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迷徒-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时候就合理的运用一下感性吧。同样,感性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也合理的运用一下理性。不能改变,就得适应;不能适应,就得改变。当然,有的时候,有的抉择是错误的。那么,第一。不-要-后-悔!第二。请对你的抉择――负责!
有自私就有无私,有建设就有破坏,有洁净就有肮脏,有清就有浊,有多就有少,有贫就有富,有得到就有失去,有高兴就有痛苦。有美得一塌糊涂,就有丑得琳琅满目……
还记住我的均分七情法吗?实际上它就是“中庸”,这跟洗脚是一道理。水冷了,加点开水,就舒服了。水烫了,加点冷水,也舒服了。矛盾出现的时候(有的矛盾是不能调和的,这里指生活中的矛盾),解决的方法只有一个:找到平衡点。就如选择,太过感性,情绪干扰严重,太过理性,又显冷血;就如谈判,结果往往是:一方忍痛割舍这里的利益来换取对方那里的利益。就如交往,这里我要重点提一下这个,常理上,我们会对信任的人开心门,对不信任的人关心门,而交友的最重要的两个原则就是:付出真心,让他/她感动。我又论证了人不可能单独存在于世的,而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周边的人并不是都是朋友。太过于信任陌生人容易受伤,太过于不信任陌生人又显孤独。而本人认为:正是因为是陌生人,所以才更容易打交道,互不认识,所以没有利益冲突,于是什么都可以讲,什么都可以聊,聊得好,继续交往;聊得差,人生的过客也不多这一个!当然前提是尊重对方,因为‘因为陌生’,那么解决冲突的方式也没那么多顾忌。所以在各种场合因为丁点儿嗑嗑碰碰而问候别人家庭的女性成员甚至要用损伤对方的形状来维护自身的“存在感”的事情以每秒多少起的频率反复不断地发生。对我来讲,与陌生人交谈比与朋友谈起来愉快很多,至少我仅有的赖以哗众的几个冷笑话还有市场。当然我并不否认拒绝陌生而带来的好处,而是提出本人的意见作为参考:陌生并不是交往与交流的阻碍。‘因为陌生而不交流’也不是孤独的理由!这个结论也许会帮到某些朋友。
矛盾,迷茫,取舍,选择……生活中遇到这些情况实在太多了。
破茧十策之:关键在于制衡!
这一策很重要,很重要,而且用途太广了,在我们做选择做取舍的时候尤为重要;比如;三阶思考法;如果只考虑前两阶;自己的一面;非自己的一面;就会疑惑;就会难以取舍;比如感情;有人干脆直接来问我;与她/他到底是应该继续还是分手?一段感情不容易;分了又可惜;可不分又难以忍受现在的她/他!比较来比较去;不仅做不了选择;反而乱了;而三阶;就要求在这种比较中抉择一个结果;这就是三阶思考法;同时这个结果也是制衡下的结果;所以本人前面才将矛盾给分开;叔本华还有哪个哟忘了;都认为辩证法就是诡辩法;连我也倾向于这种认知了;因为绝大多数的事都有两面性;也就是既能站到A面去谈论;也能站到B面去谈论;这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旦对立出现;那么我认为;首先判断这种对立是可调和还是不可调的;可调和!那么必然存在一个平衡点;在这一点上;既能照顾到A面;也能照顾到B面;从而将损失减小到最少。当然少数情况不可调和;那么前面讲到的就用得到了。那就是;要么死磕到底;要么激流勇退。长痛不如短痛的二选一。
有的人说生命是平等的,这也是实际上从物质结构上这个角度去看待的,大家都是细胞构成;生理功能也差不多。就如人,我们讲人人平等,不过人人不可能平等,生命也一样,我们指平等,只是赋予它平等的含义。前面也讲过; “我”是一种定位;正是这种定位;把人与人给概念区分了;环境;身体;家庭等等因素造成了个体在资源调配上的不平等;而这些东东;并不是心理安慰能客观消除的;所以人与人是不平等的;这是社会中客观存在的现象;而在自然界中;体现的是另外一种法则;只有存在下去才是最强大的。假如有一天,因为某种原因,人灭绝了,老鼠假如还能继续生存,那么老鼠就比人强大。这才是生命的本质――――不惜一切代价在时间的长河里延续的更长!
第十六节 但愿我的无知不会让大家无知
第十六节 但愿我的无知不会让大家无知——新宇宙模型
方形代表物质,形内圆表示物质内部的运动趋势(分子能,原子能……),形外圆表示物质外部的运动形态(动能等)。
有图版请至吾博客,目录旁边有个“进入目录页”然后有个“去作者博客”。
能量是一种运动与运动趋势,运动是能量在物质外的存在形式,运动趋势是能量在物质内的存在形式。运动只能被传递,不能被消亡,所以能量也只能被传递,不能被消亡。能量的转化,也就变成了运动与运动的转化,运动与运动趋势的转化,以及运动趋势与运动趋势的转化。如此,能量的存在与变化就很清晰,不会出现像以前那样将什么不懂的东东都套上‘能量’的光环,从定义也可以看出,能量跟世界的构成,没有关联。根据能量守恒,在历史上的任何一时刻能量的总量都是一样的;同样,物质只能被分割与组合,不能被消亡。所以历史上的任何一时刻的物质的总合都是一样的。物质也是守恒的。根据能量守恒与物质守恒,我东拼西凑出了以上宇宙的演变模型。宇宙被分成了七种演变状态。
1。在宇宙的某一时刻,那个时期所有的物质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宇宙所有的物质构成了一个‘原子’,这是一个超超超的‘原子’。可能有足球大,有可能房子那么大,或者地球那么大。很不稳定。所有的能量以运动趋势的形式存于物质内部。于是必然在某一时刻爆发。
2。宇宙在爆发后被分割成n块区域,n有可能是1。n有可能是2。n有可能是3……如果是n是1,那么宇宙整体作相同的演变,是2则宇宙有两块区域作相似的演变……每一块区域演变的过程相似,只是演变的快慢与区域的大小不同。所有区域的能量与物质总和等于最开始的时候。这一时刻内部趋势不断化成物质外部的运动,世界动了起来,但是内部的能量持续减小。
3。内部能量减小速度越来越慢,即内剧烈的运动不断转化成外部运动,剧烈的内部运动因为物质的分化与内外能量的平衡而趋于平缓,星系,生物,在这一阶段产生。(生物只有可能出现在这一阶段,运动趋势占主导,物质不稳定;外部运动占主导,物质太稳定!都不能产生生命系统,于是只有这种过渡阶段才能产生生物!)
4。宇宙内能量与外能量达到平衡,或者说能转化的运动趋势都化作了运动,不再
轻易发生交流,宇宙隐定下来,宇宙中几乎不存在发光的天体。死亡阶段来临。生物灭绝,一片死寂。星体在黑暗中作物质运动。宇宙从不稳定状态过渡到稳定状态。宇宙必然经历从不稳定到稳定的过程,“热寂说”是正确的!
5。因为引力,星体不断的凝聚,超大星体出现,(运动是可以变成内能量的。岩浆就是例子,当星球足够大,引力与压力,让分开的物质融合),当然因为快慢不一样,宇宙中有的区域还处于其它的演变状态。黑洞理论。
6。运动转化成运动趋势,物质开始收缩,外能量转化成内能量的大趋势不可逆转,所有的物质都卷进了这一个过程。宇宙统一于这一过程。
7。回到初始阶段,巨大的压力与引力让这一状态相当不稳定,已经形成的稳定原子结构被挤压打散,内部不断形成聚变反应,随时蕴藏着新的爆发。如果是这般,那么可以想象,第1状态的时候也是不稳定的。第1状态不稳定,那么它就不是宇宙的起源!
如果我的模型有一丁点是正确的。那么可以从这个模型中得出以下结论。
宇宙的起点并不是大爆炸。如果是,这一点的来源没有任何理论可以解释。而根据我的理解,应该是第4状态才有可能是宇宙的起点,最初的宇宙中没有星体,物质全以宇宙尘的方式平均分布在广堥的空间。这才是宇宙的起始时刻。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死寂的宇宙尘变得汹涌澎湃,但找这个的原因总比找那一个密度无限大体积无限小的点的来历轻松多了。
空间不因物质而存在,空间是容纳物质的容器,虚空是存在的,并且是无边无际的。这一推论说明了世界是因物质在空间中运动而产生,空间变成世界的要素之一,所以任何东西都不能超脱于空间存在,即,空间是所有物质的局限。而这一结论的产生又推出两个推论:1。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于是,‘虫洞’旅行是不可能的,人要空间旅行,还得老老实实飞。而换成人话就是:现有的虫洞理论是错的。2。一切能量最终都与‘速度v’和‘质量m’有关!
(这让我想起了爱大的著名质能方程:e=mc2,不知道这个方程可不可以作为我的论点的论据。在经典物理中,认为空间是独立的,时间是匀速的。而爱大得出的是空间不是独立的,时间也不是匀速的。而我得出的结论却是:空间是独立的,时间不是匀速的。更郁闷的是e=mc2实际上承认了我的推论:能量最终都与‘速度v’和‘质量m’有关(没加‘一切’)可他认为空间不是独立的,我认为是独立的呀。一组明显的矛盾居然得出了一致的结论。而这组矛盾不仅说明我与爱大其中有一个人肯定是错的而且还预示着另外一种可能:空间本身与这个方程无关。而这个可能性就导致了另外一个结果,他的方程是对的,我的推论是对的,而关于空间独立性的问题只有一个是对的(当然多半错的是我,不过,这个结论与我的观察与思考一致,我想跟着爱大混都没办法,而且没学过量子力学,也不可能从学术上去求证,郁闷)。
时间之所以会不匀速,是因为时间是以运动来衡量的,而高速的运动极有可能导致衡量时间的载体内部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了时间的表现形式。也就是说,上天飞几圈时钟慢几秒,不能证明时空发生变化。而运动停止,时间停止,很好理解;但时间停止,运动停止就没法理解,所以时间是方法且由运动来衡量这个论点没有错,时间描述了运动的快慢与运动结果,是因运动而衍生的性质之一。同时,根据宇宙模型,世界的运行是由剧烈到缓和、不稳定到稳定的,那么从这个结论可以推出:以前的时间是比现在快的。有趣的是,我去查了资料,以前的时间确实比现在快。那么可以得出,因为运动的速率变慢,以后的时间会比现在慢,本推论用在人自身,说明“新陈代谢”的速率会下降,人的寿命仅因物质运动的关系也会变长(当然,这种变长是不能感知的)。
宇宙之外可能还有宇宙!如果是这样,宇宙就变成星系群概念了,宇宙与宇宙之间的关系就变成了如军阀割据的概念,有枯有荣了!空间虽是无边无际的,但物质却不是无限的,只是沾了空间的光,所以当且仅当物质与空间同时存在的地域能被称作“宇宙”。
&;#61550; 反物质的世界不存在,反物质是因为改变了物质的结构而体现了不同性质的正物质。正反物质的转变说明了我们如今的‘物质结构理论体系’不完整,夸克之下,还有更加基本的粒子。如果反物质的世界存在,那么演化的过程就不是以上所说。
暗物质与暗能量不存在,我们所在的宇宙区域之所以在加速膨胀,是因为在我们看不到的某一个地方,正在做着内能量转化成外能量的运动即正处于第2或第3演变状态。
&;#61550; 强相互作用与弱相互作用不可能被统一。这个世界力的本质定是两个,一个起源于内能量(内运动),一个起源于外能量(外运动),因为人类只能存在于第3阶段,虽然可以统一与第1与第7阶段,但那个时候人类不可能生存。
&;#61550; 假如整个宇宙只有一个区域,内部演变状态也是不一致的。
&;#61550; 整个过程中,我没有看到神的影子。
&;#61550; 我们所处的宇宙处于第3阶段,成长中的宇宙。
能量守恒定律实际上有两种,一个是能量的总和与物质的总和不变。另外一种指的是外能量或者运动状态的转变守恒(比如动能转化定律,冲量定律等)。并且任两时刻的能量与物质总和都是相等的。于是可以出现这种情况:一种物质,内部进行着趋势化为运动的变化,那么从这个物质的角度观察,它的能量变大了。所以宇宙在加速膨胀不是能量不守恒的论据。
这个模型推翻了大爆炸理论。诚然大爆炸在爆炸后的过程都能很好的解释现在的宇宙。但是根据能量是运动与运动的趋势。这说明物质与运动是不可能消灭的。在大爆炸那一点之前也是应该存在的。那么还是不能解释这一点的形成问题。这一点不可能是被无端创生的。这一点集聚了如此大的能量,即如此大的运动量。又根据时间的推算,运动不停止,时间不停止,从这个角度来讲,物理大拿们得出的“宇宙是在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没有物质,没有能量的时刻通过‘隧道效应’产生的”这个观点,荒谬到了极点。能量是守恒的。守恒是什么概念?意思就是任何一个时刻点的能量都是一样的。换句话说,大爆炸只是宇宙运行的一部分。不是起点。最后只能有一种解释。
宇宙是永恒的!
那么随之而来的又是另一个问题,为什么会永恒?就这个回到了这一章的第一节。存在为什么存在。还是那个答案。这是终极问题。我回答不了。回答得了我就不在这混了。
好了。这本书在这里也就结束了。解决了很多问题,又创造了很多问题。希望看完这本书的你,是清醒了。而不是迷茫了。再次感谢能看到这里的朋友。
最最后,再举一下瞎子摸象的例子!瞎子因为看不到象的全貌,于是象是千奇百怪的,我们站到远处,于是可以说,大象是这个样子的。最后一章得出了几个吓唬人的结论。这只是哲学上的结论。因为没人能站到星空之外,于是这个世界上,没人能指着星空,说:“这家伙原来这副德性!”但愿我的无知不会让大家无知!
一只蚂蚁
有一只蚂蚁
它能搬起比它身体重很多倍的东西
很神奇
这只蚂蚁
它搬呀搬呀搬
每天都搬东西
一直搬了三百万年
他的力气已经大到可以搬起比身体重很多很多倍的东西
有一天
人们看到一只蚂蚁在搬一根树
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赞美道:“造化之神奇!”
这只蚂蚁拍拍手
道:
“这有什么!
总有一天,
我要搬起一座山”
后记 迷徒之破茧化蝶
后记
迷徒之破茧化蝶
思考人生以来,一转眼十三年过去了。进入这个圈子再出来,本人用了整整十三年。不过还好,十三年能跳出来,相信在整个历史上,本人也是腿脚最利索的几个,太多的人被困在这个圈里面一生不得门而出。
十二岁后,我一直都在想得失的问题,从得失,到人生,再到生命,再到世界,就如鸦片一般,泥足深陷。我也想过问别人答案,希望有人能作我的指路明灯,结果太失所望。什么样的答案都有,林林总总,五花八门。身边的人都给不了我答案,那我只有自己找答案,我想总会有人思考过这个问题吧,无意间看到叔本华的一本书《爱于人生》,这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我只读了一半,没有全部读完。这个家伙是一个唯意志论的禁欲主义者,我明明知道里面有些东西不对,那个时候却提不出理由来反对,我果断的放弃接受他的思想,因为我知道,那时的我就如一张白纸一般,被涂上什么思想,就是什么思想,而我,一向都要强,不喜欢亦步亦趋。虽然放弃得快,那半本书,让我变成了禁欲主义,(那书花了大量笔墨讲欲望),哲学家的思想太深隧了,太强大了,就算是一套自欺欺人的理论,你也很难找到破绽。感觉上它不一定全对,但就是没能力反驳(那个时候15岁,太弱了)。于是从此以后,再也不看哲学家的书籍。所以就算我的偶像;康德。我也从来没有读过他的一点作品。我一定要自己找到答案,然后去跟他们印证答案!
于是我不断问我自己为什么,为什么,去思考,去印证,去争论,直到18岁的时候,接触马列唯物,当时就如拨开云雾见青天一般,觉得他们想的东西,跟我想的非常一致,更比我系统,所以那个时候我的马哲是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