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走过竹签地-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丁股长如释重负,带着衣服回部队向首长们汇报。
首长决定把烈士的名字更正过来,并派人到刘大年家乡民政局收回发给刘大年家的烈士证明书和烈士通知书。
刘大年父亲心中的谜团终于解开。
第二十章 迎接亲人 (4)
( 四 )
伤员陆续出院归队;给本来闭塞的小山村带来了无限的欢乐和讲不完的外面的新闻。战士们也围着他们问这问那,对于伤员们住在大医院养伤,是见了大世面的,所以有空闲时间大家都听他们讲外面的故事。
连队还没有到换发军装的时候,原来的军装通过打仗显得破旧了。
战士们也很羡慕归队伤员穿崭新的军装,每当集合开饭时,归队战友穿着崭新的军装站在队列里,成了我们连队的一道风景线。
一天傍晚,我和指导员坐在村子的草坪上乘凉,营部通信员给我连送来一份电报。
指导员接过电报一看,是从江西来的,报上写着几个字:“到部队来看汪晓晨,汪未婚妻刘华。”
指导员对我说:“三班长的未婚妻要来连队。”
汪晓晨是我连的三班长,在突破前沿第一天就壮烈牺牲了,由于烈士通知书寄出去了,亲属她们接到通知书,一定是悲痛万分的,作为未婚妻来部队看一看是在情理之中的事。
“我们驻扎在老乡家,没房子,烈士的未婚妻来连队我们安排住哪里?”我对指导员说。
“是啊,这是我们的一个难题。”指导员回答我。
正在我们谈论的时候;生产队长悄悄地来到我们身旁。听说烈士的未婚妻要来,就主动地说:“房子我帮你们找,领导就不要为这事担心。”
听生产队长这样说,我俩高兴得跳了起来。
另外一个难题又摆在我们面前,连队是青一色的男子汉,烈士的未婚妻来了,谁去接待和陪同她呢?又谁去做她的思想工作呢?
我和指导员商量了老半天,决定派九班长去接她,九班长是汪晓晨烈士的同乡,而且又是汪晓晨烈士未婚妻小刘的同班同学。他去好沟通一些,思想工作也事半功倍。
我俩找来九班长赵见红,向他交代了接待烈士亲属的任务。
“这个任务怕完成不好啊,我嘴笨,讲不出几句话来,难劝导刘华。”九班长说出他的难处。
“这是一个政治任务,我们考虑只有你最适合完成这个任务。”指导员对九班长说。
九班长在指导员鼓励下,接受了这一任务。
第二天早上,九班长搭乘靖西到南宁的班车到南宁火车站接刘华。
九班长在南宁火车站出站口举着一块写着;“接江西铜鼓刘华”的纸牌,连续两天没有接到。九班长有点怀疑,是不是电报搞错了。
第三天下午,车站广播一次又一次地播送着五次特快进站了的消息,九班长心里想若这次车没有接到就回连队去。五次特快慢慢地进站了,一会儿人如潮水般地涌出车站口。九班长脚惦起来,把纸牌举得高高的,在人群中寻找着要接的人。一个熟悉的人影映入他眼帘,高高的个子;匀称的身材;身穿一件花布衬衫;头上扎着一对小辫子;脚穿一双时髦的凉鞋,她就是刘华。九班长高声喊:“刘华,刘华!”
刘华被这熟悉声音吸引,也在东张西望地找,在这远离家乡的南宁会有谁在叫呢?
扫望出站口,一块牌子上写着自己的名字,再定神一看是同班同学赵见红举起牌子站在那喊。四眼相对一种无形的第六感觉被牢牢地牵连起来。
刘华跑到赵见红跟前说:“怎么是你来接我哟。”
“我是执行任务。”赵见红生硬地说。
赵见红看到刘华两眼都是红红的,不敢提汪晓晨半个字,怕引起刘华的伤心。
接到刘华,赵见红就带她来到南宁军人招待所住下,军人招待所里热情接待了这位烈士的亲人。
第二天一大早,赵见红带刘华搭乘南宁至靖西的早班车回连队。到连队后在生产队长的精心安排下,刘华和生产队的妇女队长住在一起。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二十章 迎接亲人 (5)
(五)
刘华的到来给连队增添了不少活跃气氛;战士们自发地到小买铺去买一些白糖和日常生活用品送给她。刘华见到战士们总是以泪洗面,唯一没有见到自己的心上人。
但战士们谁也不敢提汪晓晨的事,怕引起刘华的情绪波动。
赵见红每天来看一次刘华;说几句安慰的话就走了;刘华来连队第三天;连队接到团里的通知;曲副连长的母亲要来连队。
我和指导员商量说:“曲副连长的母亲来连队,我们趁此机会在连队开展一个向英雄母亲学习的活动。”
指导员说:“对,连队还要举行一个隆重的欢迎仪式。”
“不知军长会不会来?”我问指导员说。
“按理说军长会陪她来。”指导员回答说。
猛张飞副连长走过来说:“那不一定,军长这么忙。”
“不管军长来不来,我们都要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指导员说。
“张副连长你去组织几个人,在入村子口的水塘边上扎一个牌坊。”指导员向猛张飞副连长吩咐着。
猛张飞副连长带着二班,来到村子的入口处,在那里策划着。生产队长从这路过,不知他们在这指指划划想干什么,就走过来问副连长说:“你们要在这干什么。”
“我们要扎一个牌坊。”猛张飞副连长回答说。
“那好办,我帮你找几根树和竹子来,再到山上折些松枝叶和野藤就行。”生产队长十分轻松地说。
猛张飞副连长听生产队长一说十分高兴,就说:“我现在就派几个人同你去。”
二班副班长带着四、五个人跟着生产队长找树去了,一会儿,扛来六根细长的杉树,在生产队长的指点下,一个牌坊的架子打成。生产队长又带着他们上山去折松树枝叶和藤条,在生产队长的帮助下一个漂亮的牌坊扎成。
牌坊的上方用鲜红的纸写着几个耀眼的大字:“欢迎英雄母亲来我连指导工作。”两边写着对联,看起来简单明了,但也增强了连队欢迎英雄母亲到来的气氛。
第二天起床,全连整理内务,把驻地周边打扫得干干净净,被子叠得整整齐齐,作好迎接亲人的准备工作。
母亲……是每个战士日夜思念的亲人,在军营里,无论是哪位战友的母亲来;大家都看作是自己的母亲一样;战士们盼望母亲早点到来。
等了一天没见曲副连长的母亲来,大家心里有点着急,也有的战士在猜疑,我们这里离中越边境只有十五公里,不安全,所以没有来。猜想归猜想,但大家盼望曲副连长的母亲来连队看看是战士们的心愿。
在大家的祈盼中终于接到了团值班室的通知,曲副连长的母亲上午十点左右来连队。全连指战员换上干净衣服,整理好军容风纪,列队在牌坊下面欢迎英雄母亲的到来。
上午十点半,一排汽车停在乡村的土路上,车上下来一批人,朝我们连队驻地走来,远远望去,看见走在最前面的一个女同志,稳步向我们这边走来。
“母亲来了,母亲来了!”不知谁在队伍里喊叫。大家心情十分激动,目光一齐朝山村小路望去。
师长、团长陪着曲副连长母亲一行人来到我们身边,这时队伍里振臂高呼:“欢迎英雄母亲来连队指导工作,向英雄母亲学习,向英雄母亲致敬!”
曲副连长的母亲,中等身材,五十多岁的样子,蓄短发,身穿一件蓝布上衣,看上去是一个十分慈祥而又坚强的母亲。
她来到我们中间,战士们献上一束在山上采撷的鲜花。
她走到每一个战士前握手拥抱,战士们流着眼泪喊:“妈妈。”
当曲副连长的母亲来到我身旁和我握手拥抱时,我的眼泪夺眶而出,不知哪来一股冲动,一下子跪在她跟前,哭着说:“我就是你的亲儿子。”
她把我扶起来,说了一声:“只要你不嫌弃我这个老太婆,我就是你的亲妈妈。”
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放声大哭起来。
指导员走到我的身边轻轻地对我说:“要控制住感情,有师、团首长在。”
我意识到自己感情失控,马上从感情冲动的氛围中冲了出来,静静地站在一旁不说话了。
师长站在队伍前说:“军长本来要到连队看望大家,由于工作忙没有来,派刘主任来看望大家。”全连一阵热烈的掌声。
师长接着说:“曲副连长是我们连队的英雄;我们要向英雄学习,学习他善于学习,勤动脑子,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作风。学习他敢于创新;勇于挑重但;在危险时刻冲在前的献身精神。曲副连长的母亲是一个英雄母亲,她忍着痛失儿子的悲痛来到连队,来看望连队,看望大家。”
师长的话声刚落,队伍里就响起了“母亲好!”的高喊声。
曲副连长的母亲理了理头发,眼眶湿润了,但她努力克制自己的感情,站在队伍前面说:“孩子们,我失去了一个儿子,得到了你们这样一群孩子 ,我高兴啊,希望你们搞好军事训练,保卫好我们伟大的祖国!”
“请母亲放心,我们一定听你的!”队伍里又响起了异口同声的回答。
曲副连长的母亲在师、团首长的陪同下走进了我们连队驻地,走进了老百姓家。当她走进我们的住房,看到内务整理得整整齐齐,伸手摸了摸战士们睡的被子,发现被子比较潮湿,眼泪就往下流。转过头对师长说:“出太阳要督促战士们把被子拿出去晒晒。”
来到文书的床铺边,床铺旁摆着两支手枪,文书取下一支手枪拿到刘妈妈跟前说:“这是曲副连长生前用过的手枪。”
刘妈妈接过手枪,掂量在手上,摸了又摸,仿佛看到自己的儿子冲向敌人阵地,她在这儿久久地站着不愿离开。
师长在旁边观察着,怕她太悲伤,便走上前轻轻地对她说:“嫂子,时间不早了我们回团部吧。”
刘妈妈把手枪交还文书,随师、团首长走出房子,来到老百姓房子里看看,看到老百姓把好房子让给子弟兵住感慨地说:“人民真伟大!”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走过竹签地》第二十章 迎接亲人(6)
(六)
自从刘妈妈来连队后战士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刘妈妈的慈祥和坚强激励着战士们,训练干劲十足。
在闭塞的边境小山村里,我们唯一能与外界沟通只有一台红灯牌收音机,每天早上开早饭时,由文书把收音机放在一个柴堆上,全连边吃饭边听新闻。
一天早上我们收听到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送的一条重要新闻,*中央,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央军委给广西,云南边防部队的慰问信。
广西,云南边防部队指战员同志们,民兵和支前民工同志们:
在对越南侵略者进行自卫还击的作战中,你们英勇战斗,卓越地完成了任务,达到了预期目标,我们热烈欢迎你们回来,并向你们表示最亲切的慰问和最崇高的敬意!
这次自卫还击战,是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进行的。我国的广西,云南地区,一直是越南人民进行解放斗争的可靠基地和后方。为了帮助越南人民解放事业,我国人民不惜节衣缩食,流血流汗。但是越南当局出于民族扩张主义的狂妄野心,背信弃义,认友为敌,把我国当作“头号敌人”,不断挑起边境冲突,严重地威胁和破坏我国边境地区和平与安全。我们多次郑重提出劝告,警告,越南当局一概当成耳边风。万不得已,我们才对侵略者实行自卫还击。这次作战的胜利,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侮的,中国的领土主权是不可侵犯的,霸权主义者的挑衅和恫吓,永远吓不倒伟大的中国人民。
在这次战斗中,你们始终保持和发扬了解放军的光荣传统。你们以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怕牺牲,顽强战斗,攻必克,战必胜。在你们的行列里,有身经百战的老同志,也有初上战场的青年。领导干部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战士们舍生忘死,前赴后继。各部队密切协同,正确运用人民军队的战略战术,克服了地形复杂,情况多变等困难,因地制宜,发挥了我军灵活机动的战术特长和武器装备的效能。你们官兵一致,军民一致,亲密团结战斗。军队挺进到哪里,后勤供应到哪里,人民支援到哪里。抬担架,救伤员,送弹药,运物资,不怕艰难困苦。你们坚决执行命令,服从指挥,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你们爱护越南人民,模范执行我军宽待俘虏的政策。你们的战斗,为我军五十多年的光荣历史写下了新的篇章,再次证明中国人民解放军具有压倒一切敌人的强大威力,永远是一支战无不胜的钢铁队伍,永远是保卫祖国的坚强柱石。
这次自卫还击战;捍卫了祖国的神圣领土和主权;保护了边境地区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对保卫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通过这次战斗;锻炼了我们的军队,涌现了大批卓越的领导干部和英雄战士,对于推动国防现代化建设,提高我军的政治素质和军事素质,也有着重大的意义。
这次自卫还击战,戳穿了“亚洲古巴”不可战胜的神话,打击了苏联,越南侵略柬埔寨,控制老挝,拼凑“印支联邦”,向东南亚国家侵略扩张的野心,对维护东南亚以及整个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和平与安全,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你们的行动,得到了世界上爱好和平和主持正义的人们广泛的同情和支持。你们的胜利,鼓舞了世界上所有备受霸权主义者欺凌,压迫的人民联合起来,进行斗争。
我国人民是热爱和平的。我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我们一如既往维护中越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力争通过谈判解决中越两国的争端。我们希望越南当局改变反华仇华政策,使被伤害了的两国人民的友谊得以恢复,使两国之间有一条和平安宁的边界。如果越南当局倚仗苏联霸权主义撑腰,竟然继续对我边境进行武装挑衅和侵犯,我们就坚决予以还击。
亲爱的同志们,祖国南北到处传颂着你们的英雄业绩,全中国都为有你们这样忠于祖国和人民的战士感到自豪。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都在向自卫还击战的英雄们学习,向参战部队的指战员,民兵,支前民工们学习。希望你们总结经验,发扬成绩,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百倍警惕,严守边界。希望在这场战斗中光荣负伤的同志们安心治疗,早日康复,重返战斗岗位。对在这场战斗中为国献身的烈士们,全国人民永远铭记他们的功勋。我们要认真做好烈士,烈士家属的优抚工作。
亲爱的同志们,让我们紧紧地团结在以华国锋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周围,发扬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努力生产,努力工作,努力学习,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
*中央 全国人大常委会
国 务 院 中 央 军 委
一九七九年三月二十五日
接着收听到了王震副总理率中央慰问团到广西南宁前线慰问参战部队,广西方向总指挥许世友司令员到车站迎接的报导。
中央慰问团将到各参战部队进行慰问演出。
大家听了后无比激动和兴奋,有的战士高喊“祖国万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