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流氓皇帝-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又是生气。
只见韩王那颗硕大的头颅上,竟然带了一副老太婆的假发。
脸上还画了几条不伦不类的皱纹,肥胖的身躯上竟然穿着老妪地麻布衣服,也不知道是从哪里抢来的。
而且韩王这个草包还没有注意到,他那双跟乌龟壳一样地大脚,就已经让他这个老太太穿帮了——那时候的老太太,可都是小脚老太。
而延绥巡抚朱童蒙的化妆功夫就比韩王爷高明多了,但见得他头发披散。
胡子如同茅草一般纷乱,身上穿的破破烂烂,手中还拿着一根青竹打狗棍,另外一只手则拿着一只破碗。
他长相本就瘦小猥琐,这时候看上去倒是活脱脱的一副乞丐模样,放在人群中绝对人不出来。
看样子要论逃命的本事,朱童蒙比韩王爷强多了。
“平身!”程真现在不想和他们算账,所以也懒得发火。
只是叫两人起来,然后特地用比较温和的语调说道:“皇叔啊,辛苦了,早些回王府去歇着罢。
朱爱卿,你也辛苦了,不过朕还要你辛苦一下。
赶紧去准备粮草,犒劳朕地禁卫军,今天夜里就要将这平凉城的军马情况,整理好之后来奏告朕,明白么?”
草包韩王赶紧谢恩,但是呆在一边目光炯炯的看着程真不肯走;那朱童蒙赶紧领了旨意,心中只在想:这事我可不会,赶紧让家人去把师爷找来……师爷呢?几个师爷貌似都逃命去了,能不能找得到还很难说……朱童蒙脸上露出了汗珠,但还是喊了一声:“微臣领旨!微臣一定将事情办好。
朱童蒙去了。
韩王爷走上前来。
笑嘻嘻的看着程真,点头哈腰道:“皇上。
这府衙太过破旧,所以臣斗胆,请皇上住到臣的韩王府去过一宿。
程真点了点头,很是轻快的答应下来,然后笑容可掬的对韩王爷道:“皇叔啊,既然你这么说,那么朕就不辜负你的好意了,领路罢!朕赶了一夜地路,也想歇息歇息了!”其实程真想到的是皇后姐姐,皇后姐姐的风寒差不多快要好了,昨夜跟柔柔坐在马车中赶了一夜的路,也是颇为辛苦,应该好好的休息罢。
当下韩王领路,程真一行前去韩王府,韩王爷一边走,一边还没忘记他的银子,两个眼睛瞪大得跟铜钱似地,终于忍不住开口问程真道:“皇上,上次臣交给朝廷的那张宝库图,其实那是臣的全部家当,都是祖上留下来的啊……臣其实没有贪污,没有克扣百姓,剥削百姓,都是那帮刁民在造谣误传啊……皇上!”
他竟然跟孩子一样的看着程真,瞧那意思,就是要把那十几万两白银要回来了。
程真了脸上更加的笑容可掬,拍了拍韩王爷的肩膀,又摸了摸他的脖子,笑道:“皇叔啊,不管怎么样你也是朕的皇叔对不对?朕不会要你的银子,那只不过是给老百姓一个交代罢了,你尽管放心好了,等这场叛乱平定了之后……”
说完他不说话了,脸上露出了神秘地笑容,韩王这个草包大喜过望,听皇帝地意思,似乎是要把钱还给他了。
但是旁边跟着的锦衣卫都指挥副使范坚强,看着程真那熟悉地、奸诈的笑容,却是心头一凛,只在想:这死胖子韩王要倒霉了!
韩王哪里知道这么多,于是又笑吟吟的凑到程真跟前,道:“其实那认罪的奏折,也是逼不得已的,臣向来老实得很,从来不会去做侵吞百姓田地和赈济灾银的事情……所以,皇上……”
“恩!了解,朕统统的都了解,那么,就等朕平定了叛乱之后再说吧……”程真脸上的笑容更加像弥勒佛,韩王爷脸上的笑容更加像一朵花,而范坚强看着韩王爷,脸上也露出了那标志性的猥琐笑容。
夜里,西安城外。
王嘉、罗汝才、张献忠等叛军首领,都在王嘉的营帐中议事,从平凉溃逃过来的李自成和王大梁等人,带来了皇帝御驾亲征的消息。
李自成将禁卫军如何在一夜之间渡过黄河,黎明时分赶到平凉,又如何用火枪队打败了他们的事情,从头到尾的说了一遍。
最后李自成还捂着肩膀上的火枪伤口,心有余悸的说道:“各位大王,大明的皇帝不是个好对付的人啊,他们估计只有一万人左右,但是那些人都凶猛得跟老虎一样。
如果不是我躲在死人堆里装死,恐怕这时候也已经让官兵给抓去了。
张献忠道:“草包!你跟你家舅舅都是草包,从十多天前我老张造反开始,这些天什么样的官兵没有见过,管他哪个城里的,都是草包。
我老张一到,要么乖乖投降,将自己家里的女人送上来给老子日;要么就是老子一攻城,那城就跟纸糊的一样,吹口气就破了……就算那小皇帝来了,又能怎么地,还不是让我老张吓得屁滚尿流,回家找他娘喝奶去,哈哈……”
叛军首领王嘉却是个稍微精细一点的人物,见识也比张献忠要强些,摆了摆手道:“诶,不要这么轻敌,我知道高迎祥的本事,能打败他也不简单。
曹操,你有什么法子么?”
曹操是罗汝才的外号,当下罗汝才看了看李自成,再看了看张献忠和王嘉,笑道:“我说李自成啊,你们是没见过皇帝的军队,让皇帝的名头给吓唬住了,所以才会这么害怕,把那狗屁小皇帝说得这么厉害……我估计啊,小皇帝的兵马不止一万,一万人,到我们这七八万人面前,那不是找死啊?”
他这么一说,张献忠就觉得很有道理,跟着点头道:“是啊,一万人,都不够我老张赛牙缝的呢……小李子啊,老子看你是给吓破胆了……”
“厄,老张啊,你这话也说得太过了。
”罗汝才简直就是左右逢源,八面玲珑,他又换了一副口吻,对张献忠和王嘉道:“我看那小皇帝可能真有些本事,所以明日里我们也不能轻敌啊,我看这样罢,明日里,老张和老王,你们带着精兵在前面顶住,我二龙山的人马在后面压阵。
同时呢,我二龙山有三千名多名弓箭手,就放在大队的两侧埋伏,等那小皇帝的军队冲进来,就放箭射死他们,你们再往前这么一冲锋,不信那小皇帝能飞上天去。
罗汝才越说越是兴奋,最后都手舞足蹈起来:“等我们抓到小皇帝,也不要杀了他,抓着他去西安城下面勒索,不信那帮官儿不开城门,到时候西安城里的金银财宝、那些大屁股大胸脯的娘们,就都是我们兄弟的了……哈哈哈哈!”
营帐中响起了一片笑声,王嘉和张献忠都表示同意,只剩下李自成在那里干着急。
罗汝才看了李自成一眼,道:“我跟你家舅舅私交不错,自成啊,你就跟我来,到我的军中去休息罢,我给你找个大夫来治伤。
第二百三十九章 西安大战(一)
李自成跟着罗汝才去他的军营,一路上李自成还在不停的向罗汝才描述,少年皇帝的火枪兵是如何的厉害,他的骑兵是如何的凶猛彪悍……罗汝才只是笑而不答,两人骑着战马,不久,终于来到了位于城东的罗汝才军营,罗汝才将李自成安置在很偏僻的一座营帐中,不久还真的派来一位大夫给他治伤。
那大夫走后,李自成心潮澎湃,怎么也睡不着。
李自成本名叫做李鸿基,本来是是西夏国主李继迁的后代,所以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他不是一个纯正的汉人,他的相貌也不像一个汉人,而是身材非常高大,力气很大,颧骨高深,鸱目曷鼻。
因为有西夏国主为先祖的这层关系,所以李自成自小就志向远大,少年时候为了生活,曾经给地主放过羊,也读过私塾,但是他天性却是讨厌读书,喜欢武功。
他很小的时候,就曾经对一位叫做刘国龙的朋友说过:“像我这样的人物,就应该练习武功,成就一番大事,读书有个屁用!”
所以李自成从小就练得了一身好武功,他曾经和同乡李过、刘国龙比试力气,将那两人都打得一败涂地,他因此十分高兴,于是说:“大丈夫,就跟项羽一样横行天下,自成自立,如果守着父母留下的一亩三分地,那样还是个男人吗?”从此以后,他便改名李自成,发誓要。
去年。
也就是天启六年的时候,21岁地李自成去银川做了驿卒。
驿卒生活十分困苦,李自成吃了很多苦,受到了很多压迫和剥削,于是渐渐的有了造反的决心。
不久,正好朝廷因为国库空虚而裁撤驿站,于是李自成失业回家。
并欠了债。
这一年冬天,李自成因缴不起举人艾诏的欠债。
被艾举人告到米脂县衙,然后被抓到县衙暴打一顿,游街示众,将要处死。
侄子李过将他救了出来,于是李自成暴怒的杀死债主艾诏,接着,因妻子韩金儿和村上名叫盖虎的通奸。
李自成又杀了妻子。
两条人命在身,官府不能不问,吃官司不能不死,于是李自成那个造反的念头终于起来了,他决心同侄儿李过成就一番大事业,于是到甘肃地甘州投军,然后鼓动军营中被欠响的士卒造反,渐渐地成了气候。
等到今年年底,舅舅高迎祥在老家发动起义,于是李自成大喜过望,率领兵马又投入了舅舅的麾下,跟着舅舅一起包围了平凉城。
李自成是野心勃勃的,所以他也不像刘宗敏、张献忠、高迎祥这些人。
草寇气息浓厚,就知道破城,抢财物,抢女人,他的部下比那些人的军队都要更有纪律性。
在包围平凉之前的战斗中,他的部下虽然甲胄不完整,武器不齐备,但是战斗力一级地强悍,打得官兵叫苦连天。
原本看着兵雄势大,平凉城指日可下。
李自成觉得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
他看得很明白。
拿下平凉之后,用分到的金银财宝招兵买马。
继续壮大自己的实力,反正这个朝廷已经千疮百孔,那么他就会有机会实现自己的野心,达到先辈“西夏国主”那种成就。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皇帝的禁卫军在一夜之间到来,出现在地平线上,如同汹涌的浪涛一样席卷而来,将他们这三万农民军打得溃不成军,也将他地野心拍打得粉碎。
如果不是他李自成躺在死人堆里面装死,恐怕这一刻也已经是皇帝的阶下囚了。
不行,张献忠和王嘉,还有罗汝才,他们这些人都太轻敌了。
按照他们的实力,就算有六七万人,用明天那种正面迎敌的办法,恐怕也不会是少年皇帝的对手。
李自成猛地从床上爬了起来,走到营帐的门口,就打算要去找罗汝才说个明白……
没想到他刚走到门口,就被两名小卒用钢刀架在脖子上,一名小卒冷冷地道:“罗大王有令,夜半三更,不得在军营内随意走动,有违军纪!”
李自成忽然从空气中嗅到一丝危险的味道,总觉得这个命令有些牵强,于是对那小卒道:“麻烦你转告罗大王,我有紧急军情求见……非常紧急,事关明日七万大军生死,所以请一定要转告。
那两名小卒互相使了个眼色,其中一名小卒呼哨一声,立刻就有大队的士卒,举着刀枪冲了过来。
有一名小校模样的家伙,大声的对李自成道:“呔……罗大王的命令,你也敢不听么,早点回去睡觉罢,不要让我们兄弟们难办!”李自成身上有伤,这时候哪里是这些人的对手,所以也不敢硬闯,于是只好回到营帐中,闷闷的休息。
他觉得周围的气氛非常不对,自从他这么一闹,周围的巡逻地士卒明显多了许多。
李自成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心中那种不详的预感,却是越发地浓烈了。
他想要去改变什么,却发现自己实在是无能为力。
冥冥之中,李自成觉得有一只手在掌控着一切,那是一只魔力巨大的手,手的主人异常的可怕……
西安城的城墙上,陕西督道参议洪承畴顶盔贯甲,看着城外农民军营帐火光冲天,不由得微微的摇头叹气。
旁边的师爷对洪承畴道:“大人,叹什么气啊?”
洪承畴长叹道:“我叹气的是,虽然西安城外有七八万的叛军,但那都是乌合之众,根本没有战斗力可言。
西安城内有多达五万的朝廷大军,还有王爷们的军马,都是武器精良,经受过正规训练,如果有一名懂得打仗的大将来统一指挥,很快就可以解了这西安之围,何必等到今天这般被围在城里,无比被动。
“可是大人,听说各处的叛军正陆续赶到西安城下,恐怕西安城下的叛军数目,已经不止七八万了,再过得两天,就会超过十万。
朝廷的援军久久不到,昨天在城外我们又打了一场败仗之后,恐怕王爷们更加不敢出兵了……”师爷道。
“哼,如果是乌合之众,再多又有什么用。
叛军说得没错,城里的王爷们,都是草包,如果给我洪九两万官兵,让我来统一指挥,三天就可以解去西安之围。
只恨没有人慧眼识英雄啊,只恨我生平所学,没有施展的余地……”洪承畴愤愤不平。
“大人……”师爷道,“大人不妨明日毛遂自荐,向巡抚大人请战,让巡抚大人给大人兵权,这样大人就有施展才华的机会了……”
“哼!”洪承畴冷笑一声,道,“巡抚大人?巡抚大人和王爷们差不多,也是草包一个……现在我洪九就指望朝廷的援兵早点来,就指望皇上亲自过来,将这帮草包统统抓住了,统统将脑袋砍了,让这陕西的天空换一片天……”
这话实在是说得胆大包天,师爷吓得面无人色,赶紧对洪承畴道:“大人,小声些,小声些……这话要是传出去,大人就有麻烦了,提防隔墙有耳啊……”
洪承畴根本就不在乎,只是嘴角挂着冷笑,指着旁边不远处那些正在巡逻的明军士卒,道:“师爷,你以为这些小兵们不这么想么?自从朝廷免除天下两年赋税,并且将拖欠的军饷还清以来,其他地方的百姓和将士,日子都比以前好过了,只有这陕西和河南,天空还是黑的……
这些小兵,他们何尝又拿到了自己该拿的军饷,一两之中能拿到三钱就不错了罢,这么个大冷的冬天,他们在城墙上面巡逻,那些年年拿着很高俸禄,还要克扣朝廷赈济银子的王爷们呢,这时候恐怕在怡红院开酒会罢?
至于城外那些造反的百姓,你以为他们容易么?如果不是活不下去了,他们何必要提着脑袋造反呢?陕西连年大旱,粮食颗粒无收,好不容易皇上天恩浩荡,下令免除了赋税,但是王爷们根本就当一回事,照样收租;非但如此,就连朝廷发放下来的赈济灾银,都要克扣……如果我洪九是老百姓,恐怕也要跟着造反了。
这话比刚才那些话更加大胆,师爷吓得面无人色,赶紧跪下请求洪承畴不要说了,洪承畴点了点头,两人继续前行。
这时候走到城墙的一个拐弯处,洪承畴眼尖,竟然看到有两名面黄肌瘦的明军小兵,挤在一个墙角,抱在一起一动不动……洪承畴心中一紧,赶紧凑过去问了一声:“小哥儿,小哥儿,要下雪了,不要在此处睡觉……”
那两名小兵依然还是一动不动,一点反应都没有,师爷摸了摸那两名小兵的身体,再探了探他们的鼻息,叹道:“大人,他们已经冻僵了……”
洪承畴心中无比愤怒,对着天空大吼起来:“来人呐,快来人呐……”
(小时候学过的历史,其实是被误导了。
第二百四十章 西安大战(二)
一队巡逻的士卒急匆匆的赶了过来,为首的小校对洪承畴抱拳施礼,道:“请问大人何事?”
“将他们抬下城墙,好生安葬了!”洪承畴递给那小校一块碎银子,叹了口气,实在不想再呆在这个让他愤怒无比的地方。
他只感觉有一口气憋在心头,仿佛千斤重的石头一样,让他有喘不过气来的沉重感觉。
那小校眼中微微动容,但似乎是见得多了这种事情,很是平静的命令将那两具冻僵的尸体抬下去,然后带着十多名士卒跪下来,对着洪承畴磕头致谢道:“小四代表那两位兄弟多谢大人了,如果不是有大人这样的官儿在,如果不是朝廷免了俺家里两年赋税,如果不是皇上的赈济银子到了俺老娘手中,小四就会跟着城外的那帮兄弟反了……
大人,俺们这三天,只吃了一个馒头,吃了几口野菜啊……多谢大人,多谢大人,兄弟们,跟着我一起向大人磕头!大人是好人!”
那叫做小四的小校,一边带着那帮小兵磕头,一边呜呜咽咽的哭泣起来,似乎心中有无限的愤懑和委屈。
洪承畴看着他们单薄的身躯,衣不蔽体的战袍,还有面黄肌瘦的脸孔,愤怒的眼神,忽然也忍不住大哭起来,长叹了一声,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啊!”
他心中忽然好像下定了决心一样,从身上掏出来所有的银子。
又对师爷道:“师爷,把身上地银子都拿出来,让他们去买些馒头来吃。
”那师爷也是个性情中人,这时候早已经是热血沸腾,想都不想就将身上仅有的七钱银子拿出来,递给了那小校。
那小校感激涕零,更加磕头不跌。
这时候另外两队巡逻的明军士卒经过,看到这番情景。
也跟着跪了下来,洪承畴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