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十七岁那年的五枚硬币-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天,我和海霞都从二姐的床上搬走了。
  从那天开始,姊妹花拆开了,二姐跟母亲一样,太阳没出山就下地侍弄庄稼,太阳落山了才回家侍弄鸡鸭牛羊。姊妹花姊妹花,想来海霞应该也是一样吧。
  我呢?没人背我了,我孤零零地熬过了年,搬着板凳去上了学。村里没有幼儿园,所以我插班上小学。为此父母很为我骄傲,因为村里人都说我五岁就上一年级,神童。
  


那天我是溜出来的。所以出门后我回头看了三遍,确信我妈没出来追我,才算放心。
  其实我已经跟我妈请示过了,我说我想在吃过中午饭——也就是我妈和我爸他们睡午觉的时候跟王东他们出去钓鱼。我第一遍求我妈时她还在收拾盘子里的菜,我们家的剩菜向来都是我妈解决,因为只有她最怕浪费。我妈听说我要去钓鱼,扭头瞪了我一眼,说,就你还能钓鱼,你钓到过哪怕巴掌大的一条鱼吗?也别说钓鱼了,就是鱼腥味儿你带过一丝回家吗?
  我回头朝门外看了一眼,王东他们似乎听到我妈发了话,略带失望地走了。于是我着急了,脱口而出一个保证:我一定钓只大鱼回来行了吧!我就出去一会会儿,太阳偏西一点点我就回来做暑假作业。说完之后我求助地看了一眼我爸,他满脸都是不耐烦,躺在风扇底下不动声色,不知道是真睡着了还是假寐。
  我妈没点头也没摇头,她开始收拾碗筷了,叮叮当当的,很不耐烦。
  于是我只能偷偷溜出门。即使我再等下去也没用,我妈不会同意的,况且我是要跟王东他们一起玩儿。在我妈眼里,王东他们就是一帮野小子,不是去水塘就是公路边,不是爬树摸鸟就是下水逮鱼,没个正形。
  溜出门时,远远的还能看见王东他们的身影。我没敢喊他们,只是在午后的日头下拼命追撵着,兜里的鱼线带着鱼钩整整齐齐地缠绕在一块两头宽中间凹的木板上,我每跑一步,它就轻轻地碰我的大腿一下,痒痒的,却又舒服而惬意,诱惑着我跑得更快。
  好在我追上了他们。
  池塘边上都是树阴,在不需要午觉的我们看来,阴凉地和没有大人的地方,就是天堂。所以我们各自兜里的鱼线板,不过就是打发时间的一个由头,我们谁也不会相信这么一个小三角水塘还真能钓到鱼。
  玩了会儿打水漂,还没分出胜负,我们带来的薄石片就没了。爬树和大型的警察与小偷游戏都不适合这么炎热的午后,只好开始钓鱼。鱼饵是青草,嫩一点的草茎顺着鱼钩的弯度轻轻一套,往水里一扔,我们都躺在了草坡上。这么与其说是钓鱼,不如说是等着奇迹出现。
  所以当我的鱼浮一浮一沉时,我都没往鱼咬钩上去想,可是等到我手里的鱼线一沉,并直直地往池塘中央去时,我才反应过来鱼上钩了。轻轻一拽鱼线板,水里的鱼浮不升反降,鱼线更沉了。排除了勾住树枝的可能之后,我站起身往后边退边收线,接着,一条黄灿灿的草鱼贴着水面就上岸了。
  除掉它嘴里的鱼钩,我才发现这条草鱼绝对称得上是条大鱼,它不动弹时,比我两个巴掌还大。我也就是用双手捧着它一路小跑着回家的,身后跟着满脸惊诧和羡慕的王东他们。
  奔到家门口时,我的双眼已经让汗弄得雾蒙蒙的了,是嗅觉让我感觉家里有什么不对劲儿。用右胳膊的袖子擦了擦眼上的汗,我先找到一个盆,把鱼轻轻放了进去,并接了水让它游起来,我才准备向我妈炫耀。
  可王东他们只等在我家院门外,踌踌躇躇的,不肯进来。我这才发现那不对劲儿是什么,我爸又和我妈打架了。这次好像还特别厉害,满院子的烂碗碎碟子,一片狼藉。我爸还在风扇底下,不过已经改躺为坐了,手里还多余地摇着一把旧蒲扇,满脸通红。他的右脸颊和*的胸膛上斜斜地划了好几道抓痕,都冒血了。
  找到我妈的时候,她在堂屋里哭,边哭边收拾衣服,边收拾边用随手拿到的衣服抹泪。
  我不知道该怎么开口炫耀我的好运气。我是偷偷溜出去的,我没听我妈的话,但我确确实实兑现了我的承诺,我钓到一条大鱼了,我确信它比我妈的两个巴掌也大。我爸喜欢喝鱼汤,我妈喜欢吃鱼头,我喜欢吃鱼脊背,今天的晚餐会是一顿令我自豪无比的鱼宴。
  但是,我只能伫立在门框边上,犹疑着该怎么开口。
  我妈根本不知道我在为难什么,她没观察我脸上的喜色,她没空,也没心思。她已经很快地收拾好了一大堆东西,最后用一个被单一裹,利利索索。
  我妈说,洗手洗脸,跟我回你外婆家!
  说完,我妈甚至没给我机会询问什么时候回来、我的鱼哪顿饭能吃、我爸去不去——她只是拽着我来到脸盆前,洗我的手,洗我的脸,顺便也洗她的手,她的脸。脸盆已经变形了,看来在我溜出去的这段时间,家里的很多东西都遭了殃。
  出门的时候,我妈几乎是提溜着我跨过的门槛,于是,我连再看一眼我那条鱼的机会都没有。
  后来,我倒是经常能见到我爸,他时常到学校来接我,请我吃饭,还给我买好多东西。但是我再也没见过那条大得让我惊奇的鱼,那是我钓到的第一条鱼。可惜的是后来我再也没什么机会钓鱼。而且到现在我也不知道,那条鱼最后究竟去了哪里。
   。。

弟兄
确切地说,在我十二岁、弟弟八岁之前,我和弟弟的关系就是一部火星四溅的斗争史。
  谁也说不明白,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为什么就会像小公鸡一样斗个不停。一直到我很会思考问题的时候,我竭尽所能地在记忆里进行返回式的寻找,很崩溃,那段日子里我所能回忆出来的,就是跟弟弟一次又一次的打架。印象中,跟弟弟在一起的记忆也就是拳脚相加。后来大了,离开家有了同学、朋友和另外的兄弟,我这才知道原来兄弟里不单单我和弟弟是这样,很多很多的兄弟都这样,于是,我才有了那么点儿坦然。
  但是我和弟弟还是有一点不一样。因为在我们兄弟的那段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斗争史中,我是唯一的胜利者。是的,无论我是主动挑衅还是被动还击,我总能笑到最后。一开始我也这么认为,我大弟弟四岁嘛,没有理由落败的。所以,这种胜利给我带来的信心让我很快把气焰嚣张到了伙伴们当中,成了所谓的孩子王。
  我和弟弟的斗争史终止在我十二岁那年,那年我弟弟八岁。对,我依旧大弟弟四岁,我想这种状况是不会改变了。十二岁那年跟弟弟的最后一场架,我也依旧是胜利者,虽然是险胜,而且赢得也比较蹊跷,但我终归是赢了。不过就在那天的晚上,我为我和弟弟这段历史找到了最合适的终止点。而且,我也为我和弟弟的这段关系起了一个恰当的名称,弟兄。
  还是直接说那场架吧。
  十二岁那年弟弟其实已经跟我差不多高了,但看起来他比我壮实得多。这其实不能怪我,是该死的挑食把我闹得瘦成那样的。包括我自己在内,谁都觉得我有点如母亲所说的,像根豆芽菜,无论体形还是肤色。所以全家人有意无意都有点保护我的意思,尽管我一直不愿意承认。
  说我瘦我当然是承认的,但我绝不承认我弱,别的不敢说,我对结实粗壮的弟弟保持高达百分之百的胜率,就可以证明一切了。
  十二岁的那场大战是我挑起的,在我家打麦场上。正是午收季节,每家都有一个宽敞平整的打麦场。在夕阳斜照时,打麦场就是我们的乐园。照例,那天大家伙都在我家的打麦场疯,玩累了,闹够了,我们正百无聊赖地想着该怎么打发夜幕前的那段时间。是父亲无意中给我们拉开了大幕,父亲说打麦场中央的石碌磙碍事了,你们不是闲得慌吗,给推到场边去。父亲下了命令就离开了,他向来如此。可是这个命令却让我们炸开了锅。那个石碌磙由我们大家来推当然不是问题,但是如果由一个人来搬,实在是个很具挑战性的想法。在大家的簇拥下,我想试试,这个念头有点发疯,因为那个石碌磙起码有百来斤。但我向来就是人来疯,所以我觉得就应该是我来试,这也是我作为领袖所应有的行为。就在我撸袖子往手心里啐唾沫做准备工作时,从家里刚来的弟弟很兴奋地挤了上来,哥,这个你搬不动,我来吧。
  说句实话,这短短几个字一下就惹起我很多怒火,什么叫你搬不动我来?是的,我是搬不动,我试过,不止一次。但是我都搬不动了,你来就可以了?于是弟弟的这句话成了大战的导火索。其实我和弟弟打架根本就不需要点火,伸手就来。
  夏夜,凉爽的风,宽阔的打麦场,群声鼎沸,我和弟弟这一架打得颇有些天昏地暗。也不知多久,伙伴们都看腻了喊倦了,就三三两两地坐在边上看着等结果,只要谁先哇地一声哭出来,就代表战争结束了,我们向来都是这么评判的。我听到自己的心跳开始不规则了,我还能感觉到眼前的星星闪烁得太多太乱了,那种虚脱的眩晕就要战胜平衡感时,我知道我要败了,史无前例的第一场败仗。但我又咬牙坚持了三秒,是不甘和恼羞成怒的力量支撑的。就在这三秒钟里,弟弟适时地发出了哭声。其实只是三秒,再多一秒我即使不投降也会扑倒在地的。但是弟弟哭了,我又一次赢了。所以弟弟的哭声还没成阵,我就瘫倒在了场边的凉席上。夏天,我们总是睡在露天的凉席上的。
  见这场架还是没有意外地以我的胜利而告终,伙伴们很感无趣,一下都散了。
  那场架的结尾让父亲看到了,于是父亲难得地呵斥了我们兄弟一顿,理由是没力气把碌磙搬走,倒是有力气打架。
  也许是真打累了,我对弟弟的哭声还没来得及讽刺上两句,就模模糊糊睡着了。不知睡了多久,我感觉到弟弟轻轻踹了我两下,这是惯例,每次打完架我们俩打招呼都是用脚踹。知道弟弟是想去撒尿,一个人害怕,特别是夜晚的田里。我揉了揉眼,不吭声。
  弟弟起来了,我眯着眼,把窃笑都准备好了,等着看他怎样慌里慌张地来回跑。弟弟回头看了我一眼,竟轻轻走到了那个石碌磙前,轻呼一口气,弟弟一猫腰就把碌磙搬了起来,慢慢挪到了打麦场边上。那姿势像极了强壮的父亲。
  于是在弟弟的喘息尚未清晰地传过来时,我赶紧翻了个身,抹去了眼角不留心沾上的露水。
  

七岁那年洗了一次手
二十年来,在我心里最最闹腾的是一只兔子,灰色的毛,浅灰色。七岁那年我第一次看到它时,我正啃着右手的食指,可能还淌了些口水。那根手指一直是我的美味,到现在还白白净净。那兔子不像野兔子,我们家那儿的野兔子大多是棕黄色的,身子长,但是很瘦,抓到了顶多就是做顿排骨。人还没来得及填饱肚子,兔子想长膘,怕是希望不大。但它也不是家兔子,我们家那儿的家兔子是白色的,雪白。现在回想起来,尽管大东一直否认我说的那只浅灰色兔子的存在,但是我坚决认定那只兔子是绝对存在的。
  那就权且当作它是一只混血兔,是家兔和野兔杂交出来的,或者像大东说的那样,是兔子精,专门迷惑小孩子的。
  大东这句话倒是有那么点道理,那会儿奶奶和母亲每天都不厌其烦地叮嘱我,人吃不饱那些妖魔鬼怪肯定也饿着肚子,会变化成东西骗你去洞里的,别自个儿到处乱跑!
  我七岁时虽然不胖,倒也白白嫩嫩,放进鬼怪故事里称得上是一顿美餐。
  看到那只兔子时,我的眼一下就亮了。我甩了甩手指上的口水,蹑手蹑脚地靠近,还扑了一下,但是没扑到。这没关系,我毕竟是第一次扑兔子。兔子倒也没怕我,仍然保持着缓慢的节奏,抖了几下耳朵,似乎是带领我似的,往荒郊野外走。
  等我觉察出不对劲的时候,已经晚了,我看到有个跟我爷爷差不多老的老头,有一把白胡子,手里还有根拐杖。我想如果我站在他面前,手里捧两个寿桃,再在他拐杖上拴个葫芦,就是村里每家都挂的中堂寿福图了。老头一脸是笑,看起来比我爷爷慈祥得多,我爷爷总是阴着脸抽烟,不喜欢吃饭。
  小家伙,现在你想吃什么?他竟然跟我说话了。听到吃这个字,我把手指很熟练很自然地塞进嘴里,才发现手指上都是泥,还有扑兔子时掐断麦苗的一股青腥味。我想都没想,小声说,我想吃兔子腿。
  老头哈哈笑了两声,好像还捋了捋胡子,我记不清了。他轻轻用右手打了个响指,我就有些发晕,眼前是幅图画,两只肥大的兔腿似乎要滴油。我知道那不是真的,因为图画四周还有白云似的边。但是我闻得到香味,如果不是手指还含在嘴里,伸手我想能摸到的。
  还想吃什么?老头又要打响指。但是我猛地一激灵,我听到自己说猪尾巴。真是笨,这么好的机会怎么能说吃猪尾巴呢。我因为结巴一直没改过来,母亲卖了母鸡买了猪尾巴天天让我只许含着不许咬。但是猪尾巴的味道其实不错的,虽然猪老是用它来赶苍蝇。
  老头微微笑了笑,打了个响指,十条猪尾巴焦红焦红的,还冒着热气。我不知道是不是十条,但是我在学校里最大的数字只学到了十,所以我认为是十条。但是我想我还算是机灵的,所以我马上就艳羡着把目光聚焦到了老头的右手,可怜巴巴地说,能不能让我也能打响指,想看什么就有什么?
  老头脸上没了笑,可以,但是那样你就不能再吃手指了。
  我思忖了一下,跟兔子腿和猪尾巴比,没滋没味的手指算什么?于是我点了点头。老头拉过我的右手,给我轻轻抹了点什么,麻麻的,痒痒的。
  试试吧,小家伙。老头说完话就跟他怎么出现的一样怎么消失了。我没找他,盯着自己的右手手指轻轻打了一下响指,我想吃烧鸡。第一个愿望我是花了不少心思的。大东无数次炫耀过他在县城他大伯家吃过的黄澄澄的烧鸡。于是,我的眼前又有了幅画框,真的是只烧鸡。尽管我没见过,但我肯定那是,而且一定比大东在他大伯家吃的那只要好。
  在回家的路上,我一直没让右手闲着,我看了红烧肉烩粉丝、猪嘴唇、猪耳朵、牛蹄筋。当我再也想不起该看什么时,我到家了。母亲见我举着右手发愣,笑着说,中邪啦这孩子。这也是很奇怪的一件事,母亲平时都是铁青着脸瞪大着眼的,因为我总想偷吃给奶奶准备的纯小麦面馒头。我们只能吃玉米面和小麦面搀着的馒头,在嘴里嚼半天也咽不下去。
  快去看看,你爷爷今天打了只兔子,你奶奶给你省着条兔子腿呢。
  母亲在我后脑勺上轻轻拍了一巴掌。后来,我怨了母亲好多年。因为就是她这一巴掌,把我的奇遇打完了。在我准备启动速度往奶奶屋里跑的时候,母亲恢复了平时的严酷,呵斥我说,先去洗手!
  啃完兔子腿我才明白过来,洗了手,那我打响指把手指磨烂了也看不到任何图画了。
  后来我跟大东求证这事,因为在进村时我遇到过他,还第一次重复了要求,让他证实一下那只烧鸡是不是比他大伯家的那个要好看。但是大东一直说,狗屁,你是让兔子精勾去了魂。
  后来母亲听奶奶的话,生拉硬拽着把我拉去一个巫医那叫魂。但是我很长时间都没理我母亲,对她让我洗的那次手,我心有怨恨。
   txt小说上传分享

少年的唾沫
那是一个无聊的夏天,我们一群少年对着悠长的暑假没了主张。我们当中最大的是石头,十五,最小的猫蛋九岁,整天拖着要过河未过河的鼻涕死皮赖脸跟着我们。我们都认为自己大了,不该再对上山逮兔下河摸鱼那些游戏感兴趣。
  见想不出好玩的法子来,狗蛋一拳把身旁的竹子打出簌簌的声音。狗蛋着急是有理由的,他和弟弟猫蛋过了这个暑假就要下学了,下学了就是从此要像大人那样,上山砍柴下地种菜。
  咱上山砍竹去呀,卖了留着开学时交学费。
  石头到底是老大,这句话无异于石破惊天。是的,砍竹是大人的活,适合我们干,还能挣钱,多棒的主意啊!狗蛋又打了竹子一拳,这下竹子也发出快活的哎哟了。
  砍竹要去五里外的风山山顶,那儿的竹子竹节长,质地好,相同的长度是山下竹子的两倍价钱。大伙磨好砍刀带上绳子到五里外的风山脚下汇合时,太阳已经一竿子高了。这时节砍竹子已经不再盛行,所以山间的竹滑道让两旁的杂草遮掩得有些模糊。到风山顶要两个钟头,所以一到山脚下我们就嗷嗷叫着往上冲,以往撵兔子我们就是这么喊的,刺激和快活夹杂在其中。
  山顶上最好的竹子早被大人们砍完了,我们只好在次等竹里挑,长、直、青是首选。没多会儿,大伙各自挑中目标,叮叮当当砍了起来。日上当头时,大部分的竹子都躺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