雄这般大量,只是我等弟兄皆是朝廷要犯,十恶不赦,你若将我等放了必受牵累,我等弟兄三人也于心难安啊――还是请英雄将我等绑了,送官请赏!”

    史进道:“这如何使得,岂不叫天下好汉耻笑我么?”

    朱武抱拳道:“我等冒犯英雄虎威,唯死而已!”

    “哈哈!”史进却不答话,只是笑过一声,问:“你等敢吃我庄上酒食么?”

    “有何不敢?”朱武一副感慨赴死的模样:“死尚且不怕,何惧酒食乎?有酒不喝,算不得英雄好汉!”

    “好,爽快!”史进禁不住拍手称道:“我就是喜欢你这种爽利的人!”于是,吩咐庄客就后厅桌上摆了酒食,又命人放了陈达。

    当下,陈达进得厅来,立即跪在史进跟前,抱拳道:“多谢英雄不杀之恩,他日若有用的着小弟之处,但凭差遣,小弟万死不辞!”

    “史进年幼,当不得!当不得!”史进慌忙扶起陈达,引至席上。

    这时,朱武和杨春也连连拜谢,史进拂袖不答,只顾劝酒。饮宴结束,三人再次拜谢史进,引了人马自回山寨去了……再说朱武、陈达和杨春三人归了寨中,刚一坐定,朱武便带着微微醉意笑道:“若非这苦肉之计,我等安能留得性命?”

    陈达也有些醉了,晃着头,感慨着说道:“确也如此,那史进一身武艺实在了得,恐怕我等弟兄三人联手也非他敌手啊!”

    “史进乃真英雄也!”杨春禁不住叹道,他也喝了不少酒,但却十分清醒:“此等英雄,我等应该敬重才是!”

    “三弟说得极是!”喝了口茶,朱武清醒了许多,应道:“难得他有如此大度,也不枉我等弟兄义气,过几日叫人备些礼物送去,以谢他饶命之恩……”

    ………………

    闲话休絮,转眼过了十余日,朱武等三人备下三十两蒜条金【注解1】,吩咐两个办事得力的小喽罗连夜送到史进庄上。庄客敲门来报,说寨中三位头领派人来了。

    史进听罢,还以为出了大事,慌忙翻身而起,跳下床来。火急火燎地披上衣裳,他来得后厅,忙问小喽罗道:“二位小哥,深夜到访,可是寨中出了大事?――快说与我听!”

    为的小喽罗抱拳拜道:“史大英雄勿惊,寨中一切安好。”

    史进这才歇了口气,又问:“三位头领可好?”

    “三位头领也安好。”小喽罗点头应了。取出金子,他忙又回道:“三位头领特命我小的二人前来进献薄礼,以谢英雄活命大恩,望乞笑纳,不要推却……”

    史进再三退却,可那两个小喽罗哪里肯从,如此推让几回,史进不禁思道:“三位头领既然好意相送,如若拂了他们的心意,恐非不好。”于是,他便笑着拜纳了,又取了四五两碎银赏了二人,并让庄客安排酒食招待他们……

    又过了半月,朱武等三人掳掠了好大一串上等珠子,又吩咐小喽罗连夜送到史进庄上。史进又命庄客收了,也不在话下。不料刚过了七八日,朱武等人又送来百十余两雪花银子。

    史进摸了摸银子,又出了庄来朝少华山看了看,心下寻思道:“难得他们三个如此敬重于我,我也准备些礼物回送他们,如此礼尚往来,也显得情义在!”想到这里,他亲自上县里挑了一匹上好的缎子,让庄客请了个手艺精巧的裁缝,日夜赶工做成三件精细袄子。又让人煮了三只大肥羊并几坛好酒,用了大盒盛装,和袄子一起,吩咐两个庄客送去寨中。

    史进庄上有个庄客名叫“王四”,此人口舌便利,心思细缜,满庄的人都称他叫做“赛伯当”。史进知他平日里办事妥当,便命他带了个得力的庄客,挑了礼物,径向山来。

    入了山门,小喽罗问了缘由,便将王四二人引到来参拜朱武等人。三个头领听闻是史大郎送了礼物来,不禁大喜,收了袄子及肥羊酒礼。又吩咐小喽罗摆上酒食,款待王四等二人,等到他们酒足饭饱下山,还不忘打赏了七八两碎银。

    自此过后,史进便常常与朱武等三人往来,他也时常偷闲上山,找他们切磋武艺、较量枪棒,或是喝酒吃肉,好不痛快……

    不知不觉,弹指间已近八月中秋。史进心思父母俱已不在,自己也没得个姐妹兄弟,又师父也去了延安府,毫无音讯,难得如此佳节,却要独自来过,不免有些凄凉。忽又想起少华山朱武等三人,史进心中大喜,急忙休书一封交予王四,命他前去山寨邀约三位头领中秋之夜来庄上赏月饮酒,共度佳节。

    却说王四怀揣书信来到寨中,拜见三位头领。朱武等人看了史进来书,立即笑着应允,随即写了回书交予王四,还打赏了他四五两碎银,又留将他喝了十来碗酒。不曾想,王四刚下得山来,正好撞见时常送礼物到史进庄上的管事小喽罗,一把将他抱住,又拖去路口的小酒肆吃酒……

    ―――――――――――――――――――――――――――――――――――――――――――――――――――――――――――

    *注解1:蒜条金,指那种长而形似蒜苗的金条。



………【第046章 四雄结义】………

    进了小酒肆,王四经不住管事的小喽?诸番相劝,一连又吃了七八碗好酒,这才抱拳别过,径自回庄。独个儿行在路上,王四被那山风一吹,酒劲慢慢地窜了下来,踉踉跄跄的,头重脚轻,一路好似打着醉拳……

    这般走了约莫五六里地,现前边有座林子,王四心喜,快步跑过去便想歇息片刻再走。谁曾想,他跑到半地忽然脚下一软,扑倒在那莎草地上。不消片刻,这厮便“呼呼”睡着了,还响起了呼噜。

    说来也巧了,邻村那猎户李吉正在坡下张网子捕兔,隐隐看到有人摔倒,他便慌忙跑过来想瞧个究竟。走进一看,不是别人,却是王四,李吉时常打史进庄上经过,自然认得王四。见王四摔倒,又是满身酒气,李吉不禁小声叨唠了一句“这厮又喝醉了!”便伸手来扶。

    可王四酒醉如泥,李吉哪里扶得动,试了两下便累得坐在了一边,没了一丝力气。然而,恰在这时王四怀里抖落出两块碎银子出来,在月光下闪闪见光,李吉见了,立时心花怒放,口水汩汩而出。

    将那两块碎银子拾在手中把玩了一下,李吉禁不住又寻思起来:“也不知这厮王四怀里到底藏了多少银两,瞧他睡得这般死沉,何不悉数全拿了,神不知鬼不觉……”他这般想着,伸手朝王四怀里摸去,一股脑地将银子和书信全都掏了出来。

    “这下可了!”李吉早已穷得叮当响,一时见了这么多银子,心里早就乐开花了。忙将银子悉数收了放进自己怀中,他又拾起那书信,翻转着看了一下便拆将开来。

    李吉这厮虽说是个乡下猎户,但自幼也学得几个字,借着月光,他打开那信看时,但见信写着“史进兄”,信尾却落着“少华山朱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