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青春脚步 之铁血少年行-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芳文毕竟也只是个十二岁的孩子,说到放猪赶牛、上坡下河、捞鱼抓蚂蚱这些事还能拿些主意,遇到人命关天这么大的事,根本就不知该怎么办。但李芳文在生活磨难中养成了一个习惯,越是一筹莫展就越冷静。他安慰地拍了拍李思贵的肩膀,一声不响地坐在树下想了一会儿。终于,他开口说:“我们还是要去县城里看一看思贵爹被关在什么地方,再看看能不能找人将他保出来!”

  邓小牛问:“怎么才能找到芳福叔呢?”

  李芳文说:“你不是去过县城吗?我们先去找吴团总家,芳武的小姨就在吴团总家做佣人,找她打听一下消息!我们现在就走。”

  邓小牛呑呑吐吐地说:“你……你陪思贵一起去吧!我……我家可能会有事,我不能去了。”李芳文感觉邓小牛不象是简单地想推脱去县城,感觉一定又出了什么事。他盯着邓小牛,慢慢地说:“到底有什么事!”

  邓小牛踌躇了一会儿,终于开口说:“有人上我家给我姐提亲……”。

  李芳文还是紧盯着邓小牛不说话,邓小牛憋红了脸,突然大声地说:“就是那个吴老太爷想要我姐去做小!”

  李芳文忍不住脱口骂了起来:“这个老不死的,怎么这么不要脸。”

  邓小牛的姐姐邓小梅是村里少有的几个在娘家养大的女娃儿。虽然家里日子穷一点,但靠父母的呵护和全家的勤劳,她竟长成了一个水灵俊秀的大姑娘。她心地善良、敬老爱幼,村里的长辈们都喜欢她。随着她一天天地长大,许多老人也开始为她担心,担心这兵荒马乱的世道会毁了她,又怕那些地方上的恶势力不会放过她。许多村民对邓小牛的父母讲:“早点给小梅找个人家嫁出去吧,免得夜长梦多,早晚出事!”但是,穷人家想攀上一门好亲事也不容易,邓小牛的父母又不希望让女儿嫁到穷人家受一辈子穷,结果邓小梅至今还没婆家。

  这个吴老太爷叫吴守礼,快六十岁了,家里却有五、六个姨太太,大都是靠势力霸占,用钱买来的穷人家姑娘。但是他还是总派人在他的势力范围内到处打听,谁家已经长大的姑娘品貌出众,就要想尽办法买来抢来偷来娶来反正是要弄到手,这在乡里已经是人人皆知的事情,谁家遇上谁倒霉,躲都躲不掉。

  李芳文眉头紧锁,最近接连发生的这许多事情几乎让他精神要崩溃了,他想了想然后对邓小牛说:“我先和思贵去县城找芳武的小姨打听消息,你快回家吧!让你爹妈赶紧拿个主意!”又问了一声:“你姐姐自己怎么看?”

第二章  不断播种的仇恨(3)
邓小牛说:“我姐姐开始只是在家哭,爹妈问她,她说:要是真让她嫁那个老混蛋,她就去抹脖子上吊跳井,反正不活了!”李芳文象大人一样叹了口气,摆摆手让邓小牛先去了。然后,李芳文对李思贵说:

  “回家准备点干粮,我们明天一早去县城。”李思贵点了点头,算是同意了他的安排。李芳文将放猪的活交待给了李芳武,又跟父母打了招呼。父母早已将李芳文当做家中的男子汉了,并不拦他,只是叮嘱他多小心。

  第二天,李芳文和李思贵沿着乡村的土路向南奔县城而去。十几里路本来也不近,但两人从小就在这一带长大,路上常见顺路的牛车,搭一段车再走一段,很快也就到了巴中县城。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巴中是川北的重镇,城内有九井十八街,显得非常繁华,人来人往也很热闹。街边是一些卖粮、油和日用品的店铺,也有许多大烟馆。李芳文已经记不起来上次是什么时间来的,但印象中的街道还是依旧。他引着李思贵一边走一边打听,只要一提吴团总吴耀祖,倒是有许多人知道。一直找到城东的一家大宅院,门口有团丁扛枪站岗守候着。李芳文猜想可能就是这里,他壮着胆子上前对守门的团丁说:“大叔,我想进去找个人传句话,你让我进去吧!”那团丁抬了眼皮,爱搭不理地问:

  “找谁呀?”

  “是我邻居家小姨,叫胡春妹。”

  “在这儿干啥的?”

  “听说是做佣人!”

  那个团丁将脸一横:“不许进去!”李芳文哀求地说:“我就是传一句话,她家出了事儿,要告诉她一声!”团丁摆了一下手:“走后边!”

  李芳文赶紧与李思贵沿着院墙向后院走去。这院子挺大的,走了一会才绕到后门,后门没有团丁站岗,只有一个老年人在看门,门也比前门要小得多。李芳文走到近前说:

  “大爹,我们要找个人传句话”

  “你们要找谁呀?”

  “是我邻居家小姨,叫胡春妹。”

  “啊!我知道她,你们等一下啊!”他对着院门里,喊了一声:“冬花。”

  “哎”随着一声应答,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姑娘跑到了门口。她身穿一件浅蓝色碎花布上衣和一条浅红布料裤子,脚下是一双绣着*的蓝布鞋。头上梳着两条长辫子拖在前胸,圆圆的脸蛋,圆圆的眼睛,丰满的身体每个外部的转折都是圆圆的。

  “去叫一下春妹来这儿,她家来人了!”

  “哎!爷爷,我这就去。”她在转身之前,用圆圆的眼睛看了李芳文和李思贵两人一眼。

  一会的功夫,一个腰里系着围裙的青年妇女从里面跑了出来。她身材也不高,却是显得很壮硕,走路都带着一股风。一看到李芳文和李思贵,愣了一下,但似乎很快就想了起来。她就是李芳武的小姨胡春妹,她说话比一般的女人要显得气粗一些:

  “是老李家的两个娃娃,你们怎么来了。”

  李芳文赶紧说:“小姨,我们有事要告诉你,你到这边来说话好吧!”说完,他拉着胡春妹朝院门一边走了十几步。李芳文押低了声音说:

  “小姨,思贵的爹被胡团总的人带到县里了。他们想要思贵家的地,前几天把思贵的妈给打死了,现在思贵爹又不知被他们带到哪去了。我们来,想托你帮助打听一下思贵爹的下落。”他看了一眼李思贵,李思贵因为又提起了伤心事,两个肩膀又抽动起来,一支手也捂住了眼睛。

  胡春妹有些吃惊地张大了嘴。她紧张地向左右看看,压低了声音说:“出了这样的事,我还不知道。但是这吴团总家经常关着些欠债的人,我们下人都没人敢问。这吴家就有牢房,在院子南边。有时候晚上打人的惨叫声我们都听到了。现在街上人声吵,有人叫也不太听得到。”

  “能不能帮我们问一下,思贵爹是不是押在这里?”

  “听说要是吴家的私案都押在这儿,公案才送县里大牢。但有时这里押满了,私案也会押到大牢去。这样吧!我跟田老爹说一下,让你们进去喝口水,歇口气再回去。你们进去后等一会,我找人帮你们打听看思贵爹是不是押在这里。”

  “就这样吧!”

  胡春妹领着两个孩子又来到门前,她对田老爹说:“田老爹,这两个孩子是我娘家外甥,让他们进去喝口水吧!顺便还能帮我劈点柴。”

  田老爹说:“进去可以,但是少待一会,管家知道了会骂我!”胡春妹答应着,领着两个李芳文和李思贵进了院子。

  院子里很大,而且房间也很多。李芳文和李思贵跟着胡春妹左转右转地走了一会,来到了一间大屋。胡春妹告诉李芳文和李思贵,这里是柴房,让他们做出劈柴的样子,就待在这个房间不要出去。李芳文答应了,胡春妹自己出门去了,一会,胡春妹拎着一个篮子进来,篮子里有两大碗米饭,一盘菜和一个水罐。她对李芳文和李思贵说:“这是中午吃剩的的冷饭和炒菜,你们快吃了这些吧!”李芳文和李思贵走了大半天路,早就饿了,端起碗就大口吃起来。菜是咸腊肉炒笋片和炒青菜等混在一起,显得油汪汪的。李芳文一边大口吃,一边问胡春妹:

  “唔……小姨,思贵爹有消息吗?”胡春妹说:

  “我在厨房干活,到不了前面。刚才我让冬花去帮我打听一下。冬花是田老爹的孙女,她伺候老太太,可以到处跑。”

  突然,屋外响起急促的脚步,李芳文在后门口见到的那个姑娘一阵风一样的跑进来,倒把屋里的人吓了一跳。只见她气喘吁吁,眼睛微红,进来后用手捂住胸口,呼吸半天才平稳下来。胡春妹冲着她说:“冬花妺子,什么事搞得你这样急?我托你的事情问过了吗?”

  冬花的呼吸稍稍平稳了,她对着胡春妹说:“我去向看牢房的吴四打听了,是有一个从来龙乡押来的李芳福。刚才才从牢里带出来,正拉去审呢!” 。 想看书来

第二章  不断播种的仇恨(4)
胡春妹对李芳文和李思贵说:“你们看,就是在这儿了!”她转过头去看冬花:“妺子,可谢谢你了!……哎,你的脸怎么了?”她看到冬花的左脸颊上竟有一块紫红印。

  冬花的眼里泪汪汪的:“我过来的时候,……”她面色绯红,却说不下去了。

  胡春妹粗着嗓门:“谁敢欺负妺子你就跟姐说,我就是对付不了不是还可以到让老太太给做主吗?到底是谁?”冬花要出去,却被胡春妹拉着不放。冬花急得最终吐出了一句话:“是老爷掐的!”说完就低头哭起来。

  胡春妹愣住了,看着冬花半晌没说话。她抚摸着冬花的肩膀,慢慢地说:“妺子你长大了又这么水灵,这种事早晚要找来的。要是别人,还有老太太给做主。可是她儿子要做这样的事,只怕她也不会拦。你还是快跟你爷爷商量一下,想出个主意。”冬花答应着向门口走。李芳文赶上一步说:“冬花姐,你帮的忙我们都谢了!可是我们这么远过来,能不能让我们去看一眼思贵爹,最好能说句话,看看有什么办法能把他放出来。”

  冬花有些犹豫,由于她主要服伺老太太,老太太又挺喜欢她,她在这宅子里倒是各处都走得通。但刚才出的事让她感觉到了这宅子里对她存在的危险,让她变得很胆怯。她想了想,还是说:“你跟我来吧,但只能来一个人。人多太显眼!”

  李思贵一直都未说话,这时却突然说:“我去!”李芳文赶紧说:“还是我去,你在这儿等消息吧!”他看到李思贵的眼里一直在冒火,拳头也始终攥得紧紧的,担心李思贵会控制不住自己,惹出事来。所以不由分说,轻推了一下李思贵的肩膀,止住他向前的脚步,然后转身随冬花向屋外走。

  冬花对这大院子看来很熟悉,带着李芳文左绕右绕,有时遇见了一两个别的人,看起来也都是院里的佣人、或长工,他们都只是与冬花或简单或热情地打一下招呼就过去了。但走到一个圆形的石门边时,冬花突然紧张起来,转过身举起一根圆圆的手指放到嘴唇上,李芳文赶紧放轻了脚步。他随着冬花轻轻向门边探出头向里看。

  这是一个小花园,里面假山、流水、庭阁、花草一应俱全。在门边前面不远有一个小凉亭,亭里有一个小石桌。坐在石桌边上的是一个穿着富态中年人,这人李芳文见过几次,正是巴中民团团总吴耀祖。坐在他对面穿着一身中山装的人李芳文不认识,只听他对吴耀祖说:“……已经接到消息,*的红四方面军已经流窜到陕南一带,听说可能侵犯我们这边。这可是不得不防的。”

  吴团总说:“我看用不着担心,不过是被老蒋打成丧家之犬的一伙流寇。还有国军卫立煌和胡宗南两位将军率领大军围追堵截,就算是到了陕南,他们也会穷追不舍。到我们这里,还隔着大巴山。几百里山路,靠两条腿走过来,别说是一支疲惫之师,就算是国军精锐,也不是轻而易举之事,刘县长不必多虑了。”

  刘县长名叫刘怀信,是四川军阀刘湘的远房亲威。靠这层转弯抹角的关系,被田颂尧任命为巴中县的县长。这算是一个肥缺,因为巴中是川北最富庶的县,刘县长任职时间不长,好处也没捞够,只希望天下太平,让他能继续当他的县长。可现在时局大乱,四川军阀们勾心斗角又开打了,红军又从北方临近,这不禁让他大伤脑筋,因此赶来与吴团总商量防卫红军的事。看到吴团总并不把时局当回事儿,心中将这些占地为王的民团骂了一千遍。但嘴上不敢怠慢:

  “那是!有吴团总镇守巴中,我们原也不必担心。但近来田军长的二十九军主力都已经去与刘主席打仗去了,听说抽调了三十个团在成都与刘主席巷战,地方上一但有事儿,全靠民团这支力量。如果红军再乘虚而入,我们此地就生灵涂炭了!”

  吴团总哈哈大笑:“我说刘县长,你是读书人,难道不看报?”他抓起放在石桌上一份报纸,“中央日报上讲,*张国焘部仅剩五千余人,毫无战斗能力。陕境万山重迭,道路崎岖。连日来天气严寒,匪衣不蔽体,食不得一饱,不死于战火即死于冻馁。无需多日,此股残匪即可完全消灭。”

  刘县长苦着脸:“老弟,你怎么也信这中央日报上的狗屁文章。我跟你说,据我的消息来源,这伙*共有一万五千余人,虽然是疲惫之师,可是武器精良,弹药充足。一旦过了大巴山,一定是后患无穷啊!”

  吴团总有些不高兴:“这些事我们怎么搞得清楚!天塌下来有别人接着,就算是真有一万红军过了大巴山,田军长、刘军长一定会带大军北上,田军长不会连老窝都不顾吧……”

  对凉亭里的谈话李芳文只能听懂个大概,却吸引他想继续听个明白。但冬花却示意他赶紧跟她走。他们轻轻地走过圆拱门,沿着另一条路绕过了小花园。又经过一道长长的走廊,来到一道门前,进了门又是一间大房子,门窗都关着。突然,从大房子里传出一声凄厉的惨叫声,冬花吓得赶紧抓住李芳文停下了脚步。李芳文却觉得这声音很熟悉,像是思贵爹的声音。他拉开冬花抓住自己的手,示意她等在这里,自己一个人走近了那间大房子的窗户,窗户是用浸过桐油的纸糊的。李芳文听到房间里有人说话,突然感到身后有人,一回头竟看到李思贵也跟了过来。这里,大房间里又转来惨叫声,李芳文看到李思贵脸色变得发青,知道他也听了出来,赶紧示意他不要动。李芳文用地上的一支尖尖的小树棍在窗户纸上戳了一个洞,将眼睛从小洞里看进去。

  房间里有一个架子,李芳福的两支手被吊在架子上,只有两只脚的脚尖够着地。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壮汉站在他面前,正在用鞭子抽他。每抽一下,李芳福就惨叫一声,同时不断地喊:“我交,我交!”。

  壮汉狞笑地说:“交当然是得交,可是既然进来了,不尝尝滋味,不是白来了一趟吗?好了,抽鞭子老子也抽累了,”他冲着旁边站着的两个团丁说,“你们俩来,让他再尝尝辣椒水的味道。”

第二章  不断播种的仇恨(5)
李思贵在旁边也隐约听到了里面的声音,他使劲推开李芳文,踮着脚尖从李芳文戳出的小洞向里看。李思贵看到父亲被捆在一个长条橙子上,一个团丁正在用一个盆向父亲的嘴里倒着水,只见父亲不由自主地将灌到嘴的水咽下去,很快肚子就胀起来了。团丁将盆放到一旁,两个人一起使劲压父亲的肚子,刚灌进去的水就从父亲的嘴和鼻子流了出来。父亲的眼睛流着泪水,脸痛苦地扭曲着,已经昏了过去。李思贵愤怒地想喊叫,嘴却被李芳文捂住。李芳文就怕李思贵喊出声,那不仅会惹出麻烦,还会连累冬花。他拖着李思贵回到门口,冬花已经急的眼泪都快下来了。她赶紧又带着他们回到了柴房,对他们埋怨道:“到处乱跑,让人家抓住了,连我也得挨骂!”李芳文问李思贵看到了什么,李思贵哭着讲着父亲的遭遇。冬花吓得说:“我倒听人讲起过,可我从没看到过!”李芳文叹了一口气对思贵说:“你爹这次是受罪了,家里的地也保不住了。但既然你爹交出了地契,他们会很快放你爹回家的。地反正是没了,只要人能回去,再商量以后怎么办吧!”他转向田冬花:“冬花姐,这次全靠你帮忙我们才打听到了消息,我们也没什么谢你的,以后有什么用我们做的,只要我们做得了,你只管开口。”

  李芳文虽然年纪很小,但经常替家里人和小伙伴操心,这些人情往来的套话也会说一些。田冬花在大宅子伺候老太太,人情事故都挺熟悉,赶紧说:“快别这么讲!你们是春妹姐的乡亲,就也是我的小兄弟了。看你年纪这么小,做事却胆大心细,也真是难为你了!”

  这时,胡春妹从外面急急地走进来,问道:“你们打听的怎样了?”

  李芳文回答道:“都问清了,小姨。这次多谢你和冬花姐了!我们也要赶紧回去了。小姨家里还有什么事吗?”

  胡春妹说:“我先送你们出去!”李芳文与李思贵与冬花道别,跟胡春妹走出后门,又和田老爹打了招呼告别。胡春妹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