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于康熙末年 [校对版]-第8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姐姐与王爷前几日打发管事回京送寿礼,应该还没回盛京,让曹元安排个人,等万寿节后同那管事一道去盛京去采买就是,正好也多采买些山货、野味回来做年礼。”曹颙道。

雍正同康熙不同,登基四年多,都在京里,不曾北巡避暑。蒙古王公,都是轮班进进京或者遣子弟进京陛见。先皇差不多年年都要到关外避暑,关外的山货与野味便随之遍及京城。这几年皇上不出关,世面上的山货与野味也稀缺起来。

初瑜应了,曹颙换上大毛衣裳,罩上补服,夫妻两个相伴出来,到兰院给李氏请了安。

陪着李氏说了两句话,外头天色渐亮,时间差不多了,曹颙便出门。今天是户部御前轮班,不需要先到官署,他直接骑马到了宫门外。除了张廷玉外,其他几位侍郎已经到了,正在太和门前候着。见到曹颙,几人忙上前见过。曹颙拱拱手,还了半礼,便站在几位侍郎身前。除了几位侍郎,太和门外,还有些递了牌子请见的外地督抚。其中大半都是曹颙认识的,其中就有唐执玉同李绂。这两人同是直隶官,又是上下级,就站在一处。

按照规矩,皇上在用过早膳后,会先传这些递牌子请见的官员,最后才轮到轮班大学士与六部官员。

就在曹颙拱手为礼,同几位督抚见过时,便就远处走过两人。为首的是内侍装扮,后头跟着的正是仰着下巴、耷拉着嘴角的田文镜。

一时之间,众人都望过去,却是日光各异。

他容长脸,面色紫红,额头上是深深的抬头纹,眯着眼睛,面向有些刻薄,身上穿着松松夸夸的补服,看着很是单薄,不见什么官威,倒像个倔强的老农。

走出太和门,他的脚步顿了顿,看着李绂冷哼一声,才对其他人拱拱手,大踏步离去。

曹颙见状,有些无语。

田文镜现下只是河南巡抚,。有风声说要加封总督,可毕竟还没有加封。

也就是说,门前这些人,除了唐执玉还有另外一个侯见的巡抚外,其他人都比田文镜品级高。

田文镜这般托大,果然引起众人侧目。

众人都望向李绂,李绂不由露出几分苦笑。

看来自己同田文镜之争,皇上已经有了定论。而且这个定论,还是向着田文镜的,否则他不至于这么得意。

他能想到这点,自然也有人想到此处,便有人抱着看热闹的心思,小声议论。

那个引田文镜出来的内侍果然“不负重负”,传口谕,传召李绂陛见。

李绂随着那内侍进了太和门,背影挺着直直的,竟带了几分悲壮。

曹颙则是看了唐执玉一眼,唐执玉正看着李绂的背影,面上带了几分担忧。

换做旁人,曹颙会疑其作态,毕竟现下李绂督直隶,正是唐执玉的顶头上司。

可眼前之人是认识了十多年的唐执玉,曹颙相信这份担忧之情之真。

转念一想,他也就明白唐执玉担心李绂的缘故。

李绂与唐执玉之争,并不单单是两人的义气之争,还是科班正途官导纳捐杂牌官之争。

唐执玉亦是进士出身的正途官,希望李绂能在这次御前官司中获胜也是人之常情。

同僚这些年,曹颙也瞧出来,唐执玉对于杂捐与正途出身的下属面上看着差不多,实际上还是差别对待。对于前者更防范些,对于后者则是更器重些。

他如此作为,曹颙也能理解。

那些科举出身的官员,打小被圣贤书影响,多还蒙着一层遮羞布,爱惜名声如爱惜羽毛一样;杂捐出身的官员,不是权贵子弟混履历外,就是chi裸裸抱着贪墨的念头来的,成才者少。

李绂去了足有两刻钟,回来的时候脚步依旧坚定,脸色儿却有些泛已经是卯正二刻(早晨六点半),还不见张廷玉的身影。曹颙心里有数,八成张廷玉现下就在御前。李绂离去后,雍正又传了两个官员,才轮到唐执玉。

进了养心殿,雍正正坐在龙椅上,面前左右侍立着几位大学士与十三阿哥,张廷玉正在其中。

曹颙与几位侍郎上前两步,跪请了圣安,而后才退到一旁。

开放海禁与发展海贸之事,由曹颙亲自递上折子,报禀此事,雍正早已看过,现下又经过部议,自然顺利通过。

接下来,又由两位侍郎,分别禀了户部其他几件政事。

整个朝议下来,也不过半个时辰的功夫。

这都是拖了张廷玉这个大学士的福,他分管户部,又兼户部尚书,将主要精力多放在户部,使得户部鲜少有悬而未决的公务,朝议自然是顺当许多。

从养心殿退下时,张廷玉并没有随同众人出来,依旧留在御前。

殿外,吏部两位尚书不知何时到的,正在候着。

不是吏部轮班,吏部两位尚书齐至?

曹颙心里疑惑,止住了脚步,拱拱手同两位尚书见过,才带了几位侍郎出宫回了衙门。

还有三日便是万寿节,真要是升迁加恩的旨意,也不会这个时候传召吏部尚书。

曹颙心中隐隐有些猜测,却又觉得不可思议,便埋在心中,静观其变。

当天下午,蒋坚便到曹颜面前,转述了刚听到的大新闻:李绂迁工部右侍郎,田文镜晋河南总督。

李田之争,尘埃落定。

田文镜全胜,李绂惨败。

直隶总督与工部右侍郎,都是正二品,可却是不可比的。

前者是天下首牧,后者六部中排行最靠后。

一个是炙手可热,一今是冷衙门副京堂。

雍正用这种干脆利索的方式,表示着他对田文镜的恩宠与支持。

“还有消息说,待过了万寿节,唐大人的‘署’字就要摘了。”这一句话,蒋坚却是压低了音量。

先前…,唐执玉同直隶总督失之交臂,蒋坚也曾为他抱过不平。现下这个境况,对李绂来说是够倒霉,对唐执玉来说却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曹颙将进京陛见的督抚在心里过了一困,点了点头,心里也觉得当是如此。

唐执玉那边,许是早晨在御前便得了口风,神色才会那样复杂。落衙之前,曹颙又交代一番。

明天是裕亲王府上门下大定的日子,曹颙要往东府,同曹项一起待王府来客,要迟些才能到衙门。

回到府中,府中已经有“不速之客”候着。

扎萨克图汗王府长吏苏德来了,正在客厅候着。

曹颙听曹元回禀,挑了挑嘴角,没有立时去见客的意思。

他先去兰院打了个转,而后回了梧桐苑,换下补服,穿上家常衣服。

·客人已经走了?”因苏德是喀尔喀的人,所以初瑜颇为关注。

“没,先晾晾他。”曹颙随口道。

初瑜见他心有成竹,不由莞尔,道:“莫不是十六叔同十七叔那边通了气,在理藩院卡他?”

曹颙点点头,道:“八九不离十,要不然这个苏德怎么急着上门,连礼数都不顾了,做了‘恶客”。

想着十六阿哥对恒生的热心,初瑜心里不由有些泛酸,道:“怎么感觉照看恒生这些年,到头来要被十六叔抢走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

到了前院,就见苏德忧心碌碌的神情,坐在客厅的椅子上发呆,连曹颙到了都没发觉。

“苏大人。”曹颙唤了一声,走进客厅。

苏德醒过神来。忙站起身来,道:“曹大人……”

两人见礼,宾主落座,曹颙吩咐小厮重新上了茶,方道:“衙门里抽不开身,耽搁的有些晚,倒是劳烦苏大人久等。”

苏德忙起身,道:“下官不告而来,实是冒昧,这里跟曹大人赔罪了。”说着,已经做了长揖。

他五大三粗,偏生做这斯文礼节,看着很是笨拙可笑。

曹颙摆摆手,道:“苏大人不必如此,我这府宅,也不是什么显贵地方,以你我两家的渊源,尽可来得。”

见他话间有亲近之意,苏德忙道:“就是,就是,若非如此,我们世子爷也不会嘱咐下官,多来拜见曹大人。”

曹颙端起茶,吃了一口,嘴里也是客气话。这回苏德倒是没有兜圈子,直接带了几分恳求,说明了来意。

原来,今日理藩院那边,十七阿哥穿见了苏德,问起扎萨克图汗王近支谱系之事,还专程提及两个同老汗王血缘关系比较亲近的两位王孙的情况。

话里话外,流露出的信息,喀尔喀扎萨克图汗王府旗,除了苏德,像是还有人进京。

苏德急得不行,见过十七阿哥后,想要打探,却是找不到门路,无奈之下,只好再次到曹府。

曹颙听了,道:“袭爵之事,本就是朝夕之功。苏大人进京才半月,不必太心急。”

苏德抬起头,见曹颙神色不惊的模样,心里不由懊恼。

难道还真要托个三、五月,乃至三年两载不成?

“曹大人,不看旁人面上,只看霖少爷。我们世子爷最疼霖少爷,这回霖少爷去喀尔喀,住的日子太短,我们世子爷还深为遗憾。等世子爷袭了爵,少不得要进京一趟,到时父子也能团聚。”苏德甚是“情真意切”地说道。·‘父子”?曹颙想着恒生在喀尔喀受的委屈,挑了挑眉……

汗。欠债四千了。尽快补。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为了月底的胜利,小九恳求保底月票。保底月票,保底月票,投给小曹吧。

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世事难料

见曹颙没有准话,苏德心里已经开始问候曹家的祖宗八代。

想着数次到京城的见闻,他明白过来,只靠自己空口白牙求人怕是不成。

毕竟论起来,曹颙是有恩于汗王府,并不是汗王府有恩曹家,没有因为对方是恩人,就平白使唤的道理。

只是汉人真是虚伪,想要好处明说就是,还要装作谦谦君子。

他心里生出鄙薄来,面上却越发恭敬,从袖子里掏出一张礼单,起身道:“瞧下官一时着急,差点耽搁了正事。听闻过儿日便是贵府太夫人寿辰,下官代世子预备了寿礼,还请曹大人不要嫌弃礼轻。”

这一句话,就将给曹府的孝敬说成了寿礼,将他上门来央求,说成了是拜寿。

转得有些生硬,却也是使得曹颙不好回绝。

曹颙似笑非笑地看了苏德一样,倒是J!有些佩服他。

“世子有心了,苏大人亦辛苦,曹某替家母谢世子的寿礼。”曹颙使人接了礼单,对苏德道。

苏德见曹颜面带笑意,已以为自己搔到他的痒处,心里懊悔万分。早知如此,就该痛快来送礼,说不定事情已经有了眉目。

他不由胡思乱想,想着自己是不是谭去趟果郡王府。

在京数日,他已经打听清楚,如今掌管理法院的这位王爷,虽是郡王,可甚得皇帝倚重,去年开始食亲王俸禄,怕是用不了两年就要晋亲王。

只是往曹府送一次礼,都要数千两耗费,要是往王府送礼,这个尺度掌握不好的话,说不定不能成事,反而会适得其反。另外,也缺引见之人。

“现下王公大臣都忙着万寿节之事,顾不上苏大人这边也是有的。苏大人稍安勿躁,等万寿节后,说不定就有消息。”曹颙端起茶盏,淡淡地说道。

到底是给出了盼头,苏德立时满脸欢喜,甚是感激地谢过,方告辞离去。

出了曹府,他的笑容消失不见,面上露出一丝凝重。

世让他避过曹家在京城候袭爵旨意,自己如今这般行事却是违了世子心意,可是又有什么办法……

曹颙拿着礼单,回了梧桐苑。

茹梭的礼单上写得很简单,尺高金佛两尊,金玉如意各一柄,银壶银餐具四套。

“咦?”初瑜看了礼单,佛像如意那里还不觉得什么,看到银壶银餐具,不禁道:“这么多银器?若是真同,悼生带回来那样好,府里倒是可以少打些银器。”

恒生带回来的东西中,也有四套银器。恒生对这些都不上心,全部都入了库房,将册子奉与初瑜。初瑜想着这些都是恒生生父所赐下的,便仔细替他收好。现下看到礼单上多出四套银器来,她却是不由有些心动。

京城王公府邸,金银器都是常见的,看平素里真拿这个使唤的人家有限,多是招待贵客,或是祭祀时用。

不止是送妆时体面,也为了往后在蕃家日子过得不凑手时,化了用也便宜。

真没恝到,蒙古那边的银匠,竟比京里的银匠手艺还精致。

苏德的礼单是先送到曹额手上的,等他离开曹府没多久,“寿礼”也使人送到曹府。

按照惯例,曹颙与初瑜先将寿礼送到兰院,让婆婆过目。

旁的李氏没有在意,那两尊佛像却是使人抬到眼前,多看了几眼。

这佛像同府里的佛像迥异,并不像常见的释迦摩尼或者观音、文殊菩萨之流。

一个是薄衣露体的女菩萨,扭着腰胯,站在单层莲台上;一个则是牛头人身的怪物,踩踏在水牛中,手中挥动着白骨。

李氏“啧啧”两声,指着那女菩萨,问曹颙道:“这是观音菩萨化身?看着有些像是绿度母,颜色儿却不对。”

世说观音有千手千眼,万千化身,世面上出现的女佛像,多被冠上观音之名。

曹颙点点头,道:“虽不是绿色,却呈少女之态,一头二臂,双手又持着莲花与结节,正是绿度母。”

李氏闻言,神容一肃,对着佛像拜了拜,又看向另外一尊。这一回,她却是认不出。

曹颙曾在避暑山庄那边的喇嘛庙里见过,便道:“这是藏传佛教里的护法神降阎魔尊,若是在寺里,身后还会立一尊明像,手里捧着盛了鲜血的碗。”

“怨不得觉得眼生,原来是黄教的法相。”李氏说觉得这佛像看着凶,却也不敢懈怠,还是恭恭敬敬地拜了一拜。

到底是看不惯,她便吩咐初瑜将佛像收了。剩下的两柄如意,她仔细看了看,让初瑜待金的收好,留下玉的道:“正想要寻一柄如意给四姐添妆,这个正好。”

至于银器,李氏没有留。

她这边有几套内造的银器,都是压箱底,鲜少用的。

“四妹妹一套,妞妞一套,剩下两套先留着。”初瑜看着那些银器,心里盘算着,甚是满意。

虽说礼单上只写了银壶锒碗筷四套,可实际上每套银器都有上百件,用来添妆再体面不过……

次日,因四姐下定之事,曹颙没有去衙门,直接同妻子带了几分孩子,去了东府。

曹项也从衙门里告了假,准备齐当,就等裕亲王府来人。

广禄生母、嫡母都不在世,说起至亲长辈,只有兄嫂二人,就是现在的裕亲王与福晋,年岁也不过是二十五、六这样。

下定之事,本当这两人操办,可这两人身份显贵,未必亲至,多半是请宗亲出面。

初瑜去内宅陪兆佳氏了,妞妞与夭慧则去了四姐处。

三子是已草裕亲王保泰,今年四十多岁,膝下就已经有了二十来个阿哥,十多个格格,在宗室中子孙最成。

保泰即被夺爵,这一支遭皇上厌弃,广灵当不会那么不知趣,请他们出面来料理弟弟的亲事。

剩下的,就不好说了,所以曹颙与曹项也猜不出到底会是谁来。既是宫里拴婚,这下定也不过是是个过场。

曹颙不由皱眉,曹项也带了几分不安。原本两家商定好的时间,就是今天上午。现下眼看就要到中午,还不见王府人的影子。“大哥,要不使人过去打咏打听?”曹项忍不住问道。

曹颙摆摆手,道:“再看,广禄不像个不懂事的,即便真有事耽搁,也会打发个人过来……”

话音未落,便见管家进来禀道:“大老爷,四老爷,裕亲王府三阿哥未了。”

这“三阿哥”说的就是广禄,他现下还没有封爵,又没同四姐成礼既不能称爵,也不能称姑爷,众人便按排行称呼。

曹颙与曹项对视一眼,心里都觉得纳罕。

难道是广禄兄嫂对这门亲事不满,否则怎么会让广禄自己来下定?

兄弟两个起身,亲自迎了出去。

曹府门外,只站着一人,就是广禄。穿得是簇新的衣裳,可额头都是汗,身上也皱巴巴的,靴子上也满是泥泞。

他神情有些惶恐,周身竟带了几分狼狈。

见曹颙与曹项亲自出来,广禄忙上前,拱手道:“见过两位兄长。

到底因何缘故,使得王府没了动静,需要广禄亲自跑过来?

事一一r一一一”

广禄满脸通红,长揖道:“实在是王府有事,下定之事怕是要耽搁几日,还请两位兄长恕罪……”

曹颙与曹项的脸色儿,都不好看。

曹项已经忍不住,忍着怒气道:“婚姻大事,岂是儿戏?到底有什么了不得的大事,连这个也顾不得了?”

曹颙心中亦是怒极,却还有几分城府,按捺住怒意,冷冷地说道:“比你的亲事更重要,莫非是关系王府存亡之事?”

他只是心中不满,随口这么说,毕竟广禄身上穿着打扮还正常,若真是王府遇到白事,那装扮上就显出耒了。

广禄闻言,却是一愣,望向曹颙的目光,带了几分恳求:“莫非大哥听到了什么消息,还请大哥指教……”说到这里,他已红了眼圈。

曹颙神情一禀,道:“到底怎么了?”

曹项也顾不得生气,望向广禄,带了几分担忧。

广禄哽咽道:“皇上今早派人拘拿了我二哥,还使人囹了王府。王府里乱成一团,自然也顾不得下定之事。只有我记挂此事,怕兄长们干等着担心,跟看守王府的护军央求了半响,才得以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