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第一太子-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初赵旭要他来禁军军校来当大队长的时候,他还老大不愿意,谁知道来的时候就当了大队长。

    手下有几个小队长,管着两千号的人,这不比当个营指挥还要牛叉吗。

    高怀亮来到赵旭跟前;

    “报告校长,全体学员两千人,实到两千,没有人缺席,请指示。”

    高怀亮也只是比赵旭大哥两三岁,不过嗓门却大的出奇。

    不用问了这么现代的队列报告法,就是赵旭整出来的,当初好多人适应了好几天才习惯。

    赵旭对他点点头:

    “入列。”

    高怀德,转身收腿,提臀跑向队列。

    赵旭站在高台上,看着这些学员,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自己按照自己的思想交出来的学生。

    自己也成校长了,这让他想起了那个著名的蒋校长,不过赵旭想不到的是,他和蒋校长也差不多了。

    大宋立国的时候,那时候的禁军大部分都是他的学生,对他都是言听必从。

    这也是他没有想到了,赵旭一摆手,下面的一点声音也没有了,只有呼呼的风声。

    赵旭喊了一句现在很常见,到那时那个时候绝对不会出现的口号,特别是如果不是赵旭出现在那里,也会死不会出现的口号:

    “学员们好!”

    下面的学员也是经过多次的训练,随口搭话:

    “校长好!”

    “学员们辛苦了!”

    “保家卫国!”

    声浪将校场的上的大周的旗帜吹的呼呼飞扬。赵旭心里哈哈哈的大笑,这是国家领导的待遇,没有想到自己在这里却享受到了。

    “学员们弟兄们,知道我今天为什么着急大家来吗?”下面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满脸的迷茫。

    “今天我就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皇上今天又提到了我们,是特别提到我们禁军军校的学员们,就是你们。”

    下面的人都在竖着耳朵听着,能被皇帝关注那对于他们来说是多么的荣幸的。

    赵旭很满意下面的人反应,这就是他要的那种状态。

    “皇上说赵旭你们禁军军校的学员训练的怎么样了,能不能上战场,别想有人说的你们不行?”

    其实这句话是赵旭自己杜撰的,他有自己的想法。

    我当时就告诉陛下说:

    “陛下,男人不能说不行,我们的学员一定可以上战场,保家卫国。”

    “于是我想陛下要求带着你们去秦州前线,去证明自己,你们说你们能为我我们争光吗,你们能证明你们是禁军军校的精锐,未来的有用之才吗?”

    赵旭用上自己的内力喊道,整个校场的每个角落里都有赵旭的声音。

    “能。”

    “能。”

    “能。”

    ……

    呼喊声不绝于耳,震天动地。

    “你们乜有吃饭吗。大声点,你们还是不是爷们,怎么说话像个娘本呢?”

    这家伙还鸡蛋里面挑骨头。

    下面的学员一听,都憋着一股劲,吃奶的劲都用上了,喊出了他们平时第一用全力喊出的声音

    “能。”

    “能。”

    “能。”

    ……

    没有一丝的不齐,全部都汇成了一个声音,甚至能感觉得到大地都在颤抖。

    “好,既然大家都有信心,那么现在准备一下,明天出发,到了秦州前线,你们要想我们的同胞证明我们是禁军的精锐,我们是陛下的骄傲,,陛下没有看错人,有敌无我?”

    赵旭又开始煽动他们的情绪了。

    “有有敌无我。”

    有有敌无我。”

    士气而是很高昂的,赵旭很满意,随后将他们解散,整理一下,或是回家交代一声。

    赵旭则是却找了一趟高桂英,两人没有说多少话,高桂英只是静静的靠在他肩膀上,欣赏着夕阳。

    晚上赵家的所有人又在一起吃了个饭,在奶奶和老妈贺氏的一遍遍交代他该注意什么,消息刀剑无眼之类的话。

    赵旭非但没有感觉到啰嗦,反而觉得满满的都是幸福,都是家庭的温暖。

    第二天赵旭和老爹一块起程了……

 ;。。。 ; ;
第三十三章 投名状
    赵匡胤父子带着万余名禁军浩浩荡荡的向秦州进发,虽然人数不少,可是行军速度确实不慢。

    赵旭不由的感慨,大周的禁军不愧是哪个时候实力最强悍的军队,纵然有个别的少爷兵,但是那毕竟是少数。

    在全军的对前方,赵匡胤等人骑马在前,神情轻松:

    “怀亮兄弟,在这个臭小子手下,怎么样,他有没有难为你呀?”高怀亮也和他们在一起。

    “赵将军,副都……”

    “叫什么将军,叫大哥,凭我们之间的关系,难道我还不能应你你一声大哥,再说又没有外人。”

    一听高怀亮叫他将军,赵匡胤就不乐意了,生性豁达的他最喜欢和别人称兄道弟了,不然也不会和当年落魄的柴荣结拜。

    也不会有了后面的义社十兄弟,更加不会对他日后登基起了巨大的推进作用。

    就连旁边的赵旭也是探过头来:

    “高叔叔,现在我们是在途中没有必要那么拘谨的,随意就好,不然父亲可要对我一顿板子了,哈哈哈。”

    一时间大家都被赵旭给逗乐了。

    本来嘛,这是去打仗,看你们一个个哭丧着脸,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们去奔丧呢?

    高兴点心情愉快点,这胜算也大点不是。不是说哀兵必胜?哀兵必胜那说的是,打了败仗的兵,我们这是才去好不好。

    高怀亮也是放下了那份拘谨,和赵匡胤他们愉快的聊了起来,整个将领圈子内,充满了欢声笑语。

    周围的士兵听到了,也是对这次驰援秦州充满了信心,长官们都是这么轻松,说明这仗很容易取胜。

    这时候他们又听到了一个好消息,西南行营都招讨使王景,率军出击威武城。

    经过奋战成功的攻破了威武城,后蜀军弃城逃跑,俘后蜀军校姜晖以下300余人。

    丢下的死尸更是无数,全军更是振奋,于是大家都是自发的加快了速度。

    大军很快就进入到了秦州境内,一场周蜀之间的大战很快就要拉开了。

    在秦州凤县东北的一个小山村,此处人烟稀少,但是地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相当的重要。

    虽然这里时不时的有山贼强盗出没,但是并没有因此阻碍有人在这里投资做个小生意。

    不远处正有一个小小的酒店,店外还有一口水井,在这里能有口水井真的是稀罕。

    里面这有一个人,年约三十,面显黝黑,一双充满智慧的眼睛。

    手中还拿着一把羽扇,这又不是大夏天,这家伙拿着东西干啥,如果赵旭在这里一定会说他是个骚包。

    这也难怪,任谁看到都会说他装,但是有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是一年四季羽扇都不离身的。

    大家都知道叫他老苗,名字是什么就不知道了,他本来住在南阳一带,不知道最近为什么跑到这里来了。

    更加奇怪的是他出大价钱,把这家酒店给买了下来,这是这方圆十里唯一的酒店。

    但是他花费的价值却远比这要高的多,即使这样的十家店也能买过来了。

    店里面他没有留下哪怕是一个伙计,只有他自己,老板是他,伙计也是他。

    能花费多于此店数倍的价钱将这个小店给买下来,却不舍的用那少的可怜的薪水去请一个伙计。

    事出反常必有妖,这句话一点也不假,他确实是有一定目的的,他想起了祖先的一句话。

    他的先祖死于几百年前的一个甲寅年,他是一个位高权重的人,最后一次出征之前,他把自己儿子叫到面前,留下了自己的嘱托。

    当然这些嘱托最后成了遗嘱了,长子最后按照父亲的吩咐,带领一部分族人,隐退了。

    历史上却记载着他的长子和长孙都为了国家守城战死了。倒塌这一代已经是七百多年了。

    他清楚的记着那份遗嘱,大概的意思就是“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个乱世很快就要再次一统,但是不久后必然会再次分裂。

    虽然王朝有强横一时的,但是最终都是昙花一现,我辅佐主公一辈子,可最终他还不是一个明主。

    七百载后西北之地,龙驾走过,九日腾空,华夏复兴。

    我的后人应该辅佐这样的人,为我华夏开疆复土,繁盛万事,我算出我的后人必有一人会来到他的身边。

    这里是我的毕生所学,现在传给你了,如果这次我有什么意外,你不要问,带着族人会南阳老家,隐姓埋名。

    将我的所学传承下去,切记不到时候不能恢复我们的族姓,以后就暂且姓苗吧。

    果然他这次出征,真的再也没有回来,他本人也是青史留名。他的长子遵从父亲的遗嘱回到了老家。

    从此隐姓埋名,传承家族,并将他父亲的衣钵给传承了下来,就这样苗家在当地也成为了有名的大家族了。

    这个小酒店里面的人换做苗训,也是苗家的一份子,自幼聪明伶俐,身手家族长辈的喜爱,家族的传承自己全部在弱冠之年学成,此后一直游历四方。

    好多年没有回过故乡,看到这个战乱四起的时代,也是于心不忍,立誓要学习先祖,辅佐明君,一统天下。

    就在前几天,他夜观天象,发现有紫微星有渐渐西移之相,可是最近也没有哪国的皇帝去西北之地。

    自己占卜一下没有任何的收获,只是隐约的知道有贵人降临,所以他就起身来到这里。

    纵观五代各国,北汉偏居一方,地狭人少,后蜀龟缩在汉中,南唐依江据守没有进去之心。

    其他的江南的小国更是不堪,整日征伐不断,没有丝毫的统一意识。

    看来看去唯有后周,国力强盛,君主贤明,麾下猛将更是数不胜数,高平之战就是契丹也会死避其锋芒。

    听说最近后周的军队正在筹划收复秦、凤四州,但是皇帝并没有亲征,难道这个人是后周的某个大将?

    苗训没有想明白,但是他已经决定要去后周看看了,去看看能不能实现自己的先祖的愿望。

    不然他也不会在这里盘下这个小店了

    正在他在沉思的时候,外边的马蹄声音打破了宁静,苗训起身看向店外。

    外边是个骑着马的士兵,看他的盔甲应该是后蜀的士兵,马上面还有一个专门盛装公文的袋子。

    这应该是后蜀的探子或者是信使,苗训似乎下了什么决心似的。

    蜀兵吧马栓在店外,挎着刀,拿着弓箭,进来了,临进来的时候还不忘将马背上的信袋给拿了进来。

    这里面应该是很重要的东西,不然他也不会携带。

    他一进店门就大声嘟囔着:

    “妈的,渴死老子了,给老子来壶热水,快点,再来碗面,快,这天让老子去送什么情报……”

    这家伙一看就是个愣头青,送情报哪有这么大声嚷嚷的,好像让全天下人都知道:

    “老子这里是情报。”

    苗训,眼里精光一闪,随后恢复正常将羽扇放了起来,走到,那个士兵的面前:

    “这位军爷,实在对不住,小店实在没有热水了,只剩下酒了,您看,你要不要……”

    这个神经大条的士兵,听到这里那还记得队长安排他不准在路上喝酒的警告。

    也不管那么多了,就吩咐苗训拿些酒肉来,苗训切了一些熟牛肉,给他斟了一碗酒。

    蜀兵一饮而尽,感觉还是不过瘾,再来一碗。

    苗训故作为难:“军爷你这有军务,我看您还是……”

    那意思就是你还有事情就不要再喝了,再喝就党务事了,我是为你好。

    蜀军并不领情:

    “叫你拿就拿,那有那么多的废话,害怕军爷不给你钱咋地,快拿过来。”

    说完双眼圆睁,配着他那黑脸,简直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李逵在世。

    “既然你找死我也不拦你了,你就是我的投名状了。”苗训在心里想道。

    他转身走了进去,随后报了一坛汾酒出来了,泥封打开酒香四溢,蜀兵也是识酒之人。

    闻到香味就流口水了,二话不说,立刻就从苗训的怀里将酒坛抢了过来。

    也不用碗了,那样不过瘾,大口喝着才过瘾,仰起头。举起酒坛就喝了起来。

    一时间整个小店内,是香气四溢,苗训却是在旁边默默的注视着这个蜀兵抱坛而饮。

    其实这个蜀兵也是,你丫的还有任务呢,怎么能在这里喝酒呢?很快半坛酒,就被他喝光了。

    打了个酒嗝,大叫一声痛快呀,说完还哈哈哈哈大笑。

    突然他就发现了了不对劲,自己的酒量自己知道,半坛酒自己是不在话下。今天怎么有点头晕。

    很快他的意识就模糊了,一头倒在了桌子上。苗训走了过来:

    活该你倒霉,借你一样东西,作为我的投名状,实现我的理想和先祖的意愿吧。”

    说着就把蜀兵的那个信袋拿了过来,打开一看里面都是关于周军的情报的,还有兵力部署,这也他详细了吧。

    苗训也没有细看,拿起信袋骑上外边的军民,就直奔周军的方向去了,谁知这一去正好碰到了赵旭一行人……

 ;。。。 ; ;
第三十四章 武侯后裔
    赵匡胤父子他们正在现在已经进入了秦州境内,也派人联系到了王景等人。

    就在这时候,前方传来一阵急速的马蹄声音,禁军士兵们立刻进入作战时候的状态。

    他们高度戒备着周围,以防是敌人的偷袭,禁军果然不是一般的军队可以比拟的。

    只见前方只有一人一骑,看他的装束是个书生模样的人,看来不是士兵。

    可是这只是表面上的,在没有确定来者的身份之前,没有任何人敢放松。

    很快赵旭看清楚了,来人是一个白面书生,手里还拿着一把羽扇,看着这把羽扇,赵旭怎么都觉得有一种很熟悉的感觉。

    “对面可是大周的将军?”对面来的人正是苗训,他看到了大周的军旗才高声喊了起来。

    赵匡胤他们不知道怎么回事,于是就让一个士兵喊道:

    “来着何人?速速报上名来。”说着说有的士兵都是长枪防备,虽然对方只有一个人,士兵依然高度戒备。

    看着周围戒备森严的士兵,苗训立刻张口说道:

    “乡村野民,有重要的情报要报告给大周的将军,十万火急。”

    苗训能理解,毕竟自己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来历不明的人,对他防备也是应该的。

    听到这里,赵旭跟赵匡胤他们点了点头,自己骑着马走了过去,坐在马上的赵旭上下打量着苗训:

    整个一个书生模样,一身灰布长衫,手中依然拿着他的那把羽扇,时不时的还摇上一摇。

    苗训也是在打量着赵旭:

    年纪轻轻,天庭饱满,地阁方圆,一看就是大富大贵之相,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似乎有一整穿透力,令苗训有一种眩晕的感觉。

    据后来已经改为族姓的苗训回忆说:“当年他第一眼看到太子的时候,自己就感到一种皇者之气,从那时候我就觉得太子就是我祖先说的那个人。”

    赵旭率先开口了:

    “这位先生,本将乃是大周的殿前副都虞侯,赵旭,适才先生说有重要军情给我大周。”

    听到赵旭两个字,起初没有什么,可是他又念了一遍,赵旭,旭那岂不是九日?

    他清楚的记得自己家族的宗堂上悬挂着一幅字:

    “西北之地,龙驾走过,九日腾空,华夏复兴。”

    这是他的先祖当年留下来,似乎是暗示着什么,九日难道是说的这个人。

    见到苗训在发呆,赵旭又一次出言提醒:

    “先生,先生……”

    “对不起,草民走神了。”在赵旭连续数声的情况下,苗训才从沉思中醒了过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