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开到荼蘼-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样的幸运不太多,也不会太少,《女曰鸡鸣》唱的就是这般幸运的妇人。
鸡鸣声方起,妇人已侧身倾听,云鬓微乱,面若桃花,身畔是熟睡的夫君,正自梦中微笑。
小园香径之中,柳下桃蹊,菖蒲花正盛开。
她的幸福也在盛开。
唤醒之前,她细细打量深爱的面孔。
他是无知无识的男子,她是安贫乐道的农妇。
他孔武有力,是此去十乡八里最好的猎人。因而,他恰好猎取了她的芳心。
因为她不喜秀才迂腐,又觉那生来富贵的,仅知坐吃山空,不能养家,不能糊口。
她爱这个猎人,爱家中四壁挂满各种野兽狰狞的毛皮,每一张都诉说着他的英勇。她要这样平实暖和的幸福。
他们成亲了。
成亲那天,她着红戴翠,紧紧地依着他。而他,将一张豹皮铺在地上,驮着她进了新房。
那个良宵,“一尊相对喜君俱,醉归红袖扶。”
她的温婉有了归宿。
之后,每天早晨,她都在鸡鸣声中坦然地醒来。而他也会跟着醒来,喝下她熬的热粥,然后豪气干云地去山里打猎。
不知不觉,这样的日子又到了冬天。
此刻,妇人轻轻推他:鸡叫了。
他半梦半醒地答:还早呢!转头又欲睡去。
妇人温柔地阻止了他的睡眠,男子这才睁开了双眼。
他看见妇人正望向窗外,于是,他也顺着妇人的眼光向窗外望去。
满天都是星光。
                  琴瑟在御,莫不静好(2)
这是生命的星光,带着生趣和美好理想的星光。而他们的平凡幸福也似这光芒,温和而永恒地闪耀。
妇人对丈夫道:早点起来吧,鸟翔于天,趁早可以多猎点野鸭和大雁。
男子顺从地起来了,很快,负箭在背,他纵身上马绝尘而去。
在马蹄卷起散落的菖蒲花的一瞬,他自马上回身:等我回来。
在等待中,妇人织就半匹粗布,她想,这结实的布料,配上他上次剥下的豹皮,正好可以为他做件崭新威武的猎装。
妇人踱出屋外,看见了挂在头顶的太阳。
他将自山中归来。
妇人急忙转身回房,不一会儿,几缕青烟自房上飘出,那是煮熟的稻粮,充满生活的馨香。
很快,丈夫满载而归了。妇人迎了上去,接过丈夫手中的猎物,奉上清茶,抬起衣袖拂去他额上征尘。
暮往朝来,夫唱妇随,极尽恩爱。
席上是家酿的米酒,丈夫一饮而尽。
酒酣耳热,他握住妇人因操劳而粗糙的手:“与子偕老”。
琴瑟和谐,赠之以佩,这便是幸福。
幸福的容易,在它存乎日常。只要有心,俯拾皆是。彼此珍惜,便可岁月静好。
粗茶淡饭有朴素的甜蜜,山珍海味也有精致的美好。贵乎在心。
史上有不少琴瑟和谐的范本。
如李清照。伊早有诗名,而夫君赵明诚精于金石,夫妇二人志同道合,不以节衣缩食为苦,但求一片珍贵的青铜碎片。
那样孜孜不倦安贫乐道,笙磬同音惹人艳羡。
《浮生六记》记载沈复与表姐陈芸的婚姻。
两人于花烛之夕比肩调笑,宛如密友重逢。二十三年同行同止,始终琴瑟和鸣。
沈复曾于七夕镌“愿生生世世为夫妇”图章二方,又曾请人绘月下老人图,常焚香拜祷以求再结来生。
鸿案相莊不一而足。
后芸失欢于公婆,夫妻痴情一往,略无怨尤。芸终因血疾频发不止,魂归一旦,弥留时惟心心念念缘结来生。芸虽亡,而沈复对她的深情却无止境。
光阴长河飞速流逝,永恒不变的是人的情感 。
这些情感的皈依,是忆念不忘的分分秒秒,最平凡的,也最真实。
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的呢?
如果,能有人像叶芝一般对你说出这样的誓言:
当你老了,头白了,睡思昏沉,
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
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
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人生须臾、荣枯无常”,但我知道, 纵然粗制草创,纹饰简陋,那鸡鸣声中是热乎乎的真实的幸福。
                  相见不如怀念(1)
风雨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来去的 这样的风雨
飘荡的我的心
是如漆黑的影子走过 咿呀着破碎的脚步
是断裂的胡琴
自荒凉的老巷 回忆般地拉过
来去的 这样的风雨
你 骤然而至
骤然的欢喜 欢喜不尽
你与风雨同来
你与惆怅同来 同来的还有如墨的风雨
怅然 这来去的风雨
怅然
这来去的你
风雨凄凄之际,最是怀人。“西风时节,那堪话别”?
绿杨桥边,是我剪裁一地的相思。那碧藓回廊,我已将阑干敲尽。
因此,既见君子,云胡不夷?云胡不瘳?云胡不喜?
我是欢喜的,见到你我欣喜若狂,并且如同坠入最深沉美妙的幻梦。
这篇《风雨》,因为用“哀景写乐,倍增其情。”
每章首二句,都以风雨、鸡鸣起兴,浓墨重彩渲染了阴冷、凄凉、消极,不知如何放置的心情。
自然的风雨因为爱人长别变得更加料峭。
然而,他竟然出现了,那个君子。
女子骤见怀人之喜,使风雨失色。
王夫之评价这种情景反衬之法是“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方玉润说:“此诗人善于言情,又善于即景以抒怀,故为千秋绝调。”
到汉代,经生持“乱世思君”,解此诗主旨为“乱世思君”。
《毛诗序》曰:““《风雨》,思君子也。乱世则思君子不改其度焉。”郑笺申发之曰:“兴者,喻君子虽居乱世,不变改其节度。……鸡不为如晦而止不鸣。”“风雨”便象征乱世,“鸡鸣”象征君子不改其度。“风雨如晦”的自然之景象征险恶的人生处境或动荡的社会环境。
南朝梁简文帝《幽絷题壁自序》云:“梁正士兰陵萧纲,立身行己,终始如一。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说不得,社会与人生自有无尽风雨,但我真爱的是金庸在《神雕侠侣》中反用其意。
这意义是,我的欢喜若非你的欢喜,这样的欢喜也不过是悲凉。
千年之前,一个“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清晨,女子的思念已憔悴不堪。
紧闭的门扉之外是肆虐的狂风骤雨,黑暗令这风雨更加凄凉。
女子的心比黑夜更加黯淡。
直到叩门声起,犹如雨点落在地上。
与风雨同时赶至的,是已经思入膏肓的人。
狂喜的女子提笔写下了“既见君子,云胡不喜”。那种喜出望外,字字真切。
哪里想到,这样的欢喜对于另一些人却变成悲哀。
当杨过冲上前去抵挡金轮法王,不顾性命地保护黄蓉母女却被打得狂吐鲜血晕死过去时,戴着面具的女子及时现身出手,将他救回茅屋疗伤静养。
女子是程英,一名杨过的暗恋者。
程英的茅屋是清素洁净,一如她对杨过朴素的爱。
见到杨过衣衫褴褛,程英忍不住替他缝补,更亲手缝制新衫。
然而,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杨过的心已水泄不通。
程英虽得遇良人,然而他不是她的。
因此,程英对杨过的感情始终都保持着缄默,直至大敌当前,生死难料片刻,她奏起了古琴。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唱多一遍,是伤多一番。
虽有绝情谷底,小龙女跳崖,与杨过短暂相守,到底伊人思君成狂,随风而逝。
程英当时安慰陆无双道:“你瞧这些白云聚了又聚,散了又散,人生离合,亦复如斯。你又何必烦恼?”
其实,她并非劝慰无双,她不过是劝慰自己。
                  相见不如怀念(2)
苍白的劝慰。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是悲在喜中,悲喜交加。
无论多么淡漠、多么骄傲的女子,一旦爱了,便比寻常女子更为惨烈。
她为他而生,然后也便为他而死。我为君子误一生。
有些人,等了十六年,比如杨过、小龙女。
虽则久,到底等来了。
有些人,便是等一生,也什么也等不到。
“兄妹之情,皓如日月。”
这样的清白,也就是空白。
人生之中,便是有这样交错的际遇。期待时,他不出现。他出现时,已物是人非。
纯粹的爱与纯粹的恨一样,没有足够的福份竟然不可以保有。于是,不得不在爱的同时拥有绝望。
因为,爱而不能。
爱情,似乎是命运手中骄矜的礼物,说不上多么名贵,却一再地要你拿既有来换。
要么换你的一生,要么换给你寂寞。
“既见君子”,却始终没有办法快乐。
是完全不划算的一笔烂账。
但人们还是欢呼雀跃地迎接他傲慢地到来。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另外一种宁肯不见,是爱还存在,然而缘分却已用尽。
有很多真心爱过,然后怆然分开的感情便是如此。
在人生的清晨,谁不是轰轰烈烈、义无反顾踏上爱的列车?
谁不曾想过一生一世?
谁不是看着缘分远去却怎么也抓不住?谁不是眼睁睁等黎明带着倦怠而来?
这个人世,感情如蜉蝣,谁都没法说了算。长久相伴,将最初的热爱哗为一生的温暖,不但要看机缘,还要看彼此相处的功力。
太多的激情在跌跌撞撞的日子里变成伤筋动骨的武器。
这样的分开反而是解脱。
即便感情仍在: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也只好,相见不如怀念。
好过一再纠缠对错,才是对过往的尊重。
                  不解风情的子衿(1)
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我在城边伫立
听过了长夜肃风的歇斯底里
也试图将整晚的雨一朵一朵绣成千门万户斑驳的窗花
我伫立着
过去了一天
如同三月的长和迷惘
而你
一无所知的你啊
竟夕不解
令我伫立惆怅的
不是那嘶哑难驯的风雨
我所惆怅的
不过是你那青青的衣领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就此断音信?
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
来来往往张眼望啊,在这高高城楼上啊。一天不见你的面呵,好像已有三月长啊!
《子衿》是《诗经》中最珊然可爱的一首,然而它写的却是一名少男不解风情的故事。
少男和少女约好了在城楼上见面。
离约会还有半天之久,少女已经坐立难安了。妆匣被合上又打开,反反复复许多次。脸上娇艳的妆容已经一再地修饰过了,她要以最美好的容颜去见她的爱人。
在焦灼中,少女急急地出了门。
然而她又小跑着回来了,她拿掉了她的荷包。
等她拿走荷包走到半道又折回了,这次是她忘记戴上早晨新鲜摘下的芙蓉花瓣。
来来回回,当她赶到约会地点,时辰已过,她的爱人,久候不至,已经怅然离去了。
少女只好呆呆地在城楼上坐下来,等候她的爱人返身。
然而她的情人却迟迟没有出现。
她怅惘地等待,她的心,如“楼前乱草,是离人方寸”,已然乱了。
悔恨的少女照例是骄傲的,她不禁抱怨情人: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就这样断绝音信了吗?难道你就再不来找我了吗?
她怨,然而又急切期待。这种嗔怪也不过是爱吧。
她爱,然而却恨这样没有结果的等待。
等待中,他的影像自她眼中浮现出来—“青青子衿”,青衿是男子父母健在者之服。
他是着青色领襟的衣衫、生机盎然、模样俊俏的少年。
他在她心里青涩而迷人地微笑着,少女想起了很多与他有关的快乐时光。那些小小的甜蜜,如同蓓蕾初放的喜悦。
少女仿佛才明白,那个被她娇叱的少年,竟然这样令人愁肠百结,“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于是,她便在这样的发现里忧心忡忡地等待下去。
这首诗,将一位娇憨的少女面对爱时的嗔与喜写到入木三分。
偏是后世的曹操,拿男子玩弄权术的心来引用此诗,“青青子袊,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用求贤若渴之意,在那深谋远虑中竟透出些浪漫来。
钱钟书先生说:“《子衿》云:‘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子宁不来?’薄责己而厚望于人也。”
钱先生是以男人本色看子衿心上人。
所谓薄责己而厚望于人,说的是少女分明是自己迟到在先,才不得不面对少年的离去。但她不仅不自省,反而责怪那少年不解风情,等不到便放弃。
要说自私,这少女是真自私,她只知索取无限宠爱,却不肯承担爱情的烦恼。真的,很多少女的爱便是这样,蛮横霸道,却也不乏天真。
然而,她是这样的娇憨可人,你怎忍心责怪这初放蓓蕾那透明的自私?何况,
她若不爱这少年,又何须为他心烦意乱?
而这少年又何尝不是不知变通,辜负了少女整个早晨的盛装期待?
世情往往这样,解风情的男子,通常是浪子。他既能对你体贴温存,当也能为他人解颐。你觉他善解人意,旁人何尝不做如是想?
                  不解风情的子衿(2)
倒不如那只呆鹅,不够灵活周全,可是全部心思都在你身上。何况,他若不呆,怎肯忍受你颐指气使的爱?
这一点痴,便值得珍惜坚持。
辜负一次花枝招展的装扮不算什么,心灵美才是真的美。
所以,读过了《子衿》,我们恍然大悟:为什么古灵精怪的黄蓉会拒绝风流倜傥的欧阳克,把个憨实的郭靖当成宝贝。
因为,她知道他的憨实可以依靠。
黄蓉诗卜书画,女工烹饪无一不通,主持着天下第一大帮,能破英姑穷尽一生都无法解除的迷阵,总在紧要关头想出匪夷所思的毒计,聪明可谓一时无二。
然而,黄蓉最大的聪明是选择了郭靖。
郭靖是绝对不解风情的男人,而且超级蠢笨。四岁才会说话,全凭一股傻劲练成了绝世武功。
但郭靖是最专情的男人,明辨是非,绝对不会做对不起爱人的事。
同郭靖生活,当然不会风花雪月,说不定他笨手笨脚,每每毁了你矫揉造作的心。但是,他能给予黄蓉绝对的安心。
心安处即是家。女人要的是安定的爱,不是颠沛流离的风情。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1)
出其东门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出其闉阇,有女如荼。虽则如荼,匪我思且。缟衣茹藘,聊可与娱。
他步出东门
面带若有所思的微笑
东门熙熙
他侧身缓行 手肘虚抬
如相扶而出
意想里携手的
是他爱恋已久的素衣绿头巾
他笑着步出东门
熟视无睹
美女如云
漫步城东门,美女多若天上云。虽然多若云,非我所思人。唯此素衣绿头巾,令我爱在心。
漫步城门外,美女多若茅花白。虽若茅花白,亦非我所怀。唯此素衣红佩巾,可娱可相爱。
这一首,是专情的赞歌。男子唱道:虽然身旁美女如云,但心中始终只有你。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歌子很美,然而并不容易做到。
关于此诗的解释仍然存有分歧:
诗序叙述了此诗的背景:
“《出其东门》,闵乱也。公子五争,兵革不息,男女相弃,民人思保其室家焉。”
针对这个解释,清姚际恒《诗经通论》曰:“小序谓‘闵乱’,诗绝无此意。按郑国春月,士女出游,士人见之,自言无所系思,而室家聊足娱乐也。”
所以此诗所展示的,不过是红男绿女于红尘中交错而过的一个场景。
这是充满诱惑的场景:千门如昼,钿车罗帕,嬉笑游冶。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出其闉阇,有女如荼”。
一干青春貌美的女子施施然而来,红妆浅黛眉,眼波流慧,顾盼生姿,“乱花渐欲迷人眼”。
男子当然也被这样铺天盖地的美丽震住。
没有人不被美丽震住。
叹为观止。
然而,叹则叹矣,男子清醒地知道,这些美丽不过是风景。
“我是过客,不是归人,你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因为:
“虽则如云,匪我思存”、“虽则如荼,匪我思且”。
再巧夺天工的美丽,虽然碰巧被我见到了,但不属于我,我又何必沾沾自喜?
何况,男子早已名花有主。他心灵的主人是那位 “缟衣綦巾”、“缟衣茹藘”的她。
据朱熹考证,“缟衣綦巾”、“缟衣茹藘”,均为“女服之贫贱者”。朱老夫子在学术上偏爱煞人风景,仿佛不扔出个贫困女子来不足以表现这男人对爱的忠贞:
原来捆绑他心扉的,竟是一位素衣绿巾的贫贱女子。
贫未必贱,素飱的躯壳反而更易绽放清新的心香。在那样的绽放之下,一切艳妆都将黯然失色。
在男子心里,她的好势必胜过那些莺莺燕燕。
他肯把心交给她,总有她的过人之处。这个世界的春天,不只有明艳的桃李。心有灵犀,本与一切无关。
因此,不仅感慨:这个男人,真是个有智慧的男人。
人生的苦恼泰半是由有所欲求而不得满足而来。
佛经说,人生有七种苦难: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