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战演义-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留下来与你共赴国难。”赵登禹大大咧咧地道:“副军长放心,你不要看小日本气势汹汹,象只恶虎。喜峰口战斗中,不照样被我二十九军的大刀砍得落花流水。这一次我还叫他尝尝我二十九军大刀的滋味。”佟麟阁说道:“这次日军的攻势看来比上次在喜峰口要凌厉得多,以日军此次从本土派遣的兵力来看,胃口要比上次大得多,形势很严竣,赵将军须认真对待之。我们本不想打仗,敌人打上门来了,我们本来还想息事宁人,可是人家不让,既要霸占我们的财产,又要骑在我们脖子上拉屎拉尿。你说我们不认真对待能行嘛!只要我们还想做人,就要抬起头来,做人,就要挺直腰杆做人,堂堂正正地做人。倭寇倚仗他们武器先进,近年来,动不动就要中国军队撤出这个防区,撤出那个防区,身为中国军人在自己的国土上驻防还要听小日本摆布,真丢人啦,这就是倭寇要抢走我们堂堂正正做人的权利,我们为了争得这个权利,就只有敢于和剥夺我们这个权利的强盗拼个鱼死网破。”赵登禹和周围的将士们都默默地记下了副军长的话。
二十八日凌晨,日军集中三个步兵联队,一个炮兵联队在三十架飞机的配合下向南苑发动了猛烈进攻,南苑一带全是一马平川的开阔地带,无险可守。人工凿挖的战壕和沙包堆积成掩体的一三二师的阵地全暴露在% 。 想看书来
第三十六回 大撤退致平津沦陷,寇横行引凇淞沪会战
上回书说到众将离去,宋哲元惊叫一声:“不好!”张自忠、秦德纯、张克侠、张樾亭急忙问道:“军长为何如此慌张?”宋哲元道:“日酋香月清司下午一点向我发出最后通碟,限我军于午夜前撤出北平,如今已是下午九点多了,离日酋所定时限仅差两个多小时了。按照以往惯例,日寇常常在最后时限未到之前即开始军事行动。现在我军正在集结撤退之时,倘日军在此时发动总攻,或出动大批飞机轰炸,正在撤退转移的我军岂不更加混乱,加大伤亡嘛!再说按日酋香月清司通牒中所说,出动四十架重型轰炸机将北平轰炸一通,北平城内的古建筑和所积累的中华民族数千年之文明岂不毁于一旦?”众人问道:“军长打算怎样消弥眼前这场日酋的发难喃?”宋哲元道:“为今之计,只有清张将军速速派员前往与日酋周旋,这样不仅可消弥日寇毁我文明之祸,还可松懈日军斗志,为我军安全撤离北平创下有利条件。”众人皆称“有理。”于是张自忠立刻派员往华北驻屯军司令部,与日军司令香月清司联系。所派人员临行前,张自忠对其说道:“你此去,第一,答复日军,二十九军于今日午夜撤出北平城,要求日军停止攻城以及停止对我军敌对的军事行动;第二,告知日酋香月清司,现在由原三十八师师长,天津市市长张自忠就任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冀察绥靖主任,北平市长,北平卫戍司令,署理平津各项事务。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张自忠以北平卫戍司令名义告知华北驻屯军司令香月清司阁下,我中国军人在北平已经撤守防务,日方可以安排进城事务。
香月清司得张自忠所派代表告知之一切后大喜,当即下令日军停止对北平的军事行动,安排进入北平的各项事务,并亲自率领部队耀武扬威的进入北平。旋即占领北平的日军派出一部增援围攻天津的日军。守卫天津的中国军队在给敌重大挫伤后也撤离天津,七月三十日天津也被日军占领。占领平津的日军在稍事休整后,以平津为据点,兵分三路,沿平绥路、平汉路、津浦路三个方向进攻又从长城线向西切断同浦路,然后从平汉路南下,西取正太路,以图会攻山西。山西在华北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日军除以坂垣征西郎所率日军第五师团并配属部队沿平绥线西进山西外,又从关东军中抽出一支精锐部队组成察哈尔兵团,由关东军参谋长东条英机率领与坂垣征西郎所率之日军呈钳形攻势向山西扑来。同时又令特务机关长,松井太久郎,今井武夫等商议讨论,成立治安维持会。一时间冀察之亲日派,卖国媚日者,贪生怕死者,大大小小之叛徒汉奸如曾参与卢沟桥谈判的中方代表周永业,北洋政府的政客汪朝京,以及王揖唐、王克敏、齐燮元,潘毓桂、周履安、冷家麒、吕均等纷纷投向日人怀抱。怂恿张自忠通电反蒋*,宣布成立冀察自治政府。张自忠说道:“北平城积中华民族数千年之文明,今被日军占领,我作为北平市长,北平卫戍司令,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当以维护北平城之文明免遭战火洗劫和北平城二百万人民生命财产之安全为重,当前的首要任务是与日军谈判,并设法消弥日军在占领北平后,兵将可能产生的一些暴虐凶残的过激行为以保北平城之文明建筑和设施的安全以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余皆不必议也。”遂遣潘毓桂,陈觉生等人与日方继续交涉谈判。一周后,二十九军将士全部撤离平津至保定地区。张自忠于八月七日宣布辞去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并所兼各职后化装成学者模样,潜入美国侨民福开森家后出朝阳门去天津,经塘沽辗转南下,到达青岛,被韩复榘得知将其软禁并押往南京受审,这里暂且按下不表。却说日本东京、皇宫军部的一班战争策划者们,闻华北驻屯军奏报已占领北平天津后,除指示华北驻屯军司令官香月清司向平绥、平汉津浦三路分兵外,又陆续向华北派遣兵员以准备更大的军事行动。海军大臣米内大将七月十一日在海军省作战会议室向与会的海军将领们说道:“帝国在华北已经开始军事行动,政府决心趁此良机严惩狂妄反日的中国,一举达成帝国多年追求的目标,在中国大陆上确立帝国的霸权。当此之际,我帝国海军决定:驻华第三舰队向上海一带集结,驻汉口的海军陆战队调往上海市区增援,与驻上海的海军陆战队,一起惩罚中国军队,待陆军主力抵达后配合陆军夺取全上海,进而攻占南京。”东京在开会,驻华海军舰队兵力在向上海集结。日军第三舰队司令官长谷川清中将站在旗舰“出云”号的舰桥上环顾前后左右大大小小的舰只踌蹰满志地对身旁的参谋僚属们说道:“我将与诸君一道让帝国海军的旗帜升起在中国的大陆上。”从东京军部作战会议室到吴淞口外日军旗舰的舰桥,一伙军国扩张主义者们正在紧锣密鼓地扩大侵略战争的地域,并加快了步伐。从种种迹象来看,在上海打一场侵略和反侵略的战争已经只是迟和早的事了。
一九三七年七月八日晨,青岛滨海处的一所别墅里,正在这里疗养的国民政府、中央军校教育长,上海警备司令张治中上将一反往日儒雅和善的常态,脱去了休养服,一身戎装,腰佩短剑,眉宇间隐隐透出一股杀机、焦躁地在室内绕室踱步。闻讯赶来的医生再三劝诫张自忠:“请将军注意身体!安心养病。”张治中吼道:“国难当头,身为军人岂能安卧于病榻之上,我决心已定,即刻回京请战,纵马革裹尸,亦无怨无悔。”遂断然拒绝医生的劝告,携带药物乘车南下。一路上张治中想道:“日本在华北已经挑起战衅,作为全国经济命脉的中心——上海,本应该稳定秩序,加紧生产,为华北的反侵略战争提供必要的物质资源的支持华北抗战。可是根据日军一向好战之惯例,对上海发动进攻确是事在必然。倘若日军对上海发动进攻的话,我这个京沪杭警备司令一定要吸取“九一八、一二八之教训,先机制敌。”“九一八、一二八”都是日寇先启战端,掌握主动,而我方则受敌挟制,着着被动导致最后吃了大亏,失去东三省,又导致了中国军队不能在自己的国土上驻军的恶果,因此这一回,一定要密切注视日本政府和日本在沪驻军之动态。一发现敌有在上海发动战争之迹象时,即断然扫荡上海之日本海军陆战队,消除心腹之患,然后再从容对付来犯的日军主力。回至南京后,张治中将自己的想法写成报告,呈报给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数日后,蒋介石召见张治中,对张治中言道:“军事委员会多次召开会议对日军此次侵华的规模以及配备兵力,进军路线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必须避免日军采用元灭宋、清灭明的进军路线,以努力保障我核心地带安全的宗旨。决定在华东开辟一战场以吸引日军之兵力,而且考虑到日军迟早都必然会对上海发起攻击以威胁我京畿之安全,故决定准备在必要时将首都移往内地,将预设战场放在上海,并决定采纳你先发制敌的建议。但考虑到我们是一个弱国,在和平希望未彻底失去之前,我们决不放弃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因此须注意:一、在上海的日军还未向我们发起挑衅时,我军决不有意识地向其寻衅;二、往上海调动之精锐部队须秘密进入上海,切记不可张扬。”“是,谢委员长指教。”言毕告辞而回。数日后,一批批身着保安队制服的精锐部队秘密地进入了上海市区,增强防务。张自中增强上海防务的举动日本有所觉察。驻上海的日本海军陆军队司令官大川内传七少将下令部属秘密侦察,所遣人员或被中方擒获,或因中国方面封锁消息无功而返。八月九日下午五时许日军一名小队长名大山勇夫和一名上等兵斋藤要藏驾驶一辆军用摩托来到虹桥机场,见门卫皆穿着保安团服饰机场内也戒备森严,穿着保安团制服的警卫比前些日子多了几倍。两人相视,点了点头,判定已经发现了端倪遂决定细查,二人计议一番后,乃佯装醉酒,驾着军用摩托全速驶向机场大门。化装成保安队员的门卫正是张治中新近调入上海的中国军队中的精锐部队,见两名日军驾驶摩托冲来,上前拦阻,示意其减速停下。日军受其政府反华、仇华系统的教育和宣传,早培养成自觉的对中国人民及其军队的敌视程度,而且向来恃强凌弱,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是横行惯了的,见门卫上前拦阻,怒目相向骂道“*猪的,滚开!远远的滚开!!”军人都是有血性的,接管了虹桥机场的中国正规军的士兵虽然不完全领会上级的意图,但对日寇在华北挑起了战火,夺占了平津,还在向南步步进逼的情况还是知道的,加上部队长官最近天天向他们通报华北的形势和他们所面临的形势,这些士兵都有着朴素的爱国热情和仇恨侵略者的心理,因此在日军敢闯军事重地时,即强按胸中怒火上前拦阻,如今见日军非但不服从拦阻,反怒目相向骂自己是*猪,还喝令自己滚开遂也不向谁请示和其他几个门卫一起,举起枪来,打死了大山勇夫和斋藤要藏。
虹桥机场的冲突,使本已紧张的上海形势更加加剧。谈判桌上唇枪舌剑,日方代表遵照日海军第三舰队司令长谷川清的意旨蛮横地提出中国的警卫部队必须无条件的全部撤出上海。上海市市长俞鸿钧慷慨激昂地驳斥道:“中国的部队以及保安部队驻扎在中国国土之上,他们守土有责,他们的行动受中国政府和地方长官指挥,任何外国政府和军队均无权干涉。”于是各自政府调兵遣将,准备大打。日军第三舰队云集黄浦江面示威。广岛和日本本土的海军陆战队增援部队陆续公开在上海登陆,日本陆军参谋本部作出向上海派遣陆军第八师团第十一师团所组成的,由重新起用的退役军官松井石根大将为统帅的上海派遣军的重大决策。上海的侨民日夜赶筑工事,坐镇留园的张治中也终于盼来了蒋介石将部队开进上海市区,准备于十三日向日寇发动进攻的密令。此时南京的局势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国防最高会议及党政联席会议根据当前日寇不断扩大侵华战争的行径,在中华民族陷于存亡的危急关头,决定由蒋介石任陆海空军大元帅,以军事委员会为抗战最高统帅部。军事委员会下设军令、军政、经济、政略、宣传、组训六个部。指挥全国军队并负责处理抗战时期的重大事务。以程潜任军事委员会参谋总长,白崇禧任副参谋总长,将全国南北两个战场划分为五个战区:
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蒋介石(兼任)。下辖第一、第二、第十四集团军,分以宋哲元、刘峙、卫立煌为集团军总司令,计辖部队为:庞炳勋第三军团,孙连仲第一军团,刘茂恩第十三军团,宋哲元第五十九军,冯治安第七十七军,万福麟第五十三军,吴克仁第六十七军,郑大章骑三军,关麟征第五十二军,商震第三十二军,曾万钟第三军,李默庵第十四军,檀自新骑四军,马占三挺进军,、合三十六个师又七个旅、四个团,负责平汉,津浦两线正面主战场作战。
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闫锡山。下辖第六集团军,第七集团军,预备军分以杨爱源、傅作义、闫锡山为总司令,计辖孙楚第三十三军,杨澄源第三十四军,傅作义第三十五军,李服膺第六十一军,刘汝明第六十八军,高桂滋第十七军,汤恩伯第十三军,王靖国第十九军,赵承绶骑一军,合十三个师又十六个旅,四个团。负责晋、绥、察侧背辅战场作战。
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冯玉祥,下辖第八集团军,第九集团军,第十集团军,第十五集团军,分以张发奎,张治中,刘建绪,陈诚为总司令。计为阮肇昌第六十九军,陶广第二十八军,李觉第七十军,罗卓英第十八军,霍揆彰第五十四军,刘和鼎第三十九军,谷正伦首都警卫军,合十八个师又六个旅,四个团,负责苏浙地区作战。
第四战区:司令长官何应钦,余汉谋为副司令长官,下辖蒋鼎文第四集团军,和余汉谋之第十二集团军,计为李延年第二军,张达第六十二军,张瑞贵第六十三军,李汉魂第六十四军,李振球第六十五军,叶肇第六十六军,合十三个师又三个旅,负责闽粤地区及对海作战。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副司令长官韩复榘,下辖韩复榘第三集团军和顾祝同第五集团军,计为上官云相第十一军团,孙桐萱第十二军,谷良民第五十六军,曹福林第五十五军,于学忠第五十一军,黄杰第五军合二十个师又一个旅、一个团,负责以徐州为中心的鲁南和苏北地区作战。除五大战区外又成立四支预备军。第一预备军司令长官李宗仁,副司令长官白崇禧(兼任)。下辖廖磊第七军团,夏威第八军团,李品仙第九军团,合十个师。现驻屯于广西待命。第二预备军,司令长官刘湘,副司令长官邓锡候,辖邓锡侯第四军团,刘文辉第五军团,王缵绪第四十四军,潘文华第二十三军,唐式遵第二十一军,郭勋祺第七十一军,许绍宗第七十二军,李家钰第四十七军,孙震第四十一军,合二十三个师又八个旅现驻屯于四川待命。
第三预备军:司令长官龙云,副司令长官薛岳,下辖郝梦龄第九军,周浑元第三十六军,卢汉第六十军,合八个师又六个旅,现驻屯于云南、贵州待命。
第四预备军:司令长官何成浚,副司令长官徐源泉,下辖王东原第七十三军团,谭道源第十军团,张钫第十二军团,冯钦哉第十四军团,俞济时第七十四军,郭汝栋第四十三军,毛秉文第三十七军,万耀皇第二十五军,陶峙岳第七十六军,樊松甫第四十六军,吴奇伟第四军周署第七十五军,刘多荃第四十九军。现分驻于湘、鄂、豫、皖赣、陕各省待命。
又有宁夏、甘肃、青海三省之马家军合编为第十七集团军,总司令马鸿逵,下辖三个师,分马鸿逵、马步芳、马步青任师长,计为第一六八师,第一○○师,骑九师为预队分驻于甘、宁、青三省待命。以上各部皆为军事委员会下辖之总预备队。随时准备开赴前线增援。还有红军各军合编为第十八集团军,以朱德为总司令,下辖三个师,分以*、贺龙、刘伯承为师长,预定开入山西,编入第二战区序列,参加华北会战。另以蒋介石兼任空军总司令,陈绍宽为海军总司令,谷正伦为首都防空司令。五个战区一线部队为四十二个军,合拥步骑工炮一百二十个师,四支预备军及后备军为十九个军,计拥步骑工炮八十个师。国防最高会议还规定陆海空军大元帅和最高军事委员会在战时行使最高统帅权,兵力的调配和组建战时大本营,对各战区司令及其以下部属的升降和任免。
国防会议定下全面抗击日寇保卫国土以拯救中华民族的决策后,作为京沪杭警备司令的张治中也正沤心沥血地筹划惩治日寇的方略。在一次关于上海防务工作会议上,张治中对与会将领说道:“中国近阶段对付日寇可分为三个时期,三种形式,第一时期是九一八东北之役,我们对付日寇的形式是敌人打我,我不还手,第二个时期是一二八战役和长城战役,我们采用的形式是敌人打我,我才还手。这两个时期我们都吃了亏,东北之役丢了东三省,日本军阀还炮制了一个满洲国;一二八战役订了个《上海停战协定》,长城战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