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第2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兴被这李氏说的哑口无言,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了。不过不等他开口,李氏有些扭捏地说了一句让他差点晕倒的话。

    李氏说:“其实呢,我倒是真有一个相中的,只怕人家看不上俺”

    赵兴一听有戏,急忙问道:“你且说说看那人是谁!我保证就是用绳子捆也给你捆来!”

    “那个男人却是你熟悉的,就是裴元绍”李氏终于说出了答案。

    说话说的口干舌燥的赵兴,正端着一碗凉茶猛灌呢,一听李氏这话,当场便将灌进喉咙里的茶水喷了出来,幸好没有对着李氏。

    “啥?裴元绍!”被雷劈了一般的赵兴,当时就晕了。

第608章 如今成了火龙王() 
虽然觉得有些出乎意外,但是赵兴片刻过后便觉得这又是一件好事情。裴元绍是自己的家将,如果娶了李氏,双方知根知底,而且又有赵兴这层关系,对张作霖肯定会好好照顾抚养,倒是可以让赵兴省心不少。

    得了准信的赵兴,马上回府让人将驻守壶关的裴元绍给换了回来,开门见山地便说:“老裴啊?今年多大了?”

    裴元绍不明就里,老实回答:“比你大五岁。”

    赵兴又说:“也该讨个媳妇养个娃娃啦!”

    裴元绍有些不好意思地搔一搔脑门,说:“俺是个大老粗,又成天待在军营之中,哪有姑娘会看上俺。”

    赵兴露出一脸奸笑,说:“嘿嘿,你这货倒也有自知之明嘛,知道人家黄花闺女看不上你!”

    裴元绍于是苦着脸说:“唉,谁让我命苦跟了个想打天下的主子呢!你不是时常对官兵们说那个什么‘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话嘛,俺老裴也要学霍去病,争取封个骠骑大将军,做个不以家为的纯爷们!”

    赵兴见裴元绍居然跟自己吊起了书袋子,于是说道:“行啊,没看出来你现在长进了嘛,居然知道引经据典了。我也没空跟你闲扯了,现在交给你一项非常严肃地任务,必须保质保量地完成,你有没有信心?”

    裴元绍心里想:都没说啥任务呢,就问我有没有信心。你若是让我带队人马去攻打黑山张燕,我倒是不怕。万一你要是让我去偷袁家大小姐的内衣,我咋做得到呢?不过他嘴上可不敢这么说,只能硬着头皮、拍着胸脯保证:“主公尽管吩咐,刀山火海,俺老裴万死不辞!”

    “命令你三日之后,迎娶寡妇李氏,也就是张作霖他娘过门!置办聘礼、操办婚礼这些杂事,自然有人替你办妥。”赵兴直接下了命令。

    “嘿、嘿,原来是这事啊,嘿、嘿、嘿”裴元绍一脸的傻笑,活像一头捡到肥肉的狗熊。

    后来的事情就变得十分简单。赵兴广发名帖,在三日后当场将张作霖改名为赵布,归入赵家一门;在赵兴众多孩子之中排行十三,赵布生母李氏则是嫁于赵兴家将裴元绍为妻。

    圆满解决了赵布的身份问题之后,这个十分聪慧的孩子便在赵兴的照顾下茁壮成长。为了避免刘大耳义子刘封后来反叛这种悲剧发生,赵兴从小便有意识地不让赵布接触权谋和军事,大力启蒙赵布向着学习新鲜科技的道路前进。作为赵兴的义子,一个阴谋家与一个科学家相比,自然是后者会让孩子在赵家今后不会受到排挤。

    赵兴给赵布改名的那年,孩子五岁,他十九岁。

    时光一晃便过去了十年,当年还是穿开裆裤的赵布,如今变成了什么样呢?

    答案是他成为了大机械师、发明家马钧的得意门生,尤其是对火药和武器研制情有独钟,隐隐约约已经有超越马钧的迹象。

    赵布之所以喜欢研究危险的火药和杀人的利器,只因为他想帮自己父亲赵兴早日夺得天下,哪怕是自己一辈子藏身在卧虎庄最深处那几座藏兵洞之中。

    在赵兴看来,赵布能有今天的成长进步,一是他有自己这位穿越者暗中指引方向,二是赵布本人也足够努力和刻苦。当然了,赵布的聪明智慧和马钧的无私教导也一样必不可少。在外人看来,赵布如今已经成为极度危险的人物,而在赵兴看来,他还是个毛都没长齐的大男孩。

    这个毛都没长齐的大男孩,身边始终跟着一个被他称之为“老裴”的跟班,他们有时会躲进太行山深处捣鼓一些不为人知的玩意,有时会钻进上郡以西的无人沙漠里搞出惊天动地的爆炸之声。

    如果世人知道最新一代扔出去便能爆炸的轰天雷,便是这个大男孩在某一年春节时看到府中小弟兄们丢摔炮,在他不到十四岁时便改进了轰天雷,一定会惊讶的合不拢嘴巴。

    如果世人知道太史慈和工匠们费尽心机研制出来的大水桶,其实前不久已经有更加稳定可靠的类似武器,被赵布当成生日礼物送给了二十九岁的赵兴,那么他们一定会觉得这个孩子跟当年的赵兴一样,就是一个妖孽!

    太史慈搞出来的“大水桶”,发射不了几次便会炸膛,而且粗大笨重,运输不便,造价和成本更是十分高昂。赵布设计出来的掷弹筒,原理类似于“二踢脚”,或者说“窜天猴”,属于一次性使用的武器,一旦引燃爆炸之后,只会留下一些碎纸屑和竹筒渣子。因为生产制作容易,而且成本低廉,更加适合大规模地装备部队,作为远距离震慑性的武器使用。

    已经担任卧虎军新军师有一段时间的庞统,他因为之前当赵兴的机要秘书一年多,所以知道赵布这么一个极度危险人物的存在。卧虎军被人在家门口炸塌了城门,炸死了师长,这个脸,无疑是被人狠狠地抽了一巴掌。作为新上任的军师,庞统义不容辞地主动承担了为卧虎军找回场子的使命和任务。

    既然对手喜欢“玩火”,那么庞统也不介意将赵布这位“玩火”高手当成神仙一样供奉起来,只要他能帮着卧虎军狠狠地揍一顿驻兵在河东郡的张飞就好!

    赵布其实也很愿意帮庞统这一把,一来他是想检验一下大规模使用掷弹筒的效果,二来也是对于谷远城被炸很有意见。敢在他的眼皮子底下“玩火”,这不是纯心上门找茬嘛!

    这一日,赵布喊上与自己关系有些复杂的裴元绍,雷打不动地带着一千最精锐的骑兵,在马车之中暗藏着数百根掷弹筒,向荒无人烟的大沙漠赶去。

    他们这次是要去攻克如何确保掷弹筒集群发射时,确保落点精确无误的难题。一旦解决了这项技术难题,接下来庞统就会让尚未见过漫天火箭飞射而下的张飞狠狠地吃顿口头。

    赵布秘密离开卧虎城,去了大沙漠,卧虎装备研究院的兄弟们总算可以松口气,歇息一阵子。但在装备研究院隔壁不远处的医学研究院,里面的兄弟姐妹们最近却忙的脚打后脑勺,因为久闻大名的医圣张机终于来到了上党。

第609章 虽不愿见仍需见() 
卧虎城太傅府中,赵兴正负手背在身后静静地看着院中几个半大孩子学习击剑之术。这几个孩子的年龄介于八岁到十二岁之间,男女差不多各占了一半。他们或者她们的身上,都流淌着赵兴的血液,是赵兴来到这个时空之后所拥有的最珍贵的“财富”。

    作为父亲的赵兴,很多时候无法亲自教导他的孩子们,无法在阳春时节带着孩子们去郊外放纸鸢,无法在盛夏时节带着孩子们去汾河里畅游,无法在金秋时节带着孩子们走进田间地头体验农夫收获谷穗的喜悦,无法在隆冬时节带着孩子们在北国的雪原之上堆雪人,但毫无疑问的是,孩子们都非常喜爱他们的父亲。

    今天,孩子们听说父亲要来看他们展示学习击剑之术以来所取得的进步,所以一个个都穿上了各自娘亲精心缝制的练武服,在赵兴面前分外卖力地将童爷爷教导的击剑之术全部展示出来。

    须发皆白的童渊,如今已经定居在了卧虎城内,因为他喜欢这座建成不过十来年的城市之中那股子欣欣向荣,蓬勃向上的精神头。年近花甲的一代宗师童渊,他这一生走过了许多地方,看过了许多人世间悲惨凄凉的故事,所以到了年老时,非常享受卧虎城内这种在别处根本无法体会得到的安详与平静。

    赵兴站在屋檐的台阶上,眯着眼睛看树荫下的孩子,已经结束训练的孩子们则是一脸期待地看着父亲。

    赵兴露出了满意的表情,对孩子们说:“孩儿们,一段时日没有来看你们练击剑,大家的进步都很明显,我很满意。为了奖励你们这段时间的辛勤付出,过几日爹爹带你们去太行山深处打猎,顺便抓几只小豹子回来养!”

    “嗷、嗷、嗷!”刚才还都一本正经的孩子们,听到父亲的肯定和许诺下的奖励之后,顿时高兴地炸开了锅,一起冲上来将赵兴围的严严实实。

    不远处,赵兴新任的两个左右从事陈珪和李儒,正陪着童渊聊天。陈珪有些不满地抱怨说:“国昌别的都好,就是逼着孩子们整日学武,而且还是不分男女,如此行事,将来如何确保江山社稷的传承延续?”

    陈珪这话说的隐晦,但大意就是说赵兴以后登基称帝之后,孩子们更多的应该是治理国家,而不是争强斗狠,所以应该多学习治国之道,而不是武技。

    童渊听了陈珪这话,脸上并无不悦的神色,而是悠悠地说道:“这些孩子们除了学武之外,如何做人行事,甚至以后如何治国之家,国昌都根据每一个孩童的性子,制订了专门的培养计划,想必日后也不会差到哪里去,毕竟教导他们的可是国昌本人啊!”

    李儒点头附和说:“曾听主公说过,文能兴国,武可安邦,文武之道不可偏废,否则要么是国家软弱无法保护子民百姓,要么是穷兵黩武祸害四方,总之皆难逃覆灭之道。从小教导孩子具备尚武精神,对于将来汉人横扫四野八荒十分重要,当然学问之道也不可荒废,还需要走文武兼备的路子才是上乘。”

    三人正在讨论文武之道的时候,赵兴已经让孩子们离开院子游戏去了,他缓步来到几人身后,听到大家讨论的话题,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最近师傅教导这群被我惯野了的孩子们,让您受累了!”赵兴向童渊行礼,表示谢意。

    童渊跟自己这个便宜徒弟如今相处的十分融洽,所以才会破例隔代授徒,他对赵兴说:“在城内呆着,若是不找点事做,倒让我这一把老骨头浑身不自在。还别说,你的这群孩儿之中,有几个的根骨很好,如果精心教导,将来说不定能取得子龙一般的武学成就。”

    赵兴打趣说:“师傅还是偏心眼,怎么不夸一夸我的武艺呢!”

    童渊白了赵兴一眼,说:“你个臭小子,也不知道怎么想得出那么多阴险毒辣的招数,招招皆是毙命的手段,我可不敢承认你这是跟我学的!”

    赵兴前世是特种兵营长出身,自然极其擅长近身格斗和刺杀之术,他会的那些特种兵格斗术,乃是军中特聘的各派武学宗师悉心汇编和演化出来的最简捷有效的杀人手段。童渊看了之后,都隐隐觉得后槽牙发酸,所以才觉得这个徒弟实在不像是从自己所传的秘籍上学习得来的本事。

    几人说话之间,李进思一边用手帕抹着因为天热而走出来的满脸汗水,一边远远地冲赵兴喊到:“兴哥,袁绍那个龟儿子被彭简押回上党啦,现在人就关在总部呢,还有颜良、文丑、沮授、逢纪、审配、辛毗、荀谌,啧啧,人可是真多啊,也不知道子龙将军他们几个是用了什么手段,竟然将袁绍手下的喽啰们抓的这么齐全!”

    “哦,袁绍来了?那么张机呢?”赵兴听了李进思的话语之后,并没有表现的多么急切,反倒是十分关心医圣张机是否顺利到来。在他看来,十个袁绍加起来的价值,也比不上华佗、张机、马钧等人之中的任何一个,因为他非常清楚,真正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是科学家而不是玩弄权术的政客。

    被表哥这么一问,李进思略微觉得有些意想不到,他还以为赵兴一听到袁绍被押到卧虎城的消息之后,会马上带着人去狠狠地教训一番这个家伙呢。前一段时间,晋国商人被大量逮捕并遭到残酷的屠杀之后,赵兴可是没少咒骂袁绍一家子,而且说了很多扒皮抽筋的狠话。

    李进思回答说:“医圣张机自然也随北上的船队来到了卧虎城,我已经让人将其安置在迎宾苑中最上等的别院之中,并且派人去邀请华神医和他的几位高徒一同前来迎宾苑为医圣接风洗尘!”

    “嗯,很好,我们现在也过迎宾苑那边去,今晚大家一起为医圣张机接风!”赵兴说道。

    李进思有些迟疑地问:“可是,兴哥,袁绍那一群人就这么关着吗?”

    赵兴皱了皱眉头,叹口气说:“我是真心不想去见袁绍那个老小子,虽然我恨不得抽他的皮,扒他的筋,可留着他日后还有一些用处。至于他手下那帮子桀骜难驯的文武跟班,估计现在我去见他们,一定会招来许多辱骂,索性便关上几日再说,我可不想看他们的鬼脸色!”

第610章 是非功过有公论() 
卧虎城醉仙楼七层的“接天阁”上,一场氛围热切而又融洽的宴会正在进行。

    作为城主的赵兴,自然坐在地主之位上,而在赵兴的右手边第一个位置,也就是主宾的位置上,落座的正是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抵达晋国的一代医圣张机。紧挨着张机旁边而坐的是,正是一脸喜色的神医华佗。这二人,一人被百姓称之为“圣”,一人被百姓封号为“神”,足见他们在医学之道上独步天下的本领。

    赵兴首先开口致祝酒词,他说:“多年之前便从华院长哪里听到过关于医圣的传闻,为了精研交流医道之术,张太守不辞旅途遥远,耗费数月时间始至上党,实在辛苦!今日“南张北华”有幸会聚于卧虎城中,实为晋国之荣幸,亦乃卧虎医道院的荣幸!让我们为了这难得的聚首,共饮此杯!”

    坐在主宾之位的张机,直到此刻还没有从初进卧虎城的震撼之中缓过神来。他曾去过号称与“北卧虎”齐名的“南襄阳”,如今一番对比之下,他才知道襄阳城根本无法与卧虎城并列。

    姑且不论城池的高大坚固程度,仅仅是城内排列整齐、鳞次栉比的高楼,卧虎城便明显要超出襄阳城不止一个档次。更别说卧虎城内各条整洁规范的商业街道,以及井然有序的人流和集市。

    最让张机吃惊的还是初次见到赵兴时,看到这位如今声明远播华夏各州的风云传奇人物,竟然是如此的年轻、如此的俊逸洒脱、如此的谈吐不凡。总之,自从见到赵兴之后,张机每时每刻都能从这个年轻人的身上感受到无比强大的自信与掌控全局的气势。或许,这种气场就是所谓的王霸之气?

    为了表示对张机到来的欢喜,华佗这次亲自带来几坛他亲手泡制的珍贵药酒,据说这种药酒因为所用的药材实在太过珍贵与稀少,所以只有赵兴偶尔能从华佗这里搞到一两坛解解馋。据卧虎城最大的一家拍卖行的大掌柜暗中分析,如果对华佗泡制的这种药酒进行拍卖的话,一坛酒的价格至少能卖到一万两银子!

    张机刚一品尝这种用上党最上等的长河大曲作为原酒,添加了几味珍惜药材,经过数年泡制的珍贵药酒之后,便体会到了这种药酒的珍贵和难得。由此,他也体会到了晋国的热情,以及华佗对自己的欢迎。都说同行是冤家,但张机和华佗二人明显对于什么神啊、圣啊之类的名头毫不在意,他们更在乎的是攻克医道之路上的顽症和难题。

    毫无疑问,张机的到来,受到了晋国上层的普遍欢迎,这与同船而来袁绍的遭遇相比,简直有着天地之别。

    四世三公的名头,在晋国之外的地方或许可以拿来吓唬人,但在晋国势力范围之内,连个屁都算不上。

    对于袁绍,晋国的军民有太多人对他不待见,甚至说是恨得咬牙切齿。军队中的官兵讨厌憎恨袁绍,因为他当年挑头前来攻打并州,后来又总是想方设法地跟晋国作对;民间的百姓痛恨袁绍,因为他下令抓捕和杀害了不少晋国的商人。

    晋国商人是晋国全民各阶层实现富裕梦想的承载者,因为他们不辞劳苦地行走在天下各州,晋国之内大量生产的各种商品才可以销往各地,不至于大量堆积在库房之中而无人问津。

    袁绍当时下令捕杀在冀州境内活跃着的晋国商人,不过出于羡慕嫉妒恨的复杂情绪,纯粹就是为了发泄内心深处对于赵兴的怨念与愤恨,实际上对于天下形势的发展起不到丝毫的阻碍和改变的作用。

    反观曹操和孙坚等人,他们就明显比袁绍更能隐忍,也更加具有政治家的眼光和智慧。曹操虽然也抓了晋国商人,但却没有下令杀头,而是将其作为可以用来跟晋国交换的筹码;孙坚则干脆就不抓,甚至在暗中还提供庇护和方便,因为他知道晋国与吴州通商是个双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