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第2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筹码;孙坚则干脆就不抓,甚至在暗中还提供庇护和方便,因为他知道晋国与吴州通商是个双赢的结局,就算以后会跟赵兴撕破脸皮,那也犯不着拿商人开刀。

    对于该如何处置袁绍以及他的家人,赵兴集团的谋士和武将们的意见很难达成共识,所以最终大家把决定权还是推到了赵兴的面前。

    毒士贾诩和鬼才郭嘉二人的意见相似,都建议赵兴不要因为一时冲动而一刀将袁绍喀嚓了,因为这样做的话,可能会让天下士人对赵兴和晋国产生厌恶的情绪,他们会觉得赵兴是个暴戾嗜杀的主公,这对于晋国的选贤任能是有明显的害处的。

    武将关羽、张辽等人的意见相同,他们认为用袁绍的头颅来祭奠死去的晋国军人和商人,可以极大地提振军心士气,更能团结和凝聚最广泛的百姓,使得赵兴的威望更加隆盛。

    谋士田丰、庞统等人则建议效仿对董卓的处理办法,将其和家人软禁在上党境内,并以袁绍的性命作为把柄,逼迫他帐下的文武之士向晋国效命。

    类似这样的意见还有许多,尽管大家各持己见,但都有充分的理由作为支持,并非是只凭个人的好恶来向赵兴建言。

    最终赵兴决定将如何审判和处置袁绍的权力交给广大百姓。他让祢衡亲自起草了一封论袁绍的罪与恶的批判文章,一一揭露袁绍在这些年针对晋国百姓所犯下的众多恶行,同时也没有隐瞒袁绍在主政冀州期间干的一些实际事情。

    这样一来,袁绍的功过是非便全景式地展现在了晋国百姓们的面前,使得他们对袁绍这个家伙有了更加充分和深入的了解。

    晋报在祢衡这篇文章之后还破天荒地搞了一个民意调查,提出了对袁绍的五种处置方案:第一种,召开公审大会,让大家一起对袁绍的恶行发起声讨,最后将袁绍处以绞刑;第二种,召开公审大会,让大家一起对袁绍的恶行发起声讨,最后将袁绍看押起来,对其实施终身监禁;第三种,以德报怨,化干戈为玉帛,饶了袁绍,将其驱逐出境;第四种,招揽袁绍,让他以后为晋国百姓服务;第五种,对袁绍和他的家人进行劳动教养和劳动改造,今后给晋国出力流汗。

    经过半个月的激烈讨论,最终晋报报告统计出来的调查结果是:同意将袁绍杀了祭旗的占了四成,同意终身囚禁袁绍的占了四成,同意其他选项的则占了余下的二成。

    面对这样的民调,赵兴将选择哪种方式处置袁绍呢?他自己心中的想法又是怎样的呢?

第611章 恩怨分明真性情() 
赵兴是在陪着张机将上党各地游览过一圈之后,才来与袁绍见面的。

    张机对于赵兴大力提倡的公共卫生系统、全民健身活动、爱国卫生运动等等普及卫生防病的做法非常认同,他觉得这是北方各地这些年没有爆发大规模瘟疫的重要原因,单凭这一点,赵兴的功德便是他们这些医者望尘莫及的。

    赵兴无意于跟医者抢风头,所以非常含蓄地将张机说的这些溢美之词全都推在了华佗和众多坐馆的郎中头上。赵兴在无意之中提到,当年袁绍为了防范并州,曾经让人身上带着瘟疫前往并州为害,结果幸好没有酿成大祸。张机听完之后,对袁绍的感观顿时大变,狠狠地骂袁绍是个猪狗不如之人,早知道就不在海船上给他看病。

    赵兴听到连张机这种讲究仪表言辞的文士都破口大骂袁绍,心里自然是十分的痛快。最近这几天,通过报纸宣传和舆论引导,袁氏一门在晋国百姓的心目中已经臭不可闻,以后估计还会随着晋报向外州扩散,对于袁家的打击绝对是致命的。

    现在看来,该做的铺垫都已经完成,也是该去见一见袁绍的时候了。

    在一个秋雨萧瑟的傍晚,赵兴冒雨来到了暗影总部,陪同他一起前来的是谋士李儒和护卫典韦。

    按照惯例,凡是有资格被囚禁在暗影总部的人物,肯定是由太傅赵兴来亲自决定他们的最后归宿,一般的阿猫阿狗根本没有这个机会品尝暗影总部额定的四菜一汤伙食。

    袁绍乃一方诸侯,自然不是阿猫阿狗,所以他有幸连续多天吃到了暗影总部的营养配餐,至少在赵兴前来看他的时候,看上去气色与精神都蛮不错。

    因为事先并没有接到任何通知,所以袁绍并不知道赵兴会选择一个秋雨萧瑟的傍晚前来与他相见。当赵兴推开囚禁袁绍的小院木门时,袁绍正躺在前伸许多的屋檐下的一张由卧虎家俱厂特制的摇椅之上闭着眼睛打盹。

    赵兴打着一把油纸伞缓缓来到袁绍身前,几乎没有发出多少声响,所以当他停下脚步静静地看着仇人袁绍躺在摇椅上悠闲自在的闭目养神时,袁绍仍然没有多少察觉。

    “来到卧虎城之后,饮食起居可曾习惯?”赵兴淡淡地冒出一句话语,没有称谓,没有问候,就如同这场毫无征兆便落下的秋雨,瞬间便将躺在椅子上的袁绍从上到下、里里外外浇了一个通透。

    对于突然在身侧响起的这个声音,袁绍有太多的理由需要终生铭记。事实上,袁绍也确实从未忘记过这个声音,甚至于他在无数个梦中也会因为听到这个声音而忽然惊醒。

    躺在椅上的袁绍,不可能在听到赵兴的声音之后还装作熟睡或者打盹,因为那样除了证明自己惧怕忌惮了赵兴之外,别无任何意义。所以,袁绍缓缓地睁开了眼眸,然后仰面静静地端详着不远处那张正值风华正茂的英朗面庞。

    赵兴如一座沉寂的火山,仍然静静地耸峙在袁绍面前不远处,然后仍然用淡淡的口吻说道:“本初兄近日过的可好?”

    袁绍终于露出一丝自嘲又好像是嘲笑的赵兴的神情,懒洋洋地回答:“很好,吃得好,睡得香,无忧无虑!”

    赵兴不说话,转头示意李儒上前将几份最近的晋报轻轻放在袁绍的怀中,那轻柔地动作,倒仿佛是在为农家逝去的人在入棺之前,一层一层往死人的脸上糊黄表纸一般。给死去的人脸上糊黄白纸,是因为百姓害怕死人会被雷电之类的声响惊醒过来,然后发生诈尸的恐怖情形。

    袁绍稳稳地拿起怀中的报纸一页一页地翻看起来,起初,他还能保持一脸的淡定与漠然,可是到了最后,袁绍实在是被报纸上辱骂他和他家人的话语给气的七窍生烟,忽然蹭地一下便从躺椅上站了起来,然后劈头盖脸地将几份报纸砸向似乎正准备看笑话的赵兴脸上。

    被袁绍狠狠揉作一团的晋报自然无法砸中赵兴那张英俊硬朗的脸庞,否则典韦这个护卫可以直接切腹自杀了。典韦将那一包纸团轻轻地捉在手中,然后只说了一句:“袁绍,你到底不如主公的修养深厚,竟然连一点风度都没有,呸——!”

    被气得满脸煞白地袁绍,浑身颤抖地用右手食指对着赵兴,疾声大骂:“呔,赵国昌,你个无耻小儿,为何用如此下作的手段诋毁折辱我袁家!士可杀不可辱,亏你还是个读过圣贤书的人!”

    赵兴被袁绍当面斥骂,但是仍然面不改色,甚至是面带微笑地对袁绍说道:“袁本初,你可知道,在你口中的哪些圣贤书,对我而言,不过是一堆陈朽酸腐之言,连个屁都算不上!就你这种下贱货色,也好意思自称是士人?我——呸!”

    袁绍知道赵兴是个无赖,但他没有想到赵兴除了无赖之外,还很无耻,竟然当着众人之面说出这样大逆不道的话来。所以一时语塞的袁绍竟然不知道该如何跟赵兴对骂,只是气得不停地重复着:“你、你、你!”

    赵兴收起了带着几分戏谑的笑容,一脸阴冷地看着袁绍,说道:“袁绍,天色也快要黑了,我就不跟你多饶舌了。你也看到了,今时今日我想杀你全家不过是一个眼神、一个口令的事情,而且还会让百姓觉得我杀了该杀之人,是顺应天理公道,你不过就是我脚下的一只蚂蚁罢了!”

    袁绍不服气,大骂:“赵国昌,你这个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你莫要嚣张跋扈,终究有一日你会被人挫骨扬灰,不得好死!”

    “哈、哈、哈!”赵兴发出了爽朗的笑声,似乎笑得肚子都有些疼了,他对袁绍说:“我是不是乱臣贼子,既不是你,也不是朝中那帮尸位素餐的蠢货可以决定的!历史的走向,握在我的手中,天下百姓的人心向背,也会由我来决定,你们不过是一群蛀虫和渣子罢了!”

    被赵兴如此一顿羞辱和大骂,袁绍终于忍不住哇地一声吐出了一口暗色的血来。袁绍一脸灰败地盯着赵兴说道:“赵国昌,我会好好地活下去,我要看看你的下场!”

    赵兴一脸无所谓地说道:“悉听尊便!不过在这之前还要麻烦你在这些书信上面按上自己的手印!”赵兴说完这话之后,典韦立即上前一把薅住袁绍,将袁绍的拇指在一叠厚厚的纸片上强行摁下了指印。

    典韦让袁绍摁下指印的纸上,写的是袁绍自己交待的过往罪行。当然了,这些不是袁绍真的交待出来地,而是李进思根据暗影收集到的各种证据,然后让笔迹专家模仿袁绍的笔迹造出来的“认罪书”!

    一旦袁绍在上面摁上了指印,赵兴就可以拿着这一叠厚厚地纸页前去见袁绍手下的诸多文武将领了。

第612章 收服人心讲策略() 
收人最难是收心,特别是对于那些有能力、有个性的人才,如果靠威吓与肉体折磨,有时候不仅收不到人心,可能还会收来一个隐患。

    这样的例子从古至今有很多,赵兴心里非常清楚,所以他在对待袁绍手下的谋士和将领时,首先做的便是从精神上摧毁这些人的坚持,让他们意识到以前追随着袁绍,并非尽忠职守,而是为虎作伥。

    手里拿到摁有袁绍指印的“认罪书”之后,赵兴第一个接见的便是曾经有过数面之缘的沮授,而且见沮授的地点也没有选择在牢房之中。

    尽管暗影总部那些专门用来关押“政治犯”的独门独户的小院落,从内到外都设计得很适宜人居,但毕竟是用来囚禁异己的牢笼,关于这一点,每一位曾经有幸住进来的人都会有切身的体会。如果赵兴在这种地方会见像沮授这种“牵着不走打着倒退”的犟驴,往往会适得其反,把好事变成了坏事。

    对于爱惜名声如同爱惜羽翼一般的名士,赵兴已经有了太多的经验,所以他对拿下沮授可谓是信心百倍。

    赵兴选择见沮授的地方,是在卧虎城后方的太行山麓之巅。从这里,看以俯瞰卧虎城的全貌,山顶修建有专门供游人休憩的凉亭,也算是卧虎城一处有名的景点。

    沮授来之前,李儒已经在典韦的陪同下,先见过了沮授一面,并且将最近刊发的几份晋报带给了沮授。李儒为什么不带上袁绍的“认罪书”呢?

    因为以沮授的智商,绝对会分析到认罪书上那鲜红的指印肯定不是袁绍自愿摁上去的,尽管认罪书中指控袁绍的种种罪行基本上都是有理有据,但强人所难的事情还是沮授从心理上难以接受的。

    对待沮授,最难攻克的便是他心理上的第一道防线,所以赵兴定下的计划非常细致入微,连要不要李儒带着袁绍的“认罪书”这种细节都想到了。

    那么,赵兴为什么要让李儒首先去见一次沮授呢?实际上,这是赵兴不着痕迹地对沮授进行的一次心理暗示。李儒作为董卓的第一谋士,身份与沮授非常相似,如今却成为赵兴的贴身谋士。让李儒以自己的经历去先劝说几句沮授,虽然不见得会让沮授立即放下心理上的包袱,却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果然,当沮授见到李儒,默默地看过晋报上老百姓关于如何处置袁绍的议论之后,人明显变得焦虑和烦躁不安起来。沮授之所以焦虑,那是因为他在担忧袁绍的命运;至于为何会烦躁,那是他在思考自己今后的出路。

    大家都是明白人,当李儒自报姓名之后,沮授便立即想到了这是赵兴对他的一种暗示,言外之意便是连董卓的部下我都能够重用,只要你愿意归顺,那结果肯定不会差到哪里去。

    沮授心里比谁都清楚,赵兴轻易绝对不会杀他,因为当初赵兴在黄县与他见面时,曾经非常热情地邀请他一同前往上党。但是出于对名声的爱惜,以及那种多多少少的屈辱感,沮授又放不下思想上的包袱,轻易地答应赵兴的招揽。

    当时沮授问李儒:“袁公如今可好?”

    李儒如实回答:“身体康健,只不过这几日心情似乎不大好,想必是因为见过主公一面之后造成的。”李儒的话里有话,意思是提醒沮授,袁绍的命运现在很堪忧。

    沮授点点头,然后叹了一口气,问李儒:“在下想问文优兄一句,以你之见,赵太傅会如何处置袁公?”

    李儒沉思片刻,回答说:“一切皆有可能,是生是死却是取决于共与(沮授字)兄和其他几位袁公的旧部。”

    沮授慢慢咀嚼着李儒的话,最后问道:“赵太傅可曾拖你给我带什么话没有?”

    李儒答曰:“主公让我前来邀请共与兄过两日之后,与他同游太行山清风岭。”

    李儒与沮授的第一次见面就此结束,虽然两人都未曾谈及某个敏感的话题,但是效果却非常明显,这从后来赵兴见到沮授时,他的反应便能看出来。

    时间已到凉爽的中秋时分,赵兴与沮授二人拾阶而上,沿着蜿蜒盘旋的山中石梯向上攀爬,不多时沮授的额头鬓角之间便隐隐泛出一些汗水来。

    赵兴轻松地停下向上攀登的脚步,然后转头对沮授说:“共与先生如今的身体可是令人担忧啊,卧虎城内如今正好有两位超凡入圣的大医者,过几日便去让他们给你调养一番!”

    沮授微笑点头,说:“我倒是在前来上党的海船上见过其中一位,仲景先生的医术和人品果然是天下少见。”

    一路上,赵兴闭口不谈招揽之事,只是走走停停地耐心向沮授介绍着远处山脚下的卧虎城,过了两个多时辰,他们终于接近了山顶。

    隐约可以看见山顶凉亭的时候,赵兴忽然驻足不前,他转头对沮授说道:“共与先生,山顶凉亭之内有旧友正在等候,我便不跟着过去打扰你们叙旧了。”

    沮授有些诧异,但既然赵兴这么说了,他便毫不犹豫地迈步向远处的凉亭走去。沮授不相信赵兴会选择这么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费这么大的力气秘密处决他。

    走近凉亭的沮授,终于看清楚了赵兴口中他的旧友模样。说起他和亭中之人的关系,确实可以用至交来形容,因为等在亭中的人是田丰。

    田丰不是跟着苍狼军呆在西凉的吗?他为何返回了上党?原来田丰此次返回上党,是带着晋国从益州“敲诈”过来的人才李恢一起同行的。他这次返回上党之后,按照赵兴最新的人事安排,将不再担任苍狼军的军师职务,而是有更加重要的职务等着。

    田丰一脸微笑地对沮授说:“共与兄,吾在这里可是等候你许久了!”

    田丰这话,其实一语双关。他既说的是今天在亭中等候的事情,同时也暗示着当年曾邀请沮授一起前往上党为官,这一等便是十多年过去了。

    沮授闻弦歌而知雅意,一脸苦笑着说道:“方才国昌说亭中有旧友等候,我遍思而不知是谁,如今见到元皓,方知赵兴果然厉害,不愧是能够睥睨北地的雄主。”

    沮授见到田丰之后,两人具体说了些什么,外人不可而知,但是结果却非常喜人。

    从太行山麓下来之后,沮授没有再回暗影总部继续吃四菜一汤,而是跟着赵兴进了太傅府。不久之后,袁绍手下的文士除审配之外,其余人尽皆转投赵兴,至于颜良和文丑两员武将,则是由另外一个家伙亲自前去说服。

    这个家伙会是谁呢?

第613章 憨货也能说哭人() 
赵兴派去收服颜良和文丑的那个家伙,是他的护卫统领典韦。

    典韦当年曾经在廮陶城外用大巴掌抽过文丑,虽然自己长得傻大黑粗,但总是在人前自诩比起文丑来,他还算是个英俊的男子汉。让他这个家伙去说服和招揽本来就跟他有过节的颜良、文丑二人,他行吗?

    实际上,别看典韦外貌憨傻,他心里可是藏着锦绣的人,这从他历次都能非常漂亮地完成赵兴交给的重要任务来看,便可以得到充分的证明。为朋友在闹市之中报仇、刺杀黄巾内奸唐周、混到张角的眼皮子地下当卧底、跟随赵兴十数年未曾让赵兴遭遇过任何危险等等,每一次典韦总是能够给人带来惊喜。

    特别是他一直跟随在赵兴的身侧,潜移默化地受到赵兴的影响最大,在如何跟人斗智斗勇方面,如今已经学得是炉火纯青,绝对不输于其他任何武将。若不是因为保护赵兴的安全乃是最高任务,典韦绝对能够在沙场之上扬名立万,混出一个不低于张辽、太史慈等人的功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