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流氓皇帝-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战况激烈无比。

韩王爷在王府中不敢睡觉,手中拿着王府宝库的钥匙,不停地在那里发抖。

虽然这房中四个角落都生起了火炉子,虽然韩王爷的肉够多够厚实,但是还是觉得寒冷,全身都在发抖,肥肉一颤一颤的。

这时候已经是三更,不多时。

一名王府侍卫慌慌张张的冲了进来,连下跪都来不及,就气急败坏的报告王爷,大事不好了,叛军重点攻击西门,贼首高迎祥亲自带人攻打西门。

说是要在韩王府吃香的喝辣的……西门地守军块顶不住了。

韩王发抖得更加厉害,那侍卫看他没有任何反应,赶紧退了出去。

不一会又有一名王府侍卫冲进来,汇报说南门的叛军猛将刘宗敏,勇不可当,已经快要冲上城墙了,请求王府拍侍卫支援。

韩王这下听清楚了,气急败坏的喝骂道那还不去,还死在这里干?”

“王爷!”旁边的韩王埋怨道,“我看。

就拿几万两银子出来。

赏赐一下守城的将士罢……如果城破了,我们就都没了。

我看还是……”

“休想!”韩王爷这下反应很快,马上将韩王打断,瞪大眼睛怒骂道,“这是祖宗留给我的银子,外人休想从我这里拿一个子儿。

城破了还能跑,还能躲起来,把银子藏起来,等朝廷的援军来了,银子还是本王的……一个子儿都不给那帮泥腿子,一个子儿都不给,都是本王地……”

已经是黎明时分,在惊天动地的喊杀声中,竟然传来鸡鸣声。

那鸡鸣声清澈悦耳的告诉交战的双方,天要亮了,一个充满了血与火、生与死的夜晚已经了,不论战争的结果如何,天真地要亮了。

叛军已经冲上了南门,虽然酣战了一夜,将六把长刀砍得卷了刃口,但是长着黑色大胡子的刘宗敏依然是生猛无比,他如同天神一般,守在在南门通往城内的楼梯口上,一个人挡住了数十名的明军官兵的进攻,让身后的叛军一个接着一个的爬上城头来……只要他再坚持一小会,等叛军的人数占据了优势,这南门城楼就是他们的了,到时候这平凉城也就是他们的了。

刘宗敏仿佛看到了韩王府中香喷喷地鸡腿,裸露着大屁股地美人儿,还有堆积如同山丘一样的铜钱和银子……他猛地大吼一声,将一名冲上来地明军砍翻在地,然后左手伸出来,从右肩上将一支利箭拔了出来,在鲜血淋漓中狂笑道都是老子的,都是老子的!”

他这番模样吓坏了下面的明军官兵,却是没有人敢再上来进攻,远处督战的朱童蒙眼前一黑,心中只冒出两个字:完了。

然后接着就马上冒出另外两个字:逃命……他顾不得督战的身份,连滚带爬的向衙门的方向逃去——那里还有他的小妾,还有收拾好的金银细软……

众明军看到头儿逃命了,于是发一声喊,也不再挣扎,开始四散逃命。

刘宗敏哈哈大笑,右手长刀高高的指向天空,大喝道草包,大明朝的官兵都是他的草包,哈哈……”他身后的众叛军,举起手中参差不齐的木棍、红缨枪、柴刀、菜刀等武器,跟着高呼起来……

南门破了,离全城被攻破的日子就不远了,叛军正在得意,朱童蒙正在收拾逃命,韩王正在化妆,李自成正在仰望天空,高迎祥正在恼火西门未破的时候,就在这个时候,从东方,从太阳升起的方向,忽然响起了隆隆的雷声,整个大地都颤抖起来,那隆隆的雷声越来越近,从东方露出的鱼肚白里,众人可以看到那一丝亮光里面的滚滚烟尘……

“骑兵!是骑兵!”有经验的老兵,不管是在叛军一方的逃兵,还是在守城一方的明军士卒,都不约而同的叫了起来。

刘宗敏吃了一惊,大踏步回到城头上,双手搭起凉棚向声音传来的东方看去。

耳朵中听到那边传来隆隆的雷声,那雷声越来越清晰,明显就是大批骑兵的马蹄声。

刘宗敏心中吃惊,睁大了眼睛看,看到远处的地平线上,就在露出一角的太阳边上,出现了第一个高大的骑兵,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接着是一排骑兵,两排骑兵,三排骑兵……接着是一片骑兵……接着是黑压压的跟蚂蚁一样的骑兵……这时候光线还是很是暗淡,根本看不清楚到底有多少骑兵。

那些骑兵队列散开,以雷霆万钧之势压了,处在最东边的农民军士卒看到,这些骑兵手中都没有拿大砍刀或者长枪,而是在手中拿着一支像鸟铳却又不是鸟铳的玩意,腰上挎着一把硕大的腰刀,穿着很少的甲胄,看上去不像以前见到的明军骑兵……这时候叛军渐渐的都看清楚了,地平线上出现了一面硕大的黄旗,上面书着一个斗大的“明”字——没,是大明皇帝带领的援兵来了。

城头上还在死守的明军士气大振,有将领在高声大呼皇上的援兵到了!援兵到了,大家再坚持一会……”

刘宗敏嘴角露出了一丝不屑,大声喝道朝廷的军马都是草包,儿郎们,给老子冲上去顶住!”但是在城头下的李自成却不敢如此怠慢,他大声的招呼城下的农民军,赶紧排成数排,将手中的长矛集中起来,对着骑兵冲的方向,他也是颇有能为的一个将领,片刻之间就已经集合了四排长矛,远远的对着骑兵冲的方向。

这时候骑兵已经越来越近,马蹄践踏黄土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将刚刚因为太阳升起一角而带来的亮光,又遮掩了下去,大地重新恢复了黑暗。

李自成心中有些紧张,在计算着骑兵的距离:

三百步……二百五十步……两百步……一百五十步……马蹄的声音越来越大,震得李自成的耳朵都在隆隆作响,部分没有见过骑兵的农民军都是在双腿发抖,李自成高声喝道镇静!镇静!刘宗敏将军说的对,朝廷的军马都是草……”

一个“包”字还没有落地,对面忽然响起了铺天盖地“砰砰砰砰”的声音,李自成只看到对面的骑兵队伍中火光四溅,眨眼间本已灰暗的天空又亮了起来,接着就只感到肩头一阵火辣辣的疼痛,却是给击中了肩膀,有一样深入肉中……李自成眼前一黑,再看排成四排的长矛,已经如同割麦子一样倒下大片,惨叫声传来,只剩下少数几个人拿着长矛,在那里发呆……

而转眼之间,穿着黑色轻甲的明军骑兵,就已经挥舞起雪亮的马刀,高声呐喊着,如同凶神恶煞一般席卷,就如同黄河的潮水一般汹涌而来,李自成哪里还敢做停留,赶紧没命的向回头的方向奔逃起来,他身后,已经变成了一个鲜血四溅,血肉横飞的修罗场……


第二百三十七章 平凉之战(下)   

 刚才禁卫军骑兵冲过来的时候,在接近一百步的地方“砰砰砰砰”的放了一排火枪,到了接近五十步的地方又放了一排火枪。

虽然没有瞄准射击,但是农民军的队形排列得实在是密集,而且前排的禁卫军放的西洋火枪威力颇大,于是农民军的前排人马跟割麦子一样的倒下一大片。

这直接将那些没有见过西洋火枪的农民们给惊呆了,看着身边的同伴跟中了邪似的浑身流血,惨死当场,剩下侥幸没有死的那些都傻了,根本就忘记了逃命。

等到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披着黑色轻甲的禁卫军骑兵,已经挥舞着雪亮的马刀,冲到了跟前,当雪亮的刀光挥过,于是伴随着一颗颗人头滚落尘埃,鲜血染红了地面的黄土,惨叫接连而来。

后面没有集结成队形的农民军,又哪里是这帮如狼似虎的禁卫军的对手,他们听到仍然在零星释放的火枪声响,看到骑着高大战马,披着黑色轻甲,脸上带着黑色盔甲护脸的禁卫军骑兵,挥舞着雪浪一般的马刀冲过来,根本就来不及做出反应,就已经成为了刀下亡魂……

这是程真和孙勇、袁承志等人,听从了孙元化的建议而安排的一种骑兵冲锋战术,前三排的骑兵挥舞着马刀冲击,砍杀在近前的敌人;而在他们身后的骑兵就装填弹药,用火枪向远处射击,将稍远一点的敌人射杀……这种双重地攻击,让农民军已经吓破了胆。

更远些的农民军。

见到如此凶悍的敌人,哪里还有半分斗志。

也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逃命啊!”大多数的农民军士卒就仿佛听到了命令一般,跟着那个声音奔逃,脚底下如同抹了油一样……所谓兵败如山倒,农民军一触即溃,引起了连锁反应,就连攻入了城里的高迎祥和刘宗敏都受到了影响。

他们的部下一个个都是面如土色,惶惶不知所措。

刘宗敏一刀砍死一个想要逃命的地小卒。

强自镇定的喝道:“他祖母地个熊,天塌下来有老子盯着,怕个屁……都他的打起精神来,跟老子出城去灭了那帮兔崽子。

”他攻入城里的农民军,也有两千多人,这时候集结起来,向城外冲去。

刚刚冲出城门。

对面就是一阵暴雨似的铅子射了过来,刘宗敏旁边的农民军一下子倒下去上百名,个个都是身上出现一个大大的黑色窟窿,鲜血从中涌了出来,然后惨叫着倒了下去,死得苦不堪言。

这下不但是刘宗敏身边的那两千多名农民军呆了,就连凶悍至极地刘宗敏也是惊呆了,怔怔的站在那里不知道该进还是该退……就在这个时候。

城墙上传来了惊天动地的高呼声,守城的明军士卒都在齐声高呼:“万岁!万岁!万岁!”

刘宗敏和身边的叛军们,向东方看去,只见不远的东方,就在太阳升起的地方,迎风飘扬着一面大大的金龙旗。

绣着九条威武雄壮地金龙,在阳光的映射下仿佛镀上了金边,看上去猎猎飞舞,煞是威风。

数十名金盔金甲的锦衣卫,骑着清一色的红色战马,从那面大旗之下缓缓的前进……

紧接着,一匹高大的白马出现了,马上骑着一名着金黄色战袍、身形高大地将领,手中拿着一杆亮银枪。

但见得他左手高举,立刻有惊天动地的欢呼声传来:“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赫然竟是大明朝的皇帝到了。

就是那个刘宗敏称之为泥水匠小皇帝的家伙到了。

竟然如此威风凛凛,众叛军都是心头大惊。

而城头上的明军士卒们都是士气大振。

只见那身着金黄色战袍的少年皇帝手中长枪一指,他身后成千上万穿着金色轻甲的兵马,手中拿着长长的西洋火枪,排成整齐的火枪方阵,口中呐喊着“必胜!必胜!必胜”的口号,以排山倒海之势向战场上席卷而来……那种气势,仿佛只要有什么东西挡路,立刻就会在他们面前成为齑粉……

向来胆大地刘宗敏,此刻也是心胆俱裂,在这种铺天盖地地气势下败下阵来。

刘宗敏看到那火枪队井然有序的一排发射、一排装填子弹、一排待命、一排保护……用这样地节奏收拾战场,敢应战者无不应声而倒,这时候他已经没有了斗志,回头看到城内的明军们已经冲了出来,两面夹攻,哪里还敢应战……于是带着手下的残兵败将,惶惶不可终日的向西边逃散而去。

程真看到骑兵已经将农民军冲散,而后来的火枪队收拾战场也是无往不利,心中满意至极。

他知道,再这么打下去也是单方面的屠杀农民,没有任何意义了,于是大手一挥,对旁边一直跟随的范坚强道:“投降者免死!”

在这雄浑的战场之上,范坚强脸上的猥琐笑容也收敛了起来,他一脸肃穆的给传令兵转达皇帝的指示。

那传令兵一声令下,于是火枪队,还有皇帝身边的锦衣卫,都齐声对着混乱的战场上高喊起来:“众叛军听着,皇上有旨,投降者不杀!”

这个声音立刻在战场的每一个角落蔓延起来,早已经心胆俱裂的叛军,这时候哪里还有应战的勇气,听到这句话就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一个个丢下手中的长矛、木棍、柴刀、菜刀等粗陋的武器,跪在地上不敢抬起头来。

孙勇的骑兵继续追杀高迎祥、李自成和刘宗敏的残兵败将,远远的向西去了,一直追到了平凉以西五十里的边界地方,已经靠近了定西县了,竟然将高迎祥和刘宗敏抓了回来,剩下一个李自成,也不知道是死在战场上了,还是逃到西安的叛军那儿去了。

而平凉城下,禁卫军则是大获全胜,用了不到一个上午的时间,以一万人的兵力,实际上投入战场的只有七千人而已,还有三千人的预备队一直没有动作——就这样将三万叛军击溃,最后清点战果,竟然发现击杀了4000多名叛军,俘虏了13000多名叛军,还有一万多名叛军,都四散逃命去了。

这一战是新禁卫军成立之后的第一战,可以说是出师大捷,可喜可贺。

但是程真的心里很清楚,这不是因为禁卫军到底有多强,战斗力到底有多凶悍,而是因为农民军的战斗力实在是弱,没有武器,没有经过正规的训练,而且在平凉城下苦战了一夜,体力和精神都不如平时,再加上缺乏统一的指挥,没有任何组织纪律性……

这样的对手,不要说只有三万,即使有三十万,也是没有锻炼价值的乌合之众。

不过胜利了还是值得高兴的,该去见见自己那个怕死的皇叔,还有那些酒囊饭袋一般的官儿们了,程真脸上露出了冷冷的笑容。

禁卫军将收拾战场的任务交给了疲弱的平凉守军,在禁卫军看来,他们也就配得上打扫战场这种事情了。

然后,大队的禁卫军很有纪律性的在城南找了一片开阔地扎营,让城里的百姓不得不惊叹他们严格的纪律性。

平凉城的百姓,昨夜可以说是经历了从大悲到大喜的过程,先是农民军疯了一样的攻城,大家都在口头相传,说是城要守不住了,一旦让叛军进城,他们会劫掠所有的财物,所有的女子,杀死所有的男人……于是百姓们惶惶不可终日,藏匿家产的藏匿家产,找地洞的找地洞,甚至还有胆小的人上吊而死。

到了天明的时候,城南的百姓已经知道,叛军进城了,他们开始乱起来,提着本来就不多的财物,扶老携幼的向城北逃去;于是城北的百姓也跟着乱了起来,也涌进了逃命的洪流当中,其中就包括化妆成老太婆的韩王,还有化妆成乞丐的延绥巡抚朱童蒙。

但是没有多久,城外的喊杀声更加的剧烈了,后来又听到了如同炒豆子一样的火枪声音,接着传来山呼海啸一般的“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声音,没有过得多久,城南传来消息,说是叛军已经被击退了,当今天子崇祯皇帝已经来到了平凉。

百姓们都是又惊又喜,有不少人感觉自己死里逃生,当场就痛哭起来。

这时候城里乱哄哄的,直到中午的时候,大队的锦衣卫进城维持秩序,这才慢慢的恢复了正常。

百姓们又是惊奇又是新鲜的看到,穿着黄色战袍的锦衣卫在南门通往府衙的大街上,已经排成了两排,手中举着绣了金龙的黄旗,面容肃穆,也不知道要干嘛。

紧接着就是一声锣响,有一个太监模样的家伙捏着嗓子,在大街上开路,口中高呼:“平凉的军民百姓听着,圣驾驾到,见圣驾者下跪迎接,钦此!”原来是当今大明天子要进平凉城了。。。。


第二百三十八章 决战之前  
 
 百姓们,残兵败将们,逃命的官儿们,陕西巡抚朱童蒙,还有化妆成大韩王爷,韩王爷的小妾们……听到那声音,都不由自主的跪了下来,深感皇恩浩荡,口中跟着齐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等到他们抬起头来,只见到八名骑着高大黄骠马的侍卫,举着八面绣着金龙的旗帜开路,挺胸凸肚、大摇大摆的走了过来。

八面金龙旗帜的后面,是一匹高大的白色骏马,那马儿神骏至极,身上竟然没有一根杂毛,嘶鸣之声也是雄浑闪亮;马上骑着一名身形高大,身着黄袍,穿着亮银甲胄的少年,但见得剑眉星目,威风至极,就如同传说中的吕布一般威风。

此人就是传说中的皇帝,那个扳倒了九千岁魏忠贤的少年天子!

这时候正是午后时分,阳光正当头顶,照射下来,但见得皇帝无比的英武,皇帝的仪仗队威风八面,所以跪在地下的人们心头又是心头一凛,不由自主的再度低下头去,口中再度高喊:“万岁万岁万万岁!”没有听到皇帝说话,只听到马蹄踏在地面上的“嘚嘚”声,还有车轮滚过地面的声音,众百姓连大气也不敢出,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终于听到有小太监在高喊:“平身,皇上有旨,众百姓平身!”众人这才抬起头来。

接着那小太监在中间高喊:“皇上有旨,宣韩王爷、延绥巡抚朱童蒙及一干大小官员觐见……速速前来。

晚来者大明律法从事。

”韩王爷和朱童蒙都是心头一凛,这时候哪里还顾得上化妆后的狼狈模样,当下不约而同地跑出来,大声对那小太监道:“公公,速速带我等觐见!”

当程真看到他的皇叔韩王爷,还有堂堂大明延绥巡抚朱童蒙那副狼狈模样的时候,不由得心中又是好笑。

又是生气。

只见韩王那颗硕大的头颅上,竟然带了一副老太婆的假发。

脸上还画了几条不伦不类的皱纹,肥胖的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