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怎一个乱字了得--两 晋 南 北 朝(第一部)-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头人,引领老百姓跟着跑步前进,自己统一全国的希望只能够寄托给下一代了。
首先,把自己树立成一个大孝子的光辉形象。
百善孝为先,按照古礼,父母去世之后,儿子们要穿三年的孝服来表达自己的孝心,但是这个规矩让汉文帝给破了,再加上以后的连年战乱,老百姓就很少遵守这个礼节了。
恰巧父亲司马昭死的很是时候,司马炎虽然葬礼结束之后,除去了孝服,但是仍然带白冠,吃素食,不食鱼肉,不穿绸缎的衣服,自己的表情依然向刚死了父亲一样。时间长了,日夜操劳、营养不良的司马炎就面黄肌瘦了,像得了重病一般。
群臣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纷纷奏请求司马炎更换正常的服饰和膳食,以保龙体安康。司马炎为了重塑孝道,便下诏说:“每当感念先灵,而朕不能完成穿丧服之礼,就为此沉痛,更不要说吃稻米、穿锦绣了。这样做只会激起朕的痛切之心,不能够缓解朕的沉痛。朕本生于儒者之家,礼法传习已久,何至于一时之间便对自己的父亲改了这种感情!听从你们的已经够多了,你们可以对照孔子回答宰我的话反省自己,不要再多说了。”
群臣也不好再坚持什么,于是司马炎坚持以素食素服度过三年。
没有想到,司马炎刚给父亲守完三年的孝,没过几个月,自己的母亲也去世了,于是又接着吃了三年的素食,穿了三年的素服。
通过这两件事情的完美坚持,司马炎终于在老百姓心中树立了一个大孝子的光辉形象。
其次,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勤俭节约的皇帝典型。
建设勤俭节约型社会首先从皇宫开始,当有关部门报告,宫中所用的青丝牵牛绳断了,司马炎便下命令,用青麻代替青丝节省不必要的开支。
一个领导想做成某件事情的时候,总会有不识时务的下属适时出现,做一回成功的反面教材。
司马炎还在全国的推广勤俭节约的时候,有一次,太医程据献给司马炎一件色彩夺目、满饰野雉头毛的";雉头裘";,这是一件极为罕见的华贵服饰,价值连城。司马炎得到这件礼物后立刻把它带到朝堂,请满朝文武官员欣赏。朝臣见了这件稀世珍宝,个个流口水。
等群臣欣赏完之后,司马炎却玩了一把行为艺术,一把火这件可值千金的";雉头裘";给烧了,在群臣擦口水大叹可惜的时候,司马炎再次重申了自己勤俭节约的诏令:“太医献上来的这个东西叫做‘奇装异服’,明显违背了我下的禁令,今天只是当众焚毁了这件‘奇装异服’,以后谁若再犯,定当严惩不贷。”
司马炎一把火便把自己勤俭节约的皇帝典型烧的旺旺的,以后没有臣子再敢把自己当柴,帮助皇帝更火一把。
再次,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开明君主的形象。
司马炎也模仿古人设置了谏官,鼓励谏官敢于直言,给自己拍砖。
傅玄看到魏末士风衰败,于是上疏说:“我听说先王治理天下,教化昌盛上,公正的评论通行于下。近世以来,魏武帝喜好法术而天下重视刑名;魏文帝思慕通达而天下轻贱操守名分,从这以后纲纪不整,浮夸虚无的风气充满朝廷,于是使天下不再有公正的评论。陛下接受禅让登极,弘扬尧、舜之风,唯独没有选拔清明广远有礼法之臣,以促进风化与操守;没有斥退虚浮鄙陋之人,以惩戒不恭敬不谨慎的人。”
傅玄(公元217~278年),字休奕,今陕西耀县人,出身于官宦家庭,“父亲早逝,少时孤贫,博学善属文,解钟律。性刚劲亮直,不能容人之短。”
不能容人之短,就只能告状了,傅玄常常上奏揭发罪行的文状,有时正当深夜时分,傅玄也手捧状子,整理好上朝用的簪笔和身上的衣带。由于心绪不宁而无法入睡,他就坐在那里等待天亮。因此王公贵族震动恐惧,而政府官署却增添了气势。而且精心政务,忠于职守,数次上书,陈说治国之策,指出时弊。
司马炎赞许并采纳了傅玄的意见,并让相关人员起草诏书以便实行。
沉积了上千年的官风,岂是一份诏书能够改变的事情,虽然这个诏书为未能够改变当时的风气,但是却可以让部分官员看到奋斗的希望。
最后,把自己树立成一个关心社稷民生的皇帝。社稷民生以粮食生产为最根本的东西,于是在洛水之北的奉祀宗庙旁,司马炎承包了几亩责任田,自己带头耕种,让老百姓看到皇帝关心农业生产,关注民生,不是贪图享乐之徒。
再次,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关心百姓疾苦的皇帝。
司马炎经常去基层视察工作,亲自审理案件,从轻发落,对于判处有期徒刑五年以下的犯人,一般就地释放;并让基层的政府工作人员,要经常照顾一下弱势群体,给予一定的粮食补助;当各地遇到严重的自然灾害免除他们几年的徭役和赋税,帮助灾民度过难关。
司马炎上任后放的这几把火,把自己的模范带头人形象烧的金光灿灿。在皇帝耀眼光芒的照耀下,晋国上下掀起了一片大干特干的生产热潮,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比魏国时期高出X00个百分点,提前完成了统一大业的物质积累。
正当司马炎埋头苦干的时候,没有想到却接连死去两位朝中大臣,让司马炎悲伤不已。
哪两位大臣的去世,让司马炎如此心痛呢?
欲知详情如何,且听下节分解。
题外话:很多人可能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傅玄名字,但是我们却常说他的几句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还有一句“身正不怕影子斜”的原版,“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
我们还可以欣赏一下其他的人生格言,希望对读者有所裨益。
势利之交出乎情,道义之交出乎理,情易变,理难忘。
至衰反无泪。
政在去私,私不去则公道亡。
同声自相应,同心自相知。
祸莫大于无信。
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心正而后身正。
开收谏之路,纳逆已之言。
言之难尽,而试之易知也。
正者吉之路,邪者凶之征。
雄心志四海,万里望风尘。
纵观傅玄一生,他可谓是一个言行一致的良臣。
第八章 荣耀千年的门阀士族
接连死去的大臣是王沈和王祥。
王沈(?~266年)字处道,太原晋阳人,是太原王氏的领袖人物。年少变成孤儿,由叔父王昶养育成人。王沈从小爱读书,写一手漂亮的文章。王沈出仕时,受到曹爽的赏识,后来曹爽被杀后,王沈受牵连而去官免职。
王昶曾写文章规诫子侄,要他们爱惜自己的性命,端正个人的品德,显扬父母的声名;至于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的伯夷、叔齐,则可敬而不可学。王昶对子、侄言传身教,所以王沈行为做事,大有叔父之风。
有了叔父的教诲和前车之鉴,王沈重新校正了做官的行为准则。
曹髦入主魏廷后,王沈出任侍中。曹髦年轻气盛,不甘受司马昭的摆布,便开始拉拢朝中大臣,视王沈为心腹,称之为“文籍先生”。
曹髦把王沈当朋友来交,但王沈却却不把曹髦当朋友看。当曹髦准备*司马昭时,便找来王沈来商量,此时的王沈已经是王昶灵魂附体,趁曹髦整顿兵马太监的时间,立马跑去向司马昭报信了,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
告密成功让王沈的官职扶摇直上,出任封疆大吏,上任之后便开始用德行教化他人了,说不要讲我不守诚信,我的诚信如同明亮的太阳。
话说的可笑归可笑,不过王沈在任的时候,倒是把豫州治理的井井有条。后来司马炎登基时,更是名位显赫,被封为骠骑将军,录尚书事,统洛阳城外诸军事。司马炎本想任命他为执政大臣,可惜第二年就死去了,当时司马炎亲自穿丧服表达自己的哀悼之情,赐谥号为“元”。
王沈还是《魏书》四十八卷的编撰者之一,比陈寿《三国志。魏忠》的记载更为详细,但是性格决定书写态度,被认为“未若陈寿之实录也。”
王祥(公元185~269年),字休征,今临沂人,是琅琊王氏的领袖人物,历汉、魏、西晋三代。东汉末年隐居20年,仕晋官至太尉、太保。以孝著称,是“卧冰求鲤”的主人翁。
王祥生母早逝,其父又娶了朱氏,生王览(王导的祖父,王羲之的五世祖)。朱氏继承了后妈的全部不良作风,经常在王祥的父亲那里说王祥的坏话,使得王祥失爱于父。幸好王祥的弟弟王览为人很好,并不像舜的弟弟象那样只想时时谋害哥哥,而是处处维护着王祥。
朱氏每次刁难着驱使王祥,王览总是跟着哥哥一起承担;朱氏每次虐待驱使王祥的老婆,王览总是叫自己的老婆跟着嫂嫂一起承担;朱氏想用鸩酒毒死王祥,王览就要喝哥哥的那杯酒,王祥疑酒有毒,争着不给,朱氏只好夺过来倒了;朱氏想在饭里下毒,王览总是要先尝了,才给哥哥吃,朱氏怕毒死了王览,只得改用其他的方式来了结王祥了。
王祥曾经在别人的床上睡觉,朱氏亲自前往,准备暗中砍死王祥。正好王祥起床去方便,朱氏空砍在被子上。等到王祥回来,知道朱氏因为没能杀死他而遗憾不已,因而跪在后母面前请求一死。
那时的孝道,我有点看不懂了,放在现在,王祥完全可以报案了。朱氏终于被王祥所感动,从此爱护他如同自己的亲生儿子一般。
为了“报答”后母的不杀之恩,有一个冬天,朱氏病了,想吃新鲜鱼,王祥要脱下衣服破冰捕鱼,冰忽然自己裂开,两条鲤鱼跳了出来,他就拿着鱼回家烹给朱氏吃,朱氏的病情也就好了,这就是感天动地“卧冰求鲤”的出处。
朱氏又想吃烤麻雀,接着又有几十只自动麻雀飞到王祥的屋里,来帮助王祥成就孝名。当然普通老百姓不会认同那么多的巧合,认为这是王祥的孝心感化而来。朱氏去世时,王祥悲痛得哀毁骨立,须依靠拄杖才能站起身来。
王祥领着一家人避难,六十岁了还没有出来做官,但一出来做官,就身手不凡,*强盗,教化民众,于是就有了“海沂之康,实赖王祥,邦国不空,别驾之功。”的歌谣。
有了歌谣的称颂,王祥便被颂到朝堂任太常之职,教化太学生,当曹髦视察太学时,王祥面向南持手杖,以师道自居,曹髦则面向北请教,王祥便陈述古代帝王的要点来训导曹髦。
当曹髦被杀的时候,王祥哭的是感天动地,说自己没有脸再见人了。不过,还是心安理得的接受了新官职,官至司空、太尉。
当司马炎还是晋王时,王祥和荀顗去拜见,荀顗对王祥说,“相王地位尊贵,何曾已经对他恭敬了,我们也应该行跪拜之礼了。”
王祥说“相国的确尊贵,是魏国的宰相,但我们是魏国的三公,公和王的差别只是一级而已,位次相同,哪有天下的三公动不动就给人下拜呢有损魏朝的威望。君子以礼待人,我是不会下跪的。”
见面之后,荀顗为了自己的大好前程,向司马炎行下跪之礼,王祥则只行长揖礼。
当司马炎即位时,王祥被封为太保,位列“八公”,但是王祥却多次以年老多病请辞。
王祥为官清廉,家中没有宅院,病危时,坚持从简下葬,家中大小不必送葬。等王祥死后,吊唁的都是些朝中大臣和亲朋故友,人比较少。
面对这个窘况,他的族孙王戎开始为王祥的丧事打圆场,“太保(王祥)在正始年间,没有被列于能言善谈的那一流里,有时候与他交谈,思想情趣清明广远,莫不是他的德掩盖了他言谈方面才能?”
古时候,如果一个官员的德行得到百姓的认可,一般都是闻其死讯而潸然落泪,而他却没有享受到这样的待遇,看来他的德行未能够感动当时的人。不过,他的孝行却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榜样。
王沈和王祥是当时太原王氏和琅琊王氏的领袖人物,他们的家族都是门阀士族,而西晋是一个完全由士族控制的政权,士族占据着文臣武将的各个高位,如其他的颍川荀勖、河东卫瓘、裴秀等。为了让读者更为了解门阀土族,现将影响两晋南北朝期间最为显赫的几个门阀士族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王姓是中国第一大姓氏(2007年,中国大陆公安部治安管理局最近对全国户籍人口的一项统计分析显示:王姓是我国户籍统计第一大姓,有9288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是世界三大姓氏之一,也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除中国外,在朝鲜也有许多王姓的人。在中华百家姓中,王姓拥有最多的郡望,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王姓家族的超强繁荣。
王氏源自古君王,因王得其姓氏,秦以前因王者缘故才有此氏,汉代全国姓氏才统一。王目前比较早的可考之祖为“王亥”商朝尊其为“高祖王亥”。王亥在夏朝时期地位非常高(如同亲王)王亥后人以王姓,亥为较早的王氏先公之一。王氏宗族中,以太原王氏和琅琊王氏最为出名。
太原王氏起源于山西太原,始祖太子晋,乃周灵王太子,名晋,字子乔,约生于公元前565年,卒于公元前549年,本姓姬,现今王姓大半出自姬姓王氏。太原王氏是王姓的肇兴之郡、望出之郡,最早登上一流门阀士族的地位。她开基于两汉之间,东汉末年的王允以他在国家、社稷上的力挽狂澜而把这一家族推为天下名门。从魏晋到唐朝都非常显赫。后面出现的王浑、王济等人,都是太原王氏的领袖人物。
琅琊王氏,是王姓第二大支,仅次于太原王氏。琅琊(今临沂)是王姓的郡望之一。此支王氏开祖为周桓王第二王子即王子成父,成父因败赤狄功在周王室并被周定王赐姓王氏。
琅琊王氏,在中国古代西汉王吉祖孙三代,禄位弥重,有“累世之美”称号,开创了琅琊王氏显贵的先河。至东晋和南北朝时期琅琊王氏已是头号门阀士族。琅琊王氏在衣冠南渡时为东晋政权的稳固居功至伟,被称为“第一望族”,族人王导实为东晋朝实际创建者。世称“王与马,共天下。”我们熟知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词中的“王氏”就是琅琊王氏。
琅琊王氏自汉代谏议大夫王吉以下。更魏晋南北朝,一家正传六十二,三公令仆五十余人,侍中八十人。到了唐代时期琅琊王氏为宰相者亦有四人之多。琅琊王氏自西汉到唐代千余年间,世代鼎贵,历代史家一再称述琅琊王氏“簪缨不替”、“冠冕不替”、“世禄不替”,所谓“中国第一望族”,盖非虚言。后面出现的王导、王敦等人,都是琅琊王氏的领袖人物。
河东裴氏同样是中国封建社会史上盛名久著的一大世家。其始祖为赢秦始祖非子之后,非子之支孙封pei(原字为上非下邑)乡,因以为氏。周僖王时,六世孙陵封为解邑君,以“裴”为姓。
后裴氏分为三支,分居河东、燕京、西凉等地,但考其谱系源流,皆出于闻喜之裴氏,故有“天下无二裴”之说。裴氏家族自古为三晋望族,“自秦汉以来,历六朝而盛,至隋唐而盛极,五代以后,余芳犹存。
在这上下二千多年里,裴氏代有人才出。其家族人物之盛,德业文章之隆,在中国历史上也实属罕见。据《裴氏世谱》记载,裴氏家族先后出过宰相59人(国时的魏,有宰相1人;晋时,有宰相7人;北魏时,有宰相9人;北齐时,有宰相1人;),大将军59人,中书侍郎14人,尚书55人等。在裴氏最盛的唐朝,裴氏更是权倾朝野近三百年。除了33位宰相,他还有尚书38人,侍郎27人,大将军31人。正史立传与载列者,600余人,七品以上官员多达3000余人,真可谓“将相接武,公侯一门”。 后面将出现裴秀、裴楷、裴頠等人都是当时河东裴氏的领袖人物。
如果读者假期没有去处,可以去中国“宰相村”游览一番,中国“宰相村”即山西闻喜县礼元镇裴柏村,它以历史上声名显赫的裴世家族的人文历史资源和新建的一系列景观为主,于1995年农历3月3,正式向海内外游客开放。你也许从那里能够了解到中国门阀士族的千年辉煌。
历史进入魏晋南北朝之后,门阀政治走向兴盛,上述三个家族的兴衰,可以从侧面反映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变化,希望这些简单的介绍,在帮助你了解中国姓氏起源、门阀士族的同时,也更好的理解门阀士族在这段时期内的作用。
王沈与王祥的死,让司马炎悲伤不已,但还有更倒霉的事情在等待着他。
什么事情会让司马炎倒霉透顶,来考验这个新科皇帝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