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粮安天下-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37粮食用途拓宽拉动需求增长
有关专家认为,虽然2004年世界粮食增产幅度较大,但是近几年来粮食供求关系并没有因为粮食增产而得到改善,主要是由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巨额农业补贴和以粮食为主要原料的生物质能源开发,一方面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粮食生产,另一方面加大了粮食消费需求。比如,虽然美国对乙醇燃料产业的扶持间接刺激了美国农民生产玉米的积极性,2004年美国粮食产量大幅增加,但这些增产的粮食却主要用在了生物质能源开发上。不仅没有改善粮食供求,反而加剧了粮食供求矛盾。
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显示,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粮食需求明显增加。特别是玉米需求大幅增长,主要是由于生物质能源开发拉动了玉米生产和消耗。应该指出,近几年虽然世界玉米产量增加较快,如2007年美国玉米产量达到33209万吨,但由于一些国家加快以玉米为原料的生物质能源开发和利用,世界玉米供给状况并未好转,供给缺口反而扩大,玉米价格大幅上涨。
表3…102002~2007年美国粮食产量明细表单位:万吨
品种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大麦 49400 60589 60907 46135 39226 46119
荞麦 650 650 650 650 660 680
玉米 2277670 2562780 2999138 2823107 2675980 3320922
粟 625 2597 3417 3100 2312 3768
燕麦 16840 20957 1679316675 13592 13295
稻谷 95700 90680 105398 101250 87877 89565
黑麦 1650 2193 2097 1915 1827 2010
高粱 91630 104459 115233 99810 70498 128274
小麦 437050 638139 587378 572803 493155 536030
以上数据引自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数据库(//faostatefaoorg/)。
38世界粮食供求发生两个关键性变化
在分析21世纪初的世界粮食生产与供给状况时,我们应该揭开1999年以来世界粮食产量逐年增加趋势的面纱,深入分析和研究这一时期最值得关注的粮食供求关系上发生的两个关键性变化:一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粮食产量的增长明显低于粮食需求量的增长。这是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农业发展史上首次出现的粮食供求关系拐点。经合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研究报告《2007~2016农业展望》指出,2001/2002年度至2005/2006年度,世界小麦的平均产量为59450万吨,而同期小麦的平均消费量达到60880万吨,小麦的消费量明显超过了小麦的生产量;当期粗粮的平均产量为95020万吨,同期粗粮平均消费量为94870万吨,粗粮消费量略低于粗粮生产量;当期大米的生产量为40360万吨,大米的消费量达41820万吨,大米消费量明显大于生产量。在这5年间,以小麦、玉米和其他粗粮为主的粮食平均生产量为194830万吨,而同期的粮食平均消费量为197570万吨,粮食消费量明显超过了粮食生产量。二是当前世界粮食库存量和消费量的比值下降,粮食库存对粮食安全的保障能力降低。这是因为一些国家出现了粮食的年消费量超过同期的粮食生产量,造成粮食供求紧张,为了缓解粮食供求矛盾,不得不动用国家粮食储备。这就造成世界粮食库存量明显减少,粮食库存量与消费量的比值不断下降。目前,世界粮食库存量经过8年的持续下降后,2007年已降至4亿吨左右,这是近50年来的最低水平。
粮食供求关系的两个关键性的重要变化,表明当前世界粮食供求已发生了逆转。粮食供给短缺,粮食价格大幅上涨,引发世界粮食危机,危及世界粮食安全,已是不可避免的事实。
表3…111999~2003年世界用作食物的粮食消费情况单位:万吨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2003年
发达国家169332943171185260172303425174929929174308586
发展中国家762332517760535882764818851767255259774567853
世界931665461931721143937122277942185188948876440
以上数据引自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数据库(//faostatefaoorg/)。
图3…81993/1994~2007/2008年度世界粮食库存量变化
此图引自佐思研究报告和竞争情报平台(//okokokcn/Htmls/GenCharts/080715/10495html)。
世界畜牧业发展与粮食消费增长(1)
随着世界人口数量增加和人均收入增长,以及消费结构的改善和饮食习惯的转变,拉动了肉类、蛋、奶消费,推动了世界畜牧业快速发展。目前,世界畜牧业产值约占农业总产值的40%。发达国家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0%~70%。发展中国家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33%左右。世界畜牧业快速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消费结构优化和水平提高。
39畜牧业快速发展增加粮食消费
2005年,发展中国家的肉类总产量从1970年的2700万吨增加到14700万吨,增长了4倍多。虽然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肉类生产增长速度将逐步趋缓,但仍预计世界对肉类产品需求到2030年将增加50%以上。2001~2030年,随着人口增长速度的减慢,世界畜牧业生产年均增长率将有所下降,但仍将高于粮食产量增长率;世界肉类需求年均增长率预计为17%,低于1971~2000年的2.9%;奶和奶制品需求增长率预计将高于肉类需求增长率。世界人均每年肉类消费量1964~1966年间为24千克;1997~1999年间为36千克;2001~2005年间平均为443千克;预计到2016年将增长到4785千克。世界人均每年奶和奶制品消费量1964~1966年间为74千克;1997~1999年间为83千克;预计到2030年将增长到90千克。
预计到2030年,发展中国家对畜产品的需求将增长1倍多。由于国内产量无法满足需求,预计到2030年,发展中国家肉类进口量将从1997~1999年间的124万吨增长到590万吨,奶和奶制品进口量将从1997~1999年间的1984万吨增长至3890万吨。未来畜牧业的持续快速增长,必将导致世界饲料用粮消费量迅速增加。就当前而言,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2008年粮食在饲料中的应用将达到75600万吨,同比增长2%。其中主要是消耗粗粮,预计将达到63300万吨,同比增长28%。
表3…121999~2007年世界各种肉类产量情况
单位:万吨
年份牛肉鸡肉山羊肉猪肉兔肉绵羊肉
11897
20045960756871564498110012991417881785
*
以上数据引自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数据库(//faostatefaoorg/)。
图3…9发展中国家肉类产量
此图引自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粮食及农业状况,2007》。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分析,世界肉类总产量一直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肉类产量年均增长率不断提高。2000~2007年,世界肉类总产量一直在逐年稳定增长,增长率分别为183%、342%、238%、260%、348%、126%和369%。这几年世界肉类产量年均增长率为267%,大大高于同期世界粮食总产量的年均增长率。据统计,2007年世界肉类产量比1961年增长近3倍,比2000年增长近20%。但是,由于近些年来世界粮食产量发生波动,将导致饲料供给偏紧,饲料价格上涨,未来畜牧业生产和肉类产量增长将受到制约。
世界畜牧业发展与粮食消费增长(2)
表3…131961~2007年世界肉类产量表
单位:万吨
年份肉类产量年份肉类产量年份肉类产量
1961年7136131977年1225834
1993年
1942394
1962年7465581978年1274762
1994年
2007810
1963年7883101979年1327211
1995年
2068668
1964年8041381980年1367121
1996年
2079966
1965年8446511981年1393334
1997年
2162982
1966年8812791982年1406303
1998年
2244677
1967年9226551983年1452814
1999年
2295927
1968年9520511984年1493990
2000年
2352449
1969年9697121985年1544695
2001年
2395254
1970年10065421986年1599164
2002年
2477336
1971年10481671987年1649800
2003年
2535955
续表3…13
年份肉类产量年份肉类产量年份肉类产量
1972年10776481988年1712490
2004年
2612267
1973年10851951989年1739814
2005年
2702941
1974年11401711990年1801706
2006年
2737230
1975年11580071991年1852576
2007年
2838183
1976年11868521992年1893617
以上数据引自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数据库(//faostatfaoorg/)。
图3…101961~2007年世界肉类产量变动趋势
以上数据引自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数据库(//faostatefaoorg/)。
310世界肉类消费量逐年增加
世界肉类消费逐年增加。虽然目前总体上肉类供求平衡,但消费量的增长幅度十分惊人。据经合组织测算,2001~2005年,世界牛肉年平均产量为58539万吨,同期年平均消费量达61144万吨;猪肉年平均产量为97771万吨,同期年平均消费量为96603万吨;禽肉年平均产量为77438万吨,同期年平均消费量为77194万吨;羊肉年平均产量为12227万吨,同期年平均消费量11295万吨。总体上,肉类供求基本平衡,供给略有盈余。
但应该看到,肉类消费量的增长大大超过同期粮食消费量的增长。世界肉类消费量2000年比1999年增长264%,2001年比2000年增长155%,2002年比2001年增长348%,2003年比2002年增长242%。1999~2003年,肉类消费量年均增长率为252%,大大高于同期粮食消费年均增长率。
表3…141999~2003年世界肉类消费数据表单位:万吨
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
发达国家10143501015692102583710570621066742
发展中国家12474041305799133124613817141431619
世界消费总计22617542321491235708324387762498361
以上数据引自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数据库(//faostatefaoorg/)。
近些年世界肉类总产量不断增加,说明人们对肉类的需求与消费十分强劲,人们的膳食结构逐步改善;同时也说明随着发展中国家人民收入不断增加,肉类消费水平有所提高。
总之,从对近些年世界粮食产量与肉类产量变动趋势分析看,世界粮食总产量呈现周期性波动特征,粮食产量增长低于粮食消费增长,粮食供求偏紧加剧;肉类产量与肉类消费量同步快速增长,供求基本平衡;肉类产量增幅快于粮食产量增幅,畜牧业发展对饲料需求强劲。这种粮食、肉类生产需求与供给的变化,使粮食生产和供给面临着巨大消费需求的压力。
世界生物质能源开发与人争粮(1)
生物质能源,泛指由生物质组成或从中提取的可充当能源的固体、液体或气体燃料。生物质能源自开发利用以来,一直受到世界的密切关注。世界舆论普遍认为,大规模生产液体生物质燃料有助于保障能源安全、发展农业经济和减缓环境污染的影响。一些国家已经把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纳入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由于玉米等粮食作物在转化为生物质能源过程中的优势,越来越多的国家将玉米作为生产生物质能源的主要原料,这已给世界粮食供给与消费带来深刻影响。
311美国一年烧掉21亿人口粮
目前,美国是进行乙醇燃料生产的主要国家。美国的生物质能源政策和各项支持措施推动了乙醇燃料产业快速发展。美国《2005年能源政策法》规定,到2012年美国乙醇燃料生产将由当时的40亿加仑1美加仑=3785升。增加到75亿加仑,平均每年将增加5亿加仑。其中2007~2010年间每年将分别比上年增加7亿加仑,2011年将比上年增加6亿加仑,2012年将比上年增加1亿加仑。近些年来美国乙醇燃料产量由2001年的18亿加仑增加到2006年的49亿加仑,这对美国和世界粮食、燃料、饲料和食品市场产生深远影响。2007年2月份调查显示,美国现有乙醇燃料年生产能力56亿加仑,并仍有61亿加仑产量的生产企业正在建设,超过计划到2012年乙醇燃料添加量75亿加仑的规模,新建乙醇燃料企业在2008年下半年陆续投入生产。
玉米是美国用来生产乙醇燃料的主要原料。据美国农业部统计,2006年美国用来生产乙醇燃料的玉米消耗量已达到3700多万吨,占其当年玉米产量26760万吨的14%。而2006年美国出口的玉米数量也不过5420万吨,生产乙醇燃料消耗的玉米占当年玉米出口量的70%。那么3700万吨玉米能养活多少人呢?按照世界人均每年粮食食用量约180千克计算,3700万吨玉米可供21亿人食用1年。美国生产乙醇燃料消耗大量玉米,对世界粮食市场供求格局造成很大影响。
图3…112005/2006年度美国玉米消费比例图
此图表引自美国农业部(USDA)网站(//ersusdagov/AmberW*es/September07/Features/Ethanolhtm)。
据美国酒精协会提供的数据,2005年美国玉米转化为乙醇燃料的效率已达到28加仑/蒲式耳蒲式耳是一个计量单位。它是一种定量容器,类似我国旧时的斗、升等计量容器。蒲式耳与千克的转换在不同国家、不同农产品之间有区别。在美国,一蒲式耳玉米相当于25401千克。 。有专家预测,转化效率很快就会达到或超过3加仑/蒲式耳。即使按3加仑/蒲式耳计算,也就是实际转化率约为045升/千克,那么按照2005年的《能源政策法案》,到2012年,如果美国完全使用自产的玉米作为乙醇燃料生产原料,将消耗玉米6300万吨。这个数量已经大幅超过美国2006年玉米出口量,并接近美国玉米总产量的1/3,约为35亿人的1年口粮。
312美国加快粮食型生物质能源开发脚步
美国正在加快生物质能源开发步伐。2007年,美国政府为了保障本国所谓的能源安全,又通过了《能源独立与安全法》。《能源独立与安全法》中制订了更为宏大的乙醇燃料开发计划。按照规划,到2022年,美国必须使用360亿加仑生物质液体燃料。虽然法案规定360亿加仑生物燃料目标中产自非食品作物的要达到210亿加仑,但从美国的现实看,剩余的150亿加仑极有可能以玉米为原料。美国能源部在2008年3月发布的《2008年度能源展望》中则明确提出,到2030年,生物质燃料中产自玉米的乙醇燃料为150亿加仑。若按3加仑/蒲式耳的转化率计算,到2030年,美国将使用12701万吨玉米生产乙醇燃料。预计2008年美国玉米产量为117亿蒲式耳,即约29720万吨。按照美国生物质能源发展规划,到2030年美国用来生产乙醇燃料的玉米数量接近年度总产量的近一半。还要考虑到,美国每年的食品消费和饲料还要消耗当年玉米产量的一半左右,那么如果在未来的20年里美国的玉米总产量没出现跨越式增长,到那时美国将无法为世界提供一粒玉米用作口粮。不仅如此,美国甚至还有可能从世界最大的玉米出口国变为玉米进口国。而目前美国出口的玉米数量几乎占国际玉米市场交易量的70%左右,这势必加剧未来世界玉米市场供求的紧张格局。未来世界玉米市场的前景十分堪忧。
世界生物质能源开发与人争粮(2)
事实上,即使美国大量应用转基因技术生产用于加工乙醇燃料的玉米,但在目前耕地供给偏紧和干旱等灾害多发的情况下,玉米产量大幅提高的前景仍不乐观。即使未来20年美国玉米产量增加,但加工乙醇燃料的玉米需求量可能比玉米产量增长得更快。因此,未来世界玉米市场的供求关系仍将十分紧张。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玉米价格将保持长期高位运行。这对于自身粮食生产和供给能力不足的发展中国家是十分可怕的事情。由此可能引发玉米价格狂涨,并带动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