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不偏不倚的处世哲理:中庸智慧心得-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意思的是,就在这个仆人挥动斧子砍了几下之后,隰斯弥又命令他立即住手,不要再砍下去了。
  这一下,仆人纳闷了:“不就是砍一棵树吗,怎么一会让砍,一会又叫停呢?到底是砍还是不砍啊?”
  看着仆人不解的神情,隰斯弥解释说:
  “你听说过这样一则谚语吧,‘知渊中之鱼者不祥。’
  这则谚语表面上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假如知道了深渊中有多少鱼,那么就会有不祥之兆。
  实际上,这个谚语是说,一个人倘若知道了别人太多的秘密,那就危险了。
  你知道吗,目前这个田成子正在谋划政治上的大事,假如我砍掉大树,表现得对他的心思十分了解,那么他就会认为我知道了他很多的秘密,这样的话我肯定就危险了。
  我最开始让你砍倒树,是为了不得罪他;现在让你停止砍树,也是为了不得罪他。
  我不砍倒树,还不会有罪。一旦砍倒了树,就表明我对田成子的心事很了解,那我的罪就大了。”
  听完主人的解释,仆人这才领悟了过来:原来,主人之所以一会让砍树,一会又不让砍,都是出于谨慎。
  后来发生的事情,证明隰斯弥为人谨慎是正确的。没过多久,田成子就发动叛乱,杀死了很多他忌恨的人。
  唯独对隰斯弥,田成子放了他一马,因为在田成子看来,隰斯弥对自己是没有危害的。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一棵树砍还是不砍,都能直接关系到主人的政治前程乃至性命,我们为人处世又怎能不慎之又慎呢?
  除了隰斯弥的故事之外,“桐叶封弟”的典故,也说明了为人应该谨慎。
  据史料记载,在周朝才建国的时候,有一天,周成王和他的弟弟叔虞在后花园里面玩耍。
  那个后花园里,除了盛开着百花之外,还种了很多的梧桐树。这些梧桐树长势喜人,看起来十分清凉。
  在玩耍的时候,周成王突然摘下了一片梧桐树叶,送给了弟弟叔虞,并且随口说道:“我把这作为信物,封赐给你!”
  看见哥哥给自己东西,叔虞自然十分高兴。后来,他还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周公。
  周公听说后,认为这不是一件玩耍的小事儿。
  于是,他觐见了周成王,询问整件事的详细经过。可是,周成王却告诉他说,自己当时赏给弟弟梧桐叶,只是跟弟弟开个玩笑罢了。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8。做人过慎,良机尽失(2)
听完周成王的回答,周公的表情立刻变得严肃起来:
  “天子无戏言,一张口说话,就会成为国家的法律,而且这些话还会在史书上加以记载,以流传万世,你怎么能够开玩笑,随便说说呢?”
  周成王听周公这么说,也感觉到了事态的严重。
  于是,在周公的劝导下,无可奈何的周成王只好把弟弟叔虞封在了唐,也就是今天的山西桐城县,这正好应了拿梧桐叶封赏弟弟的天子之言。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说话做事确实应该谨慎。不然,一旦有些话说过了头,有些事做过了火,那就悔之晚矣了!
  尽管为人应该谨慎,但是在《中庸》看来,任何事情,一旦做过了头,都会带来麻烦。这一点,同样的适用在谨慎上。换句话说,为人过于谨慎,也会带来麻烦。
  那么,做人过于谨慎,会有什么麻烦呢?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做人过慎,良机尽失”,也就是说为人过于谨慎,会丧失掉很多的机会。
  关于这个道理,我们可以从很多哲理故事中体会出来。
  一位很有才华,学历也很高的才子,下定了决心要进入商界,挣大钱。
  一开始,由于手上还有一些资金,于是一些朋友就建议他炒炒股票。
  听朋友说,当时的股票是牛市,十分挣钱,他高兴坏了,信誓旦旦地要成为中国的“股神”。
  可是,等他去办股东卡时,他却突然开始谨慎了,在那里反复犹豫,自己对自己说:“还是算了吧,炒股是有风险的,要不再等等看!”
  谁知,就在那段时间,股市像疯了一样,十分火爆。
  就这样,他错过了第一次挣大钱的良机。
  后来,了解他性格的朋友就劝他去一个夜校当老师,兼职讲课,可以赚到不少外快。按理说,这事儿应该十分稳当,因为对于学问很高的他来说,讲讲课不是什么难事。
  最开始,他也觉得不错,而且还符合自己的兴趣,于是爽快地答应了。
  可是,临到上课,他又开始谨慎了:“上一堂课才给20块钱,还占去我那么多时间,万一上完课还拿不到钱,那可怎么是好?”
  结果,这次挣钱的机会,又被他给浪费了。
  不仅如此,由于事先签了合同,他又没有去上课,就得支付违约金。于是,他钱没挣着,还赔了一笔进去,简直让人哭笑不得。
  就这样,这位做事过于谨慎的才子,两三年过去了,还没挣到一分钱,生活得十分清苦。
  一天,他心情愁闷地来到郊区,想要散散心。
  在郊区,他看见了一大片苹果园,里面都是长势喜人的苹果树。
  毫无疑问,这个苹果园的主人,今年的收入肯定不错。
  看着这个场景,他不禁感叹道:
  “老天爷给了这个苹果园的主人多么肥沃的一块土地啊!”
  他说这话的时候,主人恰好在旁边。
  听见他毫无斗志的感叹,苹果园主人十分不屑地对他说:“那你就来看看老天爷是怎样在这里辛勤劳作的吧。”
  听完这句话,他恍然大悟:
  “原来,正是自己的过于谨慎和犹豫不决,让自己错过了很多挣钱的机会。
  自己只是一味地在那里说和想,到了该干的时候,却又谨慎过头,不敢将想法付诸实践了。这样下去,自己一辈子也别想成功了。”
  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总是做事过于谨慎,犹犹豫豫;也有很多人只做不说,埋头苦干。
  毫无疑问,成功的,更多是后者。
  因为,一个人只要他去做了,哪怕是失败了,也能获得经验教训。可是,一个人假如只能空想,在应该付诸实践的时候却过于谨慎、犹豫,他会连经验教训都得不到。可以说,就是一无所获。 。。

8。做人过慎,良机尽失(3)
成功与收获,只会光顾那些有了很好的想法,并敢于付诸行动的人,而绝对不是谨慎过头的人。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假如没游过泳,他站在泳池边,越谨慎就会越害怕。同样的,一个人假如没跳过伞,站在机舱门口,也是越谨慎就会越害怕。
  在这样的时候,与其在那里谨慎和害怕,还不如勇敢地做。这样的话,不仅能够战胜恐惧,还能够获得胜利的体验。
  因此,一个人想要成功,是无论如何都离不开积极行动的。
  著名电脑名人王安,小时候遇见过这样一件事情。
  一天,年仅6岁的王安在外面玩耍时,看到了一个被风从树上吹掉在地的鸟巢,里面爬出来一只弱小的麻雀。
  看见小家伙十分可怜,心地善良的王安决定带它回家喂养。可是,当他托着那只小麻雀,走到自己家门口时,却突然想起来,妈妈不允许他在家里养任何小动物。
  由于害怕被妈妈责怪,王安谨慎了一下。他先把小麻雀放在门口,然后赶紧进屋去,让妈妈同意自己喂养这只可怜的小麻雀。
  妈妈拗不过他,答应了。可是,当王安欢天喜地地来到门口时,那只小麻雀已经不见了。
  王安正在疑惑小麻雀到底去了哪里时,他看见一只大黑猫正意犹未尽地舔着嘴巴。
  原来,就在王安进屋那会,大黑猫把小麻雀吃掉了。
  为了这件事情,王安伤心了很久。
  然而,经过这件事情,王安也吸取了一个教训,那就是:一件事情,只要自己想好了,就一定要做,不能过于谨慎和犹豫不决。
  正是有了这样的人生体悟,王安长大后敢想敢做,最终在IT界成就了一番伟业。
  从王安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过于谨慎,难免带来一些麻烦,而最大的麻烦就是因此失去了成功的机遇。
  有这样一个故事,据说在四川的一个偏远地区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十分贫穷,而另一个则非常富裕。
  有一天,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最近想要到南海去看看,你要不要一起去?”
  听穷和尚这么说,富和尚十分不屑:“你靠什么去那么远的地方?”他的言下之意是,穷和尚没有钱,根本就付不起路费。
  可是,穷和尚却回答说:“我只要一个饭钵就足够了。”
  穷和尚的回答让富和尚十分吃惊和怀疑:“我好多年前,就一直想租一条船,沿着长江而下到南海去,可我总担心路上盘缠不够用,因此现在还没做到呢。你就靠一个饭钵,怎么能够到得了呢?”
  穷和尚不再回答他,一言不发地出发了。
  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给富和尚讲了很多南海的新鲜事。
  听完穷和尚的讲述,富和尚感到相当的惭愧,他深深地责怪自己,为何当初要那么谨慎和犹豫呢?要不是这样,凭着自己的财富,老早就去南海了。
  从穷和尚与富和尚的故事,我们同样看到了“为人过慎,良机尽失”的道理。
  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生存,说一尺,还不如做一寸。因为没有果敢的行动,一切美好的梦想都只会化作泡影。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9。善于给人台阶下(1)
《中庸》“中”的智慧,在说话的方式上,还要求我们应善于给人台阶下。
  我们知道,日常生活之中,总会遇到给人提意见的情况。
  这时,我们就需要注意给人留好台阶下。
  假如提意见的对象是上级的话,给人留好台阶下,就更加重要了。
  在提意见之前,我们都要有这样的认识,意见不一定都能得到采纳。而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或许是上级不爱听意见、刚愎自用,或许是意见本身不合理,或许是提意见没注意场合和时机。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提意见时,没有给上级留好台阶下。
  如果是由于这个原因,就不能责怪他人了,只能说这是一个并不合格的下级。
  正是因为这样,《中庸》“中”的智慧才认为,说话要注意分寸,把握好度。
  具体到提意见时,就是要给对方留好台阶下,不要让别人觉得为难。
  一旦掌握好了这个原则,很多事情处理起来就会更加得心应手了。
  有一家公司的老板,自己是搞营销发的家。发家之后,他就开始自己经营。
  由于公司刚刚运作,所以他老是不放心,总是对市场部的具体工作,时不时地过问。
  如果只是这样,还不会有什么问题,毕竟老板的确应该掌握公司的运作情况。可是,这位老板却很喜欢对市场部的员工发出一些“最新指示”,弄得市场部的运作十分混乱。与此同时,他又过于忽略公司的其他部门,而且在管理公司上十分外行。
  他的这些表现,引起了员工们越来越强烈的不满,公司的经营状况也越来越困难。可是,由于公司是他的,几乎所有的员工都碍于面子,不敢向他提出改进的意见。
  在这样的情况下,很有责任心的市场部经理决心向老板进言。
  他对老板的性格了如指掌,知道他是一个宁愿舍钱,也不愿丢面子的人。因此,他认为这次进言一定要给老板留好台阶下。
  一天,他走进老板的办公室,对老板说:“老总,您有空吗?想跟您商量点事儿。”
  得到肯定回答后,他继续说道:
  “您也知道,最近公司的经营出现了一些不良状况。我觉得,原因应该出在各部门没有协调好上面。
  您看,现在市场部的工作,您亲自来抓,十分重视,成效当然就十分显著。
  可是,这样一来,公司其他部门的工作,就有些受到忽视。我认为,这样恐怕会影响到公司未来的发展。”
  这番话可以说是说到了老板心坎上。而且,由于市场部经理说话时很注意给老板留好台阶下,让他认识到错误的同时,又没有丢掉面子,因此谈话的效果十分好。
  在那次进言之后,这位老板就将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到宏观管理上去,不再插手市场部具体运作了。
  没过多久,公司的经营状况得到了改善,那位善于给人留台阶下的市场部经理,也荣升了总经理的职位。可以说是一举两得啊!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在提意见的时候,给对方留好台阶,顾及到对方的细微心理,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换句话说,就算是同一个意思,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讲出来,效果也是相差很大的。
  这一点,我们从古代的一些典故中,可以得到很好的理解。
  战国时候的齐威王,在刚刚即位时,是一个有名的昏君。
  据说,他即位已经三年,却整天沉醉于酒色之中,根本不理睬军国大事。可是,那么多的国家大事要处理,他怎么应付呢?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9。善于给人台阶下(2)
原来,齐威王把它们全部都交给了心腹大臣去办理,自己依旧欢饮达旦。就这样,齐国的朝政日益腐败,国家力量越来越弱。
  其他国家看到齐国开始衰落,都蠢蠢欲动,想要趁机侵犯。这个时候的齐国,可以说是已经到了濒临灭亡的时刻。
  在这样危急的局势之下,齐国很多忠心的大臣都想向齐威王进谏,劝他励精图治,整顿朝纲,强盛齐国。可是,这些大臣要么过于刚直,一进言就指责齐威王,弄得龙颜大怒不说,自己还丢了性命;要么就束手无策,只能整天祈求上天的保佑。
  这个时候,齐国一位有名的智者,名叫淳于髡,前来向齐威王进谏了。
  在淳于髡来到王宫之前,他就了解到,齐威王很喜欢猜谜语。
  于是,他就准备用谜语,说出自己的意见。
  见到齐威王之后,淳于髡说:“大王,听说您很爱猜谜语,我有一个很好玩的谜语,你要猜一猜吗?”
  齐威王听说有好玩的谜语猜,顿时心花怒放,连声说好。
  见齐威王同意了,淳于髡接着说道:
  “我听说啊,齐国有一只大鸟,就住在大王的宫廷里面。
  虽然它已经住了整整三年了,可奇怪的是它竟然一下也没有振动过翅膀,一声也没有发出过鸣叫。
  到了现在,它依旧只是心无大志、毫无目标地整天蜷伏着。
  大王您猜,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大鸟呢?”
  齐威王虽然昏庸,但是头脑却十分精明。他一听,就知道淳于髡是在讽刺和激励自己。他立即醒悟了过来,回答道:“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他齐威王就是这样的一只大鸟,虽然三年没有飞翔,可一旦飞起来,就会直上云霄;虽然三年没有鸣叫,可一旦叫一声,则会响彻寰宇。
  齐威王这句话不是随便说说的。在淳于髡这次进谏之后,他改掉了以前的恶习,不再沉迷于酒色,开始大刀阔斧地整顿起国政来。
  首先,他将全国的重要官吏全部召到京城,亲自接见。凡是尽忠职守的,他就给予丰厚的奖励;而那些腐败无能的,便给予重重的惩罚。
  其次,在整顿吏治的同时,齐威王还加强了齐国的军事力量。他大力整顿武备,训练军队,齐国的军威也日渐隆盛起来。
  经过这一番整顿,齐国很快就出现了一股上下一心的局面。齐国人,上至齐威王,下至老百姓,都精神振作,到处充满了蓬勃的朝气。
  可以想象,在这样的情况下,原本想要趁齐国衰落前来进犯的各国诸侯,也不敢轻举妄动了。有些实力较小的诸侯国,甚至还主动把原先侵占的土地,都归还给了齐国。
  一时间,齐国似乎又恢复了霸主的气息。
  就在淳于髡这次进谏四年之后,南方强大的楚国,发兵前来攻打齐国。
  为了应付强敌,齐威王在同众大臣商议之后,决定派淳于髡前往赵国,搬请救兵。
  可是,齐威王却只给了淳于髡一百斤黄金和十辆车,作为送给赵王的礼物。
  刚刚接到齐威王命令的淳于髡,不动声色地接下了这个任务。
  就在临走之前,当着送行的齐威王的面,淳于髡指着这些礼物仰天大笑。由于笑得过于用劲,他竟然把系帽子的带子都给笑崩断了。
  淳于髡的异常大笑,让齐威王很纳闷。他稍微有些生气地疑问道:“你是嫌我送给赵王的礼物太少了吗?”
  淳于髡正色答道:“臣下不敢。”
  听淳于髡这样回答,齐威王更加疑惑了:“那你笑什么呢?” 。。

9。善于给人台阶下(3)
淳于髡回答说:
  “今天早上,我从东边前往王宫的路上,看见有一个人,正在田里祈祷五谷丰登,有个好收成。
  奇怪的是,我看见他面前的地上,只摆放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