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流氓皇帝-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除了孙承宗等少数几个知情的心腹大臣,这条消息让其他的大臣都是大吃一惊,要知道自从大明朝面对满洲辫子兵这个大敌以来,十次战斗有九次要输,而且每次都是溃不成军。
万历四十七年,大明朝廷任命杨镐为兵部侍郎经略辽东,兵发四路,十多万大军讨伐当时国号后金的努尔哈赤。
看似气势汹汹,不可一世,然而仅仅在五天之内,就被努尔哈赤率领辫子兵各个击破,损失精兵四万,火器丢失两万余件,名将杜松、刘挺、麻岩等战死。
这是大明朝第一次在重大战争之中输给满洲人,史称萨尔浒之战。
天启元年,大明朝和后金战事又起,努尔哈赤率领辫子兵,连续攻陷沈阳和辽东经略府所在的辽阳。
当时支援辽东的浙江军团,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戚家军,大明朝各军当中最训练有素、最为凶猛顽强的部队,竟然在大浑河畔全军覆没,浙军副总兵戚金(戚继光的侄子)战死,辽河以东全部失守。
天启三年,辽东巡抚王化贞不听从熊廷弼的劝告,志得意满的对后金实施所谓的诈降计,派遣了一个草包大将李永芳做内应,企图里应外合一举打败努尔哈此,但是还没有来得及实施这条计策,就被努尔哈赤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败,损失三万多精兵,熊廷弼被迫撤回山海关之内。
这只是输得最多的几场大战,至于期间输掉的小型战役,更是不知道有多少,从那之后,大明官兵就开始患上了“辫子兵恐惧症”,只要是听到“辫子兵来了”,就马上面如土色,双腿发抖,从勇猛的壮士,变成毫无战斗力的大姑娘。
就连后来的李自成农民军,也是听到辫子兵来了就立刻溃败,由此可见辫子兵对大明朝官兵的威慑力。
若不是袁崇焕重建宁锦防线,用红衣大炮将努尔哈赤炸成重伤,然后努尔哈赤回国病死,恐怕大明朝早就给辫子兵们风卷残云一般灭掉了。
但是即使厉害如袁崇焕,在靠大炮扳回一些面子之后,也只敢稳守宁远坚城,不敢出城和辫子兵野战。
如今小皇帝竟然活捉了辫子兵的第一勇士莽古尔泰,努尔哈赤的第五个儿子,如今满洲大汗皇太极的哥哥,这种爆炸性的消息,如何能够不让大明朝的文武官儿们感到兴奋?
第二百九十七章 炸开了锅
就连韩爌这等老顽固,也是眼中充满了亮光,大明朝就好比一个被欺负了很久的病人,一直被后金这个凶恶的邻居今天打一拳,明天踢一脚,但是偏偏体内有病,没有办法还手,所以每个人心中都积攒着一股怨气;如今反击得手了,还抓住了对方著名的勇士,如此重大战绩,也难怪他们如此兴奋了。
当下程真对王承恩点头微笑,示意他按照既定的计划办事。
王承恩胖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用尖细的嗓音对着殿外吼了一声:“传皇上口谕,带建奴辫子兵俘虏、人称满洲第一勇士的莽古尔泰!”
一队锦衣卫耀武扬威的拖着莽古尔泰,大踏步的走了进来。
这莽古尔泰昨夜又被折磨了一夜,也不知道赖长义放了多少只水蛭还是蚂蚁之类的东西咬他小dd,反正是委顿至极,一脸的憔悴模样。
文武官儿们有人听说过莽古尔泰的长相,再加上这莽古尔泰身高接近两米,所以对辫子兵那边情况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这个莽古尔泰乃是货真价实的,当下都振奋无比的高叫起来。
莽古尔泰早已经没有力气吼叫,双眼无神的看着满朝文武,一副昏昏欲睡的模样。
程真哈哈大笑,挥手示意锦衣卫将莽古尔泰带下去,然后再示意满朝文武都暂时停止兴奋的交头接耳。
等到全场都安静下来,程真大声道:“各位爱卿,如今大明朝的确是俘虏建奴辫子兵地第一勇士莽古尔泰。
大家都来说说,该如何处理此人?”
当下朝堂之上又炸开了锅,程真这个坐在上面的皇帝都觉得好笑,这帮平日里道貌岸然的大臣们,今日里竟然都不要风度了,也顾不得太多礼仪了,一个个兴奋的跟什么似的。
由此可见。
之前辫子兵给大明朝带来的威慑,是多么的强大。
既然朕穿越来到了这个时代。
那么就来改变这种历史吧,让大明朝害怕辫子兵地情况变成历史的存在。
程真眼中露出了一丝精光,他反而更喜欢今天这种朝堂地气氛,之前的朝廷气氛,因为所谓程朱理学礼仪的存在,显得太过于死气沉沉了。
争论了一会,大臣们形成了两种比较集中的意见:
以礼部尚书韩爌为首的意见。
就是诏告天下,向整个大明朝的百姓和官兵宣布,大明朝击败了辫子兵,拿到了辫子兵的第一勇士莽古尔泰,然后挑选一个日子,将这莽古尔泰千刀万剐,以振奋大明朝地军心和民心。
另外一派的声音明显小了许多,这一派的人则不同意轻易的杀掉莽古尔泰。
应该用莽古尔泰向皇太极争取更多的利益。
比如要皇太极拿出黄金白银,辽东特产貂皮之类的过来,然后退还部分大明朝的土地,才能将他的兄弟莽古尔泰换回去。
这一派以刑部尚书乔允升为首,但是力量显得很是单薄。
韩爌听到乔允升这种意见,马上就怒不可遏地批评乔允升。
说乔允升满脑子只有金银铜臭味道,实在是有违读书人的身份,也有损大明朝泱泱大国的面子。
拿一个降将去和番邦小国的皇太极谈论利益,这实在是有辱国体的事情。
“咳!”程真咳嗽了一声,双手摆了一摆。
众大臣看到威严日重的大明天子说话了,赶紧停止了争论。
这个皇帝也登基有大半年了,众人都有些了解他了,知道他肯定要来平息争论,然后拿一个主意了。
“各位爱卿,你们都是忠心为国。
韩阁老心怀国体。
实在是让朕心中感动;乔尚书担心大明朝财政之事。
也是颇为忠直,朕心中也是感动呐。
”程真一边说话。
一边发现自己实在是越来越奸诈了,这段话将韩爌和乔允升都夸了一遍,乃是深得平衡原理啊。
果然,韩爌和乔允升地脸上都露出了悦色。
程真心中暗笑,当下继续道:“那么,就由韩阁老来草拟圣旨,诏告天下百姓和三军将士,大明朝抓获了建奴的第一勇士莽古尔泰,让他们也振奋振奋。
至于这处置莽古尔泰的事情,大家都不要争论了,朕刚才听到各位的意见,心中已经有数了,过一段时日,自然会公布这处置的法子。
各位爱卿,大家没有意见罢?”
说完,程真脸上泛起了那一丝显得有些冷酷的微笑。
众大臣果然没有人再出来表示反对,孙承宗和史可法等心腹大臣,知道程真肯定有很好的安排,所以就干脆不说话;至于其他的大臣,自从程真御驾亲征归来之后,他们就感觉到这个小皇帝变得厉害起来,尤其是想起在西安的那2000多个人头,就不寒而栗,所以也没有人说话。
“那好,此事就这么定了,今日早朝到此,退朝罢!”程真脸上依旧带着笑容,瘦长的身影从宝座上站了起来,从众文武百官地角度看去,金銮殿上面地那个十九岁的皇帝,显得无比地高大,一股淡淡的威严在他的身上慢慢涌现。
于是众人再度低下头去,口中齐声高呼:“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退朝之后,按照往常的议事规矩,程真叫来了孙承宗、史可法和乔允升到御书房议事,那韩爌也知道皇帝不太会继续听他的意见了,于是就去写他“诏告天下”的圣旨,以及为选淑女的事情忙碌去了,也没有来御书房参加议事。
当下程真将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也就是用莽古尔泰来振奋辽东将士的士气,打击辫子兵的士气;同时,向皇太极发去国书,问问皇太极打算开出什么条件来赎回莽古尔泰,到时候非要让皇太极难受到极点,陷入开条件赎回莽古尔泰也吃亏,不赎回莽古尔泰也吃亏的两难境地,让皇太极那边的小朝廷里面乱上一乱。
孙承宗笑道:“如此甚好,但是这条件,必须要开得让皇太极万分难受才是。
最好是让皇太极觉得,这个条件让他觉得有些过高,但是相对于建奴的财力物力来说是可以满足的,这个度实在是不好把握。
如果铁公济在的话,此事就好办多了。
“是啊,朕也这么觉得,如果铁公济在的话,此事我们就无需伤脑筋了!”程真笑道,“不过,有些事情已经可以先办起来了,宪之,今日里你就开始草拟国书,今日就派人快马加鞭,将这文书送到袁督师那里去,让他派人送给宁锦前线的敌军。
如果战马跑得快的话,三五日之后,皇太极就应该开始着急了。
在场的众人都哈哈大笑起来,乔允升最后提出来一个问题,“皇上,如果皇太极真的答应条件,那么皇上是不是真的打算将这莽古尔泰放回去?微臣私下里觉得,这莽古尔泰乃是一员虎将,所以皇上绝对不能做这纵虎归山之事啊。
“你放心好了!”程真的眼光转向窗外,脸上露出了一丝残酷的微笑,“莽古尔泰自然是会放回去的,不过,放回去了之后,恐怕他就不是老虎,而是一只病猫了。
程真并没有打算让莽古尔泰死掉,他只是知道,再用这种精神折磨的方法折磨那莽古尔泰几个来回,就算这莽古尔泰不变成疯子,恐怕也会变成一个呆子。
他身上的虎将之气,要让他消融得干干净净。
当莽古尔泰当了大明朝俘虏的事情在北京城传开了之后,整个京城就如同一锅沸水一般翻滚起来。
京城五大营的军卒在军营中纵声高呼,擂鼓呐喊以示庆祝;城里的百姓们奔走相告,一个个热血沸腾,甚至有酒肆的老板,免费请百姓们喝酒,有饭店的老板,开始给乞丐发馒头表示喜悦……整个京城里面,已经成为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这是发布莽古尔泰被俘消息之后的第二天,程真微服走在京城里的大街上,身后跟着打扮成管家的王承恩,还有打扮成保镖的胡说,以及一些乔装了的锦衣卫。
他看到京城里的这幅景象,心中也是欢喜至极。
让程真感到有些意外,也有些高兴的是,他在京城的八大胡同那块,听到一个说书先生在讲他这个皇帝的英勇事迹——
“……说时迟,那时快,大明圣天子手中一千斤的长刀,如同白虹贯日一般挥了过去,那莽古尔泰慌忙拿起手中的八百斤大锤一档,只听到‘嘎啦’一声,那蛮将莽古尔泰虎口破裂,大锤也掉落在地上,掀起了一阵厚厚的尘埃……”
那说书人不但手舞足蹈,眉飞色舞,而且内容夸张至极,程真心中暗自好笑:一千斤的长刀,你当朕是巨灵神啊!不过好笑归好笑,程真十分敏锐的意识到,在百姓心中树立一个神一样的皇帝形象,对于凝聚人心,继续推行大明朝的改革,将来向外扩展,是大大的有好处啊。
而且,对于泡妞也有好处罢!程真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起来。
第二百九十八章 姐妹之花
京城里面的气氛一片祥和,程真仿佛也受到了感染,眼睛里面都是充满了亮光。
然而让程真感到意外的是,那向来跟木头一样的胡说,竟然也露出了淡淡的微笑,程真很是奇怪,顺着胡说的目光看了过去,只见在街边一处府第的门口,也不知道是哪个达官贵人的门房,正在那里给一群孩子发冰糖葫芦,一阵阵欢笑声不时传来。
那门房脸上充满了笑容,在那里大声宣扬:“大明朝抓获建奴的第一勇士莽古尔泰,普天同庆,我家老爷给街坊邻居发冰糖葫芦了……不要抢不要抢,每个人都有,人人有份,永不落空!”
其中一个小小的乞丐,也分到了一个冰糖葫芦,拿着在那里吃得津津有味。
虽然他衣衫褴褛,但是脸上的笑容非常的灿烂,显示出一份极其好的心情来。
胡说呆呆的看着那个兴高采烈的乞儿,忽然裂开嘴巴笑了。
程真虽然心中奇怪,但是也没有多问,而是跟着胡说一起笑了。
晚上回到皇宫以后,程真特地跑去看李竹君和李香君姐妹。
将这一对国色天香的姐妹带回来京城之后,程真干脆将他们安排了和皇后住在一起。
因为礼部尚书韩爌已经开始在准备选淑女了,程真打算让皇后彻底的改头换面,就在这一次的选淑女活动中脱颖而出。
以张艳地名字成为新的妃子;然后过一段时间,再找到一个合适的机会,将她封为皇后,母仪天下。
皇后张嫣的这个秘密,目前其实只有程真、王承恩和田淑兰三人知道,就连跟皇后这一个月天天相处的柔柔,也不知道。
这个秘密当然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毕竟现在的士大夫阶层,那帮笃信程朱理学。
孔孟之道地读书人,嘴巴还是很厉害的,舆论能够压死人,就连程真这个皇帝,也不得不受到这种制约。
因为宫中人多嘴杂,为了避免有人发现皇后地秘密,所以这次回来之后。
皇后就没有住在坤宁宫了,而是被安排在了宫中相对偏僻的一处地方,那地方叫做翠竹轩。
李竹君、李香君和张嫣,就住在了这翠竹轩之中。
当程真赶到翠竹轩的时候,正是夕阳西下的时候,在翠竹轩的门外,他又惊喜的听到了那悠扬的笛声。
那笛声吹奏地乃是一曲《高山流水》,吹得很是欢快流畅。
显示出吹笛子的人心情不错。
程真踩着夕阳的余晖,在翠竹轩那些四季常青的绿树之中穿梭,不一会已经来到了厢房之外,只听到里面传来张嫣的声音:“香君妹妹,你的歌儿唱得好,再唱一曲来听听罢!”
脸上露出了微笑。
程真干脆停下了脚步,看看李香君是否歌唱。
果然再过得一会,只听到里面传来李竹君的声音,她似乎在轻柔的微笑:“香君,都准备好了么?你就唱一曲江南地词罢,姐姐昨天晚上教你的那一首就行了。
李竹君的声音轻柔细腻,听上去有江南女子特有的温婉,程真觉得悦耳之极。
更悦耳的马上来了,只听到笛声再度响起,轻轻柔柔。
丝丝絮絮。
若春风飘荡在江南一望无际的太湖水面,又若坐在小舟上看江边地柳絮飘飘。
只是那一刻的功夫,程真已经被带回了江南……
就在这时,李香君曼妙的歌声传来,唱的乃是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程真如痴如醉,仿佛感觉自己回到了江南的故乡,仿佛又回到前世……等到歌声停歇了好久,程真这才醒悟过来,不由得自己笑自己痴迷,敢情又是想起了前世在江南水乡的那些日子。
前世的时候,程真正是一个在江南水乡长大的男子。
程真推开房门,轻轻的鼓掌,微笑道:“实在是唱得好!竹君姑娘这一曲笛声,香君姑娘这一首《忆江南》,让朕仿佛又回到了江南水乡啊!”程真转头看了看皇后那明媚地容颜,心中许下一个心愿:一定要带着皇后去太湖泛舟,就跟前世地时候一样。
他发现自己又多了一条下江南的理由,难道是老天在安排朕一定要去江南么?程真在心中如此地问自己。
李竹君的伤势已经大好了,所以李香君这个小姑娘对于程真的敌意也是减去了不少,不再像往常那样说什么“皇帝是大坏蛋”之类的话语,而是怯生生的看着程真,跟着她的姐姐一起行礼叩拜。
程真缓缓的将李竹君扶了起来,微笑着问李竹君道:“朕从刚才的曲子里面,听出了一种乡愁,竹君姑娘还是想着江南的家乡么?”然后又转头对李香君道:“香君,你呢,也想着回江南罢?”
李香君重重的“恩”了一声,大大的眼珠子之中,满是思念的光芒,她毕竟是一个小小的女孩儿,所以丝毫不掩饰自己的情感。
李竹君则要显得含蓄许多,脸上露出了淡淡的微笑,道:“北国苦寒,江南的家乡才是温暖之地,从小相依为命的祖母在那里,竹君想回到江南去,照顾年迈的祖母,终其一生,再也不回到这伤心的北国来了。
程真虽然不知道李竹君和李香君姐妹,到底有什么伤心之事,但是从李竹君的语气之中,知道那背后肯定有一个凄婉的故事。
他不愿让李竹君回到那种悲戚气氛之中去,当下哈哈大笑着将话题打断,笑道:“朕差点忘记和两位姑娘说了,过一段时间,朝廷就会派一位钦差大臣去江南,到时候朕让两位姑娘跟着顺道回去好了!竹君姑娘,你看这样可好?”
李竹君虽然眼睛看不见,但是这时候却是高兴起来,原本凝重的她也显得轻快活泼起来,道:“是真的么?如此说来,小女子多谢皇上了!香君,跟姐姐一起多谢皇上!”说完摸索着拉住了李香君的小手儿,姐妹两人马上就跪了下去,千恩万谢。
程真笑着将李竹君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