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就是这么任性-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于弘历和弘昼,他们倒是没有忽略这样一个竞争对手,不过具体的情况他们也是毫不知情,再者福惠的年纪在他们看来也还只是个毛头小子罢了,如今看来尚且不足为虑。

    可以说从最开始雍正借着弘历打压弘时,使得弘历一枝独秀,到近年来时常委派弘历弘昼二人去代行祭祀,巡视河道,频繁的外出公干不断滋长了他们的自信。

    尤其是像弘历这样自信心极度膨胀的,自以为拥有较为纯粹的满族血统便觉得高人一等了,殊不知像雍正这样自小被汉人妃嫔养大的皇子压根就不在乎那份无聊又可笑的血脉传承。

    今年自打入夏以来,南方多地遭遇冰雹袭击,于是雍正便派遣弘历和弘昼兵分两路去察访灾情。

    当然雍正也没闲着。

    如今弘历弘昼二人竟渐渐的形成了两虎相争并驾齐驱的形势,就连朝野上下似乎也隐隐弥漫出一丝丝躁动不安的气氛。

    而这样的结果也正是雍正想要的,他之所以选择将弘历和弘昼二人推至台前,就是想要彻底的清除掉朝廷里那些顽固不化的朋党分子。

    就说弘历这一派,包括钮祜禄氏富察氏贾氏高氏这样的母族妻族,以及与其有姻亲关系的宗族在内,还要在加上与弘历有些交情的,譬如说朱轼,桐城张姚两族的子弟门生,单就这些亲故官员就有近百人之多。

    而像一些曾经与弘历一派不太对付的官员,他们多是持观望态度,抑或是直接向弘昼那边靠拢。

    这一次,雍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剪除了那些已经归附或是正准备归附他们的党羽。尤其是那些位高权重,自身却又没什么能耐靠家族关系起身的,那是能罢官就罢官,能贬职就贬职。

    在官场混了那么多年哪能没趟过几趟浑水,反正一旦被雍正抓住什么把柄,雍正是概不轻饶,决不宽恕。

    一时间,朝野上下一片清静,雍正也趁此机会将底层的一些精明强干的幕僚们破格提拔上来。

    而远在千里之外的弘历和弘昼二人虽然收到了消息,惊诧之余却也无可奈何。

    等到数月之后他们从南方归来,那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当然雍正十二年的惊喜还远不止如此。

    自登基之后就没给自己办过生日的雍正,在这一年十月三十日的这一天,竟然破天荒的举办了别开生面的万寿节庆典。

    雍正今年五十七岁,虽不是旬寿,不过对于信佛的雍正来讲,除了13这个数字之外,数字7也是极好的。

    这一次万寿庆典的各项事宜都是福惠率领礼部的官员一同操办的。

    要说这本来是不关福惠什么事儿的,福惠当初跟雍正提这事儿是想出宫转转看看能不能找到什么别出心裁的寿礼,结果雍正一听是这事儿,反倒是微笑着摆了摆手,跟福惠说今年不用他费心准备,到时候只等着收礼物就行。

    雍正的一番话虽然将福惠搞的脑子发蒙,不过这事儿只要福惠还没傻他就不能答应。

    老爹过生日,儿子啥也不表示,就在旁边干坐着收礼物,那叫什么事儿啊!

    所以后来雍正见拗不过他,便把庆典的差事交代给了福惠。

    不过由于雍正一向是节俭惯了,所以在场面的布置上福惠并没有过度的铺张浪费。

    但是即便如此福惠也没有草草了事,雍正的差事一交代下来,福惠就找来内务府让他们到下面去找些民间的能工巧匠研制烟花。

    他知道,他老爹喜欢这玩应儿。

    当然清朝的烟花技术研制出来的东西更倾向于爆竹,与现代的礼花还是相去甚远。福惠曾找到贾赦想要问他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改进。

    结果那家伙肚子里的那点儿墨水基本上已经卖弄玩了,对于礼花这门高深的学问压根没研究过。

    所以万般无奈之下,福惠就只好参照着从83号宅男那里买来的烟花书籍,一点点的和那些民间烟花艺人进行探讨和实验。而且由于缺少经验,在实验中间发生了意外,幸好福大命大,再加上剂量小且捂得严实安全措施布置的到位,这才没有发生安全事故酿成人间惨剧。

    不过福惠本来是想要等天色暗下来给雍正一个惊喜来着,结果没成想他老爹先给了他一个大彩蛋。

    “皇八子福惠接旨。”太和殿上,雍正从髹金漆云龙纹的宝座上起身,站在大殿中央七层台阶的高台上,手持这圣旨肃然道。

    福惠闻言一愣,看看大殿上的满朝文武,又抬头瞧瞧雍正,最后在雍正的瞪视下,有些茫然的走到殿中,跪下道:“儿臣接旨。”

    “皇八子福惠,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宜承继大统,故特宣布诏旨,著自明年起,皇八子福惠继朕登基,即皇帝位。”
第92章 力排众议
    “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

    雍正此言一出,殿上的几乎所有人全都是为之一震。

    不得不说,这绝对是一个疯狂的决定。

    从古至今,禅位的皇帝虽然也不少,但大多数都是迫于时局压力。

    而现在雍正辛辛苦苦改革了那么多年,好不容易把政局稳定了下来,清除了前朝的弊政,正所谓潮起海天阔;扬帆正当时,要不是雍正在这之前和怡亲王等为数不多的亲信透露了自己的想法,任谁也不会想到雍正会在这样大好的形势之下竟会萌生出禅位的想法。

    福惠近几个月除了每日在养心殿帮忙处理一些奏折,就是忙活着万寿节庆典的事,忙的是脚打后脑勺,对于今日之事真的是毫不知情。

    雍正那话一出口,他那小心肝就是一颤。

    等听他爹把话说完,福惠心里第一个想法就是,爹,您老人家今儿这是喝高了在逗我吗?

    福惠长这么大,见过坑爹坑粉的,还没见过有坑儿子的,今儿真是长见识了。

    要说以前他还对当皇帝有过那么一点儿念想的话,在经历过养心殿实习生的历练之后,福惠已然是对皇帝这个职业敬而远之了。

    当皇帝除了可以坐拥后宫三千,享用天下美食之外,其他的无论是想要做什么事儿都要受到限制。

    批不完的奏章,数不尽的祭祀,那特么的根本就不是人干的活。

    既然这样,那他又何必非要去那做那份苦差事,只要把雍正养的白白胖胖的,尽他所能的去辅佐就好了。

    反正身边有阿兰这个小母豹子在,他压根就没想过以后要去享受那种左拥右抱娇妾美婢的生活。

    至于山珍海味,他是皇帝的儿子,办事尽职尽责,他老爹怎么着也不会短了他的吃喝,而且再不济他还有位面交易系统,叫份外卖就好了呀!

    然后就等他老爹给他弄套房子让他把阿兰娶回家,乐呵呵的当个王爷贝勒什么的,过着老婆孩子热炕头优哉游哉的日子。

    不过他爹这么积极的给他挖坑,却不代表他一定要那么配合的往里面跳啊!

    思绪飘飞了几秒,福惠很快的就回过神来,不待细想便跪地叩首脱口而出道,“儿臣才疏学浅,不敢担此大任,还请父皇三思。”

    而紧随其后,殿中的文武百官也纷纷下跪言道,“请皇上三思。”

    没有去搭理福惠,正所谓老子让他干,不干也得干。

    这皇帝当不当由不得他,他这个当爹的说了算。

    雍正将目光投降了底下的官员们,不愠不喜沉声道:“众爱卿这般为何?是觉得小儿无能,无法承继大统?嗯?尹泰,你是何意啊?”

    冷不丁的被当众点到名字,章佳·尹泰心中一惊,颤声道:“微臣不敢,只是皇上正值壮年,且八阿哥少不更事……”

    还没等尹泰把嘴里的话抖完,雍正就厌烦的打断了他,“行了行了,朕今年五十有七,已然是年近花甲,还说什么正值壮年?难道你是要让朕等到自己驾崩了到天上去看见小子登基不成?”

    雍正自来对尹泰较为不喜,且自弘昼纳了章佳·雄保的女儿之后,尹泰借着他堂兄的关系,私底下和弘昼总是来往密切。

    若不是看在他生了尹继善这么个好儿子的份儿上,雍正早就把他踢出朝廷了。

    “奴才惶恐……”尹泰求饶,俯身叩首,将身子压得极低,恨不得现在能有条地缝让他钻进去。

    雍正见此,冷笑一声道,“尹泰,你老了!”一句话便让尹泰抖如筛糠。

    随即雍正又将目光转向旁边的马齐,玩味的问道:“江山代有才人出,这话,富察爱卿可是赞成?”

    被点名的马齐跪在地上,紧张的握了握藏在袖子里的拳头,只觉得背上的白毛汗都冒出来了,他快速的调整了一下呼吸,然后道:“皇上所言甚是,只是微臣觉得八阿哥毕竟年幼且乃是汉妃所出之子……”

    马齐还是想要为弘历阿哥稍稍争取一下,其实早在之前雍正的一些动作就已经让马齐有所警觉了,只是在这个决定一国之君的重要时刻,到底还是要挣一挣的,要不然这事儿就这么定下了,再想要反悔可就没机会了。

    不过同样他的话也是说到一半便被雍正给截住了。

    “年妃是旗人,属汉军镶黄旗,乃一等公年遐龄之女,功臣之后。”

    雍正顿了一顿,随即环视大殿四周放声道:“八阿哥虽然年幼,不过经过朕多年来的观察,为人处世极为稳妥,乃是承继大统的不二人选,众爱卿不必多虑,除此之外,谁还有异议,尽管提出来。”

    “皇上圣明。”以怡亲王为首,阿克敦,鄂尔泰,蒋廷锡等雍正的众位心腹大员以首俯地齐声道

    众大臣看了看几乎要把脸贴在地上的尹泰,马齐二人,纷纷随声附合道:“皇上圣明。”

    其实他们心里头想的是:皇上,您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谁还敢跟你继续掰扯,说个不字?

    虽然大家都比较好奇,莫非皇上登基之初,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的木匣里所藏的密旨上写着的储君人选,便是当时还在蹒跚学步的福惠阿哥?

    不过识时务者为俊杰,这个时候保持缄默似乎是最明智的选择。

    “既然众爱卿全都支持朕的决定,那这件事就这样决定了,至于其他事宜,明日早朝时再议。”

    这时,雍正终于又将目光转向到了福惠这里,语气极为轻快地道:“福惠,愣着干什么,还不接旨?”

    福惠抬头看着雍正那戏谑的眼神,心中一哽,不禁觉得有些哭笑不得。

    在众人齐刷刷的目光下,福惠起身朝着雍正的方向上前几步,然后恭谨的下跪,沉声道:“儿臣接旨。”

    雍正从台阶下一步一步慢慢走下,郑重的将圣旨交到福惠的手中。

    随后,宴会继续进行。不过在场众人的心情却像是打翻了的五味瓶,酸甜苦辣咸,啥样的都有。

    弘历心里憋着气,一杯一杯的灌着闷酒。

    弘昼暗自神伤了一会,却又兀自笑开了。

    福惠不尴不尬的和几位小叔兄弟碰了几杯,收到了几句或是真诚或是虚伪的恭喜,之后见夜幕降临,便起身告辞跑到御花园的空地上放火。

    而雍正,看着天空中绽放的礼花,笑得是更加快意,拉着怡亲王说要喝个不醉不归。

    至于众大臣,皇家的事儿管不了也不敢管,喝着小酒仰望星空。

    我擦,那是什么玩应儿?

    天降异象?怎么长得跟菊花似!

    不会是我喝多眼花了吧,那个谁掐我一下。
第93章 老谋深算
    万寿节之后的第二天的清晨,福惠自穿越以来第一次到乾清宫参加朝会。

    早朝上,雍正再一次向满朝文武郑重的申明了自己将要禅位的决定。

    且在任命皇八子福惠为自己的继承人之后,为了不让旁人觉得自己的行为厚此薄彼有失偏颇,对于自己的另外两个儿子,雍正也没有过分亏待。

    弘昼被封为和郡王,至于弘历,虽然过去几年他的所作所为有很多地方都令雍正颇为恼火,但是在这个节骨眼上,他也不愿意当众给自己的这个儿子过分难堪,所以同弘昼一样,弘历也被晋封为郡王。

    不过按照史书上的记载,弘历应该是在去年被封为和硕宝亲王,而这一次就连他的封号较历史上也有很大出入,雍正赐给他的封号是“慎”,慎重的慎,多罗慎郡王。

    当然也只有像福惠这样为数不多的人才能明白其中的讽刺意味。

    不仅如此,雍正还当朝宣布退位之后将不会继续留在宫中,而是搬到西苑北海琼华岛上的白塔寺去居住。

    那么问题来了,后宫里的那些个妃嫔究竟该怎么安排?

    下朝之后,福惠随雍正回到养心殿,早已经有一帮子内务府的大臣等候在那里。

    众人来到西暖阁,雍正上坐,而福惠则是自动自觉的走到左侧的小案边坐下整理上面的折子。

    昨天宴会结束之后,雍正拉着他一直磨叨个不停。

    其实雍正大体上的意思简单来说就是,到你继位之前,早朝朕先替你主持着,你每天早上跟着来就行,尚书房那边朕也打了招呼了,这几个月你可以不用过去,至于以后你还想不想上课看你自己的意思。

    而作为交换,从此之后类似批阅奏章这样劳神的事情就不归朕管了。

    福惠拿着蓝笔批着折子,而雍正则是手里拿着本佛经惬意的阅览着。

    听见大臣们的提问,雍正漫不经心的道:“这种小事现在还需要朕来拿主意?位份不用进,朕不也只是个太上皇吗?给她们封号上添个“太”字就可以了。”

    跪在地上的众大臣闻言可怜巴巴的扭头望向福惠。

    福惠无奈,只好挺身而出,“皇阿玛,大臣们的意思是想问,母妃们以后是不是要跟着皇阿玛到北海去住。”

    闻言,雍正抬起头看向福惠不可思议的道:“你皇阿玛是去参禅礼佛,把那些妃嫔们留在身边干什么?抄佛经吗?”

    福惠嘴角抽了抽,“总是要留几个人在身边照顾您啊?”

    雍正诧异,“苏培盛不是在嘛!”

    苏培盛闻言朝着众人微笑着躬了躬身。

    若不是场合不允许,福惠真想对着他爹翻个大大的白眼。

    不过福惠嘴巴动了动,本想说什么,但又放弃了。

    仔细琢磨,倒还真是他想左了。

    自从他老爹把道士撵出宫之后,在女色上的兴致是大不如前了,尤其是从年初到现在,更是没有踏足过后宫半步。

    如今,既然他爹是想要诚心礼佛,那把女人送过去也是当个摆设,如此又何必多此一举。

    福惠的表情变幻莫测,雍正见状呵呵一笑,眼神戏谑的对着福惠打趣道:“莫非你是觉得皇阿玛给你留下的那些皇银内帑不够?放心好了,在北海修几个亭园花不了几个银子的。要不然你就把熹妃裕妃两个送到弘历弘昼他们府上好了,那样也能省不少钱呢!”

    听完雍正的一席话,地下跪着的大臣们纷纷把悬着的心放了下来,只要不是皇上不想着从他们那里划拉钱就好,其他的事情随皇上的遍。

    “皇阿玛,你若是搬到北海去,那圆明园那边呢?”福惠冲着雍正呲牙一乐。

    雍正眼睛一瞪,“停!给你留一处地方倒是可以,想全要走?没门!这事儿没商量,甭指望了,想要园子自己找人盖去。”

    “儿臣只是随口一提,没想要抢您的院子。”

    福惠心道:这人上了年纪,还真是像个老小孩一样。

    不过想了想,福惠又道:“儿臣觉得倒是可以在紫禁城外修一个宅子,然后让后宫里那些妃嫔们住进去。总在宫里头住着,大概她们也会觉得烦闷吧,那不如就让她们住到宫外去,这样若是她们想要和自己的家人见面也方便一些。”

    福惠的一番话瞬间便让雍正想起了当初年妃回家探亲的模样。

    沉吟了片刻,雍正转头看向自进门起便一直被他忽略的一帮大臣,问道:“你们觉得八阿哥这个提议如何?”

    内务府的几位总管大臣相互对视了一眼,由乌雅·海望代表发言道:“八阿哥秉性仁慈,奴才无有异议。”

    雍正闻言点了点头道:“那行,就按八阿哥说的办。等等,之前廉亲王府的宅子现在还闲着,就把那处休整一下好了,然后让她们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