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战演义-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都吃了亏,东北之役丢了东三省,日本军阀还炮制了一个满洲国;一二八战役订了个《上海停战协定》,长城战役成立了一个冀察政务委员会,形成华北特别区,这两次吃亏的惨痛教训,我们应该实实在在地记取,因此此次保卫淞沪,我们定要先机制敌。”张治中除在军事上作了一些动员,和以常备师充当保安团加强上海防卫外还在舆论上作了大量宣传,以鼓动民众与军队合作。共纾国难。张治中在鼓励京沪杭地区的卫国将士的文告中写道:“此时我民族已面临于最后关头,此日我人亦陷于生死线上,光荣神圣的民族生存之血幕必且展开,兹特揭橥要义,为本区将士同志告期以忠勇坚毅,共迎行将到来之无限艰苦,但必有无限希望的岁月。自甲午一役,失地损师,我同胞忍辱负重,而徒抱复仇雪耻之愿者,殆已四十余年矣。乃敌自此更逞淫威,肆其凶险,蹂躏我主权,占领我土地,荼毒我人民,本其岛国野心,妄标大陆政策,鲸吞蚕食,肆无忌惮,攻城掠地,何日之无?因之九一八之血迹未干,一二八之屠杀顿起、长城之役甫停,察绥之变旋作。含垢忍辱既巳六年,创巨痛深,几难终日。兹复驱师启衅,扰我平津,更且大举动员,图占察冀。
然后挥师南指,侵我中原,跃马而行,纵横朔漠,以遂其逐步吞噬之迷梦。我最高统帅所以认为最后关头,抗战到底以求最后之胜利,而举国人士所以奔走呼号,誓死不能退让者,正以此耳。“我全军将士,誓雪国耻,不怕死,不怕敌人,信仰中央,爱护袍泽,长期苦斗,百折不挠,实行连坐法等,作为京沪杭地区全体将士的精神教育和纪律教育的基础。”张治中在告京沪杭地区民众书中除提高亡国灭种之警觉及剖析敌国实情外,还讲明了这一战争的意义,发动民众尽力与军队合作。请列位看官细看。
“凡我民众,无分男女,无问老少,智者尽其能,勇者竭其力,以绥靖地方,杜绝奸究。厉同仇敌忾之气,坚至死靡安之心,以听命于政府。则虽不擐甲胄,不执干戈,不冒矢石,而其贡献于国家民族者,实则伟大莫与伦比矣。至于体力精壮。英勇果敢之同胞,愿为父老之前驱,愿作本军之后继者;精警有为,熟悉敌情,能扑灭无耻之汉奸,能肃清敌方之间谍者,抑或有他一技长,愿以供战争使命者或编入地方组织,或隶属部队机关,不患无效命之机,不患无杀敌工具。昔孙武子以吴兵覆楚,阎应无以江阴抗敌,东为人才文物荟萃之区,标忠英勇之士。悲壮激烈之操,史不绝书。揆之十步芳草,十室忠信之义,市井田畴动多壮士。必有闻风兴起者。自由之葩巳胎,独立之旗高举,为民族之英雄,抑为子孙之罪人,绝不自择。唯我亲爱同胞,共勉前程,共纾大难,时乎不再,凛凛勿念。”
随着虹桥机场事件的发生,中日双方在上海发生战争已成定局张治中密切关注着日本政府的动态,当获悉日本参谋本部,八月十二日会议决定起用退役军官松井石根大将,并以两个精锐师团组成派遣军时,预测到大战已迫在眉睫。遂决定按军事委员会之部署于八月十三日拂晓前实施对虹口,杨树浦日军的攻击,并准备以扫荡的态势,乘敌不备一举将敌在上海之主要兵力击溃,完整地控制整个上海,不料正在此时,通往军事委员会的电话铃响了,张治中急忙拿起话筒,只听话筒里面传出的是“不得进攻”的命令,张治中急了,对着电话喊道:“我军业已展开,攻击准备也已完毕。”“无论怎样,也是不得进攻。”“什么缘由?”“原因可能是外交使团为避免上海作战,建议中国政府将上海改为不设防城市,现在外交部正在研究”。张治中愤怒地对着电话另一端喊道:“以往的失败都是因为敌人抢占先机难道我们就不应该吸取以往的教训,不抢占一次先机,非要等着挨打吃败仗不成。”说完,也不待对方说什么,放下电话,口内连连唠叨着“可惜啊!可惜喽!!弄不好又是糟透喽!!!”
南京——中国政府的最高统帅部阻止了张治中于八月十三日拂晓向日军发动进攻先机制敌的决策,张治中只好下令,准备向日军进攻的部队放弃攻势准备,密切注意日军动向。对日军采用防守态势。战场中“主动”对于对垒的两军来说十分重要,任何一方总是想自己抓住“主动”,把“被动”留给对方。可是战场中的态势瞬息万变,而所谓的“主动”和“先机”都是相对的,都会稍纵即逝,都会随着时间地推移在变换,这就要看指导战争的指挥员能不断适时地寻找“先机”和“主动”并牢牢地把握他。就在张治中向各部下达改攻势变防守的命令后不久,八月十三日九点十五分日军陆战队一部越过租界,到宝山路北四川路布防,并沿四川路、军工路一线发起攻击。同时海军炮舰猛轰八十七师、八十八师防区,两师被迫还击。下午四时,日军复行炮击,并以大量步兵进攻驻防于八字桥,江湾的淞沪警备区保安队,战事在逐渐扩大。
张治中对新闻界谈话说道:“日方军舰突以重炮向我闸北轰击,炮声彻夜不绝,我方以镇静态度应付。从未还击一炮。现日方又大举从海陆进攻,我为保卫国土,维护主权,决不能再予容忍。事至今日,不得不以英勇自卫之决心,展开神圣庄严之抗战。在隆隆的炮声中,淞沪会战拉开了序幕。欲知松沪会战情况,请看下回分解。
第三十七回 图扩张松井欲大战,谋保国中正思编红
却说日寇八月十三日下午四时,再次主动向中国守军发起攻击的消息传到南京。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闻听大怒道:“日本政府全系奸猾之徒,昨日还向英、法、美、意四国控告中国违反一二八停战协定之规定,请英法美意四国政府斡旋,缓和上海之紧张局势。因此英法美意四国为之调停,建议中国政府划上海为不设防城市。中国政府本打算本着息事宁人之初衷,接受英、美、法、意调停之建议划上海为不设防城市,孰料今天就向我发动全面进攻,真是可恨!”稍停又对冯玉祥言道:“三战区的任务应是以保卫政治,经济要地南京及诱使敌人消耗为目的,初期以优势兵力,围歼上海市区之敌。待其主力向上海地区集结后即改取守势,利用既设之国防工事实施逐次抵抗,打破其速战速决的战略意图。”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三战区司令长官冯玉祥言道:“区区日本,凭三岛之众,如此猖獗,实乃欺人太甚,倘不严厉教训,我堂堂中华尊严何在,我等颜面何存,真愧立于天地间也。”军事委员会参谋总长程潜言道:“日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为保淞沪安全还需派兵加强上海防务为好。”蒋介石听了程潜的建议,背着手在室内踱了一圈来到冯玉祥面前,言道:“焕章兄身为第三战区司令长官,请到上海实地指挥,为避免事态扩大时兵力不够,再调刘建绪集团军归你指挥,一为加强三战区实力,迅速将侵入淞沪之敌陆海军及空军在陆上根据地扑灭。以备敌陆军再来之时应战,同时对江浙沿海敌可登陆之地区迅速构成据点式之阵地,阻止敌登陆或将其歼灭之。”副参谋长白崇禧建议道:“日军攻守时均常采用立体战术,我当也效仿日军以陆海军协同作战,力争将日上海驻军一举歼灭。”“一举歼灭倒不必要,我要将上海变为对日作战的泥沼,以优势兵力造成围歼上海之敌的态势,诱敌兵力向上海集结,既可避免敌向华北投入大量兵力,甚至还可促其抽调部分兵力转用于淞沪战场,从而以解华北之危,并可阻挠其向我腹地分兵的计划。当淞沪战场形成之时,而我即可避免向华北分兵鞭长莫及之累,而就近将兵力转用于淞沪,同时利用既设之国防设施对敌构成大量杀伤,而迟滞敌人的进攻,打破日本政府速战速决的方略,通知海军,封锁江阴,空军明日轰炸。”顿了一顿又接着说道:“给张治中发电”,说罢口授电文:“文白,已令海军封锁江阴,空军明日轰炸,你部明日全线出击。”八月十四日,淞沪地区阴雨霏霏,中国空军冒雨飞抵上海日军阵地上空实施轰炸。吴淞口,黄浦江上以及市区日军的水上目标和地面设施纷纷中弹,地上浓烟笼罩,水面水柱冲天。日军舰艇一面对空还击,一面做着S型的规避,日军舰队司令官长谷川清急忙下令:“命令歼击机迅速升空拦截,把中国飞机打个稀巴烂。”顷刻间,日机四十余架同时升空,分成两翼向空中二十余架中国飞机急袭而来,同时地面炮火助攻,企图阻止中国飞机攻击。中国空军虽成立不久,但作战技术却很娴熟,左冲右突,击落日机二架,击伤日机一架,炸伤炸沉日军舰艇十余艘而自己却无一伤亡。下午三时,第九集团军司令官张治中命令各部向日军发起总攻。炮火集中轰击日军据点,左翼八十七师进攻日军俱乐部,海军操场,沪江大学,公大纱厂等阵地。右翼第八十八师向日军坟山,八字桥,法学院,虹口公园等据点进攻。中国军队勇猛的攻击使日军伤亡惨重,经日不息的战斗不仅消耗了日军大量的装备,也沉重的打击了日军的士气,只好放弃了挑起战斗时所掌握的主动权,对中国军队停止了进攻而凭借多年经营的坚固据点,面对中国军队的两翼包抄,采取陆海空联合立体防御战术负隅顽抗,等待援军。日军采用这一战术进行防御倒还真灵。中国军队虽然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一时也很难攻破日军的防御体系。
上海战事的扩大,中方大规模地全面向主动发起进攻的日军奋起还击,使驻沪日军陷于全局被动的危险境地,日本政府迅速作出反应,十五日东京,首相近卫文麿紧急主持召开内阁会议,近卫文麿在内阁会议上说道:“帝国政府决定放弃以前不扩大的方针,筹划战时形势下所需要的各种准备对策。”今日日本唯一之途径,为痛击中国使之屈膝,而不再有主战精神,陆相杉山元大将在内阁会议上说道:“八月九日,中国军人在上海一反常态,率先向帝国军人开枪,射杀帝国军人两名,虽然是帝国军人挑衅所致,但仍然是一个极其严重的事件,细查中日两国近年来的历次争端,中国军人总是竭力忍让。抢先动武还没有先例,军人是战争的武器,士兵的行为受命于上级,而上级主官的决策源之于政府,因此可以这样认为,八月九日虹桥机场的事件乃是中国政府有计划的利用帝国军人挑衅行为将上海设置为战争的陷阱。加之现任京沪杭警备司令乃是中国政府对帝国一向主战的高级将领,陆军上将张文白,张文白是三二年淞沪作战时唯一不遵中国政府最高当局之命令而擅自率领所部第五军增援蔡廷锴的强硬派。现在其人身为京沪杭警备司令,上海乃其职责领地,其人主战之志必更坚。基于这样原因,帝国政府绝不能等闲视之。”近卫文麿道:“为避免中国政府以淞沪地区为陷阱,作为长期对日作战的战场,使帝国陷入被动的局面,必须加快向淞沪战场增兵的速度和力度,从而实现速战速决的战略。为达此目的,决定将由两个师团组成的上海派遣军改为由三个师团合成,启用已经退役的陆军大将松井石根为司令官,并促其率领派遣军立即赴上海增援。”
却说松井石根大将,一生好武,惯喜争战,嗜杀成性,素有杀人魔王之称。如今虽已年过花甲,穷兵黩武之心仍不减当年,一接到内阁要自己担任派遣军司令官的任命便立即赴任。心中高兴的想到:是金子总是要发光的,我今虽然退役赋闲,但是面对帝国开疆拓土的大业遇到困难,受到阻碍时,重新出山也是理所应当,嘿,嘿,情不自禁地自言自语地说道:“老了,老了,还能为帝国开疆拓土的大业担当重任,嘿、嘿、嘿、嘿真想不到,机会难得,我当奋力为之。”松井石根就任上海派遣军司令官后立即展开繁忙的工作,将上海地区中日双方的兵力,兵力部署,武器配备作了一番详尽的比较和思考后,想道:“在上海,帝国有陆军一个大队,约两千一百人,海军陆战队三千二百人,第三舰队能上岸参战的水兵五千人,其他部队两千人,侨民中已经组织起来能参与作战的复员军人三千六百人,现有能作战的总兵力约一万六千人,另有海军舰艇二十余艘,空军飞机二十余架。中国在上海已经用于作战的有三个师又一个旅,上海市警察总队,江苏保安队两个营,总兵力约五万人,另有海军,轻巡洋舰及驱逐舰十艘,鱼雷炮艇二十艘,空军参战飞机二百五十架。兵法云,倍则击之,十则围之。根据中国现有在上海所配备的兵力和武器装备要想对帝国军队实施歼灭性的攻击,是没有可能的,何况中国军队的舰船,飞机还要兼顾南京等地区的江防及空防。而且双方军队的素质、战斗力相比悬殊又很大呢!尤其是中国的空军几乎是从没有参加过空战。因此就目前的形势而论也只能是中国方面是在兵力上拥有数量的优势。至于上海地区以外的部队虽多也不足为惧,再说中国军队派系林立,互不隶属,无事则互相倾轧,相互撕拼,一旦国家有事,把这些部队死拉硬拼地凑到一起,人心不齐,军令之不统一,再加上装备混乱,哪能有什么战斗力,哪像我帝国武士一样如同攥紧的拳头,就是砸在石头上也能砸出一个坑来,既然这样,我上海派遣军如果是仅仅以保卫侨民和解救现驻上海的帝国军队为目的而不将战事扩大的话,那也就太可惜了。我何不充分使用这三个师团兵力和帝国海军优势,利用淞沪地区三面濒水的特殊地形,在敌侧翼登陆,包围正面中国军队迅速歼灭之,首先垫定帝国军队在上海必胜的局面,再以主力沿太湖两侧西进,直捣南京,迫敌求和岂不大妙。”想到这里主意已定,遂率领所属三师团之兵力源源不断向淞沪地区集结并先后分别在张家滨,狮子林,川沙口等地登陆。松井石根其人个性不光是穷兵黩武,嗜杀成性,而且奸猾刁钻也非一般人所能及。中国空军第五大队,第二十四中队见习官阎海文八月十七日奉命同中队其他数架飞机一同轰炸上海通天庵日军司令部。日军高射炮火密集猛烈,将阎海文所驾飞机机翼削掉一侧。阎海文被迫跳伞,不料竟降落在大同庵公墓的日军阵地内,日军阵地的士兵齐声高叫着:“抓活的,抓活的”围了过来,阎海文就地卧倒,在日军快围到自己身边时,突然间挺身跃起,高吼一声:“打死你狗日的侵略者!”一边喊着,一边开枪,左抡右射,突然的动作,雷霆般的吼声使围上来的日军士兵一愣,阎海文因此抢占了先机,在连毙七个日军后,从容的将枪口对准自己的太阳穴射出了最后一颗子弹。阎海文的壮烈行为,惊呆了向他包围的日军。除了被阎海文击毙的七个日军外,还有为数不少的日军竟然站在阎海文的尸体周围好久动都不动一下。日军阵地内的官佐很快把阎海文在日军阵地上的壮举逐级报告到华中派遣军司令官松井石根,松井石根沉默良久,突然手往桌上轻轻一拍,从座椅上霍得站起口中说着:“就这么办。”下令道:“通知各部派代表到汇山码头集中,为*勇士举行葬礼。”汇山码头参加为阎海文举行葬礼的日军,海军陆战队员列队成行,气氛庄严肃穆,松井石根神色凝重的站在队前沉痛地向参加葬礼的部属们问道:“大和民族勇敢不怕死的精神安在?现在已经被中国的军人阎海文夺去了,中国军人也能具有大和民族勇敢不怕死的精神,很值得我们钦佩,对这个英雄我命令用我们大日本帝国的海军军礼进行礼葬。”松井石根话毕,一艘日本军舰载着覆盖着中日两国国旗的阎海文的遗体在一片肃穆的气氛中缓缓、缓缓的向黄海驶去……。
淞沪地区的中日两军的战况,因为松井石根所率上海派遣军的投入,也因为松井石根的好战和狡诈,而使原本被中国军队夺去了的主动权和有利的一面,逐渐转向了对日本有利的一面。两军交战主动权尤为重要,指挥作战的双方指挥员总要运用智慧、侦察、思考、决断和巧妙地部署,包括地形乃至气候等的运用,兵力和武器适当配备。通过自己下属直至士兵坚决地执行和勇敢机智的战斗,甚至是艰苦卓越地争斗,而争夺和掌握作战的主动权,交战的双方谁掌握了能支配战场态势和战争进程的主动权,谁的胜算就大,反之则会被对方牵着鼻子走,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直至被打败。因此交战双方在交战的进程中不断为自己争夺能够支配战争地主动权,而又千方百计地通过各种手段把被动留给对方。而往往是进攻的一方较容易获得和保持作战的主动权,而处于防御地位的一方则不容易获得和保持能够支配战争进程的主动权,对于防御一方来说,高明的军事指挥员往往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