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为祖国而战-风尘儿女英雄-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西北方向和南北两侧有一江山岛,渔山列岛,披山岛,南麂山岛等多个岛屿。

  如此弹丸之地,却是军事要塞,国民党“克难英雄”王生明上校曾声称:“大陈是台湾的北大门,一江山就是大陈的门闩。 ”

  “一江山是大陈的门户,大陈是台湾的屏障,一江山不保,大陈难守,大陈失守,台湾垂危!”

  为此,蒋介石派他的所谓“克难英雄”王生明上校作为一江山岛的“守护神”,下辖国民党突击第四大队和第二大队第四中队和炮兵第一中队,计1500余人。

  海岛上共配备有大小火炮100多门,各种机枪100多挺,构筑永久性或半永久性火力点154个。

  两岛独立守备,互为依托,成犄角之势,易守难攻。

  黎国维认真冷静地听完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后,说:“我同意先攻打一江山岛。”

  他的理由是:我军最前沿的岛子是东叽列岛的头门山岛,距离大陈约15海里,而距离一江山只有5海里。

  这是我军第一次进行三军联合渡海登陆作战,一下子要渡过15海里去攻打大陈,距离远,容易受挫。

  而一江山距离我们近,容易成功。如果打下了一江山,再以它为依托,乘胜追击拿下大陈就比较容易了。

  再说,如果拿不下一江山,我们重新调整部署也会方便些,不会导致很大的损失。”

  还有少数人却持相反意见,认为在兵力部署上,一定要占绝对的优势。

  并强调说,这是我军第一次进行三军渡海登陆作战,更要慎重初战,以鼓舞士气,积累经验,提高三军联合作战能力。

  他们的理由很简单:一是一江山上敌军有海上作战经验。

  二是岛屿地势险峻,易守难攻;三是敌军的防御工事坚固,阵地编组严密,火力配备强,而且还有大陈的大口径火炮和海面上舰艇与空中飞机的支援。

  二.

  中央军委命令:“华东军区你们应于九,十月间,以空,海军轰炸大陈之敌,并以陆军部队一部攻占一江山岛。”

  这道命令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不仅因为它是打击美、蒋协防阴谋,查明美帝国主义的企图,为而后解放东南沿海诸岛创造条件。

  从而警告美、蒋:中国人民决不会屈从于美国的压力,一定要解放敌占岛屿―更是因为它的宣布,标志着解放军将首次实行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

  这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次历史性跨越!

  大陈岛战役,是解放军建军以来迄今为止惟一的一次海,陆,空三军联合大部队渡海登陆作战。

  华东军区就如何解放浙江沿海全部岛屿进行了周密的部署:鉴于大陈岛是浙江沿海诸岛国民党军的指挥中心和防御核心,而一江山岛则是大陈岛的门户,决定首先攻克一江山岛,再夺取大陈岛,然后相继解放其它岛屿。 

  一江山岛虽然不足2平方公里大,守敌兵力也只有千余人,但要夺取它,必须实施海、陆、空三军联合渡海登陆作战。

  为此,取得制空权和制海权至关重要。

  从1954年3月至10月,华东军区海军已在浙江东南沿海击落、击伤国民党军飞机13架,击伤军舰艇9艘。

  进入11月,又击伤国民党军炮舰“永春号”,击沉护卫舰“太平号”。1955年1月10日,在大陈岛西南海面,我鱼雷艇在大风浪中以单雷200米内击沉国民党美造炮舰“洞庭号”,创造了世界海战史上的奇迹。

  空军从11月也投入了制空、制海权的争夺战,10余次空战,击落、击伤国民党军飞机16架,使敌机不敢飞越一江山岛以北地区。

  为了对岛上守敌实行封锁围困,还轰炸了大陈岛港内的国民党军舰艇和一江山岛的防御设施及渔山列岛和披山岛守敌。

  当一轮红日喷薄而出跳出海面,四十多岁的黎国维激动得像个孩子。

  看那空中,天高云淡,透明度极好,海上,碧波万顷,风力明显减弱,可谓是风平浪静。眺望着平静的海面,黎国维又抬头看了一下宁静蔚蓝的天空,站在指挥台前显得是那么的平静,而内心已经是翻江倒海。

  上午8时整,黎国维下达了第一道作战命令。

  1955年1月10日,3个轰炸机大队奇袭大陈岛,击沉国民党登陆舰“中权号”,重创护卫舰“太和号”和“衡山号”。

  这些轰炸,既有力地摧毁国民党海军的作战能力,也使敌难以判断我军作战意图,起到了一石二鸟的作用。

  由空军和海军航空兵27架杜-2型轰炸机,24架依尔-10型强击机和12架拉-11型战斗机组成的强大混成编队,准时飞抵一江山岛上空,实施第一次火力准备,拉开了一江山登陆作战的序幕。

  制空权和制海权的夺取,为解放军打登陆战铺平了道路。但是如何把握登陆时机和选择登陆地点,这是登陆作战的关键问题。这两个问题不解决,登陆作战就等于抓瞎。

  在登陆时机上,黎国维早在夺取制空权和制海权期间,就专门召开了作战会议进行了讨论。会议最后决定:开始航渡时间为中午,到下午14时30分涨满潮时登陆,黄昏前结束战斗。

  选择登陆地段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一江山岛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自然环境恶劣,而且面积狭窄,山脊陡峭,山坡平滑,岸壁一般都在40度以上。

  因此选择好登陆地点是战斗链条上最后胜利的关键一环。

  黎国维带着登陆指挥所陈大川等指挥人员,专门找到一个与一江山岛地形地貌相类似的大小猫山岛,组织指挥登陆艇与登陆部队进行实兵演习。

  经过反复实战般的演练,最终作出决定:登陆地段选在突出部!。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九十七章.登岛进攻命令
一.

  我闽浙前线陆海空三军攻占一江山岛的备战活动,将大陆与台湾国共两党的紧张关系推向了新的顶点。

  一江山岛是国民党军大陈防卫区西北面的一个重要屏障,地处台州淑江口东南约13海里的东海中,地形易守难攻。

  国民党守军在美军协助下,在此筑有永久性、半永久性地堡154个,并配置四层火力网,四周辅以战壕,地雷和铁丝网等副防御设施。

  国民党当局声称:一江山岛是生物通不过的钢铁堡垒和打不沉的美造军舰。由于一江山是大陈岛西北方向联系大陆的必经通道,而大陈列岛又雄峙在浙江中部台州湾东南海面上,控制着三门湾,台州湾,乐清湾,温州湾等海域。

  监视并封锁大陆近海南北交通航线,因此,蒋介石决心以重兵坚守,提出了“保卫台湾,必先固大陈,要守住大陈,必确保一江山岛”的口号。

  再次,按照现代立体作战要求,必须在战役发起前,夺取战区制空、制海权,制造孤立,围困,封锁一江山和大陈列岛国民党军的战场条件。

  “前指”根据中央军委要求,将大陈岛战役夺取战区制空权和制海权作为第一阶段实施,而后渡海登陆作战,攻取敌占岛屿。

  1954年7月15日,解放军在头门山配置130口径远程岸炮,用于打击大陈、一江山海域的敌舰。

  9月1日,华东海军在高岛开设临时快艇基地。从11月1日起到登陆发起为止,人民解放军空军以当时装备最先进的米格15歼击机,并由入朝参战经验的航空兵驾机,向大陈、一江山岛频频出击,寻机轰炸港内停泊的国民党海军舰艇,使敌舰无法藏身。

  11月1日海军第31快艇大队的6艘鱼雷快艇在海上利用岛礁和渔船群隐蔽了13个昼夜,在高岛海域一举击沉国民党主力驱逐舰“太平号”。

  上述空中打击和海上伏击,使最初与我海空军部队拼命争夺战区制海制空权的国民党军队不得不改变战术,白天命作战舰只在大陈岛外游弋躲避,夜晚再返港停泊。

  1955年1月10日清晨,解放军空军出动歼击、强击和轰炸3种类型战机130架次,在近10个小时的轮番攻击中,炸毁炸伤敌舰5艘,使我人民解放军在国共两军争取战区主动权的较量中占得上风。

  大规模的袭击,令敌军舰队失魂落魄,纷纷逃离。紧接着,李唯命令海军鱼雷快艇利用夜间寻找“猎物”,对敌舰进行出其不意的打击。

  是夜,一艘“永”字号的敌舰悄悄离开大陈向南疾驶,被我海军指挥所发现。

  正在大陈以西白岩山待机的鱼雷艇1大队的105,106,102艇奉命出击。

  可是攻击“永”字号没有成功,105,106两艇奉命返航。

  102艇却寻觅到了敌炮舰“洞庭”号,在艇长许逸飞的沉着指挥下,在逼近敌舰200米的危险情况下,用惟一的一发鱼雷将“洞庭”号拦腰击断。

  二.

  浙东的海面晴空万里,“前指”的首长黎国维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正式开始下达立即进攻一江山岛的登陆作战命令。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年轻的人民空军和海军首次与陆军协同合作所展开的一场立体三军大战。

  在进攻前的凌晨4时许,空军第一批歼击机便起飞巡航于登陆部队和舰艇集结区域上空,以防止国民党空军的偷袭。

  上午8时整登陆作战打响后,先是空军4个轰炸机大队和3个强击机大队一群群地成“品”字队形向一江山岛飞去,按预定协同目标实施猛烈轰炸,破坏了守敌对我登陆部队的反击能力。

  接着海军航空兵轰炸机又对一江山,大陈守敌指挥部,雷达,通讯设施和炮兵阵地倾泻炸弹,支援登岛部队的突击战斗。

  而设在头门山等处的各类岸炮和海上炮群也万炮齐发,打得一江山岛山崩地裂。

  在战区海面上,我军70余艘登陆艇载着5000多名陆军登岛部队指战员,在40余艘海军战舰护卫下浩浩荡荡向一江山岛开进,“似西湖竞渡,初试锋芒”。

  由于截断了大陈岛守敌指挥中心与台湾的通讯联络,国民党的海空军都未能做出反应。至当日下午5时40分,岛上敌阵地全部被我军占领,号称大陈岛“铁门”的一江山岛被彻底打开了。

  尤其是经过战前两个多月的海空战斗,我军共击沉,击伤敌舰10艘,击落,击伤敌机19架,使国民党海军和空军不敢轻易出动。

  战区的制空权和制海权完全被我方掌握。

  当时合众社的消息说:人民解放军海,空军部队显示的攻击力量,“使得台湾的军事当局越来越惊慌”。

  由于我军集中航空和海军力量夺取了战区的制空权和制海权,即使在登陆作战的当天,国民党一江山岛守军告急之际,其空军也未敢到大陈岛上空活动。

  一江山岛海域迎来了冬季少有的和煦阳光。

  登陆舰出发了,分别从头门山岛和蒋儿岙岛启航,成三支箭头奔向一江山岛。

  洁白的浪花像条巨大的绸带,飘在他们后面,把蓝色的海面划成几块。护航机在高空盘旋,给蓝天织成无数条白带。

  轰炸机穿梭似地俯冲,轰炸,扫射,炮弹像飞蝗群似的划过海空,织成一顶严密的空中天网。

  登陆艇在昂首挺进。

  在航渡过程中,担任直接火力支援的海军护卫艇和陆军船载火箭炮,战防炮,不断向一江山岛前沿阵地猛烈射击,掩护第一梯队登陆艇展开。

  强有力的火力保障和空中掩护,使国民党海、空军未敢出动,海岛上守敌的炮兵也无力还击。

  14时29分,第一七八团二营在北江的西山嘴,海门礁,黄岩礁登陆,第一八○团二营在南江的田番湾,胜利村登陆。

  突击登陆的战斗异常激烈。

  第一七八团二营在乐清礁靠岸时,一艘登陆艇中弹,艇长负伤,艇员伤亡过半。

  第一七八团一连在海门礁靠岸时,守敌凭借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形,以手榴弹和机枪阻击登陆。

  我舰船上的枪炮一起开火,掩护登陆部队的战斗队形被割裂,伤亡增多,进攻不断受阻。指挥员们边打边组织协同。

  在海军、空军和相继登陆的炮兵火力支援下,步兵在暗堡密布的敌阵中,用灵活的小群战术猛打猛冲,并进行战场喊话,开展政治攻势。

  首次参战的喷火兵,在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攻打主峰五,七连的指战员们不怕牺牲,前仆后继,勇往直前。

第九十八章.正确部署决断
一.

  当然还有少数人却持相反意见,认为在兵力部署上,一定要占绝对的优势。

  并强调说,这是我军第一次进行三军渡海登陆作战,更要慎重初战,以鼓舞士气,积累经验,提高三军联合作战能力。

  他们的理由很简单:一是一江山上敌军有海上作战经验,二是岛屿地势险峻,易守难攻,三是敌军的防御工事坚固,阵地编组严密,火力配备强,而且还有大陈的大口径火炮和海面上舰艇与空中飞机的支援。

  作战讨论进入白热化状态。

  又是少数与多数的观点交锋。

  这一次,黎国维仍然把赞成票投给了少数人一方。

  “请同志们注意,我们进行的是三军联合渡海登陆作战,这就是说,一个是三军联合,一个是渡海登陆,而这两个都是我军首次,可以坦率地承认,我还没有这方面的指挥经验,我想,广大指战员也同我一样,也都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黎国维直率地说。

  “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怎么办?

  总不能说这仗就不打了?

  仗,必须要打,更重要的是要打赢!

  要赢,只有用杀鸡用牛刀的办法,以绝对优势的兵力来战胜敌人。”

  大家又都安静下来。

  黎国维接着说:“当然,我说的绝对优势兵力,并不是简单的兵力数量上的相加,重要的是我们对各种兵力,对三军指挥上的科学配置和科###筹,也就是说,这是要通过我们的参谋人员进行科学合理地战术计算得出来的。”

  大家这下子都口服心服了。

  成功的战役战术和正确的决断,来自于党中央,中央军委总揽全局的战略眼光和敏锐的洞察力。

  根据军委的指示和华东军区的决心,攻占一江山岛确定了如下战斗部署:

  陆海协同,装载时,陆、海军共同负责起渡场的指挥,指挥步兵按时装载,航行时,海军指挥员和陆军指挥员乘坐同一舰艇,以海军指挥员为主,及时磋商和处置情况。

  突击上陆时,陆,海军指挥员一起掌握情况,统一组织各自火力支援步兵登陆;登陆后由陆军指挥员负责指挥。 

  陆空协同:航空兵应派出目标引导组到步兵团,营,派作战小组到合成军指挥所,及时通报空中情况,指挥引导我机作战。

  合成军也应及时将海上和陆上的情况以及对航空兵的要求告知空军。

  步炮协同:炮兵根据登陆部队距敌滩岸的远近,逐次向敌防御纵深转移火力,力求做到既有效地压制敌人,又不误伤我登陆部队。

  同时,炮兵还准备了足够的火力,满足登陆部队临时召唤射击的要求。

  炮兵与航空兵的协同:炮兵与航空兵同时实施火力准备,为防止炮兵误伤我机,当强击机飞临目标上空时,曲射炮兵即停止射击。

  当强击机俯冲时,榴弹炮兵即停止射击。

  此外,还采取了区分目标和时间实行火力突击的协同办法。

  二.

  在密密的弹雨中,一个接一个往上冲,旗手倒下了,红旗仍在前进。

  15时零2分,攻占守敌司令部所在的203高地,把鲜红的军旗插上了一江山岛主峰。

  在南江第一拨登陆成功的一八○团五连指战员浴血奋战,在连长负伤、指导员牺牲的情况下,英勇战斗,把红旗插上了160高地。

  第二拨队伍六连,八连登陆后,经过激战,打下了一八○高地,安全坡,消灭了守敌在北江东部的最后一批支撑点。 

  攻克一江山岛之战,全歼守敌1500余人,其中击毙一江山岛地区司令王生明以下519人,俘虏敌大队长吴祖弼以下1067人。

  号称大陈岛“铁门”的一江山岛被彻底打开了。

  在渡海登陆战斗中,协同动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战斗的胜利。

  在组织与指挥此次战斗中,参战部队各级党委和首长,都十分重视研究和解决这个问题,充分发挥诸军兵种的整体威力,一切以保证登陆部队顺利登陆为标准。

  美国政府一方面怕丢失金,马挫伤了台湾军队的士气,一方面又担心一旦卷入中国内战,则势必陷入久拖不决的泥潭。

  当时的美国政府内有不少人叫嚣对新中国使用核武器,国务卿杜勒斯甚至说:“我们的武器库中有那么多原子弹,留着有什么用?”

  此时,美国政府窥视到人民解放军的意图,美军驻台海军司令蒲莱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