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008去北京-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集了全球顶尖设计师智慧灵感的设计方案,既采用了最先进的科技武装,又不忘中国传统文化的风格演绎,一时间“鸟巢”和“水立方”成为街头巷尾人们津津乐道的奥运新话题。而在这些场馆的北面更是建起了一座超大型城市森林公园,680公顷占地面积的自然园林风景俨然是为奥运村建立起一座巨大的天然绿色屏障。这里是2008北京奥运的中心赛场,是2008全世界人们关注的焦点所在,而奥运结束后这里无疑又将成为北京城的一个新地标。
当然,曾经的奥体中心也不甘寂寞,扩建修缮重整旗鼓,曾经是京城十大建筑之列的工人体育场和体育馆也准备再造辉煌。新建12座场馆、扩建11座、临建8座,北京奥运场馆建设速度之快连国际奥委会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协调委员会主席维尔布鲁根都发出由衷的赞叹:“北京一点时间都没有浪费。”
“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在体育场馆的建设上也充分体现了这一宗旨。太阳能光热系统、中水处理和雨水回收系统,资源持续利用和环保绿色材料的应用在各个环节都贯穿着绿色奥运的理念。“鸟巢”和“水立方”作为两个最吸引人眼球的核心场馆,其建筑施工难度也是数一数二,工程人员充分发挥了自主创新的科技理念,攻克了多道技术难关,支撑鸟巢钢结构的钢材、水立方的膜结构系统全部是自主研发,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科技空白。而在这些场馆的内部细节中你又能充分感受到浓厚的人文关怀,羽毛球馆观众席席下送风的空调设计、鸟巢的电声扩音系统等都尽可能的让广大观众、运动员、教练员、裁判感受到最大的舒适和便利。当你走进很多大学院校内的体育场馆时,你又会感受到一份浓郁的文化气息,北大体育馆为保护古树而改变了设计方案,不得不说是对人文奥运最到位的诠释。
这些体育场馆也不仅仅只是为了奥运而昙花一现,它们大多都设立了长久的目标规划,在奥运结束后或者重新变为公园绿地,或者成为市民健身娱乐的中心,它们是2008北京奥运的见证,也是奥运留给北京最完美的纪念。
从2007年7月份开始,“好运北京”奥运测试赛将陆续展开。所有测试赛共42项,2007年举办26项,2008年再举办16项。各项赛事将使用比赛场馆34个。这是2008年奥运会的预演和彩排,将有超过1万名中外运动员参加。
旅游指南
奥运场馆的重头戏自然还是奥林匹克公园、森林公园以及奥体中心这一连贯的体育场馆建筑。地铁10号线一期和奥运支线将于2008年6月30日开通,在奥体中心、奥林匹克公园和森林公园都分别设有地铁站,届时出行完全不必担忧。与这一区域相邻最近的繁华地带就是亚运村,这里遍布高档饭店、百货商场、大型超市,还有已形成气候的亚运村美食街,而奥运村周边也兴建起了摩根七星广场等一些大型综合购物休闲场所,可以满足游客各方面的需求。
在学院路一带的高校聚集区,主要分布着一些大学内的体育场馆,这些场馆距离五道口休闲娱乐区域、中关村地带、花园路美食街都很近,交通便利,去颐和园、圆明园、动物园等景点更是近水楼台。可以说这些场馆所处的区域都是京西北海淀区的精华所在,在这里你除了观看体育比赛之外,更能充分感受到这里独一无二的浓厚人文气息。
在京城西部石景山一带也形成了一个有规模的场馆区域,这里相对来讲环境比较僻静,但是乘地铁基本上都能到达,去往天安门、前门、王府井等地都比较方便,和京西的潭柘寺、八大处、卢沟桥等景点距离较近。
另外还有一些零散分布的场馆,如处于郊区的水上公园和铁人三项赛场,虽然距离城区比较远,但是都有长途汽车可以到达,还可以顺路游览十三陵等风景点。而久负盛名的工人体育场和体育馆正是位于三里屯的核心地带,看比赛的同时购物、泡吧、娱乐一样也不耽误,距离比较近的还有朝阳公园的沙滩排球场和工业大学体育馆。
2008年,北京将开通34条奥运公交专线,包括10条普通公交线路和24条赛时快线。奥运会时,观众拿着门票就能免费乘坐奥运公交专线直达赛场门口。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奥林匹克公园区域(1)
国家体育场——钢网编织的“鸟巢”
这座位于奥运核心地带的国家体育场是整个2008年奥运会的焦点所在,开幕式和闭幕式都将在这里举行。建筑都是有灵魂的,这座被誉为“第四代体育馆”的建筑,亦是一座壮丽宏伟的艺术佳作。国家体育场是第一个进入建筑设计程序的北京奥运场馆,征集了来自中国、美国、法国、意大利、德国等多个国家的设计方案,包括世界建筑设计最高奖——“普利茨克奖”得主在内的全球许多最具实力的设计团队和最有才华的设计师都参与了这次方案竞赛,最后经权威人士组成的评委会严格筛选比较,脱颖而出了三项优秀作品,最后通过评委会投票,由瑞士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设计公司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组成的联合体设计完成的“鸟巢”方案获得8票赞成、2票反对、2票弃权、1票作废,可说是众望所归。
这是一个用树枝般的钢网编织成的温馨的“鸟巢”,用以寄托人类对未来的美好希望。灰色矿质般的钢网以透明的膜材料覆盖,内部没有一根立柱,看台是一个完整的没有任何遮挡的碗状造型,这种均匀而连续的环也将使观众获得最佳的视野,也更能带动他们的兴奋情绪,在这里,人真正被赋予中心的地位。更为匠心独具的是,“鸟巢”把整个体育场室外地形微微隆起,将很多附属设施置于地形下面,而隆起的坡地在室外广场的边缘缓缓降落,筑成热身场地的2000个露天坐席,与周围环境有机融合,再次节省了投资。外观造型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镂空手法、陶瓷纹路、红色的灿烂与热烈,与现代最先进的钢结构设计完美地相融在一起,形成独特的视觉冲击力。
评审委员会和许多其他建筑界专家都认为,“鸟巢”将不仅是2008年奥运会树立起的一座历史性标志性建筑,而且在世界建筑发展史上也具有开创性意义,将为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建筑发展提供历史见证。
国家体育场是奥林匹克公园的中心区,赛后将成为一个集体育竞赛、会议展览、文化娱乐、商务和休闲购物于一体的市民公共活动中心。
地点:奥林匹克公园
建筑面积(M2):万
坐席数:91000
赛时功能:田径 足球
到达:乘坐386、660、656、689、696、740、753、836快、939、983支、944、944支、运通113路等到亚运村站下车,东边不远即是。2008年6月30日后,可乘坐地铁10号线转奥运支线,在奥林匹克公园下车可到。
国家游泳中心——妩媚迷人的“水立方”
与“鸟巢”同位于奥林匹克大公园中心地带,外表晶莹剔透酷似水泡包围中的一座长方形体育馆,这就是“水立方”——国家游泳中心。仅从外观的设计也能看出这座场馆与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简单齐整的方形,虽与“鸟巢”隔路相望,但又毫不喧宾夺主,始终端端正正地安于配角的地位。一种叫做“聚四氟乙烯”的高分子化合物砌出了蓝色气泡墙,这是国际上建筑面积最大、功能要求最复杂的膜结构系统,据说灵感来自于有机细胞的天然图案以及肥皂泡的形成,这种六边形几何体的无穷变化组合,打造出了一个具有梦幻气质的体育馆。“方盒子”、“水泡泡”、“水分子”,几种元素组合在一起,“水立方”这个简洁明了又突出主体的名字脱颖而出。
由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澳大利亚PTW公司、澳大利亚ARUP公司组成的联合体协作设计,“水立方”的设计理念根植于中国文化的“方形合院”,蓝色的外观代表着水的宁静,柔软而坚韧的ETFE外膜作为其外立面,既凸显出与水相关的主题,又有效地解决了保温采光的技术要求。“水立方”的内部是一个多层楼建筑,对称排列的大看台视野开阔,馆内乳白色的建筑与碧蓝的水池相映成趣。楼顶上的灯光额外作了角度优化,以防止光线照射水面上产生漩涡,在泳池两侧安放有大屏幕,给观众提供更好的视觉环境。
奥林匹克公园区域(2)
当夜晚来临时,“水立方”通身亮起灯光,这份宁静幽深的蓝色无疑是奥林匹克公园中最引人注目的焦点,获得第9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主题奖的“水立方”可以说是全部奥运体育设施中最具有妩媚迷人风姿的一座场馆。
地点:奥林匹克公园
建筑面积(M2):8万
坐席数:6000
赛时功能:游泳 跳水 花样游泳
到达:乘坐386、407、656、660、689、740、753、836快、939、983支、944、944支、运通113路等到北辰桥西站下车,路北即是。或者乘坐510、839到北辰西桥北站下车,路东即是。2008年6月30日后,可乘坐地铁10号线转奥运支线,在奥林匹克公园下车可到。
国家体育馆——折扇灵感
它是三大主要比赛场馆之一,位于奥林匹克公园中心。相对“鸟巢”和“水立方”,这座国家体育馆似乎没有太多可以卖弄的噱头,以中国传统折扇为设计灵感,波浪造型的灵动屋顶巧妙地连接了与之南北呼应的平顶造型“水立方”和单曲面造型的国家会议中心,使整座奥林匹克公园内的景观达到一份完美和谐的统一。
虽然只是一句轻描淡写的波浪屋顶,为了实现这份折扇之美,整个体育馆钢屋架工程要由14榀桁架组成,总用钢量达2800吨,是目前国内空间跨度最大的双向张弦钢屋架结构体系。为解决施工上的难题,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在缩尺实物模型中反复试验,设置了300多个数据采集点,最终印证了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在屋顶搭钢架的过程中,首次采用了9个机器人操作的滑移施工技术。施工人员先对钢屋架在地面进行组装,然后把组装好的每部分钢屋架吊上屋顶进行拼装,并严格控制钢屋架焊接点位置。安装在钢屋架与轨道之间的9个机器人在液压作用下一张一弛,按照程序设定的时间和行程,背着几百吨钢屋架行走到设定位置。这一在国际居领先水平的机构设计,既符合建筑设计的美观要求,同时承载方式安全可靠,造价低廉。
这座体育馆在建设过程中还充分考虑了利用废料来减少建造成本,由于所在地的地下水位偏低,如何抗拒地下水给场馆带来的浮力,曾经是一件让工程师们头痛的难题,最后,首钢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8万吨钢渣做出了巨大贡献,钢渣回填不但解决了地下水位高的问题,还解决了钢渣本身的回收利用,可谓一举二得。这一方案既节约了成本、缩短了工期,又为环境保护做出了贡献。
这里将会是北京容纳坐席最多的室内运动馆。奥运会后将用于体育比赛、艺术演出、大型展览和全民健身等商业运营,堪称一座具有国际现代化先进水平的大型综合性体育馆。
地点:奥林匹克公园
建筑面积(M2):4万
坐席数:18000
赛时功能:体操 蹦床 手球 轮椅篮球
到达:乘坐510路在国家体育馆站下车,或乘坐839路到北辰西桥北站,路东即是。国家体育馆南边紧挨着国家游泳中心,也可先到国家游泳中心再往北走几百米即到。
国家会议中心击剑馆——剑气贯长虹
2008年奥运会击剑馆位于国家会议中心主体项目南侧,包括地下空间一层,地上空间五层,地上一层为击剑训练馆,设有14条剑道,三层北侧为击剑馆的热身场地,拥有热身剑道12条,同时设有运动员的休息及淋浴用房。南侧则是用于电视转播的功能用房。正式比赛将在国家会议中心主体项目南侧的四层举行,届时4层大厅将被改造成拥有10条比赛剑道和38个气枪、手枪靶位的比赛场地,可容纳观众约4000 余人。
地点:奥林匹克公园
建筑面积(M2):56000
坐席数:临时坐席5900个
赛时功能:击剑预决赛、现代五项(击剑和射击)
到达:同国家体育馆。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中国园林山水大观
。 想看书来
奥林匹克公园区域(3)
“我们的目标是为北京奥运会呈现一个能够显示中国园林风貌的山水景观,它将成为北京奥运会的文化遗产,成为新世纪、新北京的一个人文地标。当人们置身于森林公园时,就会回想起奥运赛时的场景。”这便是建设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初衷。
它位于北京中轴线的北端,是目前北京最大的城市公园,也将成为2008奥运会的后花园,而这之后也将成为京城市民们又一个大型自然景观游览区。公园占地面积680公顷,相当于10个北海公园的规模,城市景观与自然山水在这里达到了完美融合,大片大片的五彩灌木和高大的乔木林营造出生态森林的绿洲,南区的“主山主湖”是森林公园的标志性工程,主山体以398万立方米土方堆砌填筑而成,与北京西北屏障——燕山山脉遥相呼应,主湖区“奥运湖”和景观河道构成了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中的“龙”形水系,在这条水系中,“龙”的身体蜿蜒穿越森林公园,张开的龙嘴对着清河,而其尾巴则环绕着国家体育场。南区现在规划有一些临时场馆和奥运村国际区,比赛后,这些用地将归还给森林公园,北区主要是人工模拟自然状态下的园林景观,拥有高达90%的森林覆盖率,为奥运会提供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色背景。
这里有12处文物古迹,全部保持原有的存在状态,公园还将构建生态群落为众多生物提供生存空间,尤其是为鸟类提供栖息地。先进的水质模拟维护系统、生态温室系统、绿色照明、日光收集传输系统、声景观等高科技含量的调控系统支持着整座生态园林的运作,“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这座京城最大最壮观的绿色森林公园将会以一种崭新而又多姿多彩的面貌迎接奥运的来临。
森林公园内有三处体育场馆:射箭场、曲棍球场和网球场。
射箭场三块场地从东到西分别是23个靶位的热身、排位赛场地,淘汰赛、决赛场地和淘汰赛场地。这是个临时赛场,其看台为管架系统钢结构,易于安装和拆除,拆除后可以重复利用。
随着中国女子曲棍球在上届奥运会上的优秀表现,这项赛事可能会引起更多国人的关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曲棍球场位于公园南部,其中A场为决赛比赛场地,可容纳12000名观众;B场为预赛场地,可容纳 5000名观众。这也是一个临时赛场,奥运会后将恢复为森林公园绿地。
网球中心场馆的造型尤为引人注目,三个主赛场都采用正十二边形造型,12个边就是12片看台,再配以清水混凝土灰白色的外墙,宛如向空中开出的12片花瓣,整体上看则像森林里三朵盛开的花朵。花瓣间都留有三角形的空间,使风能自然流通,有效降低场地温度。网球中心共有10块比赛场地,6块练习场地。2008年奥运会期间这里将举行网球的男子单打、男子双打、女子单打、女子双打比赛,以及残奥会轮椅网球比赛。
射箭场
建筑面积(M2):8609
坐席数:5000
赛时功能:射箭
曲棍球场
建筑面积(M2):15546
坐席数:17000
赛时功能:曲棍球
网球场
建筑面积(M2):26514
坐席数:17400
赛时功能:网球
到达:乘坐510路到京师园北门站下车,路东即是。2008年6月30日后,可乘坐地铁10号线转奥运支线,在森林公园下车可到。
下一站
2008年6月30日后,从奥林匹克公园区域到达以下地方的乘车方式为:
到故宫、前门:乘坐地铁奥运支线转10号线再转乘1号线前门下车。
到什刹海:乘坐地铁奥运支线转10号线再转乘1号线德胜门下车,然后乘坐出租车前往。
到雍和宫:乘坐地铁奥运支线转10号线再转乘1号线雍和宫下车。
到颐和园:乘坐地铁奥运支线转10号线黄庄下车,然后乘坐出租车前往。
到天坛:乘坐地铁奥运支线转10号线再转乘5号线天坛东门下车。
。 想看书来
奥林匹克公园区域(4)
到三里屯:乘坐地铁奥运支线转10号线再转乘1号线东四十条下车,换乘113路三里屯下车。
到秀水街:乘坐地铁奥运支线转10号线再转乘1号线永安里下车。
到簋街:乘坐地铁奥运支线转10号线再转乘1号线东直门下车,向东步行可到。
到王府井:乘坐地铁奥运支线转10号线再转乘5号线灯市口下车。
奥体中心——续写亚运会传奇
这里曾是第十一届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