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清宫长歌-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多尔衮只静静的看向眼前这个女子,不言不语。
看了看天色,玉儿福了福身:“若是没别的事儿还请睿亲王快离开吧,再过一会天就亮了,若是被人发现……”
最后深深的看了玉儿一眼,多尔衮飞身离去。
苏茉儿待多尔衮离开,才从屏风后面走出,扶着满手冷汗的玉儿坐下。
“主子,睿亲王还是没有答应,怎么办?”
玉儿随手拿起桌上已经冷透了的茶,猛地喝了一口,回道:“他会帮我的。这也是帮他自己。”
睿亲王府。
多铎一口茶水喷在地上,怒道:“我的十四哥!我的睿亲王!你不会真打算帮那个女人的儿子吧?”
多尔衮不悦的皱眉:“她好歹是你嫂嫂,福临也是咱们的侄子,好好说话。”
“我看你就是疯了,这么大好的机会,咱们自己还眼巴巴替别人铺好路,双手把那个皇位奉上?那你这么多年的筹谋都不算数了么?”多铎气的直跳脚。就知道今晚十四哥进宫去见那个女人没什么好事儿。
多尔衮气定神闲的坐着,等多铎发泄完了才开口道:“我正是考虑到这些年的筹谋才会这样做。其实玉儿说的不无道理,肃亲王和礼亲王两人在朝中的影响力不小,我和你虽手握重兵,可是在局势上也不比他们好多少,与其到时候骨肉相残,血流成河,不如想个折中的法子,拥护福临即位,这样胜算还大些。”
听了多尔衮这番话,多铎的心情才算好些,说道:“可是等了那么多年,这大好机会就摆在眼前,却要眼睁睁的送人,还真是不甘心!”
多尔衮幽幽一笑:“谁说一定就送人了。拥护福临即位只是权宜之计。小皇帝年幼,好控制,至于玉儿,”多尔衮顿了顿,“她再聪颖也只是一介妇人,始终成不了大事儿。待到日后咱们脚跟站稳,先除了豪格这个障碍,再清了礼亲王这个绊脚石,我们就逼小皇帝退位,由我……”
接下来的话不必再说,多铎听到此处,一张脸才由阴转晴,附和道:“不错,等到那天,十四哥再把那对母子……”说完,比了一个杀的动作。
“不行!”多尔衮急急打断多铎道:“我答应过玉儿母子,会善待他们,你不准轻举妄动。”
多铎一副“我早就知道了”的样子,耸了耸肩。
“好了,正事儿要紧,趁现在天还没亮,你即刻去趟礼亲王府,请礼亲王过府一叙。”
“臣弟这就去。”多铎抱了抱拳,立刻动身而去。
第二回尘埃落定
天才刚刚擦亮,崇政殿里已经热闹非凡,原本坐在主位上的礼亲王代善今日还迟迟未到,多尔衮和豪格两人左右各坐一个,彼此冷冷的看着对方,其他的一干王公贵胄分别坐在自己拥立那人的那边,不时说几句嘲讽的话,整个大殿的气氛沉闷,压的人喘不过气来。
“礼亲王到!”
随着通报声,所有人都站起身,理了理身上的官服,朝着门口走进来的人施礼。
“大家不必客气,请坐,请坐。”代善一脸和气,走到空着的主位上坐下。
所有人都等着他开口说话,但是代善却是坐在那里气定神闲的喝茶,仿佛这些都与他无关似的。
豪格本是粗人,没那么多忌讳,憋了一会,见众人还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并不说话,他便率先开口道:“已经讨论了那么多天,国不可一日无君,今日也差不多该是有个定论了。”
一个豪格的拥护者闻言,立刻起身道:“不错,肃亲王乃是先帝长子,自幼便随先帝征战,立下大小军功无数,自古立嫡立长,先帝没有嫡子,所以肃亲王当然名正言顺!”
“名正言顺?”多铎冷笑一声:“自古长幼有序,我们这些叔叔辈儿的还好端端坐在这里,怎地就轮到你这个小辈儿说话。”
“豫亲王言之有理,只不过说道长幼有序,咱们礼亲王可是先帝的兄长,一直替先帝分担政事,为大清江山做出了不少贡献,若是说到这个,那咱们礼亲王才是皇位当之无愧的人选。”
一直低头喝茶的代善听到这里,忙婉拒道:“各位言重了,代善自知没那个本事儿,自愿退出帝位人选,各位再推举别人吧。”
那些代善的拥护者这下可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了,怎么这礼亲王说变就变了?
“哈哈哈!”豪格大笑道:“十四叔,论长幼,您只是先帝的第十四个兄弟,远没有礼亲王名正言顺,而我!是先帝的长子!这个位置,理应本王来坐!”说罢,猛地指向大家身后的那个皇位。
多铎还想再说什么,被多尔衮劝阻,多尔衮也不恼,微笑道:“既然肃亲王把长幼秩序看的那么重,那咱们就来问问已经退出的礼亲王的意见,他的意见就没人再说什么了吧?”
“问就问!”豪格转向代善,急切的问道:“礼亲王,你说,怎么选?”
代善笑而不语,闭目思量,就在众人以为代善睡着的时候,代善突然张口道:“以本王愚见,九阿哥福临天资聪颖,最像先帝,由他来即位是最好的选择。”
“什么?”
“一个黄口小儿?”
“牙都没长齐呢就让我们以后日日拜他?”
“呸!我才不会同意呢?”
“这九阿哥才六岁,怎么懂得治国之道呢?”
豪格满意的看着众人争执,待平息之后,才缓缓开口:“既然如此,那十一阿哥也可以参加推选咯?”
“荒谬!”多尔衮大声驳斥:“十一阿哥才两岁,连话都说不完整,怎么可能担当大任?九阿哥虽才六岁小儿,可是心智却也完善,平日里又极好学,先帝生前对他非常重视,可谓是帝位的最佳人选!”
“最佳人选?”豪格冷笑道:“只怕是你多尔衮选的吧!”
“你!”
“怎么样!”
两人剑拔弩张,争斗一触即发。
代善见此,忙走到两人中间,温声道:“两位不必争执,既然对老朽这个提议大家颇有争议,那么咱们不如接九阿哥和十一阿哥过来,看看两人谁更适合?你们看,这个方法可不可行?”
豪格冷哼一声,回到位置坐下:“本王随便。”
多尔衮也不甘示弱:“如此甚好!”
天刚擦亮玉儿就命人把福临接到了永福宫。
福临睡眼朦胧的问:“额娘,为什么那么早叫儿臣起来。”
接过苏茉儿递来的帕子,玉儿替福临细细的擦了擦脸,又亲自替他梳好发辫,看着福临疑惑不解的小脸,玉儿笑道:“你觉得你皇阿玛是不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福临重重的点了点头。
玉儿继续问:“那你想不想成为和你皇阿玛一样的人!”
这次福临想了想才郑重的回道:“想!”
玉儿欣慰的笑道:“那额娘告诉你,你可以成为你皇阿玛那样的人!”
福临不解的看着玉儿,玉儿却一改笑容,严肃的对福临说道:“你记住,你是尊贵的阿哥,日后有可能会是掌握这大清江山尊贵的帝王,不管怎么样,额娘要你记住,天下间百姓才是最伟大的人,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做人做事都要留有三分余地,恩威并施才能更好的留住人心,切不可学那商纣王残酷不仁,失尽民心!”
福临不是很懂,摇了摇头。
玉儿继续说道:“你要牢牢记住,不管任何时候都要戒急戒躁,不要喜怒形于色。还有,一个好的帝王是能接受别人对他不好的评价的。换言之,苦口良药,忠言逆耳,你要学会亲贤臣,远小人,广纳良言,将目光放长远,才可将大清的江山治理的更好!明白了么?”
“额娘,这些福临明白,可是福临不懂的是,我怎么会是大清的帝王呢?”福临懵懂的问。
“你会是的。”玉儿说的绝对,像是在回答福临,又像是在对自己说。
此时,几个太监和侍卫闯了进来,苏茉儿怒斥道:“大胆!什么人竟擅闯永福宫?”
为首的太监略微施了一礼,不理睬苏茉儿,对着玉儿说道:“庄妃娘娘恕罪。礼亲王有命,带九阿哥前去崇政殿。”
玉儿不慌不忙的替福临整理了一下衣衫,对福临温声道:“刚才额娘说的都记住了么?”
福临虽然不解,但还是乖巧的点头回应:“记住了。”
“那随这位公公去吧。”
“九阿哥,随老奴来吧。”那太监做了个请的手势,命侍卫把福临抱起,离开了永福宫。
“主子。”苏茉儿担忧的看了看玉儿。
玉儿缄默的站起身,轻声道:“成与不成就在今日了。”
崇政殿内安静的诡异,所有人静坐着等那年仅六岁的九阿哥和才两岁出头的十一阿哥,每个人都各怀心思,暗自思忖接下来的局面。
紧张的时刻来了,侍卫一前一后的抱着六岁的福临和两岁的博穆博果尔进来了。
放下两人,侍卫们恭敬的退下。
福临不慌不忙的朝主位和两边的人行了一礼:“福临给各位王叔请安。”
众人见这孩子在这么多人注目下还能如此自如得体,不由得对这个六岁的小孩儿另眼相看。
而另一边,才两岁的博穆博果尔哪里知道这些,就连走路都还走不稳。噗通一声就摔坐在地上,到是也不哭闹,就自顾自的坐在地上玩起了系在腰间的一个小香囊。
众人掩嘴而笑,豪格气的脸色铁青,恨铁不成钢的瞪了一眼地上的人。
待众人笑过,礼亲王先开口问道:“九阿哥,你平日里都读些什么书?爱干什么事儿?”
“回王叔,福临平日爱读《孙子兵法》、《资治通鉴》和《贞观政要》。若是没事儿,福临也喜欢让奶娘教福临下棋。”
“哦?那九阿哥学到了什么呢?”代善眉峰一挑,继续发问。
福临从容不迫的回道:“《贞观政要》是以君道、政体、任贤、纳谏、君臣鉴戒等为篇目。而《资治通鉴》则是以政治、军事的史实为主,借以展示历代君臣治乱、成败、安危之迹,作为历史的借鉴。以福临看来,两本书其实都是讲了一个道理:历代有名的贤君,都是亲贤臣,远小人,以百姓为先,要任贤使能、恭俭节用、居安思危,这样才能国富民强。”
福临一番话说得井井有条,开始对这个黄毛小孩嗤之以鼻的人都为之一惊,重新打量起站在殿中的这个小阿哥来。
代善欣慰的点点头,继续道:“若是有一日,让你做了皇上,做了一国之君,你要怎么办?”
福临低头思忖了一下,想起了额娘的话,遂胸有成竹的回道:“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福临定会事事以百姓的安乐为先,适当的减免税赋,同时加强军事,福临自认为,一个国家的强大,除了有一群贤臣和忠民,还要有强大的军队,这样才能算是真正的强大!”
“好!好一个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代善仰面大笑,随即看向众人:“还有谁要问么?”
众人都摇了摇头,有些甚至还没缓过神来。这些颇有见地的话,从一个奶声奶气的黄口小儿嘴里说出,怎么能不叫人震惊?
多尔衮得意的看向豪格:“肃亲王,你呢?”
豪格不服气的瞪了多尔衮一眼,闷声道:“本王没有异议,全凭礼亲王做主吧!”
语毕,豪格略一抱拳:“本王身子不爽,先告退了!”
代善再看向福临的时候,带了继续赞赏:“那就请九阿哥先回去,待老臣选好了日子,就请九阿哥登基。”
“我?王叔,你是说要我做皇上?”福临有些不可思议。
多尔衮上前一步:“九阿哥天资过人,是做帝王的材料。”
福临还想说什么,可是多尔衮却立刻叫来侍卫,吩咐道:“送九阿哥和十一阿哥回阿哥所,好生照料,若是出了岔子,你就是有十条命也不够!”
“奴才遵命!”侍卫恭恭敬敬的抱着福临和依然在玩耍的博穆博果尔下去了。
等人离开后,多尔衮对代善说道:“今日多谢礼亲王相助。”
代善挥了挥手:“本王从来都没觊觎过皇位,至于肃亲王和你,本王实在是不愿看到你们手足相残,所以才依你之计,同意九阿哥登位。不过这九阿哥的确天资过人,是做帝王的好材料,所以睿亲王不必言谢。”
“那本王改日再请礼亲王过府一叙。”
代善挥了挥手,道:“若是没事,本王就先回府了。毕竟新帝登基是大事儿,还有好多事情需要操办。”
“礼亲王说的是,操劳了那么几天,本王也累了,该要回府去好好睡一觉才是。”
“那睿亲王,先请。”代善垂目应道。
多尔衮点了点头,随后阔步走出了崇政殿。
原本早晨乌云密布的天,此时也露出了几丝阳光,积雪开始滴滴答答的慢慢融化,看样子,春天已经不远了。
第三回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
新帝登基,祭告宗庙,号告民间,大赦天下,减免三年税负,所有死囚皆改为流放,所有只是因偷盗、强抢等小事入狱的,全都减免出狱。
天还未亮,宫里的忙做一团,所有人都在准备着待会新帝即位需要的东西和衣物装饰。
玉儿在苏茉儿的陪同下,来到阿哥所,见福临已被叫起来,几个宫人围着他整理衣物,梳头,系腰带,戴朝冠。福临还有睡意的小脸上刻满了这个年龄的孩子本没有的坚持与严肃。玉儿心疼的远远看着,不忍心上前。
几个宫女出来倒水,见到玉儿,急忙跪地请安:“太后万福金安!”
福临听到声音,见是自己额娘来了,这才露出一丝笑容,也不管正在系腰带的太监,拨开众人的手,小跑了过来。
所有人都跪地对着玉儿行礼:“太后万福金安。”
“都起来吧。”玉儿带着鎏金镶红宝石的镂空护甲,微微挥了挥手,仪态万千。
“额娘!”福临奔过来,跪地请安道:“儿臣拜见额娘。”
玉儿掏出帕子,替福临擦了擦脸上的汗珠,嗔怪道:“都是要做皇上的人了,怎地还是这般莽撞?”
接过太监手里的镶汉白玉绣金龙大蟒的腰带,玉儿仔细妥帖的替福临系好,又仔细打量了一下身穿龙袍的福临,欣慰的红了眼眶。
“额娘要跟我一起去么?”福临拉了拉玉儿的袖口。
玉儿微微笑道:“你现在是皇上,要有皇上的气势,不能说‘我’。要说‘朕’,明白么?”
福临点点头,玉儿摸了摸福临的小脸,“今日是登基大典,额娘自是要去的,不过额娘要先到慈宁宫更衣,到时候会在笃恭殿等你的。”
“那好吧,”福临隐隐有些小失望,不过随即展颜一笑,“额娘放心,儿臣以后一定会好好孝敬额娘的。”
“嗯。”玉儿感动的几乎落泪。
玉儿离开后,众人又七手八脚的替福临最后整了整头上的朝冠,那日玉儿赏给福临的贴身太监小灵子,走过来说道:“皇上,接您的肩舆已经到门口了,皇上可以起驾了。”
这小灵子年约十一二岁,长得白嫩清秀,又是大玉儿所赐,福临也很是喜欢。福临被折腾的够呛,听了这话,便急忙在小灵子的指引下,走出了阿哥所。
一旁一直照顾福临的奶娘见状,便要跟着福临一起上肩舆。
本来福临现在尚且年幼,这个乳娘也是一直照顾的,所以旁人也没多说什么?岂料原本已经上了肩舆的福临却冷声问道:“嬷嬷这是做什么?”
那个奶娘当即有些尴尬,微微笑道:“回皇上,因为皇上年纪尚还年幼,所以老奴想在一旁陪坐,好照顾皇上。这也是太后娘娘吩咐的。”
福临听罢,目不斜视的说道:“朕今日登基后,就正式成为了大清的皇上,自古尊卑有别,此非汝所宜乘。嬷嬷还是留在阿哥所照顾其他阿哥就好。”
奶娘原本笑意盈盈的脸顿时挂不住了,唯唯诺诺的退下,周围的奴才们见此,更是对福临恭恭敬敬,没人再敢马虎。
崇德八年,太宗皇帝皇太极去世,同年,年仅六岁的九阿哥福临登基。
哲哲和玉儿早已换好朝服,到了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