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美国军校的中国男孩-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接下来洗澡就可怕了,我差点被我的学生教官打。学校规定新生只能洗三十秒钟的澡,我的理解就是脱下浴袍,进去开水冲一下,出来。
但是当时我所用的莲蓬头是坏的,而我又忘了报告就直接和我的学生教官说“我的莲蓬头坏了”,他拉着我的浴袍领子,把我狠狠地摔在墙上,另外一只手握拳举得高高的,愤怒地对我说:“如果你以后再犯错误,这个拳头就会落在你的脸上!”
那晚真的是吓到我了,反正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我都假装进去沐浴间却不洗,然后等半夜大家都睡着了进到浴室里去冲冲脚,因为每天穿皮鞋靴子的缘故,我的脚已经有些沤烂了。这就是我在军校的第一天,这可是我“珍藏”的记忆啊。总之后面等我成为军官甚至团总教官以后,我从来没有让中国学生,甚至任何学生再受这种苦。
。 最好的txt下载网
“一段哑巴生活”
这段回忆,在我一生当中都会是深刻的,不会被忘记的,一是因为这是我在美国最初的记忆,其次,这段生活是艰苦的,甚至可以说是痛苦的,因为这是我长这么大以来,第一次独立地去面对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也是第一次面对无助与孤独。
请相信每一个人无论语言程度再怎么好,在刚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都会或多或少地有这么一个适应的过程,我也不例外。
曾经在国内,我经常代表学校参加一些全市的英语比赛,出席许多外事交流活动,演讲等等,虽然在笔头上并没有口语那么优秀,但整体水平还不错,平均成绩也基本在九十多分。这里需要澄清一下,我想我只能就英语成绩拿出来说一说,其他课程的分数总是有些不尽人意,尤其像数学语文这些科目。也许是从小母亲就让我开始接触英语的缘故,所以自己不论再怎么不用功努力,英语的成绩永远都会挺不错的,用句通俗的讲法应该就算是“吃老本吧”,忽然一下子来到美国,我第一次在语言上受到了挫折。
这完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我所熟知的“教科书”式的“标准”英语,在真正的这个英语国家反而一文不值,我甚至张不开嘴,这可真的让我吃尽了苦头。
众所周知,军校里讲究的是整齐划一,每天的时间表都是被安排好的,可是那个时候,我却什么也听不懂,再加上我们的教官是清一色的英国人,操着很重的英国口音,如果稍微有个什么计划上的变动,比如改穿别的制服,或者紧急集合什么的,我是完全听不懂的,而且我第一个室友又是别的连队的,基本上帮不了我(因为我们学校是以各个连队为单位活动的),再加上我住的房间并不挨着我所在的Alpha pany同学的房间,所以那段日子,我每当听到广播里传出声音,我就要到我房间的门口看走廊另外一头有没有动静,看到同学穿什么衣服我就要赶紧套上,看到同学往外跑我也就跟着往外跑,而且因为没时间弄床,所以每晚我不敢打开毛毯钻进被子里睡觉,而是睡在整理好的铺盖上面。
那段日子,只要我稍微出任何的差错,我就会被我的学生教官整得很惨。
记得有一次,因为那天的运动量很大,我很累,再加上已经两天没有洗澡了,拖着疲惫的身体,我打算好好洗个澡,也许是太累了,所以我忘记了士官训练期间,我只能洗三十秒的澡,我的学生教官站在浴室外面等着我,但是我却没有在规定时间出来,他冲了进来,站在洗澡隔间的门外面嚷嚷,当时我一句也没有听懂,加上洗澡水的嘈杂声,我甚至没有认出是他的声音。
就这样,我被从隔间里拽了出来,那时候的我瘦瘦的,他一只手就把我摁在了墙上,另外一只手举起拳头,愤怒地和我说着什么,我当时却什么都不能说,因为按照规定新学员不能顶嘴,其次,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因为我完全听不懂他说什么。真的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吃不饱是刻骨铭心的,当哑巴的滋味也好不到哪儿去,想想看,一个陌生的环境,完全摸不着头脑与别人(任何人)都无法交流,正像歌里唱的,什么事都得默默地自己扛……。不过幸好有这么一段经历,强迫着我这个懒散的人每天更加努力地去吸收知识,渐渐地,我和别人的对话越来越多,听力也越来越好,再加上我第一个室友Woody的帮助,我清楚地记得,每天为了锻炼我的写作和室友两个人并排坐在房间里,通过用即时聊天工具聊天,来帮我纠正我的语法问题,然后再让我说出来。
其实有时想起来也挺好笑的,两个人很安静地坐在房间里,大家都以为没准各自在与女朋友谈情说爱呢,可是没有想到原来我们是同在一个屋子里互相之间聊着天,两个月以后,我完全成为了另外一个人,一个经常“语出惊人”的人,到最后我甚至可以模仿我们教官的英国腔,并且用很英国本土的玩笑和他闹。
不得不承认,风雨过后,总是会看见彩虹,努力
过后,总是会有收获,而经历过孤独与痛苦过后,人才会变得坚强。这段“哑巴”的生活,成为了人生一段十分宝贵的经历。
母亲第一次来看我
虽然妈妈没有一同送我到美国读书,但在我经历了六周的军训后,突然孤身“空降”纽约。我并没有收到任何母亲将要来看我的消息,一切都发生的十分突然,我想当时母亲没有亲自送我来美国上学,也是因为怕要经历那份不舍的心情,和那个离别时给予我的痛苦吧,毕竟她是我的母亲,是这个世界上最爱我的人。
不过这次母亲过来看我,是为了给我庆祝我顺利度过了士官训练营,毕竟我曾经的三封“家书”把这个过程写得十分的恐怖。
说实话,这么多年过来,每当我想起在教官办公室看到母亲的背影的那一幕,一切的一切都历历在目。
那是在我士官训练营结束之后不久的一天,我刚下课回来,同学们和我说教官刚才广播找我,我当时还挺紧张,因为一般教官广播找人,只有坏事没有好事(我所说的“坏事”一般指被命令打扫宿舍楼,被抓到违纪,被派去当值班士官等等)。
心里怀着无比沉痛加无奈的心情,我来到了教官的办公室,我似乎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等一等,不可能吧,这人应该不是我心里想的那个人”,但看着这张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脸,我知道,这个人是我的母亲。
“孔先生,你可以走了”我的教官对我说,
“什么意思?”
“我放你三天假陪你妈妈到处转转”
“那上课什么的怎么办?”
“这么美丽的女士难道没有上课对你来说更重要么?”
我笑了,得寸进尺地说“那好吧,我的作业你也帮我做。”
于是,三天的假期开始了。
费城的春天,乍暖还寒,我们坐双层敞篷的旅游大巴,穿行于大本钟、博物馆、街区画廊,说真的我也是第一次逛费城。
母亲一路上目光都在我身上,我也给母亲讲述着这一个半月以来发生的事情,我是如何从一开始给母亲写三封信要退学,到后来成为这一届最快从新兵训练中毕业的学生,这个过程是我一生会珍藏的回忆,因为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我变得越来越坚强,因为所有的问题都要自己解决,每过一关就有一份成就感,这种感觉支撑着我,遇事不再轻易放弃,而是去努力地寻找一个解决的方法并且给予自己一个让自己不后悔并且满意的答案。
我是一个爱哭的男生,似乎从小我的泪腺就比别的男生更要发达许多,这同时也让我成为了一个很感性的男生,所以这也就意味着我并不是一个很坚强的男生。就在新兵训练营期间我曾多次落过泪,但我告诉了自己,不可以让自己的泪水白流,而且我也不能这样一直下去,所以我选择了变得坚强,而正是靠着这个决定,让我坚持了下来。似乎费城再雄伟的博物馆,再美丽的城市布局都不够吸引母亲和我的注意力,而更多的则是我给母亲讲述我的生活。
短暂的三天就这么过去了,母亲要回国了,着实有些依依不舍,尽管我从小学开始就住校,但是就在这短暂的三天过后,忽然我又一次地感受到了小学第一天上学时那份不愿意离开家人的感觉。记得刚上小学,我哭着喊着追着妈妈跑,根本就送不进校门儿。
把我送回学校,妈妈叫我当翻译,她要和教官聊一聊:
母亲问:这孩子在学校表现怎么样?
教官想了想答:这孩子原来只有一两个朋友,现在他有很多的朋友。
母亲点了点头,若有所思。
这些年来她常对别的家长讲,我们问孩子的表现,在中国家长和老师的潜台词都是指学习成绩,我们只关心分数。而孩子将来无论干什么,最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母亲看到墙上张贴的军官名单问教官:这上面没有孔一诺的名字,是不是他做得还不够好?
教官笑笑说:那是一个过时的名单,新的名单上他已榜上有名了。
天啊!我心花怒放!要按中国观念,我妈这是在给我“要官”了,但是美国不一样,美国的格言是: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一直以来,母亲总想让我走和别人不同的路,我妈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跟着习惯势力走,无论什么事,她都会变出个花样来,打个“擦边球”什么的,自从那次被戴上了“二百五的妈”帽子,她压根就没想摘下来,在充分地比对了同事和朋友们的孩子后,她的结论是:只有当妈的“二百五”一点儿,才能给孩子更多的空间,因此好儿子出自二百五的妈!从小到大,她得出结论:不希望我走“独木桥”。所以母亲想,既然来了军校,就一定要闯出个自己的天地。
母亲和我又在宿舍楼外面坐了一会,不说话,但握着我的手,我顿感浑身充满了力量。
终究要有分离的。我知道母亲上车后一直回头看着我冲我摇手,而我也一直目送着母亲直到看不到车很久才转身离开。
短假期的AA制同居
这种事情相信大家并不陌生,放假或者出去旅行,大家经常会为了省钱,所以凑一凑一起住在一间酒店房间。而且加上我们学校放假的时候如果想要住校也需要交钱,所以我们大家都会选择出去旅行凑酒店房间住。如此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事情,我相信大家一定也不以为然,甚至会想:你为什么要写这个?
的确,大家约定好一起住在一个酒店房间,两三个人,三四个人住在一个标准间或者套间这没什么,但是你见过一个房间里住十几个人,二十几个人么?
这是我入学第二学期的感恩节假,母亲的一个朋友在费城一个酒店当经理,所以我每次放假,如果不去别的地方我就会住到他的酒店里,而且经常因为他是总经理所以会有给他预留有免费房间,我经常去那里“蹭住”。
他的酒店地理位置很好,在费城本杰明富兰克林大道的拐角处,右边是Love Park的大喷泉,前面和左边被费城的博物馆区包围,所以我很喜欢那里,再加上他的酒店是个商住酒店,房间里都有厨房,想开火的时候
还可以做饭。
由于这次我是和另外一个男生一起住在这里,所以我没有麻烦人家自己订了房间住了过来,房间还好,只是这次是背对着我喜欢的博物馆区。
那天因为很累,所以我和我这个哥们睡得很早,但是我记得在我睡觉之前我接了一个电话,是一个韩国同学给我打来的,他知道我住在酒店,就问我能不能过来一起借住一晚,我当时就痛快地答应了,结果没想到这简单的“可以”却引来了祸水。
我当时睡得很熟,所以朋友帮他们开的门,在睡梦中,我忽然闻到了一股食物的味道,朦胧之际我听到了韩语,我知道是我朋友来了,就从床上起来想礼貌性地和他打个招呼,结果我看到在厨房外面空旷的小小的地方,坐了一群人,围着一个锅吃面呢!
韩国人在国外都很“抱团”,一切行动都喜欢一起进行,其实这点中国人也是一样。我数了数,一共八个人头,还好每个人我都认识,都是我们学校的同学,大家和我打了个招呼,转过头去就继续吃自己的了,有说有笑的还挺热闹!
过了一会儿吃完了,其中一个年纪大的过来和我说:“孔,今晚我们不会在你这里过夜,不过还是谢谢你让我们呆了一会。”
就这样,他们收了摊就走了。我这还没琢磨过来情况呢,门又响了“铛,铛,铛”三声,我问:“Who is this(谁啊)”
对方说:“It’s me!!”
我心里想:这个“是我”意思可就多了。
为了安全起见,我看了看门上的‘猫眼’,原来是学校的同学,“可是他们来干什么呢?又是怎么知道我住这呢?”
带着满心的问号,我开了门,他们进来后连句“你好”之类的话都没有,推开我还带了句:“what took you so long??(你怎么这么慢?!)”然后十*个人就进来了,第一个进来的还摆了个“大字”躺到了沙发上。我更不知道怎么回事了,合着他们来这是回自己家了!
我问了问和我一起住的朋友,才知道原来这些人都是他叫来的。
就这样,房间里到处都是人,大家一起渡过了一个“横七竖八”的夜晚。
后来我想:这大概就是游子在外的生存之道吧。
在国外,你真会遇到流离失所的恐惧。
对于这部分的记忆,到现在已经有些模糊了,甚至有些部分可能是我自己杜撰出来的。我只记得那天纽约下着小雨,我穿着校服站在约定好的地方等着我的好朋友松松哥过来接我。那时的纽约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同样也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充满惊喜的城市。
街上熙攘的人群,没有一个我认识的,突然间让我有了一点怀念自己故土都市的感觉。眼前的纽约就像一个巨大的竞技场,我要独自面对了。
在美国上学,有许多短假,例如春假、宗教节日等,刚到美国的时候,我甚至很害怕这些假日的到来,因为同学们大都离校了,而我无处可去,倍感凄凉。
终于,我在北京很小时见过的妈妈朋友的儿子松松哥,他捡起了我这个小弟,他已经在美国定居,并且买了自己的房子。说到松松哥,我还得多说两句,据他自己夸耀,他在北京上学时,各门功课也就是门门功课从未超过过15分!并且有相当可信的证人,他的女友林林姐姐向我证实了该成绩的真实性。但是到了美国,他不仅考入了著名的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并且拿到了全额的奖学金!他是怎么做到的呢?林林姐姐说:这是因为美国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与中国不同,中国注重“深度”,而美国更注重“广度”,因此思维灵活富于联想的人在美国好混高分,死读书的人反而拿不到高分。我有个例子,一位从国内来的“高材生”,一字不差地背下了教科书,美国老师给了她个“零”分,怀疑她考试作弊,她委屈得掉泪,还打了官司,但分数到最后也未能“纠正”。他们的经验值得在留学中借鉴。
话说回来,我 要去松松哥、林林姐家打发我的短假期,美国不象中国串串门很平常,你要去别人家必须事先电话联系好,得到允许,否则会很尴尬。
我环顾着四周,不敢离开指定地点半步,生怕朋友来了找不到我,而且那时我也没有电话,万一联系不上,孤身一人的我,也许会睡在街头吧。干吗要上美国来受这份“洋罪”!
这时,雨越下越大,我躲到了一个街边杂货铺的屋檐下,心里一阵胡思乱想,越想越怕,时间也好像停滞不前了,正在这时,一抬头看到了好朋友的身影,忽然有一种仿佛见到了亲人一般的感觉。
其实许多年以后,当我回头看看以前发生的事情,和当时的自己,才发现原来那时胆小的我才是最真实的我。现在我是“高级军官”,处处突出自己的“硬汉”形象,部下才能服我,也许是经历了成长的道路,让自己学会了伪装。当年我是多么地需要有人来拉一把呀。那个曾经在下雨的傍晚独自等待朋友的自己。
。 最好的txt下载网
我吹牛是哥伦比亚大学的
这段回忆说来是惭愧的呵,因为我是个冒充的哥大学生,并且为此还保留着一个哥大的学生证。
其实只是第一个在美国的暑假没有回家,而是去了哥伦比亚大学上了暑期的语言班罢了。但虽然我只是在那里呆了短短的一个半月的时间,但是我却已经被这所历史悠久的世界名校给深深地吸引住了。这也是为什么后来我选择了来纽约完成我的大学,就是因为心里一直有一个想要进入哥大的梦想吧,虽然进不去,但时常来这里看看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哥大这个学校并不大,主校区是一个四四方方的校园。按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