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第一太子-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先生,先生……”

    “对不起,草民走神了。”在赵旭连续数声的情况下,苗训才从沉思中醒了过来。

    翻身从马上下来了,拱手向赵旭行礼:

    “草民苗训参见副都虞侯大人,草民确实是有重要情报。”

    说着他从马背上拿出了那个信袋,递给赵旭,赵旭已经从马上下来了,接过苗训手中的信袋。

    打开里面有数十封密信,全部都打着火漆,看来是重要的情报了,赵旭打开其中的一封,里面竟然是他们这支禁军的行军路线。

    赵旭大惊,他们禁军的行军路线是绝密只有几个大大将知道,后蜀怎么会知道。

    “先生真是我大军的恩人,随我一同会军中可好?”赵旭面上并没有任何的表情,而是转身对苗训说道。

    苗训本来就想着来投奔大周,加上这个副都虞侯可能就是先祖说的那个人,所以自然是愿意的。

    拱手向赵旭表示感谢。赵旭又将他引荐给赵匡胤等人就立刻启程了。

    很快他们就和王景的部队汇合了。

    在王景的行军大帐里面,似乎所有的高级将领都在,本来王景他们想给赵匡胤一行人接风洗尘的。

    可是被赵旭给拒绝了额,现在军情紧急,等胜利了我们一起庆功酒,王景也没有在坚持。

    “王大人,你们先看看这个是不是和你们的军队部署一样?”赵旭一坐下就把那几封情报递了过去。

    这几封都是关于凤翔军的军事部署的情报,赵旭选出来递给王景他们。

    王景和向训越看心里越寒,这上面说的都是他们军中的机密,这封信上说的是一字不差。

    向训是个急性子:

    “小赵将军,能否告诉老夫这些东西是从什么地方得来,这确实是我军中的机密?”

    向训很想知道这是赵旭从哪里得到的,自己人好说,那要是敌人就麻烦了。

    “向大人,这是一位从后蜀归来的先生先给我们大周的,我只想知道里面的情报是不是高度的机密?”

    就连赵匡胤他们也是看着王景他们。

    王景看着这满帐篷的高级将领:

    “这确实是我大军的高级机密,不知道怎么就泄露出去了,我立刻派人去查。”

    说着外边就进来几个人,王景在他们耳边吩咐几句,他们就闪身不见了,他们都是王景的贴身护卫,忠诚度很高。

    随后他们商量了一下,修改军事部署,接着所有的人就各司其职去了。

    赵匡胤他们也是和王景他们打了声招呼就离开了。

    赵旭和父亲还有高怀亮他们说了一声自己,就回到了自己的军帐,他也有自己专门的“办公室”。

    在赵旭所在的军帐里,苗训正坐在里面,和赵旭说着什么。

    “先生,为什么会有这些东西,你是怎么得到的呢?再说了这是军中专用的的信袋,就连你骑来的那匹马也是军马?”

    赵旭真的是有很多的疑问要问苗训。虽然他知道这个苗训不是后蜀的奸细。

    要真是奸细,这个代价也太大了,谁会用这么重要的情报来换取敌人的信任呢?

    就凭这些情报,后蜀完全就可以打败大周的军队,因为大周的军队机密全部都写在了上面。

    苗训也知道赵旭打的什么主意,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回答这个问题。

    “赵大人,再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问你一个问题,一个现在说出来可能有点大逆不道的话题,如果哪一天你坐上至尊之位你的第一个愿望是什么?”

    苗训盯着赵旭,似乎想看透赵旭的内心想法,赵旭吃不准这家伙说着个东西干什么。

    苗训又接着说:“将军请放心,我不是任何人的密探,这个问题逗我很重要,我希望你能正面回答。”

    说道这里赵旭缓缓的站了起来:

    “如果我是皇帝我一定要结束这五代以来的战乱,现在我辅助皇上正在踏平障碍,准备一统天下。”

    赵旭浑身充满了豪气,他没有停下来继续说道:

    “记得先皇周太祖说过,从三皇五帝下商周以来,这片大地是一个大分裂的时代,这边大地不应该四分五裂。”

    “整个国家分裂成数十个小国,如同一盘沙这盘散沙,每隔三五年就爆发一次为了自己的利益就兵戎相见。”

    “这受苦的还是百姓,太祖有先见之明,可惜去世的太早,幸好有当今皇上在,他也是个有理想的人,我赵家父子一定要辅助皇上一统天下,创造一个大周盛事。”

    赵旭说的这些都是真心话,正如后来赵匡胤对群臣说,如果没有柴荣突然病逝,也不会有大宋的建立。

    但是他这几次见柴荣,看到他的脸色苍白,这正是大病之兆,看来柴荣还是难逃一死。

    苗训只是听到了一统天下,后面的全部忽略了。立刻下拜:

    “草民诸葛无为拜见主公!”

    看到苗训跪在地上,叫自己主公,还自称是诸葛训,赵旭一时间还真的懵了。

    苗训疯了吗?不,他比任何的时候都清醒,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自从知道赵旭的名字之后,他就想到了九日二字,随赵旭他们来到军营之后他特意,卜了一卦,

    成龙陈桥边,

    父登至尊巅。

    若问子如何,

    龙啸必九天。

    得出来的就是这四句话,但有很明白,很明了。

    自己是为赵旭卜的卦,父当然是指赵旭的父亲,说明赵旭的父亲会等上至尊的位子。

    至尊是什么?在人间除了帝王还有什么可以成为称为至尊呢?就是说赵旭的父亲会当皇帝。

    父亲当皇帝,他的儿子并不一定会当上皇帝,不会后面一句就很明了,若问子如何,龙啸必九天。

    这就很明白了,龙啸九天,皇帝又被称为九五至尊,九乃极数,是极致。

    另一方面九天又是赵旭的名字。

    这就是说注定赵旭也会当上帝王,加上他又和苗训的先祖留下的遗嘱中的话,相符合。

    所以苗训认他为主公,当年他的先祖就是这样称呼当时的皇帝的,现在他要代替先祖再创辉煌。

    经过苗训一番的解释赵旭才知道,原来这个苗训特意在等着他。

    当然苗训说的他的身世更是让赵旭感到惊奇,同时也感慨历史记载的果然不一定全部是真的。

    当赵旭问苗训为什么自称诸葛训的时候,苗训只说了一句话就将赵旭震住了。

    苗训说:

    “后世子孙,谨遵先祖诸葛武侯的遗嘱,等待有缘人,出现,辅佐他创大汉盛事。”

    赵旭自言自语道:

    “怪不得,看着那羽扇那么眼熟,电视上的诸葛亮都是拿着一把羽扇的,这个苗训是诸葛亮的后代,他老人家真牛叉,那时候就知道今天的事情了?”

    有意思,武侯的后裔……

 ;。。。 ; ;
第三十五章 黄花谷之战
    诸葛亮的后代,赵旭想想总不会差的,他想认自己围住,还有什么不愿意的。

    真正让赵旭佩服的是,诸葛亮他老人家在几百年前就知道我要来?难道他也不是那个时代的人?

    如果他本来就是一个古代的人,就凭这一点他就佩服,记得前世就听说古代一些能人可以窥测到未来的事情。

    就像唐朝的袁天罡和李淳风师徒两个,编著了一本《推背图》其中的一些在后世很受推崇。

    明朝的刘基也就是刘伯温,也有《烧饼歌》传世,其中的一些现象果然在后来出现,不过朱元璋没有看到。

    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这也就是说明,总会有一些常人无法理解的人存在。

    诸葛亮智慧之名传遍天下,奇门遁甲无所不通,无所不精,他能占卜未来赵旭倒也是不奇怪了。

    这个苗训,不,诸葛训一个诸葛家的后代,一个以完成先祖遗愿的人,能是个庸才?

    诸葛家的人岂是随便认人为主?所以赵旭断定这个家伙一定有大才,所以很高兴的答应了。

    他本来还想向柴荣推荐这个人呢,不过苗训推辞了,他说我只认主公,其他的不认。

    苗训甘愿在赵旭的帐下当个策使,也就是给赵旭出谋划策的人。

    这个苗训到最后虽然是名动天下,成为第一军师,但是却不肯接受官职,说是祖先的规定。

    还真是个奇怪的人,人们投军,无外乎就是名利二字,他现在,不图名不图利,难道是真心的要来帮助我

    不管了,反正赵旭自信自己能够驾驭得了这个人,即使他有什么企图相信在自己的掌心里也翻不起什么风浪的。

    周显德二年八月,后蜀皇帝孟昶对于前一阵威武城被攻占十分的恼火,但是他又想提高前线士兵的士气。

    于是在发了一通火之后,下旨派遣通奏使伊审徵前去前线,代他慰问前线的士兵。

    其实伊审徵是按照孟昶的命令去鼓舞士气的,但是更多的是来前线督战的。

    在李廷圭的军帐里,这里面都是李廷圭的心腹,所以大家说话也没有什么可顾忌的。

    “将军皇上这是要干什么,我们次啊大了一次败仗就要下诏责罚我们,这不公平。”

    “是呀将军,皇上就是不相信我们,还派人来前线督战,上一次派个小人赵季札,这次又不知道是个什么货色。”

    “将军,我看是皇上身边有奸臣,否则怎么会不相信我们呢,我们大胜仗的时候,皇上怎么不说,刚打了一个小小的败仗就这样。”

    ……

    这个将领们七嘴八舌的,说什么的都有,也幸亏是在军营里,这里都是他的心腹,否则被被人给听到,御史一定会参奏他,意图谋反。

    “够了,吵到老子头都大了,你什么吵什么,打了败仗还有理由了,还有什么脸说,等会陛下的钦差来到之后,大家都机灵点。”

    这些将领都是李廷圭一点点的提拔起来的,对他们就像对自己的子侄一般。

    所以一般他们做的不对的时候,李廷圭总是大声呵斥他们,他们非但不感到反感,反而觉得心里热乎乎的。

    他们不是心里变态,而是认为这样,是李廷圭把他们当成了自己人,外人会这样对我吗?

    没有过多久,伊审徴就来到了行军的大营,当然他不是赵季札那样的废物,除了钱什么都不会。

    这个伊审徴是有一定的真才实学的,和李廷圭他们讨论了好久的军事部署。

    他以他那卓越的军事艺术,折服了李廷圭等将领,没有想到这个皇上的钦差也是个能人不是个草包。

    经过一番的商讨他们定下了分路合围的策略,各个将校都是十分的满意。

    分路合围就是分成几路齐头并进,然后多周军实行夹击的政策。

    按照部署李廷圭负责调兵遣将,李廷圭也是憋着一股气,一定要一举击败周军,一雪前耻。

    他首先派遣手下的先锋都指挥使李进率兵趋马岭寨(今陕西凤县西),务必做到兵贵神速。

    其二,他安排一了一队自认为是奇兵的军队直出斜谷也就是今天的陕西眉县西南,希望从这里进白涧(今陕西凤县东北白石铺);

    其三,这也是最为重要的一路,其实其他的两路也只是一个障眼法,真正的杀招却是在这里。

    李廷圭另特意安排能征善战的染院使王峦率5000精兵出唐仓镇急行军赶到黄花谷。

    并且下了死命令即使把马跑死了,也要在最短的时间赶到黄花谷。

    黄花谷是凤州东北的一个小小的山谷,这里地理平坦易守难攻的好去处,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大周的军队的粮道就是从这里经过的,占领这里,就意味着可以彻底的切断,周军的粮道。

    没有了粮草,他们周军还打什么呀,饿也饿死他们,到时候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退一步说,即使他们还有其他的粮道,我们也可以在此切断周军的后路。

    他们算盘打得是真好,如果大周的领兵将领是草包,还真不好说,后蜀的战略意图一定能够实现。

    加上他们情报本来是没有问题的,可是那个丢了情报在酒店醒来的士兵,一见丢了情报。

    自知自己罪责难逃,于是就逃跑了。这就给大周机会了。

    但是大周的将领回事草包吗?王景就不用说了,百战老将自不必说。

    向拱也是个被窝里放屁——能文能武的人,赵匡胤在历史是是战功赫赫,能力岂会差了。

    还有赵旭这个后世来的精英,伟大领袖的经典战例就够他参考的了。

    那个苗训,虽然历史上没有记载,但是既然是诸葛家的人,看来也不差。

    其他的将校就不用说了,后周在五代末年纵横无敌,岂会缺少有眼光的将领。

    这不他们正在这里召开战前的“军事会议”,他们也是知道了后蜀的动作。

    也经过了一系列激烈的讨论,一群熟知兵法的优秀的将领很快就拿出了一个方案。

    西部行营都部署王景亲自率军,扼守马岭寨,防御后蜀的李进部,有可能的话,力求全歼。

    殿前司副都指挥使赵匡胤率领八千进军我八千的凤翔军去迎战白涧,将这一股奇兵彻底的消灭。

    剩下的第三路就是黄花谷了,这一处是赵旭特意要求的,他带领的是他禁军军校的两千士兵。

    同时王景又派遣排阵使张建雄率两千精锐的士兵在赵旭手下听用,其实他也是害怕赵旭凭借这两千人马抵挡不住后蜀的军队。

    赵旭听从苗训的建议另外下令高怀亮带领若干的禁军士兵迂回至唐仓,三面设伏,切断王峦归路。

    赵旭率领他亲自训练的禁军,迅速的占领了黄花谷,这还不算完,禁军各司其职,将周围的地形勘察了一遍。

    经过一番地形的勘测,禁军学员们开始将黄花谷进行一番伪装,只要进入到这里的军队必然有去无回。

    苗训看着这些禁军,不由的感慨:“不愧是大周的精锐,主公这些一定会死百战的老兵吧?”

    苗训摇着羽扇对赵旭说道。

    赵旭一听就哈哈大笑:

    “先生你不是算无遗漏吗,这次你可看走眼了,他们可是我训练的新兵,从来没有上过战场,哈哈哈。”

    赵旭很是得意,自己的禁军军校训练出来的军人看来和百战之师差不多了,就看在战场上的表现了。

    苗训愣了一下,这些是新兵他却是不信,就这是新兵,鬼才相信。

    经过赵旭一番的解释他才知道,原来自己的这个年轻的主公,创办了一个禁军军校。

    官学他听说过,私塾他也听说过,这些都是让人识文断字的,这个军校是干什么的。

    一看苗训也是不懂这些东西,反正时间还早赵旭就不凡其烦的给他慢慢的解释了一遍。

    聪明绝顶的苗训立刻就明白了这军校的好处,这是按照将军的标准来培养士兵的。

    以往如果一个军队的将领被敌方的将领给干掉了,他们自己部队肯定就大乱。

    那么败仗基本上就已经定下了,但是自己的这个主公训练的军队,却没有,一但有将领倒下去,立刻就有人会暂时补上他的位置。

    指挥军队继续战斗,这样即使是建制残了,部队也不会乱,这样的部队简直是可怕。

    看来自己的这个主公,还真的是不一般,只有不一般的人才配得上我的辅佐,先祖果然没有看错人。

    九月,王峦终于率兵到达了黄花谷,看着黄花谷一片寂静,王峦也是兴奋。

    看来周军还没有赶来,这不是老天让自己立功吗?挥挥手手下的人立刻就进了谷。

    还没有等他从兴奋中醒过来,赵旭的禁军已经将他们给包围了,面对精锐的禁军。

    后蜀的军队毫无还手之力,四散而逃,禁军军校的学员更是兴奋,这是他们的第一次战斗,但是没有想到自己这么英勇。

    每个人平均下来,最少也是杀了两个蜀兵,有甚者杀了十几个,本身没有伤亡,只有几个重伤,十几个轻伤。

    这算不上伤亡,算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