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道求是-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期率的新路时说:‘这条新路,就是*。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那么,一九五一年*中央召开的第一次农业互助合作会议,支持高岗、一九五三年给周总理撤权,七届四中全会上让刘少奇作自我批评,一九五五年批评农村工作部、邓子恢是小脚女人以及《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和‘决议’,有没有一人训政之嫌?一九五六年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兴起,有没有不是让人民来监督政府、不是人人起来负责、‘几所甚欲,强施于人’地用强力来推行自己的主观认知与理想之嫌?”
李搏古听到这儿,他看着两个孩子,已是迸口而出:“你可真是胆大包天,当孩子面,你还是个党员,竟敢去考量毛主席?!党的纪律你还顾不顾了?”
“这不是在家嘛,让我说完好不好?”王孜萌仍和颜悦色地说着,“他可是一直春风得意呀!然而、、、、、、去年的六月二十日《人民日报》发表了社论《要反对保守主义,也要反对急躁情绪》,一时间内的由于刘少奇、周恩来、陈云、李富春、李先念、薄一波等人在国务会议、中央会议上进行的反冒进斗争,全国人大会议对反冒进的肯定和支持,特别是过去的一个时期,周总理的一些公开讲话,如‘、、、、、、超过现实可能和没有根据的事,不要乱提,不要乱加快,否则就很危险。’‘我们应该努力去做那些客观上经过努力可以做到的事情,不这样做,就要犯右倾保守的错误;我们也应该注意避免超越现实条件所许可的范围,不勉强去做那些客观上做不到的事情,否则就要犯盲目冒进的错误。’‘对群众的积极性不能泼冷水,但领导者的头脑发热了的,用冷水洗洗,可能会清醒些’。你说,哪句话能不刺激毛主席的神经?他心里能舒畅吗?还有在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虽然毛主席也肯定是同意了)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如:会议期间,不突出领袖,不突出个人,不挂像,没有领袖接见,不进行歌功颂德,公开提出反对个人崇拜,强调党的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强调加强*和法制建设、、、、、、党的八大反对个人崇拜的气氛是很强烈的。尤其是*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所指出的‘个人决定重大问题,是同共产主义政党的建党原则相违背的。’看来,这是党建问题,不是针对他个人的。但,我们应该知道他的性格,从他的词句‘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人物,还看今朝。’就可看出:今朝的*人物是谁呀?前面排列的全是帝王,所以今朝的*人物也一定是一个个人,我认为这个个人也只有是他了,非他莫属。这词句的内涵之情也正是他个人内心的写照,多么具有革命浪漫主义的风采啊,浪漫的实质就是不羁。另外你再看八大一次会议选出的中央机构,主席毛泽东,副主席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总书记*。他的个人的认知与部分思维孤立不孤立?中国有个劣根传统,从来都是‘寡人有疾’。他的疾,别的不敢说,起码近三十年的表现是不羁、总是在教导指挥别人,想做千古的数今朝的大英雄,而且还总是成功、胜利,如今这党、政、军大权又已一人在握了两年之后的他,能耐得住这被影射、孤立和限制吗?”
一席话,听得李晓晴兴奋起来了,她插空赞叹道:“我妈真了不起——这口才,这思维逻辑,当个教授肯定行!这精神,有敢把皇帝拉下马的大无畏精神了。”
王孜萌赶快制止:“我不爱听捧!让我把话向你爸说完。难道现在的形势,他不明白吗?他以前的行为多少已算有些逆常规了,而周总理过去在历史上的党内外的威望,并不见得就比毛主席低,只是从武略上没有毛主席高,但从外交和搞建设上,已显见威望越来越比毛主席高了,他不会忘记在党的遵义会议上,他是怎样被拥戴上来的吧?在八届二中全会上,他讲了一句话‘比如说,像我们这样的人,可能犯错误,结果斗不赢,被别人推下去,让哥穆尔卡上台,把饶漱石抬出来。你说有没有这种事呀?我看一千年、一万年以后还有的。’难道这句明讲国外波匈事件把波兰的哥穆尔卡跟中国的饶漱石连结起来的话,就没有他个人的敲山震虎的弦外余音吗?因为他肯定知道,历史的辩证法是:历史的选择是现实合法性的必要证明,但还不能充分证明现实的合法性,现实的合法性的充分证明,还必须有现实的证明,因为历史是可以重新选择的。他肯定也知道‘杯酒释兵权’的典故,难道他就甘心真的‘顺守’?让自己被动吗?”
李搏古似乎也被妻子讲的道理折服了,但他从情感出发仍说:“我承认:从建国以后,他就一直在‘收’,这次他却突然要‘放’,所以连《人民日报》及很多过去的他的紧跟者,一时都转不过来弯,可他从今年二月到现在的表现和作为,将来就不怕冒天下之大不韪?”
“他怕什么?!他的个性就是不羁,历史已充分证明:从来是无法审判胜利者的!”
“可这不是军事斗争。你是说他是在诱敌深入?欲抑先扬?”李搏古还是接受不了“他‘诱’的是朋友!去‘抑’人民?”
“可这是政治,军事是政治的最高手段,政治有时也如军事。”
直到这时,李搏古才向两个孩子说:“哪听哪了呀!人的内心思想也经常矛盾,不矛盾,他的认知能力和结果都不会全面。你们还是不参加鸣放为好啊!”
王孜萌也立马描了一句:‘你爸是从他的身份上,上级有指示,要求的。我是从认知的思维逻辑、推理上,让你们学会反向思维、未雨绸缪。热血青年嘛,正是这个年龄段,我也从热血青年这个年龄段度过。我对杨光还是放心的。晓晴呀,你千万不可任性呀!”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十、《事情正在起变化》
(26)第二天早晨,李晓晴与杨光从食堂里出来,李晓晴笑着说:“昨晚我一直睡不着,想了半夜、、、、、、尽管我妈说的有可能,但我还是相信毛主席。再说,我们是肯定毛主席的农业政策和策略,批判的只是在具体执行中的马谡那样的教条主义者、、、、、、只是怕别人误判,联系我爸,这倒是实际问题。”她终于还是任性起来了,“你说,五年后咱俩是一家不?”
杨光一愣,去瞅她。从她的眼神里得到了答案,答:“当然是了。”
“其实你也就是我,可现在的你,还没有人去把你联系我爸。若不,我不署名,你个人以你自己的名义去鸣放,你敢不敢?”
“你呀!其实我就喜欢你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杨光欣赏她地说,“想考验我呀?其实,我怕什么?反正我和鸣放的内容并无直接的利害关系,无私无畏。”他前后看了一眼,见无人能听见,也是为了博得她的更爱,“如果有私,也只是因为爱你。即使招来了麻烦,我本质在这,也只当锻炼、、、、、、”
李晓晴已是非常的高兴了、、、、、、
几乎是杨光全班的同学由李晓晴带队全来捧场了,他们集体地走进了一间门口贴着红纸上写着“农业问题鸣放室”的阶梯式的大教室里。他们班的人整整地占据了教室的一角、、、、、、
教室里座无虚席。杨光开始在讲台那儿鸣放着:“、、、、、、高级社斩断了几千年的私根,除此之外已没有别的路可走。要想富,只此一条路,集体富。目的就是要跑步进入社会主义!作为农业快上的策略,农村快富的手段,它非常正确。但是、、、、、、”
、、、、、、当他走下讲台时,全室里所有的同学均报以极热烈的掌声。李晓晴的目光更是神采飞扬、、、、、、
从教学楼里散了出来之后,魏中华等很多同学在向杨光祝贺、、、、、、魏中华:“祝贺你!就属你的鸣放文章,结构严谨,自成体系、、、、、、”
第二天,也只有杨光、李晓晴、张平、云帆、范婷婷他们等几个人坐在农业问题的鸣放室里了。也是座无虚席,室内小声的议论声,汇集成了乱哄哄的嗡嗡声。
李晓晴向张平:“你不上去谈谈?”
“不行,这大阵势我心跳。我又口讷、、、、、、再说也拿不出什么新意了。”
这时,前边第二排的几个男生,推拥着一个大男生,是硬把他簇拥上了讲台。然后把他一个人撂在了哪儿,就笑嘻嘻地跑回了原座。
李晓晴立刻就认出来了,向杨光征询:“是那晚演讲毛主席说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的那个大男生不?”
杨光仔细地去辨认,也认出来了:“是他!”
众目睽睽之下,台上那个大男生再也无法回座了。于是便开始了自我介绍:“我姓严,严肃的严,但我这人并不严肃;名,单字一个全,全面的全。是历史系大三的学生。中国的问题,就是农村的问题。毛主席在一九四九年就说了‘没有农业社会化,就没有全部的巩固的社会主义。’因而,我非常关心中国的农业。所以,自从这个室成立,三天了吧,我是天天来。昨天听了政治经济系大二杨光的《学哲学、谈马谡,关于农业合作化‘度’的思考》的鸣放,我感到他的思想内函非常好。我虽然到过几次农村,但仍不了解农村。几个同学把我推了上来,我也就得鸣放几句吧,题目就叫《听杨光鸣放,思考后的‘我见’》仅供大家思考。
严全这人,那天晚上虽属乐天派,但今天却不失风度翩翩、温文尔雅。他笑容可掬,侃侃而谈:“毛主席的农业战略思想是把理想的社会主义直接嫁接到*所论述过的亚细亚农业生产方式的中国社会现实的基础之上,即先合作化,后机械化,它的现实的好处是便于工人阶级的领导。因为工农之间所有制的矛盾解决了,散沙一片的农村、农民好领导、好依靠了。杨光从哲学角度把这比喻为‘置于死地而后生’的策略、手段,我个人认为也对。又进一步用‘破釜沉舟’的典故,说明用这种手段更加凝结了战斗力,也即提高了生产力;用‘失街亭’的故事说明:马谡的失败是他对施策的对象不知彼,破坏了战斗力,结果就是‘拔苗助长’‘过犹不及’。比喻得也算恰当,我个人表示赞赏。但,他在论述批判教条主义中,谈战斗力、也即生产力的聚合时,用了两个民俗中的谚语‘捆绑不成夫妻’和‘硬拧的瓜不甜’。我个人认为正义、正确的同时,仍需进一步的引申,这样才能使认知更立体、更全面。”他见会场上有人交头接耳,思想溜号,忙不失时机地就戏谑了大家一句,“请问在座的各位,有哪一位敢站起来肯定的说,从历史长河的时间角度上看,他 ,完全不是被捆绑出来的后代?当然也包括我!”
他的戏谑,不失为一种幽默,立刻引起了一部分注意听他讲话的人的微笑,甚至个别人是哄笑。李晓晴也笑了,她看见范婷婷脸红了、甚至低下了头。
但,严全并不笑,他把听众的注意力集中了起来,演讲已到了高潮:“没有吧?实质上也真没有。因为中国是——中国的男女从来就是一个上头主张捆绑、下面习惯于被捆绑,个别人想表示可以自由、对方多半会说你不正经或是流氓,你给他(她)自由还不会用、也许还会难受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国。因为男婚女嫁从来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包办、买卖,概莫如此。当然,捆绑的结果,产生了一部分悲剧,大部分人是浑浑噩噩,也只是满足欲望和繁衍生息,但是,难道就没有捆绑出一个或几个或者更多一些的幸福和美好的结果、也即喜剧的吗?这就是中国历史中的婚姻状况。历史发展到了现在,也只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一九五零年五月一日这一天开始正式实行了《婚姻法》,用法律形式还权于婚姻主体的男女,确定了中国人婚姻的基本模式: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权益。说到这里我要强调的是——在新中国《婚姻法》颁布前,你要强调捆绑的悲剧,‘矛盾的主要方面’就会说你是逆反、反动,他肯定会举出很多美好的事例攻击你。但在婚姻法颁布之后,你要强调捆绑也会产生出幸福、美好的事例,‘矛盾的主要方面’就也会说你是反动,并举出很多捆绑产生出的悲剧事例,也攻击你。同一个历史,不一样的讲述。这儿的分水岭是什么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谈到这儿,今天的‘我见’之一出来了:《婚姻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法律。建国已经进入第八年,快到八周年了,还有一些什么可以遵照执行、划时效性的规划人言行的法律呢?基本没有。有的只是什么暂行条例和一些临时性的可以随时变化的政策与法规。而一切都是要根据‘矛盾的主要方面’的‘需要’和‘立场’来定了。至于‘硬拧的瓜不甜’从商品经济学的角度上看,拧瓜的人并不是主人,而吃瓜的人才是主人。吃瓜的人,如到了瓜地,拧瓜的人一定会给他摘‘瓜熟蒂落’的瓜;而吃瓜的人若住在离瓜的产地十万八千里的地方,那摘瓜的人就要根据从摘到吃这段时间的长短,计算自己摘瓜需要硬拧的尺度了。当然,这只是个例子,而结论就是,一切为满足吃瓜人的需要,才是标准。这样,今天的‘我见’之二又出来了,从本质上讲,‘硬拧的瓜不甜’的主人不是‘拧瓜者’。而‘夫’与‘妻’及‘拧瓜者’这些‘主体人’他们究竟能有多大的主权呢?《婚姻法》的立法与贯彻、执行,是还‘主体人’的需要及*了,今天你说‘捆绑不成夫妻’大家赞同。可具体情况,方才我点了,具体地说就是《婚姻法》实行已过七周年了,中国大地上又有多大比重的人去真实的按《婚姻法》来执行了呢?而在其它没有明确的具体的法律范畴领域内,你的言行的标准是你主观的‘主体人’——也即当事人——的立场和需要呢?还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的立场和需要?”然后他亲善的笑了,“总的‘我见’就是:立场和需要是绝对的。只是,是谁的立场和需要,却是相对的。而‘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掌权者。这就是中国历史的劣根性,中国社会现实中仍然存在的习惯性。画龙点睛的再说一句,杨光鸣放的正确与否,不在他的讲述与比喻,而是应去看掌权者的立场和需要。”然后突然结束“谢谢大家静听,能听就是捧场,愿与同学们进一步商榷。谢谢!”他开始回座。
在严全回座途中,先是冷场,竟还有人发出了一个声音:“他鸣的是啥内容啊?主题思想是什么?”还有一个声音:“太隐讳!”至于是“隐讳”还是“隐晦”,不看字从口气上是听不出来的、、、、、、
但,杨光、李晓晴听出来了。在严全刚坐下的时候,他俩带头地鼓起了掌。先是一部分人,然后才是大部分人都回过味来了,也都鼓起了极热烈的掌声、、、、、、
(27)晚饭前,杨光、李晓晴走回宿舍楼时,收发老人忙喊住了李晓晴:“李晓晴,你妈方才来了一趟,让我别忘了:晚饭后让你回家去一趟。”
“谢谢大爷!”
傍晚,李晓晴一个人回到了家里。父母在楼上,见她上来,王孜萌忙把她喊进了小书房:“进来,到底还是参加了鸣放是不是?”
“可我没署名。你们已经知道了、、、、、、”
“我是今天下午才知道的,阅览室里有的同学在议论。杨光是几号鸣放的?”
“就在向你们征求意见的第二天、、、、、、”
“五六天了、、、、、、”王孜萌叹了一口气,“长大了,独立了——准也是你任性,你不署名,让他一个人代你鸣放的、、、、、、你看一看,这是下午我向你爸汇报,你爸才带回来的。”
李晓晴接过了三份红头文件,坐在了母亲的身旁,去默默地看、、、、、、仔细地重点之处又重复地看。看完之后,严肃地问:“怎么办?”
“要是听话能挺几天,也许这事就不会发生了。不过,你也不必太害怕——根据反胡风反革命集团时的经验,杨光的‘鸣放’肯定得网进去,但是他并没有怀疑党的政策,而只是指向了教条主义者,家庭出身也好,又是个学生、、、、、、最终在这个学校,还有你爸爸把关、、、、、、只是从今以后就只能用耳朵和眼睛了。”
这时,从李晓晴一上楼就在思考什么、提纲挈领写什么的爸爸也吱声了:“长大了,闹独立,这可以!杨光是个好孩子、、、、、、他什么都听你的。回去吧!策略点告诉杨光,你得为他、为自己负责呀!”
、、、、、、李晓晴走向了宿舍楼,正好遇见魏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