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迷徒-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一个将死亡者的角度去感觉死亡本身,通过这种感受,我真切的感觉到死亡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待死亡的态度。当年的我一想到迟早会死亡就会从被窝里惊醒,再到如今对死亡的淡然,的确是一次精神上奇妙的经历,也是态度上奇妙的转变。
虽然死亡不可怕,但是并不表示死亡是一种主动选择。就如人人都怕疼,然后将痛觉神经切掉,不表示因为不怕疼了就可以往身上随便插刀子。有一次,我为了在正常状态下感受死亡前的感觉。决定,在浴缸里潜水,模拟溺水,两分内绝不起来。可是当水进肺后,因为呼吸需要的是空气,但实际上在水中呼吸的是水,本能的需求新的空气,于是不断地喝水,虽然在思想上不惧怕死亡,但身体还是排斥这种非正常的反应。很难受。结果当然是我没有坚持到两分钟。所以我到现在一直都觉得。主动选择死亡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意思就是选择自杀是不正常的。现在的小屁孩,动不动就跳楼。动不动就割脉。动不动就跳河。就这心理素质?谁还敢用这样的人来当社会栋梁?这些行为只能印证优胜劣汰进化论的正确性。也印证了我后文提出的 “强”的概念。
死亡的不可怕还有一个原因,大家可以联系我在前文讲过的。生命是一种结构!也可以说,生命是一种规则,呼吸,感觉,思维、情绪、欲望,成长……所思所感的一切,都只是这种规则所体现出来的功能。有这样两种情况:一。在高速路上,我时常看见被汽车碾死的小动物,可以想象,这些小动物因来不及躲避高速运动的汽车,而被轮胎“扑呲”一下给压死。二。前不久在我们镇上,发生了一起惨案,一个小朋友横穿马路的时候被客车压死。我仔细思考与比较了这两种情况,不得不承认,虽然在情感上我们为这个小朋友的遭遇感到遗憾,但是,这两种情况在性质上是一样的。外力破坏了生命的结构,于是破坏生命的功能,这就是死亡,从这种角度上来讲,生命是一种结构,也即是说生命是一个系统,活着就是系统功能的体现,那么死亡就是生命功能的消失!自然死亡就是身体层面不足以支撑整个生命系统的运行而产生的结果。看泉水,一股清泉随着水流的变小会变小股,但水流小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变成水滴,这就是连续衰减至不连续,人亦如此,生命系统的衰减导致生命功能的衰竭,到了一定程度,当身体系统不足以支撑整个生命系统的运行的时候,连续的生命就以不连续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是死亡。我在前文中曾讲过延长寿命的方法,生命,准确的说是寿命,最主要体现的就是生命结构的时间特性。从这个角度来讲,长寿的秘诀也可以说是:一。衰减的迟;二。衰减的慢!那么永生的秘诀就是不衰减!但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可以长生,不可以不老!死亡是功能的消失,于是它就变得不是那么神秘,它也就不具有那么神秘的色彩,什么天谴呀,诅咒呀,中邪呀,哎。对于前辈们的创意,没语言了!
当意识觉醒的时候,人被赋予了几十年的时间,而怎么用这几十年,完全是个人的事情。不管怎么用,如果时间花得自己认为值。那么可以说,找到了生命的意义。如果不值,感觉自己的一生不应该如此渡过。那就没有找到。寻找的过程有可能是追求的过程。所以并不是每个人都找得到生命的意义的,这个时候,还是我那句话,在法律与道德底限之上跟着感觉走。可保人生尽量不出错。值得一提的是,这几十年时间段,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是由无数的事件填充进去的,有的人主动的填,有的人被动的填,有的人填的多,有的人填的少,有的人填的快乐,有的人填的郁闷……不管怎么样,时间都是不以人的意志而流逝的,人生必将走到尽头。站到时间段之后往前看,就只有两个词来形容人生——值与不值,什么叫值?可转换成如下问题:我把时间用在了那件事上,我后悔否?后悔,不值;就算时间重来,我依然如故,值!可见,这里,‘死而无憾’是一种境界。有一次,有位仁兄问我,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说:“没有意义,只有活着。”何解?出生,我们控制不了,挂掉,我们也控制不了,唯一能够控制的,就只有出生与挂掉这个区间段了,对于这个区间来讲,用一天,少一天。怎么用好每一天,关系到怎么用好这一生。如果老来感叹这一生白过了,那个时候,除了感叹与无奈,我想不到任何回天之力了。有位朋友说:“生命就是为了寻找快乐!”这不是个别的观点,在这里,用“死而无憾“的观点判断后,我觉得改成“寻找快乐且不后悔”更为恰当。(生命与死亡总是相联的,谨以本段作为第一章第十节的补充)
我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老年人,你问他们,怕不怕死。得到的回答往往是“不怕”,而这个答案在年轻人中却绝大多数是“怕”为什么接近死亡的人不怕,却离死亡最远的还怕呢?这个问题就留给大家当家庭作业吧!
话说回来: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多做正事。生命有且只有一次且很奇妙!用首打油诗来结这节的尾吧。
人生一辈子,转瞬韶华逝。珍惜眼前人,珍惜手中事。
第五节 水至柔 却至强
第五节 水至柔 却至强 ——面子与面具
记得14岁的时候,那时班里面时常组织辩论赛,记得其中有一个题目就是:面子到底重不重要!因为我们是正反方是按照自己的观点自主选择,因为当时我很单纯,于是坚决地站在了‘面子不重要’这一方,然后与对方辨得有声有色。事过境迁,如今我却站到了当年的我的对立面:面子,那是相当重要!
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张皮,佛活一柱香,面子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它为什么会存在?为什么变成生活的一种意义?
我做错了事情,但我最讨厌就是别人把我的错事挫事糗事给反复的讲述!我曾做过很丢人的事,却希望这些事情被掩埋在最心底,谁也别把它抖出来,我也讨厌别人在公众面前反驳我,我也讨厌别人说我是一个本科大学生却不见过挣多少钱。我讨厌领导不重视我,讨厌我讲话没人听,讨厌别人俯视我……我想这些东西应该在每个人的身上发生过吧。每个人都讨厌这些东东吧。
首先我来回答‘什么是面子’这个问题。当别人给了我一耳光的时候,我会感觉到屈辱,愤慨,这是对我人格的最大不尊重,来了来了,这就是问题所在,当别人不尊重自己的时候,我们会很难受,因为人渴望被重要,就是人们希望让别人觉得自己是重要的,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反映到具体生活中,这就是面子问题。有的人我行我素,独行一帜,不在乎这,不在乎那,这样的行为大多发生在很多有不被认同经历的哥们身上,可以把这种行为看作‘接受不被认同现实’后的精神胜利法。也就是说,看起来不在乎,实际上是在乎的,或者说,还没有点到死穴。那为什么我们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同呢?这就要追溯到本章第一节,存在为什么而存在的终极问题上了,我们不知道我们为什么而存在,但我们需要一个合理的解释,也许它不正确,但一定要合理。不过遗憾的是,到目前还没有任何合理的解释可以让绝大多数人满意,当然有很多人是不在意这个问题的理论上的解释,但是,不管在不在意,这种观念都会在行为中显现出来,我们不知道我们为什么存在,但是从一记事起,我们就有‘存在感’了,这种‘存在感’是与生俱来的。这种‘存在感’换成思想就是:我是社会的一员,人类的一员,我能做到人所能做的,我能达到人所能达的……不一而足。别人的认同,别人的尊重会让这种潜意识的思想被强化,被坚定,达到自己的期望,从而达到满足。我们是存在的,我们是有意义的,我们是不可少的,当有行为满足这种期望的时候,我们就会高兴,就会愉悦,就会爽;当有人让这种期望变成空的时候,我们就会不高兴,从尴尬,
郁闷,不爽,到羞愤,愤怒,行为对我们的刺激程度不一样,反应也不一样。从面子的来由我也自然看到,它为什么会是生活的一部分了。因为这种存在感,通过渴望尊重而化为面子问题,溶入了生活的每一方面。希望别人不忽视自己的存在,希望别人认同自己的存在,或者希望别人崇拜自己的存在。如此又变成了本能衍生物!所以在多年后,我推翻了当年的观点,面子是很重要的――虽然面子不能当饭吃。
知道面子是怎么来的,后面就要讲一下怎么处理日常中的具体的面子问题。我们希望被别人认为是有能力的,有价值的,可以依赖的,可以托付的……但是这只是一种期望,这种期望必须以‘达到认同’为目的。那么怎么才能让别人认同呢?如果别人不认同又怎么办呢?
从面子的来由可以得出,面子是因为存在感,面子是因为需重要,面子是因为需尊重,面子需要被认同,我们需要别人给予这些东西,我们觉得有面子,同理,别人也需要我们给予这些东西,于是别人就会觉得有面子。明白了吧。这就是如果一个人要得到尊重,首先要懂得尊重别人这句话的理论基础。恭维,羡慕,仰视,拍马屁,请教,装糊涂,褒奖,重视,道歉,让座,尊敬,恭顺,赞美……这些行为一定条件下都可以让人觉得倍儿有面子,因为这种行为是包含了一种哲学上的‘给予’在里面。而轻视,俯视,狂傲,目中无人,小看,尖锐,辱骂,挖苦,讽刺,这些会让丢面子,这种行为会有一种哲学上的‘驳夺’在里面。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也可以找到做人的最大原则,这一原则就是‘投其所好’。虽然在平常中投其所好代表的意思有点功利的意味,不过这却是做人做事最大的利器,工作,事业,谈吐,友情,交往,生意,交流……这些都是‘投其所好’影响的范围。可能有点不中听,但这个原则可是好东西,是从人的本性中给推断出来的哟。我在前面也说过,如果你了解你自己,你将无往而不利,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上一个了解别人,哇,有一个成语就是专门为这种情况而生的,叫做‘如鱼得水’。人的本性是自私,所以必受制于无私,人们期望拥有,必受制于奉献,人们希望得到,必然受制于给予,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交往就是这么产生的,交流也是这样产生的。
假如面子真的是因为人们为了寻找潜意识内的存在感而产生的,那么是我们渴望被认同,渴望被重要,渴望被尊重就可以理解。同时这种潜在的需求表现在行为上就可以表现为好名!好利!好名与好利是双生子,名与利驱动了人的大部分的行为,只有少数的极端的人才能逃脱名利的束缚,比如一心投入研究的科学家,一无所有的乞丐,走投无路的难民,权力巅峰的权贵,杀人如麻的帅哥……这样不好名不好利的人估计也就占个千分之一左右。由此可以看出,争名好利并不是一味的不好,从本性的角度决定了这是不可避免的。只是有很多为名为利过了头,损坏了很多人的利益,搞得*人怨而已。
但是还有一个问题横亘在我们的面前,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给你面子的!我们期望自已倍儿有面子,这也仅是一种期望,一种趋向,它不是客观存在的,于是,我们都存在丢面子的时候。都知道,丢面子的时候,会伴随着自己的存在感,重要感的失去而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反应,从轻到重有尴尬,害羞,惊讶,怀恨,恐慌,恐惧,愤怒,报复……以至犯罪杀人的都有。当我们丢面子的时候应该怎么来面对呢?这得从几个方面来讲。第一。心平气和法,我想最重要就是心态要平静,要理性。从逻辑上去理解这件事,心若止水则微波不兴。二。精神胜利法,你不认同我总有冤大头要认同我。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何必在一颗树上吊死,等我成功了,倍有面子的时候,请不认同本大爷的人睁大那双不识泰山的小眼睛。第三呢,死撑法。我们时常有害羞脸红的时候,我记得我们一个同学,原来,见谁说话都得脸红,我说你红什么红,你要对自己说,老子就这德行,怎么地!挺起胸膛,谁能把你怎么着吧!结果每次与人说话都咄咄逼人,咦,就是脸不红了。脸红的变成与他说话的人了。所以有的情况,要死撑到底,要嘴硬到底。我有一次做了件龌龊事,老师问我:“是不是你干的?就知道是你!”我当时拍着胸脯对老师说:“绝对不是我!”第四。取消法,面子很重要,这是因为我们认为很重要,但也有认为这个不重要的呀,这就是赋予的精髓,既然能赋予,那么就能取消这种‘重要性’的赋予,我在心里说服自己,这丢面子的事无所谓,不重要,没关系,那么这就不是一件丢面子的事,这就是传说中的‘我行我素’‘唯我独尊’。第五,借力重生法,一般来说,丢面子有四种,自己的小辨子被公之于众了,还有就是别人对自己的轻视而造成丢面子,第三种就是自己的能力被置疑了,第四种就是自己的阵营被贬视,跟着受累。比如小孩没有考上好大学,父母很掉份,同学龌龊出名了,然后别人说,原来你就是XXX一起的那个呀。借力重生法只适用与第二种与第三种情况,连悲愤都可以化为动力,那么面子当然也能化为动力。自己的能力不足,被蔑视,被小看,那么化蔑视为动力,借丢面子给予自己的压力,变成自己变强的动力,直到自己真的变强为止,韩信连裤裆都可以一钻,还有什么不可以做?相信很多人都是这样做的。也有这样的情节,一定要活一个人样出来让某某人看。我在前面讲过,劣势实际上也是资源,一个严柯的环境,一个困苦的氛围,在某一种程度上来讲,是可遇不可求。第六种方法,以牙还牙法,这个我不推崇,别人让你掉了面子,那么这一次大家骑驴看唱本,走着瞧,下一次不要掉在我的手里。我想这样的人也有。暂时先讲这六种方法,当然面对丢面子的时候我们有很多的选择,情况不同有的能忍则忍,也有忍无可忍的情况。心态最重要,还是老话。什么该在乎,什么不该在乎,我想没有人比自己更清楚了。‘谦’好像也是一种美德,退一步海阔天空,虽然很俗,但也有几分道理。
前面我们讲了什么是面子,面子的由来,丢面子时怎么办,说到,面子起源与自身的存在感,实际上,面子的产生与人的本性也有几分关系呢,人索取的本性,自私的本性!怎么说?因为人存在的本身就是对自然界资源的占有与分配的过程,决定了人因为生命活动的需要必然体现出自私的一面,从而又导致了在分配的过程中抢掠争夺,这又决定了我们的世界必定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弱者必然受制于强者,人失去了天敌,脱离了赤祼祼的杀戮,但是绝对不会因此而失去自私的本性,这种争夺的本性体现在生活中,就变成了重要感,我比你重要的意思就是我比你强,我比你强必然就意味着我能动用调用的资源比你多,也就意味着我生活的比你好,不知道这个逻辑对不对,不过我觉得说得通,也就是说,面子归根到底就是一种适应社会的自我保护机制,只是有的时候我们会赋予这个保护机制一些虚荣的含义。而平时我想虚荣的这一面会体现得更多一点。说到保护自己,在人类行为中还有更加有效的措施——面具。
我们都戴着面具在过日子,大家会认同吧,我同时又要问?为什么?我们为什么要戴着假面过日子,大家都把面具拿下来,坦诚相待又有何不可?这样的世界一定比现在更美好!愿望是不错的,可行性是没有的!记得我在前面引用了一个例子,古时人人皆无私,受制于自私,同时,如今人人皆自私,受制于无私。同样的道理,如今人人皆有面具,所以受制于没有面具,也就是小龙女姐这样心机皆无的人为什么受欢迎的原因,宝强哥也是这样起来的,反之,如人人皆脱下面具,必受制于戴面具者,还以小龙女姐为例,天真纯洁,于是中了平哥的招。人人不设防,除非人人皆不需防,这与人的索取本质完全不相符。除非人不再以‘取’为本,而改以‘舍’为本,但从生物的角度上讲这是不可能的,自私是本性,可以被压制,但不可以消除!这就是为什么原始社会的公有制被私有制取代。因为不适合自然的本质。所以人可以真诚,但不要太真诚,留个后手有时是有必要的,当然如果不同意我的意见,愿意真心做事为人的我也是很佩服的,只是,万一哪天中了招,到时候可别哭着闹着说: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我们再来谈谈面具的由来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