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曹汝霖:一生之回忆-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渚桃病4宋腋鋈酥骨胫罹獭K蛋障绿ǎ∨氖帧
  张溥泉君(继)上台,说曹君的话,我不赞成。他说满人亦是五族之一,亦算是中国人,我们黄帝子孙,怎能与鞑虏为伍?他说革命流血,人民痛苦,不错。然目下之情形,人民不是也受苦吗?他说立了宪,中国即好了,立宪君主国家,不安定的多着呢!他说不要忘了法国革命历史,我请他看看元朝历史吧!声音越说越高,随后竟下台谩骂起来,将一只皮鞋向我掷过来,我也不客气,回敬他一只皮鞋,几至挥拳,旁人都来劝解。我倒心平气和的对
  他说,溥泉兄,今日只是辩论,大家意见,自然不同,彼此辩论,何必光火。元朝历史,我也涉猎过,但我不是帮清朝,事实为证,清朝胜于元朝多了。元朝统治中国,只讲用武力弹压,百姓连气都不敢透,百姓敢怒不敢言,怨毒于心,所以有人一朝发难,全国都响应起来,要打倒它为快,喊出杀鞑子的口号,大家都起来革命,并非一朝的发狠,实在怨毒于人太深了。所谓时日曷丧,我及汝偕亡,即是这情形。今日政府虽*,然对百姓尚没有怎样的
  凶毒,这是事实,不是我一人之言。我们主见虽然不同,为国都是一样,无论君主立宪,排满革命,手段不同,要改革中国政治之意则同。将来不论走那条路,若能成功,总是异途同归,何必在此作无谓的举动,反有伤友谊呢?
  来!来!我们握握手,言归于好,只当没有这件事,大家都把这场事忘掉了好了,仍做好朋友,好不好?他也笑了,彼此握手而散。以后大家意见都在杂志上发表,辩论会少开了。回想起来,幼稚思想,不值一笑,可反映那时温和派和激烈派的思想。
  不久我二妹偕志忞(泽霖)并携外孙宏杰也来了,宏杰才五岁。后志忞入早稻田政治科,我妹同仲和的未婚妻陈彦安女士,入下田歌子所办的女子实践学校。志忞喜音乐,又同我妹兼入东京美术学校。宏杰由下田介住日本人家,入幼稚园,跟父母分离,不觉有不惯情形。此孩聪明,见人总鞠躬行礼,日人亦觉难得,称赞他聪明有礼貌,星期日,我妹夫妇时到我处,我住中江家,并同仲和、彦安约了居停令孃(小姐)中江千美子,出游上野公园等处
  ,在异国恍若能得家属之乐,殊为难得。后王稚虹(守善)亦来日本,入高等工业学校化学系,时尚未与我三妹订婚约也。
  

六 学校毕业见习裁判所
我毕业后,思实习审判及参观各级裁判所,以资实习,得司法省之许可,派判事一人为我领导,到地方裁判厅,且观且讲,即在判事座后设座观审,比在学校得益更多。又导观监狱,外貌看了很森严,到了内里,见犯人着了犯衣,各就工作,不觉没有自由。然进了监房则不同了,每日定时出监房,在外散步。狱内设有工厂,教犯人习一艺,女犯则有纺织及手工,其意令犯人出狱后,得有一技可以糊口,用意甚善。导观之人告我道,当时日本要收回治外法权,特派专家到欧洲国家考察司法制度,对于监狱,特别注意,故日本监狱,都采各国的办法。后又参观执行死刑,先将犯人解除刑具,另至一室,饷以酒食,并由宣教师(僧人)为说三世因缘,希望他来世做好人等语。
  将草帽遮盖了面脸,不令人见其面,置于囚车,押至刑场。刑场内有楼屋三四间,为检察官等监视之所。对面有一小楼,下面空无所有,将犯人引到小楼上中间。中间有一活络木板,令犯人站在木板上,有机械铁索,先将绳索扣在犯人颈上,索机一扳,木板下放,人即坠下。犯人悬在空中,手足乱动,约三十分钟后,人即不动,气逼而死,此法等于自缢。检察官同法医,检视犯尸,解除颈索,听心诊脉,断为气绝身亡,才算执行已毕,听家属领尸。据说这样处死,比绞刑更可少受痛苦。惟检察官审询之所,不令参观,我想虽不用刑询,亦有不能公开令外人观看之处,然想比旧时执行之法,一定好得多了。余因调查司法审判,又与止欺为商部委托调查商标法,故多耽了一些时候。止欺因欲调查商标详细制度,且与伊泽修二家进行议婚事,不即回国,伊泽修二氏为日本教育家,任高等师范学校校长,允将其女嫁止欺,议成,时日本尚没有自由结婚,须有父母之命也,止欺在东京结婚后回国,中国人与日本高等女子结婚者,惟止欺一人而已。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七 同范静生商办速成班
余正拟束装回国,范静生(源廉)来看我,他说,我们今年均将毕业归国,我学师范,回国后拟在教育方面致力,君学法律政治,回国后当然在那方面有所贡献。惟政治不良,教育亦无从着手,两者相辅而行,政治比教育还要紧。但人才缺乏,又不能立刻造就,我来与君商议,想在日本办一速成法政班,虽不完全,总比没有学过的好。君若赞成,君在法学方面认识的人,比较的多,经验也比我丰富,君想如何办法好?我说尊意我很赞成,但日本法学家,自己用功者多,写写著作,不多管闲事。此事须要一位法学大家,又肯热心教育的人,领导提倡,方能成功。至担任翻译,在学法科的人里找到不难,但这是尽义务的,亦要本人有兴趣,自愿方好,容我想想后再奉复。经我考虑之后,去看静生,我想到了一位*学家,即法政学校校长梅谦次郎博士,他可算法界权威。我与梅博士请教过几次,见他对中国很关心,人亦爽快明通,倒不是埋头苦干,不问外事的人,地址即借他法政学校。只要他肯担任,我想最为合适,我们先去拜访他,跟他讨论这事,看他有没有意思领导?静生欣然,遂与梅博士约定日期,先去访问。梅博士很赞成这办法,但不能当时决定,约日再谈。静生与我同样看法,觉得梅博士有意担任此事。过了数日,梅博士约我们同去见他,他说你们两位为中国热心,养成人才,我很感动,我也愿意为你们出一点力,担任此事,地址即可在本校。惟时间不能与本校冲突,有时只好排在晚上授课。教师由我约请,课程由我同教师商定。学费不能定得太高,也不能太低,须得与教员月给配合,翻译由你们去约。惟学期至少总须一年。我们得了梅博士的允诺,深致谢意,此事即算定局。遂拟章程,要点:年龄在二十以上至三十岁,中国文须通顺,学期一年,学费到时再定,呈阅梅博士同意。课程有刑法、诉讼法大纲、民法大意、行政法通则、日本宪法与宪法比较、警察法、地方行政法,教师都是各大学教师,第一流法学家。开学后,学生有已来日本尚未入学者,已有百数十人,来学者都很满意,因翻译听讲,比较稍通日文者更为明白。静生任两门翻译,宪法及行政法,余亦任两门刑法及刑事诉讼法。余回国后,第一班毕业,归国宣传,来学者顿增至四五百人,课程改为一年半。后又改为两年,是较充实。
  闻后来学者,竟至三千人以上。这些种籽,散播各省,却是一支无比的政治生力军也。
  余回国时,在日本进学校者已近万人,闻后来最多时,超过两万以上。孙中山先生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组织同盟会,来日者分子更加复杂。闻有不进学校,专搞政事党务,日本政府颁布取缔中国留学生会,大闹风潮,余已回国,不甚了了矣!
   。 想看书来

八 日本明治时代之一瞥(1)
余到日本之时,八国联军正在轰击大沽口,日本方崇拜西洋,蔑视中国,留学生在路上行走时,往往为无知儿童指笑,警察即加以制止,然上等社会之日人则无此举动。学校教师,且以两国同文同种,勉励求学,将来回国,应互相亲善为勗,以我观察所及,日本明治维新以来,不满二十年,收效之速,已可惊人,由于义务教育普及全国。修身一课,尤为重视,教以人伦道德,忠君爱国。又重视体育,提倡尚武精神,到中学即有兵式体操。全国无文盲,即车夫走卒,暇时辄手一报纸阅看。报馆亦多,大报的编辑记者,地位亦高,故一般民众,即妇女亦能知世界大事。那时国会设立不久,尚未行普选,政党竞选议员,未闻有花偌大金钱者,甚至一钱不名而亦当选者(中江笃介即是一人),真可谓公明选举。
  至军事教育,尤为注重,已设立陆海军大学,士官学校,各种专科学校。中国学生,那时只有入士官学校,亦有入海军学校者。日本对入海军学校考试甚严,意即在限制外国学生入学。即士官学校,闻有几课,亦不许留学生同听,这是岛国性之本来面目。至大学及高等专门学校,则没有限制,亦有私立者。私立学校,其时学法政者只有六校,因须有三科以上方可称大学,故当初都称专门学校或称学院。后来添设课目至六科以上,才改称大学。官立
  大学以东京西京两大学最有名,造就人才亦多。造就师资,有高等师范学校及师范学校。至贵族子弟,另设学习院,中国贵族子弟亦可入,此则不免仍有阶级观念矣。至学生出外,都趁三等火车,贵族学生亦是一律。假日每作远足旅行,都穿革履,师生步行。远者搭趁火车,下车仍步行到目的地。学生都着制服,以帽花为别,大学生都四角式,惟早稻田大学则效美国式。女学生一律和服,束以紫色长裙,颇为整齐美观。至柔道馆、击剑馆,到处都有。
  日本人本以大和魂武士道自夸,此种体育,虽是锻炼体格,已寓有军国主义矣。
  工业方面,已由手工业进入机械化的时候,力求上进,并选派学生留学欧美,以到德国者为多。又设立兵工厂,自制军器。至机关车、火车、铁轨、轮船、兵舰等都能自造。制造机件的机器,方在进行。轻工业如纺织、化学制品,可与舶来品相媲美。日本人富于模仿性,惟所制的皮革、呢绒、化妆品等,尚不能比舶来品。军警服装及学生制服已可自给自足,进口货品逐渐减少,出口货品力求增加。惜原料均须取自外国,即炼铜铁的焦煤,亦须取给
  外国,此为先天的缺点,无法补救者也。
  交通方面,进步较迟,只有东海道铁道,已算全通,其它不适地方尚多。东京方面,皇城位于中心,环以护城河,水甚清洁,城以石砌,城墙上古松蟠屈,古香古色,姿态极佳。此城本为幕府所居,原来皇城在西京,维新以后,始定都东京,环城道路很宽阔,尤以二重桥外之广场,更为宽大。皇城外之银行、大会社,都是高楼大厦,自银座至上野,为东京最热闹繁华之区,尚用轨道马车来往。交通工具以人力车、自行车为主,大臣乘马车者少,亦坐
  人力车,惟用两人一曳一拉,取其较快。马路铺装,都用细石子,用沥青铺装者,可说绝无仅有。住宅区都在小街,彷佛中国的胡同,故雨天亦行路维艰。房屋全是和式,大家园庭布设极雅,房屋亦是和式。在银座一带,间有和洋合璧之商店,亦是仅见。公园到处都有,不过利用有山谷河沼树林之处加以点缀,设有茶座,供行人憩息及小孩游戏而已。只有上野、浅草两公园,规模较大。上野有动物园、图书馆、博物馆、植物园,不忍池等。又有西乡隆

八 日本明治时代之一瞥(2)
盛铜像,矗立园中。浅草公园,只是卖艺游玩之处,游人庞杂。有一观音庙,香火颇盛,庙内供一尊观音像,高不及尺,云自中国渡海而来者,颇著灵应。浅草区内,游艺场颇多,像中国庙会。此外有料亭茶座,又有女郎屋,列屋而居,隔以木棂,粉白黛绿,陈列其中,任人选择,中意者,即入内交易而出,真是卖淫等而下之矣。至上等艺妓馆,设在新桥、柳桥一带者为多,亦是比邻而居。至晚门前悬一灯笼,各家不同,雏妓称为舞子,教以三弦琴及歌舞,艺妓标榜卖艺不卖身,只有自己知道,与上海长三堂子相同。日人宴客,非有艺妓不欢,请客总在料亭,因布置精致,应酬周到,座席大小俱全。又有待合所,是变相的小型料亭,老板娘大都是退休的艺妓,与富商达官素有关系,密商事情,最为合适之所。日本人有洁癖,每日必须入浴,浴水极热,恍若到沸度,我辈不能受。其时家有浴室者少,故大街小巷公共浴堂,到处皆是,男女分隔,取费极廉,自晨至晚,浴客不绝。其他卖花店,亦到处可见,因日本女人,以插花为一种功课,女学校亦有教以插花,家庭亦都为装饰。其插花之法,却另有一种方法,在一浅盆里插一枝松枝,姿态斜倚,配以梅竹之类,夹以竹片,颇为雅致。虽是绝好清供,亦须工夫,故有专教插花者。日人喜园艺,即普通人家,院中一树一石,亦点缀合宜。又有专门培养松柏梅各植树木,植在盆中,名为“盆栽”。盆用紫泥,高止两寸,树之老干,竟粗若拳石,非数十年不能培成,亦有百年以上者,古色古香,价值昂贵。至百年以上者,都是非卖品。此种手艺,是日人独得之秘。那时下水道尚未普及,故人家尚无抽水厕所,厕所都在屋中,虽勤于洗涤,挖粪总须十天以上,臭气外泄,有碍卫生。
  至日用品,到处有劝工场出售,只售日用品玩具及文房纸张之类,没有鲜货,亦没有精品。要购精品,须到银座百货商店,以白木屋为最大,虽是和式,亦有楼房,所售者以妇女衣料为多。日本妇女,都讲究腰带,宽约尺余,长有丈余,紧束腰间,因妇女衣服,没有扣带,全靠腰带束紧。锦织腰带,贵者须数万元(当时币值),非贵妇人莫敢问津。还有日制七宝烧各物,仿古磁瓶,价值惊人。至舶来化妆各品,日本亦能自制,惟精粗不同,但日本
  人爱国心重,宁买日本粗品,不用舶来精品,无论何物,只要能自制,都是用国货。我以为日本富强之源,即由于人人有爱国心也。日本信奉神教,设有神官,祭祀必用神官,即婚礼、开市、进宅等等,亦用神官,取其破除不祥,祈求福利。到处多神社,以靖国神社最为宏大,奉祀阵亡将士极为重视,等于中国昭忠祠。亦有名将之神社,等于中国建立之专祠。至佛教,自幕府时代,始由中国传入,都是高僧,亦有日僧到中国传习者,以唐朝为盛。至今西京镰仓等处,寺庙仍多,亦分宗派。
  至娱乐方面,有能乐、演剧等各种场所,都是席地,以歌舞伎座为最高尚。惟演古典剧,不知剧情,不感兴趣,与中国演平剧相同,即懂剧情亦不明歌音。后有话剧,则有普通性,亦容易领会,很有意思。
  日本温泉最多,经化验后,各处不同,可治百病,亦可供娱乐。余很喜欢,惟所至者只离东京不远之热海、箱根等处。浴池虽不分男女,然不闻有苟且之事,那时日本女子尚未解放,且有中国传统的观念,然男尊女卑,妻对夫之恭顺伺候,则为我国所罕见也。日本女人,不若中国女人之足不出户,然皆勤俭持家,出门都是步行,下雨则用雨伞,着高木屐,绝少穿雨衣者,男子亦然,足见其风俗勤俭敦朴。惟男子都喜欢饮酒,往往因喝醉而闯祸,至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八 日本明治时代之一瞥(3)
樱花时节,则携樽看花,东倒西歪,随时可遇,此是日本风习,警察亦无法干涉。余归国时,日比谷公园及帝国旅馆方落成。日本学生,如学校无宿舍者,都在学校近处住下宿屋,在神田、本乡两区较多,是专为学生设备者,取费甚廉,高等者月连伙食,不过二十日元,最便宜者,月只数元。惟饮食即高等宿屋亦是鱼类,很少肉食。余初亦住下宿屋,后以张新吾之介,住在中江笃介先生之家。时笃介氏已故,家只有中江夫人,及一女一子,女名千美子
  ,子石丑吉,均在女高及中学攻读。中江家待我很亲切,其夫人时时讲丈夫笃介氏之孤高耿介,曾留学法国,醉心*自由主义,时伊藤当国,劝其出仕,以主义不合终不应命。后不花一文当选议员,又以国会议员不够理想,辞而办报,鼓吹*自由,潦倒终身。尝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言时叹息。还对我校正日语,是一旧式家庭。其女司炊事,常怕我日本料理不合口味,我说我很喜欢日本料理,她以为我是客气,常特别为我做西洋料理。住了三年
  ,直至归国。人称日本淫风甚盛,以我观之,未必尽然。惟日本虽尚无社交风气,男女之间,拘束程度,比中国好得多,若以道学眼光观察,宜乎视为淫风矣!
  是年我将归国,同时毕业的文武学生,有六十余人。同学假黑啤酒公司的花园,开欢送会,宾主共有二百余人。园庭甚广,树木扶疏,还有山陂水池,草地如茵。大家不拘形迹,各人饷以弁当(饭盒有肴),原樽啤酒,开怀畅饮,大半饮到醺然,共摄一影,都是东倒西歪。余本不能饮,是日竟大醉,卧于草茵不能动弹,觉此乐不能再有了。及至夕阳西下,始各尽欢而散。余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