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个士兵的战地日记-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称,看到弟弟和姐姐熟悉的字迹,一股巨大的暖流涌上心头,整个的身心被亲情温暖着。家乡的穷山恶水,在此刻是那样的可爱,我的思绪回到了家乡,回到了亲人们的身边。

  一个士兵的战地日记(27)        八五年七月六日,晴。

  43号阵地的最高指挥员是二机连的一排长余双,我们二连九班也归他指挥,他是来自山东的青鸟地区。在天快黑时他告诉我,让我加入一班长的哨位站岗,每岗三个半小时,最后一班岗的时间一直延伸到白天。郝爱则加入到刘军医洞口的哨位,一班长叫我站第一班岗,在晚上十点半我把哨位交给了刘国清,遗憾着只享受了两个不上岗的夜晚。

  给烂裆的部位上药,必需把烂裆的部位洗净后上药才有好的效果,班长回来是这样跟我们交待的,这也是用药常识。我决定到34号阵地后侧的水池边去洗个澡,又是好多天没有洗澡了,身上散发着难闻的汗酸味。手在皮肤上一搓,大片的小黑卷滚落了下来,裆部的溃烂就是这样干搓后,损伤了毛孔和皮肤,引起感染而溃烂的。

  昨天班长还给了我一封慰问信,信是一位十八岁的高三女生写来的,我是第一次拿到这样的信,她对我们这些几乎和她同年的年轻士兵充满了敬意,在信中她有一个特别的请求,请求收到这封信的士兵给她寄几个手榴弹的拉火环。我想,这封信既然到了我的手上,姑娘的这个心愿,我是有义务去帮她实现的。

  战壕里到处都是战斗后留下的弹壳和手榴弹的拉火环,我随手捡起一些拉火环,用匕首割断拉火环上的细绳,擦净上面的泥巴,拉火环的精致就一览无余了,金黄金黄的,十分的令人喜爱。

  我极认真地给她写了一封回信,这是我平生第一次给女生写信,虽然我不认识她,我却感受到了给一个女生写信,是一件十分让我享受的事情。

  我找了一个信封,工工整整地写好了信封,浙江省金华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喻红收。把信和拉火环一同装进信封里封好,背上水袋和冲锋枪,一路上猫腰快速地跑到了34号阵地,一路上不断要判断好冷炮打过来的落点,还要注意不被狙击手发现。

  34号阵地是八里河东山的主峰,主峰背对越军的一面是炮火的死角区,有一条交通壕和后方相连。前沿防御所需的人员和物资全部是通过这条交通壕来运送和通过的。我把信交到了收发点,下到半山腰上的水池,水池是紧挨着交通壕的。这个水池我来过一次了,这是八里河东山主峰一线十几个阵地唯一的水源,来背水和洗澡的人都很多。我到的时候,已经有十多人在那里赤条条地痛快地洗着,运送弹药和物资的军工们成群地从我们的旁边通过,幸苦和劳累写在他们每个人的脸上,我顾不上去体味他们的艰辛,扒光衣服也痛痛快快地洗了起来。

  这次我看到了更多的烂裆患者,在这一个清一色的男人世界里,相互是没有必要回避和忌讳什么的,虽然互不相识,你帮我搓背,我帮他冲洗溃烂的部位。整个场景让我产生了一种异样的感动,突然觉得我们像一群受伤的生灵,在互相抚慰着对方的伤口,想到了战友战友亲如兄弟这样一句歌词,我一时忘了是在前线,沉浸在感动和享受之中。。。。。。。

  突然有人捂着阴部快速地蹲下了,紧接着几乎是所有的人都蹲下了,我从感动和享受中回过神来,看到几个女兵从我的身边走过,我也触电般本能地快速地蹲下,她们和男兵一样地全副武装,钢盔罩住了她们的秀发,不走到跟前,不知道她们是女兵。

  女兵过去后,有人就调侃了起来,说这几个女兵可是大饱了眼福。

  回到43号阵地,把这个经历讲给刘国清和郝爱听,他俩羡慕不已,说他俩就没有遇到过女兵,羡慕我的运气好。其实我连个侧面都没有看到,只看了一个背影,就让他俩羡慕的不得了。

  药是白色干粉状的,郝爱说效果很好,他在昨天撒上的,今天就不流浓水了。我直后悔在昨天没有撒上,他帮我撒好药后,叫我别动,说是等药溶化了再穿裤头。

  一个士兵的战地日记(28)        八五年七月七日,阴有雾。

  郝爱说的不错,烂裆的部位一用药就不流脓水了;有的地方已经开始结痂了;我又撒了一些药粉;想着不再受这烂裆的困扰;心里不免多了一份快慰。

  和我一起下到炊事班的李久清在炊事班解散时留在了后勤,负责全连物资的领取;发放以及采购。因此他有很多的机会到麻栗坡县城,上前线之前我专门买了一架海鸥牌的120型照相机;花了我将近一年的津贴费;为的是能拍些照片;让照片记录下这段无悔的青春。一筒胶卷只能照十二张照片;我只带了一筒胶卷上阵地;照完后托人捎给李久清;他帮我带到麻栗坡冲洗好了;同时也给我带上来两筒胶卷。

  李久清还给我带来一个口信;刘继旭的父母来信了;信在他的手里;说刘继旭的父母很担心。问刘继旭为什么这样长的时间里不给家里写信;在信中特意交待刘继旭;叫他最多不超过十天就给家里报一次平安。看来部队还没有把刘继旭牺牲的消息通知他的家人,他问我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让刘继旭的父母多一份安心;少一份担扰和牵挂。

  我没想到事情会是这样;唯一的办法就是以刘继旭的名义给他的父母写信。刘继旭的笔划我有一些印象;我尝试着写了一封简短的";平安信";;怎么看都不像刘继旭的笔迹。没办法;我没有刘继旭的笔迹用来模仿,至于能不能瞒过刘继旭的父母而给两位老人带去一份安慰;我就没法知道了。

  我把写好的信带给了李久清;刘继旭的家信上有详细地址;信的发出就由李久清负责了。

  在我的印象里;郝爱一向都是快乐的;他是八五年入伍的新兵;这个新兵的身上有很多的优点;不论做什么;都是那样的积极;主动;乐观;从没有看到他有过沮丧和不开心的时候。他和我一样;我们都没有女朋友。在前天他也收到了父母的来信;这两天他总爱反复地看信;我想他是想家了;想他的爸爸和妈妈了。我进到洞里;他侧卧在铺上;手里拿着他爸爸妈妈的照片;我看到他的脸上写满了对父母的思念;和平时看到的郝爱是不一样的。

  我接过他父母的照片;看到的是一对纯朴善良的老人正在对我微笑,我恍惚觉得就是我的父母在慈爱地看着我;心底倍感无限温暖。我羡慕郝爱可以看到父母的照片;从而感受那样一份亲情和关爱。而我的父母因为家境的贫寒;照相对他们来说是一件无法想像的奢侈;为此我在前天写给父母的信里提出;要求父母照相寄给我;并随信寄去了五十块钱(我的津贴费是每月十二元;另有每月二十元的作战津贴)。我想,父母是一定能够满足我的这一愿望的。

  二机连一班的一个兵在下午被冷炮炸伤了;郝爱搬过去了;刘国清说不愿跟他的班长住一个洞;提出要和我一起住;排长余双同意了;这样我和刘国清就住到一起了。

  回到43号阵地后,危险依然,艰苦依旧,可是没有了40号阵地上的那种无法排遣的,几乎让人崩溃的压抑和寂寞感了,是郝爱和刘国清让我真正体会到了“苦并快乐着的”心情体验。

  一个士兵的战地日记(29)       八五年七月九日,雨雾。

  我在今天才知道,我们二连的的100多名兄弟,在我们九班上阵地之后已全部分散补充到了各个阵地上,我所在的九班有三人负伤,其他的班排也有十多人受伤,包括战前分来的一排长。他是刚从军校毕业后分来的,至于是在哪个阵地负伤,又是怎样伤的,这些我都无法知道。而且听说李道华由于体质和他入伍前当过老师的原因;把他调到阵地下面的苗寨八里河村;办起了战地帐篷小学“八里河小学”。我想,这应该是李道华最理想的去处了,他的体质和心理,都决定了他不适合留在阵地上。

  虽然下着雨,却不会因此觉得舒适些,潮湿和闷热无时不刻不在困扰着我们,不过,我并没觉得有多么压抑。这源于刘国清的功劳,他是一个健谈的人,又和我是湖北老乡,我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也无需注意说话的方式,这让我们相互的心理都得到了良好的暗示和引导。苦不怎么觉得苦了,寂寞也不觉得那样难熬了。不知不觉中,把阵地上每日都要面对的死亡淡化了,把恶劣的猫耳洞生存环境,看成了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圆,感觉像在营区那样坦然。

  聊到他的班长;他毫不掩饰对他的不满;他们之间一直有着说不清楚的过节;他的班长是因为打仗才留下来没有退伍的老兵;我劝导他;应该给与老兵和班长以充分的尊重和服从。因所有的老兵都没有退伍;尽管已经有了八五年入伍的新兵;我们八四年入伍的兵在他们眼里依然是新兵蛋子。

  我明白刘国清的感受,第二年兵就是老兵了,他应该可以享受老兵的特权了。可在他班长的眼里;他依然是新兵一个;他应该继续履行新兵的义务。于是有了冲突,甚至是耿耿于怀,这也是刘国清主动要离开他的班长和我住一个洞的原因。

  我们聊到了姑娘,这是最令我们兴奋和充满美好憧憬的话题,他也没有恋爱过,如果有人问我们上前线,面对死亡有什么遗憾的话,那就是没有恋爱过,没有和姑娘有过肌肤之亲。有了女朋友的兄弟,是我们最最羡慕的人,虽然我们能够分享到姑娘们的情书和照片,可望梅不能止渴呀,真希望姑娘们写给战友的情书是写给自已的。

  我跟刘国清讲起了我在烟台福山县的房东姑娘,鲜脆的烟台苹果造就了姑娘的清纯秀美;是村子里最美的姑娘,也是我所认识的最美的姑娘。她家有两处房子,腾出一间让给我们住。为此同年入伍的老乡都羡慕我的不得了;我也为有这样一个美丽的房东姑娘而骄傲和自豪,就如她是我的女朋友那样的骄傲和自豪。

  她常常过来取些东西;因为她的美丽;在她面前我显得极其胆怯和自卑;往往不敢正面看她一眼。全班十个人;她往往只和我一个人打招呼;这让我既兴奋又紧张。中午别人都午睡了;我就到门洞里去练习素描;她总是悄悄地走到我身后;等我画完后;她会给我几句我期望的夸奖;以至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练素描她不在身后时;我会非常地失落;好像是为了她在练习了。

  慢慢地她不再只是口头表扬了;或者是一个苹果;或者是一些山楂。我推都推不掉;我越推辞;她越是绯红了脸坚持要我接受。战友们发现了这个秘密,说我交上了桃花运,这让我更加紧张了。部队不允许在驻地谈恋爱,而我又是刚刚入伍,就更没这个胆量去接受她的奖品了。常常是她伸手递给我,我伸手去拒绝,她以为是我接受而放手,奖品就这样掉到地上了。她会转身离去,留下我一人脸红脖子粗地紧张地呆站在原地而不知所措。

  刘国清直说我太苕了,这样好的机会不好好把握,叫我现在就给她写信,机会一样有。经刘国清这样一说,我还真动了给她写信的念头,想一想,她确实是个好姑娘。直可惜在我离开她家时,我都没有勇气问问她叫什么名字,现在只能在心中空留一份遗憾了。

  一 个士兵的战地日记(30)       八五年七月十二日,晴。

  连续下了几天的雨;一直是雨雾环绕的八里河东山一线阵地上;在初晴的阳光照耀下;雾都倦缩到两山之间的峡谷里去了;好似在那里躲避阳光的驱逐。用肉眼朝对面的越军阵地上看去;感觉像是用高倍的望远镜将越军阵地拉到了眼前一样清晰。越军阵地上的一草一木都特别的了然,我希望着在越军阵地上能有所收获。郝爱的哨位上有一枝狙击步枪;并没规定谁能用而谁不能用。我常常在没事的时候跑过来看看;期望在狙击步枪的十定架下出现我所期望的目标,每次都让我大失所望;越南人的影子大都是一晃而过;根本就无法捕捉到扣动板机射击的机会。就像他们无法捕捉我们一样;在暴露的位置上;我们都是以最快的速度通过。

  我用十分的耐心爬在郝爱的哨位上;眼睛一刻不离瞄准镜;紧紧盯住越军阵地暴露的路段;就像一位经验十足的猎人;静静地等待猎物的出现。猎物似乎更懂猎人的心思;暴露的路段上;一切又都归于了沉静。我自责自已不是一个好猎手;一晃而过的人影常常让我把握不了射击的时机;耐心的等待往往又是一无所获。

  上午十点左右;阵地上的有线电话里传来了通知;叫我们做好防炮准备;说我军炮兵群既将对越军阵地实施大规模炮击。这是一个十分让人振奋的消息;尽管双方有无数次的相互炮击;但我军对越军白天的规模性炮击在我上阵地后还是第一次;规模炮击通常在拂晓前多一些;而这个时间段通常由于视线不良;我们往往看不到炮弹在越军阵地上爆炸的壮观场面。今天的视线非常清晰;当听到这样的消息时;陈成利;刘国清;余双;还有一班长都跑到郝爱哨位外面的战壕里来看炮击,我们的心里都充满了期待。

  在一线我们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通知;觉得这样的通知实在是多此一举。我们已经熟悉了战争的规则;我军炮击后。越军必然还击;越军对我炮击后;我军则必然压制性打击。

  十点零五分左右;我军的火箭炮开始吼叫了起来;紧接着是弹雨撕裂空气从我们的头顶急速飞过;早已是寸草不生的越军阵地上;壮观的一幕出现了;炮弹由近及远履盖了越军整个阵地;我们首先看到的是腾起的泥石;这种景象规则地向上延伸着;瞬间就履盖了整个地表。几乎是同时;我们也听到了炮弹爆炸的声音;随即是硝烟升腾起来并笼罩了越军阵地。这一幕让我们异常兴奋;我们在战壕里跳了起来;这种情景我们只在电影里看到过;这对于沉寂无聊的猫耳洞生活来说;无疑是一针强心剂;让我们变得无比亢奋。

  炮弹不断地从我们的头顶怪叫着飞向越军阵地;弥漫的硝烟已经淹没了腾飞的泥石;爆炸接连不断地重复着;硝烟在越军阵地上翻滚着;我们欢呼着";过瘾";;感觉是在观看一场规模宏大的焰火表演;给我们无限的陶醉和快慰。因为如此高密度高强度的炮击;能够生还是一件十分万幸的事情;即使能够生还;对越军士兵的灵魂也是一个巨大的震荡。

  大约十分钟后;我军的炮击停止了;余双他们都快速地回到了自已的洞里;越军阵地上的硝烟也开始散去;我继续钻到郝爱的哨位里;重新拿起狙击步枪;再次期望着能有所收获;眼睛紧紧盯在瞄准镜上;既没有看到晃动的人影;也没有听到越军反击的炮弹。半小时后;我向越军阵地打了两枪;然后回到了自已的猫耳洞;跟刘国清吹起了牛皮。

31篇……40篇(作者:王辉,电话13607263158)
一个士兵的战地日记(31)      八五年七月十四日,阴有浓雾。

  从五月二十五号来到八里河东山前线到现在;作为一个士兵;我忠实地履行了自已的职责;并作好了随时献出自己生命的准备。我的身体承受了巨大的;在平时来说都是无法想像的极限挑战。灵魂深处经历了新奇;紧张;万分恐惧到处变不惊;沉着应战这样一个蜕变过程。或许是人在经历了生死历炼后;往往会把生死看淡的原因。我不清楚整个老山前线的战况;也不清楚我所在八里河东山一线的战况;甚至连近邻阵地上的战况都不清楚。对战场的认知是通过双方炮击的频率来感受的。只隔一条峡谷的老山方向;炮击的频率仍然很高;战斗的密度要超过八里河东山一线。八里河东山一线阵地在经历了五月底到七月初的激烈战斗后;给我的感受是我军的阵地更加稳固了。

  在战头最为激烈的六月初;可以肯定;我们每个人都想到了死;甚至想到了自已很快就会死去。我不愿意我死后只是个“烈士”;我希望自已是个英雄;一个被人们广为传颁的英雄;在死亡阴影的笼罩下;我在潜意识里开始规划我的“英雄之路”,并期望我死的壮烈一些,真正符合英雄的死法。

  我觉得这还不够;英雄应该有完美的思想和高尚的情操。翻开今天之前的日记,我都有意无意地夹杂着一两句豪言壮语,给父母的信,我原打算写的豪情一些,悲壮一些,因为英雄的家书也是可以大书特书的。可我担心年近六十的老父老母不能承受这份牵挂和担心;于是在给父母的信中;我反复强调我在二线担负预备队的任务。因为参加过解放战争的老父亲;明白预备队是相对很安全的。

  我忽然想到;为何不给当地政府写信呢?如果我平凡地死去;或许给地方政府的信会让我成为英雄。于是,我把我经历的战斗;经历的战友的负伤和牺牲;阵地上的艰苦;气候的恶劣;热带雨林的恐怖;毒蛇;蚂蟥;战士的责任和义务;对死亡的坦然和对国家荣誉的捍卫,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