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风起宋末-第1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何要提及西京道?

    只因为如今西京道颇为尴尬!

    当初宋人与金人定下海上之盟,约定南京道归宋国攻打,却未曾将西京道纳入。

    后来闲谈之中,完颜阿骨打也有以西京道相赠之意。(《燕云奉使录》里面记载阿骨打原话:“西京地本不要,止为去拿阿适(辽天祚帝小字),须索一到,若拿了阿适,也待与南朝。”)

    且金人不要西京道也有其它证据。

    要知道金人攻陷西京道之后,数州之地,如此大的地盘,金人只留了二百士卒防守!

    盟约之中的话自然得算数,酒桌上的话谁知道你肯不肯承认?只如此一来,童贯便犯难了!

    自己若是贸贸然领兵前去收复西京道,又恐挑起两国纷争;若是不去收取,人家丢弃,自己却眼馋的东西,难道就甘心站在一边干看着?

    而且这种事情还不能问。就好比你借人东西,主人既然答应了,那你自行取去便可。即便主人急着用,也无法马上就张口向你讨要。你若是放着东西不取,反而傻傻地再行询问,主人只需一句话,东西你便借不走了。

    昨夜赵良嗣献上“寄存”之策,如今又听得王承旨提及西京道,童贯顿然便有了计较。

    既然能“寄存”一次,自然能“寄存”二次,何不故技重施,命耶律大石领军前去接手西京道,将西京道寄存在耶律大石手中?

    若金人肯放手,西京道便落入自己手中,燕云十六州悉数收了回来,自是大功一件。

    若是金人不肯放手,大不了自己放手好了!

    反正耶律大石未曾正式归顺,自己只需要壮士断臂,将耶律大石丢给金人去屠杀,事情便牵扯不到自己头上。

    童贯心中主意已定,便朝赵良嗣开口道:“仲亮此言有理!然则耶律大石既然肯以天祚帝相献,已足以证明其忠心。待到金人破得萧干,我等当领军收复得南京道。如今耶律大石已然西去,不妨便命彼代为接受西京道!”

    赵良嗣闻言大急!耶律大石本身便为辽国旧臣,且颇得辽地民众拥护,如今投诚宋国朝廷之事又是不清不楚,如此情形下,又岂能让其占据得西京道地盘?

    当下赵良嗣正要再度出言相劝。

    只自己已经忽悠得这王承旨继续前去耶律大石军中为用,童贯又如何能当着王叶面前将自己心思挑明?

    这王承旨若得知耶律大石大军有可能会被自己作为弃子,又岂肯再行前去?何况这王承旨背后还隐藏着一个牛逼人物,天机老人。

    若是天机老人得知此事,再护一回犊子,只恐南京道之事又起反复!

    故此赵良嗣正要开口,童贯已早早使来眼色,且喝道:“此事且容后再议!今日只议此次出兵之事!”

    赵良嗣闻言会意,便也收声不言。

    见得童贯此举,王叶心中已有定数。于自己而言,只要童贯如今不召回耶律大石便可,只要过得月余,情形自当大变。

    待到金人入得南京道,宋金一旦开战,童贯自顾尚且不暇,有哪里有心思再来理会耶律大石?

    且自己谋划已定,也不管宋人愿与不愿,只要宋人朝廷不是猪到了家,便得同耶律大石联手破得这波金兵。

    一旦宋金结仇,即便耶律大石不肯复想,童贯也只能咽下这口气,同耶律大石联手共抗金人。

    如今童贯不肯再提此事,王叶自然也不肯再提此事,且先转移话题。

    当下王叶便开口道:“敢问宣帅,此次北上各遣得几何人马?”

    童贯不语,反而看了一眼旁边的赵良嗣。

    赵良嗣会意,便开口道:“未知天祚帝随性携带得几多人马?”

    王叶便开口道:“约莫有得五百之数。”

    赵良嗣便回头朝童贯开口道:“既是如此,可遣郭药师领得千余人马前去假扮天祚帝。”

    童贯便开口道:“只恐人数相差过大,必引得金人疑心。”

    赵良嗣便笑道:“宣帅且休要忧心!郭药师人马多于天祚帝无碍,若是反而少于天祚帝人马反倒必然引得金人疑心。何以故?天祚帝到底也是辽国皇帝,彼既然入得南京道,自有辽国忠义之士前来相投。”

    王叶闻言只于一旁冷笑,却也不肯出声。上次赵良嗣果然被郭药师伤得狠了,竟然只给其调派千余士卒。要知道郭药师假扮得天祚帝之后,必定前有萧干堵截,后有金人追赶,如此情形下郭药师还得领军慢慢往析津府而去,这千余人马也不知道能支撑多久!

    王叶不肯出声,便听到赵良嗣又开口道:“至于迎取天祚帝人马,当于西军之中挑选精锐前去。依下官计较,约莫有得百人便可。只天祚帝随从人马过多,唯恐为金人所察觉,除北院大王等紧要重臣外,一律不许归宋,但留于耶律大石军中。”

    童贯闻言点头。

    马扩手下的山贼,耶律大石麾下假扮金兵的心腹早已经准备好了,此次迎取天祚帝必然会出乱子。

    故此王叶自然要事先便撇清自己,听得赵良嗣所言,王叶赶紧开口道:“如今易州、涿州又是盗贼四起,天祚帝何等紧要,只得百人前去,若遇盗贼为乱,只恐天祚帝必不能安然归来。”

    童贯闻言又朝赵良嗣看来。

    赵良嗣闻言微微一笑,便开口道:“自萧干于境内大肆绞杀山贼,彼等为求活命,便不得不往易、涿二州而来。虽然,彼等却也不足为惧。一则各地盗贼只于民间为乱,抢夺衣食而已,从不敢与大军放对。即便有一二胆大之徒前来袭扰,也并非我军士卒对手。束甲精锐百人,已足以抵御无甲盗贼数千。”

    你以为盗贼装备差,便没有利兵,便没有良甲?自己早早便已经命人给马扩送去了大批兵器,清一色的西夏刀枪,清一色的宋国步人甲。

    既然赵良嗣肯如此说,王叶自然不会反对。有得今日之一出,便已经撇清了自己的责任。

    如今计较已定,童贯便命人唤来刘延庆同郭药师,命其明日一早便跟随王叶北上,依计行事。

    刘延庆倒是无所谓。

    唯有郭药师心中却是大怒。当初自己手拥重兵,又献得易州、涿州二地,童贯对自己颇为看重。自前次偷袭析津府失利,自己麾下精锐死伤大半,童贯便对自己一日比一日冷淡。

    且不说将这等送死的差事交给自己,且不说今日商议都不肯让自己参与,只既然让自己去假扮天祚帝,却只给得这千余人马!

    23

第321章 赵良嗣的忠心() 
郭药师虽然心中不忿,奈何如今自己正是戴罪之身,前次那八十军棍还在这里记着呢,又如何敢出言相抗,只心中早已经打定主意。

    当初自己见得西军骁勇,又有得国士献策。有得如此文武,想来灭辽复燕不费吹灰之力。

    既然如此,自己便当早早投诚,保得自身之余,若能助宋人复燕事成,便是不世之功,即便幽州节度使之职尚且可以一求。

    故此自己不惧生死,悍然领着三千精锐同刘延庆前去偷取析津府,欲要以性命干取功名。

    也就是这一去,自己便发觉了宋人外强中干的真像!

    西军骁勇?笑话!

    举宋国上下,无非是靠种世道那十万西军充面子而已。至于刘延庆麾下的西军,只怕连民勇都打不过。

    国士献策?瞎扯!

    前番有人数度谋划,将自己同萧干算计的灰头土脸,自己一直以为便是宋人处有国士定策。这山看着那山好,故此自己便悍然叛辽归宋。然则待到自己归宋之后,才发觉宋人比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照样也是被人算计的灰头土脸。

    再加之前番宋人对自己视若珍宝,一旦自己失势,顿时便将自己视若敝履。

    若说郭药师此时的心情,便好比你费尽心机才进得一家五百强的外资企业,然则却发现里面混乱不堪,甚至比你原来呆的企业还不如,更何况领导还一天到晚找你茬。

    若果然是这样的情形,你怎么办?

    继续跳槽呗!

    郭药师此时也正有此心思,反正如今正是乱世,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没了宋人,还有金人,没有金人,还有夏人。

    此次且领命假扮天祚帝东来,若果然事成,且看看童贯给自己甚么封赏。若是事败,此事为金人所拆穿,乃至于自己为金人所获,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大不了转头投靠金人呗。

    便在此时,郭药师便已经起了投金心思。此事先按下不表。

    却说诸军分拨已定,众人各自散去,童贯转身入了后帐,须臾之后赵良嗣也相跟着前去。至于刘延庆同郭药师,自是回营前去挑选人手,准备行装。

    童贯这才入得书房,刚刚端起茶杯,便听得亲卫来报,赵先生求见。

    今日提及耶律大石忠心之事,仲亮当时正欲开言,却为自己所制止。想来仲亮此次前来,便是为了此事之故。

    仲亮痛恨辽国宗室甚盛,同耶律大石也是不对付的很。有得今日之事,即便仲亮不来,自己也当找时机同其解释一番,以免日后落下心结。

    当下童贯便命人将赵良嗣请入。

    赵良嗣入得书房,同童贯见礼毕,当下正要开口。

    童贯却已经抢先摇手道:“仲亮此次前来,可是为耶律大石之事?”

    赵良嗣点头道:“恩帅英明!若说以前耶律大石引军于外,于我等尚有大用。以如今情形说来,金人既入南京道,则此战已无悬念,燕地旦夕可下。耶律大石再引军于外,并无裨益,何不早日召回?”

    尚且不待童贯开口,赵良嗣又开口劝道:“耶律大石拥兵五万,已成尾大不掉之势。此人又颇得辽地民心,若果然纵之于外,待其占领得地盘,收拢得民众,只恐于我等必有不测之祸。”

    童贯闻言哈哈大笑,便开口道:“仲亮过虑矣!且不说耶律大石果然真心投降与否,即便诈降,我等亦自不惧!何以故?唯有我军尚且有金人可为依仗!此次天机老人定下妙策引得金人东来,耶律大石又于此时西去,正为惧怕金人之故也!金人仇辽人甚,若果然耶律大石顿兵南京道,一旦金人东来,只恐彼即便降得我军亦不能免。若耶律大石胆敢自立,我等今日能引得金人攻破萧干,明日便能引得金人攻破耶律大石。此其一也!”

    赵良嗣闻言沉吟!

    童贯便又接着开口道:“只当日仲亮于金人定下海上之盟,却未曾约定西京归属。如今金人看似不要西京,其意到底如何,却是难测!”

    赵良嗣闻听“海上之盟”之事,赶紧跪地请罪:“下官有罪,当日同金人定盟之时,未曾将西京道商量妥当。此事请恩帅责罚!”

    其实当初商定盟约之时,赵良嗣也曾尽力。实在是金人于西京道一事态度含糊,宋国朝廷又一再催促,为了早日定下盟约,便不得不先只定下南京道归属。

    只如今宣帅提及此事,虽无彻责之意,赵良嗣也不得不跪下请罪。

    童贯见状又是亲手相扶,且安慰道:“仙人打鼓尚且有差错之时,何况仲亮乃一介凡人!且不说仲亮替朝廷定下平辽之策,便已是不世之功;又是不惧生死,前往辽东同金人定下盟约,替朝廷结此强援。正可谓虽有小过,不掩大功。”

    赵良嗣此跪也不过虚应故事而已,见得童贯来扶,自是乘机起得身来。

    童贯便继续开口道:“故此本官将耶律大石兵马留于西京道,便是要使其代为试探。待到此次金人退去,当命王承旨传本官口令,命耶律大石代为收复西京诸府。若是金人不肯理会,则燕云十六州尽于本官手中收归朝廷,此泼天大功,岂止太庙告捷,自当留于青史。若金人不肯以西京相与,必定领兵南下。本官犹能壮士断臂,以耶律大石兵马平复金人仇怨。”

    说完此语,童贯便哈哈大笑起来,朝赵良嗣开口道:“仲亮且言此计妙否?”

    童贯正在得意,唯有赵良嗣听得此语,心下已是大急,赶紧开口道:“恩帅!此事万万不可!”

    若是他人敢如此无礼,童贯自会大怒,唯有赵良嗣这十数年来替自己立下许多大功,正为自己心腹谋主,故此童贯听得此语,也只转头问道:“仲亮此言何意!”

    赵良嗣赶紧开口道:“恩帅已忘西夏故事否?”

    童贯同夏国打了大半辈子的仗,这一身荣耀几乎都是从夏人身上取来的,又岂会忘了西夏故事?

    当初朝廷立国之初,为了防范西边的吐蕃、回纥诸部,便不得不扶持西北的党项诸部以为策应。

    后来的事情发展就颇为好笑,朝廷重点防范的对象吐蕃、回纥自己内乱,从此一蹶不振;然则朝廷扶持的党项却乘机兴起,成为了头等的心腹大患。

    想得一想,童贯复笑道:“仲亮多心矣!当初夏贼或叛或降,前前后后经历得三代,花费得数十年方得以自立。如今耶律大石若胆敢效仿西贼,朝廷又岂肯坐视数十年?金人又岂肯坐视数十年?”

    见得童贯不听,赵良嗣心急如焚,复开口道:“如今耶律大石拥兵五万,自立已是易如反掌。所缺者,一曰地盘,二曰强援。恩帅若使之攻占西京道,则此地皆为其所有矣。我朝或是金人前往相攻,彼必然引西贼为强援。若是一战灭得此人尚且好说;若是不能,双方既然反目,只恐其必定伙同西贼入侵,如此则我朝丢得西京道诸府不说,尚且平白添得一强敌。”

    听得赵良嗣此语,童贯不笑了,只沉吟良久之后,才开口道:“以如今诸事观来,吾犹自未肯疑心耶律大石投降诚意。”

    听得童贯此言,赵良嗣苦笑不已,无奈劝道:“恩帅!凡事当防万一。若耶律大石果然割据西京道自立,且结交西贼入寇,则恩帅又如何面对朝廷?”

    只前次赵良嗣曾以王叶以绝户计相算计,童贯一直疑心这货对耶律大石下手便是为了公报私仇。

    故此不管童贯如何信任赵良嗣,一旦涉及耶律大石之事,赵良嗣言语之效力平白便会去了一半,何况这货所说之事全为猜测,并无半点实据。

    只如今赵良嗣将后果说得如此严重,童贯也不得不重视起来。

    当下童贯便开口道:“仲亮有此疑心,莫非曾察觉耶律大石有何不妥?”

    当然有不妥!大大的不妥!

    今年年初,耶律大石不过是一名文官而已,手下一名士卒也无。十个月不到,这货麾下已然有得五万士卒,又结交得朝廷这等强援。

    前后势力之差,不啻天渊。若说耶律大石背后未曾有人扶持,那便是鬼也不信。

    即便天机老人为了报恩,暗中出手相助。只按理说来,顶多也是助其避祸而已,又何须费尽心力助其增长势力?

    今日赵良嗣一再劝说童贯早日将耶律大石召回,与其说忌惮耶律大石,倒不如说忌惮其背后黑手。

    这才过得十个月,耶律大石势力已经增长若此。

    若是再过十个月,情形又是如何?

    即便如今耶律大石忠心朝廷,待到其势力再度增长后,谁又敢保证其继续忠心朝廷?

    多大的势力便有多大的野心!

    虽则自己已觉不妥,奈何耶律大石这背后黑手实在高明,行事之时简直天衣无缝,未曾留下任何蛛丝马迹。

    如今恩帅让自己找证据,自己又去哪里找?总不能说耶律大石势力增长过快,即便眼下忠心,今后也必定反叛?

    虽则如此,赵良嗣受童贯恩重,对其颇为忠心,自然不肯坐视其冒险,自当勉力一劝。

    好在没有证据也有证据的办法,那就是动之以人情!

    当下赵良嗣便拜伏于地,泣道:“当日下官为辽人所欺,旦夕且死。恩帅乃暗中携之归宋,此活命之恩,下官死生不敢或忘。今后十数年间,下官几番以拙计献于宣帅案前。非为其他,正欲以薄才以报宣帅大恩万一。不意恩帅不以下官才学鄙薄,言听之,计用之,叨天之幸,亦曾数度成功。恩帅既以国士相待,下官又岂敢不以国士相报?前有活命之恩,后有国士之礼,下官并非草木之人,自当为恩帅死之。”

    童贯闻听得此言,也不由得留下泪来,赶紧蹲下扶住赵良嗣,开口道:“本官并非昏庸之人,仲亮倾心相助,本官又岂会不知?有何话语,仲亮正可说来,本官定无不允之理。”

    赵良嗣挣脱童贯双手,到底也是磕了一个头,这才开口道:“下官虽无实居,却也心知这耶律大石必成大患!恩帅万万不可纵之于外,更不可命之攻取西京道。”

    听到“不可纵之于外”,童贯犹在点头;然而听到“不可命之攻取西京道”,童贯却犹豫了起来。

    赵良嗣见状,便继续开口道:“恩帅若单为西京道一事,且待此次事了,下官愿再度出使金国,到时哪怕碰死金人殿中,亦当替恩帅讨回此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